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656

第054章
非典型闪电战(4)
  被德军飞机刚才这么一搅和,蒙哥马利失去了往机场查看一番的兴致,怏怏不快地返回了指挥部。德·拉甘急匆匆地闯了进来,语气十分焦虑,送上的消息果然也不怎么好:“机场打来紧急电话,他们被突然袭击的德军飞机打了措手不及,跑道和机库完全被破坏了,剩余飞机升不了空,飞行员也牺牲了很多,只能调遣其他机场的力量,所以短时间内空中火力无法进行覆盖和掩护。”
  “我知道了。”蒙哥马利阴沉着脸看了看表,时针已十分接近6点,等其他机场的兵力再调遣过来也来不及了,显然部队要暂时在丧失制空权的情况下作战,“我要知道德国装甲部队现在哪里,越快越好!越详细越好!”
  德·拉甘摇摇头:“还没有十分确切的消息,前线各阵地一片混乱,对敌人兵力的表述从100辆坦克到500辆坦克都有,我不能根据这种虚无缥缈的敌情通报指挥战斗,我们应该命令所有部队就地抵抗,死守阵地。”
  参谋长的命令或许会给德国人以各个击破的便利,但蒙哥马利沉思一番后还是决定采纳:“传达下去:各部队以旅、团为核心进行收缩防御,巩固核心阵地,特别是德尔姆哈菲德岭防上几个南北通道和走廊务必守住,不能让敌军再向北推进,否则北线也会跟着混乱起来。”
  “长官,是否有必要将司令部直属编队放出去增援?”
  “连敌人确切的方位都不明白,无法增援。”蒙哥马利又气又恼,“古德里安怎么会挑选这种时间进攻?这真是个坏到了没边的无耻之徒,一点儿也没有骑士风度,比隆美尔也不差了,不,比他更狡猾,更无赖……”
  德·拉甘默默地听着,觉得司令官说的太对了,转念一想又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大英帝国怎么会把希望寄托在敌人与你进行一板一眼的战斗上呢?这不是自欺欺人么?
  在压制完距离最近的机场力量后,Ju-87们便在Bf-109掩护下向德尔姆哈菲德岭飞去,其余Fw-190机群不适合担任护航机,他们继续高举高打,在空中盘旋着执行自由狩猎任务,消灭一切漏网之鱼以免形成对轰炸机的攻击。按照事先约定,突袭机场任务完成后空军要向德尔姆哈菲德岭地带且战且退,掩护地面装甲部队并为他们打开前进通道。
  所有的飞行员都十分兴奋,刚才突袭机场的战斗打得很顺利,虽然没有确切的统计,但他们觉得起码在空中和地面击毁了敌人150架以上的飞机,还干掉了北非英军的头号王牌,而他们付出的不过7架战斗机、4架俯冲轰炸机这样相对微弱的代价,大家感觉这几天憋着的怒气算是好好宣泄了一顿。更让人啧啧称奇的是马尔塞尤,今天一天他又干掉了16架敌机,虽然没能刷新自己保持的17架记录,但依然成色十足,因为这些战果全都是战斗机,连一架轰炸机都没有,甚至还包括了英军王牌这样难缠的对手,总击坠数一下子突破了150大关,连带着他的僚机几乎成了他专门的数字统计机器。为表示自己的歉意,马尔塞尤在击伤几架轰炸机后示意僚机进行补刀攻击,以便让他的战绩也增长上去,这也是为什么非洲之星战绩中缺少轰炸机战果的原因——不是他打不下而是他看不上。
  在接收霍夫曼赠送的专属加强版Fw-190后,马尔塞尤深深爱上了这台火力凶猛、机动敏捷的新座驾,仿佛它天生就为了自己独特战术而量身打造一般。在他战绩突破100架时,他的战友和上级就他战绩何时能突破200架有个赌局,有人说还要一年半,有人说还要一年,他自己说是1942年年底前,那就是不到6个月的时间,为此还整整压了100马克和半打意大利红酒的赌注。很多人在背后嘲笑他狂妄自大,没想到现在战绩热得烫手,依照目前这架势下去,所有人都不怀疑他甚至能在9月底前完成任务。
  “空军!我们的空军来了!”当海因茨与机群联系上以后,整个装甲编队爆发出一片欢呼,个别兴奋的车长还掀开舱盖向涂着铁十字的机群热烈挥手。处于殿后指挥位置的德绍同样大喜过望:“这下好了,有了斯图卡开路和制空权保障,我们往德尔姆哈菲德岭扫荡的任务就轻多了。”
  现在非洲军的进攻终于进入了典型闪电战模式,天上有斯图卡扫荡、地面有装甲力量痛击,就差了步兵伴随进攻与占领阵地,但对海因茨的坦克编队来说,现在这种程度的掩护完全是奢侈到了极点——空中参与进攻的斯图卡虽然只有二十几架,但都归地面指挥,而摆开架势护航的战斗机有近200架,这数量级别都够得上一个集团军了。随着地面坦克编队的直接呼叫,那些部署在隐秘角落里的反坦克阵地和炮兵阵地全部被斯图卡给敲掉了,而对斯图卡威胁较大的高射炮阵地则被坦克干掉了,装甲纵队长驱直入的节奏如同烤红了的小刀切入凝固牛油一般顺畅,只有那些散布各处、惊叫着抱头鼠窜或者在战壕里瑟瑟发抖躲着的英国步兵无人理会,除了几架不甘寂寞的德国战斗机对地扫射一番外,基本上就任由他们自生自灭。
  海因茨一边指挥坦克突击一边感慨英国人的死板程度:他们的高射炮就是高射炮,反坦克炮就是反坦克炮,前者不用来打坦克,后者不用来打飞机。如果换了德国人自己装备的88炮,那是上打飞机下打坦克,足够让敌人喝一壶。对德尔姆哈菲德岭南翼的攻击没受到太大阻碍,难对付的硬骨头都让斯图卡或战斗机给解决了,英军虽然已接到了敌军突袭的消息,但仍然震惊于德国装甲力量从自己背后杀出的事实,精神几乎崩溃,到最后十几处阵地时防御部队还没等德国人来就已逃之夭夭了。只有几辆运气不好的德国坦克压中了地雷被炸断了履带而只能弃车,不过他们同样运气还不坏,居然抢到了第八集团军后勤部往前线运补给水的卡车,在伪装成英军装甲车战友的协助下立即完成了夺车任务。这个略微显得有点滑稽的特殊编队浩浩荡荡地向西前进。
  6点32分,比古德里安约定的时间晚两分钟,两个装甲营边打边冲,完成了对德尔姆哈菲德岭南翼敌军的扫荡,在摧毁英军大量阵地和战术兵器之余成功选择了另一条道路向特勒阿卡基尔撤退,而掩护机群在更早一些的时候与他们分手——他们还要抓住太阳落山前最后的余光飞到其他基地机场去。
  在古德里安预先安排的接应点附近,本来还掩埋了一批汽油和补给物资,以便装甲部队能迅速增补和休整,可因为途中抢了英国人的油库再加上编队损失很少,海因茨决定不去挖掘这批被埋起来的“宝藏”,在匆匆忙忙用过晚餐之后便带领编队继续上路,整体转移的时间比预定计划足足早了一个小时,这意味着他们的撤退之路将更加顺利与从容。
  随电讯连和装甲侦察连一同撤退的梅林津中校收到海因茨发来的电报后,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他激动地将电文递给古德里安:“长官,您指导的作战计划一切顺利,两个装甲营和空军将英军阵地搅得天翻地覆,狠狠教训了蒙哥马利一顿。而我们的损失几乎微不足道,海因茨手下还剩余49辆坦克,最宝贵的长身管4号G型只损失了区区3辆,空军的战损同样不大,可能就十几架飞机——他们至少消灭了10倍以上的敌人。”
  古德里安接过电文粗粗一看,也笑了起来:“非常好!今天夜里估计蒙哥马利又要疑神疑鬼睡不着觉了,我们抓紧撤退,让装甲部队利用夜色迅速赶往特勒阿卡基尔汇合。”
第055章
蒙哥马利的心理调节
  9月11日深夜,第八集团军指挥部里的气氛沉闷地几乎要凝固一般,所有人正襟危坐、目不斜视地听参谋长德·拉甘训话,所有人的心情如同今天的战局一样——简直是糟透了!
  德·拉甘参谋长面无表情地在宣布今天一天(其实主要是下午那最后一个半小时)的战况:“根据初步统计,德国人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我们付出了217辆坦克被击毁、击伤的代价,空军在5点以后损失了178架飞机,其中有近100架是在地面被干掉的,我们部署在拉吉勒周围的预设阵地被德国人打得七零八落,累计有4个野战炮兵团、23个反坦克连、14个高射炮连,总计300门以上不同口径的火炮被摧毁,我们伤亡、失踪的将士超过了3000人,其中有上校1人、中校3人、少校2人,少尉以上的军官伤亡达70余人,还有大量的专业军士伤亡。”
  德·拉甘每报出一个数字,众人的脸色便难看一分。
  “除此以外我们还有大量的军火、卡车、装甲车、油料被敌人摧毁,直接损失非常严重,结果虽然暂时统计不出来,但根据目前已经掌握的信息就知道有至少可供2个师使用三个月的物资被摧毁了,完整结果的损失只会更大。”
  “今天在遭遇敌人突然进攻时,各部队的作战指挥与协同存在严重问题。”蒙哥马利的声音不大,但谁都听得出来他是一腔怒火,“我告诫过你们要严阵以待,等我们商议出可靠的进攻路线后再发起进攻,但各部队在下午陷入了明显的松懈,以至于给了敌人可乘之机。更让我失望的是,许多部队在面临突然袭击时的应变、战斗能力极其糟糕,他们不是迅速按照战斗条例就地组织抵抗,反而像一群没头苍蝇那样蹿来蹿去,动摇了本方防线、影响了士气,甚至还冲击了其他尚有作战意志的友军,造成了更大的混乱。前线各指挥所也没有按照规定进行信息传导与报警,负有责任的军官们只顾自己先逃命了,他们要对今天的作战失败承担主要责任。我们很多部队的士兵不是被敌人击垮,完全是被自己吓垮、被部队长官拖垮的,比如……”
  蒙哥马利就此列举了一堆在战斗中组织涣散、建制混乱的部队,很多不列颠出身的军官听了之后反而没那么紧张,因为大部分都是自治领部队或者类似希腊、自由法国等不靠谱盟友的手下,他们的自我感觉依旧良好。蒙哥马利或许注意到了他们的样子,便用强调的语气说道:“……这些部队当中最可气的是第9装甲旅一个步兵营的部队,指挥部打电话过去询问过去战线情况,一个上尉战战兢兢地说他们被俘虏了,问俘虏他们的部队是谁,有多少人,你们知道那家伙怎么回答的?”蒙哥马利将声音提高了一个八度,眉毛高高地扬了起来,第9装甲旅旅长本来就坐在后面不敢抬头,听到司令官点到自己部队的名字时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差点把头垂到胸膛上去。
  “他说,德国坦克走了,他们懒得俘虏我们,要我们向随后上来的步兵投降,可德国步兵到现在还没来……”蒙哥马利敲击着桌子,“可事实上今天作战压根就没出现过一个德国步兵,这些士兵完全是被流言和恐惧俘虏的……”
  “噗嗤!”一声,有人实在忍不住笑出声来,但想了想又觉得这不是什么好笑的事情,硬生生压抑住了情绪,换上了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德·拉甘参谋长赏了他一个大大的白眼,觉得对方这种天赋不去当演员真是可惜了。
  蒙哥马利的声音忽然又从愤怒换成了沉痛:“我们付出了如此沉重的代价,得到了或者说消灭了什么呢?结果惨不忍睹!除了被我们击落的飞机飞行员,我们没抓到一个敌人地面部队的俘虏,我们击落的飞机大概还不到20架,大部分是被地面防空火力击落的,而坦克据说有二十几辆战果,但我对这些数字深表怀疑,因为我们找不到那么多德国坦克残骸——这数字不是低了,而是高了!”
  “啥?”众人大惊失色,这种微不足道的战果与刚才参谋长所通报的损失进行对比已显得十分稀少了,司令官居然还说是高估了?
  “到现在为止,没有一支部队能准确地告诉我,与你们交火的敌人是哪支部队,有多少人?”蒙哥马利露出深深的无奈,“参谋部的军官去实地考察了战场情况,也询问了一线作战的士兵,他们最初的反应是无比夸张与离谱的,但经过仔细比对,最后都表示不像是敌人的大部队,只有机场指挥官克里斯托弗上校一口咬定来的敌人是前所未有的大编队,否则空军不会有这么惨重的损失。先生们,你们身为大英帝国的中高级军官和一线指挥者,你们能向我准确地描述敌情而不是用‘可能、大概、或许’这样的字眼么?”
  大家听了默不作声,谁都不敢表态自己看见的就是真相。
  蒙哥马利的副官忽然送上了一张电报纸,上面是机场方面紧急送来的消息,他看过之后怒不可遏,狠狠地一拍桌子,绿绒桌布上的杯子和摆设都被震得飞了起来,从没见过司令官发这么大火,大家都被吓了一跳。
  “机场俘获了几个飞机被击落后跳伞的德国飞行员,他们用了些‘手段’获取了敌人的口供:根据敌军交代,这次参加进攻的没有一个德国步兵——他们几天前就撤退了,来的只有两个装甲营,不到70辆坦克,由古德里安将军亲自率领,而空军的任务就是为这批坦克突击我军防线并掩护其撤退提供方便,那个Fw-190大机群是从意大利方向紧急调遣过来的乌德特战斗机联队……”
  “什么?”会议室里全惊呆了,德·拉甘上校的嘴巴张大得简直可以塞下去整个鸡蛋,区区两个装甲营、70辆坦克就将第八集团军整条南线打得天翻地覆、混乱不堪,要是给古德里安2个装甲师的兵力,还不得把第八集团军一口气吞下去?
  所有人脸上的表情都是尴尬且羞愧,火辣辣地烫手,要不是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夜间气温下降得飞快,只怕就要自我燃烧起来。
  “这……”盖特豪斯少将本来已站起来张开了嘴想要说些什么,最后只深深叹了口气,什么话也没说又坐下了,一脸的颓然,眼神里不再有激愤只有深深的挫败。
  看着手下个个垂头丧气的模样,蒙哥马利只能继续给他们打气:“先生们,这次战斗我们无疑是可耻的失败了,该向伦敦和开罗承担的责任我一样都不会逃避,但我们不能永远这么失败和颓废下去,我们必须找到办法。我承认,或许我们遇见了一个不亚于甚至胜过隆美尔的德国指挥官,从战术角度而言古德里安今天的表现可以打满分,但我并不认为他就是常胜将军,事实上他是有弱点的,而且很大,只要我们找准他的弱点就能胜利……”
  “嗯?”众人的注意力被蒙哥马利的话牢牢吸引住了,他们发现原本在他们心目中过分谨慎、甚至可以用胆小来形容的司令官居然还有如此百折不挠的一面。在蒙哥马利这种情绪的感染下,军官们的斗志迅速被鼓舞了起来,打败仗的羞愧心情变成了急于报仇的热切,一个个跳起来嗷嗷叫表示要百倍力量还击敌人,德·拉甘注意到刚才被司令官着重批评的第9装甲旅旅长是这些人中表态声音最大的。
  虽然这效果不知道能持续多久,但最起码作战会议的气氛不复最初的凝重和沉闷了,他佩服地朝蒙哥马利看了一眼,却发现对方的嘴角全都是苦笑……
第056章
一样夜色两种心情
  蒙哥马利首先问道:“我们需要判断这个消息的准确性,你们认为俘虏描绘的参战兵力可靠么?”
  大家点点头,基本认可这是个事实——战斗接触、现场痕迹还有最终战果都指向这一点,在这上面没法造假。
  “那么,今天的战斗究竟是一次完美的试探,为明后天更大规模的进攻拉开了序幕?抑或是一次巧妙的佯攻,只是为非洲军的撤退而争取时间?”蒙哥马利抛出了他最关心、也最想问的问题。
  这问题回答起来就难了,众人不由自主地陷入了沉思,随即又展开了激烈的争吵:有人说是试探,因为北面的意大利主力依然与南非师、澳大利亚师保持“密切接触”,所以古德里安今天的进攻是单纯为了找一个理想突破口,至少目前来看他找到了第八集团军的软肋,明天一早必然是如潮水般涌来的部队;有人说这是佯攻,如果这是正式进攻的序幕,非洲军就绝不会挑选这样的时间、用这么少的兵力,更不会在达成目标后轻易放弃战果后而应该是步兵迅速跟随扩大突破口。总结起来一句话,为掩盖主力的行为并拖住第八集团军的步伐,古德里安不得不亲自率部队冒险。
  可堂堂“闪击英雄”、非洲集团军司令官、一个第三帝国陆军大将会仅仅率领70辆坦克向整整一个集团军发起进攻么?所有人都表示难以置信,那不是英勇,那完全是愚蠢——可从今天的战果来说又看不到古德里安有半点愚蠢的地方。
  会场讨论的观点僵持住了,每一派都有自己合理的论据也不乏支持者,大家相互怀疑、争论不休。蒙哥马利时而倾向于这派的观点,时而又认为另一派的分析是合情合理的,本来就不太坚定的立场显得更加挣扎。
  这个被俘的德国飞行员立功了,他无意间交代出来的情报让英军陷入了深刻的彷徨,德·拉甘苦恼地发现:司令官虽然让大家摆脱了沮丧的心情,但第八集团军所面临的局面却更混乱了。
  “先不管古德里安今天是否亲自指挥了战斗,我认为他最大的弱点就是兵力不足、后勤匮乏……”兰顿少将的两眼炯炯有神,用充满自信而有力的口吻说道,“如果不是这样,他就不会仅仅出动2个装甲营兵力来进攻——无论是佯攻还是试探,这点兵力都偏少了。”
  “你的意思是?”蒙哥马利好不容易听到不是简单争论进攻性质的言论,顿时来了兴趣。
  “我认为我们应当采取更加主动的策略。”第七装甲师所属的第8装甲旅和海因茨的装甲部队碰撞了一次,虽然损失不大,甚至可以说是遭遇突袭中表现最好的几支部队之一,但兰顿仍以为耻,“明天我们应该在两方面做好准备:南线,继续提高警惕、加强防守力量,无论德国人会不会大规模进攻,巩固防御是我们的应有之义;北线,我建议向意大利人进攻,坚决、有力地包围并消灭他们。”
  大家都听得出来他的怨气冲天:“这样做的好处有两个。假设古德里安已经撤退,我们在北线开火可以留下意大利的步兵主力,对伦敦或者开罗至少可以交代过去;假如明天是非洲军大规模进攻的开始,我们解决掉意大利人等于是先砍掉古德里安的一臂,有助于改善我们的战役形势,集中力量对付德国人。”
  话题又转移到先解决意大利人的立场上来了,这次德·拉甘没再提吓走不吓走德国人的问题,因为现实明摆着,德国人是吓不走的:如果他们要走,现在应该已经走了,如果他们不肯走,哪怕逮住了意大利人也不会吓走他们。兰顿观点中最重要的一点被他敏锐的抓住了:逮住意大利人可以向伦敦和开罗交代,首相已对第八集团军迟迟没有采取积极行动表示了不满,这种不满已积累到不得不重视的地步,否则司令官也不会发出一周内进攻的复电,如果让伦敦知道了今天损兵折将的惨况而又没有理想解释,他不敢想象暴跳如雷的首相大人会做出何种不理智的应对举动来。
  这意见得到了很多人的共鸣,特别是今天在作战中遭到损失的部队长官尤其热衷,他们也希望能尽快挽回一些面子,意大利人就是最好的垫脚石和安慰剂,部队容易从他们身上找回信心、恢复士气。眼看众人的想法接近一致,蒙哥马利也被劝动了,他也知道要给丘吉尔和亚历山大将军一个体面交代。他点点头,示意德·拉甘先按这个目标下达作战要求:北线进攻计划于明天8点左右发起,距离这个时间已剩下不到9个小时了。
  梅林津中校猜想得不错,撤退途中的古德里安果然没有老老实实告诉北面三个意大利师他们所面临的不利局面,反而借助中途休息的机会发电告诉他们南线各部队正在调整重新部署,考虑到意大利各部补给不足,他要求北部各师坚守阵地三天后撤退,他会安排兵力接应。
  “长官,您这么骗意大利人不太好吧?”
  “那么,你认为我应该怎么做?”古德里安微微一笑,“如果我告诉意大利人真实信息,你能做到不让他们瞬间崩溃么?”
  “额……”梅林津卡壳了,半晌后才无奈说道,“这任务有点儿难,能不能给换一个?”
  “哈哈哈!”周围一圈儿军官陪着笑,连电报员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古德里安继续说道:“再说我没骗他们啊!南线是在调整部署,我们的装甲主力要向特勒阿卡基尔集中,那里位于北线侧后方,如果意大利人能做到坚守三天再从容撤退,我可以动用装甲部队接应他们……”
  梅林津实在是没话了,他其实想说:意大利人如果真的这么能打,还要他们德国人来北非干什么呢?他不由得竖起大拇指:“您这招够狠,可我总觉得意大利领袖不会放过您。”
  “他?”古德里安眉头一扬,露出轻蔑的一笑,“不!他会感谢我的,至少我把意大利装甲部队给保留了下来,你看连我都比他们走得晚——德国人可是在用电讯连和装甲侦察连掩护意大利装甲部队撤退。”
  大家又笑了起来,在得知海因茨装甲突击大获成功之后,撤退途中所有人心气都很高,大家有点儿喜欢上了这个新任司令官——他看起来不像隆美尔那样孤傲与锋芒毕露,但打胜仗和调戏英国人的本事同样也是第一流的。
  借着风声,很多人不由自主地哼起《非洲集团军军歌》来:
  我们是德国非洲军团。
  为领袖战斗鞠躬尽瘁。
  就像暴雨中恐怖的闪电。
  把英国佬变成我们盘中的美餐。
  我们不怕酷热和沙漠。
  我们藐视干渴和日晒。
  伴着军歌的节奏,我们前进。
  向前,向前。
  和我们的……
  唱到这里声音忽然小了下来,节奏也开始混乱,最后干脆就停了。
  “怎么回事?”正听得津津有味的古德里安大惑不解,“怎么不唱了呢?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首歌,真是很不错啊!”
  “长官,原来下一句应该是‘和我们的……隆美尔,向前!’可现在……”有人小声解释了一番。
  “这有什么!”古德里安大笑起来,“原来怎么唱现在还怎么唱,我不过来了半个月,隆美尔和你们一起呆了整整一年半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