铁十字(校对)第6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2/656

  从实力上,梅隆财团在剩余这批二线财团中实力更强劲(二线中排名第一的杜邦已完蛋了),上一任掌门人安德鲁·威廉·梅隆连任哈定、柯立芝、胡佛三届政府的财政部长,以梅隆银行为金融中心,控制着美国铝公司和海湾石油公司和另外五家钢铁公司。
  比资产更惊人的是安德鲁的眼光,1889年,年轻的化学家查尔斯·马丁·霍尔和他的伙伴研究出了铝的提炼法,并相信这种具备很多优秀特性的金属将成为未来明星,却苦于找不到投资。在见到安德鲁之前,他们游说过很多企业家,无一成功。听完他们的话,安德鲁沉思片刻,果断决定帮他们偿还债务、资助成立匹兹堡电解铝公司,代价是60%的股份。只用了两年,这家公司就控制了北美的铝生产。
  15年后,匹兹堡电解铝公司更名为美国铝业,当时股票价值达到1.5亿美元(1907年代的1.5亿美元几乎可购买一整支大白舰队主力舰),当美国国防部津津乐道一年可以产出10万架飞机时,梅隆财团在后面数钞票数到手抽筋——70%以上的航空铝是有美国铝业和其他相关公司提供的。
  由于这时空发生了很多出人意料的大事,原本1945年因违反联邦托拉斯法而被迫拆分的美国铝业加拿大分公司保了下来。在霍夫曼穿越的这个历史时空中,拆分后的加拿大铝业变成了美国铝业最大的竞争对手,论规模和实力甚至还更胜一筹。(作者注:当然,现在美国铝业也好、加拿大铝业也好,都被中国产品打得一败涂地,以至于擅长推特治国的特朗普威胁要发动铝产业保护,以至于我们必须发动供给侧改革,因为中国铝实在太多了,同样安慰下被中国铝业坑死的股民同胞)
  安德鲁·梅隆去世后,他的子女却无意继承这份事业,安德鲁的儿子保罗·梅隆对花钱的兴趣大过赚钱。这位耶鲁毕业的公子哥喜欢学术和艺术,热衷于办各种各样的基金会,宁可去管理老梅隆捐赠给政府的“国家美术馆”也不去经商。安德鲁的侄儿、保罗的堂兄迪克(理查德·金·梅隆)算是梅隆家族后代中最出色的成员之一,他维持这梅隆家族的运作,但除了家族生意,这位绰号“将军”的继承者更感兴趣的是军队和滚石俱乐部。
  所以杜勒斯和艾奇逊都不看好梅隆能成为今后的头狼,他们新一代缺乏这种锐气和开拓精神,能守成已经很不错了。
  “也有人在向麦克唐纳劝进,希望他能够真正执掌最高权力!”艾奇逊换上了一副忧虑的面孔,“现在社会上乱糟糟的,什么想法和思绪都有,我觉得您要早点站出来,您只是生病,又不是被免职。”
  “不,我暂时还不能出去……”杜勒斯笑笑,“我现在出去就直接撞在麦克唐纳的枪口上,大家不是都想浑水摸鱼,想着别人牺牲成全自己么?我倒要看看,这样的局面究竟还能忍耐多久?您以为陆军、海军都能容忍麦克唐纳?他们只是看在钱的份上不说罢了,等钱到位或者发的差不多了,那他们一定会起来发难的。”
  “国会山这里?”
  “爱干嘛干嘛去,只要他们有本事不要招惹到麦克唐纳发脾气就好,他反正现在就破罐子破摔了……”
  艾奇逊无言以对:这句话形容两人眼下的处境似乎也差不多啊。
第133章
暴风今夜扫美国(28)
  “元首,美国目前的局势出现了出人意料的变化,各方面都捏着鼻子在看着麦克唐纳……您说,他有没有希望成功?”
  “这是不可能的,之所以现在没有人强力反对他,那是因为大家觉得麦克唐纳还有点用处:财团凭借麦克唐纳这一手完成对洛克菲勒和摩根财团的侵吞;军队凭借他这一手为自己谋求好处;政客们在纷纷分化组合——洛克菲勒和摩根两大金主一消失,这些台面上政客难道就不需要改换门庭?”霍夫曼叹了口气,“等这些力量分化组合完毕后就是麦克唐纳的死期了。”
  “死!”里宾特洛甫有点儿诧异,“谁要他的命?”
  “多的是人……杀了麦克唐纳,财团力量分化组合就可以推卸责任,破坏民主自由传统也有了宣泄口……美国人还是很会玩政治正确这东西的,要不然,为什么纽芬兰演习的舰队和部队都异口同声要在6月初回国呢?——您不相信他们之间有默契?”
  “真是好可怕!”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同样的事在我们这里也不是如此么?”霍夫曼笑笑,“容克军官团分裂成两派,一派是坚决反对我的,一派是勉强支持我的——因为我带着他们扩军打胜仗,一旦战争可能失败,他们随时会滑落到前一批的阵营中去,贝克、哈尔德之流就是前一派,霍普纳之流就是第二派,所有才会有阴谋集团——哼!九伯爵!这名头一听就反动!”
  听到这句话,里宾特洛甫就不敢吭声了。
  “所以我现在要实现军队军官年轻化,让新成长起来的、受过完整国家社会主义教育,尤其是在党卫军中任职过的军官挑起大梁来,那些老资格,功劳不大、牢骚不小、满怀怨望的人都可以清退了,打仗用不着他们。”霍夫曼盯着里宾特洛甫一字一顿道,“您不会以为我们现在就高枕无忧、天下太平了吧?您小看了容克的韧性,他们现在有这样一种思想,意即我的使命已结束了,应该让国家回到正常轨道上!”
  “他们敢!”里宾特洛甫怒道,“谁敢就砸烂谁的狗头!”
  “没有谁会这么傻乎乎地跳出来。”霍夫曼拍拍里宾特洛甫的肩膀,“如果有谁明晃晃脸上写着我是反对派的字样,我们清理起来就方便多了,现在这些人都学乖了,会使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来拉拢党的干部、腐蚀党的高层,用各种各样的卑劣手法达到目的,比如说他们一方面送钱送女人送油画给某些高层换取经济利益,一方面又对民众说,我是无辜的,都是因为国社党这样的体制我才变成这样,我不过是随大流而已。他们不但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还同时败坏党的声誉——经济上得好处的是他们,政治上得好处的还是他们,党完全背了黑锅。你说,这种人在我们这里有没有呢?”
  里宾特洛甫后背上冷汗都冒了出来:送钱送女人送油画谋求经济利益——这特么不是在说自己么?
  “里宾特洛甫同志,我说得对么?为什么你满头大汗?5月份还没热到这个程度吧……”
  “没有没有……”里宾特洛甫一边擦着汗,一边解释道,“最近运动少,人长胖了,所以怕热易出汗……元首刚才说起经济,我忽然想起一件事,我们不是和洛克菲勒签署了一揽子石油补偿协议么?这还是杜威总统在时签署的,如果……?”
  “不用多想,这份合同肯定要履行,洛克菲勒死不死无关紧要,我们又不是和洛克菲勒签署的条约,是和美国政府白纸黑字签的条约。”霍夫曼笑道,“这是件小事情,保持党永远健康、从严治党才是大事,你作为党的主要领导,对此有什么想法和建议?”
  “这个……要加强对党员同志的思想教育,要完善监督体制,要加大对腐败分子的惩治力度,要……”里宾特洛甫吞吞吐吐地嘟囔了几条,都是大而无当的举措,每一条都很正确,但看起来似乎很难落到实处。
  不过霍夫曼并不介意,反而嘉许地点点头:“您的想法很好,我觉得有深刻讨论的必要,下次开党务会议你要进行发言……”
  “元首,为什么是我?”里宾特洛甫哭丧着脸,“我……我对党务不熟悉啊……这……这不应该是鲍曼同志的工作么?”
  “大家都要熟悉起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霍夫曼哈哈一笑,“赫斯同志最近进步很大,在反省自己错误的同时提出了加强党建、从严治党的建议书,你想不想听?”
  “我……”里宾特洛甫哪敢说不想?
  “第一,党要整顿纪律、整顿风气,那种认为战争胜利、高枕无忧的麻痹心态,那种可以坐下来好好享受的放松心态,那种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堕落心态都必须要坚决遏制;第二,党要管党,党通过组织人事的任用使党的意志和政策路线通过各级组织贯彻下去,现在有一种很坏的苗头——在某些领域,尤其是军队、学校、外交和文化等领域,部分负责同志无视元首的教育,无视党的纲领和理念,用自己的想法代替党的观念并传播开来,危害盛大……”
  “元首,我没有!我冤枉!外交系统一直……”
  霍夫曼摇头道:“你真没有?”
  “没有,我在外交系统坚决贯彻党的路线和方针,坚决执行元首的命令,坚决……”
  “停!”霍夫曼很不高兴地制止了对方的邀功请赏,反驳道,“那为什么鲍曼组织轴心系统的国社国际活动遭到你的反对?你认为友好国家之间就不能进行党务渗透、指导和活动了?怕引起外交纠纷就不能进行党的思想争论和碰撞了,不能规劝某些外国党不恰当的做法了?”
  “这……”里宾特洛甫还真是无言以对,他不止一次地认为,鲍曼借口组织国社国际,大力发展各友党关系,实际上是把手伸进了外交系统,是捞过界,所以他很不爽。
  “外交之间对朋友要客气,但同志之间要坦诚相待……外交领域的彬彬有礼和政治领域的寸土不让是完全不矛盾的。”霍夫曼提点道,“不然,为什么现在美德已完全停战,我为什么不停止欧洲之声的广播?不但不停止,还要加大覆盖面和覆盖频率,现在我们已在纽芬兰、古巴驻军,我已同意了博士的提议,在这两个岛上设立转播台,继续播送党的声音、德国的声音,这才是真正的外交——无原则妥协与退让是要不得的,不然我们对麦克唐纳表示友好干什么?难道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甚至意大利是我们的盟友就可以不斗争、不争论了么?”
  “是!我回去后立即传达落实您的最新指示。”
  “要好好改!”霍夫曼道,“今天是5月21日,给你半个月时间,你要让外交战线出现新气象,6月15日,你要在党务会议上做公开汇报,要把你接受部门系统内部的批评声音放出来,要把部门内部存在的不听指挥、不服从命令、骄娇之气、浮夸作风揭露出来,让其他部门跟着对照学习,全党要进行整风,各部门要进行整顿,外交部先开始,然后是其他各个部门。”
  里宾特洛甫再不情愿也只能答应下来。
  就在他准备结束会见准备告辞的当口,霍夫曼重新叫住了他:“你的石油基金是不是不够花?要不要我转给你一些?”
  “够花,够花!”
  “砰”地一声,霍夫曼拍了桌子,“够花你为什么还敢接受别人的贿赂!不但同意为这样那样不归你管的事说情,甚至还敢腆着脸、倚老卖老去施佩尔那里要工程?要项目?”
  “我!”
  “你看看你儿子,浴血奋战、为帝国立下汗马功劳,一步一个脚印升上来,到现在已是装甲营营长了,更难得的是洁身自好,从没有那些高官子女的臭毛病,你当父亲的要好好做个榜样!为让你们享受人生、将来安度晚年,我给你们搞了石油基金——额度足够你们可劲挥霍了,别的同志都能满足,你为什么还要不断伸手?当你从资本家手中拿过一点点蝇头小利时,你失去的是人格和尊严,失去的是党的高级领导的地位和魄力。拿人家手短、吃人家嘴短,你敢和那些资本家拍着桌子说话么?你敢和那些腐败分子硬碰硬么?”霍夫曼眼一瞪,“不要以为自己是老革命就觉得没人敢动你,鲍曼同志来反映好几次了,让我和你好好谈一谈,再谈不好的话,你说我该怎么办?请希姆莱同志和你谈?现在集中营还有很多空位置虚位以待呢!或者你准备学赫尔曼?”
  “别别别,元首,我改……我改……”里宾特洛甫痛哭流涕,他的脑海里飞快地掠过罗姆、戈林等人的形象,脸色发白,腿一下子吓得软了。
  “回去好好检讨,在党务会议上做深刻的自我批评,不懂如何检讨和自我批评的就向赫斯同志虚心请教,收的东西要向党坦白、向其他同志坦白,要拿出来做慈善,救济国内困难群体,这样你才能过关。”霍夫曼板着脸道,“你以为我们现在这么大的优势、这么好的局面、这么辛苦的付出,吃点、用点、拿点、收点、贪点不要紧?须知,你敢拿1马克,下面就敢拿2马克甚至10马克!你以为这么弄下去我们将来就不会出堀悌吉、不会出麦克唐纳这样的人物?等到时候后悔就晚了!我都是为你们好!为你们子女好!你不想儿子以后接班了?你不想给他留个好位子?不想给他留个好局面?真要等别人来清算你和你的后代才肯醒悟?”
  “元首,我错了,我错了,我不敢这样了……”
第134章
暴风今夜扫美国(29)
  “长官,演习已经结束了,您还在想什么呢?”伊利诺伊号战列舰上,望着频频回头观察纽芬兰的李奇微,泰勒不解地问道。
  “我在考虑今后的战争该怎么打,我有一种预感,这次退走后,很多年以后我们再也上不了纽芬兰了。”
  “上不了就上不了,这本来也不是我们的地盘,要么是不列颠的,要么是加拿大的……”
  “我不这么想……”李奇微摇摇头,“这块地方将来会变成顶在我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他距离我们实在是太近了,离缅因州不到1000公里,离华盛顿和纽约也只有1700公里,完全在重型轰炸机的覆盖范围之内,德国那些硕大的me-464很快就会入驻,更要命的是,我还听说了一个谣言——德国人在建造4发重型喷气轰炸机,速度飞快、高度更高、航程和载弹能力也非常不俗,我很为将来担心……”
  李奇微口中提到的飞机是容克斯公司的juef-132,这是容克斯公司为在战略喷气机领域打翻身仗而精心研制的轰炸机,最初具有35度后掠翼,每侧机翼根部装三台喷气发动机,还设有五人密封增压座舱。
  项目1943年年末就完成了立项,当初也曾参与美洲轰炸机标段竞争,不过面对一票已完成或接近完成的原型机,这种图纸机当然没什么机会,1944年年末,该机完成模型风洞试验并制成了1:1木制模型,不过6个月后该机就进行了重大修改——将6台发动机调整为4台,因为随着技术的进步,德国新的喷气发动机层出不穷,容克斯公司、宝马公司都有推力越来越大的喷气发动机面世。
  1946年,装备4台发动机的juef-132完成了测试,结果机体性能各方面令人满意,但航程似乎对一架战略轰炸机来说短了点——只有不到4400公里,主要原因是4台发动机耗油量超过预计,但性能还算令人满意。
  8个月前,也就是1946年9月,容克斯完成了新一代大推力喷气发动机定型,推力高达80千牛,设计师们大胆提出修改意见——用2台新发动机取代原有的4台,另外还提出修改意见,建造规模体积更大、使用4台新发动机的设计。
  3个月前,修改完成的新设计通过了风洞实验和地面静态测试,就等着验证飞行了,当把图纸送给霍夫曼过目时,他不由自主笑了起来——这玩意分明和苏联图-16轰炸机非常类似(在中国管这个叫轰六,无论是图-16还是轰六,修修改改继续用到了霍夫曼穿越的年代)。实际上,图-16正是苏联在缴获全套juef-132图纸、模型和技术资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所以李奇微猜测的事基本接近真相,唯一的差异不是4台而是2台发动机,设计载弹量8吨,可以完美携带一颗30万当量的原子弹或者6条重型巡航导弹,最大速度950公里/小时,这速度虽然不如乌鸦,但可以轻松甩掉一票美帝末日螺旋桨。
  按照霍夫曼的定位,juef-132有两种重要使用方式:第一,高空高速突防投掷原子弹;第二,防区外携带巡航导弹进攻,由于该机拥有7000公里的航程,因此要求从亚速尔起飞要覆盖美国东海岸,从纽芬兰起飞要能覆盖三分之二个美国。
  梅塞施密特公司也不甘示弱,他们在me-464基础上制造了4发喷气远程战略轰炸机,本来想叫me-564的,后来发现实在和me-464不搭界,于是梅塞施密特博士自作聪明地要了个很拉风的代号——me-777,反正他上面有人,不用老老实实根据军备部的编号顺序拿,什么数字顺眼就拿什么数字,结果被霍夫曼笑了好长一段时间。
  me-777拥有8台涡轮喷气机(2台前后两两分布),后掠翼将近40度,体型可比juef132大上一圈,最高速度突破1000公里/小时,可装载6吨炸弹飞行1.2万公里,当搭载24吨炸弹时,可飞行将近5500公里,是不折不扣的洲际一霸,然后军备部调整了重型轰炸机分类,me-777算全球战略轰炸机,juef-132和me-464算重型轰炸机,意思差一个档次,这可把容克斯公司气得不轻,只能回头拿起自己的4发型号继续琢磨研究如何能挤入战略轰炸机领域。
  李奇微并不能直接打探到德国的技术秘密,他的情报来自于国内:一方面英国正在建造火神式战略轰炸机的消息被美国掌握了——美国经营这么多年,CIA在不列颠上也有眼线,正如英国在美国有不少眼线一样,这是相互渗透的过程,一方面国内的b-47正在进行前期模型风洞试验,由于没有能像历史上一样拿到德国喷气轰炸机的数据,再加上国内连续出现美共暴乱等变故,b-47研制进度有些缓慢。他有一种很强烈的直觉,既然我们在搞这种武器,德国应该也在发展,而且鉴于德国比美国在喷气领域更有优势——毕竟ar234闪电轰炸机早就露过脸了,他猜测德国的进度和成熟度应该超过美国,这样简单的逻辑还真是一击致命。
  所以他对此忧心忡忡:b-47就算造出来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从美国最东段的缅因州出发到德国本土的距离超过5500公里,除非是单程自杀攻击,否则别指望能对付德国,而德国却有纽芬兰、古巴、亚速尔三个基地可用,随便哪个都能对美国构成致命威胁。更要命的是,美国最有价值的战略目标全部位于他分管的第一战区内,这要是打起来,他肯定会被第一波打得晕头转向。德国人演习有多凶狠他已经见识过了:上来直接原子弹清理登陆场,然后主力舰队掩护登陆。
  老天,10万当量的原子弹,还一投就是2颗——美国到现在为止连第一颗都没能成功呢!
  “更麻烦的是……”李奇微叹了口气,“德国火箭比我们厉害的多,用喷气机来投炸弹已算是比较落伍的行动,我最害怕这样一种场景,某个时间点德国忽然动手,成百上千的火箭落在第一战区里,飞机来不及升空就被炸瘫在机场上,部队来不及集结——因为关键枢纽点已被火箭摧毁了,甚至于第一波反登陆都推不下去,因为德国拥有登陆场附近的空中优势,等海军赶到时,他们要面临德国舰队和德国从纽芬兰转场而来的陆基航空兵的双重绞杀,很难维持下去。用这种闪电战2.0,德国人不需要投入30万,50万兵力,只要有10万,甚至5-6万重装甲兵力就足够攻入波士顿乃至纽约华盛顿了,那时候我们怎么办?退到密苏里州去建立新防线?”
  泰勒苦笑着摇头:“那我们就输了,我从来不认为美国人民能够忍受游击战,或许德国人会在华盛顿扶持一个傀儡政权?”
  一直没吭声的范弗里特摇头道:“哪用得着这么碍事,说不定直接会有人在华盛顿起兵响应……”
  “这还真是……这还真是……”泰勒默然无语,他当然知道这说的是谁——这不就是暗示麦克唐纳么及总统卫队么?
  “所以我们回去的任务很简单,不能让这种第五纵队存在。”李奇微叹了口气,“哪怕他事实上没有这样的想法和动机也不行!他存在本身就是巨大的威胁,必须把这种可能性扼杀在摇篮里,这是陆海军的一致意见——当然,我也同意了。”
  “他刚刚为弟兄们搞了钱,然后我们就这样对付他,我觉得……我觉得……”泰勒说不出话来,憋了半天才挤出下半句,“我总觉得有些不太仗义!或者我们应该采取更好的方法?”
  “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呢?”李奇微苦恼道,“站在麦克唐纳的立场,你会怎么做?你会愿意排除我们心中的隐患而束手就擒么?”
  “我想这很难,起码我做不到!”
  “所以,制裁他的名义将会是相当政治正确的——破坏一系列法律规则。”李奇微叹了口气道,“新给你的调令也下来了。”
  “是什么?让我打头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2/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