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宋(校对)第5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8/692

  赵谦只能稍稍增加点说服力度,“再说,大郎想念阿祖有什么错。只是他不知道礼数。这都可以教给他。可这亲爱之心可没错。我和你讲,要是我爹知道,定然不会生气。”
  “都没错!那就我的错了!”萧美美怒道。
  赵谦觉得自己的老婆大概是被说服了,但是这情绪却没办法消除。就如老爹所说,想法属于纯脑力思考的结果,但是情绪却是源自肉体。从老婆现在的表现判断……
  赵谦继续劝道:“我知道你不能见娃被别人讥讽,我知道你护着他们。所以此时你更需要认清这点,不要错误的认识自己的真心。”
  萧美美眉毛皱起,眼睛恨恨的四下看。突然间她就转怒为喜,笑道:“好吧,我不会难为大郎。你走吧,我去洗手间。”
  见老婆恢复了正常心境,赵谦也笑道:“同去,同去,于是一同去。”
  “呸!”萧美美轻轻啐一下,自己迈步率先走了。
  娃们虽然不知道大人的想法,却有本能的感觉。赵谦见到老婆心平气和的回到席上,只是给他长子夹了一筷子肉,儿子立刻就和往常一样腻在老娘身边。这反应只能用立竿见影来形容。
  赵谦想起老爹的话。生物要生存,就得适应环境。在原始时代,那些不能紧跟父母的孩子就会被抛弃。经过一代代的遗传筛选,能存活孩子们都具备这些本能。赵谦自己带孩子的时候就发现,用特质网兜把娃挂在自己胸前,娃反倒不会闹,甚至不知何时就睡着了。真的让娃处于一个安静的环境,他们反倒紧张起来。老爹说,娃们在那种环境下会觉得自己被遗弃了,就要哭喊求助。
  深谙此道的老爹此次前去慰问军队,也是要准备对蒙古再次用兵。成年人和孩子们不同,让他们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下,他们就会自得其乐的野蛮生长。大宋连续两年停止讨伐,也不知道北方的蛮族们到底野蛮生长到了什么地步。会不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呢?
  想着老爹此行的目的,赵谦考虑是不是自己可以在未来的扫荡中前去部队看看。经过了一番整顿的部队现在又是什么局面?
  赵嘉仁此时已经感到了郑县驻地。部队早就知道赵官家要来慰问,半路就在迎接。大队人马浩浩荡荡进入军营,二十万将士已经列队完毕。
  在夕阳下,赵嘉仁骑着马匹经过方阵,每过一个团队,他就大声喊道:“同志们好!”
  “首长好!”众将士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回应。
  “同志们辛苦了!”
  “为人民服务!”
  直到夜色将领,赵嘉仁才走完最后一个方阵。此时元旦聚餐已经准备好,赵嘉仁又一个食堂一个食堂的去和将士见面,举杯庆贺元旦佳节。
  这一通忙完,他已经饿得前心贴后背。部队早已准备好酒宴,赵嘉仁入座之后,部队将领们围坐在大桌子旁边。赵嘉仁举起酒杯,“诸位,祝贺大家元旦快乐。”
  “祝官家元旦快乐。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众将早就经过操演,声音整齐划一。
  军队就是个爽快,赵嘉仁在给将士们集体敬酒的时候喝的是白水,此时已经换上了酒。一杯下肚,他就觉得有点上头。心中不得不感叹岁月不饶人,虽然年轻的时候也不是爱喝酒能喝酒的人,却不至于一杯就有感觉。
  好在没人敢来灌官家的酒,军中也都知道赵官家不爱喝酒。之后众人就开始吃饭,互相敬酒。先来了碗粥垫肚子,赵嘉仁觉得胃里好了些,这才看向众将。经过整顿之后,军队普遍年轻化了。那些带着将星的将官普遍都是四十来岁。三十来岁的也有三成。还有少数面嫩,瞅着也就是二十出头。
  赵嘉仁看过这里面每一个人的履历,亲眼瞅着这帮家伙的表现,的确是有朝气有锐气。却少了老家伙们身上的那点戾气。
  吃喝一番,众人就热闹起来。赵嘉仁也不在乎大家热闹,有人提出‘打几轮’,他也点头应允。于是众人就玩耍起来,有猜拳的,有老虎杆子的,有善于小把戏就猜有没有的。赵嘉仁看着这些熟悉的方式,看着整齐的军装,生出回到21世纪的感觉。
  就该是这样啊!时代必须进步才行。
  时代的确在进步,赵嘉仁的酒量却退步了。几轮下来,他就有些不胜酒力。胃开始抗议。赵嘉仁只能先离席。
  第二天又到部队营地慰问,从早上走到晚上才走了一半。晚上赵嘉仁拒绝酒宴,叫上新任总参谋长屠百树和几位主要将官吃饭。屠百树并不知道有人反对他当总参谋长的理由居然是‘名字不好’。这也是旧时代文人的风气,名字不好,或者长相不好就不能当高官。
  这位有着杀气腾腾而且听起来还稍显低级的名字的信任总参谋长上来就问:“官家,这次扫荡北方的方针是什么。”
  “要是那边还剩下几十万人,招降吧。”赵嘉仁淡然说道。
  “能招降?”屠百树惊了。
  “那些游牧部落向来是依附强者,有奶便是娘。我们杀了他们那么多人,他们只怕早就想投降。他们若是不投降,那就彻底解决。我们之所以撤回来,不是怕蒙古人,而是怕鼠疫。”
  众将没有立刻回答。死掉的蛮夷才是好蛮夷一直是这些人的理念,没有人和他们谈论过招降这等事。他们也从没考虑过招降。这时候的沉默与其说是反对,不如说是不知所措。
第153章
大锅饭(二)
  “大宋的领土并未全部光复,在北方还有巨大的国土没未真正归于大宋……”
  “经过这么多年的剿灭,只要还自认蒙古臣下的蛮族都逃去巴格达那边。剩下的都是些蛮族小部落,若他们肯归顺,给他们条生路又如何……”
  “吐蕃,葱岭道,波斯都护府。还有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尚未收复,大家可不要觉得从此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未来的战争越来越接近祖国的边疆,条件更艰苦,面对的困难更大……”
  大宋336年大年初四,赵嘉仁对部队的将官以及校官做了未来战略安排的指示。这是一场时长两小时的战略讲解。赵嘉仁讲述了大宋西部与北部大战略的全部思路,让这帮以为战争就快结束的小子们明白大宋领土上的战火至少还得几十年才会熄灭。
  “同志们,从安史之乱到现在正好540年多几个月。安史之乱后,华夏战乱不断,人民生灵涂炭。大宋336年的历史中,战火从未熄灭过。过去二十几年的奋战,终于让光荣的大宋军队背后的人民不再受到战争的威胁,让我们的父母、妻儿、兄弟姐妹们享受和平。未来几十年,我们走上战场是为了解放故土,是为了终止战争。大家一定可以解放华夏所有领土,到了那一天,我们就可以自豪的宣布,伟大的华夏终于获得全部解放,我们将继续保卫伟大祖国的和平!在我们穿上军装的时候,这就是我们的责任,伟大的大宋军队就是为了解放祖国,保卫和平而存在的军队。只有祖国解放,人民和平才值得我们流血牺牲!我要告诉大家,从下个月开始,大宋军队将更名为大宋人民解放军。我们所有的理想与责任将写在这支军队的名字中,将写在所有军旗上。这是我们的名字,是我们的誓言,也是我们的信念和理想。让我们一起承担这个誓言、信念和理想,并且生生世世贯彻!”
  ……
  看完报纸上的新闻,赵谦鼻子一酸,眼泪都出来了。如果这话是别人说的,赵谦大概做个‘说得好’的评价就完事。这话从老爹嘴里说出来,赵谦除了激动之外,恨不得自己当时也在台下聆听。洗刷掉大宋军队300年‘贼配军’污名的就是老爹,过去几十年间立于阵头带领这支伟大军队的正是老爹。赵谦也是那支军队中的一员,几十年浴血奋战的光荣终于被统帅凝结为‘人民解放军’的称号,所有的光荣终于名至实归。
  “爹爹,你怎么哭了?”身边传来赵谦小女儿不解的声音。
  赵谦擦了擦眼泪,却发现泪水还是没办法停止,他摇摇头,有点哽咽地说道:“没事,爹爹我只是高兴,高兴。”
  小丫头没办法理解这种成年人的感受,她对于哭泣的认知就是伤心。听爹爹说流泪是因为‘高兴’,小丫头只觉得无法理解。她迈开脚步跑向屋里,拽住正在看书的母亲焦急地说道:“娘,爹爹哭了。他说,他说他是高兴。”
  萧美美从没见到丈夫私下哭过,放下书本就冲了出来。看到赵谦果然红着眼圈擦眼泪,惊喜的过来轻轻抚抚摸着赵谦的脸,“喂,真哭了?不是被我欺负哭了吧。”
  “胡说什么。”赵谦破涕为笑,把报纸塞给萧美美,去洗手间洗脸去了。
  本想洗了脸就出来,却发现自己无法平息激动的心情。赵谦躲在洗手间里抽了根烟,努力平息心情之后才出来。就见到老婆抱着女儿在沙发上看着报纸。
  “原来是看官家的讲话看哭了。”萧美美笑道。
  “嗯。我喜欢部队的新名字。”赵谦坐到沙发上,把爬过来的女儿抱在怀里。
  “这名字真好,官家不愧是学贯古今。只是现在才起这个名字,官家……的确聪明啊。”萧美美感慨地说道。
  赵谦一愣,神色凝重起来。这话里面的意思未免太直白了点,却也让赵谦心生许多想法。如果没有错误理解老婆的意思,老婆大概是在说老爹残酷的手段。大宋上层公开颂扬赵官家的说法是刚毅果决学贯古今,‘刚毅’的评价难免暗含为尊者讳的些许讥讽。大宋今日的和平靠的是用战火席烧尽上千万的敌人,老娘经常会提起老爹成亲的大日子都不忘杀人的故事。至于老爹那首狂禅的偈子早就传播于文人之中,“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噫!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赵谦自己读了尚且觉得背上冒凉气,他并不认为那帮品味赞叹的文人真如他们表面上那么认同。
  老婆的意思很明白。如果以前就给出这个名字,难免会被滔天的血海所玷污。现在就不同了,大宋的敌人已经被扫荡一空,剩下的这点敌人哪怕是死光,血也流不成河,再也没有能力玷污大宋军人的光荣。
  正在想,就听老婆又说道:“军队整顿之后已经是全新的局面,新人新名新气象。官家的决断真的从不拖泥带水。”
  赵谦扭头看着老婆,只觉得仿佛看到了老娘。老娘的见识心胸当然不如老爹,比那些文人则是强的没边。没想到老婆比起老娘毫不逊色,不少地方甚至不亚于老娘。成亲之前怎么就没看出老婆如此厉害。看来这一年来聘请的那些明师教给她不少真东西。
  面对这么敏锐的老婆,赵谦却觉得很安心。见了爹娘的生活,赵谦甚至很期待这样的生活。至少自己说什么,老婆能明白。若是在外面和混蛋们纠缠,回了家之后还得和糊涂老婆纠缠,日子不用过了。
  赵谦把女儿交给老婆,准备站起身去书房。没想到女儿拽着赵谦不放手,赵谦只能抱着女儿一起去了书房。把小丫头放在特制的高脚椅子上,拿了本小丫头最喜欢的画册放到她面前,赵谦叮嘱道:“不许撕书,听到了么!”
  “嗯。”小丫头欢喜的应了一声,就开始翻看百科全书画册。
  赵谦也只能姑且信任这些根本把交代当做耳旁风的小东西,自己开始看文件。爷俩坐在长书桌旁,各自开始自己的学习之旅。
  首先是民政部的文件,提到了欧罗巴行省的问题。欧罗巴行省这边提出了一个建议,非常大胆的建议。赵谦对杨从容这个名字颇有印象,这家伙理论上与赵谦还有亲戚关系。前一段知道了‘废帝’的事情之后,赵谦又稍微梳理了一下大宋的皇亲国戚。
  现在的大宋皇室再次变更,赵嘉仁这一脉成了大宋皇室。度宗那支就成了宗亲。杨淑妃虽然改嫁张世杰,可她为赵家生下了孩子,通过这个孩子与赵氏的皇室成了亲戚。杨从容就是杨淑妃的族人,这关系还不算远。
  现在杨从容节度使提出了一个建议,如果大宋再与蒙古发生战争,可否考虑调动天竺洋诸多藩国的番兵,夺取东地中海与埃及。这场战争的核心目的不是夺取土地,如果蒙古人能够乖乖将埃及运河让给大宋,这场战争也可以避免。哪怕是出钱买也行。不过杨从容不认为蒙古人会这么做,只能按照这时代的规矩策划一场战争。东地中海东岸与埃及地区还是作为殖民地处置,夺取这些土地的目的只是为了护卫埃及运河。
  看完报告,赵谦对于自家亲戚的野心颇为赞赏。杨从容表示这将是一个长期计划,他这一任的目标只是尽力完成电报网。但是这个计划要从此时就开始,夺取了运河,大宋就可以将欧罗巴与天竺洋连接起来。大宋拥有的财富就可以翻倍。整个欧罗巴地区人口已经到了一亿还多,甚至超出大宋本土人口。加上天竺洋周边国家的近亿人口,就是两亿人。两亿人能创造出来的财富难以想象。这将是大宋未来财富的源泉。
  赵谦看着地图,大宋现在的航线覆盖了太平洋与天竺洋。杨从容的建议恰恰点中了这条伟大航路的关键点,掌握了埃及运河,大宋就能将这条航线延伸到更远的西方。大宋的钱庄可以让这条航路上所有国家都是用大宋交钞作为贸易货币。那将意味着有无数商品成为大宋交钞这个一般等价物的实体交易内容。薄薄的纸张将变化为无尽的财富。这的确是个非常可观的未来规划。等杨从容归国,赵谦决定好好见见这位远亲。
  想到这里,赵谦起草了一份手令,请外交部将杨从容的详细资料交给赵谦。在见面之前,需要认真了解一下杨从容才行。
  此时的蒙古丞相郝仁并不知道大宋欧罗巴行省已经在打起埃及运河的主意,因为郝仁丞相自己也在考虑着埃及运河的利益。元国是四方同盟中的一方,四方同盟的密约中规定,四方同盟之间决不允许内战,所有冲突都在四方同盟联络处解决。也就是说,大宋欧罗巴行省作为主导方,来进行判决。
  到现在为止,欧罗巴同盟的所有决断都能被各方接受。大家普遍认为欧罗巴行省是以解决问题的角度来面对矛盾。在郝仁成为丞相之前也是这么认为。
  在郝仁当上了丞相之后,他就不能这么想了。毕竟角度不同了么。譬如,埃及运河通航的船只越来越多,郝仁认为这笔通航费用如果能掌握在蒙古朝廷手中,就是一大笔利益。这边刚开始动脑筋,来自大宋的消息就传到郝仁丞相手里。
  “大宋同意接受废帝。同时请求交换宋理宗头盖骨制成的嘎巴拉碗。”大臣讲着电报内容。
  郝仁没有只靠下属禀报,他自己精通汉语,读起文件非常轻松。大宋的消息的确如此,从道理的角度来看也不难懂。不过郝仁发现自己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处境,现在的嘎巴拉碗已经是蒙古国师的法器,丞相虽然地位高贵,却不是国师的直属上司。这件事须得蒙古大汗答应才行。
  正在想,礼部大臣问道:“丞相,要不要换个人?”
  “换什么人?”
  “废帝那小崽子这么多年孤身在蒙古,咱们何不换个人。”
  “为何?”郝仁觉得这建议莫名其妙。
  “丞相……”礼部大臣压低声音,“既然是废帝,一定有机会见到赵嘉仁。到时候让我们的人准备好物件,给赵嘉仁来这么一下子。我听说哈萨辛有种器具,是个指环。只要握手,就能用毒针刺破皮肤。到时候毒死……”
  “放屁!”郝仁怒道。他气的脸通红,只想把这厮一脚踹飞。
  且不说这种刺杀有没有机会成功,即便成功了又能如何。这就跟刺杀蒙古大汗没啥区别,死了一个大汗,还会有新的大汗。蒙古不会灭亡。死了一个赵嘉仁的大宋也不会灭亡,只会有一个新的大宋皇帝登基。然而刺杀的一方却会遭到无情的报复,更何况大宋现在已经有了欧罗巴行省,郝仁很清楚四方同盟的实力,西罗马帝国的伯颜实际上已经脱离了蒙古控制,只是名义上还作为蒙古帝国的臣子罢了。东罗马帝国也有了十万军队,即便东罗马军队再弱也能守住安纳托利亚半岛。蒙古军又不会飞,无法通过安纳托利亚半岛,就只能接受大宋水军的持续打击。
  大宋又不止欧罗巴行省一家,他们在天竺半岛上攻城略地,到时候蒙古帝国西边和南边两边受敌,眼前这个礼部大臣有能力对抗么!
  “不许再提这种混账说法!”郝仁对着礼部大臣呵斥道。
  礼部大臣也是蒙古王爷,身份的尊贵不亚于郝仁,大臣笑道:“丞相何必生气,我只是提个建议而已。若是能杀了赵嘉仁,朝廷岂不士气大振。”
  郝仁没有回答,他这丞相此时还势单力孤,没办法对这帮人动手。郝仁只能记下这笔账,等他有机会一定要撤掉这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8/6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