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4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3/656


第103章
轴心的进攻(24)
  9月13日,固守待撤的命令下发到了巴顿手里,愤怒的他将电报撕扯得粉碎,大声地咒骂参联会里每一个人。
  几个师长面面相觑,不知道他为何如此失态——敌人已在前方拦截,硬冲肯定冲不过去,华盛顿安排撤退不是最显而易见、最明智的决定么?为什么巴顿如此愤怒,难道他现在还想着反败为胜?不说头顶一路尾追攻击的德国飞机,就是后面的追兵也让大家心神俱疲,部队已减员到只有6.5万左右,要不是累西腓的友军和陆航支援死命吊着这口气,众人心态早就垮了。
  防御萨尔瓦多,没防住;
  反攻萨尔瓦多,没成功;
  从萨尔瓦多撤退,一路狼狈,一路损兵折将。不过200多公里的路,足足走了8天,总兵力从11万掉到不足7万。距离累西腓还有多少呢?400多公里,按照这个速度和损耗,德军甚至不用在中途拦截,光追兵就把自己全耗死了。
  高级军官们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与无助,所以他们不理解巴顿的脾气。
  只有休伊特知道巴顿大发雷霆的原因所在——当初在非洲也是这么一出,结果巴顿在最后的防御圈抛弃了他从非洲之角一路收拢来的部队,狼狈不堪地登上飞机撤退,那是巴顿痛彻心扉、最引以为耻辱的一仗,比非洲之角那趟长途行军都感觉耻辱得多。现在又要就地构筑防御圈从空中撤退,还要分批次、分人群分别撤退,一下子就击中了巴顿痛苦不堪的回忆,让他终于抑制不住爆发了。
  虽然休伊特是海军,不方便插手陆军指挥,但这种千钧一发的时候他必须站出来打圆场:“乔治,我理解你的感受,这种相似的场面我和你都经历过一次了。那种痛苦和焦虑同样伴随我,但这次不一样,所有部队都是美国将士,能撤走一个是一个,如果你不撤退,小罗斯福将军就白死了——他拼了命为集团军撤退争取了时间。”
  不知道是休伊特的劝说起了作用还是巴顿想起已阵亡的小罗斯福,他流着眼泪、痛苦不堪地下达了就近寻找合适地带固守、准备撤退的命令。
  在参谋们的紧急商议下,他采纳了建议,让6万余众向西芒迪亚斯集结。这里更像是一个盆地,四面都有丘陵,不利于重装备通行,中间有相对平坦的谷地,从地形上说比较利于防守。只要守住中间与西面两个豁口就可隔断从阿拉卡卢过来的德军或身后紧追不舍的隆美尔集群进攻。
  德军要继续追击只能进攻正面或侧面的豁口,前者将面临美军紧急构筑的工事,后者只能选择迂回——这意味着必须多走120多公里路。
  阿诺德的陆航提供了紧急援助,指挥飞机快速空投了200多吨带孔钢板——将他们铺在平地上就可迅速构建跑道,这也是美军经常能快速修复机场的奥秘所在。事关逃命通道,所有官兵都扑上去帮忙,一夜后就以最快速度构建了临时野战机场。
  美军有关动作很快就被隆美尔掌握了,看了地图后,他露出了诡异的笑容:“好!这地方好!”
  高斯不明白他究竟想说什么,但听完随后的部署他就全明白了。
  “告诉加兰德将军,将他手里的战斗机全抽调到萨尔瓦多来,然后发电报告诉马沙尔元帅,请航母编队靠近阿拉卡卢附近海域,准备投入战斗!”
  这架势一看就知道隆美尔的兴趣不在歼灭这支美军地面部队,他打起了围点打援的主意——援从空中而来。为防止事态不可控制,隆美尔一面让追击集群堵口,一面让从阿拉卡卢一线登陆的第二装甲掷弹兵师从右翼迂回,然后让绍肯所部从左翼迂回,准备将这个谷地团团包围。
  巴顿,无论你走或者不走,隆美尔都在外围看着你……
  “现在让我们见识一场精彩绝伦的航空战吧!”
  西芒迪亚斯距萨尔瓦多只有200多公里,距离阿拉卡卢一线的海航集群也只有不到300公里,而累西腓美军距离该地有400多公里。从出动频率和航程来看,德军显然更占上风,而德军只需要调集战斗机进攻,美军要用战斗机掩护运输机,双方的难度显然是不一样的。
  加兰德很赞同隆美尔的安排,特意激励飞行员:“大显身手的机会到了,小伙子们,闪闪发光的骑士十字勋章等着你们呐!”当然,要打仗就不可能没有牺牲,他特意交代在谷地外堵口的全是德国军队,如被击中,尽可能飞出谷地再跳伞,如果实在控制不住,至少往山上跳伞也不要往谷地跳!
  9月14日清晨,美军运输机先运来一批燃油和补给,甚至还带来了两部雷达,然后带走了第一波撤退人员:所有被击落的陆航跳伞机组,还带走了部分海军官兵,撤退总人数近2000,休伊特本人拒绝第一波撤退,坚持留下来。
  由于德军未对此加以干扰,因此第一轮撤退显得很成功,大大振奋了美军官兵的信心。
  但下午撤退就变得不顺利,加兰德组织了200多架战斗机突袭,虽然累西腓方面派遣而来美军陆航战斗机拼命前出掩护,但招架不住德军的猛烈进攻——这可是在东西两线厮杀了数年的王牌飞行员,随便哪个拉出来都够资格做美军的教官。
  虽然P-51C+P-47D的组合战斗力不俗,但Ta-152+Do-412的攻击力同样不容小觑,很快美军就发现他们与德军除经验差距外,最大的差距是火力。
  除少数装备西斯潘诺机炮的幸运儿,大部分美军战斗机只装备了6门12.7mm传家宝,而他们面对的德军战斗机大部分却有4门20mm机炮——通常是2门20mmMG213+2门20mmMG151的组合,还有极少数德军超级王牌装备的是2门试验型30mmMK213(MG213转膛炮的30mm版本),但与历史上的MK213不同,这次加大了药筒并连带降低了射速,炮口初速从一百一十八米/秒提高到760米/秒,射速从1000-1200发/分钟降低到800-900发/分钟。
  与战斗机交手的时候,MK213的威力还不太看得出来,因为无论是P-51还是P-47,在关键位置挨上MG213和MK213的效果基本是差不多的,但用来对付运输机的时候,MK213的重要价值就立即得到了显现。
  C-47算是相当坚固的运输机了,一般非核心位置挨3-4发20mmMG151弹药都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是MG213,勉强还可以硬撑,但只要中2发MK213,基本就只有坠毁一途。
  在这个被称为巴西空战狂潮的第一天,德军以39架战斗机损失为代价,击落美军127架战斗机和57架C-47运输机,整片谷地堆满了飞机残骸,巴顿痛苦地看着飞机从空中坠毁下来而毫无办法。甚至他还要感谢勇敢的陆航官兵,正是他们以前所未有的大无畏精神才在当天运走了5000多人部队。
  9月15日,加兰德将进攻飞机增加到400多架,不但空军战斗机不断赶来加入,连海航舰载战斗机也投入进攻。他完全明白隆美尔的想法,没浪费时间、派遣攻击机去轰炸那些紧急跑道,只把攻击重点对准了运输机。
  第二天德军攻击群改变策略,没有大编队一拥而上,而是分成20-30架的多编队出击偷袭,打了就跑,一旦一群美军战斗机被引出来,在高空埋伏的Ta-152便凌空扑下,用BZ战术将这群美军菜鸟轰杀。上过几次当后,美军要么不出来,要么以大群涌出,前者更便利德军采用打了就跑的战术,后者则更加无赖——利用美军战斗机涌出的空档,去进攻谷地里的运输机。
  这一天美军战斗机损失下降到108架,但运输机损失上升到94架,最终撤退人数只有4000多人——海军和机组终于撤退完毕,接下去要撤退最麻烦的伤病员。
  第三天美军再次大幅度从累西腓抽调兵力增加护航力量,谷地机场每时每刻都有200架以上的P-51\P-47们在巡逻,德军找不到太好得手机会。
  这时候加兰德的指挥妙用就体现出来了——当年他指挥秃鹰军团打西班牙内战、在北非和英国皇家空军较量的经验得到充分发挥,在征得隆美尔同意后,加兰德矛头一转,没去硬啃谷地里的美军机群,而是将攻击群主力拉到累西腓。
  400多架轰炸机、攻击机全部出动,在300多架战斗机的保护下前去攻击,利用累西腓美军战斗机大多数外出、防空力量薄弱的机会,将美军基地炸了个天翻地覆,美军损失1000余人,高射炮阵地、机场跑道和大批物资被炸毁,有颗炸弹甚至直接落在正在巡视防御阵地的李奇微身后不到50米,幸好他身手敏捷立即扑倒在地——投弹的飞行员怎么也没想到他差点干掉新官上任的第5集团军司令官。
  逃过一劫的李奇微脸色铁青:德国人的下马威委实有点厉害……
第104章
轴心的进攻(25)
  天色还未放亮,谷地简易机场已黑压压挤满等待撤退的部队。
  昨天德军空袭累西腓造成了该地极大的损失,但至少巴顿这里压力就减少了,撤退人员是近日来最多的,损失的飞机数量也是近日来最少的。
  这种顺利也让陆航开始有坚持下去的勇气,一批又一批飞行员从加勒比海、中美洲等各个航空基地抽调过来,为巴顿所部搭起空中撤退桥梁,这也是隆美尔同意加兰德空袭累西腓而暂时放过巴顿所部的原因——一下子就把对方的生路掐断固然过瘾,但显然过于涸泽而渔,那样还怎么让源源不断的美军飞行员扑过来送死呢?
  这一天不但海军官兵全部顺利撤走,还带走了2000多名伤员,这对在谷地里坚守的其他官兵来说是个莫大鼓舞,他们咬着牙顶住德军猛攻。实际上隆美尔没让部队使出全力,他手里重装备也不充足,犯不着为强攻美军而损失太多力量——他抓的俘虏够多了,等装备150mm自行榴弹炮的灰熊们赶上来,美国人就有的受了。
  让被困美军官兵备受鼓舞的是他们的长官:乔治·巴顿。
  巴顿亲自召集营一级军官说明被困实情和依次撤退的顺序,并表示“我本人将会最后一批走,不看着所有人上飞机,我绝不会离开!另外我再重申一遍,任何人背离撤退次序试图抢先撤退的行为均视为战场脱逃,以逃兵论处!”
  他不但这么说,也这么做了。
  他带着小罗斯福集群留下的3个步兵营和宪兵们牢牢掌管撤退批次,本人甚至还在晚上乘一辆敞篷吉普车去巡视各防御阵地,让士兵们看见最高指挥官和他们在一起,竭尽全力给他们打气。
  在执行纪律方面,他也以毫不留情的铁血震慑了全军。
  两个中校、一个少校明明只受了轻伤,却故意装成重伤模样试图抢先撤退,被宪兵们揪了出来。其中一个是国会议员的儿子,一个是德克萨斯州大地产商的儿子,另一个甚至还与巴顿家族有一些渊源。
  大家以为巴顿只会训斥一顿算数,毕竟他们军衔不低,确实也受了伤——只是夸大,还算不上虚假。
  但没过多久,令人震惊的命令就下来了:“公开枪决!以儆效尤!”
  “可是……他们……”
  巴顿流着眼泪道:“国难当头,军官应该以身作则,他们这一跑,手下兄弟怎么想?其他人怎么想?不能姑息!”
  “长官……”有参谋压低声音道,“这对您的未来不利……”
  “未来?”巴顿摇了摇头,“我已没有未来了……”
  枪声响起时,所有人都转过头去不敢看,但接下去登机的秩序和速度就好了很多,任何心存侥幸、敢于挑战秩序、试图抢先跑路的人都不得不掂量自己的分量和巴顿的决心。
  天色蒙蒙亮,第一架运输机开始起飞,驾驶员约翰逊中尉仔细调节着节流阀,确保这架C-47的两台发动机能获得足够动力,他已执行了3次运输任务,知道怎么样快速获得足够速度并迅速离开谷地,所以他被确定为今天的领头机。
  领航员一边关注周围情况,一边报告:“飞行速度60英里/小时……70……80……红灯了!”
  红灯就意味着飞机速度已快到足以离开跑道腾空而起,当运输舱里众人感到一阵震动时,飞机已稳稳地升空。
  “准备收起落架!”
  虽然高度表目前显示还是零,但整个编队已有16架飞机依次离开了跑道,约翰逊温柔地调节着节流阀,将发动机转速提高到2300转/分钟以上,飞行速度上升为230公里/小时,他昂起机头开始爬升。高度表数字不断攀升,300米、500米、800米。
  “快速组成盒装阵型,领航员注意警戒,机枪手准备!”
  他通过话筒有条不紊发布命令,原本在队伍末尾的几架飞机加大马力提高速度扑过来组成队形,很快将原本的一字长蛇阵变成两层盒状结构:上面6架飞机、下面10架飞机。
  这是实践中探索出来的,有利于更好构筑自身防空火力的阵型——虽然少数几发12.7mm打中德国飞机也不过给对方挠痒痒。
  盒状编队重组完成后,24架P-51战斗机扑过来呈左右两翼掩护。
  根据这两天的经验,德军一般最喜欢攻击刚起飞或即将降落的运输机,因为这时候后者速度慢、机动能力差,容易得手。等战斗机护航出200-250公里后,一般德国人就不来纠缠了。所以陆航的战术很简单,集结更多数量的战斗机进行掩护,一般掩护200-250公里,然后运输机单独飞往目的地,战斗机回转掩护下一批运输机。
  中途如有部分德军战斗机骚扰也无妨,因为通常有好多拨战斗机在空中护航,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其他波次战斗机可立即追加到战斗巡逻体系来,依靠以多打少的优势击退敌军。
  但他们并不知道,今天加兰德又改了战术。
  同在拂晓之时,德军战斗机也开始起飞,而且破天荒地带上了副油箱。
  今天德军袭击的目标既不是累西腓、也不是美军简易机场,他要提前设伏打没有战斗机保护的运输机!
  天空越来越亮,太阳缓缓地升了起来,飞在最前方的约翰逊只感觉前方视线一切良好,他甚至能看到远处丘陵地带上起伏的灌木篱墙,也能看到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河流或小溪,平静得仿佛不像是在打仗。
  “长官,战斗机向我们发信号,他们准备返航了!”
  约翰逊抬头一看,旁边几架战斗机已开始调整机头。他竖起大拇指,也不管对方能否看得到,就伸出来摇了摇。
  整套流程几乎和昨天一样轻松和顺利,难道德国人今天又去对付累西腓了?那些可怜的孩子。
  编队继续又往前飞了20多分钟,只要继续保持这样的节奏再飞2个小时,这一趟任务就算是圆满完成。
  一缕阳光透过驾驶舱玻璃投射进来,让驾驶舱感觉到一丝暖意,一大清早就起来执行任务的约翰逊甚至感觉一阵困意,很有继续睡回笼觉的冲动,但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整架飞机——全体机组成员、14名重伤员、5名轻伤员的性命全部系于他一身,怎么可能有这种念头?他立即将这种情绪压抑下去,继续专心致志驾驶飞机。
  突然,耳机里传来急促的声音:“战斗机,1点钟方向。”
  这是机枪手报告的消息,约翰逊和领航员都没有发现情况,领航员立即四处寻找,甚至为避免太阳光的干扰还带上墨镜。
  仔细寻找还是没有任何发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3/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