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宋(校对)第6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4/692

  “存在这种可能性。”代表实话实说。欧罗巴行省原本也觉得烂船也有三斤铁,之前蒙古旗军在战场上的表现并不差。到了现在蒙古旗军依旧保持着足够的战斗力,只是奴隶王朝的表现大大超乎行省之前的预测。奴隶王朝看来有人。
  “会在什么时候?”军团将军有点急了。
  行省代表对东罗马将军的表现有点无奈,他尽力做着解释,“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只是针对现在的局面提出一种可能而已。另一种可能就是蒙古打败了奴隶王朝。”
  说完这些,行省代表观察着东罗马军团上层的神色。观察的结果让代表认为这帮人哪怕位高权重,在军事上依旧是一群新手。大宋军人水平高低得通过战争来证明,大宋军对接受的教育相当完备。所有想成为职业军人的军官为了完成填空题选择题,背也得背会面对战争的时候首先要承认各种可能性,其中就包括我方战败的可能性。
  这些题目看着分数不高,如果真答错了,就会被记录下来。便是通过了笔试测验,面试的时候依旧会被面试官格外关注。不肯承认我方会失败的军人没资格当军官。面前的罗马军团军官中至少有几人的表现看上去就不怎么合格,他们好像完全不能接受蒙古会失败的可能。
  东罗马将军问道:“难道行省希望蒙古战败么?”
  “我们……不希望蒙古战败。”行省代表答道。说完这话,他自己也觉得这回答未免有些荒谬。行省是真的不希望蒙古短期内战败,这个观点送到了大宋朝廷还得到了大宋朝廷的认同。从简单立场来看,荒谬这个评价并不过份。
  东罗马将军没吭声,旁边一位军团长接过话头问道:“如果蒙古战败了呢?”
  代表坦然答道:“蒙古战败了,奴隶王朝必然继续进军。我们大宋有水军保护,欧罗巴行省又在东罗马的西边,东罗马必然要直面来自东方的威胁。”
  会议谈到这里,气氛与军团设想的其乐融融已经毫无关系。罗马军团必须保卫罗马,这是军团都知道的事情。军团重建不到十年,最接近外战的一役也只是讨伐塞尔维亚蛮族。塞尔维亚在过去千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罗马的地盘。之后的宴会的气氛很糟糕,大家只是匆匆敷衍一下,吃完饭就散场。
  行省代表并没有立刻离开君士坦丁堡,他先和办事处的人深谈了东罗马现况。辛主任提起东罗马教会最近的麻烦,知识阶层中开始有人提出神会不会只关爱信徒的问题。如果从来不信神的国家一直比信奉神的国家更强大更富裕更文明,那说明了什么?创造了这个世界的神对于那帮人更关爱?还是创造了整个世界的神对于自己的信徒更严厉?不管是哪个答案,都让教会感受到空前压力。
  使者表示在欧罗巴行省控制的地区已经出现了针对宗教的激烈反应。地方上的百姓很自然的开始远离十字教势力,行省当然不会扶植十字教,失去了官方支持,又不能向教民强制收取十一税。行省这边已经开始对可能出现的事情做应对准备。
  李自然叹道:“官家领着学社消灭封建会道门的时候,我觉得这做法没问题,却觉得手段未免有些苛烈。没想到官家说的对,咱们不动手,封建会道门就会动手。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这场事肯定躲不过去。”
  使者点头叹息,“现在雅典那边只是担心咱们动手的时候东罗马会不会有什么反应。”
  “雅典那边不担心西罗马?”辛主任问道。
  “西罗马当政的是蒙古那帮人,他们中间虽然不乏有景教徒,却从来没有居于十字教之下的传统。雅典已经派了谢松去见了伯颜,伯颜表示他会坚决支持行省,不会允许西罗马任何宗教力量介入或者宣传。”
  听到谢松的名字,辛主任不由苦笑一下。现在谢松已经不再是谢主任,而是正式成为谢总管。按照传统,节度使相当于地方的藩王。都护府是汉、唐等时代中原王朝为防卫边境与统治周边民族而设置的军事机关。汉代在西域设有西域都护府,魏、西晋设有西域长史府,唐代曾设六都护府。都护府长官称为都护。
  唐初沿北周及隋朝旧制,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旋改称都督,惟朔方仍称总管,边州别置经略使,有屯田州置营田使。
  现在的节度使耶律洪已经数次上书请求设立欧罗巴路,正式将欧罗巴行省变成大宋一个国内行政单位。耶律洪表示,至少将欧罗巴行省的官职做改变,取消节度使称号,按照国内的规矩改为雅典知府。
  然而官家却没有同意。他只是做了些许调整,欧罗巴行省最高长官依旧是节度使,只是把欧罗巴行省学社会长提到与节度使平起平坐的地位。在两人之下的官府最高长官为欧罗巴行省总管,管理军事的则是欧罗巴行省都护。
  谢松从君士坦丁堡办事处主任升为欧罗巴行省总管,人生的变化真是奇妙。
第282章
联动(十一)
  “郝仁一死,元国内部政策就变了。朝廷认为这是因为元国内部早就有强烈的反宋情绪,元国的经济可以自给自足,不少元国上层就觉得咱们大宋赚了他们好处。行省觉得这说法很对,东地中海国家迟早也会有这样的想法。”
  使者以为君士坦丁堡办事处会想想之后再说,没成想李自然立刻说出他之前就确定的想法,“元国生活水平比东地中海国家高多了。元国短时间内几乎满足了国民所有基本需求,有自大之心不奇怪。东地中海国家很难达到元国的水平。”
  “办事处不是在帮助东罗马搞农业么。”使者问。
  “元国粮食靠的是黑土地和北方汉人。东罗马引进技术,却没引进科研。没有咱们的技术人员辅助,随便出点情况就让他们不知所措。”
  “有那么严重?我觉得这些技术只怕没那么大影响。”
  “东罗马军团不明白碘液是什么,不明白淀粉是什么。光是看咱们把红薯磨成浆,加入大麦芽研磨后过滤出来的清汁,之后边加热边做测试。只要大宋撤离技术人员,饴糖生产效率大大降低,口感同样变差很多。光是原材料消耗快速增加,军团的饴糖成本就要增加一倍。”讲了现状,李自然笑道:“我倒是希望东罗马能不知好歹的闹一闹,他们不闹就不明白他们其实什么都不是。”
  “算了,先不提这个。”使者摆摆手。他的来意也不是讨论怎么收拾东罗马,“如果奴隶王朝打败蒙古,大家觉得他们有可能继续进攻东罗马么?”
  辛主任抢在李自然之前说到:“进攻安纳托利亚半岛毫无好处。叙利亚地区,耶路撒冷地区,整个阿拉伯半岛,那么多地方都比安纳托利亚半岛重要的多。就算是派兵,奴隶王朝大概会派一支军队来试探一下。趁此机会与东罗马帝国打个招呼,看看东罗马帝国是什么态度。”
  使者继续问道:“要是蒙古被打败了,你们觉得奴隶王朝会不会趁势夺取整个两河流域?”
  “我觉得不会。”辛主任答道。
  “我也觉得不会。”李自然有同样看法,“两河流域这么大,哪里说占领就占领了。胃口这么大也不怕撑死他们么?”
  “最妥帖的办法莫过于打败蒙古之后就在各地分封跟着奴隶王朝的人。”辛主任在欧罗巴行省工作多年,深知开疆辟土是怎么回事,“奴隶王朝占据核心要地制衡分封出来的势力,他们修整几年等这里局面对他们有利之后再图扩张。”
  “若是朝廷决定夺取两河流域呢?”使者问出雅典方面最关心的问题。局面真到了那个地步,大宋不出手也不行。两河流域本就是真神教盘踞几百年的地盘,若是蒙古败了,真神教返回这里重建朝廷,雅典并不认为真神教会和虚弱的蒙古这般好说话。
  辛主任果断说道:“我们认为先夺取埃及,控制运河。另外可以让天竺诸藩国组建联军,抄了奴隶王朝老家。同时联合东罗马出兵夺取地中海东岸。其他地方可以慢慢来。”
  经过一番问答,使者确定了君士坦丁堡办事处两位主要官员的看法。他们的看法在细节上与雅典的看法有商榷之处,在大方向上完全一致。欧罗巴上层对于不同局面有相同看法,等事情发展到下一步的时候就可以对朝廷有态度明确的建议,这对于欧罗巴行省来说非常重要。商议完毕,使者就返回雅典。李自然与辛主任继续他们的日常工作,君士坦丁堡的冬季十分湿冷,没有取暖燃料的结果就是每个人都得缩在屋里想尽办法取暖。每年冬天都会有不少人因为受冻生病而死。从煤矿运来煤加工成蜂窝煤是大众取暖最好的燃料。
  以前煤需求量不大,还能直接从元国进口。现在产煤的工作都得东罗马本地生产,这就平添了许多麻烦。两位负责人写好了文件给希拉送去,要求希拉在元老院通过煤矿开采计划。
  希拉看完文件就合上文件夹,她先喝了口热茶,这才问两位秘书:“家里的壁炉升了么?”
  艾琳娜答道:“阁下,我家已经升了壁炉。”
  希拉转向旺而达,“你家呢?”
  旺而达一脸尴尬,迟疑了一下才说道:“我家还得再等一阵子。”
  希拉叹口气,提笔写了个清单递给旺而达:“你拿着这个去安平商店,让他们送两套铁炉和烟囱,一套送你家,一套送安琳娜家。还有蜂窝煤也先运1000块。你们两人就分了吧。对了,拿回去之前一定要学好怎么使用这种炉子,万一煤气中毒可就糟了。”
  旺而达惊了,连忙推辞,“阁下,我刚来没多久,不能拿这么多。”
  “你要是冻得病倒了,我到时候让谁帮我呢?”希拉认真的应道。
  旺而达还想说什么,艾莉娜接过话头,“阁下,安装炉子是不是一定要在固定的房间?”
  “当然不用,安平商店会根据你们的要求来安装。”
  “好的,我和旺而达一起去吧。”
  “嗯,去吧。你可以帮着旺而达家看看该怎么安装。快点去,早点干早点完工。”希拉催促道。
  艾琳娜拿起清单出发了,旺而达没办法,只能跟在后面。到了欧罗巴行省开办的安平商店,就见那边店铺前面挤满了人。艾琳娜直奔后头掌柜所在的办公室,用生涩的汉语问道:“老板……在么?我们有事。”
  过来一位年轻人,客气的询问两人有什么事。艾琳娜说道:“希拉……阁下……条子。”限于汉语水平,她也没办法流畅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年轻人接过盖了希拉印章的清单看了看,就笑道:“你们是希拉阁下的人?”
  “是的。”
  “嗯,先等一会儿。”年轻人拿着条子走了,不久后他又回来叫上艾琳娜与旺而达顺着一条房屋和墙壁间的小过道东走西走,终于到了一间大库房里面。就见里面堆满了铸铁煤炉和白铁皮,工人已经准备了一辆架子车,上面放了东西。打开库房的小门,这里通向一个小巷,年轻人没有跟着他们去,而是交代两名工人和两人一起出发。
  艾琳娜他们走出小巷,就见到不远处的人正排着长队等待购买煤炉。看得出希拉阁下的条子还真管用,要是让两人排队也不知道得排到什么时候。这两名工人都是东罗马人,走到街上,大家就聊了起来。听旺而达询问方才那位年轻人是谁,两名工人对视一眼,不解地问道:“你们不认识安平商店的老板?”
  旺而达这才知道方才那位年轻人居然是这家大商店的老板,他心中百感交集。旺而达今年十九岁,希拉二十岁,那位大宋老板看着顶多二十出头。别人只比他大了那么一点点就已经是厉害人物,自己虽然有信心被希拉元老认同,可那至少需要几年时间。旺而达二十岁的时候与这些厉害人物之间的差距只会继续扩大。自己还需要努力才行。
  工人先到了旺而达家,这是和希拉之前的老屋差不多的房子。两层,三楼是半层,有个小晒台。屋内又湿又冷,进去之后感觉和外面温度相差不大。见到儿子领着人搬了铁炉子回来,旺而达的母亲很是惊讶。听说这是希拉元老送来的,夫人对旺而达说道:“你代我去感谢希拉阁下。你可得好好在阁下手下学习!”
  旺而达连忙答应,之后让工人把煤炉安装在一楼客厅里,烟囱经过旺而达父母的房间。工人说道:“这位兄弟,烟囱可以通到两间屋子里。”
  旺而达听后很是高兴,他连忙对母亲说道:“让弟弟妹妹搬到楼下你们隔壁好了。”
  “还是你搬到楼下吧。”母亲说道。
  旺而达连忙拒绝,“我没事。让弟弟妹妹搬到楼下来住。暖和。”
  母亲严肃地答道:“这不行。你是希拉阁下的秘书,炉子是为了让你不受凉,不生病。你若是冻的生病了,让希拉阁下怎么想?”
  旺而达一愣,他真没想到这些。好不容易成为了希拉阁下的秘书,旺而达觉得自己已经算是家里的一根支柱。君士坦丁堡上层都听过希拉阁下的故事,她靠着自己的力量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尊崇地位。既然自己成了家里的支柱,旺而达就希望自己能够帮到家里。然而母亲的话让旺而达明白了另外一件事,既然给希拉阁下效力,旺而达就得随时为希拉阁下效劳,自己的健康就显得很重要。
  亲情和责任在心中交战,没等决出胜负,就听艾琳娜说道:“希拉阁下这两个炉子是给咱们两个,我决定我那个炉子的用处。留你给了,蜂窝煤也都给你。”
  “这……这不行。”旺而达连忙拒绝。
  “哦?你为什么拒绝?”艾琳娜问旺而达。
  “那是你的东西,我不能要。”
  “你以为希拉阁下没去过我家做客?她知道我家的情况,我把这个炉子拿回去,也只是摆着看。留给更需要的人,我相信希拉阁下对我的评价会提高。”艾琳娜自信的向旺而达解释道。
第283章
联动(十二)
  张开嘴打了个哈欠,旺而达立刻站起身到屋内的水盆边用凉水擦脸。很快,精神头提了上来,在暖和屋子里面自然而然生出的困倦被凉水驱逐一空。中午在办公室吃了母亲给准备的饭,把饭盒放在屋子旁边供暖的铁炉上,可以保持饭的温暖。热乎乎的饭菜在冬天吃着格外舒服。
  吃完饭,旺而达在小床上睡了一会儿,在暖和的屋子里头睡午觉实在是太好了。被闹钟弄醒后旺而达赶紧起来洗了脸,之后按照计划前去教区见主教的秘书。主教的秘书看着没什么精神,大冬天都如此。旺而达询问最近有没有人冻死之后送到这边。秘书一脸茫然的反问旺而达,“谁会关心这个,希拉阁下未免想太多。”
  旺而达干笑两声,他当然不敢说希拉阁下的议题内容。公民身份保证了希拉阁下能继续参选下次元老竞选,如果不出什么问题,希拉阁下能做好几任元老。所以希拉阁下继续成为元老院的焦点人物。这次的提案又牵扯甚多,最好不要先透露出希拉阁下的目的。
  看着旺而达的表情,主教的秘书突然想起什么,他连忙急切地问道:“请问,希拉阁下是不是要建立一所大宋医生主治的医院。”
  旺而达完全没有听到这样的消息,登时也惊了。与主教秘书谈了一阵,旺而达急匆匆赶回办公室,把自己听到的消息告诉给希拉。希拉听完之后让旺而达继续工作,她自己派跑腿的送了个消息。
  晚饭前,冬日天空又下起了雨。希拉的马车前往巴尔登女公爵在君士坦丁堡的临时住处,女公爵在西部有很大势力,也差点被牵连进比她更强大的西部大贵族叛乱之中被消灭。不管如何,女公爵活下来了,并且成为现在东罗马帝国西部前三位的大贵族。有说法是女公爵会在这次聚会上宣布她在获得公民身份之后常住君士坦丁堡。
  女公爵住在办事处修建的一所星级饭店里,前往那边正好经过办事处附近。在路边约定地方停下,一个撑着雨伞的男人敲了敲马车玻璃窗,希拉给自己的老同事打开了车,老同事带着一股凉气进了马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4/6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