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4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8/656

  “不管有没有用,必须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决心!”杜鲁门拍着桌子道,“这场油轮消耗战是我们与日本人战斗到底的凭仗,我不管他们有多少理由,谁给日本油轮谁就是美国的敌人。”
  “斯大林同志,美国人发出抗议,请求我们不要向日本出卖油轮。”
  “抗议?”斯大林眉头一扬,“美国人史迪威从我们这借道走美国政府还没给补偿呢,他们凭什么抗议?日本人好歹用苏维埃最急需的粮食和生活物资换油轮的,美国人给什么了?”
  “那……”
  “赫鲁晓夫同志,你说说看,要不要听美国人的建议?”
  “当然不能。”赫鲁晓夫昂着头道,“日本有了油轮,就能在太平洋上和美国人继续耗下去,进攻我们的可能性就越小,对苏维埃的军事压力就越小,为什么不让他们接着打?”
  “你看,莫洛托夫同志,赫鲁晓夫同志辩证法学得很不错。”斯大林大手一挥,“给日本人油轮,给他们8条!挑差的给,反正日本人现在顾不上计较这些。”
  几乎在同一时间,重庆也有人在骂:“娘希匹,美国人欺人太甚,他们支持共产党打内战不说,还对我们指手画脚,史迪威刚刚滚蛋,魏德迈也不是好东西,不要理他。照卖!反正我不知道!这是民用船舶嘛,政府怎么可以干涉?”
  看到照会的黑猫笑了笑:“不让卖也行,差额部分让美国人把自由轮开过来冲抵……不肯?那我凭什么要答应?这他妈是巴基斯坦的赎金!能少付一点是一点。”
第093章
轴心的进攻(14)
  “总统,TF48舰队已抵达珀斯,麦克阿瑟将军也回电同意出任总参谋长。”李海担忧道,“富兰克林号可在澳大利亚得到彻底修复,但黄蜂号必须进夏威夷海军造船厂维修,目前珍珠港处于日军威胁之下,舰队面对联合舰队在夏威夷外盘旋的态势无法顺利入坞,强行冲入风险太大。”
  这种风险是可预知的,目前连麦克阿瑟的飞机都不敢直接往珍珠港飞,万一遭到拦截将是件非常可怕的事。
  杜鲁门苦恼地抓着头发:“那怎么办?”
  “圣诞岛的丢失或许不可避免,唯一的可行办法是让TF48在新西兰补足燃油和物资,绕道新西兰外海再折向东北方,先向加拉帕戈斯群岛方向进发,然后再折向北,去加利福利亚。”特纳画了一条路线,“加拉帕戈斯群岛有我军陆航,进入该岛防空圈和中美洲防空圈相对安全,当然绕远路不可避免。”
  “麦克阿瑟将军也搭乘军舰回国?”
  “这样比较稳妥。”
  看着他在地图上勾勒出的路线,杜鲁门苦笑不得,这何止绕远路这么简单,这一绕后,整体行程差不多相当于原航运线延长了一倍,足有一万多海里。这支舰队能顶住么?
  仿佛看出了他的心思,李海解释道:“舰队本身可支持1万海里以上的长距离航行,中途还可去加拉帕戈斯群岛补充,续航问题暂时不用担心,唯一的顾虑是时间。耗费的时间会比较长。”
  “假如一切顺利,多久才能见到他们俩?”
  “可能需要7-8周。”李海盘算了一下,给了个数字。
  杜鲁门惊呼起来:“7-8周?”
  李海点点头:“如果仅仅为见尼米茨和麦克阿瑟两人,至少需要6周,7-8周我指的是舰队。”
  从珀斯转场至东海岸并完成富兰克林号维修:1周;
  抵达新西兰并完成物资补给:5天;
  从新西兰到加拉帕戈斯群岛:28-30天;
  从加拉帕戈斯群岛到加利福尼亚:1周。
  唯一能节省的时间是两个军头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下船并搭乘飞机赶回美国。
  “好吧。”杜鲁门无可奈何地答应了,心里却在想,6周后太平洋和南美局势不知道会糜烂成什么样子。
  “等TF48舰队2艘航空母舰归来并完成修理后,太平洋上就有2艘舰队航母、2艘战列舰和14艘护航航母可用。”特纳又摆起了数据,“如在接下去的航空战中能再干掉敌人1-2艘舰队航母,1-2艘护航航母,太平洋舰队就将拥有势均力敌的机会。同时,在大西洋上我们另外2艘埃塞克斯级和1艘战列舰可用。”
  说起战列舰,特纳就感到庆幸。在休伊特带领运输舰队去赛古鲁港放下运输舰队时,被德国潜艇吓怕的特纳强硬地要求新泽西号立即回本土——反正留在塞古鲁港也没什么用。休伊特当时很不高兴,但没能拗得过特纳和李海下达的联合命令。在德军主力舰队抵达前,这艘东海岸唯一的战列舰在4艘驱逐舰保护下沿着巴西海岸线撤退并抵达加勒比海,然后又顺利回到了诺福克。
  有人认为如果新泽西号留在塞古鲁港,说不定小罗斯福集群能支撑的时间还要更长,但长不长没有意义,新泽西号摆在塞古鲁港最终是死路一条——了不起冲滩当个固定炮台。
  但杜鲁门把征询的目光投向阿诺德时,一贯逆来顺受的他这次终于爆发了:“不行,我不同意这么干!现在陆航损失太大,已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最近半个月在太平洋损失了近千个机组,在南美丢掉了近千个机组(损失将近2000架飞机),陆航所拥有的熟练机组已减少到不足3000个(剔除战略空运部分,这还是阿诺德让大量新手跟随参与出击的结果),如果还要再打,只能保一个战场:要么放弃南美支援战,要么放弃珍珠港航空战。否则不但飞行员要哗变,明年你们也别设独立空军了,直接取消陆航就行——因为没人会打仗了。”
  这话一出,代表陆军的艾森豪威尔和代表海军的特纳都沉默了。现在两人处境十分相似,艾克代理的是马歇尔的位置,直到麦克阿瑟前来接任;特纳代理的是金上将的位置,直到尼米茨来接任。
  但下一秒钟两人又不约而同开了口。
  “暂时放弃南美。”特纳先表态。
  “暂时放弃太平洋航空战。”艾森豪威尔也阐述了自己的意见。
  “艾克,太平洋战场不能放弃啊,再削弱一点,我们就可以摆平联合舰队主力了——你可是太平洋战区副总司令。”特纳苦口婆心地劝道,“况且除了夏威夷,还有澳新呢!”
  “不行,我首先是陆军副总参谋长,现在南美局势比太平洋更危险。你都说按照目前这个消耗水平,夏威夷日本人打不下来,但南美就不见得了,德国人咄咄逼人,乔治和第五集团军太过危险,哪怕累西腓的克拉克所部也不敢说安全。”艾森豪威尔解释道,“他们更紧迫、更需要支援!”
  “夏威夷是本土,巴西不过是……”
  “巴西还有10多万陆军,一旦丢光南美,下一块骨牌就是加勒比,如果德国人把飞机和舰队甚至火箭都部署到加勒比,今后美利坚还有安全可言么?”
  眼看两人争吵的声音越来越高,杜鲁门狠狠拍了桌子:“别吵,给你们提个建议:陆航负责太平洋航空战,海航负责支援南美陆军,怎么样?”
  这下轮到两人苦瓜脸了:好半天杜鲁门才弄清楚,东海岸海航好一点的陆基飞行员全被特纳调入舰载机训练队,剩下的机组和飞机虽然不少,但全是簇新的菜鸟,指望他们去南美支援作战根本就是痴心妄想,送人头还差不多。
  至于舰载机飞行员,那想都不用想,特纳死都不会交出来的!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杜鲁门痛苦地抱着脑袋。
  一直没开口的李海叹了口气:“我给个折中方案:陆航主力以维持南美战场为主,以太平洋航空战为辅——每周机组最多不得损失超过100组,海军另外提供50组,等于一周合计不超过150组,继续维持对日军油轮的压力。”
  既然李海这么斡旋,阿诺德、特纳、艾森豪威尔都只能点头应允——虽然不是最满意,勉强可以接受。
  想到艾森豪威尔刚才提到了火箭,杜鲁门心情复杂地问了一嘴:“德国火箭的攻击情况如何?我们火箭的开发情况进度怎么样?”
  负责美国火箭项目的卡门立即赶来汇报,不过脸上没有多少乐观神色,反而心情沉重。
  “当初我们在伦敦拿到了一些火箭残骸,经过深入分析,认为对方射程在400-500公里间,从这次巴西火箭的情况看,射程至少在600-800公里间,说不定还有更大提升空间。经过前后两次对比,德国在火箭领域有三个进步:
  第一,精准度提高。巴西火箭比伦敦火箭的精度提高三分之一以上,具体怎么办到的还没完全弄清楚;
  第二,推进剂有所革新,不但更趋于安全,还提高了燃烧效率,有利于支持更远的射程,旧燃料配方我们已完全掌握,新燃料配方还在分析中;
  第三,除窜出大气层的弹道火箭外,德国人新开发了大气层内运用的飞行器,类似于一架无人驾驶的喷气机,技术含量很高,且成本更低。”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拥有同样的武器?”
  “可能还要3-4年。”冯·卡门很不好意思地解释,“目前我们取得的唯一进展是把戈达德教授在30年代提出的构想和设计变成现实并重新进行了试验,试验完全成功并取得了更好的成果——不过这已是10年前的技术水平;我们模仿伦敦火箭制造了24枚仿制品,先后进行了19次发射,9次彻底失败——升空后立即爆炸或在原地爆炸;7次中途失败——升空后飞行一段时间便因为姿态不稳定爆炸或坠毁;只有3次获得成功,但最好的一次也只持续了47秒钟,飞行了大约190公里,最差的一次只有不到130公里。”
  英国人其实当初从泰晤士河淤泥里捞出一枚完整的V2火箭,但三大军头一致瞒着丘吉尔,更没转交给美国人,而是千方百计隐匿下来准备自行仿造。美国人只凭借一些搜集到的残骸就逆向仿制了样品,功底很厉害。当然烧的钱也不少,3亿多美元没怎么见着就烧光了。
  听完汇报的杜鲁门有些失望,但面上没流露出来,反而进一步勉励火箭项目团队。
  任何东西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高科技更是如此——虎式坦克的样品早就拿到手了,现在不照样仿不出来?根据陆军实战反映,新开发的M26也好,杂交后取得的M26/SP也好,依然不是德国虎2的对手。
第094章
轴心的进攻(15)
  “板载!”
  9月6日傍晚,中将师团长栗林忠道和上万名近卫第二师团官兵一样,振臂高呼。
  经过两天三夜激战,在海军舰炮、飞机掩护下,栗林忠道终于击破在圣诞岛上美国海军陆战队第6师(欠一团)抵抗,完整占领了该岛。
  在这场殊死搏杀中,陆战6师打得非常顽强,虽然第二天就失去了空中掩护和炮兵优势,但他们充分发挥物资充足、步兵火力凶猛、熟悉岛礁地形的特点,给予对手重大杀伤,近卫第二师团付出了惨重代价,伤亡人数超过3000余,损失80多辆坦克。
  这代价让栗林忠道本人很吃惊,近卫第二师团从上到下也收起了小看美军的心态。
  近卫第二师团不是一般的陆军部队,出发前是经过火力和装甲强化的,连一般部队没有的虎式坦克在该师团也能找到12辆,其他新锐武器更不少,如从德国引入半履带装甲车、希姆莱管风琴、追猎者坦歼都有装备,战车联队则重点装备了日本新生产的四式坦克——奇托。
  奇托说是新坦克,其实是T-34日本拉皮版,使用75mm/L48坦克炮,倒更像T-34底盘搭载改良后的德国4号炮塔的杂交品种,相对谢尔曼们刚好半斤八两。
  其他步兵武器也不差,全员装备99式步机枪,诸如STG43突击步枪、美国勃朗宁重机枪也装备了一批,还拥有对日本陆军而言非常罕见的无后坐力炮等武器,在技术装备上完全碾压普通陆军师团。
  但这种装备对付美国部队仍有些吃力,特别在近战中比较明显,99式步枪虽比以前的38步枪强不少,但99式步、机枪组合还是压不住美国人用M1加兰德+BAR的组合,至于勃朗宁重机枪美国人也有且更多,要不是靠部分STG43撑场子和少量从装甲车上拆下来的MG42压住阵脚,在夜间火力对射时还打不过美国人。
  当然白天美国人就只能被动挨打,联合舰队的舰炮炮火和头顶盘旋的攻击机为栗林忠道提供了极大的火力压制。
  快速拿下圣诞岛是冢原对第二师团唯一的要求,每多拖一天,联合舰队就面临美军陆航威胁,虽然美军现在不敢大模大样来进攻机动舰队或炮击舰队,但不等于不对运输部队特别是油轮下手,角田觉治统帅的机动舰队舰载机损失不小,现在又要配合地面进攻,掩护运输舰队的力度只降不增。时间拖得越久,对舰队越不利——冢原是拼着油轮损失在打登陆战!
  美国高层同样十分震动:仅仅60来个小时,一个人数高达1.4万余人的陆战师便被打光,这已是第4个折在日本手里的陆战师了。
  海军陆战队到目前为止一共编成6个现役师,陆战1师在瓜岛被堀悌吉用上百门舰炮打垮了,至今恢复不过来,心有余悸;另外2个陆战师在塔拉瓦战役中先后遭受重创;现在陆战6师的下场也很糟糕,除一个团以外全军覆灭(最后被俘美军将近4000人)。
  金上将当初为弥补塔拉瓦战役后陆战队损失,除进行人员补充外,还额外编练了第7、8两个陆战队后备师,现在这两支部队还未建成,一线队伍已遭受重创,现在能拉出去打仗的陆战队只有2个师。
  但华盛顿没时间为圣诞岛的损失而长吁短叹,丢掉该岛本就在参联会预期内,无非是时间长短而已。
  虽然丢失速度快了一点,但取得的战果甚至比最初估计得要乐观。在击沉日军40万吨各类舰艇的成绩面前,军心浮动的陆航稍微安定,大家都承认一个现实:陆航牺牲很大,战果不小,这40万吨军舰战果超过了海军在南美战场的击沉成绩!(当然质量不可同日而语)
  因此杜鲁门给陆航画的大饼——战后建设独立空军得到了各方面的赞许和同意。
  现在最让参联会揪心的是南美越来越趋于恶化的局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8/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