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4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5/656

  “您不必担心兵力不够的问题……”他点点南非方向,“等下一次目标完成后,预计南非战役也将落下帷幕,我们可以把南非部队抽往马尔维纳斯岛,然后再把马岛守军北调,这样既不用占用主力舰队护航时间,又能为前线提供足够兵力和补给。”
  约德尔的思路让霍夫曼豁然开朗:从欧洲运兵到南美距离太长,没有护航不行,但采用南非到马岛、马岛到阿根廷、阿根廷到巴西、巴西再到圭亚那的分段调集法,只需最后一段由主力舰队护航即可。中途其他地方完全可让阿根廷海军帮着带一带,大不了送庇隆一点二手军备表示感谢。
  “很好,您的策略不错,就这么干!主力舰队要集中精力、集中时间对付主要敌人。”
  “元首!”正在讨论间,凯特尔忽然跑来传达消息,“刚接到日本联合舰队发来消息,他们占领了夏威夷!”
  “夏威夷?”霍夫曼有点吃惊,“这么快?”
  “确切地说,他们占领了夏威夷群岛最西面两个岛——尼豪岛和考爱岛!珍珠港还在美军手里!”
  “这下有好戏看了……”霍夫曼讽刺地笑道,“堀悌吉为杜威送去了当选总统的第一份‘厚’礼!”
  其他两人全笑了起来。
  “珍珠港没这么好打,我们可以先看看日本人的动静。”霍夫曼感慨道,“西海岸舰队都被日本人打光了,哎,什么时候我们能把东海岸的大西洋舰队也打光?”
  后两者均摇头,美帝刚刚丢了一支舰队,怎么可能不汲取教训再丢一支呢?
  “那就继续打,把整个圭亚那都打下来,打完后把法属圭亚那卖给贝当,至少要出30亿马克军费!至于荷属圭亚那,你们看着办,估个价格,让荷兰人买!”
  “板载!板载!”
  尼豪岛太小,考爱岛还比较大,在拿下后的第一时间,堀悌吉就带众人上岸视察,正赶上陆军在大呼小叫。
  一踏上夏威夷的土地,哪怕平时再冷静的众人,也不由得百感交集……对登陆战役堀悌吉很满意,陆军第8师团用2个联队7000余众执行登陆战役,第一个白天就拿下尼豪岛,第二天中午又完整占领了考爱岛,总兵力损失不到1000人,当然美军伤亡也不多,总共不到1500人,还有大约3000余人被俘。
  登陆战役中最让美军恼火的不是日本的巨舰大炮,而是日本陆军使用的坦克——30余辆谢尔曼,40多辆克伦威尔或丘吉尔,清一色全是英美货,用投降的美军指挥官的话说,“肺都要气炸了!”
  伴随登陆的海空战也以日本压倒性胜利而告终:美军一共出动三次共800余架次飞机与日军激战,但最多一次只有300多架飞机,最少一次不到200架,日军以近200架战斗机迎战,取得了累计击落124架,自损36架的战果,就是被击落的飞行员,也有三分之二得到了救援。
  在美军空袭之下,日本损失了1艘TL型护卫航母和2艘驱逐舰、陆军丢了秋津丸号两栖航母和4艘登陆艇,整体损失还算轻微,而夏威夷守军的航空作战力量再次降到只有300架出头的水平。
  “尽快修复考爱岛上的机场,让陆军飞行师团入驻!另外……”堀悌吉扫视了周围的民居,“把所有夏威夷居民全部集中起来,不分肤色,除非会说日语,否则一律押运到珍珠港!”
  “长官,这是为什么?我们要修建机场,他们是可以免费使用的劳力。”
  “不要让美国人修机场,一来,美国人干活效率不高,不如自己动手;二来,你要知道,某些陆军军纪不是特别好,我们要防着点。”
  “陆军反对怎么办?”
  “不会反对,告诉他们,把美国人放回去能增加珍珠港的物资消耗量,更有利于长期围困并传播恐慌心理!他们愿意现在多流汗还是将来多流血?”堀悌吉道,“如果珍珠港守军敢不收,那好办,直接用电台对西海岸喊话,让民间组织和志愿者来收容!说不定珍珠港会造反——美国人就吃这一套!”
  众人都大笑起来。
第077章
闪电战2.0(5)
  夏威夷两个小岛被占领,让参联会意识到情况不妙,日军并未放弃大规模进攻战役企图,从侧面验证了日本开价索要夏威夷不是心血来潮,而南非战场上传来的消息才真正让人寒彻心扉。
  1944年11月5日凌晨4:30时分,近50万德军在漫长的等待与部署后,终于发起南非战役。
  踌躇满志的古德里安刚在莫桑比克指挥部里宣布:“进攻开始!”,下一分钟,就有上千的飞毛腿和蚕式开始升空。
  为支持战役需要,德军把后方近2个月制造的大部分火箭产量全输送到南非前线。东线战役结束后,德国军备生产重心发生重大变化,除自行火炮、坦克炮、无后坐力炮外,其余传统拖曳式火炮、步兵炮生产基本停止,上到150mm口径榴弹炮,下到80mm口径的迫击炮,后续订单被军备部陆续取消。
  倒不是德军迷信火箭,认为今后作战用不着火炮,而是从英国拿到的英美火炮、法国前期订单履行、东线陆军裁撤后拥有的火炮已远远饱和超过编制,不再需要生产传统火炮。
  但军备部显然也不会让斯柯达、莱茵金属等一干公司空着,便在收取技术授权费用后,将火箭生产标准规范传授给了他们,让其按图生产。
  除火炮公司外,军备部也对航空订单进行大刀阔斧的调整,原本全德+意大利飞机生产量已突破5000架/月,现在显而易见不需要这么多,除舰载机、新型喷气机、专业飞机因换装、海军、外销因素继续大力生产外,其余型号产量进行了微调,施佩尔将月产量目标下调到3500架左右,空余生产能力转行入火箭生产。
  对航空公司而言,转行生产火箭比火炮公司难度更低,特别是蚕式火箭看上去就像一架无人驾驶的飞机,因此巡航导弹订单全发给传统航空公司。施佩尔对他们的要求是从500枚/月起步,连同配套公司逐步将产量提升到2000枚/月。
  至于拥有精密装配能力的火炮公司重点攻关飞毛腿弹道导弹、冰雹反辐射导弹生产,军备部对飞毛腿量产的需求是400枚/月,但实际生产能力不到200枚,施佩尔和布劳恩都急于将佩内明德基地内附属导弹生产能力转移出去由其他公司承担,以便在基地内生产威力更大、射程更远、性能更先进的导弹。
  各公司对生产导弹都兴致高昂、拼劲十足,与飞机、火炮显著不同的是,导弹属于一次性产品,虽价格略低,但一打仗就消耗,能源源不断产生订单流——火炮可用好几年,飞机理论上也有一年以上寿命。在他们眼中,用导弹打仗和从空中撒钱没啥两样。
  更妙的是,导弹目前是德国独家产品,火炮与飞机还有英国、法国、意大利乃至美国、日本竞争,价格上不去不说,刚打完仗,到处都是堆积如山的库存要消化,而导弹完全是全新领域,不但今后外销没有竞争对手,而且其他国家都没有装备,一想到全世界军队都是自己的潜在客户,军火巨头们就激动得浑身发抖——这都是白花花的钱啊!
  平时总爱讨价还价的他们现在对经济元首施佩尔的命令毫不犹豫执行,半点眉头都不皱。
  现在,在南非夜空中飞行的导弹就价值1亿多帝国马克,等一落地炸响,就意味着相当于350辆虎式坦克损耗掉了,而为把这“350辆虎式坦克”损耗掉,后方还要配备价值近4亿的发射车、履带车、铁路机动发射车、发射阵地和人员物资等,即便这笔钱不会一下子就耗完,综合下来单次投入至少还要额外加上8000万马克,等于南非战役这么浪一把,2亿马克就撒出去了!
  连古德里安这样见惯大场面的元帅对此也极为咂舌,但霍夫曼让他别多想,着重强调:闪电战2.0只要成功,就代表未来战争发展的方向,随着技术进步和精度提高,导弹会越来越贵、耗费越来越低。
  这句话最初让所有人都为之一愣:导弹越来越贵和耗费越来越低岂非自相矛盾?
  但霍夫曼不这么认为,他给将领们上了战争经济学的课:目前导弹精度低,所以采用饱和覆盖发射,如导弹精度能提升到圆概率偏差几百米甚至几十米,还需如此费力?比如炸一个堡垒,第一发先钻一个窟窿,第二发从前面窟窿中钻进去爆炸,2发就保证解决问题,换普通航弹或炮弹需耗费多少?
  所有人都听得目瞪口呆,表示不可思议,这也太神奇了,演习都不见得能办到。
  霍夫曼只笑笑,装神棍地表示他们一定可以看见,再说不是已有现成例子么?——夜间用重型轰炸机去炸美军护航航母,如用普通炸弹,水平轰炸命中率只有1%,但用上红外制导,命中率一下子提高到15%以上,难道一颗红外制导炸弹比15颗普通炸弹还贵?
  见众人还有顾虑,霍夫曼又举出第二个例子证明科技进步带来战争模式和经费消耗的改变:“上次大战要击沉一艘战列舰,需要军舰主炮进行数十轮甚至上百轮对轰,但这次战争使用俯冲轰炸机和鱼雷机后,一艘几万吨排水量的巨舰只要吃上十几颗重磅炸弹或几条鱼雷就几乎都不能用了。如把俾斯麦号放在一战,说不定打满全场都不会沉,现在还不是被‘小苍蝇’们给搞死?如果火箭打得准,俾斯麦号能承受几发饱和攻击?我看10发都熬不过!”
  众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元首意犹未尽地启发一圈元帅:“上次大战时飞机、坦克都已出现,不过似乎是可有可无的附属物,对战争成败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他们,这次大战谁还敢忽视飞机、坦克的作用?同样,谁敢忽视火箭和导弹的价值,谁就距离打输下次大战不远了……你们总不希望德国将来也像法国一样,躺在这次大战的成功经验上最终被人揍得六周投降吧?如以20-25年作为下次大战爆发的节点,我们当中很多人还看得见!”
  众人心头一凛,这话听着危言耸听,未尝不是未雨绸缪的老成之言。
  伴随着刺耳的呼啸、闪耀的亮光和震耳欲聋的爆炸声,2亿马克璀璨焰火正在陆续绽放过程中:导弹群首先要打击的战术节点是美军机场、指挥部、交通干线、雷达站、物资仓库、兵力集结地、防空阵地和重点防御工事——无论他们分布在战线前方还是后方!
  在闪电战2.0中,战场范围被大幅度折叠,400公里范围都属于一线纵深。在此前为期一个月的侦查飞行中,德方已将情报摸得差不多了。
  南非最高统帅、绰号“眼镜蛇”的美国陆军中将布莱德利同样没有闲着,进行了充分伪装和欺骗部署,充气的飞机模型、用木头伪装的火炮、用卡车和其他东西构建的坦克明晃晃放在外面诱惑人,这些手段当初在北非使用过,骗过对手很多次,德军飞行员屡屡上当。不过,战术用久了总有被识破的一天,德军这次侦查手段已针对性地升过级,侦察机白天利用可见光拍摄大量照片后,又对疑点和不确定处在夜间进行红外热成像扫描侦查。
  那些外表看上去煞有其事的伪装可以骗过可见光频段,但在红外辐射下却无所遁形,很容易让人区别出目标的真假。
  德军要动手的迹象是如此明显,以至于3天前南非各军就进入了最高戒备状态,很多一线阵地已进入和衣而卧状态,就打算第一时间予以反应,但德军每天摆出的架势就像很快要进攻,但偏偏就是不进攻,这种骚扰与折腾让美军尤其是南非军上下大光其火。
  当雷达站向布莱德利报告有无数快速飞行物扑过来时,在指挥部里已煎熬了几天的他和其他参谋们居然忍不住长长松了口气——德国人总算是打过来了,但愿这次他们是来真的。
  他知道那些无法防御的火箭具有快速的突防能力,现在他只能祈祷自己的运气能好一点,让德国人的火箭准头能差一点,不过在面上他保持了嘲讽的态度,讥笑道:“但愿德军的大烟花们能打得准一点,早点把那么充气模型和木头火炮给干掉!再搭下去我都要吐了!”
  众人先是一愣,随即热烈鼓掌——看来他们的司令官很有信心!连年事已高,平日不苟言笑、一本正经的南非最高领袖,扬·克里斯蒂安·史末资元帅也露出了会心一笑。
  古德里安可没心思去祈祷,火箭命中与否不是他能控制的范畴,他只能下命令打并告诉具体方位,他现在要操心的事情多着呢,哪有心思去计较火箭落点,这种事交给专业人士去办就好了。
  4:45,凯塞林元帅命令攻击机群起飞!
  首批出击的空军是闪电轰炸集群,一到标准时间,200多架Ar-234在90多架Me-262保护下快速登场,以800公里以上的速度从高空掠过,重点去释放反辐射炸弹、红外炸弹,利用快速突防和精确打击的能力先行对火箭饱和洗地后的残余目标进行二次补充攻击。
第078章
闪电战2.0(6)
  “长官,德军喷气机过来了……”
  在美军雷达屏幕上,喷气机显示的光点比蚕式导弹要大,虽然速度基本差不多,但高度可比蚕式们高多了。闻听此言的布莱德利微微有些皱眉,但还是很快压制了下去——南非盟军根本没有喷气机,对一切高来高去的飞机只有望洋兴叹的份。
  “让防空阵地开火!”在火箭饱和洗地中,有很多防空阵地还是幸存了下来。
  5:30,布莱德利接到各条战线发来的惊恐不安的报告,德军发起的猛烈空袭让他们招架不住,无论火箭还是灵巧炸弹,没一个是他们能提防的东西!唯一有用的大概就是利用高射炮去打蚕式导弹——发射1000发炮弹都未必能命中一颗。
  就在第一批打击集群炸弹开始炸响时,目睹时间已到的凯塞林元帅大手一挥:“第二梯队,出击!”
  包括180余架Me-364四发重型轰炸机、400余架Ju-288双发中型轰炸机的大型编队在260架Ta-152战斗机掩护下浩浩荡荡向纵深地带扑去……
  Ju-288们作为战术轰炸机,照例是3吨炸弹+2700公里航程的组合,他们均从莫桑比克一线纵深机场起飞,不过他们携带的除普通炸弹外,更多携带了燃烧弹,不过在集群中最引人注目的不是他们,而是那180多架Me-364,作为第三帝国战略打击力量,空军一共才拥有240余架Me-364,在霍夫曼的要求下,基本全运送到了南非前线,他们将给拒绝投降的南非、美军带去终身难以忘记的教训。
  晨光微煦中,伴随着BMW901发动机强劲的咆哮声,特种轰炸联队第2中队第3小队小队长舒克中尉带着4架Me-364在8000米高度以445公里/小时的速度飞行着,在他旁边不远处是Ta-152组成的护航机群,更高天空中,有已完成第一轮打击任务,但尚有滞空能力的Me-262们在盘旋保护。
  作为Me-264的后续改进型,最大改进是将4台发动机从2000匹马力的BMW801换成配有2级涡轮增压系统、拥有2400匹马力的DB603发动机,使整架飞机动力系统更加强劲,同时也加大了部分翼展和机体,由此实现了更大载弹量和航程。据悉梅塞施密特公司还在研究装备从英国搞到的、马力高达2800匹的格里芬发动机。
  在携带4吨载荷情况下,Me-364最大航程是1.5万公里;
  6吨载荷时最大航程8000公里;
  8吨载荷情况下最大航程5000公里;
  取最大载荷13吨情况下,最大航程依然超过3500公里,足以应付洲际内战争!
  现在南非战场上出现的重型轰炸机群全是非洲各地集结而来,尽可能携带了相适应负荷的弹药,但特种轰炸联队所要完成的任务显然不一样。
  舒克下意识地回头看了一眼机舱,虽然看不确切,但依然感到心潮起伏、不能自抑。他这个小队Me-364上携带的并不是普通航空炸弹或燃烧弹,而是前所未有的巨型炸弹——英国人生产的高脚杯巨型炸弹。
  为对付德国桥梁、涵洞与重要建筑工事(如潜艇洞库),英国人巴恩斯·沃利斯主持开发了两款巨型炸弹,一款重6吨,另一种可达10吨,企图依靠其巨大的重量、超高的速度所带来的超大动能贯穿目标建筑物顶部混凝土防护层或地基、爆炸并将产生的能量传递给建筑物,或在地基下形成膨胀空腔,以达到彻底摧毁的目的。其威力不逊于一场小型地震,为获得更好的投掷效果,他还为炸弹设计了修长纤细的流线型,整体外形酷似一只高高的酒杯,得名“高脚杯”。
  为提高侵彻力,高脚杯和德国开发的钻地炸弹思路一样,弹头外壳由经过特殊硬化加工的高强度钢制造,在加工阶段要求保证高度对称,以确保最佳的空气动力学效果。
  但英国人还未来得及使用,大不列颠的战争形势已维持不下去了,造出来的300多枚高脚杯炸弹最终全成了德军战利品。当接收的德国空军军官直截了当地报出这种巨型炸弹名称、绰号和下一代重10吨的半成品“大满贯”炸弹时,皇家空军当家人波特尔上将和陆军总参谋长布鲁克元帅差点晕厥过去——这种机密消息都能泄露,说明德国对大不列颠的情报和间谍渗透到了何种程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5/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