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3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6/656

  “仿效那些‘爱国义士’啊,穿个和服,拖个木屐,带柄武士刀走到二重桥外(天皇居所),叩头三次,再唱首离世歌,然后……”他比划着做了个切腹的动作。
  山本五十六怒斥:“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思看热闹、说风凉话,还不赶紧给我想办法?”
  井上成美两手一摊,无奈道:“我有什么办法,要不您出面劝劝他,至少要给您一个面子吧?”
  “好吧,明天我去找他,今天找他的人太多了,我得让他好好静一静。你说,我靠什么打动他呢?光靠同学交情是不行的。”
  “既然他这么坚持改革,至少你要让他看到一点希望……”井上成美沉吟道,“见效最快、也符合您意愿的办法是立即下令授予飞行员军官军衔,以前的根据资历授予,以后的参照海兵学校给予,也不用全给,只给毕业生中最好的三分之一就足够了。”
  “这……”山本五十六迟疑了,“我也想改,可这涉及体制,哪有说改就改的道理?至少也要讨论、商议然后……”
  “您看,丁点让步你们都不肯做,就给飞行员们发个军官帽,能难死你们啊?”井上成美数落起自己的上司来也毫不留情,“我看呐,你们根本没这个心思,你们只想骗过去、把事情压下去——要这么好弄他还是堀悌吉么?还是32期首席么?还是元帅海军大将么?”
  “好吧。”山本五十六叹气道,“我给伊藤整一打个电话,让他和殿下说说,横竖要给人家一点希望,这样才有转圜余地。”
  但井上成美的提议很快就破灭了,伊藤整一本人赞同这方针,奈何到医院里一说,伏见宫博恭王根本不同意。
  “幼稚!怎么能出这种馊主意?”伏见宫博恭王在病床上呵斥道,“现在航空兵还不是军官呢,就已有一大批人死心塌地跟着堀悌吉走。如果推行这条政策,人们一定是以为堀悌吉的抗争起了作用,只会承他的情,今后他的班底和声势会更庞大,更加尾大不掉,你们说话还有人听么?真要推行也要等你当上联合舰队司令官再动,让下面人念你的好,懂吗?”
  想了想,大概觉得自己刚才态度过激,伏见宫博恭王的口气又软了下来:“伊藤,你不要觉得我糊涂,我脑子很清醒,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和长远考虑。我老了,再过一年半载就要退隐了,及川这家伙多半也管不住舰队,南云忠一就更不用说。到时候我把你放到机动舰队去,再过一年弄掉一批老家伙,你就能当联合舰队司令官,到时候我支持你,及川不管事,山本五十六对你评价也很高,也会支持你,你就可以开创自己的事业了……”
  伊藤整一苦笑不已:眼下都维持不住,何谈以后?可伏见宫就是这个态度,多说无益。
第013章
啊!海军(2)
  可看着在病床上的伏见宫博恭王,伊藤整一又觉得鼻子酸酸的:殿下纵有很多方面考虑不周,为人也过于强硬,但对自己真是没话说,大力栽培,连军令部这等重要的地方也完全交给了自己。
  他换了口气,请教道:“这么多人要出国怎么办?宫里还在等您的态度,陛下对此十分关切,但又被改革奏折弄得下不来台。”
  “滚!都滚!滚得越远越好!越快越好!我眼不见心不烦!”
  “堀悌吉呢?”
  “也滚!”伏见宫博恭王忽然想起什么,讥笑道,“让陛下给他加个头衔,比如大日本帝国海军欧洲军备考察团团长,国内军职不变,让他继续在欧洲写国内体制改革报告,这下总该称心如意、不在国内和我捣乱了吧?奉旨出洋,陛下的面子也保全了吧?让他议上五年八年,等我死了,等伊藤你大权在手再改革吧。”
  当伊藤整一抱歉地把沟通情况转告给山本五十六后,后者半晌无语,井上成美摇头叹息,对体制改革这件事他终于绝望了!堀悌吉说得对,指望这批老顽固能改变,还不如指望石头能开花来得更现实点。
  虽然如此,伊藤整一还是在电话里哀求山本五十六再想想办法,无论如何尽可能挽留一下堀悌吉。
  “怎么办?您还去吗?”
  “要去,我明天去。”山本五十六咬了咬牙,“不去不行,再这么弄下去,舰队真完蛋了!”
  井上成美一针见血地指出:“不是舰队要完蛋了,是舰队的人心散了!”
  “那有什么区别,人心散了,光有军舰能称为舰队么?能打仗么?”山本五十六仰天长啸,“再怎么样也不能让他把事情弄乱了,日本折腾不起!”
  “他会听您的么?”
  “我会尽力。”山本五十六想了想,“如果还不行,还是体体面面、风风光光让他出国吧,他去德国也能帮我们说上话,公派出国总好过私下溜走吧?”
  井上成美讽刺道:“你们这是欲盖弥彰!典型的官僚作风。”
  身心俱疲的山本五十六现在也不管井上成美的嘲讽,满腹心事、叹息着回家了。
  就在军令部、海军省纷纷扰扰、一片恐慌之时,陆军参谋本部却笑逐颜开。
  “殿下,梅津大将发来电报,打退苏军进攻了!此役,苏军出动大约2个军5万左右兵力(内含5个装甲旅),我军以2个步兵师团、1个战车师团、国境线永备工事和独立重炮兵联队共7万余优势兵力应对,根据殿下的指示,先适度后退引诱苏方进攻,然后合围。敌发现上当后拼死撤退,整个战役过程只持续了4天,共至少消灭对手9000之众,俘虏敌军少将以下官兵4000余人,摧毁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170余辆,击落敌机80余架,另缴获大量军需物资,大涨了皇军威风!我军损失不到4000,战车和各类重装备损失大约是敌军三分之一。寸土不失,甚至还反攻到对方境内20余公里,不过梅津司令官考虑到息事宁人,不欲事态扩大化,抢了些物资、破坏了部分铁路和敌军守备工事后撤回原有防线。”
  “好!很好!非常好!”东久迩宫稔彦王拍手道,“关东军不愧为皇军之花,狠狠教训了俄国人,洗刷了诺门罕的耻辱,要传令嘉奖,有功将士报上名单予以升迁、鼓励!我会向陛下报捷,想必他也满心欢喜。”
  “另外,梅津司令官说海军送的物资清单也拿到了,有300多辆美国坦克(柴油版谢尔曼),上千辆卡车或吉普车,还有很多高射炮——海军还是够意思,答应的东西都给了,分给朝鲜军的物资在协商后也交割了。他提出是不是能够将机甲军编制再扩充一下?多编几个师团?如果师团不行,类似印度派遣军组建的独立战车旅团也行——纯美械重装备独立战车旅团!”
  “这……”东久迩宫稔彦王把头转向石原莞尔,“你看呢?”
  “我看可以支持。关东军一直没有战事,将佐升迁最慢,军饷也低,有了新编制,官帽才会多嘛,再说战车旅团和步兵旅团那是两个层次,哪怕同样是少将,说出去也不一样啊——骑兵部队和步兵部队的长官威风能一样么?”石原莞尔随即来了个转折,“但我不建议编战车师团,德国顾问已指出我们的编制缺点——过于臃肿、指挥不灵,我认为独立战车旅团更适宜。”
  听到石原莞尔点头,东久迩宫稔彦王马上批示同意新建2个独立战车旅团。
  “这次前线大胜,主要是殿下领导有方,英明决策。”
  “哎,我哪有什么功劳,仗都是你们打的,我就听了听情报,看了下地图,在你们拟定的作战计划上签了个字而已。”东久迩宫稔彦王不好意思地说道。
  “这就是殿下独到之处,居上位者哪有事事操心、样样要管的?作战计划这种小事,让我们操心就够了,殿下只管拍板大事——下定作战决心并能冷静地决定适当收手,完全是殿下的手笔。”石原莞尔笑道,“看看海军那批马鹿,真不知在搞什么。”
  “石原君可不要夸我了,再夸我就要骄傲起来了,一骄傲就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这样不好,容易头脑发热、狂妄自大。至于海军嘛……”东久迩宫稔彦王也一阵牢骚,“真不知道有什么好争的,都三番五次住院了还想不开,堀悌吉愿意折腾就让他折腾去,成功了你领导有方,失败了是堀悌吉的问题。哦,石原君,我就是打个比方,你们有什么事都可以来找我,你们大胆干,出问题我会给你们挑担子的。”
  陆军大臣多田骏忍不住就笑了起来,摊上这么个殿下也是陆军的福气,什么决心果断、收手迅疾、英明决策——那全是石原莞尔的点子,无非借东久迩宫稔彦王的口说出来最后点头罢了。
  相互吹捧完后,陆军次官下村定就感慨起虎式坦克来:“这款重型坦克就是好用,2000米之内弹无虚发,基本上俄国坦克打中就完蛋,敌人打我们却纹丝不动。机械性能不错,里面宽敞舒适就更不用说了,在满洲那个冰天雪地里居然故障率也可以接受,比国造坦克强太多了。除了耗油大点,维修稍微麻烦点,浑身都是优点,部队一再要求多弄一些。”
  日军出于弹药节约主义,一贯是主张精确射击的,坦克上更不例外——一发88mm炮弹等于一个月薪水呢,虎式良好的观瞄体系再加上日军特有的苦练,效果居然出奇地好,用在防守战中更是大放光彩。苏军装甲车辆损失有一半是虎式造成的,而自身只损失了一辆,还是被苏军飞机炸毁的。至于打出类似德军的闪电战,日军既没有想过,事实上也不懂怎么打。
  “当然好喽,60万马克一辆呢。”
  “国内能造么?”
  “不能,别说虎式,连技术水平差很多的T-34现在都还没仿造成功呢,只有追猎者倒是仿成了,可那不是纯战车,只是炮战车(坦克歼击车)而已。”下村定最近武器开发管得比较多,“除了重坦克,铁拳火箭弹效果非常好,前线官兵很喜欢,这次很多苏军坦克都是被步兵用铁拳干掉的,更难得的是,这玩意技术门槛低、成本也低,兵工厂造起来很容易啊,我准备下年度产量加3倍——到时候在南洋对付米英鬼畜的坦克会很好用。”
  “是啊,是啊……”大家都一阵感慨,当年要是诺门罕有这东西,说不定场面还能扳回来一些。
  “德国飞机也好用,Fw-190\Bf-109\Bf-219联合出场后,把俄军飞机干掉了好多,他们弄不清情况,以为德国飞行员在帮我们打仗,哇哇直叫,真是好笑。”
  “重装备还是要舍得花钱买。关东军提出,他们这段时期和苏方做生意换得了一大批黄金、白银、珠宝、古董、油画、挂毯和名贵家具,再加上他们自己还有一些皮货、人参,折算起来也有2-3亿马克,想请殿下同意找德国购买武器,但要专用于关东军方面。”
  “我看可以。”东久迩宫稔彦王刚点头,忽然看到石原莞尔眉头一皱,他马上喊,“等等,石原君有不同意见。”他有一点很好,对石原言听计从,公开对下面表示——“石原的意见就是我的意见”,凡石原不认可的,哪怕自己已认可了也可马上改口,下面都知道这层关系,很多事不到石原这里拍不了板,可没人敢轻视这位亲王——这才叫知人善任,要不殿下怎么不信重别人?
  “2-3亿太少,至少要弄5亿。”石原莞尔缓缓道,“但又不能增加其他方面的费用负担,想来想去,我决定去打德国人的秋风。”
  “打德国人的秋风,好哇……”一听这个,一堆人立即兴奋起来,围着石原莞尔七嘴八舌地问,“怎么搞?”
  石原莞尔清了清嗓子,开始一条条阐述起来……
第014章
啊!海军(3)
  “第一,请殿下用强硬态度发出对苏警告,我军要越境还击……”刚有人要表示反对,马上被东久迩宫稔彦王制止了,“别闹,听石原君说完。”
  “第二,请德方派军事观察团来,最好让俄国人知道他们在这里,级别不能太低,至少要弄个中将;第三,关东军动员、秘密集结、囤积物资,特别是新的战车旅团要尽快编组成型,吓一吓俄国人——满洲一定有苏方间谍,他们会知道我军动向;第四,飞机越境侦察,什么位置重要就往什么地方飞,不过不要真的擦枪走火;第五,如有可能,再让海军配合一下,搞一次登陆演习,效果要逼真一点……”
  石原莞尔笑道:“这样一来,苏军以为我军会很快放弃苏日中立条约并配合德军夹击他们,他们不但不敢从远东抽调兵力去欧洲,相反可能还要从欧洲增援,外交谈判上底气也会不足,这就牵制了红军精力,支援了欧战战场。科尔特使是聪明人,自然知道这番举动值多少钱,少于2亿马克咱们不干!然后国内再凑个3亿马克,这样5亿马克不就有了么。当然,谈判时价格可以喊得高一点,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嘛!只不过底线至少要给2亿。”
  众人马上讨论起来,5亿马克,换虎式坦克可以买800辆,买4号是2000多辆,当然不可能光买坦克,飞机、火炮、其他物资、配套装备都需要,还要准备消耗品和零部件,但盘算后是很乐观的,全新扩编2个战车师团一点都没问题(只算重装备费,不包括轻装备、人员)。如不用来扩编新部队,大概可以给10-12个师团改进装备、提升战斗力。
  “好,这主意好!关东军动动腿、说几句硬话、摆一下架势、烧掉一点汽油,2亿马克就稳稳挣到手了。”多田骏一拍大腿,“不愧是石原君,一肚子坏水儿。”
  石原莞尔翻着白眼:“有你这么夸人的么?”
  “我看可以。”东久迩宫稔彦王也表示认可。
  不过下村定提出异议:“万一苏方误判形势,真和我们打起来呢?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是啊,虚张声势可以,弄假成真就麻烦了。”刚还满心欢喜的东久迩宫稔彦王一下子又冷静下来,他把目光投向石原,等后者解释。
  “首先,这几天可以看看风向,如果苏联吃了亏后不甘心要对我们宣战,那反正不用说,只有一个字,打!其次,斯大林如果不甘心失败,继续增加兵力进攻但战而不宣、斗而不破,那我们就继续迎头痛击——这种情况下找德方要点好处完全应该,毕竟这里多死一个俄国人,苏德前线就少面对一个俄国人,德国人哪怕出份子钱也得给我们奖励;再次,斯大林选择息事宁人、忍气吞声,那更要上赶着威胁——海军还提了50%的过境费呢,我们要和海军保持一致立场!苏联现在自顾不暇,不趁这个机会敲竹杠什么时候敲?”
  支持石原莞尔判断的逻辑依据是:苏联在欧洲被打得很惨,接受美援的通道又先后被封闭,根本自顾不暇,不太可能回头专门找日本的晦气,这是他投机的战略基础;他当然也听说过苏德在秘密媾和的情报,但他认为这一点不足以促成斯大林把目光和重心投向东部,因为苏德哪怕停战,俄罗斯解放军和一干东欧小兄弟可还虎视眈眈呢?万一这边刚和日本打上,那边轴心撕毁条约又杀过来——按元首的个性很可能(在柏林的霍夫曼气得翻白眼,我信誉有这么差么?);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日军停止在中国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后,南洋美军现在又被日本海军打服不敢乱动的情况下,真正打仗的只有印度派遣军一处,再加上欧洲资源源源不断输入,军事资源完全有剩余,让关东军和苏联红军打一打,10、20万乃至30万兵力级别的交战,他都认为可以锻炼队伍——战斗力要靠练,但只练不打是瞎练!
  众人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关东军这一仗还不算打完,完全可以走一步再看一步,先和德国方面接触起来弄点好处是应该的,至于过境费嘛,想想就有点小激动——尼玛,这是躺着收钱啊,海军就是诡,拦路抢劫也能说得这么文雅,难怪这么有钱,陆军脸皮相比之下还是不够厚。
  “另外,这同时可可试探一下俄国底线,看看他们远东的战备情况和部队战斗力,看看将来是否真的有机可乘,可一举鲸吞西伯利亚,至少桦太岛应占领全境;我还有一个顾虑是苏德停战,俄国很可能失之桑榆收之东隅,会来打满洲的主意,现在提前敲山震虎,是让他们仔细衡量和我们全面开展的风险与成本,防止斯大林误判形势铤而走险,虽然我们现在本钱比他们雄厚,但能不全面交手还是不要全面交手——起码也要等我们机甲力量再上一个台阶再说。”
  “石原君的生意经是越来越厉害了。”
  “这套路还是管堀大将学的,他打仗做生意多精啊,我研究过他指挥的战役,几乎就没做过亏本买卖,经常示强以强、示弱以弱,联合舰队上下吃得盆满钵满,差点碗里都装不下要溢出来,哪个海军官兵跟他从欧洲回来不是升官发财?”石原莞尔感慨道,“可就是这样能干的人,现在被排挤到要出洋自保,做人难啊,在日本当官更难啊,要想干点成绩还不得罪人是难上加难啊……”
  这话激起众人一片叹息,大家普遍对堀悌吉有好感,其他不说,联合舰队刚回来,第一件事就是给南洋各岛的驻军(无论海陆)送装备加强火力,以至于具体执行的栗田健男都得了“送械中将”的美名,多少人承这份情?印度派遣军方面,联合舰队更是多有关照,不但军械大力支持,堀悌吉还弄来4个德国陆战旅帮忙免费“劳动”,使战事进程十分顺利,不然这几百吨黄金能这么快搞到手?然后关东军、朝鲜军,中国派遣军现在又都拿到了好处。骂海军马鹿是可以的,骂堀大将是马鹿的陆军一线将领还真没有,否则也太没有良心了。
  因为涉及伏见宫博恭王,同为皇族的东久迩宫稔彦王不好公开评价,只好转换话题道:“这件事如果干成了,我看石原君的军衔也可以动一下,他这一年多干成了那么多事,为什么就不能当大将呢?论资排辈也差不多排到了哇!”
  听到亲王开口,一堆人马上开始恭喜石原大将,就连自己还不是大将但资格比石原莞尔更老的下村定(和东久迩宫稔彦王是陆军士官学校同学,比石原高1届)也由衷表示赞同。这一届陆军高层之所以这么和谐,完全是一帮朋友亲信在掌权。石原莞尔是东久迩宫稔彦王信重之人,陆相多田骏是石原的好友且连任命都是石原推荐的,陆军次官是东久迩宫稔彦王的同学,而他们又和石原在陆军士官学校就是一帮子——陆军士官学校学员组队是不同年级捏合在一起的,石原是第21期,东久迩宫稔彦王和下村定都是第20期,加上都是同期学生中的佼佼者和风云人物,那是熟得不能再熟了。
  在下村定看来,石原到底是石原,这一年来工作成效是有目共睹的:大到战略方针调整——中国大陆有序撤军,小到资源获取和军备调整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第一次开始把日本陆军向现代化方向带。
  只有石原自己心里摇头:人家堀悌吉一出手几十条船、数十万吨物资,云淡风轻,还被人撸掉了位置;我一出手才2亿马克,都已能当大将了,陆军眼界实在太低。好在陆军苦惯了,起点太低,慢慢总会好起来的。
  就像冲锋枪,以前陆军有种观念认为太耗费子弹而懒得装备,当然日本自己研制的百式冲锋枪效果不好也是主因。但从欧洲捡洋落弄回德制MP-38\苏联波波沙\美国汤姆逊冲锋枪后,陆军冲锋枪装备水平陡然提高了几个层次,所有军官都赞同要提高近战密集火力。于是几个军械厂又开动脑筋想仿造生产,但全被石原喊停,理由一开始让所有人都惊呆了:进口货这么便宜,供应量又大,为什么不买而要自己造?你们脑子里还没有成本和时间观念?仔细盘算却觉得非常正确,与这些舶来货相比,百式冲锋枪价格性能垫底,价格却贵一倍有余,傻了才造。
  除冲锋枪外,陆军部分一线师团轻武器也开始升级,不再是清一色的三八大盖+歪把子机枪的组合,而逐步换成7.7mm的九九式步枪和轻机枪组合。为加快生产,石原莞尔甚至果断停掉了三八大盖和歪把子机枪的生产线,强制转产。这种做法不是没人非议,但对威望如日中天的石原莞尔来说根本不屑一顾。至于淘汰下来的旧步枪,除搜罗一批给后方训练外,其余全都和其他从欧洲淘来的步兵武器一起卖给了中国国内,无论国共双方还是军阀势力都抢着购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6/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