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3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7/656

  “多大规模?”
  “法国方向300架,比利时方向500架,荷兰方向400架,从速度来判断其中至少400架喷气机……”这边刚汇报完毕,那边电话铃声又响了,是苏格兰阿伯丁一线的雷达站的汇报,“挪威德国空军大举入侵……”
  “多少?”波特尔擦着额头的冷汗问道。
  “600多架,速度很快,部分是喷气机……”
  德军已达到1800架的规模,几个军头对望了一眼,迅速形成决定:战斗机尽数起飞拦截,攻击机抓紧起飞向冰岛方向出击,等待中途根据正确位置修正方位。
  挂空军总司令名头的霍夫曼此时也在最高统帅部听取耶顺内克汇报:“今天挪威航空队(第9航空队)一共出击2个波次,累计动员1200余架飞机,预计出动2000架次;帝国航空队(本土)一共出击2个波次,累次动员1300余架飞机,出击2200架次;西欧航空队(第3、第5航空队)一共出击3个波次,累计动员1700余架飞机,出击4000架次;同时还让南方航空队(第2航空队)和意大利航空队担任预备部队,后备飞机1000余架,紧急情况下可出动1个波次。”
  “有把握么?”霍夫曼不放心地问道。
  “完全压制英国空军有一定困难,但牵制对方,使其不能大规模攻击舰队我认为有相当把握。”
  总动员体系调整后,根据空军第一副司令凯塞林元帅的部署,空军分为三个战区(东线、西线、南线),本土作为二级独立防区受西线战区统一管理,从6个航空队调整并扩充到10个航空队,随着南线乃至非洲战事逐步取得胜利,南线战区兵力逐步弱化,等各联合战区成立后,航空队扩充到14支且逐步纳入各联合战区。
  凯塞林元帅出任地中海-非洲联合战区司令官(重点包括德属东、西非和马达加斯加)并分管第2、第12航空队;博克元帅出任印度洋-中东联合战区司令官(涵盖土耳其)后,元首的奥地利老乡,亚历山大·勒尔大将分管配属的第10航空队,并在博克元帅“养病”期间代理战区司令官职务——勒尔大将和凯塞林元帅一样,属于陆、空军都玩得很溜的人物。
  龙德施泰德元帅出任司令官的北大西洋-西欧联合战区是西线空军重中之重,一共拥有4个航空队,原西线空军司令于尔根·施通普夫分管第3、第5、第8、第11航空队,其中第3航空队在法国方向,第5航空队在荷兰、比利时一线,第8航空队在西葡一线,第11航空队主要是亚速尔、佛得角和加那利群岛等北大西洋岛屿,由于第11航空队位置特别重要,霍夫曼亲自交代由空军上将京特·科尔滕单独负责(历史上担任空军总参谋长,在720事件中替元首挡了炸弹被炸死)。
  本来西欧还包括驻扎在北欧挪威方向的第9航空队,但在海豹战役的关键时刻,第9航空队和帝国航空队由最高统帅部直辖,该航空队由阿尔弗雷德·科勒大将分管,帝国航空队及附属训练航空队由耶顺内克大将分管。
  勃洛姆堡元帅出任司令官的东欧战区和曼施坦因元帅担任司令官的东方联合战区航空队均由原东线空军总司令格赖姆分管。因这几年的战功,空军格赖姆大将、陆军莫德尔大将、海军马沙尔大将同批晋升元帅,晋升令已正式下达,但晋升仪式因战事激烈将推迟到6月末进行。格赖姆元帅分管第1、3、4、6、7、10一共6个航空队,占了第三帝国空军力量半壁江山,除第7航空队在东欧一线担任预备队外,其余5个全在东线作战。
第115章
围(10)
  在霍夫曼打倒戈林并兼任空军总司令后,德国空军基本组织架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空军司令部与海军、陆军各司令部一样,其职责由最高统帅部吸收,空军总参谋部与原航空部的职能相合并,承担具体的军令、军政事务,但其中生产研发职能交给了军备部。总体而言是精简的大量的机构与人员,特别是极大地减少了行政人员。
  同时霍夫曼还砍掉了戈林在位时四处伸手的风格,什么空军装甲旅、空军野战师在过渡期后全部下放给了陆军,配套的警卫力量也大幅度削减,光是这几招就为空军清退了50多万冗员。霍夫曼接手时,空军总人数将近200万,但作战飞机只有8000多架,平均1架飞机需要配置250个人;不到两年,一线作战飞机数目已突破2万,但总人数下降到了120多万人,差不多1架飞机配置60人,如果再算上分流给海军的3000多架现役飞机和近10万人,这数字差不多将近1架飞机配置55人。
  虽然霍夫曼认为该数字相对还偏高,历史上二战末期美军陆航差不多是1架飞机配置40余人,而且美军还有大量需众多官兵的重型轰炸机,如果按这个编制计算,德国在1944年末将空军编制调整到3万架/140万人才更合理。
  但他也考虑到美军没有强大的地面防空需求,且驻欧美军陆航部队得到英国方面的帮助,便适当放宽了要求,给耶顺内克的指标是3万架/150万人(不含分流海航部分)。当然,鉴于目前战争形势发展比较顺利,他认为可能并不需要再配置这么多部队,但空军还是按该要求在稳步推进。
  航空队及所属的航空军区是空军基本战役单元,一般由上将或中将出任航空队司令官,级别相当于陆军集团军级,而分管数个航空队的司令官则通常由大将或元帅军衔出任,地位等同于陆军集团军群司令官级。与陆军撤军扩师的节奏一样,空军也撤销了航空军编制,改为航空队直辖若干个空军联队,于是空军联队从原本的团一级机构变成了师级作战力量。
  除空军联队外,航空管辖的航空军区还包括机场作战部队(通讯和高炮)、机场保障部队(补给、后勤、维护)等。一个航空队依据其重要性和配置地域下属若干个空军联队,包括轰炸机联队(KG)、战斗机联队(JG)、夜间战斗机联队(NJG)、运输机联队(CG),本来还更进一步细分为驱逐机联队(ZG)、教导联队(LG)等,但随着空军联队编制规模的提升,这些职能都被陆续吸收一并,以教导联队为例,除耶顺内克分管的训练航空队全部由教导联队组成外,其余航空队均不再单列,而是在每个作战联队中设置一个教导大队。
  经过这样的调整,空军联队基本上实现了“五四单位制”:即每个空军联队辖有4个作战大队、1个教导大队,每个大队下面辖有4个中队,每中队下设4个小队,每个小队由3-4架飞机构成——战斗机是4架,分为2个双机结构;重型轰炸机也是4架,但4架为一组;俯冲轰炸机和其他攻击机是3架,以3架为一组。
  通常作战任务要求至少以中队(12-16架)编制的规模执行,通常一个联队满编时拥有270-400架左右的飞机(除各中队,大队部、联队部各自还有部分飞机),因此联队长都要求以少将甚至中将军衔出任。当然,理论是理论,实际归实际,基本上没有联队能够满编,能达到90%就视为满编,70%以上就可以承担作战任务,只有低于50%时才考虑补充。
  特别是西线空军联队的教导大队,常年孤零零只有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的人员——因为一旦作战部队出现战损,联队长就想着从教导部队中抽调人员过去顶缺。而德国特有的三级教导机制(航校毕业后先入训练航空队再入东线教导大队最后入西线教导大队)使补充过来的人员并不是新手,在经验上相对已比较成熟,只要稍加适应就能投入一线作战。
  在这一点上德国空军是占尽优势的,美国陆航飞行员最初培训时间较长,高达350-400小时,大大超过德国同行200-250小时的培训,但德国新嫩飞行员有东线这个新手村可以练习,这些培训时间200个小时左右的新手在老鸟带领下经常去打培训时间只有20-30个小时的红军飞行员,等这批德军新手在执行150-200个小时的作战任务后侥幸没死的话,同样是400个小时左右的飞行时间,他们的作战经验和战术技巧已经过了实战考验,完全压倒同样400个飞行小时的美国同行。
  随着美军陆航损失的不断扩大,美军培训时间开始压缩到300小时左右,而德军在前线的实战时间达到300-400小时,等于西线美军300小时新手飞行员撞上的全都是500-600小时且有实战经验的对手,在飞机性能、数量差异不大情况下,判断战况比较容易。而美军陆航更大的不幸在于撞上德国海航——完全从东线精锐部队中挑选出来的空军人员,即便是德国海航从头开始培养的年轻飞行员,也必须先去东线接受血与火的考验。
  里希特霍芬总结道:“东线实战1小时等于国内培训10小时,等于队内演练和模拟空战5小时,那些心理素质差、疏忽大意、莽撞冲动、错误技战术动作始终改不过来的飞行员已都让俄国人提前淘汰了,这过程很残酷,但通过后才是真正能搏击长空的天之骄子!某种意义上我们要感谢俄国人,他们是尽心尽责、毫无保留、不存私念的铁面考核官!”
  正是凭借这种战略调整以及军工爆发、油料充足供应等优势,德国空军才逐步扭转僵持阶段的颓势,重新散发出闪电战发动之时的闪亮光辉。航空队规模也扩大为14个,随着南美方向航空力量不断增强,空军还准备在近期成立第15个航空队(南美)。
  霍夫曼静静地看着窗外,他等待来自前线的好消息,他相信今非昔比的空军能打赢第二次不列颠空战。
  但最早的好消息却是里宾特洛甫传来的,对方在电话里用激动甚至有些亢奋的声音说道:“元首,斯大林撑不住了!今天一大早,我们驻保加利亚特别联络员就收到了鲍里斯三世亲口转达的消息,俄国人要求与我们尽快谈判停战事宜……心情非常迫切。”
  “他们派谁来?”
  “老朋友莫洛托夫,如果您同意,他今天傍晚就能到索菲亚(保加利亚首都)和我们面谈,当然我们得承诺保证他的飞行安全。”
  “先晾一晾斯大林,就说你在和英国人谈判,暂时抽不开身,莫洛托夫先生可以先到索菲亚,我们保证他的安全和来去自由。”
  “好的,我明白了,您打算拖几天?”
  “今天是28日。”霍夫曼想了想,“估计几天后冰岛战事就能有重大结果,东线局势上我们也能吃掉更多红军,你就说6月1日晚上和他在保加利亚碰头……”
  “那谈判的核心条件是不是需要更改?”
  “核心条件不变,布尔什维克必须退到乌拉尔山以东,军队要压缩到200万以内,中亚民族政权需要独立。”霍夫曼笑道,“当然其他策略你看着办,这种谈判一时半会结束不了,我们可以看一下斯大林的诚意究竟如何。”
  “那英国人这里?”
  “冰岛战役会决定他们的最终态度,不要着急,赫斯这里的第二条线要安排好,可以让他们相互杀杀价嘛……你好歹做过香槟酒生意的,这道理比我精通吧?”
  如果别人敢在里宾特洛甫面前提“香槟酒贩子”这几个字,他保管要翻脸,但元首显然不在此列——他多次用会做生意来形容一个大人物的精明,比如日本海军元帅堀悌吉就很会“做生意”,里宾特洛甫把“会做生意”当做元首最好的表扬。
  5月28日注定是德军全线进攻的日子,在东线的进攻中,古德里安集群、克莱斯特集群、豪塞尔集群、霍特集群和南线登陆的外高加索集群发动猛烈反击,投入进攻的总兵力高达150多万,一天就吃掉了红军14万,不但迫使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布置在外高加索的部队加速收缩,还顺利吃掉了包围圈里的第3、24、近卫第1集团军的大部分有生力量,红军从全线进攻的态势转为全线后退。
  同时,在英国战场上,4000多架德军飞机执行了8000多架次的空袭任务,以421架飞机为代价,摧毁了英国北部、北爱尔兰37个军用机场极其附属设施,并连带击落、摧毁了英军600余架飞机(部分在地面击毁),加上英军执行冰岛舰队轰炸任务的飞机无法返航的损失,皇家空军和皇家海军一天损失了近千架飞机。更麻烦的是,丢掉这么多飞机和设施后,他们无法在29日组织起2000架规模的进攻力量了……
第116章
围(11)
  400多架飞机的损失占德国空军当日总使用架数的10%,大部分飞机出动了2次,比利时和荷兰方向有航空兵出动了3次,明显感觉到英国方面前后抵抗能力有明显下降,但这400多架飞机并不是德国当天损失的全部,在冰岛方向,跨海1400多公里和跨海2000多公里过来进行攻击的英国攻击机群和美国陆航纽芬兰机群给德军攻击舰队、护航舰队和登陆船队均造成了重大损失。
  在应付英军第一波攻击时,德军主力舰队出动了170余架战斗机,由8艘莱茵级护航航母构成的护航舰队出动了140余架战斗机,累计拦截了800多架英国皇家空军、皇家海军的攻击机群(速度不一,先后抵达战场),以损失54架为代价击落了对方170余架飞机,再加对方无法返航而损失的飞机,总共造成英方400多架损失。
  在防御过程中,莱茵级R3(取莱茵级首字母)号航母中了2颗1000磅重、1颗500磅重的炸弹,伤势过重宣告沉没,3艘搭载陆军兵力与物资的胜利轮被击沉,加上其他船只上的损失,陆军伤亡(含直接伤亡与溺水)者逾700余人,辅助巡洋舰、驱逐舰各一艘沉没,海军损失1000余人。
  由于纽芬兰日出时间比冰岛晚2个小时,再加2000多公里的远征,美军陆航抵达攻击海域时已是当地时间下午2时许,但美帝一口气出动的600多架B-29还是气势骇人,再加上德军防空战斗机本身已损失过一次,造成的损失更大。
  主力舰队方面:吕佐夫号重巡洋舰(德意志级)重创、日向号航母中创,斜角甲板部分被炸毁,丧失一半起降能力;维内托号、提尔匹茨号号各中2枚1000磅重的炸弹,轻创;帝国号战列舰、罗马号战列舰各中500磅炸弹1枚,微创。
  护航与登陆舰队方面:R7号护航航母沉没、2艘胜利轮、1艘意志轮、2艘辅助巡洋舰、2艘驱逐舰沉没,R8号护航航母重创,丧失起降能力,另有2艘货轮中创。
  美国陆航自身损失相当惊人:他们远程跨海而来,又无战斗机护航,只靠轰炸机防御机枪,再下降高度进行攻击导致损失极为严重,刺猬级上的密集阵和莱茵级上的双联装电动128mm高射炮筑成了密集的火力拦截网,让美军飞机胆战心惊。德军以损失77架飞机为代价,至少干掉了对方280架飞机。实际上美军损失并不止于此,一部分受伤严重的飞机去冰岛迫降而损失,另一部分受损飞机在归航过程中因迷航、机械损失等原因又坠海损失,当天实际损失飞机高达347架。
  对美军而言更不利的是,德国飞机被击落后飞行员跳伞还有机会获救,当天损失的130余德国飞行员中有40多人获救,而美国飞行员跳伞要么被俘要么阵亡,损失无论如何避免不了。
  柏林最高统帅部里的气氛凝重,众人在清点今日损失后也感觉咂舌。
  “隆美尔元帅汇报过来的陆军损失累计近2000人,损失装备大约折合为一个旅,且获救的陆军官兵有一部分泡了海水,后续麻烦不少,他对此表示担心,不知道明天正式登陆时会遭到多少敌机进攻。”
  海军情况就更棘手,几天前刚晋升大将的海军参谋长奥托·施尼温德汇报道:“吕佐夫号经紧急抢修后尚能行动,拟冲滩搁浅充当固定炮台使用,各航母将后备机已尽数调遣使用。”
  霍夫曼问道:“飞机数量还够么?”
  “勉强还可以,我们丢了130多架飞机,又损失了3艘半航母。”施尼温德苦笑,“基本平衡,到明天我们就拿不出类似今天的防空力量了。”
  “这个损失比我预计得要大得多,说真的,我有些低估英美保卫冰岛的决心了。”霍夫曼有些懊悔,才第一天损失就如此严重,他感觉身上压力很大,考虑半天后问道,“马沙尔元帅和小泽将军是什么意思?”
  “他们认为要继续坚持:哪怕再拼着损失2-3艘主力舰、200架飞机、5000陆军的伤亡也要把冰岛拿下来——只要陆军部队能上岸,后续就好打了。”
  “200架?”凯特尔愕然,“海军还能承受这么多损失?”
  “您忘了挪威方向事先调集有100多架海军战斗机?他们可通过跨平台作战方式提供飞机。”施尼温德解释道,“只要陆军在岛上建立一块稳固的地盘,弄到飞机场,源源不断的陆基力量就可补充过去!”
  霍夫曼脸上的肌肉一阵抽搐:“我们还能有力量可支援登陆部队么?”
  “克兰克将军还有2艘护航航母可用,不过伊势号、格奈森瑙号均有伤在身,正在紧急维修,最快要6月1日才能抢修完毕,目前无法使用。”邓尼茨苦笑,“我手里倒还准备了很多潜艇,可惜帮不上忙。”
  为集中应对冰岛战役,狼群进行了大范围集结:在冰岛与英国间的海域部署了60艘,准备应付敢于冲过来了皇家海军;在格陵兰岛附近海域和英加航线上,狼群埋伏数超过120艘,准备围攻有可能出现的美军舰队。
  “海军实力还是弱了一点,如果联合舰队在此,登陆战就很有把握了。”
  “元首,现在是冰岛时间下午5点,贝中将已指挥炮击舰队展开攻击了,第一批登陆部队,搭载在西贝尔级登陆艇上的一个装甲营和搭载在霞飞号综合航母上的1个掷弹兵营马上就要上岸!”约德尔忽然冲进来汇报道,“电报里说,吕佐夫号已抢滩成功,正用283mm舰炮火力压制美军炮兵阵地。”
  “好吧!打世界大战就没有容易的,让将士们咬紧牙关坚持住!我相信他们能成功。”霍夫曼咬牙切齿地说道,“另外,给绍肯发电报,登陆方面不要等了,提前发动进攻,我要在巴西放火,给美国人一点压力!”
  5月28日的华盛顿一片慌乱:陆航今天的巨大损失实在是太令人震惊了,但更震惊的是阿诺德的汇报。
  “今天一共安排746架B-29执行攻击任务,出发后陆续返航的飞机一共有90余架,飞行途中报告脱离编队未找到目标而后返航的飞机有40余架,实际投入进攻兵力大约是607架,返航的只有260架,除27架确信在冰岛迫降、坠毁或跳伞外,其余全在海上损失,无法挽救……”阿诺德上将在参联会里汇报时声音都在颤抖,“这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军心动摇了。今天提前返航的90余架飞机理由全部是机械故障,但落地后经过排查,只有13架飞机真的有严重故障,其他飞机的故障都很轻微或根本就不存在,甚至还有7架飞机上发现了人为破坏的痕迹——只有机上成员才有机会下手的那种!”
  众人脸色大变,杜鲁门敲击着桌子:“这么说,大家都对冰岛战役不看好?”
  “路程太远,又没有战斗机护航,一旦出事就是个死字,确实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近60%的战损率大家都看得到。”阿诺德哭丧着脸,“基地里的飞行员宿舍都空了,哭声一片,斯巴茨将军告诉我,那次空袭柏林后也是这种状况,那次更惨,士气直接就崩溃了。”
  马歇尔脸上青筋暴出:“这样不行,胆小鬼我们可以先放一放,但蓄意破坏的必须先军法从事。”
  “我已这样安排了,只关押了小部分人,其他人还是由长官训诫为主,但明天的出击任务却不好派。”阿诺德哽咽道,“跨海2000多公里进攻也是难度比较大的行动,明天距离德国舰队更远,耗费的路程和付出的代价会更大,我们实在拉不出这么大的队伍了,再维持高强度打下去,整个陆航远程作战力量会被打断脊梁骨了。”
  “明天还能派多少?”
  “最多300架,今天很多返航官兵已筋疲力尽,无法再出击了。”
  众人一片沉默。
  杜鲁门眉头紧皱,但情况不容犹豫,冰岛方面2个小时前报告德军已发起炮击,随着时间推移,加入炮击队伍的德国军舰会越来越多。
  “明天是登陆的第一天,还是要想办法再去空袭一次,要把德国人尽可能消灭在滩头阵地。”杜鲁门道,“今天空袭确实有一定成果,英国人也使出了拼命劲,我们再努力一下,撑到尼米茨将军抵达战场,局面说不定就好转了,不用彻底消灭这些敌军,只要把他们赶回去,挫败他们的登陆企图就算是胜利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7/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