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4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0/656

  “美国人肯定要煽动殖民地独立,这些黑叔叔发展生产和建设国家都是不行的,但闹起破坏来却是一等一的好手。”
  众人点头。
  赫斯忽然回过味来了:“元首,是不是基于该考虑,您才在欧盟条约白皮书中写道:……对欧洲任一国家的攻击,都视为对欧洲全体的冒犯,将行使集体自卫权,但如果各国殖民地或委任统治地发生动乱,由各国自行处理,其余不得介入?”
  “这不是法国人和意大利人很希望我写入的这一条么。”霍夫曼微微一笑,“我就遂了他们的愿。”
  法国和意大利确实担心德国今后借调停殖民地事务而干涉两国内政,对霍夫曼写入这一条表示叫好,认为体现了欧洲大国尊重和不干涉内政原则,英国对此无所谓,因为英国殖民地都丢光了,巴基斯坦将来说不定还要靠德国介入才能勉强维持。
  赫斯当初以为霍夫曼只不过是尊重一下其他大国,但现在看来元首显然大有深意。
  “我可以和你们打赌,英国、法国、意大利将来会在殖民地上耗费他们为数不多的力量,使他们不能集中精力在欧洲和我们作对。”霍夫曼哈哈一笑,“我可以自豪地说,作为中欧帝国,德意志即使没有殖民地也是响当当的世界大国,英、法、意丢光殖民地还行么?”
  众人皆摇头。
  “但是元首……”里宾特洛甫吞吞吐吐道,“刚才您说美国人会在殖民地问题上和我们作对,但这首先不就和英、法、意作对么?”
  “这其实是个策略问题,甚至连美国人会怎么搞破坏我都给他们想好了。”
  “您说来听听。”希姆莱脸色阴沉地说道,“我会让他们知道党卫队的厉害。”
  “光靠党卫队很难防御的。”霍夫曼摇摇头,认真举例起来:
  第一,吸引殖民地上层人物去美国留学,发奖学金,发赞助费,灌输“自由独立”这一套;
  第二,在美国开设训练班,招募殖民地民族去美国接受培训,然后回头就变成恐怖分子和游击队,美国用船只、潜艇、飞机为他们送装备、送给养,让你拦不胜拦;
  第三,必要时,美国可直接空投美国特种部队、间谍人员去搞破坏,区区几个人可以搞得天翻地覆;
  第四,如果我们大肆搜捕,美国人就要造谣“屠村”、“种族灭绝”、“人种毁灭”之类,诱骗更多人上当。
  “美国人很狡猾的,他可以不煽动英、法、意殖民地,先拿德属东、西非下手,德属东、西非乱后,英、法、意看笑话还来不及,会来帮我们么?”
  大家觉得依美国人的尿性,这种事很有可能。
  “至于恐怖战和游击战,铁托还是小儿科,我有更厉害的招数。”霍夫曼如数家珍地列举道,“让人穿个炸药背心,专门往人多的地方钻,钻完就炸;弄辆汽车装满炸药,直接往政府机关或军营里冲;恐怖分子每人发个铁拳,有事没事打一发,天天都是恶性事件……最要命的是,谁是恐怖分子,谁是好人,你一眼分辨不出来啊……”
  大家感觉头皮发麻,如果真按这个执行,治安形势将极其严峻。
  “所以我才让东波兰独立,这1000多万波兰人如果纳入德国,过两年全变成恐怖分子,我们还能安心生活、工作?这也是为什么在领土扩展中,我不要非传统德意志聚集区的理由,不是德意志民族,吸收合并进来干嘛?杀不能杀,流放也是个麻烦事,几百万犹太人处理起来够头疼了,如果是几千万东欧人,你们还敢想象么?”
  希姆莱的眼睛直勾勾盯着霍夫曼:“元首,我怎么感觉这些恐怖手法您都见识过呢?”
  霍夫曼被问得不太自然,掩饰道:“我曾经努力想过,一旦德意志失败,整个民族被占领、被奴役我们应该怎么反抗——这个办法就是这样想出来的。到时候8000万德意志人不分男女老少全都是英勇无畏的战士!”
  “可是元首,随着人口增长,我们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狭窄,即便短期内不会发生,但长期谁说得好呢?”一直没开口的施佩尔道,“所以我不太希望殖民地很快独立。”
  “殖民地不会很快独立,至少我死之前不会。”霍夫曼笑道,“至于生存空间,我不是已经找好了么?”
  “哪里?”
  霍夫曼很快阐述了他的“生存空间”理论……
第040章
D日(22)
  “在阐述生存空间理论前,我想问空间是越大越好么?”霍夫曼转向提问的施佩尔。
  后者迟疑地摇摇头:“显然不是,超过能力外的生存空间不是财富而是负担。”
  霍夫曼点点头:“您的想法很理性,有个现成例子摆在我们面前——日本,他的领土从本土算起,包括满洲、朝鲜、中国沿海及几个岛屿、包括菲律宾和东印度、印支半岛的整个东南亚,现在又拿了印度,他们的天皇据说还想要澳新,陆军想要俄国的远东和西伯利亚,最近东京又有人在说,100多万德裔可以搞美洲共和国,为什么300万日裔不能弄美洲共和国?”
  众人全笑了起来:为日本的狂妄感到可笑。
  “现在日本控制的领土已超过1000万平方公里,比整个欧洲加起来都大,对人口不过一亿的日本来说,生存空间够了吧?能守住么?”
  众人都摇头。
  “如果我们和日本换一换,我们能管住这么大一片地方么?”
  众人对着地图苦苦思索,最后颓然发现,似乎很难守住,就算暂时守住,时间一长也必定分崩离析,因为这1000万领土上还有将近6亿其他民族。
  “所以去年在欧洲,堀悌吉将军和我交流时对日本的未来和前途忧心忡忡,日本越是胜利,中下级军官越是狂妄,越不知道日本的力量何处才是尽头。按他的想法,最好就是拿下印度,然后把印度建设成本土,除此外统统不要了……”霍夫曼解释道,“所以他回国后利用各种手段推动三项工作:
  第一,尽快从中国大陆这个泥潭里撤军,一旦印度统治得到巩固,中国大陆除保留若干港口外,其余全部放弃;
  第二,尽快和美国停战,甚至可出让一部分东南亚利益,抢时间发展印度。印度英国人有一定工业化底子,继续发展15-20年就可收到成效,届时满洲、朝鲜、台湾都可让他们独立,东南亚各国全部独立;
  第三,坚决反对进军澳新——谁主张他就清理谁!”
  众人这才知道为什么“进军澳新”的声音被压了下去,这可是连天皇都敢换的大将啊,高层看过科尔发来的秘密报告,对日本政局非常熟悉。
  “换本土”的说法让众人感觉诧异,但只要学过一点军事常识就知道日本这绵延近万公里的防御体系不可能长期维系,必然会有崩塌的过程。
  “堀悌吉把印度看成是日本新希望的所在地,是将来的日本本土,至少是第二个日本——与对待其他地区的态度是不一样的。”霍夫曼笑笑,“他的远见卓识我很钦佩,但有一点我不敢苟同,他所认为的15-20年可以把印度建设成和本土一样的观点我不赞同。”
  施佩尔问道:“您认为不可能发展得这么快?”
  “只要有决心,用15-20年时间发展成接近日本本土目前水平毫无问题,如果这句话是1900年代,我认为基本可以办到,但他恰恰忽视了一个因素……”霍夫曼强调道,“我们正站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起点上,未来15-20年正好是大爆发的时代,日本本土追赶都自顾不暇,哪还有能力将印度发展成一模一样的水平?所以我认为短期内日本不但没法将印度加速工业化,反而还要从印度不断吸血——如同他们不断从印度拿了黄金来我们这买装备和物资一样。”
  一说起这件事,大家都哈哈哈笑了起来,认为这是元首做得最值的一笔买卖。
  “新一轮科学革命我们其实已摸到了门槛:喷气机的出现,意味着活塞机走到了尽头;火箭的出现,意味着超级大炮和列车炮走到了尽头;直升机和快速摩托化的出现,意味着五百万级规模的常备军走到了尽头;超级炸弹的研究,意味着百万规模级别的常规战争将走到尽头——像斯大林格勒这么大的城市,用1-2颗超级炸弹就可以扫平了。”
  除施佩尔、希姆莱和鲍曼等少数几个,其他人都不太清楚“超级炸弹”是什么玩意,但看霍夫曼说得郑重其事,便认为这事情不会太离谱。
  “日本的问题在于本土力量太小,印度太大,犹如300马力发动机要想拖动虎式坦克,不说不可能,但也慢得和蜗牛一般,但如果反过来,用力量强的德意志本土发展小区块呢?”霍夫曼自我解嘲道,“很多人批评我不去东欧占土地,反而对北欧的丹麦下手,认为吃相不太文雅,可我吃丹麦那点地方干什么?留着丹麦难道他们敢和我捣乱?”
  施佩尔恍然大悟:“您是为了格陵兰岛和冰岛!”
  “格陵兰岛太大、太冷,在我有生之年恐怕是看不到建设希望了,但冰岛不一样。”霍夫曼恨铁不成钢地说道,“冰岛领土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比爱尔兰还大,可人口多少呢?区区12万!我派一个集团军过去就能翻一倍,就地入籍,然后再全民公投。”
  “哈……”众人大笑起来,里宾特洛甫还带头鼓起了掌,为元首的无赖劲叫好。
  “难道丹麦不想发展冰岛么?不是!丹麦太小、人口太少,力量不足、没这个能力,但对我们来说就不是件难事,拿了冰岛再加爱尔兰配合,我就管住了大不列颠,英国人敢不老实,切断他们的贸易线易如反掌!”
  众人都赞同。
  “冰岛是我为德意志准备的开胃小菜,我还准备了德意志第二家园。”
  “第二家园?”面对元首冒出来的新名词,众人一头雾水。
  “第一家园是德意志本土,第二家园就是美洲共和国,否则我在南美培养一个德意志国家干什么?那里有海港、有农场、有各种各样的矿产,南北敌人都不强大,而且这是片十分空旷的领土,人口密度很低,为什么不能向那里移民?我打算短期内往那里输出300-500万德意志人口,然后再全力把工业化体系建设起来,慢慢成为德意志帝国的力量投射基地。今后美国人还能在美洲如以前一样呼风唤雨么?”
  一说起这个,众人都有笑容,在南美出手,元首显然走了一步好棋,目前美洲共和国的土地面积将近50万平方公里,且绝大多数都是适宜人类居住的土地,人口却只有200多万。如果放在欧洲,那各大国不得打破头抢?这还不是美洲共和国的全部,因为目前只包括3州领土,还有最后一个德裔人口较多的州——南马托格罗索州(面积35万平方公里,人口100来万)很快也要通电加入美洲共和国,今后美洲共和国有8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却不过300万。
  “所以意大利人要意属巴西,我毫不犹豫地回绝了,想都别想!日本要日属巴西也没门!这块地只能是德意志的,谁跟我抢我揍谁!”
  众人对着地图上那一大块领土,想想上面的人口,再看看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发展空间,都表示赞同元首的观点,这块天赐之地绝对要捏在手中。有了冰岛和这片地方,大家对不向东欧扩张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我打算利用30-50年时间,将这块土地建设成欧洲发达国家水平,拥有2000万以上人口,其中德裔必须占80%以上,为达到该比例,短期内不允许接纳非德国移民。万一将来欧洲德国的领导人不肖,丢失了霸权,德意志民族还能依托美洲共和国东山再起,建设德意志第四帝国,继续和英、法、美、意、俄较量,收复欧洲国土。美洲共和国不是我们的殖民地,也不是德国本土……算我们的兄弟国吧。”
  众人会意地点头,冰岛是德国短期的生存空间,美洲共和国是长期生存空间——至少这片土地达到其承载力上限前德国不需要为生存空间发愁,至于再往后,在座诸位谁都管不着了,别说他们,就是他们的子孙辈都退休了。
  “所以停战后会有三个开发计划:一是欧洲复兴计划;二是非洲建设计划;三是德意志家园建设计划,这三个计划紧密联系、密不可分,德意志是这三个计划的核心,要做到政治第一、军事第一、技术第一、经济第一,只要能保证我们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德意志就是当之无愧的全球领袖。”
  “元首,您的设想很宏伟、很振奋人心,虽然帝国不太可能沦落到需要美洲共和国接济的地步。”
  霍夫曼微微一笑:“没准呢,以后的事谁说得好?我一个奥地利人不也成了德国元首?哪怕真没有,留个由头用来写幻想小说不也挺好?……公元2200年,德意志帝国在新的世界大战中战败,欧洲领土惨遭瓜分,人民困苦不堪,纷纷逃亡美洲,一个英雄在美洲大陆揭竿而起,最终带领德意志人民恢复世界霸业……”
  众人一片大笑,戈培尔表示考虑战争结束后组织该小说征文——就叫“元首杯”。
  正嘻嘻哈哈间,里宾特洛甫接到突发消息,看后神情大变,连忙道:“元首,意大利人出事了!”
第041章
D日(23)
  霍夫曼隐隐约约猜到一些,但面上又波澜不惊,问道:“怎么回事?”
  “是领袖!”
  “领袖?”霍夫曼疑惑的问道,“好端端在罗马度假又闹腾什么?被人刺杀了?”
  “这个……不……没有,额……”里宾特洛甫露出很奇怪的神情,“这个,唉……怎么说呢……病了。”
  鲍曼“噗嗤”一下就笑了出来:“领袖病了也值得大惊小怪?休息几天不就好了?”
  但等详细的情况报告上来,众人的面色都变得十分古怪:
  领袖不仅病了,而且病得不轻,据说已半边中风,神志不清了。这还不是关键,关键是,发病的原因全世界少有。
  领袖年纪过了60,而贝塔西不过才刚满30,真是如狼似虎的年纪,墨索里尼又不愿意“露怯”,就经常服用“助性”的药物,很多时候甚至是贝塔西搞来的——她父亲是医生嘛,弄点药物也很正常,这次照例把药放在葡萄酒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0/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