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2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8/656

  现在日本国民心目中堀悌吉已成功超越山本五十六大将成为首屈一指的名将,甚至连东乡平八郎的名头都盖过了。东乡元帅打败的只是俄国海军,俄国海军虽然比当初日本海军强一点,但不是世界顶尖的,而堀悌吉对付的英美海军无论规模还是实力在世界范围内都数一数二,更何况联合舰队还有摧毁巴拿马运河、袭击纽约、袭扰澳新、攻克锡兰的壮举,远远超过偷袭珍珠港战役的价值。
  堀悌吉在海军内部的人气就更高,山本虽然有珍珠港和南洋战役的胜利,但中途岛却是惨败,堀悌吉从南太平洋战役以来历经大小数十战,几乎未尝败绩,连损失都不算太大,塔拉瓦战役损失已算是比较高了。更要紧的是,经连续作战,联合舰队给日本挣来了大把的票子和无尽的面子,光德国答应支援的物资和装备就超过了9艘大和,作战过程中缴获的战利品及利用德方授信政策获得的物资更满满当当充实着已空空如也的国库和海军军费。
  任何接受正规军事教育的人都能看出日本战略态势有了极大改善,整体溢出效应还在持续:占领印度南部后,日德间贸易往来更加密切,东南亚的农产品、橡胶和矿产资源源源不断地通过海路输入欧洲,而欧洲工业产品、武器装备和中东原油也开始输入印度。虽然德国自己的燃油供应仍然比较紧张,但比起一年以前好了许多,霍夫曼爽快地答应给印度方向提供充足的燃油,山下奉文沾了4个德军海军陆战旅的光,一点也不用担心燃油问题,婆罗洲的原油则全部运回日本本土使用。
  九点缺十分,裕仁在大队随从簇拥下,穿着整齐的军装,骑着白马出现在街道上,引起民众阵阵欢呼,后面跟随着大批军政要员,首相宇垣一成以下的内阁成员悉数出席,在皇宫南面、日比谷公园门口搭建的凯旋门下驻足。
  “来了!来了!”不知谁率先喊了一句,然后周围全都喊叫起来,所有人都伸长脖子探头探脑观看,只听见隆隆的声音从远处传来。
  众人都在谈笑风生,唯独伏见宫博恭王的脸色不太好看,一方面他给堀悌吉“栽赃”的目的没达成,后者不仅爽快地将本不属于自己的损失都应承下来,甚至还将南洋部分岛屿失守之责也大包大揽地归在身上;另一方面,有关欢迎仪式上的安排双方在昨天夜间已隔空交过一次手——堀悌吉坚持今天在队伍最前列的并不是舰队高层,而是清一色的阵亡者牌位和灵幡,远远看去一片雪白。
  而且堀悌吉还特意区分了各战役层次,第一层是南太平洋战役死者,后面是印度洋战役、大西洋战役死者等等,特别重要的人物还专门由竖起的灵幡表明,其中就有海军大佐石井敬之(榛名舰长)的名字,至于最后出场的塔拉瓦战役陆战队死者,那场面几乎就是一排排,一片片,看上去着实令人触目惊心。
  凯旋日出现这场面着实让人扫兴,但在“政治正确”原则下,谁也不敢说什么。所有军民,包括裕仁、伏见宫博恭王等人在内,对灵位全部鞠躬恭送。
  这批队伍之后才轮到堀悌吉带舰队军官出现。
  日本是统帅权独立的国家,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理论上不受政府管辖,是受天皇任命并统帅各舰队的长官,军令部总长只是代行统帅权,裕仁本人在场时要向其直接汇报:“臣堀悌吉领受军令,率舰队出征,前后与敌交战数十次,幸不辱命,今率大军得胜归来,特来觐见,回报凯歌,陛下万岁!”
  “众卿凯旋归来,劳苦功高!堀悌吉大将更是首功,朕心甚慰……”
  旁边的内大臣木户幸一补充道:“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功勋卓著,海内仰望,陛下有令:特晋元帅海军大将,授大勋位、功一级、正三位。”
  “臣诚惶诚恐,此番胜利,上托陛下洪福,下仰各级官兵英勇,个人少许微功,何足挂齿……”
  这是例行公事般的谦虚,堀悌吉功劳实在显著,即便伏见宫再不情愿,议功时这些表彰也少不了,但让众人感到分外奇怪的是陪同堀悌吉觐见的队伍:按以往惯例,舰队长官觐见时照例要把全部高级军官都带上,如果是进宫谢恩,一般而言到中将这级别就够了,规模特别盛大的仪式才会轮到少将,但这次堀悌吉选择陪同人员很有意思,中将全带上,少将只带了角田、柴崎等少数几人,但其他军官却带了好几个。
  陪同觐见的人员中,近藤信竹、高须四郎、冢原二四三等中将裕仁或多或少还有印象,其他人他就不太认识。
  “容臣为陛下介绍,海军少将柴崎惠次,率5000孤军扼守塔拉瓦,在敌大军压境、重重围困之下顽强坚持58天,摧毁敌战列舰一艘,消灭敌军近万,最后仅与22人幸存……”
  “真英雄也!”
  “海军少将角田觉治,勇猛过人、锐不可当,率部击沉敌主力舰近20艘……”
  “海军大佐渊田美津雄,我舰载机航空战队飞行总队长,自珍珠港战役以来一直奋战在第一线,统辖全部舰载机,与国多有功绩。”
  渊田当初被裕仁接见过一次,所以还有印象,特意朝他点点头。
  “海军中佐村田重治,我舰载机编队鱼雷攻击机群指挥官,功勋卓著,摧毁纽约布鲁克林大桥即为其杰作。”
  “海军少佐江草隆繁,我舰载机编队舰爆攻击机群指挥官,第一次印度洋战役投弹16枚16中,率部累计击沉敌舰逾40万吨。”
  “海军军曹赤松贞明,我舰载机编队战斗机群优秀指挥官,个人战果64架,曾一日起飞5次,击落敌机9架,是海军第一王牌飞行员……”
第045章
野望(3)
  裕仁脸上一直挂着淡淡的笑意,听到军曹两字特意又朝赤松贞明看了眼,众人起先对此颇不以为然,认为堀悌吉太过儿戏,关键时刻带个军曹觐见简直有辱圣听。但听到战绩又好奇起来:这么厉害的人物,年纪似乎也不小,怎么连军官都没当上。
  旁边的参谋长草鹿任一尴尬不已地帮着解释:“海军规定军官只从海军兵学校毕业生中选拔,赤松贞明是海军航空学校毕业,所以……”
  众人一声长叹,这不就等于军曹当到死?包括石原莞尔在内的部分高层却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如此重大场合,堀悌吉带个没法提拔的军曹面圣,动机只怕并不单纯。
  首相宇垣一成紧皱着眉头,他敏锐的第六感已觉察到气氛不太对劲,刚想站出来说几句场面话,没想到大藏大臣率先开了口,他疑惑地指着赤松贞明肩膀上的军衔标志问道:“这军衔好像不是军曹军衔吧?咦,我从没见过这种军衔,海军发明了新军衔?”
  不说还好,一说众人目光全都投射了过去,堀悌吉抬起头,正好瞥见了在裕仁侧后方的山本五十六,对方朝他努努嘴,让他注意分寸,有些事适可而止,可堀悌吉装作没看见,立即道:“阁下明见,这是德国海军上尉军衔。说起来还有一段佳话:赤松贞明在索科特拉岛与德军海航官兵一起训练时,以大胆的作风、娴熟的技巧和高超的战斗能力迅速赢得对方认可,德国海军元帅里希特霍芬以元帅之尊千方百计挽留其在德国效力,赤松贞明心向故国,一心报效陛下,拒绝了高官厚禄。德方嘉其志、旌其功、又怜其不能晋升,特授德国海军上尉军衔,以便统领有关作战编队,德国元首在舰队回国时还授其骑士十字勋章——全德所得者寥寥无几,可谓军人崇高荣誉。”
  这番话有真有假,草鹿任一笑得很尴尬:实际上赤松贞明在里希特霍芬盛情邀请之下是动了心的,差点就留在德国不回来,如果不是堀悌吉下令一定要挽留他,还让草鹿任一以中将参谋长之尊亲自出面做工作,不会有后面的结果。为安抚也为了理顺关系,最后决定赤松贞明以德国海军上尉军衔统率舰载战斗机机群。而且堀悌吉还要求后者觐见时佩戴德军军衔。
  与赤松贞明水平相当的战斗机飞行员有不少,如年纪稍长的坂井三郎、西泽广义、岩本彻三等,年轻一辈中的杉田庄一等,但坂井和西泽个人水平突出,指挥能力却一般,岩本彻三虽军衔尚可,指挥能力和战果也不错(此时排名第二),但资历与威望还无法与赤松贞明相比,因此都恭恭敬敬地对待赤松贞明这个前辈。
  众人脸色一下子变得非常精彩,各种表情都有,堀悌吉说是一段佳话,但在场哪个不是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老油条,立即就听懂了弦外之音:这种忠勇之士连德国元帅都抢着要,海军当局居然用一个军曹把他打发了?这脸打得啪啪响,日本可以硬着头皮坚持说体制不合,非海军兵学校出身不能晋升,人家德国人可不管这一套,直接就把上尉军衔拿过来,要再过几天估计就是少校了。
  而这还不是孤例,海兵37期的小泽治三郎中将在日本连当机动舰队长官的资格都不够,去德国后立即以外国人身份当上机动舰队长官,据说打仗打得也蛮好,到底是谁体制有问题呢?
  场面顿时变得尴尬起来,有些人偷偷摸摸寻思:体制不合只是表面因素,实质却是舰队派与航空派根深蒂固的矛盾,光在日本国内还能压得下去,现在有德意盟国牵扯其中,联合舰队大批官兵又去了欧洲开了眼界,这怎么解释?难道说我日本自有国情在此?岂不让友邦笑掉大牙?人家只问一句话——“战争期间晋升军官难道不看战功?”就很难招架。基层官兵一定会两相对比,忠君爱国也得看体制合理不合理。
  裕仁脸色平静,不悲不喜,少倾道:“爱卿既然有此功绩,又如此忠君爱国,朕岂能吝啬封赏?特授海军少佐军衔,其余有功之将,也可在奏明功绩后获得晋升……”
  “感谢陛下超常拔擢!”
  赤松贞明恭恭敬敬对裕仁行了大礼,场面很快就被糊弄了过去,众人无不松了口气,只有对堀悌吉知根知底的山本五十六明白:这位老同学的手腕绝不会只有这样一点。这次超常拔擢虽恩出于上,但只要飞行员的脑子没坏掉,就知道真正赏识、提拔他的人是谁——能当上海军第一王牌飞行员的绝不可能是脑子坏掉之人。堀悌吉这一手不亚于在庞大而顽固的体系上撕开了一个大缺口,狠狠将巴掌扇在守旧人士脸上。
  只是他没想明白,这位老同学从来都是多谋善断、隐忍不发,今天为什么要在这样的场面上针锋相对,锋芒毕露,而且还玩了两次——这可不是为臣之道。
  接下去的场面再次出乎意料,堀悌吉开口道:“陛下,此次出征归来,德方对我军援助深表感谢。除原定装备和物资外,其他还额外赠送若干礼物,德国元首亲自赠送数辆轿车,其中一辆是专门送给陛下、世界顶级的防弹御用车辆,其余多辆专门指定送给内阁重要阁员及军令部总长殿下,参谋总长殿下……”
  听到包括五相和军部首脑都有高级轿车可用,一直阴沉着脸的伏见宫博恭王脸色稍微好看了些,众人都簇拥着裕仁向崭新锃亮的汽车走去,不过很快伏见宫的脸又沉了下来,因为裕仁居然笑眯眯地招呼堀悌吉:“爱卿立此不世之功,实为帝国第一名将,不知朕可有荣幸与卿一起乘车检阅部队?”
  众人听了脸色顿时一变,山本五十六心里马上“咯噔”一下:这句邀请话听着是天皇礼贤下士,但何尝又不是捧杀?他希望堀悌吉能知进退,这种邀请绝不能接受,否则将来情况不堪设想。
  但形势发展大大出乎预料,堀悌吉只谦虚了几句,最后表态道:“陛下所请,岂敢不从,请陛下御览联合舰队雄壮阵容……”总算坐时裕仁在后排,堀悌吉没和他一排,而是坐到前面副驾驶位置。
  “板载!”、“板载!”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在车队启动后重新又响了起来。
  东京街头的市民目瞪口呆地看着大量装备从船上下来,在他们心目中,海军军舰再是威武雄壮也难以上岸,他们本以为会见到海军徒步方阵,但出乎意料的是海军现在居然比陆军还土豪——清一色机械化装备。
  排在最前面的是各种型号的坦克,打头的是现在号称世界第一的虎式坦克,后面跟随着是4号、T-34等大批坦克,数量之多完全超过陆军现役装备,更别说超过陆军检阅的规模,然后跟着大量装甲车、突击炮——在日本军事体系中,这些都算是战车,最后是近乎无穷无尽的卡车队伍,除极少数搭载海军人员外,其余大部分都是物资,很多卡车后面还拖着大口径火炮。
  眼前场景让一干陆军大佬看得眼睛发直,乘坐奔驰轿车的参谋总长东久迩宫稔彦王问同坐一辆车的石原莞尔:“海军现在居然这么阔气?”
  “殿下,海军一向都阔气,不过这些装备可不全是海军的,至少有一半以上要归陆军。”石原莞尔微笑着提醒道,“海军根本找不到这么多能驾驶车辆的驾驶员,很大一部分是陆军官兵,今天一早临时换过去的。”
  “哦……哈哈哈。”东久迩宫稔彦王大笑起来,“不管怎么说,这次总算大涨了帝国威风。堀悌吉元帅是个了不起的人物,陆军欠他一份情。”
  但石原莞尔皱着眉头道:“事情恐怕没这么简单,您没觉得今天很多事透着诡异么?只怕东京安生的日子要过去了。”
  “没什么,他有理由骄傲——不但打赢还赚了大钱,这种事真是世上少有。等山下奉文征服印度回来,我们给他办一个更大、更体面的仪式。”东久迩宫稔彦王心情极好,“不是说他已在印度弄到200吨黄金了么?你算算看,这才多少日子?”
  与山本五十六同坐一辆车的井上成美担忧地说道:“长官,您的老同学身上发生了一些我看不透的变化,要当心功高震主啊。”他用手指了指受阅官兵狂热的脸色,“现在这批骄兵悍将只知有堀悌吉,已不知有军令部了。”
  山本叹了口气:“等这阵子过去,我要找他好好谈谈,这样下去很危险。”
  “那边会不会?”井上成美指了指伏见宫博恭王的汽车。
  “我想不会。”山本想了一会,“大战毕竟还在进行,我们只是有些优势,远远称不上胜利。大敌当前,只要脑子没坏没人敢擅杀大将!真要出事也是战后,只是现在双方隔阂已深,恐怕不太好周旋。”
  最后登场的是舰载机,在一片轰鸣声中,全体舰载机排着整齐的队伍从东京上空低空通场,将场面激发到了最高潮……
第046章
野望(4)
  “你到底想怎么样?”山本五十六耐心很足,时隔七天,一直到10月5日晚上,等海军庆功盛典带来的热潮已基本消散时,才重新去见堀悌吉,不过见面的第一句话就很不客气。
  “看不懂我的想法么?”
  “我懂,我怎么能不懂呢?就算别人不懂也不是我不懂。”山本五十六的语气很诚恳,“我理解你急切希望变革的想法,但你要求的速度太快、太急,应该慢慢来,而且你采取的很多办法在我看来太危险、太轻率。”
  “所以说你还是不懂。”堀悌吉慢条斯理地回了一句。
  “你!”山本五十六顿时怒气冲天,但下一秒马上变得平和起来,“好,我不懂,你告诉我应该怎么办?”
  “这是我在路上写的一点东西,我打算用帷幄上奏权递交上去。”堀悌吉也不和山本啰嗦,更不计较对方的态度——两人这么熟,很多时已用不着虚伪的客套,既然被任命为元帅海军大将,这帷幄上奏权自然也要用起来。
  “《关于变革帝国海军战时体制折》。”山本五十六不自觉地开始读了起来,“为顺应世界潮流、提升海军战力,确保帝国未来生存与发展,就有关海军体制变革设想建议如下……”
  几分钟后他就看完了,摇头苦笑道:“你把该我干的活给干完了,要不我明天辞职,这位置换你接手?”
  “呵呵,这是不可能的……”
  “你这些变革条例几乎也不可能……”山本五十六弹了弹报告纸,“别的不说,第一条就通不过,你这是在挖舰队派的命根子。”
  堀悌吉提出的第一条变革思路就是将军官选拔范围扩展到海军航空学校,规定该校毕业生可享受海军兵学校毕业生一样的任职资格,同时要求在现有基础上再将航空学校教学规模扩大2-3倍。
  江田岛海军兵学校作为日本海军军官的摇篮,一年毕业生不到200人,许多时候甚至不足150人,就是这100多号人,要承担包括行政参谋职务,水面舰队航海、鱼雷、炮术、潜水艇部队等各种位置,分到航空科的人数少之又少。现在航空兵力中那些担任军官的飞行员很多都是半路出家改行后才产生的,这就产生了非常诡异的局面:由于航空人才损失很大,联合舰队内很多承担航空作战指挥的军官并不是航空科出身,换而言之,完全是外行指挥内行。
  往大了说,有南云忠一这样的水雷战专家担任机动舰队指挥官的往事,往小了说,包括岸基航空兵在内的大量航空军官其实都是按传统水面舰艇军官培养出来的。不是说水面舰艇军官就一定不能指挥航空兵,否则山本、堀悌吉、冢原等就没有存在的可能性,但在堀悌吉看来,现在飞行员消耗直线上升,连带军官特别是有经验的中低层军官极大消耗——速度远远超过水面舰艇军官的损失速度,如果再坚持航空军官只能从海军兵学校中选拔,就会出现两个恶果。
  第一,航空军官水平越来越差,越来越没有经验,甚至于资历越来越嫩;
  第二,优秀的航空士官长期得不到晋升,不但埋没人才,还造成指挥失灵。
  “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如果继续沿用旧有体制,赤松贞明这样的优秀飞行员服从源田、村田重治这样有经验的军官似乎理所当然,他本人也不会有什么意见,可如果过两天让他服从一个才刚刚毕业、仅仅因为有海军兵学校文凭而当上军官的新人,他心里能毫无芥蒂?”
  堀悌吉的思路很清楚:和平时期,军人升迁看资历、看文凭,但战争时期军人升迁就只有一条标准,看战功!只要有能力、有成绩,别管有没有正规文凭,都可以当军官甚至当将军。
  看上去这是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但在长期坚持年功序列、吊床号制度的日本海军内部,显然极其离经叛道。更重要的是,山本非常清楚伏见宫博恭王绝不可能同意这样操办,维护体制只是借口,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如果今后航空学校毕业生也有资格担任海军军官,那舰队派的根基就被挖空了——海兵一年毕业不到200个,航空学校一年至少毕业1000,不用去想就知道今后是谁的天下。更何况海兵学校也不是铁板一块,那也有不少航空派。
  一句话,这决议如果通过,海军传统派就彻底完蛋了。
  堀悌吉提出的第二条改革意见是除非必要,战时将官以下军官暂停执行轮换制度。和平时期为增强军官的实践和综合能力,海军通常实行多重岗位轮换制,基本上以2年为期,快时几个月就轮岗,出发点是好的,和平时期锻炼了大量的多面手,维持一支小而精干的队伍,但战时带来的弊端却很严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8/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