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3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6/656

  但其他地方干得更加热火朝天,新闻报社印刷厂全力开动印刷号外,记者、编辑开始奋笔疾书,一片片稿子、新闻开始出笼,等伏见宫博恭王亲笔书写的供状拿到报社后,所有人都沸腾了,大家最开始写作时还有点惴惴不安,现在证据在手再加上采访讨逆军得到的第一手资料,各种各样的信息立即挖掘出来,版面开始全面填充,而且图文并茂,有评有叙,十分生动。在炮制之下,一篇篇大作开始出笼。
  题目也足够劲爆,诸如《我来剥伏见逆博恭国贼的皮》、《中途岛战役真相》、《讨逆军刷新海军的倡议和说明》、《塔拉瓦战役守军阵亡源于国贼的见死不救》、《国贼疑似收受美国政治献金》、《国贼勾结某宪兵将领欺君罔上》……
  其实伏见宫博恭王的黑材料是比较多的,常年在幕后操纵海军,主要依赖权术、阴谋来进行斗争之人怎么可能没有黑材料?但以前只是海军内部密不告人的消息,这次全让堀悌吉下令捅了出去,还不乐死这帮记者和编辑?
  有很多事情是没法洗地的,比如中途岛战役真相,明明4艘航母沉没回头却说是大捷,只要一采访海军一线人物马上就能知道,问题是报社口径一贯是“中途岛大捷”,这个冲击效果下,还不摄人心魄?而且伏见宫博恭王当初为把账面作平,又把中途岛损失加在堀悌吉头上。堀悌吉当初没反抗,现在反手又是一刀,岂不是更加显得伏见宫博恭王阴谋满满?
  至于勾连东条英机,人证、物证都是现成的,这帮被扣押的密探稍微一使手段就全部招供了,记者们对宪兵平日横行霸道早就心怀不满,现在有这么好的出气口更是痛打落水口。至于为什么伏见宫博恭王要和东条英机勾连,只要他们稍微一妙笔生花就能弄清楚了:中途岛战役时是这两人掌权,当初就勾结起来一起欺君,事后又继续勾连——这不是很常见的逻辑么?
  塔拉瓦守军阵亡的原因就更好洗地:因为堀悌吉率联合舰队去支援是在塔拉瓦战役打响后从锡兰出发的,锡兰离塔拉瓦多少路?吉尔伯特群岛离塔拉瓦多少路?只要有点脑子,一看地图就能明白。然后柴崎惠次还拿出了当初的电文,伏见宫博恭王的电文是“全员玉碎、报效天皇”,堀悌吉的电文是“坚持住,舰队马上来救你们!”两相对比之下,谁更高明?谁对部队和民众更有号召力?
  至于伏见宫博恭王贪污军费和抚恤金的事稍微困难一点,不过也不是不能“想办法”,因为公文还在——为什么这么慢,不就是想挪用么?然后讨逆军还抄了伏见宫博恭王的府邸,身为皇族和亲王,享用当然是一流的,而且英美产品居多,这下更有把柄——俸禄和薪水就这么一点,这些东西哪里来的?高层口口声声英美鬼畜,家里却全是英美进口品——不勾连美国收取政治献金简直在逻辑上也说不通……
  清晨时分,号外草样到了堀悌吉手中,他看后很满意,大手一挥:“可以,付印……”
第030章
啊!海军(19)
  清晨时分,天色放亮,兵变最长的一夜终于过去了,一架又一架彗星改和零战改从航母甲板起飞,他们携带的不是炸弹,而是纸弹——全是印刷厂和报社连夜赶工出来的号外。
  大本营中,石原莞尔瞪着血红的双眼忙碌了一夜。昨天夜里,他一方面协调近卫师团出兵的工作,另一方面还要随时与东久迩宫稔彦王保持联系,同时又要贯彻裕仁的指示准备镇压,还要想办法去解救困在医院、生死不明的伏见宫博恭王,可他发现这一切不知道如何着手,因为讨逆军控制着整个局面,他的形势非常被动。
  “伏见宫不用救,他完了……”下村定走了进来,脸色阴郁,但语气却是幸灾乐祸。
  “怎么回事?”
  “你看看这就知道了。”他把手里的号外递给石原莞尔。
  石原粗粗看了几眼,忽然大惊失色、拍案而起:“怎么来的?”
  “清晨时分海军轰炸机光顾了东京城,你没听到声音?”下村定奇怪地看着他,“东京城都撒遍了,现在广播电台、流动高音喇叭全都是在播送这个,你没感觉?”
  “哦……好像是有,不过我正忙着和殿下通电话,实在没留意。”石原莞尔竖起耳朵听了听,果然发现下村定所言不虚。
  “本以为他们要轰炸,搞得我们一阵手忙脚乱,谁知道扔下来的全是纸片。”下村定苦笑,“现在大家都在看,很多人认为这是海军内部在狗咬狗,看看无妨,就当看个笑话,所以……”
  “如果消息属实,伏见宫博恭王死上十次都死有余辜。”石原莞尔弹了弹报纸,“你看看,一口气列了十大罪状:……欺君罔上、勾连将领、贪污受贿、营私舞弊、构陷大将、阴谋叛乱、里通外国……”
  “皇族腐化可是动摇国本的大事啊,你看看这些图片。”下村定“啧啧”连声,“他们将伏见宫博恭王府邸抄了,东西都拍了照,老家伙平时最重享受,还非英美高端货不用,这下全成了罪状……”
  “够狠!”石原莞尔忽然回忆起来,“我说他当初为什么对伏见宫博恭王将中途岛损失加在他头上逆来顺受,原来伏笔在这里,这不就是板上钉钉跑不了的欺君罪名么?”
  “还有中途岛大捷!”武藤章插了句嘴,“恬不知耻的海军马鹿欺骗民众和陛下!骗他们也就算了,居然连陆军也骗!”
  “现在就算是要辩解也无从下手。”下村定嘿嘿一笑,“不过海军揭开盖子也好,东条上等兵跑不了……”
  “我看看。”石原莞尔仔细看了报道,“看来堀悌吉知道这件事,所以他不会放过东条,也好,省事了,不过也有麻烦。”
  “什么麻烦?”
  “宪兵本来有收缴这些传单的义务,但现在直接把火力对准东条,他还敢赤裸裸下令去收么?不是更显欲盖弥彰?”石原莞尔叹了口气,“和堀悌吉对阵说真话我一点底都没有,比打仗累多了,一不当心就着了道。”
  电话铃忽然响了,是东久迩宫稔彦王打来的:“报纸看了吗?”
  “看了。”
  对方有气无力地开了口:“宫里、皇居也收到了,陛下雷霆震怒!”
  “怒骂堀悌吉揭开黑幕?”
  “不,骂伏见宫行为不端,惹出这么多是非,给了兵变将士口实。”
  “咦,这口气不对啊……”石原莞尔诧异道,“陛下昨天夜里还对堀悌吉喊打喊杀的,今天性子转了?准备和平解决?”
  “没有!”东久迩宫稔彦王深感苦恼,“联合舰队司令官及川古志郎已奉诏出兵,不日赶到东京,陛下没有要停手的意思,还要求近卫师团立即平叛,至少不能让讨逆军如此嚣张。”
  “为什么?”
  “伏见宫出这种事,难道不应该是堀悌吉报上去由朕来惩处么?怎么能用兵变这种激烈的方式?这不是在逼迫朕,不是在欺凌其他政府机构,不是在煽动民变么?帷幄上奏权给他干什么用的,难道是让他来逼宫的么?”东久迩宫稔彦王模仿了裕仁的口气绘声绘色地将原话复述了一遍。
  “这有点不讲理啊,堀悌吉报上去有用?”石原莞尔冷笑,“大角人事那会就知道了,难道再碰一次钉子?堀悌吉如果这么傻,还能带联合舰队带胜仗?那被他打败的对手要傻到什么份上?”
  “我劝陛下顺坡下驴,可嘴巴都说干了,就是听不进去,一心一意要联合舰队和陆军平叛!说不允许开兵变这个先例——无论什么理由!”东久迩宫稔彦王的语气一开始很沉重,不过马上又轻松起来,悄声道,“你动作蛮快的嘛,这么快和堀悌吉说好了?东条英机已被停职,听候处理!”
  “我……”石原莞尔心想,我还没和堀悌吉提到这茬呢。
  “干得漂亮!”东久迩宫稔彦王表扬道,“再加把火,让这狗东西切腹算了。”
  石原莞尔心想:多半是伏见宫和东条英机串联的事宫里不知情,所以裕仁才会恼羞成怒,与其说被堀悌吉揭露,还不如说因为裕仁恐慌手下架空他才有如此反应。不过他还是劝道:“殿下要谨言慎行,绝不可露出幸灾乐祸的表情,否则……”
  “陛下让板垣征四郎临时代管宪兵部队,傻瓜元本想插手,陛下不同意。”
  “殿下,您上当了。”石原莞尔冒出一身冷汗。
  “为什么?板垣征四郎不是你的好友么?他控制宪兵不是更有利?”
  “殿下……”石原莞尔急了,“您要看时间和场合啊,平常当然求之不得,可现在什么时候?宪兵要去强力弹压陆军和民众的,非常时期直接冲在一线,现在讨逆军控制了广播、电报、报社系统,我们什么声音也发不出来,宪兵责任很重,万一出现冲突和死伤,将来如何收场?”
  “我糊涂了!哎一夜没睡,脑子变得不太清醒。”东久迩宫稔彦王愤愤地一拍脑门,“现在怎么办?让板垣辞了?”
  “那不行,陛下会认为我们有二心,我和板垣沟通一次,和他透个底,让他不要冲动,凭他手里那点宪兵,怎么打得过武装到牙齿的海军陆战旅团?”
  “这是逼着我们和讨逆军开战的节奏么?”东久迩宫稔彦王恨恨骂了一句,“一会要部署平叛方案,你先拿个条陈出来,让田中新一去执行。注意点,要稳妥,不要冒进,更不能把东京打烂。”
  石原莞尔哪怕再不情愿也只能答应下来。
  “长官,监听到陆军方面的电话。”
  看完谈话记录后,堀悌吉和众人笑意更甚:实际上讨逆军已控制了电话局,但皇宫、陆军机关和主要政府机构的电话线并没切断,依然让其正常运作,虽然他们内部的沟通讨论不得而知,但相互间电话却能监控到一部分,遇到重要的还能记录下来。宪兵部队里倒有人懂,但现在东条直接成了靶子,宪兵系统人心惶惶,谁顾得上这些?而陆军懂战时通讯的人也没想到在东京还有被窃听这说法,所以信息是单方面透明的。
  陆军拍电报也不见得好使,因为讨逆军不是外人,对陆军密码体系是有数的,甚至还截获了从宫里发出的各种电报,对其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为什么要首先攻占军令部和海军省?就是为了获取这方面的制高点。
  海军特别是堀悌吉的讨逆军这边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有第二套密码体系备用。联合舰队在欧洲期间与德国方面协调使用另一套密码体系,现在正好拿来使用,陆军根本就不知道,截获了也只能干瞪眼。而最重要、最关键的核心命令都是堀悌吉手写并由陆战队使用吉普车进行人工传递,效率也不算太低。
  对226兵变为什么失败以及如何搞才能成功的问题,松田千秋是下大力气研究过的。第一条结论就是要控制舆论,到欧洲听过欧洲之声更坚定了这样的判断。226兵变中,虽然基层官兵一再认为天皇身边有坏人,也杀了不少人,可民众并不知情,然后兵变部队迅速被纠集起来的广播、传单、探空气球横幅给弄得不知所措,直到裕仁关于“国贼”的结论一下,整支队伍士气土崩瓦解。
  现在情况完全反过来了,讨逆军控制了整个报纸、电台和电报系统,在没有互联网甚至没有电视网的年代,控制这些等于控制了所有能对外传播信息的渠道,现在陆军和民众是被讨逆军的舆论攻势完全压制着,今天清晨的纸弹只不过是牛刀小试,后面还有源源不断的杀招。
  用松田千秋的话说:“伏见宫国贼不仅要完全打倒,还要在他身上踏上一万只脚,让其身败名裂,永世不得翻身!”
  清晨时分,完成了动员的近卫师团终于与讨逆军部队开始实质性接触,他们仗着自己兵力较多隐隐约约形成了包围态势,但堀悌吉并不担心,论装备、论战斗力、论凝聚力,陆战旅团完全压倒近卫师团,而讨逆军精心炮制的第二波舆论攻心战马上就要开始了……
第031章
啊!海军(20)
  一架彩云改在近卫师团头顶肆无忌惮地盘旋着,一面关注这个师团的调动,一面拍摄有关部队的照片。对这种最大航程能超过5000公里的超长程侦察机来说,如果愿意,能从上午一直盘旋到太阳落山。
  陆军方面紧急调用陆航的一式战斗机进行拦截,结果根本跟不上彩云改的节奏,无论俯冲还是平飞,样样都被人家甩掉,这还不是最气人的,最生气的是对方还在飞行员眼皮子底下玩花活,看得这帮新嫩陆航飞行员目瞪口呆。有人不服气也想依样画葫芦来上一段,结果发动机故障直接把飞机给摔了,飞行员被迫跳伞,气得在地上观战的田中新一大骂饭桶!
  确切地说,经常被提及的近卫师团应称呼近卫第一师团更为妥当。在日本内阁人事变化后不久,近卫师团有关兵力和编制也进行了拆分,原来满编3万余人的近卫师团一分为二,一部分继续留守东京,一部分去南洋作战。留守部队称近卫第一师团,赴南洋部队改称近卫第二师团,但陆军高层还是习惯性把近卫第一师团叫近卫师团。只有两者一起出现或正式行文时,才有第一、第二的区分。近卫第一师团拆分后的最初兵力大约是2个步兵联队(近卫步兵第1旅团)、炮兵、工兵、骑兵各1个联队,再加师团部直属部队,总兵力1.3万余人。
  在得到大量德国物资后,参谋本部开始强调对部队进行机甲化改造,本来就缺额的近卫师团为此加设了近卫第一战车旅团,一部分兵力全新招募,一部分兵力从师团部原有铁道联队中抽取,编成了两个战车联队(注:前文已述,日本步兵和战车联队虽同为是团级机构,但就规模而言,步兵对应德军编制是团级,战车其实只有营级),总兵力扩充到近1.6万人,由武田攻少将担任旅团长。
  由于武田攻本就是老近卫师团军官出身,在印度派遣军又有赫赫战功和实战经验,上头还顶着个好老师,再加懂最新的战车和机械化作战,深得田中新一信赖,上任不久就隐隐约约成为师团第二把手的架势。和他平级、原先的二把手步兵旅团长白川常雄少将虽不太服气,但他没怎么打过仗,又不懂战车,在一批中级军官特别是参谋军官眼中远远不如武田攻。而武田攻平日为人大方,商人之后出身的他交际能力更是满格,很快就在近卫师团站稳了脚跟。
  现在下面一堆军官议论纷纷,武田攻却抬头望着天空征征地出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这就是能带三个人的彩云改啊,海军马鹿这次倒没吹牛,果然飞得快!”
  “要拦截只有换四式战疾风才行!或者德国战斗机也行,一架不够就多架。”
  “算啦,省点力气吧,人家就是个侦察机,你拿多架战斗机欺负人家害臊不害臊?”
  但很快轰炸机也来了:6架彗星改在4架零战改护航下,向近卫师团迅猛扑来,俯冲速度还贼快,让刚刚习惯斯图卡慢吞吞飞行速度的官兵们都大为惊慌——近卫师团其实打过仗的人不多,走路阵势看着威武,架势也足,战斗力其实远远不如仙台师团或熊本师团。
  “卧倒!卧倒!”
  “隐蔽!隐蔽!”。
  “高射炮……”
  “别乱动。”武田攻制止了惊慌失措的师团部军官,沉声道,“讨逆军如果脑子清醒是不会打我们的,投下来的多半是传单。”
  果然,话音刚落,一片片白纸在空中洒落下来,官兵们一看不是炸弹立即就松了口气,军官们对武田攻敬佩不已——不愧是战功显赫的长官,脑子就是好使,一眼就看穿了海军马鹿的虚张声势。
  “海军马鹿还是有脑子的嘛,知道不能来打陆军。”一群人笑着议论纷纷,颇为不屑。
  但武田攻却看着手里的号外直叹气,上面内容他其实已知道了,而且还知道除部分地方夸大其词外,其余都是真实的。他在印度派遣军和海军接触了那么久,还能不知道哪些是真话,哪些是假话?当上将官、在恩师耳提面命之下,他对军界上层情况也完全了解,贪污腐化、胡作非为哪个地方都有,陆军也不是净土。山下奉文在印度派遣军体系内大量搜刮黄金,一面向上交差,一面给官兵们分润好处,再加上鲍斯维持印度政府比较得力再加上印度民族那种特有的恭顺态度,大家日子过得都很滋润,哪有什么层出不穷的游击战?
  山下奉文的套路都是和堀悌吉学的,加上山下自己也是留德出身,又和德国海军陆战队驻扎,与德国间的关系很容易建立起来,门道走通后就和德国方面眉来眼去搞些私下“贸易”,现在印度派遣军已被他经营得和铁桶一般,其他人谁说话也不好使。对山下奉文这么搞,武田攻虽认为有必要性,但有时候也看不太明白,直到问了老师小畑敏四郎才完全领悟。
  “山下当初开战后率部队席卷东南亚,大功累累,可最后怎么安排的?一打完仗就把人家赶去关东军,还来个明升暗降,东条这种杀驴卸磨的事干多了会有报应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6/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