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656

  “所以陆军有一种意见说暂停海军造舰,把资源集中到机甲力量上来。”多田骏似笑非笑地说,“一艘主力舰够造1000辆战车了。”
  “别开玩笑了,你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山本五十六也笑了起来,“就算我同意海军也不会同意,退一万步说,哪怕海军咬紧牙关同意了又有什么用呢?打苏联压根就打击不到美国,你们北上打得欢,美国人还是照打我们不误。”
  在座的都是聪明人,当然明白夹攻苏联对日本好处有限,这么做不见得一定能和德国联手灭掉苏联,就算是德国灭了苏联又如何——万一到时候美国和德国一停战,日本照样被碾压。国家与国家的关系是建立在利益之上的,虚无缥缈的保证、承诺、协约根本就是用来撕毁的,只有那些没见过世面的中下级军官中的狂热之徒才会相信政治家的保证。
  “陆军认为打印度25万人马够了?”井上成美奇怪地问道,“虽然印度人性格偏弱,也没什么现代政府,工业能力也一团糟,到处都是殖民统治,可这毕竟也是一个4亿人口的大国,25万军队进去只怕和一滴水掉进池塘差不多,中国也是4亿人口,这都打了多少年了?陆军难道不怕重蹈覆辙?”
  “25万当然不够,不从中国和南洋撤军部队永远都不够用,但至少要先打起来。”多田骏狡黠地笑着,“如果大家都认为印度是块比中国更肥的肉,我想没有人非要在中国啃骨头而不去捏印度这个软柿子吧?25万只是前期人马,只要我们在印度打开局面、捞到好处,那些满世界嚷嚷不能从中国撤军的马鹿马上会偃旗息鼓。再说凭海军的运输能力,短期内能不能运送25万我都表示怀疑。”
  “打印度这个三面环海的半岛倒是能发挥海军的价值,不过必须等联合舰队打通中东与印度洋联系后才能着手推进,至少要干掉逗留在印度的英国舰队,否则对我们威胁太大,至于陆军要求从南洋群岛部分撤军的建议……”山本五十六想了一想后点头道,“倒是可以,不过陆军想撤哪些地方呢?先后顺序又是什么?撤退的陆军兵力打算安排用在哪里呢?”
  “海军赞同印度洋攻略?”下村定抓住机会问道。
  “谈赞同为时过早,不过肯定排在北上进攻苏联之前。”
  多田骏对不能从山本五十六处得到明确答复也不着急,更不急于说从南洋那些岛屿撤军,反而问了一个其他问题:“海相,有一点我表示奇怪,前几天你亲口对我说在你离开特鲁克前已部署了从瓜达卡纳尔岛撤退的任务并表示会配合陆军行动,还专门责成宇垣参谋长执行,可我收到的情报是,第二舰队司令官近藤信竹中将和宇垣缠参谋长仍在鼓动陆军发起反攻,还承诺如果陆军进攻的话他们给予火力支援。这下好了,本来百武晴吉的17军就因为一木支队和川口支队先后失败而耿耿于怀,被海军鼓动后更是上上下下憋了一口气要复仇,现在一点儿都约束不住,石原次长和我抱怨两回了,再停不下来整个第二师团都要搭进去……”
  井上成美不高兴了,反唇相讥道:“上月底百武将军向海军求援,参谋本部派了辻政信大佐飞到特鲁克当说客,讽刺山本长官住的是大和旅馆,说瓜岛上的陆军特别是川口支队是人间地狱,直到长官答应支援才罢休。这个月上旬内阁倒台,要求海军配合陆军撤退,山本长官倒是按东京的要求布置了,谁知道陆军一个个跳起来骂海军胆小鬼,百武晴吉中将更讽刺我们说话不算数,那话别提多难听,事实上是陆军首先想打而不是我们怂恿陆军打。既然陆军这么想打,海军也只能奉陪,14-15日联合舰队倾巢而出,由近藤中将指挥4艘战列舰、5艘航母、10艘巡洋舰和29艘驱逐舰的强大兵力封锁了所罗门群岛所有入口,以鸟海、衣笠、妙高、摩耶等4艘重巡洋舰为主力的编队在夜间炮击瓜岛,作战很成功,敌飞机场陷入一片火海,但陆军的总攻击却可耻地失败了……”
  “井上次官的说法不准确,陆军的总攻击只不过是推迟了,哪里谈得上失败?”下村定不满地说,“百武晴吉将军制定的总攻击计划中规定由丸山中将率第2师团主力主攻,由须摩吉少将指挥大约两个大队兵力从侧翼助攻,只因为第2师团主力所走的道路要穿过茂密的丛林,比较难行,所以22日未能到达指定地点,只得将进攻时间推迟到24日……”
  “那侧翼进攻的部队呢?”井上成美似笑非笑地看着下村定,“他们推迟了么?另外,现在已是25日傍晚了,总攻击得手了么?”
  下村定语塞了:由于通讯联系中断,须摩吉少将指挥的另一路没接到推迟进攻的命令便按时发动了进攻,结果被美军打得惨败,两个大队折损过半,丧失了进攻能力,这情况他今天已完全清楚了。而第2师团主力进攻的结果还没传来,只有17军发了一个含糊不清的“我军正在奋勇作战”的电报——按陆军正常的作战逻辑,凡是没有第一时间发回战报的,结果多半不会很理想。
  下村定的猜测很有道理:今天黎明时分丸山就被迫放弃了进攻并向百武晴吉发出了占领机场尚有困难的电文,百武没将这个信息向东京报告,反而要求他继续再进攻一次。原本在历史上这种欺上瞒下的行为是可以得逞的,海军哪怕知道消息也不会向陆军中枢捅出去,只是现在形势变了,陆海军大佬偏偏坐在一起喝酒,下面那点小勾当就瞒不住了。
  果然,井上成美皮包里掏出一张战报:“这是今天下午我接到军令部转来的瓜岛前线战况通报:……今日天亮时分,敌优势陆基航空队和航母舰载机对我川口舰队实施攻击,由良号巡洋舰战沉,秋月、五月雨号驱逐舰中破,鉴于陆军第二师团总攻已失败,机场仍在美军之手,我舰队被迫返航……”
  这两句话一说,多田骏和下村定的脸色就很难看——百武晴吉迟迟没有好消息传来,说明海军的战报多半是可信的。
  “怎么样?陆军还打么?”山本五十六似笑非笑地说,“想打的话海军还可以再来一次。”
  “没法打了,美国人已经往上面增兵两次了,无论飞机还是战车都比我们多……可怎么才能让前线这批马鹿停下来?”多田骏烦躁地站起身来,苦恼地抓着头上为数不多的头发,“照理这是参谋本部的工作,轮不到我来操心,可我总觉得这样下去要坏事。”
  “现在你知道我的痛苦了吧?我临走前是安排了撤退不假,可有些人不死心呢?我当了海军大臣就不能直接插手军令,联合舰队又是群龙无首……”山本五十六用手指指上面,暗示抵制他的命令并鼓动陆军继续进攻的人另有其人,最大的嫌疑就是军令部总长伏见宫博恭王和次长丰田副武进行了干预。当然近藤信竹指挥联合舰队也符合指挥逻辑,作为资格最老的舰队司令,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出缺时他是内定排名第一的副手,宇垣缠远排在他之后,更别说宇垣缠本来就对山本的命令有些不太服气。
  多田骏心烦意乱的想着:难道真像石原莞尔说的那样,百武晴吉如果再不换脑子就换人?换人倒是陆军省的权利,可临阵撤换一个中将军长完全就突破了常规,他还要好好斟酌一下,起码他一个人下不了这么大的决心。
  想到这里他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转换了话题问道:“听说你那位参谋长号称黄金假面,对任何人都不加以辞色,现在首相又姓了宇垣,你那位当了8年商人的老同学去任职不会受他的气吧?”
  宇垣缠是海兵学校40期排行第9的毕业生(同期144人),同时也是陆军大将宇垣一成(现任首相)、海军中将宇垣完尔的亲戚,各种傲娇,对能力低的人物一向看不上眼,故有黄金假面的绰号。
  本来只是句玩笑话,没想到山本五十六叹了口气:“老同学的决心比我大啊。”
  “怎么?”看着对方眼神不对,多田骏疑惑起来了,这里面还有什么变故?
  山本五十六说了一番话,听得其他三人全部变了颜色。
第030章
走投无路的日本(3)
  “今天我和他交代了联合舰队的一些事情和人事,希望他能尽快融入,结果他比我想得还要刚烈,说他不想要擅自更改兵棋推演结果的参谋长,要求我将宇垣缠转入预备役并提出让草鹿任一任联合舰队参谋长……”
  宇垣缠是舰队派的中坚人物,身为条约派大旗的山本五十六一直故意冷落他,在珍珠港、中途岛作战几乎不过问他的意见,而宇垣缠最出名的故事就是在中途岛作战前的图上兵棋推演中擅自变更演习结果,把四艘航母被击沉变成一艘击沉,三艘受伤,结果真的传来4艘航母被击沉的消息时,他是司令部里最镇定的——因为他早就从图上知道了嘛!可即便这样,山本也没有动宇垣缠的想法。现在堀悌吉刚一上台,压根不考虑首相宇垣一成是宇垣缠叔叔的因素,也不管舰队派的势力,就杀气腾腾地就要求将其转为预备役。
  “什么?”多田骏和下村定大吃一惊,“您答应了?”
  “答应了一半,让他和草鹿任一的位置互换。”山本叹了口气,“所以我说他决心比我大,眼下国势艰难,我不能让宇垣缠就这样转入预备役,那样对某些人冲击太大,还是换个位置吧,对他来说也算是个升迁,只委屈了草鹿任一,他才刚刚就任没多久又要换位置了。”
  草鹿任一是海兵37期,和小泽治三郎是同学,10月初刚刚接替冢原二四三(36期)出任第11航空舰队司令官(主要是海军基地航空兵,除了几条驱逐舰几乎没军舰),宇垣缠才是40期,表面上看两个职位是相等的,但如果考虑资历因素,山本才会认为宇垣缠是升迁而草鹿任一是委屈了。
  “军令部那边?”
  “他以前不是成天抱怨海军省干涉军令么?如果他现在跳出来指手画脚,我非扣他一个干涉军政的帽子不可。”山本五十六傲然说道,“岛田的事情才过去多久?他真没有半点责任?这人到底谁推荐的?”
  多田骏无话可说,只能竖起大拇指对山本五十六这手表示钦佩:现在海军省从上到下再加联合舰队主官都是条约派了,而在联合舰队的关键岗位上,如联合舰队参谋长草鹿任一、机动舰队司令官冢原二四三、机动舰队参谋长草鹿龙之介也全是这派人马,指挥作战当然还是军令部的权利,可负责指挥的一线将领全是和海军省穿一条裤子的高级军官(不是山本五十六的同学就是他的心腹),很难想象军令部还能有所作为,这局面正好和南云忠一出任机动舰队司令官的时候反过来了——那时虽然山本五十六对他有指挥权,可更多时候南云直接听命于军令部总长永野修身,兼之自身胆子又小,很多指挥细节山本五十六都对他不满意。
  井上成美不满地插嘴:“怎么?就许舰队派清洗我们,就不许我们报复?这是哪门子道理?”
  这话多田骏和下村定没法接,因为说起来又扯到10年前的恩怨——当时海军内部对海军军备条约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部分人认为不应该废除条约而被称为“条约派”,主要成员有山梨胜之进、堀悌吉、左近司政三和寺岛健等海军省要员,与之相对的则是舰队派。经过权利斗争,到1934年以海军大臣大角岑生为首的舰队派对条约派高级军官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洗,大部分被解除军职并编入预备役,身为条约派的山本在大佬们掩护下躲过一劫,同年12月29日,日本退出《华盛顿海军条约》和《伦敦海军条约》。没想到风水轮流转,十年后居然是条约派占了上风,控制了要害部门。
  “井上君,报复什么的太过于浅薄了,现在是舰队派还是条约派已无所谓了,但是……”山本五十六加重了语气,用杀气腾腾的口吻说道,“现在我干涉不了军令与作战,但只要我当海军大臣,指挥作战的主导力量就只能有一派——那就是航空派,现在还鼓吹战列舰第一的马鹿统统给我滚去预备役。”
  “是,长官。”井上成美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看来人事调整还是有好处的,就不知道陆军这里会不会也有新气象。”
  “陆军也准备调整?”
  “调了……佐藤贤了转入预备役,武藤章从近卫师团长任上回任陆军省军务局长;田中新一被打发去近卫师团接武藤章的班,由河边虎四郎任参谋本部作战部部长。”
  佐藤贤了是东条英机的死忠,他转入预备役毫不奇怪;田中新一素来是对华强硬和扩大派骨干,被放逐出去也理所当然,河边虎四郎一贯是石原莞尔的骨干,现在到参谋本部作战部部长的位置也恰如其分,井上成美唯一没想通的是为什么武藤章这个扩大派又回来了?还担任了军务局局长的要职,多田骏陆相难道喜欢给自己添堵?
  多田骏仿佛看穿了井上成美的心思,问道:“想不通武藤章的任命?”
  后者点点头:“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当初是武藤章和田中新一这两个扩大派联手把石原莞尔赶出陆军中枢的,怎么?”
  “人是会变的,换个位置就可能想法完全不一样……看看下村君就知道了。”
  下村定当年在参谋本部拟定作战计划时是喊打喊杀的扩大派,在陆军炮工学校、陆军大学陆续当了几年校长后,再次回到陆军中枢却变成了谨慎派——多田骏说这话的时候,下村定自己的老脸也红了。
  多田骏仿佛没看到下村定脸上的精彩变化,只管自顾自说下去:“武藤章当初赶走石原君时可是意气风发,摩拳擦掌说要做出一番事业来,结果在陆军省蹉跎了半天,后来又在中国战场受了教训,转辗两年一无所获,奉调回国时居然说出了‘要重新认识中国人’这样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话——他已从狂热派变成冷静派了,最近在苏门答腊岛呆了半年又感觉进步不小,连连发电报告诉我说南洋局势危险,还把他整理的有关南洋作战态势想法也发给了我,我拿给石原次长看过一眼,他对此基本表示赞同,也认可武藤章回任,所以就有了现在这个局面。”
  “真羡慕石原君啊……”井上成美由衷感慨,现在石原莞尔日子最好过了:他的上司是东久迩宫稔彦王这个皇族,本就是他的后台,参谋本部各部门主官全换成了石原的心腹嫡系,等于他能在参谋本部一手遮天,陆军大臣多田骏是他的密友兼同党,陆军次官下村定最近的调门也很低,石原莞尔在陆军中的地位用呼风唤雨来形容都毫不为过。而且现在陆军省与参谋本部已明显联手起来,对内人事处理异常果断,东条英机的心腹大多被扫入了预备役,尤其是石原莞尔最恨之入骨的东京宪兵队长四方谅二少将被他一纸调令塞去缅甸战场送死,而对外则努力用一个调门说话,不像海军还存在着海军省与军令部的隐约对立——一想到后者,井上成美就没来由地感到异常烦躁。
  “南洋方面具体撤退的岛屿名单我想画个圈。”
  “画圈?”大家没理解多田骏的想法。
  多田骏没具体解释怎么画圈,反而说道:“石原次长告诉我一件事:德国特使听说我们的飞机是从1000多公里以外的拉包尔起飞去攻击瓜岛美军的消息后惊呆了,连连说这简直是疯子的行为,因为这个距离相当于从华沙起飞去莫斯科前线支援作战,在德国要有参谋提出这种作战方案估计明天就会被勒令退役——无论Bf-109还是Fw-190都没法这么远。然后石原次长说日本飞机可以,你们猜德国人怎么回答?”
  “怎么回答?”几个人好奇心被提了起来。
  “1000多公里就意味着飞过去2个多小时,飞回来又是2个多小时,中途只能在瓜岛上空停留15分钟作战——飞机可以飞5个小时不出故障,人飞5个小时还行么?就算一天可以,天天行么?”
  现场一片沉默,如果是无脑少、中佐在场,一定会大声嚷嚷:“5小时算什么,有大和魂支撑的日本军人别说5小时,50小时也行。”可在座的都是大、中将,当然明白在这种超远距离攻击之下飞行员的生命几乎就是用天来计算的,损失飞机还没啥,精英飞行员日本还损失得起么?因为不是精英飞行员根本就没法做超远距离攻击。
  眼看现场的气氛有些沉闷,多田骏慢慢地从皮包中掏出一份文件:“我带了武藤章的电报过来,今天请两位出来喝酒本是为了讨论这件事的。”
  井上成美粗粗瞄了上面的文字,不看还好,一看之下他的手都忍不住颤抖起来,口里只说:“这……这……”
  他本想递给山本五十六看,后者却慢慢地推了回来:“麻烦井上君给我读一下,今天灯光昏暗,我眼神有些不太好使呢……”
第031章
走投无路的日本(4)
  井上成美用颤抖的声音读道:“……南洋局势危如累卵,逐岛争夺迫在眉睫,敌已不计较军舰、飞机损失,专以优势陆军、航空兵力向我突击,进行消耗作战,若以瓜岛战事举例,敌损失后补充易,我损失后补充难,敌损失就近可从澳洲补充,我损失需从6000公里外本土运来,综合各方面因素,我之判断如下:
  三个月内失守:瓜达卡纳尔岛
  六个月内失守:所罗门群岛、阿留申群岛
  一年到一年半内失守:新几内亚诸岛、马绍尔群岛、吉尔伯特群岛
  三年内失守:马里亚纳群岛、加罗林群岛、爪哇与苏门达腊各岛(印度尼西亚中东部)、马来亚诸岛(主要指婆罗洲)”
  如果让霍夫曼来看这份分析,就知道上述判断大体还是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只是先后顺序会有点差异——因为美国在进攻中推行了蛙跳战术,而日本认为美国的反攻会是一层层推进的。
  “这么说起来菲律宾、小笠原群岛还能守到三年后。”山本五十六笑道,“陆军对海军信心还是很充足的嘛……比我想得还要乐观一点,我以为那时候敌人都要打上本土来了。”
  而井上成美和下村定都快要哭出来了,“长官……”
  “石原君的说法很明确,从瓜岛战役就可以看出岛屿作战中无制海权则地面无后勤与补给,作战必败,而无制空权则无制海权,全部问题的关键在于航空作战——可偏偏我们无论飞行员还是飞机都不是美国对手,经不起航空作战的持续消耗,所以类似于瓜岛这种超远距离的航空作战决不能再继续了,必须收缩战线。”多田骏说道,“根据他的想法与建议,东南海域我决定以拉包尔为中心画一个圈,半径按飞机飞一小时航程计算,也就是大约500-600公里,超越这个距离的岛屿一律放弃……”
  现场虽然没有地图,不过都是经验丰富的将领,用脑子大致一想就明白了,井上成美试探着问道:“陆军的意思是放弃布干维尔岛以东的全部所罗门岛再加莱城、萨拉摩阿地区以南的新几内亚各岛?”
  “差不多,陆军打算固守以拉包尔为中心,布干维尔岛与莱城和萨拉摩阿地区为两翼的三角地带,其余岛屿全部放弃。”
  “守多久?用多少兵力?”山本五十六沉吟片刻后问道。
  “全面撤军完成后再坚持6-8个月,坚持等到联合舰队完成印度洋攻略后再行反攻,至于兵力……”多田骏盘点了一下,“原拟定成立第八方面军负责东南海域统一辖制第17、18军,主要陆军兵力包括第2、20、38、41、51五个师团、独立混成第38、39、40、65四个旅团、南海第4守备队另外还有4个飞行师团。如果执行收缩计划的话,飞行师团数量不够,陆军兵力倒有多余,可以抽调出来一些——打算再增加2个飞行师团并抽回2个陆军师团。”
  “第11航空舰队的主要兵力倒都在拉包尔为中心的几个岛上,是否可以给宇垣缠中将增援一些,也显得海军中枢对他调任职务的关心。舰队方面如果将来主力抽走,三川军一的第8舰队可以在补强舰艇实力后留在拉包尔附近与美军周旋——只是那样一来就丧失了进攻与反击能力,陆军确信要这么做?”
  “进攻?反击?”多田骏摇摇头,“我没想过,石原次长也不是这个策略,陆军的想法很简单,一旦我们下定决心执行印度洋攻略,南洋各地区就是全面转入守势,东南方向的防御方针就是固守以拉包尔为核心的周边岛屿,利用各种方式给美军以杀伤,他们不是要和我们打消耗战么,我们就和他们拼人命——拉包尔经过多年经营,物资充足、地形有利,完全可以维持长期作战。我之所以抽调2个师团兵力回驻菲律宾,就是因为这两个师团是成立不久的治安师团,实力不强,消耗物资与老牌师团倒一样,完全是浪费。”
  多田骏一边说一边用手指蘸水在桌子上画了起来:“你们看,拉包尔、布干维尔和新几内亚正好构成了一个边长500-600公里的三角形,在布干维尔岛上面我们准备部署1个师团和1个旅团的兵力,莱城和萨拉摩阿地区同样部署1个师团又1个旅团的兵力,拉包尔区域只要2个旅团加守备队就可以了。敌人在攻破布干维尔及莱城和萨拉摩阿地区之前不会直接向拉包尔进攻,否则他们会受到两翼夹击,一旦两翼经过持久作战后被美军击破,剩余兵力能够很方便地撤向拉包尔进行持久作战,拉包尔的兵力初期看上去薄弱,实际上在后期接受其他两处撤退的兵力后拥有相似的兵力密度。综上,陆军打算在这个三角地带部署9-10万兵力,再加上600-800架飞机。当然,这是石原次长和我个人商议的想法,还没形成作战计划下发。”
  下村定问道:“如果海军未来执行印度洋攻略要抽走航母和舰队主力,我们也不反对,只是能否将基地航空队兵力多派一些?”
  山本五十六和井上成美相互交换了一下意见后说道:“我们也可以将海军飞机增加到600-800架这个程度,但油料问题需要陆军协助解决,海军燃油要保证远洋作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