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5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5/656

  “美共没钱,美共针对的目标有钱啊……”杜威慢慢地笑了起来,“难道富人雇保镖、维护治安不要掏钱的么?无产者们无所谓,有产者不担心自己的身家性命么?”
  杜勒斯猛然发现,自己虽然在国际关系和外交领域游刃有余,但在内政和内部权术斗争中还不如杜威看得透彻。
  “另外,诸如罗斯柴尔德、高盛这种犹太资本家财团,也可以洗一洗了……”杜威露出意味深长地露出微笑,“这两天我一直在研究多诺万和俄国人提交上来的日本方面的情报,另外还仔细回顾了希特勒上台后在德国内部的经济布局,重点就学习他们怎么玩财阀清洗……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两人虽然都玩政治和经济清洗,但从来都是打一派拉一派的。希特勒干得还算隐秘,堀悌吉就直接开动断头台,一口气砍掉了4个最大财团——然后这些财团的钱他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安置军队和减轻国库压力,另一部分用于收买其他中小财团和官僚,有人起来反对他了么?”
  杜勒斯摇摇头:堀悌吉凭借联合舰队和3万陆战队,将日本全境从头杀到尾,愣是没势力敢站出来直接作对的,甚至中小财团还帮着堀悌吉把大财团留下来的暗桩、支线和旁系清理掉,哪怕部分因为姻亲联系涉及到中小财团的人物,自身也忍痛割掉了。
第017章
美国革命(1)
  “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不是一般地反对财团,他是反对那些过于膨胀而影响国家政权和行政体系的财团,他照样希望有资本家、有财团能够替他运转经济,他靠舰队和刺刀能杀遍日本,难道还能靠这些军人去维持工业和经济体系运转?希特勒同样如此,他天天叫嚷国家社会主义,强调要公正、合理,要保护德国普通民众,你看到他对德国几个核心财团下手了么?西门子、克虏伯、奔驰不都好好的?”杜威悠悠叹了口气,“敌人的好办法我们也可以学啊……您说呢?您祖上也是虔诚的清教徒吧?”
  杜勒斯一个激灵,立即明白杜威想要干什么了——他要利用美国本土中WASP财团和犹太财团之间存在了很多年的矛盾而下手,要借美共的手,借党卫军亚美利加集团军的手去清理犹太财团。这样他不仅可以榨出一大笔钱,而且还可以用剩余的钱去收买其他财团和海空军。
  反犹这个东西在美国当然是政治不正确,可在“欧洲之声”连篇累牍的新闻洗脑下,“国际犹太人寡头”被渲染为一切世界暴乱、动荡、战争和阴谋的总策划者,话说得多了,连普通美国人也开始相信了,杜威觉得这是一个很有用的心理优势,他不反犹,他只反部分犹太资本家和财团——这个舆论准备看来已足够了。当然,单凭政府的力量要弄倒犹太财团是很困难的,美国不是德国,犹太财团介入更深、力量更大。所以杜威要引入外界力量:WASP财团是第一股力量,党卫军亚美利加集团军是第二股力量。
  至于海空军嘛,你们站在看戏就好了,到时候有好处肯定少不了分他们一份。
  政客对于权力斗争的嗅觉永远是最敏锐的,现在杜勒斯明白了,为什么杜威能当总统,他却只当国务卿——论搞阴谋,他有时候还不够心狠手辣!再说,平民出身的杜威当然是天然反对资本家和财团的,这样的怀疑还有错么?
  “所以,我得感谢胡佛,他立了一个大功,如果他很早就发出预警,并明确说明时间、路线、地点,我还很难来处理,现在他既然这么匆忙地告诉我,政府仓促应对、手忙脚乱就可以理解了……你我毕竟不是三头六臂。”杜威拍拍杜勒斯的肩膀,“等会和我一起走,转移到相对安全的地方去,这地方谁爱待就让谁待……”
  就在杜威和杜勒斯讨论下一步策略时,麦克阿瑟也在紧急部署行动计划:由于有胡佛的报信,他比杜威更早知道美共的情况,不过他不能抢先动手,因为杜威没有给他授权,如果他乱动就会惹来无穷无尽的麻烦,等到傍晚时分命令下来后,他终于松了口气,对身边几个参谋交代道:“不要打草惊蛇,先看一看局面,确保要点不要损失,特别是陆军指挥中枢和五角大楼不能沦陷,其他地方无所谓……”
  “白宫呢?”
  “适当派一些部队吧,不去不好。”麦克阿瑟自然巴不得杜威等人丧生于兵变,不过他脑子还没有到发昏的程度,知道无论如何样子还是要装一装的。
  到11月6日深夜,一切都井然有序地按照托马斯的计划在走,由于杜威、FBI、麦克阿瑟等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和考虑,都需要美共先起来闹一闹,所以不约而同地用各种理由、借口采取了坐视、旁观、放任甚至推动的态度,不但使美共的串联、准备极为顺利,而且还减少了平常的戒备。
  这种暴风雨前的宁静让托马斯们产生错觉,以为自己真的是在神不知鬼不觉地进行串联和发动,对革命成功的信心不由得大增,更让他兴奋的是,经过反复“说服教育”,福斯特总书记终于“赞同”站出来和大家一起“投身”革命——虽然激进派是主流,但托马斯知道福斯特威望、资历超过自己太多,要想革命没有总书记的认可是不可行的,对于最终成功说服他表示了十分欣慰。
  压根就没想到不但他们的串联和组织完全在对方的监视之下,而且连准确时间和地点都得知的一清二楚,这时候最感到诧异的就是埋伏在美共队伍中各方面势力的眼线了——他们明明已向背后的组织和势力发出了警报,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人来制止,再不出面,真要来不及了。
  到凌晨时分,美共各方面串联已基本完毕了,胡佛等待的耐心也到了极限,他怕夜长梦多,更怕事情发生变化,同时还要让杜威认为自己是“卖力工作”的,便命令一批茫然不知所措探员去“逮捕”美共的成员,时间确定为凌晨两点。
  结果可想而知,这支不过40多人,什么重武器也没有的队伍被托马斯精心准备的工人纠察队团团包围,并完全缴走了武器……
  此时,时针已缓缓走到凌晨2点25分,托马斯一个健步冲上早已准备妥当的卡车顶部,掏出柯尔特手枪,对空开了三枪,振臂大呼:“同志们,伟大的美国革命开始了!让我们为共产主义事业奋勇前进!”
  “万岁!”
  “革命万岁!”
  “福斯特、托马斯同志万岁!”
  “美国共产党万岁!”
  “冲啊!”
  1945年11月7日凌晨2点25分,随着美国共产党副书记托马斯三声枪响,早已准备妥当的工人纠察队带着武器,乘坐着临时改造的大卡车便出发了。
  虽然美国私人可以买到武器,不过工人纠察队的武器充其量也就是一些步枪和手枪,只有极少数人才拥有汤姆逊冲锋枪——这都是托马斯纠集起来的核心精锐,很多在战前服过役,陆军、海军、海军陆战队都有,他们构成了工人纠察队的骨干。
  这支部队连火炮都没有,更别提装甲车、坦克等重型装备了,不过工人阶级一贯有力量,他们把搜集到的大卡车进行了改造,方法和伦敦刺杀时几乎一样,拆除不必要的设备,然后在要害部位加上厚钢板强化防御力度,然后顶上还架起了煞费苦心搜集到的机枪,看起来效果居然还很不错,威风凛凛、速度也快。
  托马斯就带着这样一支混编部队上了街,然后朝预定的第一站——华盛顿警察署扑去,那里不但有部分枪支弹药,更重要的是那里也有美共的拥护者。出乎托马斯的预料,行动居然出奇,警察局里坐镇的高级警务官员不是因为特殊原因不在现场,就是值班的都是美共同情者或支持者,纠察队们只用汤姆逊打了两梭子,警察们就宣布“响应”。
  与此同时,负责华盛顿治安保护的第30国民警卫队师也喧哗起来,在托马斯派出的联络员鼓动下,宣布响应革命,推翻“投降卖国、丧权辱国”的杜威政府,虽然美共能直接影响的就2个营,但因为该师师长被五角大楼召集去“开会”,一时间无法采取断然措施,使得这两个营的起义规模迅速扩大,平日早就淤积了一肚子不满的其他各部官兵跟随着首先起事的两个营开始了闹腾。
  兵变队伍迅速打起了红旗,同时又自发在右臂上缠绕红袖套以示区别,到3点半时,起义规模已扩张到1400余人,起义之众不但拥有全套美国陆军标准装备,甚至还搞到了吉普车、装甲车。
  4点钟,工人纠察队和起义官兵汇合,声势更为浩大,托马斯在部队的建议下,决定去夺取军火库,武装更多的起义群众,此时全城已乱成一片,市民们惊恐不安地看着从未发生过的情况,贫民阶级不断涌向街头叫好,然后扑向各个商店,用身体、棍棒、用桌椅砸开大门,去抢夺衣服、食品或其他商品,有人本来想要制止,但被托马斯制止了——劳动人民辛苦终日难得宽裕,让他们享受一下革命成果难道不应该么?应该尽可能吸收民众加入,哪怕挥舞旗帜、发出噪声,壮大革命力量也是好的。
  中产阶级聚集的街区同样也骚动起来,男人去紧急寻觅武器,防止陌生人闯入,女人和儿童则寻找一切可以找到的粗苯家具,准备顶住住宅大门。
  “火!着火了!”
  4点27分,骚动的华盛顿贫民们劫掠完几家商店后又开始了放火,15分钟后,火势开始迅速蔓延,随着哄抢的人群越来越多,他们逐渐不满足于只对商店下手,开始对大型百货公司甚至银行下手,同时部分“聪明人”知道这些地方比较难得手,又把目标对准了他们的富裕邻居,很快就出现了骚动人群与中产阶级之间的对抗,贫民基本买不起枪,所以只有木棍和小刀,但却是集群作战,中产阶级虽然有武器,但仓促间都是自卫,就算开枪警告也只能吓住一小部分人。
  女人们拼命拨报警电话,可警察署在第一时间就被冲击掉了,哪里还有警察可以派出来维持秩序。随着围攻的人群越来越多,那点可怜的单兵武器终于要把射击目标直接对准人,但冲在最前面之人倒下的血腥非但没有吓住后面更多的暴徒,反而激起了他们的兽性:抢劫、纵火、杀人、强奸等恶性事件席卷了整个街区——一直以来被上流社会和中产阶级看不起的下等阶级在这个时候爆发出来的力量是如此狂暴,以至于迅速吞噬了黑暗。
第018章
美国革命(2)
  最早遭到冲击的中产阶级面临着非常悲惨的命运,男人被杀,女人甚至小女孩被反复强暴、蹂躏,更有甚者在肆虐完毕之后为了毁灭证据,直接将人投入火中烧死,全城到处都是哭声、喊声、尖叫声和狂笑声……
  5点钟,托马斯指挥队伍去围攻广播电台、电话局、电报局和自来水厂、电厂,麦克阿瑟预备的平叛队伍也磨蹭许久之后终于开始出发,因为他已经得到纽约、波士顿、费城等其他城市也开始骚动的情报,其中波士顿和费城还好,纽约的情况已相当严重,居住在罗德岛、曼哈顿富人区的大亨们一个个都直接把电话打进参联会和国防部,要求迅速平定叛乱,他感觉时机已初步成熟了。
  但事态发展并不是他所能随心所欲控制的,他派出去的平叛部队遇到了麻烦——他所倚重的是布莱德利从南非带回来的部分残部和当初在巴西、南美德军包围圈里通过战略空运撤出来的部队,一共2万多人,华盛顿附近安排了近1万,纽约又有1万。
  他的考虑很明确:这些部队都是上过战场、打过仗的,见过血、有实战经验,对付暴徒应该不在话下,但他恰恰忽略了一个事实,这些部队千里迢迢从原战场上撤退下来之后的心理感受——他们并不对让他们撤退的官长感恩戴德,相反却认为是将军和白宫的白痴才导致了他们仓皇撤退的结果,更让他们失去了无数的战友和兄弟,在这种情绪的支配下,一个原本要负责平叛的营哗变了,然后连带影响了整个团。
  等这个3000多人的团在战场上忽然掉转枪口攻击友军之后,负责平叛的部队整个士气就迅速降到了谷底,他们前面有美共的起义部队,后面有刚刚相应的“平叛”友军,腹背受敌情况下迅速溃散——士兵们或是想起以前溃败时的恐怖而撒腿就跑,或是茫然不知所措,更多人则干脆掉转枪口,归顺了起义部队。
  托马斯和国民警卫队最初还震惊于敌人内讧,等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后,他不由得兴奋起来:“同志们好样的,加把劲我们今天就能占领白宫!”
  有部下提醒他:“托马斯书记,现在部队这么多,是不是要统一指挥啊……”
  “对对。”有些兴奋过头的托马斯书记立即召开战地会议。
  会议决定,所有相应革命的部队不分陆军、国民警卫队、工人纠察队一律编为美国工农红军第一军。
  由原平叛部队团长、中校军衔的潘恩担任第一军军长,原起义部队两位少校军衔的营长担任副军长,托马斯任政治委员;然后他又给坐镇后方的福斯特打了电话,随即在2分钟后宣布成立华盛顿特区工兵农苏维埃政权,美共总书记福斯特同志暂时兼任苏维埃主席。
  “冲啊,光荣的美国红军!”
  “冲啊,苏维埃政权万岁!”
  “一切权利归苏维埃!”
  “打倒一切反动派!”
  拥有坦克和装甲车配备的美国红军开始向白宫、向FBI和其他政权机构发起了总冲击!
  “什么?麦克阿瑟将军的平叛部队失败了?这个废物!”胡佛对着电话机破口大骂这个比他高了好几级的美国陆军参谋总长,“打不过德国人也就罢了,连暴徒都制止不了,真是个饭桶!”
  “局长,红军……红军来了。”
  “苏联红军?哪里冒出来的?”
  “不……不……美共红军!”
  “该死!”胡佛虽然恼怒,不过基本的理智还没有丧失,知道单凭FBI手里这点警卫如今是打不过美共红军的,连忙问副手托尔森,“监狱里都安排好了?”
  “好了……没问题,对方答应合作了。”
  “好!我们走!这地方交给特派员同志了!”胡佛当机立断,带着心腹骨干跳上汽车就走,他们匆匆忙忙走了不到20分钟,托马斯就亲自带着部队杀过来了。
  “没抓住胡佛?该死的,让他给跑了。”看着胡佛办公室里散落一地的文件和还在桌子边飘荡的电话机,他十分恼火,“他们肯定没走远,追!”
  “托马斯书记……额……政委同志,我们找到特派员了!”
  “啊!好好,马上请他过来。”
  “特派员走不了路,他被反动派打得浑身是伤,奄奄一息,不过性命好像没问题!”
  “混蛋,混蛋,混蛋!”他一个健步冲了出去,“快,快,领我去见特派员……”
  看到托马斯等人到来,奄奄一息的马林科夫艰难地抬起头,只说了一句“托马斯同志……”就晕厥过去了,演戏要演全套,既然马林科夫答应和胡佛合作,托尔森当然要下重手,马林科夫身上凡是不致命的地方都打出了累累伤痕,看上去触目惊心,不过性命完全是没问题的。
  “快送医院!让医院用最好的医生、最好的药,治不好特派员,我要他们统统陪葬!”
  手下七嘴八舌地出主意:“还是先让医院派救护车,我们现在连担架都没有!”
  “对对对,我也是急糊涂了。”
  20多分钟后,美国红军押解着一辆救护车呼啸而来,被抬上车之前,马林科夫终于又醒了,他吃力地挤出几句话:“托马斯同志,我……我……被捕后没……没有当叛徒,我……我……什么都没说,我没有对不起……美国人民,没……没有对不起美国同志!”
  “知道,知道……”托马斯连忙点头,“您是好样的,被打成这样都不吭声,保护了我们,不愧是具有钢铁意志的布尔什维克!”
  “革命已……已发动了么?”
  “发动了。”
  “最要紧的要成立革……革命政权……”
  “苏维埃已经成立了,福斯特同志兼任主席,我们还建立了工农红军。”
  马林科夫欣慰地看了他一眼,继续艰难地说道:“要……要起草《告美国人民书》,《告美国军队书》,最大限度地争取人民同情和响应……要想办法打开仓库,向平民散发粮食和生活必需品……要尽可能抓一批民愤极大的反动分子公开处决……这都是迅速掌握民心、争取支持的办法……要打开鉴监狱,释放政治犯;要向政府部门喊话,只要他们拥护新政权,一律留用,表现突出的优先提拔……要尽快把革命军队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分子提拔到领导岗位上……现在不是论资排辈的时候……”
  “好,好,我记下了,我记下了……我马上照您的办法去办!”托马斯大喜过望,他真的不知道接下去应该怎么搞,马林科夫这几句话一下子让他茅塞顿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5/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