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5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9/656

第069章
最危险的男人(14)
  虽然声势浩大,空袭行动情况良好,但无论马沙尔还是隆美尔亦或者加兰德都清醒地意识道,本方在中美洲的扩展结束了,或者说,至少要告一个段落了。加勒比第二阶段战役从越过委内瑞拉向哥伦比亚挺进后,德国先后席卷了哥伦比亚和巴拿马,然后又趁势突击了尼加拉瓜和哥斯达黎加,特别是从圭亚那一线条约后,隆美尔手上一共只有2万多部队,他在哥伦比亚留了数千兵力,在巴拿马留了8000余兵力,再扣除战争中的伤亡,最后能投入实际作战的不到6000人马——完全是借着最后一丝凶悍和海军编队的强力压制才成功的。
  这已是彻底的强弩之末,虽然隆美尔心气很高,但高斯头脑很冷静,他认为现在美国只是被组合拳打蒙了,一旦他们反应过来,留在哥斯达黎加和尼加拉瓜的部队凶多吉少,他不建议在此执行占领任务,而主张在骚扰一番后尽快回缩到巴拿马。
  隆美尔虽有些不太情愿,但局势如何还是看得出来的——现在德军主要就是凭借海军的实力和陆军的名头在进行压制,真要是硬碰硬,中美洲将近10万美军可不是他能轻易对付的,况且越往北打越靠近美国本土,对手可源源不断抽调力量南下,耗都耗死自己了。于是听从了高斯的建议,准备3月4日开始撤军回巴拿马,脱离与美军接触,不过要求空军继续对洪都拉斯和危地马拉的美军展开攻击,给他们造成自己还要突进的假象,掩护部队撤退。
  至于攻击美墨边境这种事,干过一次就行了,多了也不管用且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不过众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加兰德用12架轰炸机在美国捣鼓的那么一下子在华盛顿引起了巨大的风暴,逼急了的杜威开始疑神疑鬼:一方面认为墨西哥人与德国人有勾结甚至已达成了一致,否则怎么解释刚刚在美墨边境进行管理就迎来了德军轰炸?另一方面认为德军有通过中美洲和墨西哥为跳板进攻美国本土的可能。
  经过一班参谋无头苍蝇似地乱分析,居然认为从墨西哥一线向美国进攻是轴心最有可能的战略意图,甚至还煞有其事地分析了缘由:
  第一,从墨西哥进攻,日德两家能真正联手,比东西海岸夹击要方便得多;
  第二,从墨西哥一线推进有利于德国发挥陆军优势——东海岸毕竟要打一场登陆战,难度很大,但顺着墨西哥推过来就方便多了;
  第三,南部边境不像东西海岸那样部署了足够的防御力量,别说部队不多,就连配套需要的高射炮、雷达部队、空军部队也少得可怜。
  为摆脱这种危机感,克拉克立即下令调集更多兵力——不但包括4个步兵师和1个装甲师,还包括6个高射炮团并建立有关紧急雷达预警体系,阿诺德也咬牙从其他方向抽调了300多架飞机,甚至还包括了40多架宝贵夜间战斗机。
  已准备撤军回缩的隆美尔完全不知道这消息,一旦知道准得笑死!
  同时,病急乱投医的杜威还给海军下令,让他们迅速出击,扭转不利的战局态势,甚至绕过参联会和海军部直接把他的电报发到大西洋舰队手上。
  “真是胡作非为!”海军中将米切尔看完电报,愤愤地骂了一句,随手将电报纸揉成一团扔进了海里。
  “这……”休伊特现在是大西洋舰队的参谋长,不过他的军衔和米切尔一样都是中将。
  “他懂什么?一天海军也没干过就敢对舰队指手画脚,麦凯尔和太平洋舰队就是这样被他们送上绝路的!作为合众国仅剩的最后一支大舰队,我能不慎重么?快?越着急越容易出错,越出错就越容易输!”
  这个话休伊特没法接,虽然米切尔的态度很不好,但他认为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合众国最后的依仗,是万万输不起的。
  “您的想法是?”
  “徐徐推进,然后如同剑客一般发动突刺,如果需要我们大刀阔斧去进攻,本身就输了——加勒比海这么复杂的局面,能随意穿入么?”
  虽然知道德军舰队目前大体位置在尼加拉瓜和哥斯达黎加一带,但具体位置还是要依靠飞机侦查才能获得,所以米切尔的决策很清晰:舰队主力悄悄前进,动用一切陆航力量查明并锁定敌军位置,然后用一波流带走德军主力——即便对手反击,也不会造成巨大危险。
  秉承这个念头的他行动极为缓慢:当初尼米茨估计5天以后就可接敌,实际上4天过去了,大西洋舰队主力还在巴哈马与迈阿密之间徘徊,一边仰仗空军飞机的就近保护,一面又催促空军加快侦查——把空军使唤到这个份上,米切尔也算是创造了记录。
  至于航向,米切尔还没下定决心:到底是走左翼绕欧洲岛链外围进行截击还是走右翼尤卡亚海峡或者从古巴与海地间的古巴海峡直穿下去。但有一点休伊特是确信的,米切尔绝不想和轴心舰队打一次面对面、堂堂正正的海上决战——这是他要力争避免的一件事。
  “如果能把德国舰队从加勒比海赶走也是一件胜利,这意味着我们又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在舰队内部,这句话是挂在米切尔嘴边的口头禅,休伊特认为有点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味道,但从理性上分析,这确实是不错的办法。
  为了对上交代他在佛罗里达海峡附近反复逗留而不前进的缘故,米切尔把责任推到德国潜艇上,说“加勒比海海域内有大量德国先进潜艇,如果不妥善积极地处理,恐怕对舰队会构成极大威胁。”
  德国当然在加勒比海有前提,但远远不像米切尔渲染得这么严重,加勒比海德国一共只有7艘XXI或XXIII级,扣除2条为突击队服务的潜艇,实际上真正能对美军舰队构成威胁的只有5艘潜艇,1艘监控着尤卡亚海峡,2艘在欧洲岛链一线,还有2艘部署在牙买加附近——马沙尔也害怕美军舰队突然杀出。
  3月3日,墨西哥匪帮抵达了路易斯安那州的重镇新奥尔良,在这里与法裔黑帮接上了头,然后惊奇地发现,这里也有大量墨西哥人。
  “老兄,不是说美墨边境被国民警卫队和警察封锁住了,他们是怎么来的?”
  “你不知道,这批人是坐船来的。”
  “坐船?”
  “陆地边境虽然被封锁了,但海上还没有被封锁啊,有头脑聪明的墨西哥人便坐着船到美国来了。”警察一边抽着斯科尓兹内递过来的骆驼烟,一边解释道,“虽然大部分都被拦截并遣返了,但还是有很多漏网之鱼。”
  “见鬼……”斯科尓兹内愤愤不平地骂了一句,“我们的海军和缉私巡逻艇呢?”
  “海军?”对方耸耸肩,“早就不知道躲在哪里去了,至于缉私艇,呃……这么大片海面,不分白天黑夜都有船,你觉得他们忙得过来么?”
  斯科尓兹内顿时“哑口无言”,然后下一分钟就想到了自己苦心琢磨的撤退之路:既然港口这么乱,完全可以从港口走而不是再回头走美墨边境的老路——那要安全得多。
  一想到这,他的心情好了很多,不过脸色还是满脸阴云:“看来你们要多费心了。”
  “可不是嘛,谁知道局势这么乱,唉,仗打到这份上,华盛顿的大人物怎么还不考虑和平?”
  “新总统放不下架子吧?”
  “有个屁架子,天天吃败仗!国内治安、经济搞得一团糟,这两天累死老子了,连加班工资都混不上。”
  “您难道没给他投票?”
  “投了!”警察脖子一梗,“本以为他是个有能力的人,谁知道也是个窝囊废,你看看他打得什么仗!”
  “那就再等4年喽。”
  “唉,人生有多少个4年啊……这他妈操蛋的体制!”
第070章
最危险的男人(15)
  1945年3月5日,乍暖还寒时候,密西西比河上吹过一阵又一阵风,揭示着春天很快要降临了。
  阿尔弗雷德坐在船头观赏两岸景色,偶尔还翻阅几页手中的《Life
on
the
Mississippi》,这是马克·吐温的经典作品,描绘了他年轻时关于密西西比河游历的相关经历和感悟。
  墨西哥匪帮当然不是为了猎奇或提高文学修养,更不是为了耍酷,而是迫切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熟悉密西西比河,阿尔弗雷德认真看书和观察是一种,斯科尓兹内有一搭没一搭和船员们聊天是一种,甚至丽莎和胡安勾勾搭搭、打情骂俏也是一种,大家都在用自己的办法融入密西西比河,融入美国普通社会,尽可能不让人看出破绽。
  在新奥尔良,胡安见到了自己的黑帮老朋友,在他牵线搭桥下,墨西哥匪帮顺利地推销了自己的“产品”,同时还表示想做些其他生意,打开更大的生意圈。
  法裔黑帮便给他们弄来一大批酒,很多是原产于法国或巴西或墨西哥的葡萄酒,用来冲抵他们刚刚获得的4号、冰和“真钞”——贩卖酒类当然也是违禁生意,但禁酒令到现在已基本名存实亡了,这生意发展到现在,威胁程度就没这么高,这意味哪怕一般美国公民看到这个,也不会太放在心上。
  大家都很清楚,“贩酒”是假,掩盖其他“生意”才是真,无非大家对真的理解不一样——胡安和法裔黑帮眼中的真是4号和冰的“推广”,斯科尓兹内眼中的真是橡树岭。不过,至少沿密西西比河北上的方式是大家一致赞同的。
  他们搞来的这艘船名头很响亮,叫皇帝号,实际上是一条最高只能跑11节、总载重量不过500吨的小船——这种船构成了密西西比河航运的基础。内河水运受制于速度问题,随着铁路和公路交通设施的日渐发达已不可避免地萎缩了下去,但依然有一定市场份额。
  这批酒类被隐藏在一大堆棉花和小麦中,看上去只是一艘农产品散货船而已——和密西西比河上其他船只差异不大,非说有差异,那一定是人多了些。这个级别的船只,包括杂役、帮工在内基本上都是15-20人,再多就变得不经济,但皇帝号上足有50人。
  阿尔弗雷德之所以选择皇帝号,一来是看中这艘船原船员很少,恰好有几个刚刚生了病,留在奥尔良没法动弹;二来是这条船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仓库,稍微改造一下就能额外再居住至少18人,至于居住条件恶劣什么的,突击队员根本不在乎这些。
  现在,这多出来的近20人就在这间临时改造的舱室内打牌、赌钱、喝酒、吹牛——这些自然全是假象,是用来蒙蔽船员们的,实际上他们的注意力全部在外面,一旦有什么指示就会行动。否则的话,文质彬彬、一看就是知识分子的阿尔弗雷德可以伪装成会计弄本书附庸风雅,难道其他五大三粗的汉子也去看书?那保管第一时间就会引起船员怀疑,倒是这些动作看上去和其他人差不多,连胡安也认为这才是打手们应有的表现。
  走水路是沃尔夫的建议,他小时候父亲带他坐过一次顺流而下直抵墨西哥湾的船,因此他印象格外深刻,而斯科尓兹内研究后也采纳了这个意见,通过水路前进的好处有很多:
  首先,水路上撞到的人少,除了其他船只,只要全部人马不要露头,被注意、被盘查的几率就低,可以减少暴露可能;
  其次,虽然只有500吨,但这毕竟是条船,可完整容纳30余人的突击队,还可容纳全部武器、装备和“货品”,是不可多得的良好载体;
  再次,突击队30多人在车队中显得很古怪,现在毕竟不是西部牛仔行走天涯的时候了,但放在船上显得不太扎眼——密西西比河上的船只大部分都是身强力壮的船员,这和突击队目前的人员结构很吻合,除了人数实在多了些外;
  最后,坐船沿密西西比河走可以去他们想抵达的最终目的地。
  斯科尓兹内根据实际情况部署了两套方案:第一套是在行动过程中过早引起了美方注意,他们就从孟菲斯靠岸,然后迅速转移300多公里向橡树岭扑去;第二套是一切都安然无恙,那在渡过孟菲斯之后,船只继续向前挺进,争取到帕迪尤卡进行转向——那里密西西比河与俄亥俄河、田纳西河分别交汇,顺着田纳西河向南拐弯前进,可抵达哈利肯米尔斯附近,顺着这个上岸沿着公路再走上不到100公里便能抵达目的地——田纳西州诺克斯维尔以西30公里处的克林顿小镇那里是终极目标。
  从新奥尔良到孟菲斯基本上要走5天4夜,然后需要再走4天3夜,总共大约10天功夫才能抵达目的地,不过斯科尓兹内深知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慢悠悠随着轮船前进,陪伴着阿尔弗雷德在船头眺望风景或看书。
  船员们当然能看出这帮人绝非善良之辈,但既然当过水手,自然要与形形色色的人物打交道,所以抵触心理没这么强,特别是突击队员们故意在装运货物时让他们意识到里面有什么时,他们的警惕心理就更低——这才说明了为什么一船普通农产品要这么多人“押运”的道理,这根本就是黑帮在行动。
  一般来说,船员们也有自己的帮派,他们不断要与各种各样的势力打交道,有很强的凝聚力,只要船员不去坏黑帮的事,对方也不会对船员下手,这是相安无事的最大默契,至于雇佣费,阿尔弗雷德出了两倍的价钱,更让他们坚定了自己的认识。
  如果他们知道这个黑帮的带头大哥手下拥有500万精锐部队,不知道会不会昏死过去。
  “你是说,你们的人在纽约实力很强大?”
  “不,先生,我是说我们这行——不是我们。”在晚上的聊天中,灌了1瓶白兰地下肚的船老大开始大着舌头吹起了牛,很多消息阿尔弗雷德闻所未闻,这引起了他的高度关注。
  船老大说的纽约有10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分布着大大小小近2000个码头,1000余个货栈,39个船坞和数以百万计的岸边仓库,堆满了来自美国各地,即将运往欧洲的武器弹药和食物。另外布鲁克林海军工厂还源源不断地生产航母等战舰,并修复大量船只。
  早在轰炸纽约之前,德国潜艇经常在纽约附近海域出没,并不时炸沉美国商船,FBI一直怀疑德军得到在美国潜伏间谍的暗中支持。特别是42年2月9日法国邮轮“诺曼底号”在改造成美国运兵船过程中突然起火并最终倾覆的事更让他们坚信纽约市潜伏着德国间谍。
  实际上这完全是无稽之谈,德国根本没有什么可靠的间谍在美国,诺曼底号出事是因为里面有几个船员在发疯,是他们酒后的杰作,至于潜艇击沉商船,那完全是因为这些商船作死——战争开始了,他们居然还在夜间打开明晃晃的灯光大摇大摆前进,不干沉他们干沉谁?这些真相远比推测更令人啼笑皆非,但在美国人眼里,这都是了不起的大事。
  特别是轰炸纽约后,美方的疑心病上升到了很高层次——没有间谍配合和指示目标,日德如何能如此准确地轰炸地标性建筑?由于FBI人手有限,再加上胡佛拼命扩招的人手只能对付自己人而无法遏制“专业间谍”、中情局更是刚刚才逐渐,显然无法应对“敌对”势力在纽约的破坏活动。迫于无奈,海军只好找纽约港口的真正操控者——黑手党来帮忙,让他们帮忙防止敌人搞破坏并帮忙抓间谍。
  所以在纽约,至少有两条线在为反谍工作,明面上是FBI和CIA,实际上是黑手党——教父“幸运者”卢西亚诺的手下,他之所以被称为“幸运者”,是因为他每次都能幸运地逃脱对手的追杀。而在波士顿等其他东海岸港口,或多或少也有类似的举动,无非规模和涉及面没有纽约这么广泛罢了。
第071章
最危险的男人(16)
  斯科尓兹内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对这消息很感兴趣,然后笑了起来:“老鼠和猫也能合作?”
  “一开始我也想不明白,不过后来就懂了——老鼠和猫毕竟是在家里斗,没人想把家给毁了,不过要是有外人人想把房子给点了,老鼠和猫难道不应该一起合作对外?”
  斯科尓兹内顿时脸色一僵——他就是那个点火的外人,不过他很快镇定心神,讪讪地附和道:“也是,不过我有一点奇怪,这位老大可是意大利人啊……按照《忠诚法案》难道不是?”
  船老大讥笑起来:“忠诚法案明显是用来对付不知道自己分量傻子用的,对黑手党还讲这个?你看,军队里不少德裔将军,他们有事么?”
  斯科尓兹内深以为然。
  胡佛放手使用卢西亚诺是有前提的,因为他知道西西里岛黑手党和意大利其他地区的黑手党关系密切,卢西亚诺正是其中穿针引线的人物,而意大利黑手党一直遭墨索里尼政权的打压。卢西亚诺自认是忠诚的美国人,如同他忠于西西里岛、忠于黑手党,他也忠于美国,他在狱中放话表示愿与当局合作。美方再三考虑后认为,如果有他的秘密组织帮助,打击轴心对美国水域渗透不是难事,于是双方达成秘密交易。在卢西亚诺授意下,昔日默默无闻的码头工人、渔夫及为非作歹的地痞流氓转眼间变成情报机构的耳目。这些人暗中严密监视,防止有人搞破坏,并叫停任何可能耽误卸货的罢工行为。
  黑手党还吸收情报人员当卧底,让他们扮成码头工人。作为交换,即使在狱中,卢西亚诺仍可操控整个“地下帝国”,后来被转移到一个乡间俱乐部服刑——除了不能外出外,其余与正常生活无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9/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