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寡失败以后(校对)第1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191

  冯贲感伤又黯然,这样的面孔、这样的场面,三年前他见过太多,此时,他只是转开了面庞,不再去看。
  黄都官舔了舔干裂爆皮的嘴唇,带着几分不甘的苦涩:“我留下来……实是帮不上什么。”
  远远地,他们已经可以听到北狄哨骑发出的兴奋呼喊,那隐约的北狄语传来,黄都官听得真切:“抓到大魏皇帝!赏金十万!赐奴一万!封千夫长!……”
  他呼吸急促,直盯着岳欣然的双目,一双眼中难掩血丝:“小陆夫人,我家中还有老妻和三女一子……”
  此时此刻,黄云龙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他没有去求那位九五至尊,反而是托付了这位小陆夫人。
  北狄哨骑呼喊越来越近,岳欣然却在复杂心绪间忽听头顶一声清脆的啼鸣,她不由自主抬头看去,碧蓝如洗的天际,骄阳初升,一道金色的身影若流光划过天际。
  冯贲忽然间大笑出声,一个筋斗从屋顶直直跃到黄都官面前,一把抱住这面色怔忡犹带凄怆的大魏都官,猛拍他的肩膀:“老黄啊老黄!你有没有去看过八字算过命数!……”
  黄都官一脸懵逼,茫然地摇头,他是都官!怎么能去信那等村夫愚信!
  冯贲大笑着狠狠将他捶了个趔趄:“不必看啦!依老子来看!你命数定然极好极好的!”
  岳欣然凝视头顶那道盘旋的金色猛禽,俯视下去,只见不太远处、原本直直奔来的北狄哨骑竟纷纷勒马止步,望着头顶那猛禽一时踌躇不前仿佛在商议什么。
  景耀帝自然也看到了这一幕,再一瞥兴奋的冯贲与兀自懵逼的黄云龙,唇角竟也难掩一缕笑意:“六郎赶来了?”
  岳欣然向景耀帝行了一礼,不待她回答,再次朝小村进发的北狄哨骑便发出一声惨叫,一道金色长箭仿佛凭空出现,直直射进了队列之中,引得北狄这哨骑精锐一阵凌乱。
  北狄哨骑犹如一根粗壮的箭头不断逼近,被那一箭略微一滞,倒下一骑,引发了些许混乱,却自然有余骑补、继续前行,那根箭头就仿佛停滞凌乱了一瞬间,又再次成型,飞速朝村子逼近。
  显然,北狄这支哨骑,或者说那幕后的阐于王子在看到头顶那只标志性的金鹰之后,已经迅速拿定了主意,哪怕是阿孛都日现身,他们也必定要夺下大魏皇帝!
  ——即使是牺牲掉这支轻骑哨卫也在所不惜!
  只是,这位阐于王子大抵是在王帐中待的时日太长,并没有领略过这支草原黄金骑的风采。
  而后,景耀帝而下,所有情不自禁涌出去观看局势的人,都看到了眼前这太过赏心悦目的一幕:明亮的晨光之下,肃水泛着粼粼波光,犹如一道熠熠光带自村下流过,奔向北狄哨骑所来之向,此时此刻,贴着肃水,却又远远涌出了一道绚烂的金色光波,波光飞扫所及,北狄哨骑组成的箭头,犹如被镰刀扫过的稻田,成片倒下。
  这一道光波——竟是无数奔如雷霆的金色长箭所组成的箭雨!那箭雨出手之时,太过密集整一,齐齐反射着阳光,看起来竟如光波般绚烂动人。
  北狄哨骑收拢队伍再组成阵,第二道箭雨组成的光波再至!
  不待北狄哨骑再组成队,第三道光波竟然丝毫不给喘息之机,再次抵达阵前!
  三波箭雨,直如狂风暴雨般,令北狄哨骑恐惧,阐于王子胆寒,将北狄哨骑的坚定箭头推了个七零八落。
  光波涌出之处,一支整齐笔直的金甲军旅浴着朝阳踏着肃水轰然而出,闪耀着刺眼的金色光华,头顶雄鹰振翅长鸣,看到这一幕,侥幸残存的北狄轻骑竟然毫不犹豫掉转马头,犹如丧家之犬般四散奔逃。
  什么赏金十万,什么赐奴一万,什么封千夫长……尽皆成了一场无声的笑话。
  这一幕直看得黄都官开始怀疑人生:“……这些真的是北狄哨骑?”
  这些真的是传闻中凶残无比、杀人如麻的北狄哨骑?北狄精锐?
  景耀帝看着那支在奔杀敌军中也依旧阵型如一、浑圆不乱的黄金劲旅,胸中顿生豪情:“这才是朕要的平北铁骑!”
  这支黄金骑并未追杀出太远,便以极快的速度聚拢掉头,直朝村落奔来,从头到尾,没有停顿一丝一毫,更没有停下来整顿队形之意,远远看去,直像一面精准撒出、又在下一瞬间立时收回的大网,令人叹为观止。
  要知道,马速之快远在人速之上,要在这样的高速运动中保持阵型这样控制由心,全不停顿下来整顿队形……这非得要全军上下骑术精妙,还得要彼此默契配合无间,否则,那样高速的整齐变向之中,但有一骑失速,便是全军踩踏死伤的惨剧。
  见微知著,这支黄金骑的战力之强悍,实是景耀帝生平仅见。
  而后,这支黄金骑拥着一骑远远而来,对方在岳欣然面前勒马,却是在看清景耀帝面容之时,生生止住了原本的动作,翻身下马行了大礼:“罪臣陆膺,拜见陛下!”
  潾潾肃水之畔,晨光洒在这一身黄金甲上,仿佛对方整个人都在熊熊燃烧般夺目炽烈,征伐杀意透甲而出,直令景耀帝仰天大笑:“但使凤起镇北域,何叫狄马度沙河!”
第91章
君臣相得暗流汹涌(一更?)
  听得景耀帝这一句话,
陆膺黄金面甲之下看不到表情,岳欣然背后却密密生出了一层细汗,
在陆膺说话前,
她面上却轻笑着地接过了话头道:“陛下谬赞,忠君为国而抗北狄,
本是陆家份内之事。”
  轻浅一句话,却定下了这番君臣重逢的基调。
  陆膺心中一顿,定睛看向岳欣然,
不由心中一暖。
  他的父亲当了三十载大司马,手握兵马大权侍奉两代君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当了十二载的国公世子,便出入宫廷十二载,
听说过多少无声处的帝王雷霆雨露,
见识过无数君前不经意谈笑间埋下的生死之局……他当然晓得,
方才那一句夸赞潜伏的杀机犹在与北狄生死搏杀的危机之上,更知岳欣然这轻轻一句笑语背后的煞费苦心。
  他望着景耀帝,应和着恭声道:“北狄猖狂,
罪臣无能,三载来实是无颜回禀陛下,
罪臣日日夜夜心内难安。先时不知陛下在此,
故而救驾来迟,万望陛下见谅!罪臣何敢当陛下这般谬赞!好在如今得见圣颜安然,否则罪臣万死莫赎……”
  然后,
陆膺摘了面甲头盔,重重一叩到地:“……依我大魏之律,陆膺身犯欺君大罪,但由陛下责罚!”
  景耀帝到得此时,心中那根弦才略微松了一下,他连忙亲自上前扶起陆膺,看着陆膺的模样,只在眉宇间依稀辨认出一点点少时熟悉轮廓,景耀帝一声苦涩长叹:“大漠苦寒,六郎,你……长大啦,若是大司马还在,不知会有多么欢喜……”
  陆膺面上痛悔之色一闪而逝,咬牙切齿道:“陛下,罪臣同北狄,国仇家恨,不共戴天,罪臣此生,誓平北狄!”
  景耀帝紧紧盯着他,见他神情间只有痛恨,并无怨怼,才真正放下心事,怪责道:“六郎,你纵是报仇心切,当初也该向朕回个信儿,累得老夫人伤心欲绝,你实是不孝之至……”
  陆膺闻言,便要再跪下谢罪,景耀帝却牢牢握住他的臂膀,不令他跪下去,景耀帝的声音中带着几分难过:“六郎,你音讯全无,朕以为你也同大司马一道……朕当初一直记得你年幼常跑来猗兰台玩耍的模样……”
  陆膺眼眶一红,难掩酸涩:“陛下!罪臣……何敢当……”
  这君臣二人先时执手相看泪眼,只叫一旁的黄都官、冯贲等人觉得心中感动,陆膺为大魏潜伏大漠三载,于千钧一发之际前来救驾,陛下不计欺君之罪而大度厚爱,眼前这一幕不就是史册上那些君臣相得的佳话活生生上演吗!
  景耀帝吸了吸鼻子,狠狠一拍他肩头:“什么罪不罪的!朕看你是这三载草原待得拘束了!”
  陆膺苦笑连连摇头谢罪,景耀帝笑骂道:“当年的凤起公子可哪里去了!”
  陆膺不知回想起了什么,慢慢道:“那是臣年幼时不懂事……”
  景耀帝亦沉默下来,那个时候,他们二人都还在成国公庇佑之下,一个是年少帝王心心念念想着亲政之后大权在握,一个是国公世子满心向往金戈铁马证明自己,却是谁都没有真的知道帝国北域的狼子野心带来的会是何等残酷。
  草原之上,君臣二人望着肃水,漫无目的地说起年幼时的宫廷旧事,时笑时默,无限情绪皆在其中。
  岳欣然心中长松了口气,她瞥了全情投入的陆膺一眼,成国公世子……确是名不虚传,是她先前多虑了。
  这一场潜伏的汹涌暗流消弭无形,场中诸人,除了景耀帝、陆膺与岳欣然之外,余人竟皆是懵然不知。
  陆膺救驾,看似大功一件,将功赎罪,可顺利回到大魏,但是刚刚那番君臣对答,但凡他的回答托大鲁莽一些,纵使眼前无碍,必将为自己的未来、为整个陆府埋下滔天大祸。
  眼前这局势,景耀帝虽是高高在上的帝王,却命悬一线,陆膺虽是逃匿罪臣,却手握三千黄金骑,可以说,景耀帝的小命全握在陆膺手中……君臣间局势实是微妙之至。
  三载前,亭州失地被侵,景耀帝是如何轻慢对待成国公府满门遗孀的,陆膺会不会知悉了而心怀怨怼?现在陆膺来救驾,是巧合,是有意,还是别有所图?
  景耀帝一句“但使凤起镇北域,何叫狄马渡沙河”听来是无上夸奖,更是潜流无数的试探。
  只要陆膺流露一丝骄意、一点怨怼,景耀帝此时必定会谦卑地百般安抚,甚至不惜牺牲帝王尊严,或忏悔或低伏也必会拉拢陆膺,形势所迫,不得不如此罢了,但这根刺必会深深扎下……只是景耀帝一旦回到魏京,重握权柄……不,甚至不必回到魏京,只要重新回到安国公大军保护之下,陆膺的下场都不问可知。
  这个下场,因为局势与陆膺的价值,可能是在眼前,也可能是在十余载之后,却绝不可能更改。
  若真走到那一步,陆膺除了起兵造反,恐怕真没有第二条活路可走,可起兵反叛……因为一己之私将整个国度拖入战火纷飞中,纵有成功的机会,也绝非成国公教导出来的陆膺、岳峻悉心打磨喜爱的岳欣然所愿。
  而现在,陆膺的表现,谦卑、认罪、不居功,给了景耀帝施恩的台阶,简直是忠心耿耿的臣子楷模,但这并不是最值得夸赞的地方,最值得称道的是,不论是景耀帝还是陆膺,都自然而然叙了旧,温情脉脉,有义有情,堪称教科书般的君臣相得典范。
  不知说到了什么,景耀帝看向一旁的岳欣然,笑道:“……还是大司马多智,给六郎你挑了一个好媳妇,朕这一路多赖她相助。”
  陆膺笑道:“陛下洪福齐天,天子自有天佑,臣夫妇不过从旁相助罢了,何敢当陛下相谢。”
  这对夫妻态度倒是一般无二,叫景耀帝不由一笑:“你们这可真是妇唱夫随,哈哈哈哈……”
  岳欣然微微一礼,并不多言。
  君臣相叙相得间,忽闻肃水下游传来隐约的悠长号角声,景耀帝转身看去登时眉头一跳,陆膺落后他半个身位,却是神情不变。
  景耀帝转头看他,陆膺解释道:“陛下,此乃北狄大军集结追击的号角,一声号角便是一支万人铁骑集结。”
  这号角取自北狄龙台山下神牛、祭天之后斩下的牛角,洁白如玉,号声浑厚悠长,十分容易辨认,在北狄大军中,这神牛号的地位仅在北狄可汗代代相传的那一只龙角号之下。
  那号角长长响罢,竟不多时又再响起,景耀帝心道,两万铁骑,北狄人为了抓他,当真是舍得下本,竟派两万铁骑涉险直犯魏土,要知道,整个北狄,恐怕也不过十万铁骑而已……
  便在此时,第三声长长号角竟在此时响起!
  三万铁骑!
  场中许多人听懂了陆膺的解释,皆是勃然变色,黄都官忍不住问道:“陆……将军,您麾下有多少人?”
  景耀帝也看着陆膺,他向景耀帝一礼,恭敬答道:“启禀陛下,臣麾下三千弟兄,几乎皆在此地。”
  黄都官等人不由面色难看,三千?!
  要叫岳欣然来看,大漠茫茫,没有后勤、没有补给、没有任何一国为依仗,只靠他们自己保全一支三千人的重骑,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也不知陆膺到底是怎生做到的。
  可这不能改变一个事实,三千对三万,那是十倍之差!当数量差到这般地步,再如何精锐,要赢得战局也是绝无可能。
  景耀帝不由再度看向陆膺,不待他开口询问,第四声号角竟在遥远之处再度传来!
  即使以帝王城府,景耀帝的面孔亦难免一沉,余人更是神情惊惶,若非景耀帝在此,他们定然已经上马奔逃!北狄人……这是疯了!四万铁骑,那是足以发动一次入侵亭州腹地的大战兵力!
  为抓景耀帝,他们竟是倾了小半国力!
  可景耀帝很快就沉住了气,因为在他面前,听罢四声万骑集结的号角,陆膺的神情认真凝重,却没有太多意外慌乱之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1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