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5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9/656

  马歇尔想了想,也点点头。克拉克本来就是主和派,自然无可无不可。
  倒是尼米茨一直眉头紧锁,不知道在想什么,最后挤出一句话:“这样今后除了夏威夷,我们在太平洋上的势力范围全丢光了,能不能再出100亿,把中途岛、圣诞岛也买回来,这样战略态势还能改善下。”
  斯普鲁恩斯正准备宽慰他,忽然有参谋心急火燎地送来电报:“英格拉姆将军发来电报,说大西洋舰队有4艘驱逐舰、2艘护卫舰、3艘护航航母倒戈了,要求改旗易帜加入苏维埃,目前正和舰队在对峙,请示怎么处理?”
  “混蛋!”金上将怒不可遏地拍了桌子,“我就知道这帮布尔什维克不怀好意,明面上说中立,实际又把手伸到海军里,他妈的他们在海军埋伏了多少定时炸弹?”
  特纳第一个跳了起来:“这还犹豫什么,叛军必须就地镇压!”
  尼米茨摇了摇头:“要慎重啊,现在陆军在打陆军,如果海军再打海军,那就真是全面内战了,这些反正也不是主力舰,或者让他们去其他地方?”
  哈尔西也跳了起来:“不能心慈手软啊,今天不镇压,明天会有更多的军舰效仿,那样海军就分崩离析了。”
  尼米茨不再说话,只把目光盯着金上将,这时候他说了已不算,金上将点头才能算数。
  金上将痛苦斟酌了很久,最后道:“虽然合众国海军不打海军,不过我不能容忍海军分裂,让英格拉姆酌情镇压吧……”
  “酌情”这两个字回旋余地就大了,杜勒斯微微摇了摇头,果然是老政客,滴水不漏。他的想法倒是和特纳一致,认为不可姑息,决定在这件事上推一把,便道:“这样不行,必须派人去舰队传达情况,防止误判形势,最好能说服这些想改换门庭的军舰,能不要开火就不要开火。”
  众人点点头,谁去呢?杜勒斯用目光示意特纳,后者会意,第一个跳出来,很积极地举手:“我去!”
  金上将瞪了他一眼:“外面被左翼分子围得水泄不通,你怎么出去。”
  “坐飞机走……”特纳指了指楼顶,“不是还有架直升机么?载我一个人足够了。”
  “这太危险了!”
  “没事,死了您记得给我发抚恤金就好,另外别忘了给我发一枚海军服役卓越勋章……”特纳笑眯眯地说道,“好好准备下,晚上我出发。”
  金上将一想也对,特纳当过大西洋舰队参谋长,对人头熟,又在海军参谋过两年,方方面面都认识,也只有他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克拉克敲击着桌子,问道:“我们拒绝了日本人派军队,要不要拒绝加拿大人呢?我今天得到消息,麦克阿瑟将军得到了英国师的帮助,目前顽强地守住了波士顿,波士顿还在我们手里!”
  英国师就是当初从英国过来接收武器的部队,美国方面将他们装备完毕后就发生了英国停战和政变事宜,结果这4个全副武装的英国师既无法返回英伦,美国也借口防务需要不让他们去加拿大——本质上是防止丘胖子坐大。
  马歇尔微微摇头,他是知道为什么政府一直不放英国师回去的真实含义的,基于同样理由,当然也不能给丘胖子插手的机会,万一这一把插手成功后提出“大英帝国在加拿大”这种要求,到时候美国该怎么应付?是同意呢还是不同意呢?
  不过他虽然不同意,面上却没明确表示,丘胖子反共立场之坚定是人所共知的,直接泼冷水不好,海军方面虽觉得加拿大人不靠谱,不过一时半会也想不出好办法,现在陆军在南方的部队正手忙脚乱集结,据说里面也有很多意外情况,海军有了分裂的苗头,再这样折腾下去真要走到全面内战的边缘了,幸亏和德国停战,如果德国人这时候掏出《高堡奇人》计划杀过来,那美国真不堪设想。
  不过金上将的担忧其实不可能出现,因为霍夫曼和德国统帅部也做过推演,得出的结论是,别看现在美国上下闹得欢腾,一旦德国真的派部队打过去,保不住赤化就真的成功且联手对付德国了——中国不就是用同样的办法对付了日本么?那才叫进退两难!同样的错误霍夫曼不会再犯。
第024章
美国革命(8)
  “先生们,不要太担心,总统已想好了应对之策。”事到如今,杜勒斯觉得时机已基本成熟,可摊开牌说了。
  “应对之策?他有什么应对之策?”
  “组建新军种——总统卫队,对付布尔什维克分子。”
  金上将笑了起来:“总统卫队,好大的招牌,他哪来的兵?就算纽芬兰、爱德华王子岛上那3个师都归他,他也不可能拿来打仗,船都没有!”
  “有船!有兵!”
  众人都狐疑地看着杜勒斯,不知道国务卿大人是不是在说胡话,只有特纳第一个反应过来,惊叫道:“您是说?”
  杜勒斯点点头:“没错,就是那25万党卫军亚美利加集团军,德国已接受了总统的请求,决定利用这支部队帮我们平叛,这25万和纽芬兰、爱德华王子岛上的5万军队将构成总统卫队的主力,至于船,整支欧洲联合舰队可以提供帮助。”
  克拉克脱口而出:“真的?我们要付出什么代价?要多久才能用?”
  “300亿美元,10天后到纽芬兰汇合……已发电报确认过了。”杜勒斯平静地说了一句,却如同往平静地池塘里砸下了一块大石头!
  金上将的脸阴沉得可怕,他发现自己不但被布尔什维克耍了——其实大家都在心照不宣地做破坏协议的事,无非现在美共势大,金上将准备的那个陆战师不够看了,又被杜威耍了一次——10天就到纽芬兰?这说明政府当局早就和德国人沟通好了,说不定谈好价码还在美共起事之前,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政府早就不信任军方了。
  “我表示反对,这是叛军,他们……”
  这句话一出口就被杜勒斯驳回了:“总统会签发命令豁免以前的一切恩怨,而且这个集团军一直战斗在反布尔什维克的一线,有丰富的经验,是我们不可多得的盟友,我们不能因为以往的一些不快而放不下,我知道海军对某些事情耿耿于怀,但现在情况危急,我们必须团结一致向前看,如果他们能平定布尔什维克的叛乱,恢复美国和平,原谅他们又何妨呢?”
  现在金上将也无语了,海军不能平叛,陆军战斗力不行,要遏制这场瘟疫传播只有寄希望于外来力量,日本、加拿大的力量都婉拒了,这支纯粹的美国军队如果再婉拒,那就真找不出合适的其他力量来了。
  他苦笑几声,最后道:“既然以国家利益为重,海军就不从中作梗了,不过希望总统能把握好,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一号同意教官团以个人名义临时加入美共并提供军事咨询和顾问服务,但务必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务必不让他们落到美国反对派手中……关于承认和建交问题,目前形势还不明朗,为防止反对派联合攻击苏维埃政权,以维持现状为好。”
  这份电报虽没有完全达到马林科夫请示的要求,但至少美共获取教官已有眉目,他立即通知托马斯准备调整前线兵力和军事指挥部署;在另外一边,切尔尼亚霍夫斯基也收到国内发来的训令,指示他派遣部分教官深入基层,他立即心领神会,迅速与勃列日涅夫商量好了有关人选。
  自从波士顿交战以来,美国红军对麦克阿瑟的支持部队已发动了数次进攻,但除了实现大量伤亡外都无功而返。
  防御波士顿的麦克阿瑟汲取了前几次战斗的教训,不再和美共在野外决战,试图毕其功于一役,而是让部队收缩防御、搞弹性布局和工事防御,打起了类似一战的战壕战、阵地战,再加上这次防御部队中有一个英国师,他们可不像美国师那样容易倒戈,有这个师相助,布莱德利立即进行三明治法布防——让英国师、美国师穿插在防线上,以便能压制住其他两个师蠢蠢欲动的某些行为。
  这种布局立即收到了效果,部队不但顶住了攻击,而且在战场上公开倒戈的现象大大减少,无论美共怎么渗透、怎么运动,脱离阵地投奔美共的美国陆军除了第一天那2000多人外,其余纹丝不动——这背后的代价是麦克阿瑟开动宪兵和直属警卫部队作为督战队,枪决了一批他认为有动摇、投降倾向的官兵,依靠这堆人头,他终于稳住了阵脚。
  阵脚一稳住,布莱德利的指挥功力就能得到有效发挥,毕竟他在南非是系统研究过纵深防御、层层阻击体系的,奈何南非遇到的是实力高出一筹且完全更新打法的闪电战2.0,这才被折腾得迅速溃败。到现在这当口,别说闪电战2.0,就连闪电战1.0都玩不起来,工农红军虽然有几架飞机,但并不足以撕开防线的缺口,甚至于连覆盖波士顿市也办不到。双方用的是二战的武器打一战标准的战壕战术,美共的攻击根本就无济于事。
  苏联教官说是顾问和咨询,但实际上在作战中完全接管了指挥工作,从最上层参谋命令的下达到营一级火力的配备与进攻体系、套路的构建都充满了红军特色,不过,现在这支美国工农红军毕竟不是苏联红军,换招牌容易,要改变美国士兵骨子里的火力覆盖、炮兵优势观念需要更多时间,在苏联顾问眼里,进攻中出现的动作都笨拙无比,别说跟不上他们的指挥节奏,就连他们曾经教过美国部队的攻防节奏和战术也基本上不能完全执行到位。
  虽然布莱德利的手下有关应对防御的举措也很杂乱无章,但防御毕竟比进攻容易,特别是对面火力不算充足、飞机也只能象征性骚扰的前提下,要守住防线就比较容易了。
  在苏联教官接手前,美共已打了3天,接手后,又打了3天,在连续6天的激战中,美共一共付出了将近1.5万的伤亡——伤大部分,阵亡不多,只把战线向前推进了不到3公里,如果依照这个架势和速度,别说3天,就是再30天也难以拿下波士顿。
  “这样不行……”顾问团团长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大将和勃列日涅夫率一部分人留在华盛顿帮助福斯特整顿后方秩序、维持苏维埃政权的运转,前线指挥交给了以副团长崔可夫为首的军官团,但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同样关注着战事进展,他从前线发来的战报中看出,目前的局势对美共非常不利了。
  纽约一战虽然伤亡也有2万,但其中大部分是工人和赤卫队,核心部队受到的损失其实不大,而围攻波士顿难道1.5万伤亡几乎全部是纯粹的军人,这是个很的数字——差不多相当于目前美共投入战场兵力的10%;其次,纽约损失虽然大,但最后是成功把这个美国经济心脏拿下来的,大批华尔街大亨也沦为了阶下囚,劳动人民欢天喜地地做了主人,有些伤亡大家感情上也能接受,但这次围攻波士顿到目前为止并未取得什么实质性战果,部队刚刚因为革命而聚拢起来的士气一下子就变得低落下来,甚至还因为伤亡出现了动摇——10%的损失摊在苏联红军身上根本无所谓,但在美国军队身上就有些受不了。最后,美共是凭借一口气连续出击,现在如果在波士顿被挡住,其他地区军队聚集起来后如果发动反扑将会难以承受。
  “打电报给崔可夫同志,如果明天傍晚之前,也就是11月24日傍晚前他还不能拿下波士顿,就不能再打了。”福斯特道,“我们不能把所有兵力都压在一个地方……”
  “这电报不用打了,打了也是白打。”切尔尼亚霍夫斯基谈不上生气,只淡淡回了一句,“托马斯同志告诉我,部队已有些泄气了,明天再让他们进攻,说不定会出现逃兵。”
  “这可怎么办?”福斯特有些害怕起来。
  “撤军!”
  “撤军?”福斯特愣了一下,“反动军队追杀的话……”
  “最好他们追杀……”切尔尼亚霍夫斯基表情很严肃,不过部署很谨慎,“让崔可夫同志安排好伏兵,在城里和有严密战壕的地方我们拿不下反动派,难道野外凭借兵力优势也打不过么?”
  福斯特一愣,这倒是个好主意。
  “如果他们不上当呢?”
  “那就去掉个方向去进攻……”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的手指从地图上依次掠过,“我们放过反动势力比较强大的缅因州和波士顿,转向西北,去底特律、去匹茨堡、去密西根和芝加哥,这是美国五大湖区工业基地,有无数的工人阶级,苏维埃拥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和群众基础,而这些地方的军队和国民警卫队兵力不多,正好可以借助力量将他们吸收进来重新扩大苏维埃和红军的规模;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苏维埃要想长久作战,必须掌握切实可靠的粮食和工业基地,没有五大湖区供应的工业和军事产品,苏维埃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马林科夫补充道:“占领这个区域还可以掐断反动派的经济和工业来源,这个此消彼长的力量对比将发挥决定性作用。”
  福斯特眼前一亮,既然波士顿难打就暂时不打,等进一步扩张力量再说,现在15万打麦克阿瑟5万困难,等部队扩大到50万,再打麦克阿瑟就不困难了。
  “我完全同意两位顾问的观点,立即发电报给前线要求转移吧?”
第025章
美国革命(9)
  “让我们撤退?暂时放过麦克阿瑟这个反动派?”红一方面军政委托马斯感觉有些难以接受,不过在军事上他还是虚心听取崔可夫的意见。
  “我认为华盛顿的指挥和部署是非常正确的,革命要向纵深发展,但不能停留在啃硬骨头上……波士顿难打就暂时放一放,我们去开辟新的苏维埃政权。”崔可夫想了想,“我决定带部队连夜就走,伏兵什么我会尽快安排好。”
  挂着红一方面军正副总指挥的两位美共将军也忙不迭点头,他们已被波士顿顽强的防御搞得手忙脚乱、十分头大,一听不用再啃硬骨头也大大松了口气,至于会不会便宜麦克阿瑟这个混蛋,他们也不在乎了。
  “长官,对面的左翼军队似乎在安排撤退。”深夜时分,一层层情报和信息反馈到了麦克阿瑟的临时指挥部。
  “会是敌人虚张声势么?”
  “不太像,应该是真的,左派们打了将近一星期了,他们应该知道和我们继续耗下去是没有出路的。”布莱德利分析道,“他们远道而来,虽然交通网络发达,但毕竟还需要物资、军火、补给,15万军队要维持这些可不是小数目,因此我怀疑他们!”
  “要追击么?”
  “我看算了,能守住波士顿就行。”布莱德利摇摇头,“我们兵力不足,如果贸然追击再被敌人打个反击,很可能会有大麻烦。”
  “但这是个痛击左翼的机会啊……”麦克阿瑟有些遗憾地站立起来。
  “或者等缅因州派出的援军到了再说?”
  “暂时就如此吧,告诉部队,注意警惕,防止敌人假撤军,真进攻。”
  话音刚落,参谋们就递上电报:“华盛顿参联会急电。”
  麦克阿瑟嘀咕道:“又是哪个倒霉的大人物被布尔什维克们干掉了。”
  这几天,随着纽约、华盛顿的占领,生活在这一片的大亨、资本家、政治家们都被美共悉数控制了起来,虽然福斯特要捏着这批人质和参联会讲条件,但不代表他不会痛下杀手,某些资本家立场转的慢或者在言语、动作上表现出了对苏维埃政权的蔑视和不屑,立即就尝到了“人民民主专政”铁拳的滋味,游街批斗还是小事,关押下狱也还能保住性命,更惨烈的是直接枪决——马林科夫一再强调要杀掉一些罪大恶极的人物,这是团结群众跟党走的法宝,这样的人物当然有也必须有。
  无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怎么精简人员、廉洁高效,他都必须要掌握财政,最简单的财政来源不是印钞——这会导致经济崩溃,而是没收。
  于是就有倒霉蛋在这种情况下做了枪下冤魂,人被杀、家被操、资产被查封,至于其他被控制的大亨,也不得不战战兢兢地从工厂、仓库等拿出物资、“捐献”经费来拥护苏维埃政权,否则他们的狗命也保不住了。这些物资一分发,支持苏维埃的普通民众就多了不少,至于那些倒霉的中产阶级,who
care?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9/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