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4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4/656

  大家抬起头看着斯大林,发现他满眼眶里全是泪水在滚动,强忍着才不让眼泪滚落下来,所有政治局委员都悲从中来,很有放声大哭的冲动。
  “斯大林同志,我们不能接受这样的屈辱和约,和德国人打到底吧!”分管农业的政治局委员安德烈耶夫忽然道,“除非从我们的尸体上踩过,否则德国人休想达到目的!”
  “对,斯大林同志,我们继续作战吧,打一场轰轰烈烈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让全国人民看到我们的决心。”赫鲁晓夫第二个附和。
  斯大林微微摇了摇头:“我理解你们的想法,但这场战争不能再打下去了。红军连续失败,人民极端痛苦,工农业破坏殆尽,我们尝试了一切可使用的力量和手段,但敌人力量过于强大,再打下去短期内也看不见胜利希望,反而会有亡党亡国的危险。我们抵抗到底,希特勒固然要付出代价,但白俄分子、分裂分子却十分高兴……英美帝国主义未必不同样持有幸灾乐祸的态度。”
  伏罗希洛夫表态道:“我赞同斯大林同志的意见,拼光拉倒的想法是对革命、对人民、对党的事业严重不负责任的态度,是极端有害的,如果我们最终倒在血泊中,谁来继承和高举共产主义旗帜?谁来捍卫列宁同志开创的崭新事业?谁来为苏维埃的历史和未来负责?”
  加里宁、米高扬站起来,分别从保存有生力量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暂避风头、等待时机、共度时艰的意见。
  莫洛托夫站起来道:“我想提醒诸位同志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英国目前也面临停战局面,这意味着除隔大西洋的美国外,德国人能把全部力量压到我们身上;如果我们能迅速与德国达成停战协定赢得喘息机会,德国会掉转枪口指向美国并争夺世界霸权,这和一战末期情况一模一样。如果德国最终失败,那我们根本不必要计较这个和约,这就是份废纸;如果德国最终成功,其力量也会受到削弱,将来苏维埃力量恢复之后能取得更好的地位和条件。”
  日丹诺夫评价道:“现在这个情况,让我想起当初列宁同志力排众议决定接受《布列斯特合约》的时刻,为新生苏维埃赢得了发展空间,我们迫切需要休养生息,迫切需要医治战争创伤。斯大林同志的决定着眼于全局,着眼于未来,我认为应当成为全党共识。”
  斯大林点点头:“既然大家都发言了,那我再补充几句。这份条约虽然对边界进行了大幅度调整,但苏维埃主要两部分——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都还在一个组织架构里,这是有利的一点,便于我们发展进步的、革命的力量实现统一;其次,虽然西部边界已经固定,但东部、东南部边界还存在调整余地,我们可以和中国革命同志联起手来,共同专注于东方事务;最后,我作为党的总书记,对该决定负主要责任,无论将来历史怎么评价我,我都能坦然接受。我们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表决吧,同意这份条约的同志请举手!”
  他第一个把手举了起来,其他人也跟着举了起来,包括刚才反对的安德烈耶夫和赫鲁晓夫一起举了起来——赫鲁晓夫的手还是举得最高的。
  “请莫洛托夫同志和德方联系,我们先从斯大林格勒撤退,尽快实现停火,保存有生力量,然后再签署正式文本。”斯大林说完泪水扑簌而下,“希望全体同志、全党、全国人民牢记今天的屈辱……我……”
  他的话没说完,身体已摇摇晃晃倒下了,众人连忙七手八脚地将医生招来,诊断结果显示没什么大碍,但医生表示最近连续操劳和不佳的心情影响了斯大林同志的健康,希望他保重身体,减轻工作压力。
  “党中央决定停战了?”华西列夫斯基当天深夜在总参谋部接到电话。
  “是!斯大林同志要求把消息发给朱可夫同志,把军队和民众从斯大林格勒撤下来,明天一早我们通知德国方面,然后力争尽快停火。”
  “我坚决服从命令!”
  “元首,我尊敬的元首……”一大清晨,霍夫曼才刚刚起床,里宾特洛甫就把电话打了进来,“很抱歉吵到您了,不过有情况我一定要和您汇报,莫洛托夫代表苏联方接受停战了,准备先将斯大林格勒交给我们。”
  “好!”霍夫曼虽还有点似醒非醒,但这消息让他乐开了花,“漫长而令人煎熬的东线战争终于要结束了!”
  “元首,我必须向您表示祝贺,您取得了前所未有、远超一切英雄的霸业。德意志拥有您这样的领袖,就如同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找准了方向。”
  “好了,好了。”霍夫曼笑道,“尽快和莫洛托夫将谅解备忘录签署好,同时我会让统帅部安排停战事宜。”
  “元帅,柏林发来消息,马上要停战,从中午12点开始我们不能再攻击斯大林格勒方向。”
  “是么?”曼施坦因接过电报看了数遍,大笑起来,“俄国人终于顶不住了,将消息通报各部,然后准备和俄国人接洽具体停火事宜。注意,不能放松警惕以防俄国人使诈。”
  收到政治委员甘冈诺维奇递过来的停战电报,在斯大林格勒城中的朱可夫、瓦图京和罗科索夫斯基三人先愣了一下,然后全部黯然下来。朱可夫这两天操心战局,眼窝子已深深陷了下去,胡子拉碴,脸上铺满深深的无奈,整个人憔悴得不成样子,发出“唉……”的一声叹息。
  瓦图京狠狠一拳头砸在墙壁上:“恨啊……”
  “甘冈诺维奇同志,我们要接受这条命令么?”罗科索夫斯基哆哆嗦嗦道,“要不要先给莫斯科发个电报,表示我们决心与斯大林格勒共存亡的决心?”
  朱可夫知道他的小心思,摇了摇头,厉声道:“不要多考虑了,党中央既然做了决定,我们就要无条件服从,我们应该关心如何妥善撤退。为防备法西斯背信弃义发动突袭,建议部队继续巩固城市防御,缓缓撤退并与叶廖缅科同志汇合。另外我们要和基层干部一起把群众安顿好,通知他们带上个人财物跟随部队撤退……”
  “群众都要转移么?以后怎么安置还是个大问题。”瓦图京叹气道,“后方缺衣少食,可能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把消息公布出去,愿意和红军一起走的我们带走,不愿意的也绝不勉强。所有行动都要由部队进行管理,可以先把一部分兵力从外围防线撤退下来护送群众,切记不能生乱,更不能传谣。”甘冈诺维奇皱眉道,“否则以通敌论处,执行最高保卫措施。”
  “是!”
  “工厂里的工程师和熟练工人、学校里的教师和其他知识分子都要想办法转移到后方去,今后国家重建很需要他们。”行政事务显然要以甘冈诺维奇为主,他交代道,“地方政府会把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都发动起来组织撤退,请红军派遣得力部队协助。我们要做好政策宣传,苏维埃只是停战,不是投降!”
  “坚决完成任务!”
  1944年6月6日中午12点,交战近3年的战火终于渐渐沉寂下来,斯大林格勒市中心高音喇叭一遍又一遍播送由《告全市人民书》,到处都是一片哭声,经过一年半的包围和对峙,无论党的干部还是一般市民其实对这一点已有了心理准备,虽然有些骚动,但整体情况还算良好。德军让开一条通道,让红军火车和轮船可以行动,根据朱可夫的命令,红军交付了部分外围防御措施,德军迅速进驻,但没有采取过激措施。
  德军和俄罗斯解放军官兵心情复杂地看着红军和市民们撤离,随即爆发猛烈的欢呼。
  虽然莫斯科方向、中亚方向、外高加索方向还在交火,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场漫长的战争终于到了最终结束的时刻。
  当天下午,莫洛托夫和里宾特洛甫在索菲亚签署了停战备忘录,并就和平条约最终文本编撰交换了意见,双方外交人员将共同起草《停战条约》,并决定6月30日前完成签署和用印。
  《索菲亚条约》虽还未成文和生效,但所有人都明白,大战度过了转折点,目光已不由自主地投向了西面……
第012章
帝国夕阳(1)
  “什么?俄国人投降了?”消息如同一颗2000磅炸弹落在唐宁街的地下室里,把所有人都炸得跳了起来,丘胖子手哆哆嗦嗦,连雪茄也捏不稳,刚刚6月份的天气,额头已是大汗淋漓。
  “是的。”艾登面无表情地说道,“赫斯得意洋洋地给汉密尔顿公爵发了苏德停战议和条款,斯大林格勒已在撤军了——那地方顶了德国人足有2年!”
  “消息可靠么?”
  “可靠!”
  丘吉尔不敢说什么,颓然地坐下去,很快电话铃响了。
  “我是孟席斯,我有重要情况向首相阁下汇报。”
  “我是丘吉尔,你说。”
  “我们在俄罗斯解放军里的线人告诉我们,苏德停战了,红军正从斯大林格勒撤军!为传递消息,我们死了2个情报员。”
  “我知道了,我在商议对策。”
  “消息被证实无误了。”丘吉尔冷笑道,“没想到斯大林还倒在我们前面,回头他还能在位置上坐得稳?”
  “首相,今天我们不是来幸灾乐祸谈斯大林的,我们想和您谈谈大英帝国。”
  “谈吧。”事到如今,丘吉尔反而冷静下来,大马金刀地往椅子上一坐,“你们打算什么时候把我抓起来交给希特勒?和谈的条件具体是什么?”
  艾登、艾德礼和三大军头互相对望一眼,不约而同地摇摇头。
  “您误会了,我们没这个意图,您还是可以好好做您的首相,区别只在于是在伦敦发号施令还是在渥太华发号施令。”
  “好吧……”丘吉尔叹了口气,“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和谈条件,你们说来听听?”
  “基本条件和前面说得差不多,皇家海军舰队交出、军队控制在50万、德国驻军30万,多余武器装备全给德国,经济与工业合作……”艾登面无表情地说道,“给我们和给黑猫的条件是差不多的,无非黑猫还有2条,加入轴心并对美宣战,作为回报,德国同意向委内瑞拉方向扩大英属圭亚那领土,把巴拿马运河交给我们管。”
  “这个不行,我不同意,德美谁胜谁败,现在还远远没到见分晓的时候,就算是德国胜利美国被迫停战,如果我们驻扎在巴拿马,你们以为美国人就不打过来了么?”丘吉尔摆摆手,“说不定会以加拿大的名义打过来,到时候变成两个英国开战了。”
  大西洋两岸“一边一国、一英各表”是大家共同默认的政治原则。
  “那么,就只有我们和希特勒签了?”艾德礼叹了口气,“或者您来签这份合约,我去加拿大?”
  “不行,我去加拿大,你们不是罗斯福和杜鲁门的对手,他们都是心狠手辣之辈,只有我这种意志坚定、百折不挠的人才行。”
  众人没有笑,也没有人觉得首相是给自己脸上在贴金,论政治手段和腹黑本事,还真没有人比得上丘吉尔。首相不是败于政治,首相是败于军事。
  “另外,不愿意留下和德国人合作的人我要带走,无论技术人员、军官还是其他上流人士,我还要把2艘装甲航母也带走。”丘吉尔皱着眉头问庞德,“还有多少天才能服役?”
  “再过2周就可以。但是,恐怕您带不走军舰。”
  “为什么?”
  “德国人指名道姓要这几艘军舰。甚至还表示,如果当初我们不出动飞机轰炸德国舰队,他们兴许考虑让您带走一艘,但我们炸沉了他们2艘舰队航母、2艘轻型航母,德国海军恼羞成怒,坚决不同意!”
  “混蛋,我一定要带走呢!”丘吉尔有点恼羞成怒。
  “他们不保证任何军舰安全,冰岛起飞的攻击机将击沉一切军舰,另外……”艾登叹了口气,“德国人给我们3天考虑时间,3天后如果我们不同意,他们就恢复轰炸,并在爱尔兰登陆,到时候再停战就不是这条件了。”
  因为冰岛战役,德国提出额外条件:驻军年限延长5年,要求英国为德国提供3000台航空发动机并建造15万吨军用船舶。如果再在爱尔兰登陆,那后续和谈条件就更加苛刻。而打冰岛极大耗费了皇家空军的燃油和飞行员,再打爱尔兰战役就更加力不从心。爱德华八世对伦敦的愚蠢行为已十分不满,再加上舰队一节上的“欺骗”,更是出现巨大分歧,但如果他没有得到主流中立派的支持,他没法入主伦敦——这一点黑猫本人是异常清醒的。
  “我们可以不接受和约,抵抗到底,迫使希特勒付出更高代价。”
  布鲁克冷冷说道:“您的想法没有前途更不理智——苏德即将停战,东线战场上绝大多数德国兵力都会撤回,那不光是西欧德军有得到1万多架飞机、300-400万军队的事,意味着整个欧洲的工业力量和工业资源都会压在大英帝国头顶,大英帝国上一次能和全欧抗衡还要追溯到拿破仑战争时期,即便那时候在欧洲还有声援我们的力量,现在……”
  丘吉尔被他驳得哑口无言,他很想推卸战败的责任,但问题是众人并没有让他承担失败的责任,只让他承认失败的事实。
  “好吧,没军舰就没军舰,这么多人怎么走?”
  “德国人同意给2艘巡洋舰,一部分人搭乘巡洋舰走,一部分人通过重型轰炸机和运输机走,我们还有近200多架4发运输机,正好可以拿来撤退。”艾登面无表情地说,“您可以先安排可靠的人去纽芬兰打前站,这个时间窗口德国人会给我们的,正如他们给俄国人时间窗口从斯大林格勒撤军一样。”
  丘吉尔朝众人扫视了一眼,问道:“你们有人和我走么?”
  包括三大军头在内,大家都默不作声,无人响应。
  丘吉尔有点儿气急败坏,但又不能发火,只能咬牙切齿道:“军方一个人也没有么?我靠美国人打仗?大英帝国堕落到这个份上了?”
  “亚历山大上将愿意和您一起走,托维上将代表海军走,特德中将代表空军走,另外留在华盛顿的参谋长联席会议成员,包括迪尔元帅、萨默维尔上将等都将归入您的指挥。”艾德礼缓缓说道,“军事指挥官您不要担心,从上将到少尉,我们都会按比例配足的,各大家族都会派子弟前往,名单正在不断更新中。”
  听到亚历山大这个逃跑将军的大名,丘吉尔就有些恼火,但其他陆军将领都不可能,斯利姆、威尔逊甚至奥金莱克都在印度打仗,肯定回不来,而且他们很多人与丘吉尔关系不好,像韦维尔直接就表示“傻子才跟他去加拿大”。
  而且艾德礼刚才代表众人说话并且说名单已在开列之中,丘吉尔更是一惊:这只能说明一个事实,这些人都已串联好了,甚至连各大家族都沟通到位了——这几天他们干了这么多事?
  至于各大家族的名单,丘吉尔不用看就知道肯定是一半核心力量去加拿大,一半留在本土——套路和当初红白玫瑰战争时期分别效忠一模一样。
  “克莱门特,我走之后是你来当首相么?”他注视着艾德礼,开口问道。
  “也许是吧,不过还要看议员投票的结果。”艾德礼被他盯得有些心里发毛,虽然大家开会之前就商量好了,如果胖子今天还不肯就范,那就要采取断然措施罢免他的职务并宣布最终结果了,否则黑猫那里也等不下去,但现在丘吉尔这么单刀直入,他还是有点感觉棘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4/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