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6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0/656

  “当然,比如扩大理工科学校数量,减免学费、提供奖学金、政府资助出国深造,有了成果不吝重奖,各级学校要提高教师待遇,最起码要比同级的政府公职人员收入要高,然后再给予各种各样的荣誉,比如陆海军大佐以下的军人见了佩戴教授、副教授勋章的人物要敬礼,大尉以下的军人见了佩戴资深教师勋章的人物要敬礼,这样才能把氛围培养出来。”
  “但这样一来,社会氛围就会复杂化,人心浮动,知识分子是最难管理的……你记不记得,所谓天皇国家机关假设就是一个教授提出来,多少轩然大波啊……”
  “所以文科要进一步压缩,什么文学、法律、社会、政治根本不要这么多,他们除了能扰乱思想还有什么建树呢?”石原莞尔叹息道,“自由自在的思想对日本来说是一种奢侈品,我们必须忍耐,忍耐到日本真正强大了才可以开放,到时候爱搞文艺搞文艺,爱搞文学搞文学,爱玩理论玩理论,这个世界是认拳头、认实力的,只有手里实力真正强大了,玩嘴炮才是好途径,否则嘴炮功夫再好也不顶用。”
  空中方阵最后亮相的是直升机编队,包括攻击直升机、运输直升机等悉数亮相,甚至还第一次出现了反潜直升机和指挥直升机的身影。
  当其他国家还在为究竟该发展多种直升机还是聚焦于一种直升机,在争论归属于陆军还是空军时,德国已完全按霍夫曼的认知进行了分类:所有的攻击直升机都配属给地面部队,运输直升机由陆、空军相互协调,至于专业担负海军任务的搜救、补给、反潜、侦查等类型的直升机,全部由海军航空兵分管。
  看着这一系列直升机登场,石原莞尔更是眼馋得流口水,对东久迩宫稔彦王道:“殿下,当我们还执拗于机甲力量时,人家已向空中发展了。上次南非军演我看过报告,观察员们对直升机的突防威力赞不绝口,认为可以凭借少数兵力达到众多部队都完不成的任务,现在海军已在发展直升机了,陆军也不能落后。”
  “你有这个想法我也支持,军费呢?”
  “那就只能再裁军了。”石原莞尔低声道,“我今天打听到一个消息,欧洲将进入大裁军时代,欧洲联合部队总数包括陆海一起,不过就是120万左右的规模,德国国内总兵力要压缩到100万以内,德国在欧洲联合部队中最多只占一半……”
  东久迩宫稔彦王一惊,一句话脱口而出道:“这么说来德国只有150多万部队?”
  “应该说德国本土只有这么一些,德国在南美、非洲、亚洲大概还有50-60万部队。”石原莞尔想了想,“另外党卫军可能还要保留10-12万人,说是欧洲一体,其实肯定以德意志人为主。”
  “即便这样,也就是200万出头,德国地盘比帝国大,人口和帝国基本持平,却只要200万部队……”东久迩宫稔彦王叹息道,“帝国光陆军就超过300万吧?”
  “所以必须裁军,类似70万规模的关东军、50万规模的印度军、30万规模的南方军和中国军都该裁剪,特别是关东军,长期保留这么大编制干什么?中国事变甚至满洲事变以前,陆军一共都不到70万人!”
  “好吧,裁吧……但愿军人不要闹事才好。”
  “所以分田要赶紧落实,普通士兵有了田,日子好过了,就不会再想着对政府如何……再说这次大战帝国是大大占了便宜的,哪怕最终交出去的夏威夷也是美国人花钱买的,有什么好抱怨呢?”
  “堀君是什么意思?”
  “他当然支持裁军,所以冢原也在对海军进行着手缩减,不过海军比较麻烦,不能像陆军那样大刀阔斧地裁军。”
  东久迩宫稔彦王一想就明白了:现在日本地盘北起北海道,南到新西兰,西到印度洋,东到中途岛,单纯论土地面积,似乎不如德国及其殖民地大,但如果加上海域,那几乎占了半个太平洋和三分之二个印度洋,这么大的面积如果没有充分的海军力量,根本难以想象!
  “再可预见的将来,美国、俄国甚至英国、德国一定会把手伸到帝国领土上,没有强大的海军镇压和机动,只怕阵脚会大乱……”石原莞尔苦笑道,“从我一个陆军大将口中说出这种海军重要的话,简直难以想象,但事实就是如此……幸亏与中国的和平协定就快有眉目了,否则再保留30万中国军我也要崩溃了……”
  “难啊,难啊……”东久迩宫稔彦王叹着气,“回头我们把情况梳理一下,等堀君从夏威夷回国就召开会议讨论怎么办,仁计划肯定是压倒性的,但除了仁计划,超重型坦克搞不搞,火箭、直升机、喷气机等新装备怎么办,陆海军必须有合理规划,陆军一套标准、海军一套标准再也不行了,大家必须能统一的尽可能统一。”
  “您说起超重型坦克,唉……我个人是不支持的,不过多田君很喜欢,他这段时间在催他们加快百式坦克的进度呢。”
  百式坦克是日本受了虎式坦克刺激之后秘密立项的产物,最开始的目标只是要对付虎式,后来随着虎式升级为虎2、虎3,百式坦克的设计标准也随之提升,到1945年的时候,已提高到100吨重量,15厘米火炮的要求,坐稳了百式这个名头,而且在今年上半年还造出了第一辆样车——正儿八经研究的底盘,可不是保时捷狮那种欺骗货。
  结果问题百出——就日本连T-34都未能彻底吃透的底子,一下子要上百吨超重型坦克,真是难为了他们。
  掉到超重型坦克大坑里的可不止日本一家,美国同样也掉进去了,T-28/95项目一直在推进中,吨位不多不少正好是95吨,还造出了样车,但最有美国特色的是这款坦克拥有4条履带,本来陆军军备部对这款设计根本不看好,但现在狮式坦克出炉,意味着美国除了跟上别无他法。
  英国人同样摔在这个坑里,土龟重型突击坦克当初定位是对付虎3,所以往重型发展,总算英国人科技树还没有点得特别歪,土龟重坦吨位78吨——不但可以造出来,居然还能在战场上跑,一口气弄了12辆出来。
  甚至于根本没有亲眼目睹,只从情报体系中得到消息的斯大林同志也发了话,责成老战友、主管坦克生产的伏罗希洛夫元帅抓紧把KV-4\KV-5造出来,前者的分量是90多吨,后者的分量达到了110余吨。出于口径即正义的设想,斯大林同志差点想把海军使用的203mm舰炮搬上去,总算经过很多人劝说,还把口径放在150mm这个级别上。
第065章
世界和平(20)
  由于海军胜利仪式将在大西洋上单独举行,因此这次方阵展现的海军编队只有模型,除了众人耳熟能详的目前欧洲联合部队的那些主力舰外,德国方面还大大方方公开了一些新军舰的设计。
  为适应导弹火力强化、直升机上舰的趋势,在最新的海军造舰规划中,施佩尔砍掉了轴心级后续建造计划,一方面专注于大型化的北海级,一方面又开始建造直升机母舰。
  当然纯粹的直升机母舰太归于平淡,设计师们便通过放大导弹驱逐舰的吨位来容纳直升机上舰,在刺猬级防空驱逐舰、豪猪级防空巡洋舰之后,德国一口气拿出了三款驱逐舰/巡洋舰的设计。
  第一款是鬣狗级综合驱逐舰:标准排水量4800吨,拥有4座双联装128mm高平两用火炮,5联装重型鱼雷发射管,深水炸弹和一座密集阵,还有40mm博福斯高射炮8座,最重要的是尾部有一个直升机平台,前甲板还有3座双联装巡航导弹发射器,最高速度37节,从综合性能上说基本可以满足火力、反潜、护卫、搜救、防空、布雷的基本功能,霍夫曼基本认可该发展思路,今后由于短期内无法打仗,军舰将以综合为主,唯一他认为的是4800吨可能偏小,至少要5500吨才行。
  不过此时设计界的思想还未彻底解放,在划分驱逐舰和巡洋舰标准时虽然已将驱逐舰的吨位往上限靠,但还是很难理解5000吨级的驱逐舰——在战时这是不折不扣的巡洋舰。
  第二款是鬣狗级的放大,称之为黑鹳级,标准排水量7600吨,各方面武备几乎都是鬣狗级的增加或放大,比如火炮从4座双联装变成三联装,导弹从3座双联变成4座双联……完美继承了第三帝国将重巡洋舰放大变成装甲巡洋舰,再放大变成战列舰的思路。霍夫曼对此很不满意,要求推倒重来。
  根据他的建议,有几件事是明确的:
  第一,新式巡洋舰不需要鱼雷,也不执行护航、搜救任务,这不是巡洋舰该干的活;
  第二,需要装备防空导弹;
  第三,指挥、雷达系统要进一步升级,要能统带一个驱逐舰编队;
  第四,动力系统要升级,在适当时候考虑原子能,至少要有6000海里以上的续航能力;
  根据这些要求,黑鹳级标准将会提高到1万吨以上;
  第三款是新式的导弹驱逐舰:标准排水量2800吨,除拥有蚕式导弹作为进攻武器外,在防空、反潜、护航等任务方面水平较差,不具备综合能力。霍夫曼认为单独找导弹驱逐舰过于浪费,认为可以进一步压缩舰炮数量和吨位,把导弹驱逐舰的标准降低为2000-2400吨级的导弹护卫舰。
  除这3种设计外,他又要求尽快设计大型两栖登陆舰。
  在以往常规作战中,部队是通过大量的西贝尔登陆艇完成攻击任务的,由于这是临时赶工的军舰,再加上西贝尔级登陆艇上安装着从谢尔曼坦克上拆下来的炮塔,很快就有了一个新的诨号——4骑士(每一艘西贝尔背后都是4辆谢尔曼的冤魂),但西贝尔的体积毕竟不够大,战时为了保证成功率采用多艘并用的方式,下一次战争由于涉及不到这么多人,因此霍夫曼的思路是发展专用型两栖攻击登陆舰。
  这个思路其实在当初的改造航母欧罗巴上出现过,上面有空中武力,中间可以容纳一个装甲掷弹兵营,但5万多吨排水量放在两栖登陆舰上太奢侈了,而且起降固定翼飞机也不是这艘军舰的任务,所以最新拟定的标准是排水量在1.2万吨左右,可容纳8-10架直升机,另外再搭配一个营的兵力。
  当然,在霍夫曼的想法里,其实两栖登陆舰还可以造的更大些,比如放到3-4万吨,可以起飞固定翼飞机,直接就近为登陆部队提供空中支援,但既然是新事物,他也得有耐心等着摸索一点点成熟起来。
  这几款型号军舰构成了德国海军在1946-1952年间主要的建造想法,在海军这个领域要进行全欧竞标是很困难的,最显著的一点就是模型船没有说服力,而船舶又不可能像飞机、坦克哪样先建造原型机、原型车来比拼,所以英、法、德三国只能先蒙头各自下指标建造,然后等时机合适的时候再考虑一体化,而这也是德国利用这几年时间尽可能迎头赶上的最后一个时间窗口。
  整整耗费了4小时,庞大的阅兵部队才完全走完,但所展现的气势、装备却远远超过了这4个小时所能容纳的一切。更重要的是,随着胜利仪式结束,欧洲各国首脑还宣布了欧盟正式建立——成立纪念日就是胜利纪念日的7月15日。
  随即就是依据责任投票权的多少,各国迅速拟定了本国的议员名单并组成欧洲议会,由于霍夫曼的威望和德国的霸主地位,再加上德国本身的优势票数,他当选为欧盟第一届主席,得票率将近93%,另外还有6%的选票投给了即将卸任但压根就没参与欧盟领袖选举的贝当。
  对此霍夫曼只是微微一笑:100%或者99%的得票率显得太假,有贝当这6%一映照,说明选举是公平、公正的。
  在欧盟成立之后,美国、日本、阿根廷、埃及、伊朗根据当初的邀请,成了欧盟观察员国,美、日作为世界大国,观察员身份毫无疑问,阿根廷、埃及、伊朗作为德国在南美、非洲、中东的重要盟友,也拥有了观察员身份。其中埃及和伊朗还在争夺中东地区的领袖位置,霍夫曼也乐得在此中保持平衡——中东油库让任何一家独大都是不利的。
  英国想邀请加拿大成为观察员,没有获得成功,德国不同意,连法国和美国也不同意,最后只能作罢。
  7月22日,当各国首脑纷纷带着不同的心思散去后,霍夫曼接到了有关美日交还夏威夷地区的消息,同时还得知堀悌吉带着联合舰队全部主力去吧夏威夷的军队撤走了一部分,并利用提前撤军的机会从美国额外拿到了20条胜利轮、10条油轮的报酬。
  “真是笔好生意!堀元帅简直能从石头里榨出油来……”
  通报消息的凯特尔笑笑:“最关键的不在这里,我们认为,日本进攻勘察加的行动马上要开始了?”
  “利用从夏威夷撤退的部队?”
  凯特尔摇摇头:“不,利用从满洲抽调的部队,夏威夷部队不适应寒带气候……堀悌吉很狡猾,只从关东军抽调了轻装部队,重型装备一点没动,所以满洲方向的东俄军队以为日本只是普通的换防或撤退,没考虑其他。”
  “那怎么去打勘察加呢?联合舰队不可能上岸吧?”
  约德尔道:“用夏威夷转移出来的重型装备!夏威夷部队只要人回到本土即可。”
  “真是个瞒天过海的好策略,希望斯大林同志下个月能睡个好觉吧……”霍夫曼点点头笑道,“这件事我不关心了,如果日本需要一点旧军火,我们可以帮忙。”
  “如果斯大林要买呢?”
  “额?”霍夫曼闭上眼睛想了想,“让弗拉索夫卖给他,不过数量、种类要向我们报备……”
  凯特尔和约德尔互相看了看,心想:元首的生意经也不错!
  “斯大林同志,这是我们拿到的柏林阅兵式的部分照片,希特勒展出了很多新武器,具有不小的启发意义,当然也给我们极大的压力。”
  面对贝利亚递上来的情报,斯大林点点头,却转身问另外一个问题:“您如何看美日妥协的事?”
  “这是帝国主义相互勾结起来……”
  贝利亚刚刚说了一半,便被斯大林摆摆手打断了,他瞬间明白了:斯大林同志不是要听自己说那些公开场合说的话。
  他想了想,换了一个口吻道:“我认为日本统治者还是高明的,在德美停战后,日本虽然占据了场面优势,但我们都清楚这种优势是不可能持久的,日本与美国国力相差太大,之所以前期能占据优势是因为一方面给予了日本大力援助,另一方面德国给美国施加了极大的压力,使得美国没法集中全部力量去对付日本,如果日美不和平,则日本长期一定难以维持,所以日本以交还夏威夷为条件,从美国勒索了一笔款子——这笔钱对日本来说不少,但对美国而言,可能就只相当于收复夏威夷的军费,所以……”
  “中国方面情况怎么样?”
  “双方正迅速接近,重庆当局已基本完成和南京当局的谈判,原南京政权控制区域将享受一定的自治权……领土方面,重庆当局同意把崇明岛、海南岛租借给日本,租期50年,另外在沿海地带设置经济开发区,原南京当局的军队改变为特别警察后入驻,总兵力不超过10万人,其余部队由重庆当局接收,日本将在6个月之内从中国撤退,预计重庆方面会把新的首都定在武汉——当然也可能再去南京,象征法理上的恢复。”贝利亚想了想,“海南岛目前还是个不毛之地,没什么特殊之处,但崇明岛是个很大的威胁,日本陆海军一定会在上面驻军。对了,各国租界当初南京当局已在日本帮助下收回,只有香港和澳门问题悬而未决。澳门基本还是由葡萄牙占领,英国和中国都在向日本索取香港,日本不情愿给,还想拿香港做点文章。”
第066章
世界和平(21)
  “什么文章?”
  “日本想借助联合国把香港变成国际托管地——实质上是要变成日德共管。”
  “德国?”斯大林眉头一扬,“怎么把德国牵扯进来了?”
  “一方面青岛当初与德国有关,这显然不可能归还,因此德国便提出在中国找个港口插一脚,再加上德国亚洲领地恢复后,也希望向东亚辐射其影响力,而日本因为有很多需要德国合作的经贸和技术,所以打算在这个位置向德国让步。”贝利亚想了想,“香港民政继续由英国人管理,军队由联合国派驻——日德为主。”
  看过阅兵照片的斯大林忽然有些理解日本的想法:从本质上来说,日本是不会允许其他国家再染指中国,但德国太强势,再加上日美停战、日华停战后美国与中国恢复往来不可避免,为平衡美国势力,日本只能依靠德国,把德国势力引进来。
  “这样的条约重庆当局会签么?”
  “80%以上的可能性会签,第一,日本允诺中日关系正常化后帮助中国作为亚洲代表获得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地位,不过投票权只有1.4%左右,比非常任理事国高不了多少,只是不用轮换,不过对中国而言依然是个胜利;第二,日本提出了经济利益优先原则——实际上是希望中国实现日本主导的有限门户开放政策;第三重庆方面面临的压力很大,虽然有小道消息说蒋已派人去柏林寻求支持,但德国不会为中国两肋插刀的……”
  贝利亚的情报工作确实非常不错,孔祥熙在柏林阅兵仪式上也出席了,不过没有明确是中国代表,所以会很滑稽的在欧洲胜利纪念日上出现一个中国代表,对他的来意,霍夫曼也已经知晓,虽然“反布尔什维克”是大势所趋,但并不代表任何地方的布尔什维克德国都要去反,现在东亚的任务显然是交给日本了——霍夫曼也希望斯大林同志能给日本人找点麻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0/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