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宋(校对)第6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7/692

  马略与苏拉这两个大军头之间进行了激烈斗争,这两个人并没有推翻罗马共和国制度的打算。只是将敌对立场的家伙定为‘人民公敌’进行清洗。马略死后,苏拉镇压了马略党羽,他用暴力完成贵族共和制的宪政改革后成为终身执政官、成为了元老院授权的独裁者。在大家都以为他要称帝之时,没想到苏拉突然表示俺要隐退了。随即放弃所有权力回他的庄园,一年后以无职公民身份安然去世。
  之后崛起的就是罗马前三头,提比略阁下说当年罗马元老院里面不少人认为凯撒有可能像苏拉一样在得到至高权力之后选择放弃权力,确定凯撒不肯这么做之后导致了公开暗杀事件。
  这些历史与现在东罗马的局面格外相似,东罗马帝国突然复兴并非没有代价。不仅是大贵族们因为无法靠出售粮食过活,包括广大自耕农也受到了进口粮食的冲击。巴塞勒斯的决定在农村和城市间划出一条天堑鸿沟,城市内的几百万人口靠着进口粮食与广大农村几乎完全隔绝。巴塞勒斯依靠重建的几十万军队以及几百万军人家属获得压倒性优势。可这种优势太脆弱了,元国只是中断粮食供应就让城市居民们无法忍受。
  提比略阁下警告说,如果这么下去,东罗马会爆发一场空前的内战。整个城市地区与农村会杀到血流成河。
  “如果内战的话……”法务大臣嗓音有些干涩。法律规定的秩序只在和平时代才有力量,一旦爆发内战,所有暴行都不是法律能禁止的。想起十字军入侵时代的种种暴行,法务大臣心中满是恐惧。
  “唉……我希望……”财政大臣实在是说不下去。
  法务大臣却急切地说道:“如果农民卖粮就会亏钱,他们就不会卖粮。”
  财政大臣点点头。这就是当下所有矛盾的焦点,廉价进口粮只是暂时解决了当时的大问题,却制造了更多问题。大臣哀叹道:“可是巴塞勒斯不会让局面回到过去,我也不愿意!”
  与财政大臣谈完,法务大臣回到办公室后就换上便装离开了。他先乘马车离开,之后再一个拐角下车,步行穿过几条小巷进入了一个宅子。里面已经等着几个人,大家都穿着便装,有将军,有宦官,有大臣。见到法务大臣进来,宦官连忙问道:“财政大臣态度如何?”
  “我还没有和他明说。”法务大臣站在火炉边烤了烤手,“不过我看财政大臣也明白现在局面的艰困,就如提比略阁下所说,现在已经不是哪一边让步的问题。所有人都必须妥协。”
  “巴塞勒斯那边……还是没意愿。”宦官叹道。
  “那就只能试试提比略阁下的计策了。”法务大臣的语气中混合着无奈和决心。
  “万一失败了呢?”将军问。
  “万一明年元国还是不出口粮食呢?”内务大臣反问。
  众人都沉默下来。当年罗马共和国那么强大,囊括了地中海周边所有领土,让地中海成为了罗马共和国的内湖。可这样的强大依旧没办法解决问题,共和国依旧覆灭了。提比略阁下已经把那段历史讲的再清楚不过,而在座的所有人都经历过十字军入侵的时代,那时候堂堂东罗马帝国实际上灭亡了二十年。
  将军打破了沉默,他站起身对众人说道:“各位,我决定做了。剩下的事情就交给大家,为了罗马,只能拼一把!”
  也不等众人回答,将军把兜帽拉上,推门走了出去。众人你看我我看你,都没有说话。他们已经用尽了能想到的所有办法,现在已经无计可施。虽然经文中说神之子曾经用五饼二鱼喂饱了五千男人和数量不详的女人,可东罗马明显没有具备如此神力的存在,便是天国代言人东罗马巴塞勒斯也不行。
  现在能解释局面,提出理论和解决方法的只有提比略阁下那些学者,此时的重臣们也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
  饥饿已经蔓延了东罗马帝国的每一座城市,与其说是饥饿倒不如说是七分饱。如果在21世纪的素食邪教眼中,少油、少盐、素食、杂粮、七分饱,简直是完美的养生模式。可在1296年的东罗马,这种感觉让城市居民都回想起过去忍饥挨饿的长久岁月。恐惧和绝望一日甚过一日,盖亚城的东罗马军团终于忍受不住。军人们早就知道附近有一个大贵族的庄园,里面囤满了粮食。坚固的护墙包围着庄园的粮仓,但是对于罗马军团而言,那不过是一道单薄的墙壁而已。
  也不知道谁喊了一嗓子“走,去抢了他丫的”。这句话早就在军团士兵心中回响了许久,有人喊出大家的心声,整个军营都沸腾起来。军人们纷纷拿起自己的家伙,有人直接拖出了撞车,大批人马就涌出了军营,以撞车为核心开始行动。
  军官们基本都没参与,却也没有阻止。他们同样来自于基层,七分饱的不仅是他们,还有他们的家庭。既然已经不可能指望元国的粮食,大家也没理由阻止军队的行动。军官们自觉的没有亲自参与就算是严守法纪呢。
  众人走出去一段,却见一小队骑兵从后面赶来,绕过大队拦在了路上。为首的士兵定睛观看,却是军官西塞留斯。西塞留斯作战勇敢,为人公道,又严守纪律,素来风评很高。只是他此时出现在大家面前,所有人都想起西塞留斯严守纪律的一面。
  士兵对西塞留斯平日就颇为佩服,此时也不想撕破脸,就喊道:“西塞留斯,你拦住我们是要做什么?”
  西塞留斯翻身下马,走到士兵们面前大声喊道:“抢掠不仅是罪过,更玷污了我们罗马军团的荣誉,你们这是要把用自己脚践踏我们的荣誉么?”
  “荣誉可以当饭吃么?”立刻有士兵反对。其他士兵也跟着喊:“那些大贵族们囤积粮食只想卖个高价,难道他们就没有羞耻心么!”
  等士兵们喊完,西塞留斯大声喊道:“荣誉不可以当饭吃,但是饭如果是抢来的,那就是在抛弃我们的荣誉。你们看我手里是什么!”
  喊完,西塞留斯将一个沉重的皮囊高高举起。大家光看皮囊也不知道里头装了什么,有人打趣地说道:“难道里面是钱么?”
  “对!里面就是钱。兄弟们,你们没有猜错!”西塞留斯边喊边向人群里面走,最后他跳上队伍中央的撞车,居高临下地喊道:“兄弟们,我不会阻止你们去贵族的庄园,但是我不愿意大家践踏我们军团的容易,直接从光荣的罗马军人沦落为盗贼。这个钱袋里面是我所有的钱,也是其他军官们所有的钱。但这不够,我请求大家为了自己的荣誉拿出钱来,从贵族庄园里面用年初的价格卖粮。我知道大家很气愤,但是气愤终会过去。等到以后,大家回想起今天的事情,就可以挺起胸膛说,我们只是要维护公平的光荣的罗马军人,而不是靠抢掠夺取别人粮食的盗贼!兄弟们,我请求你们,请求你们为了自己,为了军团光荣,拿出钱来。”
  士兵们都没想到还有这招,大家从军前也都是正经人。出了军营之后心里面着实也有些不安,此时见到终于有军官出来带头,说的也有道理,不少人就摸起了口袋。
  有士兵则上前质疑西塞留斯,“西塞留斯,可我们的钱不够,怎么办?”
  西塞留斯大声应道:“钱不够就给他们写借条,这个月还不清就下个月还。兄弟们,我相信朝廷一定可以解决这次的问题,等到事情解决的时候,咱们难道就要承担盗贼匪徒的污名么?为了自己,我请兄弟们想清楚。”
  看着西塞留斯手里那个沉甸甸的大钱袋,士兵们中有人掏出口袋里所有钱递给西塞留斯。这样的士兵越来越多,钱袋很快就变得鼓鼓囊囊。西塞留斯又喊道:“谁先回去把我们的斗拿来,咱们到底拿了多少粮食,也明明白白的。”
  士兵们服从了,没多久,队伍再次向着贵族的庄园进发。
  两天后,盖亚城出现‘买粮’的事情就通过电报传到了东罗马,传到了其他城市,传到了许多军团。‘买粮’事件随即在各地出现了。
  又过几天,希拉突然接到邀请函,发帖的是她未来的大嫂。希拉觉得大嫂家可能是决定赶紧成亲,在这么一个混乱的时期,大贵族有一个军团军官的亲戚也算是某种让人安心的选择。希拉并不讨厌自己未来的大嫂,那是位美丽又有文化的女子,哥哥西塞露思就非常喜欢她。自己家的物资也够大,便是增加了大嫂和大嫂的侍女也不是问题。万一房间不够……哼哼……希拉想着弟弟被迫让出游戏间的可能表情,还觉得很开心。
  等她下了马车,走进豪华的宅邸,就见到大厅里面聚集了不少人。看着这帮人的面孔,希拉明白自己想错了。这些人不可能是为了婚事而来。
第233章
破口(二十二)
  希拉向谢松报告了自己在贵族会议上听到的内容,之后就直接回家找了父亲。和父亲谈完,她就跑去母亲身边。看着希拉脸上遏制不住的怒气,母亲拿出几个南瓜馅饼,又给希拉冲了杯冰红茶。
  吃着东西,希拉的心情稍微好了那么一丝丝。等她不小心被冰红茶稍微呛到一点,希拉终于爆发了,“这的是一群没用的男人!这边、那边、那边、这边,统统都是没用的男人!”
  母亲本想安慰希拉几句,话到嘴边却说不出来,母亲干脆放声大笑。看老娘笑的开心,希拉只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用力咳嗽两声,把气管里最后不舒服的感觉驱散,希拉本想抱怨,却也跟着母亲大笑起来。笑着笑着希拉哭了。
  哭了好一阵,希拉看到一块热毛巾递到眼前。她拿起毛巾擦了擦脸,感觉舒服很多。拉住母亲的手臂,希拉蹭在母亲身边哼哼唧唧。
  “希拉,上来。”二楼传来父亲的声音。
  希拉站起身跟着父亲到了二楼书房,两人坐下,就听父亲说道:“希拉,你说的那些是你仔细考虑出来的?”
  “是的。”希拉已经恢复了精神,她果断答道:“问题不在于搞什么制度,问题在于那些人没用。欧罗巴行省到东地中海总共二十年时间,如果希腊是个富裕到能大量出口粮食的地区,一千多年来大家就没看出来?现在希腊能提供如此之多的粮食,能提供如此之多的鸡肉,说明宋国有能力改造希腊,罗马当权者没有这个能力。”
  欧罗巴行省向东罗马提供的不仅是大量南瓜与土豆,天冷之后欧罗巴行省一气运来了几千吨鸡肉。这些鸡肉都经过腌制,东罗马朝廷用年初粮价两倍的价格买下来分发给了君士坦丁堡与周边城市的居民免费食用。连着吃了几天鸡肉,人民群众的心情有所改善。然而希拉对于此事的看法并非东罗马朝廷的仁政,而是东罗马与欧罗巴行省之间的巨大差距。
  这些日子她一直在想提比略阁下所说的问题,也许是提比略阁下很少接触宋人,对宋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归属感格外感动。希拉和宋人整天在一起,感觉就大大不同。
  “女儿,我觉得你对提比略阁下并不那么支持,这是为什么?”父亲问。
  希拉心里面早就对提比略阁下腹诽了几十次,真到话至嘴边,却怎么都说不出口,直到她捶了一下前胸,这才把心里话讲了出来,“我……觉得……他并没有看到宋人的强大所在,宋人爱国是因为国家能够提供给宋人帮助。”
  总算是把话说出口,希拉突然觉得一阵轻松,既然已经说出第一句对高山仰止的提比略阁下的批评,之后的话就顺畅的倾泻而出,“父亲,宋人遇到问题就可以向大宋求助,大宋也能提供帮助。就跟农业技术一样,欧罗巴行省的宋人都是靠宋国提供的技术,宋国害怕他们不懂,专门从万里之外送来技术人员。我在欧罗巴行省的办事处遇到的技术人员都是从大宋本土派来的。我还问了他们为什么愿意跑到这么远的地方,他们说因为待遇高,提升快。父亲,你能想象么,那些大宋的技术人员都是普通农民出身,普通农民啊!只要他们愿意学习,宋国就给机会让他们上学。我听说他们上学没学费,没生活费,可以向学校申请。学校给他们钱。这些学生可以毕业后五年内还清,都不要利息……”
  希拉越说越是激动,遥远的大宋不像是一个国家,而像是一个童话。一个所有人都可以获得美好结局的童话。希拉早就对这些充满了疑惑,但是又不能不相信。只要看了地球仪就能明白,这些宋人经过几万里的距离抵达了欧罗巴行省。
  希拉激动的说完,只觉得浑身都没有了力气。她甚至觉得很荒谬,自己怎么突然说了这么多。特别是还是在批评提比略阁下的谬误。大宋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呢,在《东方游记》中,那是一个富裕美丽的国家,而这个国家的制度甚至比那富裕美丽更加神奇。据说大宋的皇帝,也就是这个地球上最强大最有权力的人说过,‘我们站在劳动者一边,劳动者的权益必须被保护’。这样的话从宋人嘴里说出来好像顺理成章,但是在东罗马这简直是奇谈怪论。
  劳动者就是身无分文,只有用自己的力气换取微薄的收入不至于饿死,甚至竭尽全力也会被饿死。但是在大宋,这样的人就可以过上安稳甚至是富裕的生活。正因为大宋给了这些人机会,所以这些人才会如此热爱大宋,他们说出‘我们’的时候,代表着国家、人民、华夏民族。这是希拉感受到而提比略阁下明显没有明白的事情。
  就在希拉觉得心脏蹦蹦跳的时候,就听父亲问道:“我的女儿,我知道你和宋人很熟悉,所以对他们的了解比提比略阁下更多。不过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宋人遇到问题可以依靠宋国,但是宋国遇到问题又该依靠什么人?”
  希拉愣住了。她的确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宋国是那么强大和富裕,应该没有宋国无法解决的问题。而父亲说的却是连宋国都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又得是什么样的困难,难道还有宋国无法解决的问题存在不成?
  这时候父亲又说话了,“希拉你读过《东方游记》,我也读过。书里面写,蒙古人曾经差点毁灭了宋国,连宋国的朝廷都投降了。但是宋国皇室的赵嘉仁陛下带领宋国人击败了蒙古人,挽救了大宋。我的女儿,国家并非是无所不能的,如果真是如此,罗马王国就不会被罗马共和国替代,罗马共和国就不会被罗马帝国替代。能解决问题的一定是人类,这个不会错。如果国家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就不会有那么多变故。只要举起罗马帝国的鹰旗,一切问题都该轻而易举的解决。”
  希拉沉默下来。她最怕的就是父亲这样和她讲话,因为父亲所说的道理即便谈不上颠扑不破,至少希拉自己没办法否定。如果宋国是不可战胜的,那也是因为有伟大如赵嘉仁这样的皇帝带领着宋国人民打败了蒙古。可希拉还是觉得有些东西不对劲,因为她真的看不出提比略阁下有什么办法创造这样的英雄。毕竟提比略阁下所说的东西连希拉都没办法完全认同。
  然后希拉听到父亲说道:“女儿,谢谢你的付出。我知道你一定很委屈,至少我觉得我并没有能帮到你太多。但是罗马一定可以复兴,这个复兴是从巴塞勒斯开始重建军团的时候就开始的进程,你已经够辛苦了。好好休息一下,这时候也该让罗马人民作出选择了。”
  父亲的声音里有着希拉从来没有听到过的热情,以往父亲是沉稳的,却显得有些忧郁。此时父亲的声音里面充满了热情,仿佛是有什么点燃了父亲胸中的火焰。
  正在思考,就听到街上钟声急促的响起。那是有紧急情况发生的时候才会明显的警钟。希拉没有想躲起来,她冲出了父亲的书房,路上又觉得自己未免太大胆。又冲进卧室从衣柜里面翻出一把匕首揣进怀里。
  街上已经骚动起来,只见一队队军团的军团从各个方面冲出来,命令居民回到自己的家里。居民们惊恐不安的被军团士兵们赶回家里,几名士兵到了希拉面前,为首的那位和其他士兵们对视了几眼,说道:“请问是希拉小姐么?”
  希拉完全不认识这几名士兵,她有些警觉地问道:“请问我们见过么?”
  “我们给希拉小姐做南瓜和土豆推广的时候当过警卫。”为首的士兵答道。
  希拉实在是记不清当时是谁当的警卫,在越来越多的人参加的推广会上,希拉累得只想倒下就睡,她自己都记不清自己到底参加了多少场推广会。不过希拉挤出了个微笑,“感谢诸位的相助。”
  听到这话,军团士兵脸上都露出些羞涩的表情。为首的士兵说道:“希拉小姐,请你赶紧回去吧。”
  “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难道是敌人进攻君士坦丁堡。”希拉执拗的问道。
  “这个……不是敌人。是一些乡下暴民聚众前来君士坦丁堡。人数很多。”
  “暴民?”希拉不太敢相信。她到过东部的农村,看到的农民们虽然与希拉的审美观大大不同,却也不至于是暴民。那帮农民遇到贵族尚且唯唯诺诺,凭什么就敢进攻君士坦丁堡,所以希拉继续问道:“如果是暴民想攻打君士坦丁堡,军团不该早早就前去迎击么?”
  士兵首领看瞒不过希拉,就低声说道:“这个……是农民。我听说是农民们举着条幅前来向巴塞勒斯情愿。”
  “农民?”希拉还是觉得不敢相信,她见到的农民可没有这么大胆子。那些农民连走出领地的勇气都没有,领地的边界对他们仿佛是天堑鸿沟,很多人一生都生在农庄,长在农庄,死在农庄。
  “希拉小姐,你赶紧回去吧,我们守名封锁街道,知道的也只有这么多。”士兵再次劝道。
  就在希拉不得不回到自己家的时候,东罗马皇宫中的东罗马皇帝已经得到消息。尊贵的巴塞勒斯被这消息吓了一跳,他连忙质问负责君士坦丁堡安全的将军为何会容忍暴民向君士坦丁堡进发。将军低头答道:“尊贵的巴塞勒斯,他们不是暴民,我们得到的消息里面这些人只是携带了行礼和食物,并没有携带武器。他们只是前来向巴塞勒斯请愿。”
  “请愿?”东罗马皇帝将信将疑。
  正在此时,就校官大步走进皇宫,单膝跪下向东罗马皇帝禀报,“启禀巴塞勒斯,那些农民到了君士坦丁堡门口,为首的人送上了书信。”
  东罗马皇帝结果书信,就见上面用粗鄙的希腊语写了很多。精通神学与希腊语的东罗马皇帝快速看完,这么多文字所强调的内容非常简单,就是请求巴塞勒斯禁止军队和军队家属从农业经营者手里抢走粮食,还请求把塞勒斯将粮价恢复到进口元国粮食之前的价格。农民们表示,粮价低落让他们没办法卖粮,也就没钱购买生活用品。好不容易得到粮食价格回升,却迎来了抢掠。如果巴塞勒斯坚持这样的政策,那就请直接派兵将城外手无寸铁的请愿农民杀光拉倒,至少死亡还能让农民们不再经受痛苦。
  东罗马皇帝询问校官,“城外的真不是暴民么?”
  校官连忙答道:“尊贵的巴塞勒斯,我们没看到他们携带武器。如果巴塞勒斯不信,可以亲自上城头看看。”
  东罗马皇帝并不太信校官的话,忍不住看了看旁边的宦官。宦官连忙疾步向外走去,宫殿里面暂时沉默下来,直到东罗马皇帝问道:“城外到底有多少人。”
  “大概五千多人。”校官答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7/6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