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5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9/656

  人群一阵摇头,有人戏谑道:“我认识他,这是那个随地大小便的家伙。”
  “哈!”人群一阵哄笑。
  “看来你只能去那里接受盘问了……去吧,麻利点,今天有好几个都丢掉了安全证。”
  “等等,我想起来了,我把他揣到了怀里……我现在就给你。”沃尔夫开始撩起自己的白大褂,然后把手伸进了外套,很费劲地想把证件掏出来,但等他把东西掏出来的时候,检查的官兵眼睛都直了,那根本不是什么安全证,那是一枚已经拉弦、正在嗞嗞作响的甜瓜手雷!
  说是快、那时迟,还没等对方有什么反应,整个手雷已在沃尔夫手里发生了爆炸……
  “轰”地一声,他和近在咫尺的士兵当场阵亡,旁边的其他人也收到了波及。
  “啊!”尖叫声立即响成一片,本来已初步恢复平静的人群重新变成了混乱的马蜂窝,最后面的四散而逃,前面的拼命往前冲想突破检查站,士兵们也被骤然而起的变故惊呆了,条件反射般地趴下,斯科尓兹内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靠着自己的大块头,推着旁边的几位工友一起跑出了检查站——现在没人顾得上检查了。
  奔跑时,他扭头向沃尔夫阵亡的地方看了一眼,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为掩护自己,沃尔夫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第106章
末日审判(12)
  “发现大群敌机在东海岸出现!高度9000米,速度500公里/小时,数量不少于80架……”
  听到北卡州威尔明顿方向雷达站发来的预警报告,坐镇参联会的斯帕茨额头冷汗直冒、心跳不已。得益于上一次空袭纽约的成果,美利坚在东西海岸进行了大范围国土防御建设体系,总算是把沿海带雷达站全部建设完成了,同时还配套建设了大批高射炮阵地,为更好地协调指挥,空军还紧锣密鼓地新建了一批区域战术联合指挥中心,美其名曰联合空军、陆军、警察和志愿防空力量多位一体,但真打起来谁也不知道管用不管用,因为在里面坐镇的大多是刚刚军校毕业没多久、初出茅庐的指挥官,严重缺乏经验。
  而且这些军官很多人来头、背景都不小,大都与各种各样的势力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虽然美国到现在为止没有公布过整体伤亡和战损,但不要低估精英人士的能力,他们只要脑子还不傻,从美国不断溃退的战线情况、如雪片般发送回国的阵亡通知书上就看出端倪来了,也知道空军、海军经常遭遇灭顶之灾,他们当然不会白白让自己的子弟去死,但逃避兵役和履行其他职责会给今后的人生道路留下污点,因此看上去风险不大、比较安全且相对晋升容易的国土防御便成了这些官二代、政二代、商二代、富二代的理想选择。既能镀金、又能发展人脉关系、还不用傻乎乎冲到一线送死,这种事何乐而不为?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参联会军方高层虽然打仗不太得力,但安排、维护这种事情还是非常得力的,双方形成了心照不宣的默契,官僚和议员们不太去追究参联会将军的责任,即便讲到了也是轻描淡写地说几句,而后者则负责帮前者把关系网维护好,不能死的人坚决不能死,不能上的人坚决不上——这才是美利坚精英阶层的政治正确。
  像小罗斯福将军这种级别的人物阵亡完全是一种意外,而像约翰·肯尼迪这样背景的人物去战场上转了一圈侥幸又捡回一条命的事迹,在精英圈里完全是凤毛麟角的举动,即便分属两党,政治立场截然不同,身为总统且自诩为平民代表的杜威对肯尼迪也很欣赏。
  在参联会看来,讨厌的媒体老是有人问美利坚那1000多万国防力量、1400多亿国防预算用到哪去了,这些东西就可以很好地回答他们的问题——光这批新修建的设施、培训的人员和指挥体系,涉及人员就超过100多万,而这个数字还远远没到参联会的心里上限。
  当初德国兴建国土防御体系用了70多万人,美国国土面积差不多是德国的十几倍,比整个西欧加起来还大,如果真按照德国标准建设至少要抽调1000万兵力,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因此美国本土防御体系呈现“东西强、南北弱、中间空”的局面,东海岸防御能力最强,西海岸差一些,北面与加拿大的边境线以及南面与墨西哥的边境线就更弱,至于广袤的,至少占据50%国土面积的中部,除类似橡树岭这样的军事禁区还有点状防御体系外,基本就是不设防。
  比起历史来说,美国的防御能力已强化了许多——历史上像纽约这样的大城市除了长岛附近有1-2个雷达站外,根本没有全面预防空袭的手段,被逼无奈的纽约市政府一方面发动黑手党监控港口和码头,一面动员40万纽约市民紧盯空中,论防空水平和重庆基本处于一个层次——后者有相对数量不少的地下防空掩体,纽约有相对较多的战斗机。
  堀悌吉空袭纽约并未给纽约造成特别重大的影响,除自由女神像,其他破坏基本在3-6月内完成了修复,但美国心头的震撼持续了很久,强化后的国土防御至少牵制了美国100多万军事力量和200多亿美元——这比太平洋、大西洋两支舰队战前鼎盛时期拥有的全部主力舰加起来的费用还要高昂得多。
  斯帕茨刚刚调集了一些航空力量,准备明天清晨去进攻百慕大上的德军,没想到敌人居然不依不饶地继续跟了过来。
  看他神情难受的样子,克拉克问道:“距离还有多少?”
  “距离东海岸还有195公里。”
  “知道他们的目标么?”
  “暂时看不出来!”
  “看不出来?”克拉克倒抽一阵冷气,“那空军就什么也不做干等着?”
  麦克阿瑟表态:“他们一定是冲橡树岭来的!他们要发起第三轮进攻!”
  “这可未必。”斯帕茨摇摇头,“百慕大距离橡树岭的直线距离可是超过了2100公里!”
  特纳问道:“德国人没有这么远的飞机?”
  “有!但德国人没这么远的战斗机!别说德国人没有,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
  “见鬼,谁说一定要战斗机伴随的,难道就不会搞无护航作战?”特纳急道,“我们不也这么干过么?”
  斯帕茨很不满意地瞪了特纳一眼:要不是后者玩无护航作战的馊主意,当初陆航轰炸机和机组怎么会损失这么惨重?
  尼米茨在心里摇头:深入2000多公里进行无护航作战——这写轰炸机难道都是德国敢死队?德国人往橡树岭派了一支地面敢死队还不够,现在又从空中来了?
  “不管他们的目标是什么,至少我们应该加以拦截吧?”斯普鲁恩斯皱眉道。
  “无论如何,派遣飞机拦截吧,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吧?”特纳摊手说,“否则没法向总统和民众交代的……”
  “我已通知附近各机场防御,如敌机降低高度,高射炮全速开火……”
  “高射炮?空军只靠高射炮对付敌人?”一个气急败坏的声音从门口传过来——这是杜威的声音,他听说情况紧急,咬牙坚持从医院跑回来了,跟在他身后的是马歇尔、金上将和杜勒斯三人,刚一到门口就听到里面的争论,“那几百亿美元去哪里了?那上万架飞机呢?”
  斯帕茨一片苦笑:“不这样还能怎么办?我们本来拥有夜间战斗机飞行员不到300人,后来由于其他方向战事紧张,不得不将这批飞行员抽调用于执行昼间任务,原有夜间战斗机部队不断缩水,到现在为止,黑猫中队只剩下了120位……”
  “难道你们这两年都没有培养?”杜威瞪圆了眼睛,不敢相信地说道,“我看过报告,你们前段时间不是还说空军至少有5万多个后备机组么?”
  “是啊……”斯帕茨无奈地叹息,“是后备啊……除了能正常操纵飞机起飞降落,其他什么仗都不能打的后备——99.9%不具备夜间作战能力,让他们强行升空和逼他们去死没啥区别。”
  根据斯帕茨三言两语的解释,众人才明白了原委:空军不是不培养夜间飞行员,而是根本没有培养余地——夜间战斗机飞行员都是在精英昼间飞行员基础上选拔的,现在连普通能作战的昼间飞行员都缺,怎么可能去大力培训?培养夜间战斗机飞行员比培养夜间轰炸机飞行员难得多了——后者只要根据编队飞到指定位置,电门一按,炸弹一投就可以返航了,夜间战斗机飞行员是要去发现、追逐并摧毁目标的,还要大量的实战和训练,要不是当初日本人、德国人空袭了纽约,连这个硕果仅存的黑猫中队都会拆开投入日常作战。
  “好吧,120架就120架吧,总比什么也不做要好。”杜威叹了口气,“让他们起飞吧。”
  “抱歉,如果敌人是来空袭华盛顿或纽约,我大概还能让黑猫中队出击,如果他们要空袭其他城市,基本上没有成建制的应对能力。”斯帕茨低下脑袋,“因为,这个黑猫中队主要部署位置在纽约、华盛顿、费城这条城市轴线走廊上。”
  “你……”杜威颓然地低下脑袋,痛苦道,“高射炮就高射炮吧,但愿我们小伙子炮打得准一些。”
第107章
末日审判(13)
  “不对吧,我记得空军还有喷气机的,不是说有几百个喷气机飞行员么?总不至于他们也都在纽约、华盛顿和费城附近吧?”克拉克忽然想起一件事,“而且我知道喷气机飞行高度挺不错,你刚才不是认为敌人的高度有点奇怪么?”
  “喷气机倒确实有二十几架……”斯帕茨一边看着参谋紧急递上来的敌机航线图,一边抱怨道,“可他们没受过夜战训练啊,别到时候降落不行,白白损耗飞行员……”
  “不对,你这思路我不敢苟同。”特纳今天和空军铆上了劲,“让他们起飞,去打、去截击,不管能不能成功,要让美国人民看到空军在保卫他们,而且,为什么一定要降落呢?打完了跳伞就好,总不至于跳伞也不会吧。”
  斯帕茨一阵语塞。
  现在杜勒斯看出来了,斯帕茨就是在搪塞:他舍不得拿空军最后一点骨血去拼命,而陆海两家则不断联合起来给空军施加压力,看上去云淡风轻的几句话,其实就决定了很多人的生死——阿诺德能撑到现在才倒下,可见心理素质和身体是绝对过硬的。
  至于斯帕茨,大概是被空军连续不断的损失吓住了,变得完全畏手畏脚起来。可再畏手畏脚也没用,参联会一致的意见是,空军必须出击——哪怕是死,也要告诉美国人民我们尽力了。
  斯帕茨面对整个参联会强大的压力显然无法抗拒,只能不情不愿地抓起电话:“通知敌机进攻航路上的喷气机全部起飞,在地面引导下发起进攻!”
  “长官……”电话里一阵惊呼,“我们没受过夜间训练的飞行员啊。”
  “没办法了,上吧,飞不回来就跳伞……这是我的命令!”
  “长官,我们即将进入美国领土,预计5分钟,现在已不断感受到敌军雷达照射。”
  “很好,不必理会。”加兰德瞥了一下油量表,下达命令,“掩护中队准备扔掉第三个副油箱,机群全军爬升!”
  为实现这次超远程作战,这32架Ta-152全部受过特殊改造,能够携带3个副油箱,整体航程高达2600多公里,虽然第三个副油箱还有最后一点油料没有用完,但出于战术需要,已不能再继续带着这个累赘了。
  “开火……”
  美军90mm高射炮阵地喷射出火力,但丝毫没什么用,因为一进入美军本土,空袭机群已将高度提升到了将近9600米,这个高度除更大口径的高射炮,其他都只能吃瘪,德军机群看着下面不断有高射炮火炸响,丝毫不为所动,继续向内陆扑去。
  “可恶……”负责威尔明顿防空区域中心的泰勒中校也发现了这个情况,一方面下令让喷气机去截击,一面向华盛顿报告高射炮拦截失败的消息。
  加兰德也在嘀咕:他忽然发现美国人的防空水平不怎么样,感觉比卡姆胡贝尔将军的夜间防线差得多了,回头一定要和元首提建议,有了百慕大在手,空军应该发展更多的远程轰炸机,这样就能天天去东海岸投炸弹玩了。
  “将军……”耳机里传来声音,“我们发现有敌机冲过来。”
  “是么?”加兰德眯起眼睛看了一会,“好像还真有,呦,好像还是喷气机。”
  “各单位注意,各单位注意,继续爬升,轰炸中队保持队形、继续突击,掩护中队散开,随我去打退美军飞机,保护轰炸中队。”
  “收到!”
  一马当先的加兰德做了个漂亮的上仰动作,然后按下了GM-1系统按钮,Ta-152那长长的翅膀在如此高空依然游刃有余,嗑药后的发动机动力更加澎湃,爬升数字飞快提升,1万米,10500米,10900米——使用GM-1系统后,Ta-152极限高度超过1.5万米,不过在1.3万米后会变得比较迟钝,现在加兰德的举动就是尽可能占据高度,用BZ战法来解决对手。
  “看到他们了……”出击的一共有16架喷气机,他们在地面指挥台引导下飞抵了德军攻击编队附近,有一些飞机迫不及待地予以开火——总算美国人现在学乖了装上了20mm西斯潘诺机炮。但他们采用的战术不对,对头截击时由于速度太快,美军喷气机飞行员普遍是从2000多米甚至3000米左右开火,这距离上20mm机炮不是没有作用,但穿透力已经大减,对付皮厚肉糙的Me-464战果很差,而且对头截击时对面投影面积很小,要想命中是相当困难的——白天都做不到精确命中,夜间就更不可能。
  正确做法应该是采用侧击——利用流星喷气机比轰炸机快得多的速度寻求更长的射击窗口,不过后者对于技术要求太高,没有夜战特殊训练是不可能掌握的。
  美军喷射的火力虽然形成了耀眼且闪光的弹药带,但对于德军机群杀伤力不够,反过来却为加兰德指挥的掩护中队指示了方向——那些曳光弹背后就是敌军所在,32架已占据高度优势的Ta-152如猛虎下山一般猛扑过来,第一轮突击就干掉了2架流星改,并且迫使剩余的对手俯冲脱离。
  等美军喷气机俯冲到半空后,才发现对手根本没有跟着俯冲下来——跟喷气机比俯冲速度根本就是找死,加兰德一击得手之后就率队重新爬升,而轰炸机群继续向前延伸。
  在指挥中心的雷达屏幕上,这个大编队机群已飞抵到了威尔明顿以西大约70多公里的地方了。
  “轰炸机距离目标方位600公里,2分钟后进入投弹。”
  听到这个报告,加兰德面露笑意:“祝他们成功,掩护机群,缠住敌人的战斗机,给轰炸机争取时间……”
  “最后1分钟准备!高度稳定!”
  “通电检查,成功!”
  “目标引导,成功!”
  “发射!”
  在距离橡树岭还有570公里左右的距离上,各Me-464纷纷按下按钮,机翼下两枚V3立即呼啸着射出,先是一段自由滑翔,2.7秒钟后发动机自动点火,随即拉出长长的焰尾直扑目标而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9/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