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1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8/656

  舰队最后准备另辟蹊径,将原先规划的11日夜间突入大西洋变成12日夜间突入,海啸计划整体往后延一天。由于不再走舍德兰水域,再选择新的突破路线时就只剩下2条路:第一条是走格陵兰岛与冰岛之间的丹麦海峡——英国人称之为西线,第二条是走冰岛与法罗群岛之间的水道——英国人称之为中线。
  参谋人员仔细计算后发现,如要在夜间穿越,走西线很不保险:从现在开始舰队必须以26节以上的高速连夜进军,中间不能受半点耽搁。这是非常危险的策略,不但全部舰艇不能以经济航速前进,万一碰到敌军军舰连回旋余地也没有——不用碰到皇家海军军舰,只要碰到一条发出报警信号的拖网渔船或运输舰就会给舰队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只能走冰岛-法罗水道?”马沙尔不放心地问道,“潜艇有这个方向的明确情报传来么?”
  “没有,但我们认为敌人一定会有舰队安排在那里,问题是数量、舰型以及我们的穿越速度。”北海舰队参谋长绍恩说道,“根据反复图上作业,我们拟定了一个方案:舰队主力以18节左右的航速沿现有航线向西北方向开进,明天傍晚6点时可抵达北纬64度线位置,然后再以24节的速度折向西南并穿越冰岛-法罗水道,如一切顺利,大约可在13日清晨进入大西洋,此时与冰岛、法罗群岛、不列颠本土的距离都超过400公里,能有效摆脱其防空圈。”
  “最大风险是什么?”
  “如途中为敌军所发现,只能掉头向更远的地方开进,突进时间再推迟一天,变成13日夜间走丹麦海峡进入大西洋。”绍恩叹了口气,“最好不要再拖延时间,各方面情报显示英国人在四面调集舰队合围,海军司令部传来消息说美国大西洋舰队增援部队已经出发,3-5日内会抵达,时间拖得越晚对我们越是不利。”
  马沙尔对此深以为然:这次舰队出动虽然挑的是皇家海军比较虚弱的时期,但舰队为的是执行海啸计划而不是找敌人决战来的,倘若此时直布罗陀通道打通,聚集在地中海的全部轴心海军力量能够喷薄而出,决战倒也不怕,光凭北海舰队的实力还是弱了一些。
  “把变更后的计划发给柏林,让贝少将率领炮击编队率先出发,我们过一小时再行动。”
  今天上午侥幸逃脱的守望号驱逐舰以最快速度驶离战区后便向爱丁堡驶去,刚抵达码头,早已等候在此的海军情报处官员立即取下了军舰拍摄的胶卷用飞机给伦敦海军部送过去。本来这样的照片在忠诚号上也有一批,但被击沉在了北海,因此海军部高层看到的只是就是守望号官兵冒着生命危险从左翼拍摄的照片。
  “确实是航空母舰没错……”虽然因为距离和天色缘故,拍摄的照片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但海军专家一眼就能看出这是“货真价实”的航空母舰,不是油轮或别的船只装扮的军舰,而通过与周围护卫军舰的体积比对,确认吨位不在4万吨之下。
  这个判断让海军部所有高层都皱紧了眉头:德国人来者不善!
  “在林仙号脱离战场后,我们就与德国舰队主力失去了接触,唯独有一点可以肯定,就冲这支舰队的规模与航空母舰的数量,他们绝不是为了接应提尔匹茨号回国的。”
  丘吉尔忧心忡忡地问道:“你们的判断是什么?”
  “敌军最大可能是沿西北方向行动,然后伺机突入大西洋,突破渠道或是走西线,或是走中线。”
  “在这条航线上我们还有其他部署么?”
  “没有了。”托维摇摇头解释道,“所有该海域的商船已全部遵照警戒命令回港,我们只部署了几条拖网渔船,但如敌舰夜间行动,几乎没什么用。”大不列颠还没富到给渔船也安装雷达的程度,他们用的还是最传统的目视观察,在风雪交加的北大西洋海域,夜间观察水平几乎可以低到忽略不计。
  “现在怎么办?让E舰队和W舰队分别扼守么?”
  “我们打算将W舰队主力布置到冰岛东北方向约100海里的位置上,不论德国人走西线还是中线,我们都有机会遭遇并拦截他们。”
  “有把握么?”
  “一旦拦截成功,W舰队不准备进行正面交战,只把他们吸引过来,然后让E、W两个舰队合流后再迎击。”托维叹了口气,“目前我们实力不足,只能采取这种策略。”
  丘吉尔沉默不语,半天后下定了决心:“可以先按这个策略进行应对,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德国人进入大西洋航线。”
第048章
海啸(9)
  2月12日凌晨5时许,庞大的德国海军北海舰队在提尔匹茨号的率领之下,以19节的匀速向西北方向前进。整支舰队共分成前后两个编队,彼此间隔大约25海里,前面是以提尔匹茨号为核心的炮击编队,后面是以齐柏林号航母为核心的航母编队。再过1个小时多小时,天色就要开始放亮,而此时舰队正好是要进入法罗群岛与舍德兰群岛海域中间,虽然舰队并不从这个海域穿越,也试图将航线条弄得更靠北一些,但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危险的地带。无论是皇家海军水面舰队的拦截还是从法罗群岛、梅恩兰岛起飞的飞机都有可能发现舰队的踪迹,如果从这个意义理解,这里是舰队前进的第一个关键点。
  连日来一直覆盖北海海面的雨雪天气似乎有好转的迹象,气象预报说下午时分雨、雪就可能完全停掉,当然也有可能提前或推迟,毕竟北海海域的气候素来以复杂多变而闻名。
  现在神经最紧张的是两拨人:一部分是雷达室里的专业士官,另一部分就是顶风冒雪的瞭望哨们——他们穿着防寒衣和厚厚的大衣,围着围巾,戴着耳罩和皮手套,周身上下只露出一双骨碌碌的眼睛,恪尽职守地用目光扫视着周围海域。
  贝少将和提尔皮茨号舰长、海军上校弗里德里希·卡尔·托普舰长并肩站在舰桥内,凝望着起伏动荡的大海,试图想从周围的黑暗中看出一些端倪来,半个小时之前,他就已下令作好战斗准备,准备应付随时有可能出现的敌舰。舰员们纷纷领取急救带,在舰上布放支撑板,炮手们全部就位,手脚麻利地将800公斤重的穿甲弹装进了主炮炮膛。经历了巴伦支海-挪威海战以及昨天上午的海战之后,提尔匹茨号现在无论是反应水平还是射击精度都达到了最高水平,完全可以媲美当初俾斯麦号的水平。
  海上的日出比陆地更早,6时一刻左右东方已露出鱼肚白,面对稍有好转的天气,贝少将果断命令弹射起飞Ar-272,除提尔匹茨号搭载4架侦察机外,炮击编队中同行的舍尔海军上将号、吕佐夫号都能搭载3架。粗中有细的贝少将干脆将他们全部弹射了出去,他的想法很简单:这些水上侦察机拥有硕大的浮筒,万一等会天气变差也能在海上临时迫降。
  10架侦察机探查情况的重点是舰队前半球,按照每架飞机负责15度角的调度,搜索舰队前方150度扇形面,至于其他方向的侦查,贝少将相信库梅茨中将一定会想办法办妥的。
  一小时过去了,两小时过去了,天色已大放晴亮,舰队一直平安无事,既没有本方侦察机报告发现敌舰动向,也没有任何敌军侦察机光顾舰队,所有官兵都松了一口气——这段海域是法罗群岛与梅恩兰岛防空巡逻圈重叠部分,理论上被发现的概率要比平时大一倍。
  但这样的好心情仅仅持续到8:45分就结束,一架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海象水上飞机飞抵了舰队上空,英国飞行员愕然发现下面有一支编队在向西北方向开进,再仔细一看不像是本方舰队,连忙降低高度细细查看起来,一看之后就将整支炮击编队收入眼底,大喜过望的同机电报员立即将电文拍发出去:“发现敌军舰队,战列舰一艘,疑似提尔匹茨号,重巡洋舰两艘,疑似德意志级,另有驱逐舰4艘,航线西北,航速18节,报告,没有发现航母,重复一遍,没有发现航母。”
  “该死!我们被发现了。”托普舰长面对头上盘旋不已的水上飞机恼怒不已,不多时通信参谋就报告截获了敌人拍发的电报。
  “怎么能把这些苍蝇赶走?”
  “靠高射炮是不行的,只有靠飞机。”贝少将苦笑着说道,“不是只有我们会用水上飞机,英国人用得也很熟练。”
  “后面的舰载机能起飞么?”
  “恐怕够呛。”
  但马沙尔的回电很快给了他们一个安慰:“长官告诉我们不要紧张,保持现有航线不变,这架飞机他们会处理。”
  眼看下面的德国舰队除了动用88mm高射炮驱赶自己外没什么特别反应,这架海象飞机的驾驶员胆子大了起来,居然一直跟着炮击编队往前开,甚至下面的军舰略微加速也没有意识到——在收到回电后的5分钟内,编队速度已提高到了24节。
  15分钟之后,贝少将明白了马沙尔所谓的“处理”是什么意思,从后面同样飞来了两架水上飞机,从型号来看并不是Ar-272,他正奇怪为什么还安排水上飞机来,猛然就发现这些水上飞机朝着那架海象凶猛地扑了过去,仅仅3分钟,这架胆大的海象就被击落了下来,飞行员虽然成功跳伞,但贝少将连搭救的愿望都没有——傻子才浪费时间回头去救援,让这个英国飞行员在冰冷的海水里多泡泡,清醒清醒,情报侦察不是这么好混的。
  看到本方飞机如此给力的表现,他终于想起来这是什么型号了——前不久海军内部通报过这种新飞机,这是阿拉道公司用Bf-219改造而成的Ar-319水上战斗机,在日本海军中的对应编号是二式水战(零战水上飞机版),火力、机动性都堪称水上飞机的翘楚,最高速度超过450公里/小时,航程可达1200公里,用于和舰载战斗机对决当然落于下风,但对付海象、卡特琳娜这类水上飞机却手到擒来,对付英国人那一票慢腾腾的鱼雷机也大有裨益,平时在齐柏林号上没见显山露水,在今天这种舰载机不能起飞的恶劣天气中一下子就看出了价值所在,可惜总共只有6架,实在是太少了一点。
  落水的英国飞行员怎么也没有想到,由于他未能观察到后面的德国航母编队,拍发回去的电报引起了海军部的判断混乱。
第049章
海啸(10)
  发现德国舰队的消息通过海象水上侦察机的电报很快就传到了海军部,庞德确认消息之后,立即把情况报告给了丘吉尔。
  “首相,我们找到德国人了?”
  一直在查看地图的丘吉尔“霍”地站立起来,焦急地问道:“在哪里?”
  “梅恩兰岛北偏东约350公里处,目标在向西北方向移动,但只有提尔匹茨号和2艘重巡洋舰,没找到航空母舰。”
  “我们能顺利消灭他们么?”丘吉尔知道本土舰队副司令布鲁斯·弗雷泽海军上将现在坐镇冰岛的阿库雷亚,统一指挥冰岛和法罗群岛的海军航空兵,他手下那一堆飞机只怕已做好了出动准备。
  “现在不行,受天气制约,飞机暂时不能出动。”庞德恨恨地说,“关键时刻,连这鬼天气也和我们捣乱。”
  “不要着急,盯着他们,我们今天一定会有机会下手的。”丘吉尔宽慰着这个心腹手下。
  “但几分钟前我们再也联系不上这个飞行员。”托维苦恼地说。
  “被击落还是因天气原因失事了?”
  “不太清楚,都有可能,也许失事的可能性更高一点,因为很多侦察机都在抱怨天气很差。而且他没发现敌军航母,光凭防空火炮要想击落一架侦察机比较困难的。”
  “多联系几次,说不定是别的原因。”丘吉尔皱着眉头问道,“德国人的航母哪里去了?他们分兵了?其他方向的搜索有结果么?”
  庞德和托维无奈地摇摇头。
  十分钟过去了,既没有新的情报到来,最早报告发现德国舰队的侦察机也始终联系不上。
  “我们加大了搜索力度,目前尚未有其他发现,弗雷泽上将已准备重新派出侦察机,但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抵达刚刚失去联络的地方。”参谋们用教鞭指点着地图向首相解释道,“从情报来看,目前W舰队距离敌舰队大约是300海里,E舰队距离敌舰队大约是400海里,托维上将已命令两支舰队加速前进,争取能够截住德国人,不能让他们冲进大西洋……”
  丘吉尔看到了勾勒参谋们在海图上勾勒的进军路线:W舰队向东南方向驶去,目标是迎面截击;E舰队从法罗群岛南部海域出击,通过法罗群岛与舍德兰群岛中间海域由南向北行驶,目标是从后面包抄德国舰队——这是应对德军舰队通过中线进入大西洋的截击方案,万一德军舰队临时转向从法罗群岛与舍德兰之间的东线进入大西洋,则W舰队与E舰队角色互换,E舰队进行正面截击,W舰队进行侧后包抄。
  丘吉尔很快就明白采取这个方案的原因:无论W舰队还是E舰队,因为慢速战列舰拖累,速度很难超过21节,而德军舰队预计可以达到26节,光正面截击根本逮不住敌人,必须采用这种前后包抄的方式,另外现在德国人具体会选择走哪条水道还不清楚,这样的灵活部署相对更加可靠与稳妥。
  “如果敌人航向保持不变,双方相对速度超过45节,最早今天傍晚就能遭遇。”
  “很好,有最新情况及时通知我。”丘吉尔反复叮嘱几个海军高层,“不要着急,要有耐心,尽可能用飞机消灭他们。”
  就在梅恩兰岛上又一架海象侦察机起飞的同时,贝少将弹射的Ar-272们已陆续开始返回炮击编队,在第一轮的搜索中,除确认前方400公里内的前进道路上没有敌人外,他们没什么发现——事实上他们也发现不了敌人,离他们最近的W舰队毕竟还有将近550公里。贝少将无奈地接受了这个现实,并向齐柏林号上的马沙尔发去了电报。
  马沙尔也深为这件事情烦恼,那架被击落的海象侦察机像一块大石头沉重地压在他的心头,虽然及时击落了对方,现在的天气不利于飞机出动,本方侦察机也没发现敌情,但直觉告诉他距离危险越来越近——虽然他不知道英国人并未发现跟随在后的航母编队,但他已认定整支舰队被发觉了。
  9:07分,就在英国人第二架补充侦查的海象起飞后5分钟,马沙尔果断下达了指令,不但舰队航向由西北变为正北,还要求提高到最高速度——他想尽快脱离英国防空圈。
  10:54分,速度奇慢的海象侦察机抵达了战友失去联络的地点,但海面上除了一片波涛,什么东西也没有,他试图向周围各个方向进行搜索,但浪费了整整半个小时却没有任何发现,只能无奈地把电报拍发回去。
  接到汇报的海军部高层和参谋们立即就抓瞎了,但他们分析的内情与事实完全吻合:第一架侦察机一定是在发现敌情后被敌舰击落了,现在不知去向的德国舰队察觉自身位置暴露后果断脱离,脱离的方向有3个,一是往回走,二是往前走,三是往北走,唯独不可能往南走——因为第二架飞机是从南面的梅恩兰岛起飞的。鉴于德国舰队一直以来的表现,参谋们讨论后做出决定:建议这架飞机继续往北搜索,再从法罗群岛起飞侦察机向东搜索,至于W舰队仍可继续保持目前的航线与速度不变。
  “德国人迟早是要突入大西洋的,我看这样的安排可以。”在庞德与托维共同点头后,这道命令就被迅速传达下去。
  但仿佛要和英国人开玩笑一般,又过了一个小时,这架海象发回报告,说他继续向北搜索了150多公里,未发现任何敌舰,现在机上燃油已接近过半,离梅恩兰岛的距离已超过500公里,它必须返航了——海象的标准航程只有915公里,这架出发时已超载了燃油,但因为是顶风前进、过大的风力使燃油消耗很大,要不是考虑到回去途中有顺风可以借力,飞行员根本就不敢在剩余油料不多的情况下冒险飞这么远。从法罗群岛出发、负责向东搜索的几架侦察机也没有任何发现。
第050章
海啸(11)
  “敌人既不在北面也不在西面,难道又往东缩回去了。”托维苦恼地抓着头发,百思不得其解。
  “估计是躲了起来,不过他们跑不了!”庞德也有点恼火,“让侦察机补充燃油,听说下午2点钟以后天气会有所好转,到时候再让他们做一次全面搜索,风小点就多派点卡特琳娜上去——他们的航程大。”
  不得不说,英国人第二次只向北补充派遣一架侦察机的行为是过于托大了:速度奇慢的海象光路上就消耗了近2个小时,这段时间足够马沙尔的航母编队向北开出去100多公里,加上天气不好、能见度整体偏低的因素,搜索难度成倍增长:想要在浩渺的大海上逮住目标着实不容易,发现不了是常态,能发现目标需要非常好的运气。
  海军部的参谋们对第二次侦查未发现目标并不感到遗憾,因为侦查情况报告德国舰队距离各岛已超过500公里(实际只有450公里略多),即便有所发现要想进行攻击也属有心无力。一个被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如果德国舰队要想顺利突入大西洋,很大概率会选择在今夜才进行穿越,距离刺刀见红还有时间。
  “长官,舰队快到北纬66度线了,是不是考虑改变航向?”下午2时许,舰队参谋长绍恩少将提醒道。
  马沙尔下意识地看了看海图,舰队改变航向后不知不觉向北行驶了100多公里,此刻距离冰岛和梅恩兰岛都在600公里左右,距最近的法罗群岛也有500公里,“改为向西南方向航行,否则我们今夜穿越不了冰岛与法罗群岛水道……”
  绍恩一阵苦笑:按计划舰队准备是在64度线附近就改为向西南方前进,现在为躲避英国人可能的后续追踪,整整多跑出去两个纬度。他婉转提醒道:“向西南可能不行,除非我们打算始终以最快速度前进,否则穿越冰岛与法罗群岛海域是正好是明天清晨——非常容易被发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8/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