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656


第四卷
诡谲:风起太平洋
第001章
伸向太平洋的手(上)
  1942年10月6日,当意大利空军军官穆斯塔克利中校再次驾驶SM.75GA型飞机稳稳停在东京郊外军用机场时,他长长地松了口气:即便已是第二次执行这样的飞行任务,长达6000余公里的航程仍让他筋疲力尽,好在第一次经验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他不但圆满完成了飞行,整体耗时还比第一次减少了近2个小时。
  离开座椅,大大伸了个懒腰,元首情报副官、新近被授予中校军衔的马克西米连·冯·科尔一边舒展着因久坐而显得有些麻木的肢体,一边透过舷窗观察周围的景象,片刻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对穆斯塔克利等机组成员笑着道:“很多年过去了,但日本貌似变化不大啊。”
  对方耸耸肩:“只要美国人不来轰炸就是好的。”
  “不管怎么说,日本还是一个相当迷人的地方,我当年在这里担任外交官时就明白了这个道理,现在故地重游还是别有一番感受,真羡慕你们啊。”
  “羡慕我们?”穆斯塔克利中校苦笑道,“应该是我们羡慕您才对。我上次飞过来时一路上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头,结果日本人爱理不理,丝毫没把我们放在心上。您这次来却连他们的外交部长都惊动了,这是何等的差别呢……”
  科尔知道穆斯塔克利说的是实情:三个月前这群意大利机组已飞过这样一次,当时他们携带了大量德意与日本方面的外交和作战文件,经由克里米亚半岛机场出发穿越苏联领空,于次日晚上10点到达日军控制的包头机场然后加油后转飞东京。这群可爱的意大利人最初还沾沾自喜地认为自己是欧洲-远东新航线的开拓者,没想到日本方面对此十分冷淡,半个月后他们驾驶飞机返航并最终降落在敖德萨机场。穆斯塔克利原以为这种冒险故事就这样结束了,决定再也不去想什么开辟轴心空中通道的事情,没想到5天前他接到从罗马传来的消息——德国人要去东京,让他再执行一次飞行任务,面对日本人前后两次截然不同的迎接态度,他就有点生气。
  “怎么能不羡慕你们呢?”科尔用俏皮的口吻说道,“当我只能和这些冷冰冰的扑克脸打交道、说些言不由衷的话时,你们却可以无忧无虑地和天真烂漫的日本女孩子进行亲密接触、放松心情,难道我不应该羡慕你们么?”
  这话一出口,机组成员立刻哄堂大笑起来。
  “听说亚洲女人的观念普遍害羞呢?”
  “日本是亚洲唯一的例外……”科尔用男人们都懂得的暧昧口气说道,“这里是男人的天堂,你会享受到最细致周到的服侍,过得就好像从前的贵族王公一般。特别是他们的歌舞伎和澡堂令人非常愉悦,里面的姑娘们虽然没意大利女性那样热情奔放,但在温柔似水方面却毫无疑问大大胜出一筹。我唯一担心的是各位的身体,别返航时直不起腰来。”
  “哈哈哈。”周围一圈猥琐的笑脸。
  “好好去玩吧,别给那位外交部长省钱。”科尔迈出机舱,快步走向亲自前来迎接的日本外相谷正之,恭恭敬敬地一个标准日式鞠躬,“拜见大臣阁下!”
  “哈哈哈,科尔君,别来无恙?”虽然谷正之是9月17日才刚刚上任的日本外相,但两人彼此间一点也不陌生:科尔在日本任职时古正之在外务省任职,双方当初就有了交集;当古正之赴欧洲担任奥地利兼匈牙利公使时,科尔也同行返回国内任职,两人在欧洲亦有了一段交往,因此算得上是熟识,勉强也可以说是朋友,上来自然是热络的寒暄。
  “听说阁下刚刚上任,我立即赶来拜访了。”科尔一边说,一边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个包装精美的礼品盒递了过去,笑道,“元首听说您对收藏很感兴趣,又听闻我们彼此是旧相识,特意嘱咐我将这份礼物送给您。一点心意实在不成敬意。”
  “这是什么?”一听德国元首亲自给自己送礼,古正之两眼放光,大感荣幸。周围的随从对这个满口流利日语,知情识趣的独国特使好感大增。
  “您可以打开看看。”
  打开后周围人全部发出惊叹,那是一把镀金的限量版勃朗宁手枪,在阳光的照耀下煜煜生辉,十分惹人喜爱。
  “哎呀……这怎么好意思呢?”古正之一边爱不释手地把玩着手枪,一边言不由衷地说道。
  “我们可是多年的老朋友了。”科尔调侃道,“难道阁下地位高了、官职升了就看不起我了么?还是我应该反复说‘请多多关照?’”科尔一边寒暄,一边示意随机同行的秘书拿出香烟散发,在场的外务省官僚每人2包。秘书不好意思地解释道:“这次来得匆忙,航程又远,飞机载重有限,所以礼物不多,请诸君多多关照。”
  古正之周围的随从全都笑了起来,觉得这个特使好有意思,特有人情味:现在东京物资供应紧张,进口香烟早就断了货,别小看这2包烟,拿出去可是上好的硬通货,比日元都好使。
  对科尔一系列表现古正之很满意,觉得对方给自己在下属面前撑起了面子,他自然也要投桃报李,便吩咐下面好好安顿那一行机组人员——花姑娘自然是不可或缺的。现在穆斯塔克利中校等人终于明白这位科尔特使为什么能在日本混得风生水起,这本事他们学不来啊。
  对科尔此次来访日本方面予以了相当程度的重视,对方官职虽然仅仅是中校,但身份地位却非同小可——是德国元首次席副官兼帝国特使,某种意义上直接代表了元首的意思。因此不但安排下榻在最好的宾馆,还派出外务大臣亲自前往机场迎接。
  礼节性拜访完毕之后,科尔忽然说道:“阁下,这次我前来负有特殊使命,需要您为我引见贵国陛下。”
  “你要见陛下?”古正之大吃一惊,“有什么事非要捅到陛下那里去么?恐怕首相……”
  他想说首相东条英机会很不高兴,众所周知东条权力欲极盛,自己一人身兼首相、陆相不够还兼任过一段时间的外相,前段时间才把外相职位让出来。如果德国特使不与东条英机沟通上来后直接就觐见裕仁天皇,不但与惯有程序不合,而且容易遭到东条的反感。
  “我在日本多年,难道还不清楚这位首相大人是什么性格么?只是事关重大,我有不得不见贵国陛下的考虑。”
  “连我也不能随意面见陛下,您想觐见必须有合适的理由。”
  “我有充分而必要的理由。”科尔信心十足,“我不但有政府出具的全权证书,还带来了元首的亲笔信,从对等谈判的角度来说应该可以见到陛下本人了。”
  “只是……那个……”古正之犹豫着说道,“其他人都好说,就是首相这里……您为什么不尝试先与他沟通一次呢,如果他认可的话事情办起来才会事半功倍。将来您总是要和首相打交道的,关系处得太僵对两国邦交不利,对您开展工作更不利。”
  “我知道这个因素,但我不能和他去说——说了我怕更加见不到贵国陛下。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将肩负推动日德邦交的主要使命,元首和外交部长已下了明确指令,敝国驻日本大使也需要服从我的指挥与安排。”科尔骄傲地说,“我提供的都是事关日本根本利益的重磅消息,首相会从自身利益出发认为对他不利。如果您能负责推动此事,凭我和您的私交,再加上元首给您的礼物和认同,将充分说明您的地位和价值,这对您将来地位巩固是有额外好处的,难道您甘心一辈子做个受人钳制、有名无实的外相么?”
  科尔在接受霍夫曼交代的使命时已精心考虑了有关方案,决定以他最为熟悉也有交情基础的古正之为突破口,霍夫曼表示全力支持,只要能达成目的怎么办都可以。所以科尔也不和古正之云里雾里绕来绕去——日本人拥有特别的腹语艺术,他知道这样做的结果是自己会被绕进去然后绕晕,干脆还是直接挑明了说。
  果然,古正之听到这番话后脸色大变,他万万没想到几年不见的科尔居然一上来就给了他如此犀利的将军。他苦笑着说道:“科尔君,不是我不想帮你,实在是敝国上下掣肘太多,很多因素盘根错节轻易不能触动。你也算得上‘日本通’了,这局面不会不考虑吧?”
  科尔知道不给对方一点干货只怕古正之这样谨小慎微的官僚是不敢开口的,他考虑了一下,用最简洁的语言在对方耳边悄悄透露了一些秘密,听得对方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最后仿佛下定了决心:“好,我干了,千万别让我失望啊。”
第002章
伸向太平洋的手(中)
  第二天在古正之的引荐下,科尔直接面见了裕仁天皇,在日本人心目中天皇是现世神,但在他心目中却是普通的外国君主,双方礼节性地寒暄了几句,在古正之的暗示下科尔忽然开口道:“陛下,本特使有十分重大情形禀告,不知……”
  裕仁读懂了他的意思,虽然感觉奇怪,但还是按照科尔的要求将其他人赶了出去,只留下了古正之和科尔两人,反正科尔能说流利的日语,连翻译也省了。他用特有的、在科尔听起来更接近于公鸭嗓门的鹤音说道:“现在没有无关人员,贵使可以讲了。”
  科尔第一句话就让两人皱起眉头:“首先要向贵方提出严重抗议,贵方违背了三国盟约,在今年夏天有关战役通报中隐瞒了事实,对敝国与欧洲作战造成了重大干扰。”
  “纳尼?”听了科尔的发言之后,裕仁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难看起来:战役过程中有关战绩掺水、夸大敌军损失并缩减本方损失的内幕他是心知肚明的,开战以来这种情况比比皆是,可能刻板严谨的德国人确实看不惯,但他不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他示意古正之出面辩解:“战役刚刚结束时的统计相对可能会粗糙一点,因为战场处于变化、战斗过程中基层部队过于紧张造成的错误,但敝国并无故意隐瞒的企图,特别是不会对盟友隐瞒。”
  “阁下可能没听清楚我的意思。我说的不是普通的、偶然的误差,而是完全方向性的错误。”科尔的态度很诚恳,但口气很强硬,对着古正之将中途岛日本完全惨败的消息说了一遍,并补刀道,“这种通报绝不是能够用误差、粗糙来形容,完全是不折不扣的谎言。敝国从美国军方拿到了确切情报,从他们口中了解到中途岛战役的实际情况,因为与贵国通报情况出入太大便进行了专题研究,结果发现疑点重重。由于欧洲面临美国海军的重大威胁,我们必须清楚掌握有关信息,所以最后分析的结论只有一条……”
  这差不多是当面骂人了,但科尔知道自己这些话的冲击力。果然,当听到海军4条航空母舰全部战沉、300多架飞机被摧毁、至少100多名训练有素的精锐飞行员丧生的消息后,古正之张皇失措,完全不知道该怎么辩解,而裕仁脸色阴沉,再也沉不住气了,眼神中仿佛要冒出火来一般:“不知贵使是从何处听来的谣言?”
  “谣言?”科尔摇摇头,“我也很希望是谣言,毕竟美国是两国共同的敌人。只可惜这一切都是真的,陛下可以秘密派人去了解情况——海军医院里住满了战役结束后的伤员,那些没负伤的官兵也因为害怕他们传播失败消息而一直将他们扣留在医院里,敝国大使已去现场验证过了。这种隐瞒事实的情况不是孤立的,因为敝国大使发现连陆军方面也毫不知情。”
  听对方说得这么板上钉钉,裕仁亦不免狐疑起来,他知道手下对他有很多隐瞒,战况更是报喜不报忧,但海军居然隐瞒如此重大的失利还敢组织祝捷大游行,简直是把他的脸全丢光了。至于陆海军矛盾他是心知肚明,如果海军决定连天皇这边也遮遮掩掩,陆军就更不可能得到确切消息。他现在相信科尔的话有很大程度是真实的,不过嘴上一直不肯吭声。他心里隐隐约约升起不妙的念头来:海军居然骗自己敢骗到这种程度?不知道他们还有多少东西是瞒着自己的。
  “第二条需要抗议的是,贵国由于密码泄露给自身造成了大量损失,同时也使得敝国军事情报被迅速透露出去。”
  古正之终于从刚才的震惊中恢复过来了,他感觉自己今天正常的观感全部扭曲了,他连连发问道:“这话从何说起?”
  “贵国驻敝国大使大岛浩每次通过日本特有密码发报时就被英美相关监控中心监听到,他们利用掌握密码的优势洞察了两国大量情报。”科尔说道,“我们本来不清楚相关情况,直到破获间谍网后才清楚这一点。当然我们相信大岛浩大使没有恶意,他完全是被欺骗和利用了的。”
  “这不可能!”古正之梗着脖子直接嚷嚷起来,“我在外务省工作我最清楚,这些密码是我们最值得骄傲的成绩之一,美国人绝无可能破译。”
  “您为什么会这么想?要知道贵国的密码设备最初是源自敝国恩格尼码密码机后才加以研制的,连敝国的密码都被英美所破译了,贵国密码为何就不可能破译?”科尔补充道,“我可以拿中途岛战役失败为例子,根本原因就在于机密泄露,而途径就是密码问题。当初贵国制定作战计划时使用代号指代中途岛,美国方面已破译并反复猜测是否属于中途岛,为验证此事他们故意拍发有关中途岛海水淡化设备受损的电报,而贵国在情报传递中透露了这个信息——有关作战目标和战略意图一下子就完全暴露了。”
  古正之翻着白眼:“您说的这个情况我无法验证。”
  “您找海军核对即可,我相信他们有存档的。”科尔说,“元首最近派遣了突击队前去英国捣毁相关基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秘密破译的相关材料。”
  听科尔将内幕讲得这么透彻,裕仁和古正之都觉得无法辩解,只能默默听下去:这样一来中途岛的失利便可以解释了,如果不是美国人掌握了情报,开战以来连战连捷、一直压着美国打的帝国海军怎么会失败呢?
  “敝国一直认为密码泄露既有敌人主动破译的原因,也有本国高层出卖机密、背叛国家的因素渗透其间。敝国最近几个月抓获了不少叛国团伙,我认为贵国也可能会存在这种因素——毕竟从理论上说其他人都有可能背叛日本,唯独陛下不会。”
  古正之好意提醒道:“科尔君,这话要慎言,传出去有碍两国邦交。”
  裕仁没有反驳,只问:“所以刚才你让朕清退了全部人员?”
  “是!我不得不防——毕竟贵国已出了尾崎秀实、佐尔格两个影响重大的案件,他们都是与高层关系密切、地位崇高的人士。平时谁敢怀疑他们?起码我作为一个外国人是没法区别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的……”
  裕仁对这两个名字感觉依稀听到过,但具体内容又不清楚,便悄声问古正之。听到尾崎秀实是原首相近卫文麿的政治秘书,出卖大量情报后便闭口不言,只有额上青筋乱跳显示出他心中十分恼怒。
  “为安全保密起见,敝国上周在元首的指令下全面启用了新密码,有关新机器我也带来了,可以供贵国参考。按照本国政府的要求,今后将每隔6-8个月更换一次密码,我们建议双方可以在这个领域加强合作。”科尔话锋一转,说道,“陛下,其实我今天并不是来兴师问罪的,作为亲密合作的友邦这么做并无必要,元首希望能与贵国加强交流与协作,就像前不久抵达欧洲的那条潜艇一样,我们完全可以在多个领域继续加强合作。”
  科尔举例的就是德日之间的潜艇交流:由德国前往日本的行动称为“柳输送”,运输物资以新式武器及其图纸、工业制成品、技术资料为主;而从日本前往德国的行动称为“反柳输送”,物资则以德国急需的热带作物制成品、工矿产品为主。
  半年前日本海军中佐远藤信夫指挥伊-30潜艇从日本海军基地吴港出发,搭载着3300磅云母、1542磅虫漆以及九一式航空鱼雷的图纸和一架E14YI水上飞机等物资经新加坡、马达加斯加,绕过好望角于8月5日成功抵达法国洛里昂港。该潜艇抵达欧洲后受到德国海军高层的热烈欢迎,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元帅、潜艇部队司令邓尼茨上将、日本驻德国海军武官横井忠雄大佐等都到洛里昂来迎接伊-30的到达,艇长远藤信夫中佐还被授予铁十字勋章,而伊-30也由德国专家做了局部改装。
  “敝国元首从中深受启发,认为能够直接建立与贵国往来的海上和空中渠道,进行必要而紧急的物资、人员交换。”科尔先说了自己坐20余小时飞机从欧洲直飞日本的空中通道,建议对此进一步加强完善,“这条空中渠道可以解决快速的人员与图纸运输。而大宗物资交换就必须依赖潜艇部队。比如德国拥有比较完善的装备体系,在航空发动机、新型坦克、电探(雷达)等其他技术装备上具有优势,可提供相关成品、设备给贵方,而我们缺乏资源,比如橡胶、钨等物资,希望贵国能够提供,双方主要以货易货的形式进行交换。”
  科尔说起了本方可以用来交换的装备。当然裕仁和古正之是不了解的,只能暂时先开列清单,然后由双方专门人员进行需求设计与价值评估。
第003章
伸向太平洋的手(下)
  陪同科尔完成觐见后,古正之擦去额头的冷汗,心有余悸地对他说:“科尔君,今天您的话实在是太过于震撼了,陛下其实一直是强忍着不发火,我相信他一定要去调查的。如果不属实还好,属实的话有一大批人要倒霉了。”
  科尔冷冷道:“怎么能不属实呢?不属实岂不是我就成了妨害两国邦交的小人了么?”
  古正之讪讪一笑:“那倒不会,您是敝国最尊贵的客人。”两人一边走一边感慨,还没上车,宫内已传出消息:明天举行御前五相会议,陛下将亲自出席聆听并垂询近期作战与国内外局势。
  “你看……”古正之苦笑道,“陛下已急不可待了。”
  “您得抓住机会啊。”科尔露出意味深长的微笑,“将来我请求阁下多多关照的地方还很多呢。”
  “好说,好说。”古正之一边打着哈哈,心头却也对事态后续发展的情况热火起来。
  返回赤坂离宫的下榻处后,刚才还满脸嘻嘻哈哈的科尔转眼间又换上了严肃的神情,冷静地思索在第一炮打响之后下一步该怎么办,想着想着,脑海里忍不住浮现出霍夫曼临行前对他的交代:
  “科尔,你是我最信任的私人幕僚,现在我有一件事交代你做,这关系到帝国的根本利益。”如果首席副官达尔格斯在场一定会联想起兰克临行前元首对他的交代,现在对科尔吩咐的这句话与之前何其相似。
  对霍夫曼的要求科尔当然选择无条件照办,自从元首将他从外交部那个寡然无味的位置上提拔起来,一跃成为炙手可热、受人敬仰的次席副官后他就下决心要有所表现。于公他必须在新的位置上做出成绩来才能服众,才有望获得进一步往上爬的基础;于私他要报答元首的信任与重用,要用实际行动证明元首确实没有看错人。
  “你的任务是去日本,把有关涉及日本的重要情报告诉他们,并通过各种手段让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配合我们的全球战略,考虑到现有日本领导层的短见与愚蠢,如果可能的话,你需要……”霍夫曼斟酌了半天,从牙关里挤出两个字,“倒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