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汉灿烂幸甚至哉(校对)第1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4/236

  凌不疑微笑道:“那也不尽然,陛下有意平衡各方势力,未必非要出身原籍的人才能得居高位。”
  少商明白,臣子们愿意抱团,可皇帝未必乐见。
  当然,如果要细细区分,即便同样来自丰饶两县,有虞侯和越氏兄弟这样出身望族的,也有吴大将军这样出身贫寒的,还有崔侯这样出身商贩小户的。
  就像同样是后来投奔的,有袁楼这样原本就独当一面的巨家世族,也有万家这样的当地大家,还有少商亲爹那样泥腿子出身的。
  少商侧头打量了凌不疑一番。
  他的母族霍氏是功臣集团核心中的核心,可惜全灭了。他的父族虽是迁去丰县的外乡人,但到底最初就从龙了,算是半个自己人,可惜不受皇帝待见,都不得出席今日之宴。
  难怪虞侯希望招凌不疑为婿呢——少商暗自嘀咕。
  在这二十来位行止各异的臣子中,有一位两鬓斑白的儒袍老伯尤为醒目,虽说他年岁不小了,但身躯高大挺直,五官清晰,尤可见年少时的俊雅不凡,举止间有一种自然而然的高贵堂皇。单论气度之雍容清贵,殿内无人能及。
  “这位老大人一定来历不俗,你看他的气派……”少商轻声道。
  也就皇帝老伯身上那股帝王之气能与之一比了,然而皇老伯的气概是后天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养出来的,而这位老伯的气度却仿佛是天生的。
  凌不疑道:“有眼光。这位是河东梁氏的当家人,梁无忌。如今是一州之牧,最近来都城向陛下述职的。”
  少商想了想,疑惑道:“河东?楼家不也是河东世族吗,我听三叔母说楼家富甲河东呢。”
  凌不疑嗤笑一声:“楼家是河东彭城最大的家族,可梁氏却是整个河东第一家。若在前朝,他们梁家就是在天下世族之中也能论上前五之数。”
  他没说下去,不过少商很清楚他言下之意。随着改朝换代,世家开始重新排列组合,梁家如果要继续屹立不倒,须得多花心思了。
  两人窃窃私语间,只见那梁老伯似乎有意无意朝自己这边看来。少商还在犹豫,凌不疑已经落落大方的高声道:“敢问梁州牧,子晟可有不妥?”
  梁无忌摇头笑道:“老夫着相了,十一郎莫怪。老夫只是在想,若家中子弟能有子晟一半的才具,老夫愿折二十年阳寿。”
  旁边的一位大人听见这话,笑道:“老梁啊老梁,你都年近半百了,再折二十年阳寿,你家该备棺椁咯!”
  梁无忌摇头道:“我已老朽,只要族中子弟又才干,我死又何妨。”
  凌不疑微微一笑,劝道:“梁州牧谬赞。您如今正当盛年,何出此言。”
  梁无忌摆摆手,又摇了摇头。
  这时皇帝见人已到齐,便下令开宴,一时间觥筹交错,欢声笑语。酒过三巡,皇帝向众人正式宣布,养子凌不疑与少商的婚期定在明年三月,于是众臣纷纷拱手向凌不疑贺喜。
  吴大将军大咧咧道:“为何在明年三月?子晟年纪不小了,年内就成亲罢,成了婚赶紧生娃娃。”
  少商:MMP。
  中越侯捅了他一肘子,笑道:“这是陛下用心良苦啊。如今天寒地冻,此时成婚哪里热闹的起来,当然要等开春啦!”
  崔祐乐颠颠道:“这个好,这个好……”
  “……你们几个。”皇帝指着虞侯那边,大笑道,“备婚仪时想想霍翀兄长,自己掂量掂量该备多少!”
  中越侯再度起哄道:“陛下,你这可是公然索贿啊!”
  “朕就索要了,你待如何?”皇帝故作无赖,众臣哈哈大笑。
  崔祐继续乐颠颠的:“这个应该,这个应该……”
  “应该你个头!”吴大将军熊掌一般拍在崔祐肩上,“老子若是出不起礼钱,得你借我!”
  这话一出,旁边就有人大笑道:“老吴你这可不厚道,你借崔阿猿的钱,哪年月还过?当年你就爱赊账,如今贵为大将军了,居然还变本加厉了。”
  中越侯凑兴道:“我说吴缸子啊,话说当年你赊的钱可都还了吗?”
  “去去去!有你们什么事!”吴大将军挥赶苍蝇般晃动胳膊,“我和阿猿将来要做儿女亲家,两家不分彼此的!”
  “你那女儿比阿猿两个儿子合起来都高大,你还是饶了崔阿猿吧!”
  众人哄堂大笑,有几人还笑喷了酒。
  崔祐笑呵呵道:“老吴你就不用出钱了,不如拿你那把削铁如泥的宝剑做贺礼,如何?”
  “好啊,崔贩郎,你这是打我那把宝剑的主意多久了?在这儿等着呢!”吴大将军瞪着牛铃般的眼睛,作势又要拍。
  崔祐忙道:“你用的是刀,剑也使不顺手,不如给了子晟!”
  吴大将军瞥了眼皇帝,故作心痛状:“唉,自来宝剑赠英雄,看在陛下的份上,臣就忍痛割爱啦!”
  大越侯起身,恭敬道:“就是陛下不吩咐,臣等也该好好备婚仪。不说霍越两家的情分,单论霍翀兄长的为人,乡里何人不敬,何人不赞!”
  皇帝十分高兴,哈哈大笑。
  殿中众人俱笑看着丰饶集团内部的这一幕好戏,但少商注意到太子和二皇子妃低头不语,二皇子和太子妃面露不悦。她心中一乐,暗暗想你们四个怎么不换一换呢,真是巧妇伴拙夫,鲜花插牛粪。
  “太子妃,老二新妇。”皇帝又道,“皇后身体不好,子晟的婚事若需有不足,你们须得尽心尽力!”
  太子妃和二皇子妃躬身拜倒,满口称喏。
  这时,坐在小越侯身旁的一人笑道:“陛下,这亲事您真答应啦?臣还当您要多看看呢。”
  皇帝道:“诶,只要新妇品性无碍,余者皆可教。再说,子晟自己喜欢最要紧。”
  小越侯忽道:“陛下圣明。男女之事,有什么比得上自己喜欢更要紧呢。”他身旁的数人纷纷应和‘正是正是’,‘讨回的婆娘自己不喜欢有什么意思’云云。
  皇帝已有了几分酒意,呵呵一笑,并未察觉什么,可皇后脸色却白的厉害。
  皇后轻声禀告:“陛下,我不善饮酒,今日既将话都说开了,我就该回长秋宫了,不然陛下和诸位大人也无法尽兴。”
  皇帝应允。
  皇后都要离开了,太子妃和二皇子妃自然也跟着告退了。二皇子妃尚好,并无异状,太子妃却依依不舍,适才她硬推着太子与几位重臣搭话,此时却得离开了。
  少商原本也要跟上,皇帝却道:“少商,你留一留,给几位叔伯敬一樽酒,他们以前和子晟的舅父兄弟相称。”
  太子妃临去前,又妒又怨的望了少商一眼。
  凌不疑起身随少商走过去,单臂夹着一瓮酒,另一手持酒杓,不断的给少商手里的鎏金铜樽添酒。少商不知诸位大人的官秩多寡年岁大小,便没头没脑的率先往熟悉的崔祐面前冲,引的众人很是笑了几声。
  皇帝叹道:“这小女娘,有时机灵有时傻,也不知程校尉夫妇有没有被她气死,朕是拿她没办法了。”
  殿内诸臣有心思机敏的,听到皇帝这番看似责备实为亲厚的话,纷纷去看凌不疑身旁那个娇小纤弱的小姑娘,心中各有打算。
  按照年龄顺序,少商先给吴大将军敬了酒行了晚辈礼,轮到大越侯时,大越侯越过她,定定的看了凌不疑半晌,然后将酒一口饮尽,叹道:“程小娘子,你可知子晟的舅父是何许样人?”
  少商想了想,小声道:“妾曾听越娘娘说,陛下当年号称丰县第一美,霍翀将军便是第二美。”她侧眼看了看凌不疑挺拔俊逸的身姿,暗暗觉得这个排名有水分。
  大越侯冷不防被呛了一下,笑着咳嗽道:“她呀……咳咳,好罢。程小娘子,你见过子晟的母亲了吧,其实他们兄妹生的很像。当年霍翀兄长的风采,真是无人可及。”
  少商连连点头,又迟疑道:“所以,陛下并非丰县第一美?”
  大越侯又被呛了一下,虞侯上前一步,板着脸道:“你呀你……我在陛下处见到你,五回中倒有四回陛下在训你。今日我才知道,你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还不给我敬酒?”
  少商连忙照办。
  等团团一圈敬完了酒,少商也要告退了,临退席前,她忽低声问道:“当年陛下为何不把你送去越娘娘处抚养?依霍越两家的交情,这样才合理罢。”
  凌不疑目沉如海,嘴角含笑:“你忘了。家母与越娘娘素有仇怨。”
  “只是因为这样?”少商十分怀疑,“越娘娘并非迁怒之人,何况她视您的舅父舅母如兄长姊妹,十二万分的敬佩。”
  “不然,还能因何缘故呢。”凌不疑垂下长长的眼睫,“都是陛下的意愿。”
第104章
  少商满腹心事的从席间退出,顺着宫巷往长秋宫方向走去,谁知刚拐过一排高耸的雪松,只见北宫正中的镜心湖边,太子妃和二皇子妃屏退左右,独自对面而立着说话。少商立刻停住了脚步,同时抬手让今日随着进宫的莲房与桑菓安静。
  “……太子妃不用说这些话来激我。”二皇子妃面露鄙夷之色,“你我妯娌这么多年,彼此是什么底细都清楚。没错,少商的确出身远不如你我。也没错,她如今比你我声势都大。可这又如何?能讨了父皇母后的喜欢,那是她的本事!”
  太子妃细声细气道:“你不是一直想将堂弟从西北调回都城么,都恳求母后几个月了,母后却一直不肯松口。可她程少商连嘴都没张,陛下就将她的三叔父从一个荒僻小县调去一个富庶的大县为太守。看着吧,这回征伐寿春,她的父亲定是要立功而返了。”
  二皇子妃冷笑道:“前几日,太子妃不也恳求母后将你的堂妹许配与汝阳王世子的长子么。我堂弟那件事母后虽没答应,但也没把路堵死。可太子妃您呢,母后是一口回绝了罢!也是,看看太子兄长的样子,恐怕父皇和母后都不想家中再来一个孙氏女娘了吧!”
  太子妃当即变了脸色,气的手指发抖:“你……”
  二皇子妃再添上一把柴,继续道:“真要论出身的话,哼,还记得年幼时,我曾看见太子妃的伯父来家中拜见父亲。还没上阶脱履呢,就对我父亲纳头叩首……可是婚配之后,太子妃您既是长嫂,又是储君之妻,我还不是每回见了都要躬身下拜?这我都心平气和了,您拿少商来激我,这才哪儿到哪儿啊!”
  太子妃脸色难看,觉得莫名羞辱。
  少商听到这里觉得差不多了,赶在太子妃再开尊口之前疾疾走出去,亮相在两人跟前,太子妃和二皇子妃齐齐一愣。二皇子妃率先反应过来,笑眯眯道:“原来是少商啊,都敬完酒了?”
  少商躬身行礼,恭敬道:“回禀两位殿下,都敬完了。”
  二皇子妃睃了太子妃青白的脸色,十分快慰,故意有所指道:“适才我与太子妃的话,少商可都听到了……?”
  少商也看了眼太子妃,微笑道:“有些听见了,有些……没听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4/2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