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1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7/656

  所有人看高木武雄都是崇拜得不得了的眼光,有魄力的堀悌吉长官离得实在太远只能仰望,高木长官也很有魄力啊!
  凭借着拼命精神,包括油轮在内一夜之间居然让第一游击支队抢救出9条运输舰来,不过这几艘船只占了搁浅船队总数的七分之一,还有很多船依然困死在浅滩上,特别是那几艘里面装满了坦克、装甲车、卡车、榴弹炮等物资的运输舰,看得陆战队员们两眼发直,连步子都挪不开——这些威武雄壮的坦克比起豆战车们可是强太多了。不光陆军需要坦克,陆战队一样也需要啊!
  高木武雄望着众多的运输舰,感慨地说:“得呼叫长官派更多的船和士兵来,否则时间根本来不及。”
  “长官,第一游击支队发来电报。”草鹿任一兴奋地朝堀悌吉报告,“经过一夜努力,他们抢救出9条船,其中有2条油轮,加起来至少还有2.5万吨各类油料,现该支队正进行油料补给。今天如无特别指示,他们将继续抢救其余搁浅船只,请求机动舰队派飞机掩护,防止英军可能的破坏,同时要求派遣更多舰只加强救援力量。”
  “拿到了2条快速大型油轮?”堀悌吉一拍扶手站了起来,高兴程度尤胜于草鹿任一,他接过电报纸仔细看了三遍,嘴角露出满意的笑容,“干得好!应该给高木记头等功!下一步作战方案……我已经有了。”
第七卷
凌厉:连续的进攻
第001章
抱怨(上)
  “号外号外……日本海军主力舰队神不知鬼不觉突入印度洋,我军舰队惨败!先头登陆部队失去联络!”
  “号外号外……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堀悌吉大将严正声明:自即日起封锁北印度洋海域,片帆不得出入!英、美盟军船只发现即予摧毁!”
  看着报纸上那刺眼的黑色大字标题,罗斯福总统很有一股要将其撕碎、踩在地上泄愤的冲天怒火,但他终究是有涵养的政治家,忍住了这个冲动,只冷冷地吩咐秘书将报纸递给会议室里的人员。
  所有人的眉头都紧锁着,虽然发达的美国传媒业为招揽眼球经常将报纸新闻标题弄得很夸张,但这一次显然不是,在联合舰队的战绩和威胁面前,所有辩解都显得苍白无力——这些内容和声明宛若一个巴掌重重揍在美国军、政要人的脸上,火辣辣地疼!
  “这是今天早上刊登的报纸,诸位有什么想法?”罗斯福压抑着火气,用低沉的语气问道。
  副总统亨利·阿加德·华莱士不悦地说道:“为什么没有人封锁传媒?这种消息传播出去只会给社会造成不必要的混乱。”
  “封锁?怎么封锁?”国务卿科德尔·赫尔一脸郁闷,“日本舰队都用明码电报发文了,我们设在非洲、中东、印度的各大报馆都收到了消息,不出三小时就传遍了全美传媒,封锁只是欲盖弥彰,难道等那些记者偷偷摸摸捅出来?然后再让民众走上华盛顿街头抗议我们无能且无耻?”
  民主国家封锁舆论是很困难的,特别是与战争有关的重量级新闻更是如此(历史上就连第三帝国都不敢隐瞒第六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的失败),现在美国舆论高度关注埃及和中东战局,一点点风吹草动都让他们异常敏感,如果有谁胆敢对民众隐瞒撒谎,他未来的政治前途将十分不妙。而随着明码电报的发送,消息已经透明了,与其让以讹传讹的小道消息满天飞还不如痛痛快快抖出来。
  所有人心头都烧着一团火:说好的英美海权呢?说好的封锁轴心呢?现在轴心海军力量都集中在红海和印度洋,不但接连痛揍盟国海军,居然还发出此等叫嚣,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罗斯福一脸凝重,他收到完整战报的时间比丘吉尔晚很多,直到确定舰队覆灭、登陆部队失联后,伦敦才把这个可怕的消息传递给华盛顿,传到罗斯福手里已是深夜时分了,气得他一夜没睡好,一大清早就召集班子开会商议对策。
  “现在,这些偷偷摸摸溜进印度洋的黄皮猴子终于不害怕暴露目标了。”金上将用略带嘲讽的口气说道,“从该声明来看,日本舰队的战役目标已从主力交战修改为海域控制与舰队破交,很明显是在配合德国人的埃及攻势,不知道英国佬在中东的地盘还能不能保住。丘吉尔这个老混蛋坑了我们一次又一次,海军这次一口气赔进去1艘航母,1艘战列舰、6条巡洋舰还有一堆运输舰和驱逐舰——我总有一天要和他算总账。”
  “远不止这些。”乔治·马歇尔冷冷地开了口,“陆军还赔进去一个第二装甲师,虽然他们最后貌似抢滩成功了,但损失一定很大,到现在音讯全无。”
  所有人都对英国人表示了强烈不满,如此强大且庞大的联合舰队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混进去的?金上将和马歇尔的话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众人你一言我一句地抨击起大英帝国的各种无能来:包括超级机密被摧毁、强行要求启动火炬计划并改向增援埃及、截留援苏物资最后成了敌人战利品、30万第八集团军被消灭、地中海舰队和快速纵队又成了轴心国牺牲品……林林总总加起来,陆军部长史汀生毫不犹豫地下了结论:“英国人就是我们这边的意大利人,专门用来拖后腿的。这水平还不如中国人,起码最近他们收复了十几座县城。”
  罗斯福平时无论公开还是私下场合都不太指责盟友,今天实在忍不住了,开口道:“英国人不但摆了我们一道,还损失如此巨大,真是群不折不扣的饭桶。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印度洋盟军舰队完蛋了,现在整个印度洋都没有堪与联合舰队匹敌的力量,别说运河和红海,连波斯湾都能被日本人封锁住,印度和非洲之间的航路显而易见也会断绝,接下去该怎么办?”
  海军上将尼米兹皱着眉头道:“这件事总算解释了为什么日本人在南洋岛屿面临我军重压,依然只用飞机和陆军苦苦支撑,而不见他们耗费了当初近一半财政收入建立起来的联合舰队——这批疯子原来都跑去印度洋撒野了!”
  一听尼米兹说起这个,马歇尔就疑惑地问道:“日本舰队这是打算彻底投靠德国不回来了么?不然根本难以理解为什么他们放着自己的岛屿和地盘不管,巴巴跑去给德国人卖命。”
  金上将耸耸肩:“谁知道?疯子的世界是我们所不能理解的。”
  “或许希特勒给了日本人难以拒绝的条件,德日印度洋航线打通以后,以后的麻烦事会接肘而来,我研究过有关日德意关于阿拉伯和印度的公开声明,他们应当在很多问题上形成了勾结。”不愧是老资格的政治家,赫尔国务卿见微知著,察觉了其中真相。
  “不得不说,这一次结结实实打中了我们的软肋。”史汀生对战争的前途显然更悲观一些,“在非洲与印度洋上我们居然没有能与轴心相抗衡的力量——论海军,联合舰队现在是霸主;论陆军,德国人拿下了亚历山大,开罗陷落只在旦夕之间,第二装甲师偏偏还下落不明。”
  讨论了几分钟,大家得出结论——问题说到底还出在海军上!没有制海权就没法派陆军登陆和支援,只能眼巴巴看着德国地面部队席卷埃及、东非和中东,下一步就该威胁南非和印度了。
  “我们还能投入什么增援力量?”罗斯福满含希望地问金上将,“慢速纵队这点实力确实有点不够看。”
  “很难。”金上将迅速盘点了一下,汇报道,“我们的力量集中在太平洋舰队,现在大西洋舰队能动用的战列舰还有1艘阿肯色级(阿肯色号),2艘新墨西哥级(密西西比、爱达荷号)。内华达号(内华达级)和田纳西号(田纳西级)战列舰正在接受现代化改装,预计6-12个月方可投入使用;衣阿华级首舰最快要到2月份才能完工服役,然后也需2-3个月的试航。舰队航母暂时一条也没有,不过本月底和下月分别会有一条埃塞克斯级航母和独立级轻型航母完工后入役,只是两舰还需经历试航、上舰、磨合等过程,形成战斗力起码5个月之后了。”
  罗斯福失望地摇了摇头:无论阿肯色级还是新墨西哥级都是一战时期的老舰,是打不过日本或意大利那一票新锐战列舰的,可堪大用的衣阿华级战列舰和埃塞克斯级航母又得等5-6个月。大西洋舰队目前力量实在有点薄弱,或许为船队护航还勉强,用于舰队主力交战是不可能的。
  他转过头去问尼米兹:“既然日本舰队主力在印度洋,太平洋舰队能否抽调1-2艘新锐战列舰支援大西洋方面?将来可先把衣阿华首舰部署在太平洋。”
  “这个……”尼米兹露出了尴尬之色,“太平洋方向我们损失了两艘克罗多拉级(科罗多拉号和马里兰号毁于樱花之手),现在能用的战列舰只有印第安纳号、阿拉巴马号(均属南达科他级)、北卡罗来纳号(卡罗莱纳级)和新墨西哥号(新墨西哥级),如果再抽调1-2艘,远东战场就会有问题。”
  史汀生奇怪地问道:“不是还有4艘乔治五世级么?”
  金上将用阴郁的口气回答了对方的疑问:“老混蛋丘吉尔发电报给我们,说因为日本舰队在印度洋和非洲如此猖獗,希望太平洋舰队主力移师锡兰岛作战,堵住日本人退回亚洲的道路,并在印度洋与其决战。如果不能,是否能将4艘乔治五世和3艘装甲航母还给他们,并让其加上慢速舰队中的主力舰和日本人决战。”
  “这不可能……”尼米兹连忙道,“如果仅与联合舰队主力决战,太平洋舰队凭现有兵力或许还有把握战而胜之,但苏伊士运河落入轴心之手后,意大利和德国舰队也能出来了,三国合流在兵力上占有优势。更关键的是,既然日本舰队主力在印度洋逗留,为什么我们不利用敌人兵力空虚的机会加大进攻力度,反而要舍近求远跑去印度洋找他们决战呢?”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也不好,那也不好……罗斯福只感觉心烦意乱,忍不住敲着桌子发起火来:“难道我们只能看着德国人席卷中东?难道我们只能由着日本人在印度洋耀武扬威?如果他们进攻印度怎么办,进攻南非怎么办?先生们,现在不是抱怨的时候,要拿出办法来。”
第002章
抱怨(下)
  表态太平洋舰队目前有把握战胜联合舰队其实是尼米兹吹牛:算上4艘乔治五世级,太平洋舰队目前拥有的战列舰与联合舰队战列舰数量旗鼓相当,舰只战斗力平均下来勉强也算旗鼓相当。而航母数量和联合舰队一样都是5艘,包括3艘英国光辉级装甲航母,1艘美国正规航母萨拉托加号,还有1艘博格号护航航母(博格级护航航母首舰)。本来主力舰队作战是不带护航航母的,奈何美国可用航母损失殆尽,新造又远水解不了近渴,尼米兹没办法只能把博格号也拉出来顶上——该舰舰员几乎全由已沉没的列克星顿号和约克城号幸存舰员担任,操舰水平倒不差。
  看上去有4艘正规航母的太平洋舰队似乎比日本有优势,但仔细分析起来却不见得:博格号比龙凤号载机数量少10架,龙凤号可以跑到26节,但博格号最快只能跑17节,大大拖了后腿,在编队作战中非常要命;论舰载机数量美国同样没优势,日本舰队空母满编舰载机总数278架,美国舰队满编舰载机总数只有243架;论飞行员素质和战斗机性能,美国方仍略逊于日本。当然,太平洋舰队也不是一点优势也没有,起码3艘装甲航母防御力强,抗沉性好,在战役中价值不小。
  数量也好、战斗力也好,在相对接近时才有一战的本钱,也并不等于弱势一方就无法获得胜利,否则日本就不会一口气在中途岛丢了4艘航母。但应该看到中途岛战役日本失败的原因是很复杂的,除情报泄露因素外,进攻岛屿也是主要败因——如果没有中途岛陆基飞机的数量优势和侦查能力,单纯海上舰队对决美国人很难成就以少胜多(珊瑚海战役可见一斑)。现在是美国舰队要主动寻找进攻机会,情况就反过来了,他们会面临日本陆基飞机的威胁,真打航母决战不见得谁一定稳赢。
  不过,尼米兹是深刻理解“政治正确”这件事的,现在总统为印度洋和中东的战局恼火,为英国人的无能生气,如果自己再示弱,这士气和斗志就彻底没有了——这也不符合美国人的秉性!当然,他也很圆滑,只说对付日本联合舰队有把握,没说对付三国联合舰队有把握——这不是因为多几条德国或意大利战列舰就打不过,这是在委婉表示他不同意将主力拉到印度洋去,理由是明摆着的——太平洋上现在明明没有日本舰队,放现成便宜不占才是傻子。
  果然,在听到尼米兹“有把握”的回答后,罗斯福脸色好看了不少,和颜悦色地问他:“目前我们在太平洋上的战事进展如何?”
  “不是非常顺利,日军依然在莱城、布干维尔岛上负隅顽抗,麦克阿瑟将军认为至少还需十天才能完全拿下莱城,布干维尔岛可能还需要3-4周。”
  尼米兹的回答让金上将的眉头顿时舒展开来:这回答很有技巧,没有自吹自擂地表功,反而在引导总统——暗示他太平洋作战推进情况尚可,如果能再加点力就更好。
  “照这么说打到拉包尔还要一个月?”
  尼米兹没声响,只默默点头,承认了这个时间。
  果然,罗斯福总统很快上钩了:“既然印度洋方面的问题暂时无法解决,为有效利用日本兵力空虚的有利时机,我们是否考虑将部队加派给亚洲方面?”
  “这个……”大家不知道该怎么说。
  金上将立即站出来力挺,他可是“亚洲第一”派,坚决反对在欧洲战场浪费太多兵力,虽然罗斯福总统确定了“欧洲第一”的方针,但他总认为是被丘吉尔这个老混蛋用花言巧语欺骗才造成的。
  “亚洲缺少有力部队,而我们现在恰好有这么一支支援部队,总不能让这些部队继续回南非无所事事吧?我赞同总统将他们加派给亚洲的策略。”金上将说道,“当然,我们还有另一种选择,那就是啥也不做:让艾克(艾森豪威尔)的部队躲在南非晒太阳,把英国人的船还给他们,太平洋舰队缩回珍珠港,等我们的船厂把船造好,等海军把部队训练好,等舰队具备了压倒性优势之后然后再拉出去……”
  大家你望望我,我看看你,谁也没多吭声,金上将的话很毒——这些从军事上说是对的,在政治上却是大错特错!
  果然,罗斯福换上了无比严肃的表情:“我绝不允许有这种想法,也绝不会按照这个方针去指导战略——这是耍滑头和小聪明,是懦弱、胆怯、畏惧的表现!美国人民会怎么看我们?盟国会怎么看我们?英国人虽然窝囊,但至少一直在和德国人打,打赢打输是一回事,打不打是另外一回事。我们好不容易摆脱了孤立主义,缩回去就是另一种版本的孤立主义!”
  “问题是,中东、印度、东非的局面该如何解决?”赫尔国务卿问道,“斯大林发来电报,非常关注中东局势,十分担忧他们在波斯脆弱而不可靠的物资渠道,希望我们有办法应对——他目前对英国人无比失望。”
  众人面面相觑:现在轴心控制着北印度洋,他们还能怎么办呢?难道真按丘吉尔的建议把舰队抽回来决战?打赢了还好说,万一打输了怎么办?那时候不仅印度洋,连太平洋都完蛋了。
  马歇尔的脸色很难看:“我不能再让我们宝贵的兵力去东非、埃及、中东给英国人填窟窿了,我甚至宁可把物资送去支援中国战场——反正日本海军主力也不在。”
  “伦敦方面希望舰队先退回南非去,等待合适时机再在埃及登陆,休伊特少将已率舰队回转,但艾森豪威尔将军有不同意见,他认为这样太消极,而且把希望寄托在舰队决战上很危险,退一万步说,哪怕真要打舰队决战也应该先把陆军安顿好。”
  “丘吉尔会不会还琢磨着把这批部队拉去保卫印度——我实在是受够了!我们是合众国的军队,不是大英帝国殖民地的雇佣军!”
  “哪怕固守马达加斯加也比去南非无所事事好。”
  一堆人七嘴八舌地表态,虽然说法不一样,但意思是一样的:坚决反对部队退回南非并无所事事地躲在那里——陆军必须要进攻,要么和德国人打,要么和日本人打,然后坚决不去印度。
  争论到最后,众人态度逐渐明朗,现在摆在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第一条,赞同英国人的意思,把太平洋舰队抽回来并加上大西洋舰队和三国轴心海军进行总决战,打赢之后,什么印度洋制海权,什么中东问题一下子就能迎刃而解;
  第二条,赞同太平洋战区的意思,将兵力加强给他们,让他们在日本舰队回援之前取得更多优势,不但要彻底占领所罗门群岛和新几内亚诸岛,还要拿下吉尔伯特、马绍尔群岛,要把战线往菲律宾方向推进。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赞同第二条路,但几乎没人赞同选一条路。罗斯福坐在轮椅上默默地想了几分钟,深思熟虑之后才开了口:“既然大家意见基本一致,那就考虑向太平洋战区增加力量。当然,非洲的事也不能一点都不管,如果英国人彻底破罐子破摔和德国人媾和,对我们的威胁太大——丘吉尔不管怎么说还是坚决站在我们这一边的,如果换个人上来当首相就不一定了。”
  这一点让众人怵然而惊,拉住英国这个盟友还是很有必要的,真让德国一统欧洲美国的战略就彻底完蛋了,更何况现在连轴心各国都能亲密合作,同文同种的盎格鲁-撒克逊人有什么理由不认真合作?英国人水平是臭了一点,但德国都在不遗余力地扶持水平更臭的意大利人,英国这个大坑还得含泪再跳下去。
  体察罗斯福意思的马歇尔立即顺着这个思路提了折中方案:火炬行动中美国一共派出了2个装甲师(第1、2装甲师)和4个步兵师(第1、3、9、34步兵师),准备调第3、34步兵师去澳大利亚协助太平洋战区,其余部队考虑由艾森豪威尔带去肯尼亚登陆,然后突入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一方面接应已失联的第2装甲师和英国第78步兵师,另一方面争取建立东非防线并威慑埃及,如果时机合适可考虑反攻埃及。
  尼米兹焦急地问:“那英国人关于索要军舰的事呢?”
  罗斯福想了一想道:“应予以礼貌拒绝——太平洋战役目前正紧张进行,实在无法脱身。作为补偿,我们将大西洋舰队的阿肯色号,2艘新墨西哥级派给他们,然后再给4艘护航航母用于保护大西洋和印度洋航线,等埃塞克斯级和衣阿华级大量服役后再替换这批英国军舰。这是他们要求我们去非洲登陆、拯救中东局势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众人考虑了一下,认为该计划甚为稳妥。
  1942年12月23日傍晚,慢速纵队接到明确指令并分兵:由艾森豪威尔率第1装甲师、第1、9步兵师沿海岸线在2条战列舰、2条舰队航母的护送下去肯尼亚登陆,努力想办法把第2装甲师和英国第78步兵师给救援出来;与此同时,剩余的2个步兵师转向澳大利亚西部城市铂斯,准备加入太平洋战区。
第003章
分兵(1)
  U-107号潜艇指挥官哈斯勒舰长感觉自己脑子不够用了——他实在无法理解这支庞大的英美联合舰队指挥官在想些什么。
  作为在非洲沿海猎杀商船的王牌潜艇艇长,一个多月前他领受了秘密任务——追踪庞大的盟国海军船队一直到无法再坚持时为止,只需要每天报告一次盟国船队方位,但严禁攻击!“严禁攻击”这几个词被上级反复强调了好几遍——生怕他按捺不住而动手。与他领到同一任务的还有另一艘舷号为U-178的IXD型潜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7/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