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宋(校对)第6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2/692

  副大臣把办事处的态度告诉给财政大臣,大臣也不知道该说啥,最后悻悻地说道:“也不知道宋国是选拔官员的,整天脑子里都在瞎想什么!”
  这话放在大宋一定会挨批,赵谦看完了欧罗巴行省的报告之后非常满意。大宋朝廷要选择的就是这样的官员,能坚持立场,还有足够的实力。欧罗巴行省不会告诉东罗马朝廷他们的真正看法,也不在乎东罗马朝廷截留粮食券。粮食券是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君士坦丁堡钱庄要钱做什么?擦屁股都嫌硬。
  这些粮食券是要投入生产营运里面。增加产出,活跃东罗马经济。希腊本地仓库中的金属工具早就卖光了,欧罗巴行省刚向国内订购了第三批金属工具。钢质工具的比例超过一半。运回国内的船上装满了海泡石以及铬矿。除了这些,马匹,种子,干草,牲口的出口也创新高。除了实物商品,行省农业技术输出第一次作为重要的出口项目列在了报告书中。
  君士坦丁堡的钱庄金库里面已经堆积了许多作为抵押物的金银、地契。如果这些抵押者投资失败,君士坦丁堡钱庄立刻就会成为东罗马第一大地主。
  赵谦知道办事处当然不会这么干,至少现在这批人不会这么干。他们竭尽全力帮助合作伙伴,希望通过合作让借钱的客户获得预期中的利益,用赚到的粮食券赎回他们的抵押物后还能有足够获益。赵谦相信‘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这种级别的问题很容易就能做出正确判断,根本骗不住人。只有坦诚相对才能获得大家的信任,得到大家的信任才能获得‘为人民服务’的机会。掌握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就拥有真正的力量。
  确定欧罗巴行省不会捅娄子之后,赵谦开始读铁道部的报告。看得出写报告的人十分激动,就算是读不出其中的激动,光是赵谦和铁道部座谈也足以让赵谦明白铁道部的人到底多激动。不仅是镰仓幕府在送人,足利家有样学样,攻下的镰仓幕府的地盘之后也抓人卖到大宋这边来。此时工地上已经有大概六万个残破的家庭在劳动力。按照一个倭国劳力冬季一天挖掘三方土的工作量,铁路进度搞的飞快。连之前落后的进度都开始逐渐补上。
  按照这个进度,开春的时候海州(连云港)到徐州的铁路能铺设完铁轨,开始用空车压路。说是空车,赵谦怀疑铁道部只怕要偷偷的尝试运输一部分货物。毕竟连接这两地的水运与官道运输已经到了极限。
  赵谦不想管铁道部的具体工作,他是前水利技术人员而不是铁道专家,当前的差事是协调好几个部门与铁道部的合作。当下他最在乎的事情就是让那帮倭人在工地上干满六个月之后就把他们活蹦乱跳的送回倭国去。
  运输路线已经确定,现在缺的是细节。通过什么渠道运去,运去之后能否让那些人安全返乡。赵谦不想持续雇佣某一部分地区的人,最好能在整个倭国各个地区都雇人。根据现实经验,垄断必然导致垄断者掌握议价权,这对购买方并不有利。
  确定了缺失的细节,赵谦就开始看别的内容。最近攻击电信部的内容越来越多,电信部也开始反击。别说,在老爹的指点下,电信部的反击看着颇有章法。此时的战场主要在报纸上,电信部已经能把‘封建思维’‘工业化思维’‘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比较囫囵的讲出来。只是现阶段还没实力攻击对方理念中‘封建社会情怀党’的部分。
  在情怀党的描述中,农村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电信部这种工业党对农村的影响自然是‘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赵谦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没办法站到情怀党一边。他从军的时候参加陕西战役,退役后在地方工作,上完大学又继续在水利工程一线工作。走南闯北这么些年,赵谦从未见过情怀党描述的农村。只有经营良好的农场才会‘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农场不是农村,按照老爹赵嘉仁定的标准,农场里面的劳动者该是有组织有纪律有沟通能力的工人,只是从事的行业种类是农业而已。
  忍不住心中冲动,赵谦提笔开始写东西。写了几段后放下笔回头看,赵谦对自己有点失望。这些东西有道理,却是基于反对情怀党的出发点,显得格局太小。这种东西发出去大概是没办法一击致命,反倒引发更多把水搅浑的争论。
  将写的东西先收起来,赵谦准备慢慢考虑之后写完。之后他就看了财政部的报告,看完之后有点不明白财政部到底想说啥。老爹说过,对于上来就要求扩大公共支出或者削减公共支出的人必须警惕,即便这些人本意未必想作恶,实际上他们所做的很可能就是恶行。仔细看财政部的报告,只是很含糊的说最近包括教育部在内的好几个公共部门都表示缺钱,希望能够追加资金。看了看,教育部要求的资金最多。赵谦眉头微皱,教育部资金属于专项资金,配合全民扫盲运动,素来在各项资金中优先。赵官家在报纸上发表的文章都是针对大众政策,医疗卫生和人民教育提及次数很多,全面义务教育已经提了好多次。现在突然要求追加资金是怎么个意思。
  赵谦发了个内部电报请教育部的人过来,就开始处理其他公务。等了两天还没等到教育部的人,赵谦怒了,派遣秘书亲自去教育部请人。这下可好,部长副部长都有各种会议,其他官员都说自己忙,也不管事。赵谦的秘书回来禀报之后立刻提醒赵谦,“太子,此事蹊跷。”
  这里面一定有问题,不用秘书提醒赵谦就知道。只是什么样的问题让教育部的人连见一面都不敢,赵谦不明白。晚上赵谦忍不住到了老爹这边,老爹没回来。赵谦坐在客厅里心事重重。此时已经和驸马一起到了开封的妹妹赵若水跑过来,她有些好奇地问道:“大哥,你怎么想起找教育部的麻烦了?”
  赵谦随口说道:“我找教育部的麻烦做什么?”
  话音方落,赵谦就感觉到事情不对。这消息是谁放出来的?连妹妹赵若水都知道了。赵谦立刻问妹妹,“谁给你说的?”
  “果然是真的。”赵若水笑道。
  赵谦心中不快,他的妹妹也算是能折腾的人,知道的消息可不少。大部分消息都是捕风捉影,但是无风不起浪,教育部只怕是真的有问题。盯着妹妹,赵谦严肃的问:“告诉我,谁给你说的!”
  “哼!就知道欺负人。”赵若水撒了个娇,接着站起来边喊:“娘,哥哥欺负我。”边逃跑了。赵谦被妹妹弄得没办法。必须的说,他们三兄妹里面妹妹赵若水从小就是最可爱的。赵谦是自愧不如。
第278章
联动(七)
  “官家,我听说教育部在折腾。”赵谦边说边帮老爹端茶倒水。
  “你也想插一脚?”
  “我才不要冒傻气。”赵谦立刻回答了老爹的揶揄。
  “那你问这个做什么?”
  “我忍不住好奇,是谁能弄的教育部这么折腾。如果官家告诉我,我就会把此事抛在脑后。”
  “希望你能做到。你有没有去猜是谁?”
  “我自己的差事都忙不过来,根本没去猜。”
  “文天祥到了县里是真的到田野乡间调查,调查完之后就开始骂教育部是城里老爷少爷的教育部。他开骂,朝廷这帮人当然不能装作没看到。”
  “原来如此。”赵谦恍然大悟。最初是讶异,接着是欢喜,之后赵谦试探着问老爹,“官家可否从一开始就料到此事,所以才要部长们到县里。”
  “我期待他们做的更深入,我也不期待他们真能做到。你明白么。”
  赵谦愣住了,思索片刻后恍然大悟,“官家的说法总是这么妙。”
  “你能把此事抛诸脑后了么?”
  赵谦连忙答道:“能,一定能。”
  从老爹这里离开,赵谦品味着老爹处理事情的手段。在官场上混,抬头不见低头见,提意见的事情各种顾虑。对于老家伙们来说就没这个顾虑,他们心情不爽就要骂,下头各种事情可以骂。很多事情赵谦不知道么,老爹赵嘉仁不知道么,部长们不知道么。这时候缺的就是有人出来骂。有人开头,很多事情就方便动手。这帮前部长到县里还是部长,下头那帮人拿他们没办法。老爹做事情是真的够狠。
  想完了老爹的事情,赵谦想起老爹临走前给赵谦的建议。‘你最好对那帮倭国人进行军训,至少是完成队列和基本的走、站、停。掌握了这个技术,倭国劳工就可以快速登陆,快速摆脱有可能的攻击。’赵谦觉得这么干比较费事,仔细想就感觉这个建议挺合理。
  铁道部现在计划要修的铁路有六千多公里,老爹向赵谦透露的规划是未来二十年修建五万公里铁路,靠幕府与德川家抓来的这点人挖土得挖到啥时候。想让倭国人心甘情愿来挖土,就得让他们明白到大宋来不是单程票,干完半年就可以带着不少钱回到倭国过上比其他倭国人更好的日子。根据工地上的观察来看,倭国人身体比宋人弱,预计需要超过五十万的倭国劳工工作。死在大宋还是死在回乡的道路上对于在倭国村里的那帮人没分别,都是出村就莫名其妙的死掉。这时候就得很注意才行。
  赵谦回去继续完善各个环节,作为大宋代言人的四国军为了完成招募人手的工作继续努力。安达家旧日领地上的新首领是北条家的人,得知四国军中的将领安达寅一郎带着老婆孩子回到这边的消息颇为惊讶,立刻做出了调整。
  安达寅一郎对陪同他一起扫墓的武士并不在意,这帮人没胆子对安达寅一郎等人动手。那些埋伏在远处的武士更无所谓,到底是安达寅一郎怕他们还是他们怕安达寅一郎,这个问题很值得讨论。作为镰仓幕府定性的逆贼,安达家的子孙当然也是逆贼。内贼们的尸体被草草掩埋,在一片荒地上随便立了个木排,写上‘逆贼安达之墓’。
  本以为自己看到这些会愤怒与不甘,安达寅一郎发现自己并没有这样的情绪。并非他不生气,而是他只感觉到悲哀。安达家被定性为逆贼后灭门,将安达家定性为逆贼的罪魁祸首平赖纲之后同样被定性为逆贼后灭门。负责剿灭安达家的大将被安达寅一郎刺杀。时候寅一郎仔细回想事情经过,觉得要干掉那厮的并非只有足利家,幕府也存在如此企图的人。
  在这个时代里面所有人都仿佛被一只捉摸不定的手掌在玩弄,那些人旋起旋灭,都不得善终。投奔大宋之时寅一郎甚至怀疑这个幕后操纵者是大宋,后来他自己也否定了如此猜测。大宋从不搞阴谋,因为觉得阴谋效率太低。大宋骄傲的认为消灭敌人必须是光明正大,这样才能让敌人明白违逆大宋是什么下场。所以寅一郎心甘情愿为大宋效力,跟随这样的主公至少不会死非其罪。
  足利彩云和足利彩霞带着孩子们给安达家的葬身之地叩拜,因为没有神社,完成了这个流程之后她们两人也不知道该如何继续。寅一郎说道:“走吧。”
  姐妹两人虽然不解也没有拒绝,跟着寅一郎离开了这里。寅一郎觉得这已经够了,能让罪人的子孙公开前来祭奠就算是北条家对安达家这个亲戚最大善意。回到镰仓,松冈敬二已经准备好酒席,前卖肉现行犯和前吃肉现行犯开始代表背后各自势力新一轮谈判。
  “幕府对于四国军出售给足利家武器非常不满!”松冈敬二态度强硬。这不仅是幕府的态度也是松冈的态度,他作为主要将领已经和穿着同样钢甲手持战斧的敌人打过仗,那是松冈这辈子遇到的最惨烈之战,若不是敌人的大将力气比松冈小些,钢斧砍破的大概就不止是松冈的铠甲,而是松冈的胸口。
  “那得怪幕府不答应我们的要求。足利家已经完全答应了。”寅一郎毫不示弱地答道。
  “四国军乃是幕府的臣下!”松冈大声提醒道。
  “如果四国军不看源义经大人的面子,就不会卖给幕府军装备。”
  松冈最怕的就是这个。现在两边能依靠的都是四国军贩卖钢甲与战斧,双方完全依靠精锐野战军作战,之前激烈的战局已经开始冷却。如果四国军中断给幕府军的供应,足利家迟早可以集结起歼灭幕府野战军的兵力,野战军覆灭就意味着足利军将在幕府的地盘上任意横行。就在松冈思考该如何说服寅一郎,就听寅一郎说道:“我们愿意提供给幕府修城的帮助。”
  “修城?这能有多大帮助?”松冈没多大兴趣。
  “你们在前线的三木川设置了营垒,何不试试看呢。”
  “能帮助我们守住三木川?”松冈不太敢相信。三木川营垒位于足利家地盘的包围中,这个位置可以攻击足利家好大的领地,也会遭到足利家重兵围剿。镰仓幕府不得不让一部分精锐的野战军守护这里,相较于更容易调动兵力的足利家,幕府感觉越来越吃力。之前已经有人多次建议放弃那里,让野战军可以更自由的运动。
  “这种事情试过之后才知道。”寅一郎淡然说道。这就是大宋做事风格,用事实说话。钢甲和战斧如此,吃肉也如此。等反对者明白这些的重要性,反对就变成了支持。那些被迫改变的人还是会说三道四,大宋对那些口头的东西从来不在意。
  “需要多少人手,修建多久?”松冈决定试试看。
  “现在驻守三木川营垒的人都得干活,再多加几百人就够。”
  “这点人就够?”
  “我说了,现在三木川的守军也得干活。”
  讨论结束,松冈向幕府禀报。第二天松冈就跑来说道:“先修完营垒再说付账的事情。”
  “可以。”寅一郎果断答道。
  寅一郎回到四国的松山城,足利家的人已经等在那边。见到足利家的姑爷回来,立刻带来足利家的请求,“我们想再买一千套盔甲和武器。”
  “我之前说过,你们打下的那片地上的人要被我们带走用半年。半年时间快到了,他们就要回到故乡。足利家不能再向他们出手。”
  “好。”足利家的人果断答道。他们原本以为大宋要那些人是往死里用,本就不在乎那帮人死活。此时大宋把他们送回来正好可以让足利家让那帮人种地纳税,收到两次好处,又能购买武器,美滋滋啊。
  商议妥当,足利家的人赶紧回去禀报。四国这边也赶紧向大宋传递最新消息。赵谦看完之后没说啥,这些事情已经吸引不住赵谦,倭国的战争与蒙古和奴隶王朝之间的战斗相比可以用微不足道来形容。
  今年一整年蒙古与奴隶王朝都在不断攻防,损失都不小。就在大家以为两边要跟去年一样对峙过冬之时,奴隶王朝对蒙古掌握的巴士拉发动了猛攻。战斗非常惨烈,大宋军方都觉得事情不太对头。
  放下倭国报告,赵谦拿起那边的报告。报告里对于这样战斗的理由非常不解,各种看法都有。赵谦看完之后干脆联系军方开个讨论会。去见军方之前赵谦换上他退役军人的军服,进了会议厅,一众嫌疑军人和赵谦这个退役军人就讨论起来。
  “我觉得大概是奴隶王朝的粮食不足,手下这么多人要吃要喝,干脆把他们消耗在战斗中以减轻后勤负担。”刚上来就有人提出这么激烈的观点。
  赵谦知道这是以前战争中高层黑暗面的内容,也是蒙古人最爱用的手段。也就是大宋才干这么讲的如此直白,因为大宋军方相信自己永远都不会使用如此黑暗的手段。这个说法让不少将领皱眉,却意外的得到了不少认同。
  “奴隶王朝拉了不少人,这帮人要吃要喝,还想夺取战利品。可战线始终没有进展,他们应该是急了。”
  “咱们不确定他们到底在消耗哪部分兵力。”
  “肯定不会消耗他们的精锐。精锐消耗在巴士拉,之后奴隶王朝怎么办?蒙古旗军打了一年,应该长进不少。”
  赵谦听着这帮人各种猜测,心里面有些失望,他此行的目的是来听这帮家伙做出准确解答。所以赵谦赶紧引导议题,“不管是消耗还是攻打,巴士拉若是被攻下,蒙古会怎么选择?”
  “巴士拉不能丢。太子,丢失了巴士拉之后奴隶王朝就可以沿河而上,直奔巴格达。那时候奴隶王朝就可以利用他们强大的兵力优势围困巴格达。原本蒙古利用巴士拉为基点的战线还有一个纵身空间,巴格达算是后方。蒙古甚至可以暂时不顾巴士拉,派兵对奴隶王朝主力实施侧击。一旦前线变成巴格达,奴隶王朝就可以围点打援。逼迫蒙古旗军前来救援巴格达。战场的主导就全部转入奴隶王朝手里。”
  “你这么说是咱们大宋的军事看法,蒙古人懂围点打援么?”
  “襄阳之战里面蒙古人不就这么干了。只是他们准备好打击援军的时候遇到的是官家,那时候官家突破了封锁,重创蒙古人。若是贾似道当时不是瞎搞,官家能解了襄阳之围。”
  知道历史就有这个好处,随时可以拿出证明来。这个证明又如此有力,让之前的发言者一时无反驳。
  不过一时无法反驳,反驳还是要反驳滴,“那时候蒙古有人,大宋积弱。现在局面反转,蒙古无人,又处于劣势。他们只怕是不明白这里面的关键,若他们明白了,定然要包抄奴隶王朝的后路。”
  赵谦觉得这些讨论开始有意义了,便认真的听下去。
  “当年我蒙古围困襄阳,宋国各路人马拼死来救。宋国官家击破了我军东部防线,险些让围困破局。此时我等该如此行事。”巴格达蒙古皇宫里面,安格玛元帅大声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2/6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