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5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6/656

  “这是假象,你要知道,我们付出很大代价才摆脱这玩意的制约。”
  为更好培训特种突击队,斯科尓兹内一方面加强训练,一方面也寻求用药物帮助队员克服心理恐惧和疲劳、困倦,甲基苯丙胺作为军用产品这时候就开始发挥效率,作为突击队,他们能够拿到更多、更好的产品,而且根本不要钱。
  在这个时候,得益于拜耳实验室和化学家们的努力,甲基苯丙胺第一次以晶莹剔透的晶体状出现在军备部的供应清单上,而且效果非凡(关于麻醉品在军事和作战中的滥用,本文不再详述,诸位可以自行百度),突击队当然优先享用最好、最高级的玩意,而且效果确实好——比4号危害小一点。
  但知道内幕后的霍夫曼对此坚决反对,他不但下令各部全面停止配发“特种军需品”,而且要求特种队员要全面摆脱药物滥用,曾给元首注射过多种毒品的莫雷尔医生在后来的叛国集团肃反扩大化中也被绞死了,关键罪名就是用毒品谋害元首健康——至于实际原因,无非是他知道得太多了。
  沃勒尔尝试了一下,感觉很好,回味无穷,他点点头:“有这些东西就好,4号不太安全,你这个玩意很好,我看可以推广。”
  “我们真要装成毒枭?”
  对方点点头:“你们装扮成保镖队伍,护送一个叫胡安的富商去美国,这个人身份很复杂,表面上看他是西班牙人,实际上是墨西哥人;表面看是大富商,在美国德克萨斯和墨西哥都有大生意,其实那些全是亏钱的玩意,真正赚钱的依靠的是拐卖、麻醉品、走私和偷渡;表面上看像个正经商人很低调,实际上他还兼黑手党角色,手下有数百人马。”
  “这样的人你们怎么弄到的?”
  “很偶然的机会……这么说起来至少有10-15年了……你以为他发得这么大,我的前任,前任的前任没有功劳么?”沃勒尔诡异地一笑,“不然我们怎么控制他?”
  “那这个人可靠么?”
  “可靠?”沃勒尔笑了起来,“指望他们可靠是不可能的,哪边风强往哪里倒,如果他可靠,墨西哥就没有不可靠的人了。”
  斯科尓兹内闻言不禁皱起眉头……
第063章
最危险的男人(8)
  沃勒尔还是有能量的,抵达坦皮科不久就把突击队全部安顿好,同时又收走了他们的相片,到晚饭时间就拿来了全套墨西哥护照——如假包换的正品!
  “这是真货?”
  “没错。”
  “这么容易办出来?”
  沃勒尔笑了起来:“这是墨西哥,没有钱搞不定的事,如果我出面,很多小钱都不必花——花了反而显得心虚,这东西完全不必造假,无非给你们一个正当身份……你们每人都把自己的姓名熟悉下,然后再亲手签上去,千万别搞混了。”
  36个人中大部分会说英语,少部分还会法语、意大利语或其他欧洲语言,沃勒尔将懂其他语言的大部分安排为欧陆后裔,部分安排为中美洲欧陆后裔,少部分安排为西班牙人——如果明晃晃36人全是西班牙裔,显得太扎眼、太高调。
  “明天我给你们去申办签证,最近美国签证很多,美洲共和国签证也不少。”
  斯科尓兹内大吃一惊:“墨西哥承认美洲共和国?”
  “不承认,至少官方不承认……”
  “那怎么签出来?墨西哥不是也向我们宣战了么?”
  “是的。”沃勒尔诡异地一笑,“但德国领事馆还在办公——不是在大使馆也不是在领事馆,那里早就被封了,他们在传统德裔居民区里办公,去美洲共和国的签证通过西班牙领事馆发放。实际大家都清楚,没有德国领事点头,西班牙人不敢签发这种签证——这签证不是真正供墨西哥人去美洲共和国使用的,这是向我们表明态度使用的!头面人物甚至中产阶级都乐此不疲,官方对此完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真是咄咄怪事,简直让人难以置信,外交还能这么玩?签发不承认实际效力的签证?”斯科尓兹内感觉自己大开眼界,“这玩意有什么用?”
  “有用,至少在墨西哥人看来有用,来申请这种签证都是愿意和德意志保持友好关系的人物——您也清楚,我们在巴西的动作很大。”
  斯科尓兹内耸耸肩:“但墨西哥不是还很远么?”
  “这是种政治立场选择。珍珠港事变后,中美洲一圈小国,包括危地马拉、哥斯达黎加、尼加拉瓜、巴拿马、古巴、萨尔瓦多都向我们宣战,唯独墨西哥没有,墨西哥中立一直维持到1942年6月,后来才在美国强大的压力下屈服。这种屈服和巴西不一样,巴西是为了从美国捞取好处而对我们宣战,墨西哥是因为离美国太近才对我们宣战。”沃勒尔叹了口气,“所以刚才你说可靠……这个词语在墨西哥政治辞典里是不存在的,墨西哥的不幸在于:离美国太近、离德意志太远!他的人民必须适应……”
  “但就我了解到的事实是:墨西哥人亲自推翻了马克西米连皇帝的统治,证明他们不接受欧陆统治,然后……”
  “您说的是历史,这当然没问题,实际上这是一起悲剧,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是个好人。哈布斯堡家族没有正确估量墨西哥的形势,片面用墨西哥来满足欧洲利益,当然不可能长久维持;同时拿破仑三世在欧洲受到我们的挑战,使他无法顾及墨西哥——这归根到底还是力量投放的问题。”沃勒尔摊手道,“这甚至影响了欧洲的局势:为了这个帝国,马克西米利安不但试图弥补墨西哥本土两派的裂痕,还放弃了他本人及后代在哈布斯堡家族中的继承权!如果没有这件事,您想想看,上次世界大战局面会如何?”
  马克西米利安是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一世的二弟,在弗朗茨亲生儿子鲁道夫去世后,因为没有继承人,不情不愿地立了三弟的长子为王储——在萨拉热窝事件中被刺杀的费迪南大公,如果马克西米利安没去墨西哥,王储就该落在他的后代身上——他太迫不及待地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帝国,结果影响哈布斯堡家族丢失了整个帝国。
  一战前结构性的帝国主义矛盾注定要爆发世界大战,不是在1914就是再过几年,但对德国而言,拖的时间越长,实力就越发势不可当,如果战争在1918或1924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完全可能是另一种局面。
  在美国的唆使和“帮助”下,墨西哥人民怀着自由、平等、民主、繁荣的愿望发动革命、推翻皇帝,以为变成共和制就能和美国一样富有,甚至还别出心裁地搞了议会投票想加入美国,结果完全失败了——美国人根本不要墨西哥剩余的部分,确切地说,是不要剩余的墨西哥人。墨西哥传奇人物胡亚雷斯死后70余年(他坚持处死了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墨西哥没能在繁荣富强的道路上走下去,反而从一个有影响力的地区大国变成美利坚小跟班,连巴西、阿根廷的地位都开始比不上了。
  沃勒尔感慨道:“墨西哥用实践证明在这种地方搞自由、民主、平等完全是死路一条!还不如巴西沿用考迪罗那一套,如果当初沿着马克西米利安的道路走,现在未必如此,可惜啊……”
  “所以这里有很多亲德派?”
  “很多……现在越来越多,法裔、西班牙裔、意大利裔甚至印第安混血都有很多人亲德——德意志的军舰和飞机越近,亲德的墨西哥人会越多。”沃勒尔笑道,“我不止一次地和国内建议,如果我们能在墨西哥部署30万大军,同时允诺帮助他们收复德克萨斯和加利福尼亚,这个国家会全面倒向我们,不过……”
  斯科尓兹内知道这句“不过”是什么,部署30万大军是不可能的,这完全超越了德国现阶段力量,也不符合元首的战略方针,有这实力还不如多往南美投力量——在霍夫曼心目中,墨西哥人不太能打,民族凝聚力也差,是北半球的巴西,完全没有扶持价值!那次通过“欧洲之声”放话要帮助墨西哥收复失地完全是哄哄墨西哥、吓吓美国人的。
  有沃勒尔这个地头蛇协助,突击队终于在墨西哥安稳下来,不但顺利地调整了时差,也完成了最后准备,斯科尓兹内通过与沃勒尔的交流和实地外出活动,不断熟悉、了解有关墨西哥国内与美国有关情况——很多是沃尔夫作为美国人没有意识到,或说虽然意识到但不认为有什么特别之处的。
  在这点上看,沃勒尔更接近于成熟的间谍,而沃尔夫完全是新手,斯科尓兹内通过对比,明白了国内安排一个墨西哥地头蛇的苦心。
  关于撤退安排,斯科尓兹内虽然做了一些安排,但他认为效用普遍不理想,还要再仔细琢磨,他还有时间——根据计划,去美国之前要请示一次,得到明确允许且他本人判断安全才能去,否则宁可继续在墨西哥停留。
  2月18日,蹉跎几天后,阿尔弗雷德在沃勒尔引荐下见到了拥有多重身份的胡安,斯科尓兹内以他的保镖身份出现,胡安个子不高,胖胖的身躯,走起路来肚子一颤一颤的,很有墨西哥富商派头,虽然表面看上去是个人畜无害的人物,但在那双眸子之下,显然隐藏着更多、更深层次的狡诈和凶残,这一点斯科尓兹内相信自己的直觉,他从不敢轻视对方。
  沃勒尔在出发前介绍过:“由于他的特点,你们的真实身份他是不知道的,我也不会告诉他,他以为你们只是普通的欧洲马仔,这批货是换取他信任的关键——他在美国有分销渠道。”
  “他验过货了?”
  “试过了,对4号纯度很满意,对冰特别感兴趣,认为如果能打开销路,将来一定是大有可为……他甚至还在拐弯抹角问我这东西怎么造出来。”
  “无可奉告?”
  “不!我说是科学家用人工合成的新产品,原料不难取得,但对提纯和萃取技术要求很高,需要专业化学工程师,如果他肯投资500万美元建设一个高水平的化工实验室和配套工厂应该可以办,想要的话我从欧洲给他联系设备和专家。”
  对这个回答,斯科尓兹内顿时来了兴趣……
第064章
最危险的男人(9)
  “然后,他上钩了?”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为什么?这样不是赚更多?”
  沃勒尔上下打量了一番斯科尓兹内,苦笑道:“您知不知道500万美元是什么概念?这数目都够得上成为墨西哥一流大富豪了,甚至排名20位以外的富豪不靠银行贷款和资产变卖掏出500万美元现金都有极大困难。我不怀疑胡安砸锅卖铁可以搞出500万美元,但把500万美元砸在一个前途还不明朗的工厂上,谁也没这种魄力。”
  斯科尓兹内点点头明白了:500万美元是一笔很大的财富,他想起来行动前元首特批了200万美元——50万是真钞,全是各种旧钞票搜罗起来的,是突击队整个行动经费,还有150万是盖世太保货币工厂印刷的“真钞”——除美国造币局专家大概能看出点什么来之外,一般人甚至银行界都分辨不出。
  他去当地的花旗银行用新办护照存了1000美元,完全畅通无阻,既没人怀疑他的护照,也没人怀疑他的钞票……然后他又开了旅行支票,同样一切正常。在他带领下,好几个人都去存了钱,数量不敢太大免得引起,从500-2500美元不等,对方也都收下了——同样是个好兆头!说明这些“真钞”是可以用的!
  沃勒尔补了一句:“这是墨西哥人的处世方式:他提出要,如果我直接拒绝或搪塞,多少会影响彼此关系,让人感觉不够朋友,但如我爽快地答应并声明其中关系,他反而会重新考虑,这是墨西哥人表示拒绝的委婉。如果一件事他认为不行,他不会直截了当地跟你说不行,而会用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理由和推辞来解释,听上去仿佛在不断解释,其实就一个意思——他不同意!这经验我是吃了无数亏才想明白!”
  斯科尓兹内笑了起来:“这真是西班牙人的作风……有人说意大利人不靠谱,其实我觉得意大利还好,除了爱吹牛、爱虚荣和有些不切实际的盲目自信外,其他还算马马虎虎,西班牙人才是真正不靠谱——元首可没少吃他们的亏。”
  “您知道就好,这样明天见面和下一步相互合作就不会显得尴尬……”沃勒尔补充道,“虽然你我都有特殊使命,但在他面前我只是个中间人,是负责两方接头的,万一出了事,现场我不能太偏向你们。”
  “我明白,我自己会想办法摆平!”
  见面后双方没营养地扯了半天,胡安忽然冒出一句:“你的人,很能打?”
  “当然。”扮演头目的阿尔弗雷德很有架势地架起二郎腿,一边享用上好的哈瓦那雪茄,一边随意朝后面努了努嘴,“加西亚,陪胡安先生的保镖好好玩几下,超过30秒就算你数,注意分寸,可别伤了对方。”
  “是!”加西亚随口应道,然后问对面,“你们4个谁先上?想一起上也行。”
  嚣张!
  这是所有人的第一印象!胡安的脸色顿时有些扭曲,眉头也皱了起来,沃勒尔微微一笑,并不干涉——这是个讲究实力的地方。
  “1……2……3……4……5!”
  斯科尓兹内才数到第五下,第一个冲出来的彪形大汉就被加西亚制服了,甚至胡安都没怎么看清楚,就见自己的保镖狼狈不堪地被人放倒,他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然后迅速朝剩余保镖们使了个眼色,另外三人会意,一起跳出将加西亚围困在中央,准备群殴。
  “1……2……3……21……”斯科尓兹内刚刚数到第21,另外三个保镖已全被加西亚风卷残云般地打倒在地。
  随后加西亚又露了枪法,40米内手枪弹无虚发,斯科尓兹内配合地向上扔出了一个苹果,结果众人发现苹果在落地前至少挨了3枪——没有一枪落空。
  “啪啪啪!”
  胡安一边满意地点头,一边第一个鼓掌喝彩,“精彩!精彩!”脸色变化之迅速,神态变化之自然,让斯科尓兹内觉得比场上比试还要快几分,阿尔弗雷德微微一笑,并不多说。
  在胡安眼里,这实力完全够在墨西哥开场子混了,更难得的是,如此凶猛的加西亚居然十分服帖和恭顺地站在阿尔弗雷德后,脸上丝毫没半点骄横之色,可见“大哥”调教得不错,自己这几个保镖平时在外人面前吆五喝六,一见真场面就不行,真是丢人!
  现在他开始相信沃勒尔说投资500万美元建厂的事了,也只有这样有钱有势的老板才能雇得起如此凶悍的手下——老板水平如何,看手下马仔的精锐程度就知道了嘛!如此凶悍且沉稳的阿尔弗雷德据说还只是老板手下的第六条台柱,对这个“老板”的本事和势力,他着实仰慕得很,三番五次想打听究竟是何方神圣,都被沃勒尔岔过去了,只隐隐约约告诉对方,这位老板是一个欧洲重要人物,一个身世显赫的大家族——显然不适合公开抛头露面。
  他要是知道这批马仔的“老板”手下还有500万武装到牙齿的精锐,估计眼珠子都得弹出来,只有斯科尓兹内微微一笑——这可是享誉世界的勃兰登堡和兰克突击队,这点动静连给加西亚搞热身动作都不够!
  见识了实力,见识了货源后,胡安心态终于摆正了:他原先并不愿意带突击队去美国,因为他想独吞这批货源,成为高纯度“4号”和“冰”在北美的唯一代理商,这样能获取最大利益;但从今天场面来看,这完全是不可能的奢望,对方肯给他墨西哥独家代理权就不错了,美国那边对方明显是要利用自己的渠道和路子打开更宽广的空间,这种实力他根本拦不住。
  他暗地调查过沃勒尔和突击队的底细,得出的大概结论是和德国有密切关系、势力强大的黑帮随着德军进攻脚步来到了美洲,这种背景的大人物派人和他接触,证明他胡安还是有一丝可取之处——抓住机会他就有可能一飞冲天、顺势扩张,抓不住机会别说目前的局面不见得能维持住,说不定还有更深层次的危机。
  建立初步信任后,双方终于可以坐下来洽谈合作,胡安对阿尔弗雷德要带30多人去美国表示惊讶,平时他一般只带着7-8个人就走了。
  “带几个人去没问题,甚至十几个也勉强可以接受,但如果像你们这样有30多人且全是欧洲面孔,难度不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6/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