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4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2/656

  “这个……”西村祥治挠了挠头,“在我看来,夏威夷群岛、阿留申群岛都要割让给日本,还得叫美国赔一笔款子……至少……至少……100亿美元吧。”
  “你们怎么想?”
  众人七嘴八舌表态,大多在西村祥治基础上加码,有要割让加利福尼亚半岛的,有要割让阿拉斯加的,有说要美国赔偿20艘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的,还有的说要附加3000架B-29……不过主流观点认为西村祥治的条件差不多了,再高美国不会答应,也超过了日本的能力。
  松田千秋没说话,只看堀悌吉的表情,发现后者微叹了一口气后就基本明白了。参加会议的少将、中将基本全说完了,气氛一下子变得很欢快,唯一没开口的只有冢原二四三。
  “冢原君,你呢?”
  冢原二四三笑着摇摇头:“虽然我很想要西村的条件,但直觉告诉我这是不可能的,美国人绝不会答应。能把菲律宾给我们算不错了,说不定连关岛、中途岛和其他一些小岛都要我们退出来,更不要奢望夏威夷、阿留申群岛了……”
  众人面面相觑,过了好半天,矢野英雄大着胆子说:“这条件低了点罢?现在夏威夷几乎是我军囊中之物,不赔款勉强有点理由,不给阿拉斯加、不给加利福尼亚下官认为也说得通,可冢原长官推测的条件别说海军不能答应,就是海军答应了陆军和国内也不肯答应啊,我看外务省绝不敢答应,谁敢答应签字,谁还不被马鹿们砍死?”
  堀悌吉默不作声,半天后道:“如果我想答应,怎么样?”
  “长官!?”
  一堆人齐刷刷站起,脸上满是忧虑之色:“长官,三思啊……”
  “坐吧,都坐吧……”堀悌吉招呼他们重新落座,“如果你们现在是美国将军,觉得帝国开什么条件可以同意?”
  “这……”众人脸上一下子浮现古怪之色,这话怎么说呢,肯定是谈不拢的。
  志摩清英站起来道:“和谈一节,自然由长官和诸位大臣做主,我等身为军人,唯知奉命行事。国家要战,我们就打到底,不惜牺牲,打到华盛顿去都行;国家要和,只要不损害帝国根本利益,我们也能接受。”
  “对,我等唯长官马首是瞻,长官说战就是战,长官说和就是和!”
  堀悌吉点点头,也不具体解说和平条件,转而道:“捷3号先打两个岛,看看情况,掂一掂对手分量,消耗一下对手元气,期间去打阿留申群岛,有情报显示美俄通过阿留申-勘察加一线异动频繁,为防意外,阿留申必须重新占领,切断两者联系,此为捷4号作战内容!”
  听到捷4号是去打阿留申众人恍然大悟:阿留申以前易攻难守,打起来不费力,守住难,不过现在就不一样了,拿下后好处很多,联想到堀悌吉说的日美和谈条件,未尝没有为将来考虑的意图。
  “另外还要准备捷5号、捷6号、捷7号等系列作战,国内援兵抵达后,斐济、萨摩亚、图瓦卢、瓦努阿图、新喀里多尼亚等战略要点均要一鼓而下,独留澳新不动。”
  众人摩拳擦掌,斗志昂扬,现在局面比第一次珍珠港战役后还好得多,当初不过是想瘫痪美军太平洋舰队作战能力并趁机席卷南洋,现在不但基本歼灭了美太平洋舰队,同时巴拿马运河无法使用、合恩角又被德国封锁,日本在太平洋可以为所欲为。
  松田千秋却看出了不一样的东西:堀悌吉拿下部分夏威夷岛,又拿下阿留申,还准备拿下一系列岛屿切断美国与澳新的关系,说明长官对捷号作战的考虑已经深化并与日美和谈的政治挂起钩来,如果美国在政治条件上不能让日本满意,这些作战计划将会一个个成为加重日本谈判实力的砝码,同时还能将夏威夷战役打成一场围点打援的消耗战,看美军有多少兵力和装备能填补到夏威夷这个无底洞来……
  “同时,德方发出照会,巴西、南非战役即将开启,待上述战役完成后德国将向中美洲和加勒比海进军,希望我军配合并提出了协同作战的要求,经前期原则商定,拟于12月末展开‘礼号作战’,夺取巴拿马!”
  草鹿龙之介感慨道:“如果接下去要打这么多仗,人员我看不成问题,这物资和装备补给恐怕要命了,军舰可能也要抽时间进行维护和保养。”
  众人都表赞同,也从刚才的狂热劲里逐步清醒过来:别说登陆美国本土打到华盛顿去这么宏伟而显得有些不切实际的目标,光是把捷系列作战、礼号作战打完,恐怕都要费心费力,长官显而易见的顾虑和对和平条件的思考似乎也有理所当然之处。
  会议结束后,冢原二四三被留了下来,堀悌吉把完整的电报交给了他看,并询问他具体想法。
  “从刚才众将的反应来看,他们内心是绝不愿意接受这种条件的……”冢原斟酌着字眼,“就我个人而言,我原则赞同您的想法,但有一点我认为不得不防。”
  “你说说看?”
  “现在不怕美国使缓兵之计,因为只要和平条约一天不签字,我们就一天不停止进攻,美国人在这上面做不了文章,我顾虑的只有一点……”冢原略微压低了声音,“就算美国现在真心想和,谁敢保证过几年换新的总统上台不反悔?别看他们好像打输了很多次,其实根本实力未受影响,本土工业能力完好,一旦战争停止,等过几年重建太平洋舰队杀过来怎么办?没夏威夷在手,帝国就没法遏制美军的强大力量,日美力量对比的失衡也使得我们无法长期维持一支足以和美国抗衡的舰队。
  更何况,现在日德是盟友,这次战争结束后日德是不是还继续是盟友,尚不可知,没有德国牵制,光靠帝国应付美国是很吃力的。无论美国真心还是假意,夏威夷我认为都必须掌握在手中,有这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在手,帝国对美就拥有战略主动。”
  堀悌吉微微点头,冢原二四三刚才说的也是他的顾虑所在——不怕美国人现在耍花招,就怕美国人将来反悔!有夏威夷在手,日本至少可依托夏威夷构建严密防御体系,拖到国内紧急动员和增补完成,这是日本作为弱势一方掌握主动同时不必在国防建设上维持过高开支的唯一办法。
  归根到底一句话:有夏威夷在手,日美才是均势;没有夏威夷,日美对抗中日本要维持守势都很困难。
  “那就,只能打了?”
  “我知道您想和,我也想和,可现在和还不行——条件过高,美国不干,条件过低,我们不干……”冢原二四三苦笑,“为什么老打赢呢?总打赢这个怪圈就总破不了!可又不能故意打输……难呐!”
  “先看看德国的情况吧,德国不和,我们也不能和,最好能与德国一起和,由德方做个保证。”堀悌吉问,“拿下夏威夷后我想再和元首谈一次,只要德国继续支持帝国,同意我军占领夏威夷,我可以把马绍尔群岛和别的一些地方让给他们,南印度支那半岛也可卖给法国……现在帝国可是欠了德国好大一笔债,这笔债不还清就无法真正对等。”
  目前日本拖欠的货款价值270多亿帝国马克,且每个月还在以15-20亿马克的敞口在扩大,远远超过了德国当初同意给的授信。别说日本没这么多贵金属可以冲抵,就算有也不能都拿出去,否则日本经济体系就崩溃了,而日本交付的其他产品都不太卖得上钱,倒不是德国有意压价,而是这些产品事实上就只值这个价,哪怕欧洲最缺的橡胶,在德国拿下南美之后也可部分获得补充,根本不存在短缺问题。
  说到底,这还是一个工业品特别是高端工业品价格高昂,基础产品和原材料低廉的时代,德国稳稳吃定了日本。霍夫曼也不怕日本没有支付手段,没钱好办,日本不是打下了很多地盘么?拿几块出来卖不就好了嘛。
  冢原二四三对此表示赞同,不过他比堀悌吉乐观:“现在要想办法多占地,即便将来交还美国,也要对方出钱赎买——再把债权让渡给德国,让德国找美国催债收账,德国人出面不怕美国人不给!”
  堀悌吉竖起大拇指:“你这笔生意不错,我看行!”
第072章
捷号作战(42)
  “那支破交舰队又在夏威夷以东出现了,幸亏侦察机发现得早,否则运输集群会有大麻烦……”罗伯特少校刚刚拿着电报正准备交给在参联会坐镇的英格拉姆上将,忽然发现周围所有人都神色慌张,一副大难临头的样子。
  “杰克,这是怎么了?”他诧异地问自己的好朋友。
  “你还不知道?”
  “不知道什么?”
  “今天上午累西腓陆航在圣路易斯北偏东方向发现了敌军舰队,规模极其庞大。”
  “日本人怎么跑哪里去了……不对……”罗伯特惊骇地脸色刷白,“这他妈是德国人!他们要打累西腓?”
  “没错,是德国人,不过打不打累西腓还在两说间,长官被紧急召集去开会了!”
  “天哪……我们的舰队去了纽芬兰……这……这……完全是南辕北辙!”
  11月4日,也就是1944年美国总统大选投票日前一天,德意轴心舰队浩浩荡荡出现在巴西以北海域1700公里处,并以16节速度向南挺进,所有主力一应俱全,看上去比以前规模还庞大——主要是又有几艘新服役的莱茵级护航航母。
  如果是往巴西南部,则轴心舰队这时候应该是往非洲沿海拐弯了,但现在轴心舰队毫不掩饰自己的目的地是巴西北部,只管笔直挺进,你就算是猜到了又能如何?巴西北部海岸线足有2500多公里,你能猜到对手去打哪里?
  “现在看来,我们一开始的判断有误,德军进攻目标不是纽芬兰,依然还是巴西。”麦克阿瑟恳切地对英格拉姆说,“能把大西洋舰队调回来么?”
  “调回来是可以的,不过需要时间。”英格拉姆苦笑,“现在舰队在东北海域,去巴西海域至少需要10天,中途还必须补给一次油料,再少也要一天,这样就是11天。”
  “11天的话问题不大,累西腓可以防守住!”
  克拉克却充满忧虑地摇头:“我担心德国人不去打累西腓……”
  麦克阿瑟被这么一提醒显然也有点失神,猛然想起巴西北部除了累西腓兵力比较充足外,其余地点都不值得一提。
  斯普鲁恩斯叹气道:“鉴于这次太平洋舰队的教训,大西洋舰队恐怕不能和敌人正面抗衡,只能发挥存在舰队作用,充分牵制对手。”
  大西洋舰队的实力和太平洋舰队基本一样,非要说强一点就是多一艘战巡,而舰载机飞行员的实力比起哈尔西甚至还差一点。当然,德意轴心舰队的实力也赶不上联合舰队,但依然不是大西洋舰队可以正面抗衡的。
  这次李海可不敢再说主动出击的话了,上次说了一嘴断送了太平洋舰队,万一这次把大西洋舰队也断送掉,那美国真的只能趴在地上求饶算了。这次按他的本意是不想让舰队去加勒比海冒险的,但不去又不行——那几乎等于眼睁睁看着南美陆军去死、南美这个屏障一打破,下一步德军目标显而易见就是中美洲、加勒比海甚至佛罗里达了,再怎么想保存实力,也难以为继。
  他低声说了一句:“可惜还有3艘埃塞克斯级刚刚交付,要下月末才能形成战斗力,否则还有点回旋余地。”
  特纳报以苦笑:如果不是太平洋舰队覆灭,这几艘军舰还没那么容易凑够兵力。
  这次俾斯麦海号抛弃军舰果断逃生的事内部都知道了,没一个人去指责西蒙斯不对,反而认为他在危急关头表现出来的勇气和智慧非常难得,杜鲁门授予了他国会勋章,海军作战部将他官升一级,委任为新服役的香格里拉号舰长,然后又从其他幸存官兵这里扒拉出2000多人(包括100多名飞行员)全集中到了这艘军舰上,太平洋舰队2艘舰队航母+12艘护航航母逃出生天的官兵一共不过3000余人,在扣除伤病员后全汇聚在了一起。
  这种打了败仗、全身而退逃命的壮举现在都可以拿勋章升官了,但真要是计较起来,整场惨败也就是只有俾斯麦海号一个亮点——现在美国人还不知道这艘军舰被日本人俘虏了,只以为对手已将其击沉。然后根据李海的授意,海军部规定香格里拉号是太平洋舰队旗舰,暂时划归大西洋舰队指挥,仿佛想用这种方式来表明太平洋舰队还存在。
  在特纳眼中,这种做法虽然勇气可嘉,但实在自欺欺人。不过他也能理解——因为日本公布的战报没说歼灭太平洋舰队,只说消灭夏威夷方面舰队,敌人都不说的事难道要海军部自己跳出来承认太平洋舰队已全军覆灭?那影响真是太恶劣了!哪怕杜鲁门总统已彻底输光,不介意再这结果他也不能接受。
  因此昨天海军部正式对外公布的战役功公报就写得非常曲折婉转:我TF50舰队为报日军进攻珍珠港之仇,与陆基航空兵一起奋起反击,不幸遭遇数倍优势之敌夹击,给敌人造成重大打击与伤亡后(击沉、击伤敌军各类航空母舰11艘,战列舰1艘,轻重巡洋舰8-10艘,驱逐舰10余艘,击落敌机近500架),力战不支败退,自身损失2艘主力航空母舰、2艘战列舰和6艘轻巡洋舰、14艘驱逐舰及部分简易航母,航母编队指挥官麦凯恩中将不幸阵亡,飞机损失400架……
  公报顺带还追晋麦凯恩中将为海军上将,并表示了对阵亡将士的隆重哀悼。
  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战损半斤八两,甚至好像日本损失更多一点,可真正高层哪个不知实际情况?日本战损是包括了珍珠港方向陆航的“注水”战果,而太平洋舰队损失却是含糊其辞的。
  即便这样,中将阵亡、大批军舰、飞机损失也让舆论界感到震惊,而且最起码有一点洗不掉:在各自承受这样的损失后,日本舰队依然控制着制海权、夏威夷已成孤岛!
  虽然记者们很克制的没有问军方很多尖锐且难堪的问题,但出面主持新闻发布会的李海还是只能承认自己打败了,目前形势居于下风。这种表态换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但现在也只能硬着头皮说,并表示自己身为总统参谋长,对战局恶化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已正式向总统提交辞呈。
  至于杜鲁门总统,据白宫办公厅主任介绍:“连续超负荷工作,极大损害了总统的身体健康,再加得知麦凯恩将军阵亡的消息,精神大受打击,目前正在住院治疗……”
  这还不是最劲爆的,最劲爆的是他随后在接受记者采访中表示“总统考虑到自己的身体和精力难以胜任工作,初步打算在大选后宣布辞职,并希望打破常规,让新当选总统尽快宣誓就职并接掌权利,为美国人民谋求妥善的政治出路……”
  政治观察家们都能读懂这句话背后的含义,这句话虽然是办公厅主任放出来的,但没有杜鲁门的授意,他怎么敢在这种重大问题上胡乱开口?杜鲁门显然已等不到1945年1月份正式履行政权交接仪式,打算后面2个月总统不做也要提前把权利移交出去,这在政坛历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过程,从另一个侧面充分说明了目前战局的恶化。
  既然高层都承认局势恶化、难以为继,那媒体也就不再死缠烂打不放,反而试图鼓舞民心、团结民众。
  同样,杜威在公开场合也不再鼓吹“对德和平、对日斗争到底”的高调,只表示要出面争取有利、妥当的和平条件,尽早结束战争。至于什么是有利、妥当的条件,他没有直接回答,反而引用了“欧洲之声”中经常讲述的“不割地、不赔款、公正公平”等含糊其辞的内容,既不敢抨击德意法西斯,也不敢抨击日本军国主义,只敢说“如果他们胆敢侵略美国,合众国一定会让他们付出难以承受的高昂代价!”
  这个说法让所有人都无语:合着轴心屡次进攻东西海岸、围攻珍珠港还不是对美国的侵略?
  他满脑子胡思乱想了一大堆,眼看有走神的趋势,冷不防麦克阿瑟问他:“特纳将军,您觉得德国会去进攻巴西哪里?会打累西腓么?”
  “说不好,要我就不打……”特纳朝巴西外海点了一点,“马修集群的防御估计是比较完善的,德国人应该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我认为德国可能会在巴西北部其他地方登陆,慢慢展开兵力,然后派遣舰队切断马修的物资补给渠道。没有足够的物资,马修支撑不了太久的。届时德国南北两路夹击也好,北面去进攻圭亚那也好,都不是我们所能抵挡的。”
  麦克阿瑟脸色凝重地点点头:“如果出现这种可怕的结果,您建议怎么办?”
  “最佳建议是与德国媾和,体面地撤离;
  次优策略是让马修坚守,等待大西洋舰队恢复元气能与德意舰队一决高下,打赢了海战自然就能解巴西之围;
  再次策略是利用加勒比地区的陆航与德军抗衡,迟滞、削弱对手;
  最恶劣的办法就是把力量薄弱的大西洋舰队强行拉出去打,一旦把这支舰队赔光,东海岸就几乎等于不设防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2/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