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2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1/656

  “海相大人的意见是:丸新计划当中不再建造战列舰,要求从明年开始每年新建4艘改云龙、2艘改大凤,其中改云龙建设周期不超过22个月,改大凤周期不超过36个月,加上当前已开工的8艘云龙级(4艘预计1944年服役),力争用5年时间,即1948年年底前完成40艘左右新航母建设;考虑到战列舰损失较多,如预算盘子尚有空间,可考虑把大和级4号舰建起来,现在有了预算空间,4号舰可以建设。”身为航空本部长的大西泷治郎当然是航空派的急先锋,不过他还是给舰队派留了面子——同意建造大和级4号舰。
  “总长殿下的意见是,丸新计划当中再开工2艘改大和、2艘超甲巡,航母每年建设4艘改云龙,如有预算空间再考虑建设2-3艘改大凤,其中改大和排水量7.5万吨,装备510mm口径火炮,竣工时间48个月;超甲巡排水量3万吨,装备6门410mm火炮,竣工时间40个月。整体建设周期同样考虑5年,力争全面完成。”福留繁解释道,“目前已有8艘云龙级在建,5年新增20艘左右,已超过了当初改五计划中13艘的目标。增加主力舰的原因是近期战列舰损失较大,金刚级丢了2艘,扶桑级丢了2艘,伊势级卖给德国2艘,长门级又损失了1艘,一年内少了7艘战列舰,只得到1艘信浓号补充,只怕将来捉襟见肘,毕竟战列舰在最近几次战役中都发挥了重要价值,大和级又对敌军形成重要的心理威慑。”
第052章
野望(10)
  如果是霍夫曼在现场,一定会感慨由于时代和穿越力量的冲击,日本造船计划比历史有更大的胃口——改五计划不过就是13艘云龙改、5艘大凤改的计划,这还是计划到1950年完成,而现在无论山本五十六还是伏见宫博恭王的规划,光航母部分就超过了当初的设想,还把计划加快到1948年底实现,简直就是一夜精进。
  不过日本有资本这么干:从中国战场这个泥潭撤军后,物资供应大有好转,再加上陆军机甲制造全部停止、百万吨钢材供应抵达,日本居然一夜之间吃成了胖子,而且德国还答应继续出售给日本成品钢材,每年不少于400万吨——这数字占日本生产量的一半,但还不到德国控制下欧洲钢铁产量的3%,只要比利时、荷兰、法国等几个国家开动工业机器就足以满足。再加上凭空多出的200万吨船舶吨位,日本海军如同一个补得太足的壮年,急需显示自己的存在。
  战争事态发展到现在,即便再是顽固的舰队派,也不能不承认航母的核心价值与作用,更不敢停掉航母建设去搞战列舰——舰队派不可能是投降派。因此福留繁的立场是基于弥补损失较大的战列舰部队的需要,而且说得有理有据——从南太平洋战役以来,战列舰尤其是超级战列舰发挥了巨大作用。
  堀悌吉沉吟片刻,没急着表态,而是问其他问题:“目前船台情况怎么样?”
  “大型船台全面展开维修作业,包括武藏、长门、翔鹤、雾岛、金刚、贝亚恩号在内的军舰进行修理、改造、保养,另外就是云龙级建造,大凤、信浓都已在栖装,不占用船台,下个月要开工大凤级2号舰,预计明年1月份开工云龙级9号舰,还要继续占用2个大型船台,中型船台准备改造轻型、辅助航母……”井上成美道,“大型船台预计到明年2月份完成修理改造工程后会有较多空余,中型船台基本满负荷,当然必要的空余船台还有——紧急状态下可实施修理、保养作业。”
  众人都把目光投向堀悌吉,等待他表态,虽然草鹿任一刚才已说了一通,但没讲几句就被伏见宫博恭王不耐烦地打断了。不过堀悌吉显然并不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问第二个问题:“除主力舰外,其他舰艇有没有争论意见?”
  伏见宫博恭王认为他完全在装腔作势,他肯定和山本早就交流过了,基本是一致观点,之所以现在不说完全是阴谋。
  “也有,在重巡洋舰、轻巡洋舰和驱逐舰领域都有不同看法,在杂役舰、特务舰、特设舰等方面意见也存在分歧,不过相对小一些。”井上成美看了看脸色越来越难看的伏见宫博恭王,微微笑道,“要不您先就主力舰建造表达一下看法?我们也好根据实战要求进行调整。”
  伏见宫差点没忍住要当场发飙,完全是硬生生克制住的:井上成美和堀悌吉这一唱一和的双簧看得他都起了鸡皮疙瘩。
  堀悌吉深深吸了口气,说出来的话举座皆惊:“说句心里话,两边意见我都不赞同!这么弄下去,最终我们除了失败别无其他结果。”
  众人如同被敲了一闷棍,全体眼冒金星傻眼了。
  一听这话,伏见宫博恭王有些气急败坏,颇为恼羞成怒;山本五十六依然保持着似笑非笑的态度,一股高深莫测的味道。不过两人身份地位摆在这里,不可能亲自下场来指责堀悌吉,不过两派急先锋就要按耐不住了。
  “松田君,你代表我阐述一下意见。”
  联合舰队现任首席智囊松田千秋立即站起来发言:“联合舰队上下认为,丸新计划中应全面停止各类战列舰、超甲巡建设,全面集中于航母建设;除利用现有舰体改造轻型、辅助航母外,主要建设云龙级中型舰队航母,长官希望每年能开工建设10艘改云龙,如能每月下水一艘就更好,同时希望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将工期压缩至18个月;确实还有余力可再开工新建1艘大凤级,但只要1艘足以。请注意,这里的改云龙是经过吨位、结构、武备强化的,比现有军舰要提升10-15%的吨位数。”
  众人窃窃私语:堀悌吉长官不要战列舰还可理解,怎么连大凤级都不要?这可是最坚固、最难沉没的航母啊,而且每月开工1艘云龙级,这步子似乎迈得太大了些,这么弄下去先别管国力能不能承受,舰队派存在的空间就彻底没有了。
  “具体理由如下:首先,战列舰部队数量预计将有3艘大和级、1艘长门级、2艘金刚级,目前基本足够,不必再行建设。”
  众人立即议论起来,当初联合舰队拥有十多艘战列舰还嫌不够,现在只有6艘,其中1艘还未正式完工,居然说够了,这什么逻辑?
  “安静,安静,请松田君继续讲。”井上成美不得不再次站出来维持秩序。
  山本五十六依然不动声色,伏见宫博恭王却在冷笑:你说吧,看你怎么圆这个说法。
  “我军战列舰总吨位目前大约30万吨出头,姑且按30万吨算,根据20年前华盛顿海军军备条约计算,我方当初认为拥有对美7成左右战列舰吨位可确保安全,因此美军战列舰吨位若在43万吨内,我方将比较安全。直至今日,因联合舰队作战有方,美军实际拥有战列舰大约是衣阿华级3-4艘,南达科他级2-3艘,科罗拉多级(西弗吉尼亚)1艘,另还有老旧战列舰2-3艘。衣阿华级具体数据不详,预计吨位数不超过5万吨,南达科他级不到4万,即便全部按上限计算,也不足40万吨——十分安全。
  即便考虑将英国皇家海军目前的乔治五世级、伊丽莎白女王级老战列舰加入,英美战列舰总吨位数也就是50万吨出头。可诸位不要忘了,德意盟国目前拥有维内托级战列舰4艘,提尔匹茨号、黎塞留号、沙恩霍斯特级2艘和意大利老旧战列舰等一批战列舰,总吨位也超过40万吨,即便英美在未来2-3年内继续补充20-30万吨战列舰,总体数量双方也大体持平,更不必说轴心各方还占有显著的性能优势。
  长官认为:既然当初我们坚持对美7成论,现在英美只有轴心总体战力7成,哪怕再过2-3年了不起也就是个平手,这难道还不算巨大的战略优势?所以根本不必要浪费精力和物资建设战列舰。”
  松田千秋口才很好,再加上长期知名的美国通,说出来的话逻辑清晰、颇有条理,让众人十分信服。大家仔细盘算后发现事实确实如此,联合舰队和南洋守岛部队用自杀武器干掉了不少英美战列舰,哪怕在自身损失一批战列舰后,总吨位对比上不但没劣势,相反隐隐约约还压英美一头,这真是豪气啊,战前再借两个胆都不敢想这么美妙的结果。
  一般军官只沉醉于现有的战列舰优势,但熟知海军内部高层斗争的山本五十六却向伏见宫博恭王投去意味深长的一瞥,而后者眼看就要气急败坏站起来发飙了。
  松田千秋这番话表面是在说战列舰,其实是为了替10年前的“大角人事”翻案,大庭广众之下再提起什么对美七成论在伏见宫看来简直是削他的面子,更是堀悌吉借机公然报复。
  20年前华盛顿军备条约谈判时,日本海军内部争论激烈,立场区分为舰队派和条约派,前者坚持对美7成,后者认为对美6成也可接受,应尽可能妥协以争取时间。伏见宫博恭王是舰队派的总后台,强硬要求“对美七成”,否则宁可谈判破裂也在所不惜。争论一直延续了10年,直到1933年双方还争论不休。
  大角岑生是时任海军大臣,他最初是条约派,后来在压力下倒向舰队派。但再是舰队派,作为海军大臣的他在面对舰队派的领袖、军令部次长高桥三吉海军中将要求战时需将海军省的部份权力在和平时期也转移给军令部时的要求极为不满。海军省与军令部的协商谈判从最初的课长级的对骂合战,上升至局长部长与次官次长之间的激烈论争,然后延伸为大臣与军令部长之间的争论,最后演变成大角岑生与伏见宫博恭王之间的博弈,最终伏见宫利用皇族身份和超然地位压倒了大角岑生。
  这还不算,伏见宫为彻底打倒条约派,还要求将可能妨害到未来扩军路线的将官全部放逐,大角岑生不得不将条约派骨干——包括谷口尚真、山梨胜之进海军大将,以及担任过海军次官、军务局长的寺岛健、堀悌吉、左近司政三等海军中将、军事普及部部长坂野常善海军中将全部解除职务并转入预备役,唯独漏了当时还是少将的山本五十六(在大角人事后才晋升中将)。
第053章
野望(11)
  经大角人事,舰队派彻底压倒了条约派,只是时代在不断进步,政治力量永远跟不上时代步伐。条约派率先转型成为航空派并团结在米内光政、山本五十六麾下,舰队派依然顽固地坚持巨舰大炮思想,这才有了大和与武藏,但没想到航空派在珍珠港战役中用新战术展示了威风,又在中途岛战役铩羽而归,两次战役中视为国宝的战列舰基本没派上用场,用实地结果狠狠打了舰队派的耳光。
  最后万万没想到的是,堀悌吉这个大角人事中已被放逐,只差踏上一只脚让其永世不得翻身的家伙居然再度奋起,在山本五十六的保举下不但从预备役一跃而成联合舰队司令长官,还战果累累,打出了日本第一名将的名声,光打赢还不算,还带着联合舰队和军令部顶着干——从来只有联合舰队和海军省顶着干,没听说和娘家人军令部顶着干的,一边顶一边赢,把军令部闹得灰头土脸。
  更让伏见宫博恭王恼火的是,外界最近传言日盛,谓堀悌吉才是东乡元帅看好的日本战时的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如果没大角人事这一出,他早就当上了联合舰队司令(堀悌吉和山本同期毕业,但排位比山本高),“假如当初就是堀悌吉指挥联合舰队,说不定就没有中途岛战役的大失败,日本形势现在更要好得多,别说印度,说不定连澳新都吃下来了!你看,是军神总会闪光!”
  这当然是谣言,东乡元帅自己就是舰队派,怎么可能看上条约派的堀悌吉?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堀悌吉是日本军神,山本五十六保举堀悌吉有功,有识人之明,可见当初打倒堀悌吉是打倒错了,谁该为此负责呢?——打大角岑生这只死老虎显然没什么意思,况且幕后真凶也不是大角,而是当初主持放逐条约派的伏见宫博恭王。
  在伏见宫的潜意识里,堀悌吉对其不理不睬的根本原因不是具体策略或意见,而是无时无刻不在等待时机,希望报大角人事的一箭之仇的缘故,这才是他千方百计要削弱、诋毁甚至罢免堀悌吉的原因所在。除这个深层次的政治原因,军令也好、舰队派与航空派的分歧也好、指挥独断也好,都只是表象——难道舰队派就不能大造航母?笑话!
  现在松田千秋一口一个对美七成,话里话外无不在嘲笑当初舰队派的短视与偏见,资历浅的军官听不出来,像井上成美、草鹿任一这层次的资深军官怎么会不懂?看到航空派的人物在暗暗偷笑,被掀了老底的伏见宫博恭王如何不恼羞成怒?
  但到他这个层面,已不可能亲自下场去反驳、对骂,山本、堀悌吉自己都还没说话呢,他要是自己下场马上就落了下风,但松田千秋说得又滴水不漏,同样能言善辩的福留繁短时间内居然找不出反驳的话,被说得哑口无言。于是伏见宫朝一直没怎么开口的古贺峰一努努嘴,意思让他站起来说话,也好借古贺峰一的大将地位压一压场面。
  古贺峰一实在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他就这些问题根本不想表态,更不想在这样的公开场合表态。他是领教过山本五十六把丰田副武赶去预备役的威风的,同样是大将,他这个办公室大将和山本、堀悌吉这种炮火里打出来的大将怎么能相提并论?更何况当初是海军大臣和军令部总长打擂台,现在还多了一个元帅海军大将,对一个只想安安稳稳把任期混过去的官僚来说,当然是万不得已时绝不选择开口,最好就是明哲保身、两不得罪。可伏见宫也不是好伺候的主,都暗示得这么明白,他不站起来说几句也不行。
  于是他只好硬着头皮反驳道:“虽然英美海军目前战列舰实力只有这样一些,但据我所知德意目前也没有新战列舰建造计划,我们如果再不建造,万一英美今后2年服役大量新战列舰怎么办?他们造舰能力可远远强于我们。”
  这点不算乱放炮,虽然轴心没得到确切情报,但美国实质上安排了不小的造舰计划:衣阿华后续2舰,第一批蒙大拿4艘都在陆续兴建,按计划到1944年年底前蒙大拿级(8艘)要全部开工,他只是从常理来推断英美下一步必有动作。
  “次长大人说得很有道理,英美造船能力强于我们,今后两年肯定有新军舰服役,但正因为这样,所以更不能建造战列舰。”松田千秋巧妙地回答道,“诸位随便一想就知道了,我们建造大和、武藏花了4年以上时间,如要建造更大、更复杂的改大和级,即便按战时速度且不考虑物资、人员等瓶颈,至少也要4年——换而言之,哪怕明天开始铺设龙骨,也要4年后才能投入使用,根本缓不济急。”
  “那你说怎么办?”
  “所以要加大云龙级的建造数量,加快建造速度,4年出大和改很困难,2年出云龙改却很容易,如果英美2年内每多出一艘战列舰我们能同步多一艘云龙改,诸位以为谁占优势?”
  “英美难道就不会大规模建设航母?”
  “当然会,而且他们已在这么干了,塔拉瓦战役中我军就和新服役的埃塞克斯级航母交了手。非常不幸,这种级别的航母美国船台上至少躺着19艘,根据德国情报,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建造周期只需要14-16个月,美国一年可新增16-18艘。”
  “什么?”众人面面相觑:一年开工16-18艘正规航母,美国这是疯了?
  松田千秋毫不客气地说:“航母数量现在就不够,敌人建造速度比我们快还比我们多,他们可以分心去造战列舰,我们再分心去造战列舰就是彻头彻尾找死。好比穷人家的姑娘,勒紧裤腰带去买漂亮衣裳,还买了好几件,平时沾沾自喜舍不得穿,手上忽然有了余钱又想多弄几件回去和财主家的小姐去比臭美,成天想这些破事,考试怎么可能及格?”
  这话说得俏皮之极,不但众人哈哈大笑,连古贺峰一本人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全场只有伏见宫博恭王没笑,井上成美看得很清楚:伏见宫的脸色先由青转红,再由红转紫,最后不可遏制地爆发出来,拍案而起:“大胆松田千秋,竟敢借故讽刺本官……”
  “哎,殿下,开个玩笑而已,何必当真?”堀悌吉还没说什么,山本五十六马上跳出来打圆场,“松田,还不快和殿下道歉?”
  “殿下,下官出言孟浪,得罪了!”松田千秋立即鞠躬赔了不是。
  场面看似伏见宫占了上风,可谁都清楚,以他皇族兼军令部总长的身份与一个小小的少将过不去,不但有失身份,而且没有雅量,完全是掉价行为,这一番莫名其妙的发火岂不是坐实了他就是那个“穷人家的姑娘”?
  会议气氛陷入了尴尬,井上成美只好先说几句,毕竟堀悌吉连海军省的意见一起反驳了,便问:“太平洋舰队的航母不是被我们打光了么?”
  “大西洋方面还有无数航母等着服役使用啊。”松田千秋心平气和地耐心解释,“美国钢铁产量是我们10倍以上,财富超过我们15倍,大型船台数量比我们多3倍,战时体制下其航母建造速度十分惊人……德方情报还显示,除新一代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正大规模新建外,美国每年还能建设1打以上的轻型航母和100艘以上护航航母……”
  实际上,这数量还是低估了美国的潜力:埃塞克斯一年可开工24艘,卡萨布兰卡级敞开造一个月可以出15-16艘。
  “这不可能!就算他们有那么多船台和资源,也没足够的造船工人!”福留繁惊叫起来。
  “为什么不可能?”草鹿任一奚笑道,“莫非你不知道英国造船工人大部分已转去美国了?人数将近30万。”
  “30万?”福留繁把脑袋摇得和拨浪鼓一般,“不是说德意把大西洋都封锁了么,怎么可能运送30万造船工人去美国?”
  “海路是封锁了,可空中没封闭啊……英美因损失太大,停止了对德国的战略空袭,把4发重型轰炸机全改成了运输机,同时还抓紧制造新运输机,我们在亚速尔海域经过时就亲眼看到千机编队掠过,按一架飞机一次运10人计算,1000架飞机一次就是1万,30万人需要运多久?”松田千秋用嘲笑的口吻道,“没去过工业发达国家就不要胡乱猜测对方的能力,德国一年生产5000万吨钢铁,每月造2000辆战车、3000架飞机轻而易举,我们总说不可能,但德国人就很明白地告诉我们,美国或许可以比德国多一倍,因为美国大概有9000万吨钢……”
  这话说得众人全身都是冷汗:当日本还在因得到几十架Ju-52容克大妈、十几架C-47而沾沾自喜时,英美运输机都开始用千来计算了。而且这数字不是随口报出来吓人,驻德大使大岛浩都在报告中写过,众人也都看过。
  井上成美接着问:“那为什么连大凤级也不要?这款航母拥有厚重装甲、防御结实,可有效防止各种伤害。”
第054章
野望(12)
  井上成美的问题也是与会众人的问题:既然数量已落后于敌人,为什么还不追求质量优势压倒对手呢?
  “原因有三:一是建设周期,大凤级建造时间长达3年以上,同样时间我们大致可造2艘云龙级,通常2艘云龙能发挥的战斗力强于1艘大凤;第二是建造难易程度,大凤级比云龙级技术难度更大、更复杂、需要更多熟练人手,如云龙级建设全面铺开,将牵扯大量工人,不可能将所有熟练工人都集中在大凤级上面;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超厚装甲航母今后可存在1-2艘,但不必太多,因为完全没有必要——航母就是个消耗品,指望自己的航母不被敌人击沉还不指望多击沉一些敌军航母。”
  “消耗品?”众人全愣住了,倾举国之力建造出来的航母编队居然是松田千秋口中的消耗品?众人迷惑不解,又将目光聚焦在他身上。
  面对各种质疑的目光和重重压力,松田千秋毫无惧色,侃侃而谈:“敢问诸位,是否知道虎式坦克与4号坦克的区别?”
  众人都点头,虽然海军传统不装备战车的,但联合舰队出国一趟弄回来一堆虎式和4号,大家当然有兴趣去见识一下。海军人士一看虎式就明白了,这不就是坦克界的大和嘛。
  “虎式比4号强当然毋庸置疑,甚至1辆打4辆也毫无问题,可为什么德国人还要继续大规模造4号而不全造虎式?我带着这个问题问过德方,他们说质量优势必须在数量差距不太大的情况下才有意义,否则就会陷入对手的装备海而无法自拔,为保障机械化部队运用,德国必须要有足够数量的坦克——我一下子就想到了蚁多咬死象这句话。我们已在数量上逊色于美军,如果因为强调质量而再次压缩数量,届时可能会出现10艘埃塞克斯级打1艘大凤的局面,胜败不看便知。如果只要质量不管数量,当初追求对美七成干什么?造个2-3艘10万吨巨无霸战列舰不是打遍天下无敌手?”
  又是一句“对美七成”,噎得伏见宫博恭王喘不过气来,全场全部无语,但很多人还是不太服气,因为日本海军由于一直追求质量建军,思想上的弯一下子转不过来。
  松田千秋扫视了会场一眼:“再问诸位,当前海军最重要、最核心的打击力量是什么?”
  哪怕再是顽固的舰队派,这情形下也没人敢说是大和号,要么期期艾艾不肯开口,要么吞吞吐吐很不情愿;但航空派可不管这些,大西泷治郎马上接茬:“航空母舰。”
  “其实不全是,在我看来,最重要、最核心的打击力量是舰载机,航母只是载体,舰载机才是发动最后一击的致命手段。”松田千秋微笑道,“这次远征作战带给我最大的经验是:之所以能在作战中压倒美军,不是因为我们船好——实际上美国新投入的埃塞克斯级比我们的航母好得多,别说与云龙比,就是比双鹤都强——单舰载机超过90架,而且异常结实,我们真正占据上风的是第一是飞机,第二是人。如果非要强调质量建军,我认为重点是航空器而不是航空母舰。
  机动舰队目前装备三种舰载机,分别是零战改、彗星改、天山改,每一样都强于对手,特别是彗星改和天山改,远强于美军的SBD和TBF,同样载弹量我们飞得就是比他们快。这3款飞机的性能如与原有零战、99舰爆和97舰攻比完全是天上地下。别的不说,我军飞机以前都有软骨病,根本不敢放在甲板上日晒雨淋,德国飞机怎么处理?全堆在甲板上,根本晒不坏、淋不坏,一下子就增加了载机数量。现在德国又开发了折叠翼飞机,进一步强化了载机量,如果1艘航母因为这样能多20%的飞机携带量,岂不是一下子等于就多了20%的航母——造飞机比造航母总来得快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1/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