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寡失败以后(校对)第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191

  给靳图毅加上这个职衔,无疑是在给三江世家加重筹码,却在询札中问封书海下一步要如何经略益州……
  想必今日要不了多久,三江世族的子弟们又会在春光明媚的益州城中章台走马喽。
  此时并无外人,岳欣然调侃笑道:“这位杜尚书,怕是当不成太宰啦。”
  吴敬苍不由震惊失色:“他要当太宰?”
  阿孛都日腹诽,多新鲜哪,杜玄石这么些年心心念念不就是这个位置么。
  太宰位列三公之首,帝王肱骨,领袖群臣,司掌诸部政务,但大魏自岳峻去官之后,此位就一直空悬。
  哪怕以杜玄石与景耀帝至亲的关系,景耀帝也未松口,毕竟,那是太宰尊位,那是岳峻曾经执掌二十载、令大魏得以坐稳江山的太宰之位。
  岳欣然却一脸正经地道:“放心吧,我不是说了么,他且做不了。宰相肚里能撑船,”她晃了晃手中询札:“你看他这肚量,且做不了。”
  吴敬苍一怔,回过神来登时哭笑不得:“岳娘子,这都什么时候了,吏部施压,靳氏得谋中正之位,岂能玩笑?”
  然后他不由一瞅阿孛都日,深深怀疑是这个异族来的家伙带坏了岳娘子。
  中正之位,于益州官场影响甚大,干系着官员上位之事,偏偏吏部还要问策,简直是逼人太甚!
  封书海却是意甚闲暇,细细品了品那枚樱桃:“舌上逡巡明珠滑(注1)……”
  吴敬苍一顿,看向封书海与也悠然开始吃樱桃的岳欣然,忽然明悟:“岳娘子你已经出手了?!”
  岳欣然但笑不语,封书海却笑道:“来来来,先生也坐下尝尝樱桃嘛,过了这时节可就没有了。”
  ============================================
  益州另一处宅院,林木深深、雕梁画栋之中,也有人也在慨叹这樱笋时节的鲜物丰美。
  靳图毅已经十年没有踏上过丰岭道了,更有十年没有尝过益州出产的樱桃。玉瓣莲花盏中一粒粒皆是细细挑选过的,一般大小晶莹、一般色泽殷红,十分诱人。
  靳图毅拈起一枚,失笑:“倒是托了封书海的福。”然后他又摇头:“十四郎却没这等口福啦……”
  张清庭自然知道他的言下之意,但他嗅觉敏锐,态度坚决:“姊夫,此轮封书海出手,不似往日,不可托大,宁可叫十四郎多避一阵。”
  他顿了顿又语重心长地道:“我知晓姊夫你爱重这嫡子,可他年轻人,在家族之外多历些世事并无坏处。”
  靳图毅在一旁的琉璃盘中吐了核儿,闻言仰首笑了笑:“你呀,还是这般谨慎的。也罢,就叫十四郎在外边长长见识吧。”
  靳图毅眉宇间只有奔波后的疲倦,却没有多少忧虑,甚至还有一股隐约的亢奋,张清庭不由再道:“姊夫可知尚书大人此番相助所为何来?”
  张清庭没有去过魏京,却知晓太过官场中事,哪有什么无缘无故的大发慈悲?
  靳图毅笑了笑:“咱们几家运气不错……亭州之地,众所瞩目,封书海想借此一跃龙门,却不知帝心难测……”
  看来这是杜尚书揣测陛下之意的行事了?
  张清庭却不再追问,因为以靳图毅的品级,一个帛案使,极难知道帝国最顶尖的大人物心中所想。
  靳图毅转而说起这一次的差使:“即是杜尚书亲点的中正之位,不能有负所托,临行前,六娘子也给我传了话,这一次尚书大人十分看重,必要在益州做出些功绩才好回魏京。”
  靳图毅眼中有光芒一闪:“中正之职,在举贤荐能。”他一看张清庭,叫出了昔年儿时旧称:“三郎,似你这般的大才赋闲在族中,便是乡有遗贤,岂非我之失职?”
  张清庭听得分明,他这姊夫是想动益州官场人事了。
  整个益州七郡,北岭、关岭、龙岭三郡,封书海下过大力气梳理,政通人和,若要动那头,怕是要起干戈,而剩下的四郡,自泗溪郡而下,多由三族子弟或是三江书院嫡系门下担任……不是张清庭自谦,实在是多年下来,这几郡官场难免有官商勾连、逼民夺田、沆瀣一气之事……
  却不知他这位姊夫是如何打算的?
  张清庭只担心,他这位姊夫以为他在魏京官场的眼界可以轻易拿下封书海,却不知现在的封书海实在有些……妖异,叫他都觉得莫名有些心惊。
  张清庭正要询问,却有他早先吩咐、要牢牢盯住州牧府的幕僚匆匆来报:“老爷!益州城中,来了许多读书人!都奔州牧府去了!”
  靳图毅只是略皱了下眉,并没有觉得如何。
  而旁观过粮价大战、《晴兰花开》的张清庭却忍不住心中咯噔一下,登时有种不太好的预感:“所为何事?”
  幕僚回禀:“说是冲着州牧府的藏书而去。”
  靳图毅闻言一怔,随即失笑:“州牧府的藏书?他封书海泥腿子一个,能识得几个字便是侥天之幸,四书五经他有无念全都要存疑,家中能有几本书?”
  他的嘲讽并非全无因由,当今之世,所谓世家传承,可不只是什么田地佃农而已,而是真正诗书传家,真正典籍从来是家族代代相传,秘不外泄。譬如,顶尖世族,某家擅治《论语》,某家擅治《春秋》,皆是有传承脉络可寻。
  就像三江世族,对外也宣称是祖上有读书人追随过当时的大家治过学,回到益州以此创立三江书院,因此才能被人勉强称得上一句世族。
  封书海却从哪里有什么藏书,简直是笑话。
  张清庭却没笑,他问道:“可有问清这些读书人自何而来?”
  幕僚却道:“天南海北都有,其中甚至还有平章书院的书生。”
  张清庭登时愕然:“平章书院?!”
  靳图毅更是失手打翻玉盘,粒粒晶莹圆润的樱桃滚落满地。
  注1:化用苏辙大大的诗,不是原创。
第68章
先父生平四件事
  实在不是这对郎舅大惊小怪,
实在是平章书院实在太过有名。
  大魏第一书院,亦是整个关陇文脉昌盛之汇。
  昔年驱逐北狄的烽烟滚滚中,
平章书院不知出过多少赫赫有名的人物,
其中,就包括岳峻,
现在,连平章书院都有人赶来益州。
  一时间,张清庭神情凝重,
竟不敢妄下判断

  靳图毅却是松开眉头,命人收拾一地滚落的樱桃。
  张清庭看着靳图毅:“姊夫,能说动平章书院来人,封书海怕是图谋不小,接下来你待如何应对?”
  靳图毅却是徐徐道:“三郎,
就是平章书院的山长亲至又如何?”
  张清庭一怔,
下意识道:“那毕竟是平章书院,
大魏文人所望……”
  靳图毅淡淡一笑:“平章书院是很好。”他起身,负手似是眺望到了益州的千崖万壑:“可这里是益州。”
  张清庭凝神细思。
  靳图毅却道:“封书海就算动用什么不为我们所知的法子,说动这许多读书人、甚至是哪方名士来到益州又如何?”
  靳图毅慨叹:“咱们益州人自己还不知道么,
外边儿是怎么说的?‘无事莫入益’,这里崇山峻岭包围,
又隔绝于天下,
多少人嫌弃咱们益州偏隘……是咱们几家的老祖宗扎根在此百余载,一点点浸润,才叫这蛮荒之地有了一丝文气。”
  然后,
靳图毅看了张清庭一眼,意味深长地道:“三郎,不必多虑,这里,毕竟是益州。”
  是他们三江世族世代耕耘之地,那些人来了又走,如浮云般,只有他们三江世族,扎根在这里,谁也不能轻动。
  张清庭紧皱眉头,心中忧虑始终挥之不去。
  靳图毅一拍他肩膀,失笑道:“好啦,便按我原本的计划,举行‘集贤会’吧,你这些年在三江书院又培养出不少好苗子吧,都叫我见见。”
  张清庭知道靳图毅的谋算,一场集贤会之后,焉能在本地士族中没有动静?届时必然会掀起物议,靳图毅借机向封书海荐一批人,物议在先,这些人本也是益州当地难得的读书种子,封书海要是敢一个不用,靳图毅便可参封书海一个不擅用贤。
  ……这是一条自吏部第二封询札、靳图毅加中正之位开始,就被指明的道路。
  三江世族得中正之位,将如虎添翼,先前那些因为封书海那封谏表带来的负面影响都会悉数消去,甚至还会带来更好的一面——整个益州有头脸的人物都会清晰知道一件事,就算知道益州占田佃客又如何?朝廷非但没有追究,反倒是加封了他们官职,这只说明三江世族在朝堂之上的地位安若泰山,压根儿不是封书海那泥腿子一个什么谏表能够动摇的!
  此消彼长之下,益州的风向会再次变化。
  朝堂博弈中的微妙之处,往往亦在于此。
  一如先前岳欣然的判断,靳图毅带着中正的任命回到益州,非但三江世族的子弟在当日就恢复了斗鸡走马的旧日风光,靳府院外,拴马桩都已经不够用——来访之人太多,靳图毅的行程排得满满当当。
  张清庭晓得靳图毅日程紧张,故而,张清庭没有再多说什么,而是转头去安排“集贤会”之事,可张清庭的眉头始终未曾放开。
  他与靳氏父子有极大的不同,局势是一回事,但他更愿意从人的角度看事,封书海那谏表,其中内容虽然皆是封书海所做之事,可是,其犀利狠辣之处,却全然不是封书海的风格,背后另有其人。
  而这个人这样的手腕行事,绝不可能在朝堂寂寂无名,张清庭却偏偏没有听说过,却倒是与益州那什么《晴兰花开》有异曲同工之妙——于出人意料之处,行那平地惊雷之事。
  如果不是陆府那个只是一个小娘,张清庭几乎都要以为是出自于她之手了。
  这时代,一个女娘,识得几个字已属幸运,能像男子一般能文能赋,便可称当世才女,至于写出《谏领亭州共抗北狄表兼复吏部询札》,那是天方夜谭,根本不必想。
  官场,始终是男人的地盘。
  张清庭将集贤会的帖子发出去之时,心中犹自在不断思量,此番封书海行事的背后会不会有那陆岳氏的身影、还有那谏表幕后之手的身影?他们又会如何向他们三江世族动手呢?姊夫这一次集贤会,亦不知能不能成。
  =============================================
  州牧府,连续几日,封书海都休沐,除了一些十分重要之事,余事皆托心腹处置。
  实在是,他也万万没有想到,所来之人竟会这样多、这样璀璨,许多只远远听说过的名士,都远远赶来益州,按岳欣然的说法,这还是她按照路途估算,甄选过的,如果时间更充裕一些,恐怕人数会更多,简直令人难以想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1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