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2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6/656

  “打!”
  “哒哒哒!”
  “突突突!”
  漆黑一片的桥头猛然迸发出激烈的火光,大部分是德军坦克的机枪与火炮声,小部分是苏军的还击和反坦克炮绝望地挣扎,听到前面交上了火,后面的装甲掷弹兵迅速挺近冲击,协助坦克部队夺桥。经过30分钟激战,整座桥被完整地夺了下来,通往图拉的道路打通了。
  6月4日清晨,坐镇中枢的华西列夫斯基一连收到三个噩耗:
  第一个噩耗是图拉方向,德军进攻部队摸到距图拉只有35公里的地方,不但接连凿穿两道外围防线,还痛击了同一天经过的草原军区部队,迫使科涅夫率部绕行梁赞一线,损失超过4万人——很多人不是被消灭的,是在黑夜中被打散的;
  第二个噩耗是中央战场方向,两个德军装甲集团军忽然出现,猛攻中央方面军右翼,仅有15万人、装备差、训练水平低的红军根本拦不住30多万装备精良的德军精锐,大部分阵地被突破,残余红军纷纷向鲍里索格列布斯克撤退,一片哀鸿遍野;
  第三个噩耗是卡拉奇方向,虽然中央方面军不惜一切代价向卡拉奇发动了猛烈进攻,巴格拉米扬动用麾下全部3个集团军主力展开进攻,其中两个集团军分别攻击左右两翼,将两翼德国步兵师死死缠住,中间的集团军则进攻卡拉奇的意大利部队。虽然扼守卡拉奇的只有公羊装甲师和一个步兵师,但陷入重重包围的意大利人居然死战不退,牢牢顶住了红军冲击。
  “混蛋!”华西列夫斯基怒得拍案而起,“巴格拉米扬在干什么?侧翼挡不住德国人,正面吃不掉意大利人,他怎么指挥的?”
  朱可夫也忍不住皱起了眉头,虽然巴格拉米扬与他关系不错,但目前的情况却恶劣得不能再恶劣了,一旦鲍里索格列布斯克被德军占领,中央方面军的后路就彻底被断了,哪怕届时能拿下卡拉奇也于事无补。
  “对侧翼他有什么调整?”
  “巴格拉米扬司令员将预备队集团军派上去了,希望能在鲍里索格列布斯克一线顶住德国人,但他同时表示情况很不乐观,希望瓦图京司令员派出有力部队掩护他的后路。”旁边的机要参谋把电报递给朱可夫,“他还请求大本营再给他加派一个空军集团军。”
  “让瓦图京去掩护他?亏他说得出来!”华西列夫斯基更加愤怒,“西南方面军一动,不正好给曼施坦因可乘之机?斯大林格勒的侧翼掩护怎么办?”
第139章
城堡(22)
  “让他从卡拉奇退下来吧。”朱可夫盯着地图,沉吟半天后说道。
  “你觉得这样能守住鲍里索格列布斯克?”
  “守不住。”朱可夫叹了口气,“去守巴拉绍夫吧,撤得早或许还能依托霍皮奥尔河建立一道防线,去得晚了,恐怕我得去给他收尸了……”
  “好吧,可图拉怎么办?”华西列夫斯基有点焦虑,“现在最要紧的是莫斯科一线,如果我们守不住,莫斯科就完了。”
  “让科涅夫带着草原军区的部队和图拉守军一起固守并发动反击,暂时抽不出兵力给他。”朱可夫疑惑地说道,“这支德国部队到底怎么冒出来的?我感觉奇怪,从汇报上来的情况来分析兵力似乎不多,否则昨天夜里科涅夫不可能退得那么快。”
  “德国人疯了,他们西打一拳、东踢一脚,思路凌乱得很,哈尔德被希特勒罢免后,德军总参谋部净弄些看不懂的作战计划,感觉没有明确目标,打到哪里算哪里,难道是那个下士自己在瞎折腾?”
  朱可夫摇摇头,叹了口气。
  “您难道看出什么来了?”华西列夫斯基苦恼地抓着头发,不解地问道。
  “他们不是没计划,而是这计划恶毒地没法说,他们不是简单地要占领这里或那里,他们的目标只想杀人——消灭我们的有生力量!”
  “这是什么军事逻辑?”华西列夫斯基顿感愕然,“我知道希特勒强调过这个目的,但那是战役附属效果还差不多。”
  “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战争开始以来我们永久损失有多少?1400万还是1500万?”朱可夫满脸愁容,“再这样下去,俄罗斯的男人都要死光了。”
  华西列夫斯基一开始不以为然,认为苏联这么一个大国,人口将近德国两倍,岂是靠屠杀就能杀完的?但静下心来想想,再顺着朱可夫的推断算数字,算到最后自己被吓出一身冷汗:
  全苏总人口多当然不假,但剔除西部、南部被德军占领土地上的人口,总数已不到1.2亿,男性大约为其中一半(实际人口更少些)。如减去老弱病残只计算能够服役的人口,恐怕只有4000万出头(16-60年龄段),再减去损失的1500万人口和战火中丧生的平民,可服役男性只剩下2500万。
  “如果接下去2年再维持同样的损失比例,您觉得我们会剩下些什么?”
  如果在2500万基础上再减去1500万,能扛枪保卫国家、能进厂承担工作的精壮男子就只有1000万,而每年新增的适龄男子不会超过100万,那意味着2年后俄国可服役男子只有1200万。面对该数字,华西列夫斯基用颤抖的声音说道:“这意味着俄罗斯男人彻底灭亡!”
  朱可夫沉痛地点点头:“您再结合目前的粮食产量、原油产量想想,今年说不定会死一大批人。”
  “我……”华西列夫斯基终于明白自己不如朱可夫在什么地方了:当他还仅从军事角度出发分析德军行为时,朱可夫已站在政治和战略的高度来看待问题。
  “斯大林同志那里我去解释,巴格拉米扬估计一个撤职处分逃不了,撤退命令及早下,至于以后……”朱可夫满脸愁容,“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还没等他动身,斯大林的电话已打过来了,劈头盖脑地问道:“康斯坦丁同志,德国人在进攻图拉了,您知道不?”
  “我知道,我已命令科涅夫同志就地发起反击,击退敌人。”
  “他能办到?”
  “把图拉和梁赞守军一起调给他,我相信他能办到。”
  “中央战场怎么回事?巴格拉米扬这个饭桶,我要枪毙了他!”就算是隔着三步远,华西列夫斯基依然能听出电话里怒气冲冲的声音。
  “他确实打得不太好,不过敌人实力太强大了一些,布良斯克方面军顶不住两个德国装甲集团军,中央方面军同样也顶不住,他靠侧翼和预备队能支撑到现在已不错了。”
  “让瓦图京去支援他?我们务必拿下卡拉奇。”
  “没有用的,总书记同志。”朱可夫斟酌了半天,最后还是决定实话实说,“如果德军攻占鲍里索格列布斯克,这意味着他们就在中央战场打开了缺口,即便占领卡拉奇也无力改变这个态势。瓦图京的部队不能轻动,否则斯大林格勒方向就有危险,斯大林格勒一旦丢失,整个南翼都会崩溃。”
  “让巴格拉米扬去固守鲍里索格列布斯克呢?”
  “很可能变成第二个坦波夫包围圈。”
  “那你说现在应该怎么办?”
  “让巴格拉米扬把部队撤下来固守巴拉绍夫,在中央战场建立一道新的防线。另外,坦波夫包围圈恐怕不能再去解救了,那只会白白折损力量,影响对莫斯科的防御。”
  听筒里沉默了半天,华西列夫斯基听得十分真切,那儿只有抽风似的倒吸冷气地声音。
  “这做能打退敌军进攻?”
  “很难,但能初步建立一道比较可靠的防线,我们现在解决不了问题,只能遏制问题扩大。”
  “那应该怎么解决问题?”
  “我能说实话么?”
  “您可以用一个共产党员的忠诚说实话。”
  “我觉得,可以考虑和德军接洽停战谈判的事了。”朱可夫也豁出去了,“不管能不能成功,至少能为部队赢得一丝喘息机会。”
  “这不是您该考虑的问题,这是我的问题!让巴格拉米扬立即后退组建可靠防线……”也不等朱可夫再说什么,电话“咔嚓”一声挂断了。
  “停战谈判?”华西列夫斯基擦去额头的冷汗,不知所措地看着朱可夫:他可真敢说。
  6月5日清晨,已攻进卡拉奇主要防区的红军如潮水一般退去,在三个集团军不计代价的攻打之下,卡拉奇一线变成一片血火地域,意大利人的防区最后被压缩到只剩30%,3万多部队被紧紧包围在纵横不到20公里宽的范围内,包围圈里到最后只剩下不到1.3万活人,其中还有将近5000轻重伤员,两翼两个德国师同样打到损伤过半。
  但他们的战果也极为辉煌,巴格拉米扬气势汹汹地纠集25万大军前来进攻,到最后仓皇撤离时剩余部队只有15万出头。虽然从交换比来看似乎不到1:3,但考虑到防御方兵力不及对方四分之一,而这批伤亡的红军很多都是从远东抽调出来、富有经验的老兵,这战果就更加弥足珍贵。
  霍夫曼对此极为动容,特意让尚在意大利的凯塞林去面见墨索里尼并表示感谢。
  “亲爱的领袖,公羊师打得非常好,非常了不起,在北非他们就狠狠教训过英国人,今天在东线又重新树立了功勋,元首和全德国军队都为此感到骄傲……”
  “哈哈哈,是嘛,我们意大利人也是能打硬仗的!”墨索里尼前两天跳着脚在骂德国人见死不救,今天凯塞林上门来表示感谢,马上换了另一种表情。
  “鉴于部队损失比较大,元首建议先将部队撤下来补充,他会派其他部队前去扼守并希望给指挥官颁发一枚带橡叶饰的骑士十字勋章。”凯塞林当然知道其中曲折,不过也不说破,“为表示敬意,元首希望公羊师增补时能按照德国1943型装甲师的编制进行调整。”
  “这个……”墨索里尼眼珠子一转,“原则说来没什么问题,不过,您知道的……”
  “我知道,我知道。”凯塞林连连点头,“元首说了,除三号突击炮,其他所有装备都由我们提供。”为保证坦克产量,现在三号突击炮都在意大利生产。
  “阿尔伯特,您这样说真是太好了!”墨索里尼激动得两眼放光,“这个……编制里虎式坦克也有吧?”
  “有,一个整营,连同虎式在内共有330辆坦克。”
  “那就先替我感谢阿道夫,授勋当天我会去柏林一同参加。”
  凯塞林走后,墨索里尼顿感自己的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当天夜里雄风大振,连干了情妇克拉娜·贝塔西三次。
  第三天,意大利媒体刊发报道《新罗马帝国的中流砥柱、我们这个时代的无敌军团——意大利皇家陆军公羊座装甲师征战纪实》,将公羊师描绘为“平英镇俄”的王牌师,吹嘘其一个师可对抗“三个俄国集团军”,不但将同在卡拉奇防线上的意大利步兵师功绩全部归于公羊师,连对两翼提供掩护的德国步兵师也视而不见。
  沃罗涅日指挥部里一干人等都是愤愤不平,唯独霍夫曼却在微笑:“吹牛好啊,我就喜欢意大利领袖吹牛。等该师整编完后,还是要到东线来继续作战,意大利海军也得继续跟着我们打仗。”
  蔡茨勒先是一愣,随即同样会心地笑了起来。
  现在局势一片大好,卡拉奇防线围而不破,坦波夫包围圈攻克指日可待,鲍里索格列布斯克又一鼓而下,霍夫曼现在只盯着勒热夫-维亚济马一线的战事。
第140章
城堡(23)
  朱可夫的决定称得上当机立断,就在他发布撤退命令后两天,德军迅速吃掉了巴格拉米扬安排的侧翼部队并趁势包围鲍里索格列布斯克,等中央方面军残部15万多人狼狈不堪退往巴拉绍夫时,鲍里索格列布斯克已被德军攻克,在那里防御的近10万之众过半阵亡,余下的一半当了俘虏。从6月1日德军第2、第4装甲集团军联合南下以来,莫德尔仅用8天功夫就吃掉了中央方面军一半兵力(25万人)并占领位置十分要紧的鲍里索格列布斯克。用实际战绩证明了他不但能打防御战,打起进攻战来同样不差。
  如果不是瓦图京派出兵力接应中央方面军余部,连巴拉绍夫都有可能被一口气端掉。即便这样,巴格拉米扬的日子也很不好过,莫斯科的命令已下来了,冷冰冰地告诉他中央方面军余部缩编为一个集团军并纳入西南方面军序列,巴格拉米扬本人停职反省并去莫斯科接受处理。虽然朱可夫发了私人电报告诉他没有生命危险,但今后要想再出头可是难上加难。
  最让巴格拉米扬难过的是,他十分看好且器重的普里马科夫在撤退过程中自告奋勇地揽下了断后职责,结果不但他的部队几乎全军覆灭,本人也在德军空袭下丧生。
  图拉方向,秉承朱可夫旨意的科涅夫凭借草原军区那批训练不熟的部队和从图拉、梁赞一线收拢起来的士兵对基希纳装甲集群发动了猛烈反攻,仅仅3天时间就损失了12万人,再加上一开始因德军猝不及防进攻而造就的损失,该方向总兵力损失将近18万人,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在付出惨重代价后终于顺利“击退”德军,暂时解了图拉危机。
  实际上他并不清楚,基希纳装甲集群的最初目的就在于试探图拉、梁赞一线防御虚实,并非真要占领该地,在付出将近9000多人伤亡并得知红军还有一个重兵集团逼近后,基希纳果断选择撤退。
  这轮向图拉的佯攻同样打乱了莫斯科方面军调防草原军区的步骤,斯大林本人生怕图拉有失,绕过总参谋部密令托尔布欣暂缓调动,并时刻关注科涅夫的反击成果,准备一旦反击不利就将莫斯科方面军调上去,基希纳观察到的重兵集团就是莫斯科方面军——红军现在已顾不得去解坦波夫之围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6/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