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宋(校对)第5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6/692

  “好。”赵谦应道。
  车辆出发,将赵谦的老婆孩子们送到未来大宋权力中心所在的大门口,看着一片热切忙活的工地,赵谦自己没有进去。在门口给家人办了进入手续之后,赵谦骑马再次前往工作组。
  一路上,赵谦左思右想,好像突然想明白了什么,然后整个人又坠入更深的迷惑之中。想着想着,就到了工作组门口。翻身下马,赵谦有点梦游般走进自己办公室,坐下之后继续想。思绪在大海里畅游,很快就到了中午。
  吃午饭的时候,陈旭阳端着托盘到了赵谦对面坐下,两人聊了起来。陈旭阳直接问:“赵厅长,你觉得李存孝那事怎么样?”
  “我觉得……”赵谦迟疑了。李存孝在赵谦看来是个犯了错的干部,却未必一定是坏人。这在几天前是赵谦不能想象的结果。那时候的赵谦觉得李存孝怎么都看不顺眼,现在赵谦觉得自己看不顺眼和违反法律和政策是两码事。
  “为何?”陈旭阳的语气里面明显是要对李存孝治罪的坚持。
  赵谦这下觉得很不开心。和赵谦不同,陈旭阳的态度明显没变化。赵谦想了一阵,索性直接问道:“陈组长,你觉得李存孝是坏人么?”
  陈旭阳点点头,“当然。这家伙各种卖人情,划分土地的时候也给很多人大开方便之门,收取好处。这厮难道不是坏人么。”
  赵谦本想反驳,却又沉默下来。他发现如果自己不把李存孝当做坏人,貌似就得把陈旭阳当坏人。可是从很多角度来看,陈旭阳也未必就是坏人。想来想去,赵谦只觉得自己找不到理由。这下赵谦后悔了,今天其实应该和老婆孩子一起进去,老婆孩子可以去见老娘秦玉贞。赵谦自己就可以去找老爹赵嘉仁询问。
  有了这个想法,赵谦发现今天晚上去也不迟。想到去见老爹,赵谦脑海里就浮现出想象来。如果见到老爹,提出问题。老爹大概会回答:“你这么说,有什么证据么?”
  “你这么说,有什么证据么?”赵嘉仁问赵谦。
  此时已经是晚上。赵谦在老爹这里蹭完了饭,因为赵嘉仁并不太喜欢在饭桌上讨论公务,赵谦是吃了饭之后才和老爹在书房里面谈起公务。
  整个下午,赵谦都在看公文。此时证据虽然不算特别完备,至少已经有了准备。赵谦就把他看到的卷宗给老爹讲了讲,然后做出了总结,“我觉得李存孝在账目上大概是有问题的。或者收了好处,或者是收了礼金。我觉得这个还轮不到工作组去管那么细,监察部门就可以管这些。我现在是觉得工作组貌似是认为李存孝在故意违反土地国有政策。我以前也这么觉得,现在觉得好像不太是那回事。”
  赵嘉仁没有吭声,只是点了根烟,继续听儿子叙说。这次的工作组本身就是有一票人马请求对河南土改发生的种种事情做出一个纠正。赵嘉仁之所以答应组建这么一个工作组,本心也未必是完全赞同那些人的每一个想法,却很想看看工作组能够做出什么来。
  听着赵谦的讲述,赵嘉仁的想法就落在自己的儿子赵谦身上。如果是新中国的制度,能够爬上前三排的,各个都是某方面的豪杰。赵谦这年龄这水平,顶多还在处长级别摸爬滚打,便是因为大宋现在人口少,受教育人口数量少,他也不过是现在一个厅长而已。
  但是现在的问题在于,大宋并不是新中国的制度。大宋是个皇权国家,就算赵嘉仁怎么推动,也不会进入社会主义共和国制度。在这种时候,赵嘉仁就得考虑让赵谦成为‘开封府尹’。
  一旦赵谦得到开封府尹的头衔,全天下就会知道赵官家正式立储。从此天下就进入稳定期,完全不用担心赵嘉仁死了之后,赵嘉仁的两个儿子开始残酷的夺权斗争。而且赵谦是货真价实的嫡长子,在汉家的传统里,那是正统到不能再正统的存在。
  想着这些事情,就听赵谦问道:“爹,你觉得怎么样?”
  “我方才在想别的事情,你再说一次。”赵嘉仁毫不模糊的说出了他此时的现状。
  赵谦愣住了,他没想到平素非常专注的老爹也会走神。这让赵谦心情大受影响,完全说不下去。
  赵嘉仁看着儿子,心中感叹。然后他说道:“我想的是你在成长,已经到了我期待的某个程度。这次我让你去,本来是想让你好好看完他们的表现,原本是想让你长长见识,最后的考验只是最后看你是否会联署。”
  “联署?”赵谦一愣。他根本没有想到那么远。
  “案子最后一旦定案,你就得联署。当然了,我觉得那时候你要是明白你一旦签字就要有责任,所以我想让你知道这份责任到底有多重。不仅是攸关人命和前程,那都是别人的事情。还攸关你是不是会被人用来当枪使。”赵嘉仁说起非心里话,已经是驾轻就熟。何况这些其实也是赵嘉仁最初时候的想法。他的儿子也不能永远以一个水利专家的身份干下去,总得拥有接掌政治大权的能力。
  在大美利坚生活的那段时间,赵嘉仁在这方面受到了资产阶级专政的洗礼,让他感悟深刻。
  大美利坚是一个邪恶资本主义制度当道的国家,所以这个国家有各种邪恶的制度,有无法克服的制度性缺陷。但是大美利坚毕竟有过黄金时代与镀金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忠诚信徒也曾经殚精竭智的想让资本主义制度万万年。所以在制度建设上也有许多成功的地方。
  譬如,一个人如果有化学专业,有大规模投毒专业能力,单身,受过高等教育,有比较明确的政治理念。哪怕赵嘉仁这种自认为自己是个人畜无害的小白兔,秉持‘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的医生,也会被归入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另册。
  等赵嘉仁明白自己也被某种监控的家伙,于是对社会制度有了顿悟。特么资产阶级是真的害怕人民,和社会主义制度觉得人民是社会主流的制度完全不同。
  但是这样的经历也让赵嘉仁有了别的感悟,在大宋,赵嘉仁就觉得孔子说的对。君子不器。作为普通劳动者,赵谦完全可以当做一个水利专家。作为未来的大宋皇帝,甚至是一个能够接掌赵嘉仁现行制度的官家,赵谦只作为一个水利专家,那是要出事的。
  一个以水利专家自居的皇帝,还不如一个没有专业的皇帝。至少没有专业,他就不会以为自己真的比别人强。
  想到这里,赵嘉仁也觉得和儿子说不下去。今年是大宋334年,赵嘉仁54岁了。按照刘备所说,人过五十岁就不算夭折。死了只是天意,赵嘉仁现在就面对天意。
  赵谦也看出老爹心不在焉的表情。他试探着问:“爹,明天我还能来见你请教么?”
  “当然可以。”赵嘉仁应道。
  “那今天咱们说说别的事情吧。”
  “好啊。”赵嘉仁说完,也放松下来。和儿子说说话,其实也不错。
  见老爹有兴趣聊天,赵谦立刻说起自己最关心的事情,“爹。我娘说给家业,是你先提出来的。真的么?”
  “是真的。”赵嘉仁笑道:“不过你也别高兴太早。我听过一个故事,说有个鸟人天天向上天祈祷,请求神明赐给他一笔钱。有一天,神明对他说,我愿意答应你的要求。不过有一个条件。”
  “哦?什么条件?”赵谦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
  “神明对那个人讲,我要赐给你周围的邻居同样数量的钱财。”赵嘉仁继续讲故事。
  赵谦立刻不吭声了。他瞬间就感觉到这个故事的内容和赵谦他的心情起了共鸣。神明如果肯凭白赐给人钱财,那是一定要刁难一番。赐给很多同样财富,无疑是一种强烈的恶意。而且老爹说这话,貌似有别的意思。
  果然,赵嘉仁继续讲道:“于是那人沉默一阵,说道。请让我失明吧。”
  赵谦苦笑一下。他自己倒不会这么激烈,但是他能理解这位为何要说这样的话。看到别人过得比自己好,那心情当然会变糟糕。想到这里,赵谦突然明白了什么,他问道:“爹,你要给我二弟同样的钱么?”
  “不仅是给你二弟,你妹妹也会得到一千万贯。”赵嘉仁说出这时代很多人大概无法理解的话。
  赵谦这次沉默了。给他弟弟一千万贯,这个还能理解。出嫁的女儿是泼出去的水,赵谦也觉得这个没错。给出嫁的女儿一笔嫁妆,这个没问题。之后再额外给钱,算是什么呢?
  看着儿子的表情,赵嘉仁正色说道:“我知道你不太能接受,但是我还想讲一下理由何在。首先,我们正在制定专门的婚姻法。婚姻法里面规定了婚前财产与婚后财产。亲属赠与的钱财,属于婚前财产,不属于婚后财产。而且我也希望能够让女性们成为劳动者,她们自己的钱财必须得到保护。赵谦,你是否愿意继承我这个路线?”
  赵谦猛然打了个寒颤。老爹的话有点可怕。只要老爹死了,不管老爹生前乐意不乐意,这个皇位就是赵谦的。但是继承老爹的路线,那就是赵谦在老爹活着的时候必须做出的决定。
  沉默一阵,赵谦说道:“爹,你这个会被人利用。我担心的是这个。”
  赵嘉仁正色应道:“赵谦,作为制定政策的人,早就要有这个觉悟。你指出的是大方向。譬如你方才说了那个李存孝的事情,你说李存孝自己肯定利用官位给自己捞了不少。有官位,就会有利用官位捞取好处的官员。但是你接着说,李存孝并不反对土地政策,只是执行的过程中也许有问题。你这么说,就有点明白了政策和执行的分别……”
  赵谦只觉得浑身汗毛直竖,老爹的话打开了赵谦之前一直觉得好像看到,又抓不住的要点。他以前是觉得只有好人好官才能执行正确的东西。这也是文人文官们讲的道理。但是老爹赵嘉仁是绝对不会这么讲的。
  此时赵谦才打开了一条门缝,从门缝里看到了老爹的真心。
  “……赵谦,要确定官员,首先看的是他有没有执行政策。认真执行政策了,这才能往下一步看。如果没有,管你是谁,立刻滚蛋!”赵嘉仁讲述着冷酷的领袖态度。不过说这个的时候,赵嘉仁也有些担心。自己儿子会不会被这残酷的现实给吓住。
第057章
白骨精(九)
  稍微喝了一小口柠檬水润了润喉咙,赵谦继续埋头看最后一份卷宗。这么多天以来,赵谦十几次挑战卷宗。内容还是那么厚,这次却终于挑战到了最后。这份是关于洛阳地区的卷宗,赵谦越看越是恼火,他微微咬着嘴唇,心中杀意大盛。
  把最后一份卷宗看完,赵谦在笔记本上潦草的做了笔记,靠在椅子上把铅笔扔在桌面上。这是老爹赵嘉仁经常做的动作,以前赵谦感觉很有范儿。学着做了几次,却不明白老爹的心情何在。现在赵谦觉得扔下笔就如扔下重担,告知自己艰苦的工作暂告段落。
  桌面上的卷宗乱糟糟的,赵谦本想收拾。以前他就是这么被老娘教育出来的,桌面上很乱代表着没有规矩。不过老爹赵嘉仁就不爱收拾,让赵谦经常腹诽。此时卷宗虽然乱,却不再毫无章法。依照‘政策’‘执行’这个脉络,赵谦心里面‘好人’‘好官’‘坏蛋’之类的标签被毁掉很多。繁杂的内容反倒有序的浮现出来。这种全新的感受让赵谦觉得心里面十分敞亮。收拾不收拾已经不重要。
  怪不得老娘在政务上从来不插嘴,赵谦觉得明白了。想到老娘,赵谦还是不由自主起身把卷宗收拾整齐。没办法,老娘训练的太给力,赵谦的身体几乎是自然而然的就动作起来。
  还是干净的桌面舒服,赵谦忙完之后心里面感叹,乱糟糟的桌面还是不合赵谦的习惯。但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收拾完桌子之后,赵谦内心还稍微有点羞愧。之所以这么容易就想起老娘,就是估摸着老娘应该已经和老婆谈完了,那一千万便是没有到账,至少也有个到账章程。只要一想到这一千万,赵谦就忍不住露出笑容。心中又期待又金帐。
  “赵厅长,开会了。”秘书在门口说道。
  赵谦收起笑容,前往组长陈旭阳那边。陈旭阳脸上没有一点笑容,不仅没有笑容,他的神色阴沉似水。留在驻地的成员一到齐,陈旭阳就说道:“告诉大家一个消息,洛阳那边的工作组遇到些问题。到地方上的工作人员好像失联了。”
  听了这话,赵谦立刻讶异起来。他没想到这时代还有人敢对朝廷派下去的工作组出手。这得多大胆量才行。
  “是谁这么大胆子。”工作组的成员已经有人震惊的问出声。
  陈旭阳神色中都是阴冷,声音也是极为阴冷,“两天没消息。现在还不能完全确定。我已经给洛阳那边的卫戍部分发了电报,请他们派人去寻找。”
  赵谦参加过李云指挥的陕西战役,在洛阳走过好几遭。心中回想起洛阳的地形。洛阳是个盆地,黄河从盆地中穿过。河岸两边土地还算肥沃,也能划拉出来百万良田。很多朝代都会把洛阳当做首都或者重要的陪都,就是看中洛阳的地理形态。
  洛阳连接关中平原和黄淮大平原。在江南没有充分开发的年代,是个非常重要的地方。但是岁月变迁,沧海桑田。随着唐代之后南方海岸东移,加上赵氏南迁引发的江南全面开发。洛阳的地位一再下降。
  却没想到现在洛阳这地方竟然有人敢对朝廷的人下手。那得吃了什么熊心豹子胆才行。
  “什么时候会有消息?”组员追问道。
  “我不知道!”陈旭阳几乎是一字一句地答道,脸色也变得更加阴沉。如果大宋首都还在杭州,洛阳就只是大宋近乎边疆的一座城市。只是有些历史上的名声罢了。
  大宋还都开封,洛阳的地位立刻就从‘边疆城市’变成了接近首都的大城。如果朝廷派出去的人在这种地方都会失踪,朝廷颜面何在。怎么向赵官家交代呢!
  “大家不要急。这等事情既然出来了,我们就稍安勿躁。”赵谦的声音响起。
  见到副组长说话,所有人目光都落到赵谦身上。大多数人都想到,赵谦不仅是副组长,还是官家的嫡长子,当下赵谦缺乏的仅仅是一个开封府尹的头衔而已。一旦赵谦得到这个头衔,他就是大宋的皇储。洛阳的事情大概就没什么不得了。至少赵谦完全可以承担起来。
  赵谦自己也有这样的自觉。朝廷的人若是被当地刁民挟持,朝廷能够选择的手段就非常有限。先找到被挟持的官员,把他们救出来。接着派兵扫荡刁民。除了这么一个路数之外,赵谦也想不出别的办法。
  “当务之急乃是得知人员的下落。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只要找到人,别的就能顺理成章做下去。”赵谦继续说道。
  听赵谦说的四平八稳,立刻有人更激进的发言,“可这帮人好大胆子!”
  “等查出来结果再说。”赵谦继续他的四平八稳。同时心中给那家伙记了一笔。以前的时候赵谦总觉得这种家伙有时候很讨人喜欢,有时候令人生厌。现在赵谦觉得这些家伙竟然是想主导执行政策,很令人讨厌。
  还轮不到这帮家伙说话呢。他们难道想主导军队行动不成?事情到了这个程度,大概一定要军队出动,那时候莫说工作组里的几个人,便是赵谦都不能对军队说什么。大宋的国防与外交乃是由官家直接管理,任何想插手此事都可以视为逾越权力。
  陈旭阳并没有试图对军队说啥,听到赵谦竟然有出来承担责任的意思,他心里面松口气,脸上阴沉的表情也好了许多,“既然赵厅长这么讲,我们就先全力查清人员下落。”
  会议结束之后,陈旭阳又找到了赵谦,“赵厅长,此时实在是意外。”
  赵谦原本没有别的想法,此时却突然被‘意外’两字刺激。便是完全没有理由,赵谦还是忍不住怀疑起陈旭阳到底是知道还是不知道有这样‘意外’的可能。之前少林寺的和尚们竟然敢在嵩山占山为王,大宋就把少林寺连根拔起。寺里的和尚从头到脚换了一遍。现在还有人敢搞类似的玩意,大宋除了剿灭之外,已经没有别的选择。
  但是赵谦莫名的生出怀疑来,会不会是有人设下圈套故意激化矛盾。虽然刁民作乱,自取灭亡。可是被人当枪使,那可就太让人不爽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6/6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