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宋(校对)第4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4/692

  埃及运河与大宋的运河就完全不同。运河两岸不是树林,而是一片广袤的沙漠。极目望去,沙漠根本看不到边。不管这帮年轻人怎么仔细,运河两岸都没有河堤,以至于这帮年轻人开始怀疑,难道松软的沙土比坚固的岩石更能经得住水流冲刷么?
  但是直到这帮人走完整条运河,他们也没机会去仔细观察。虽然运河中有不少船,却没有停下,船只缓慢却不停歇的经过了运河。从风平浪静的红海驶入远比太平洋与天竺洋安静许多的地中海,郝康就再次激动起来。从地图上看,他们已经完成了九成以上的行程,进入了最安稳的一段,再过几天时间他们就能够回到元国故乡。
  不仅是郝康陷入返乡前的激动,其他留学生也一样。大家前往大宋的时候都还是孩子,最初的一两年,想起家就会哭。不过郝康倒是没想到,这返乡的旅途变化很大。船只刚出地中海,他还穿着长袖衬衫。船只抵达君士坦丁堡,衬衫外就加上一件马甲。
  等船进入黑海,迎面而来的北风携带着寒意。看着前后海面上的帆影,郝康一时生出疑问,他是不是回到了大宋的海岸,只有大宋的海岸才有如此密集的航行数量。此时站在船头,感受到北风带来的寒意。全船上下都穿上了在大宋登船时候穿的厚大衣。再向北方进发,抵达元国南方海港奥德赛。郝康他们就被安排进了当地条件最好的检疫站。
  在检疫房间里面烤着火,从墙壁上方的小窗户看出去,能够看到远处山峰上覆盖的白色积雪。郝康搓着烤的热乎乎的手,叹道:“终于在这时候看到雪。”
  大宋也下雪,杭州有时候宋历十月底就会降下初雪。然而南方不太存雪,除了倒春寒之外,宋历二月的时候雪都已经化了。同屋的人也纷纷点头。在大宋生活这么些年,此时才终于恢复了对北方的感觉。坐在郝仁对面的那位同学忍不住吟诵了一段唐代岑参的诗,“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郝康忍不住绷紧了嘴唇。这个‘胡’字让他比较敏感,在大宋看来,胡人就是蛮夷,胡人杀人放火抢掠汉人。但是在郝康看来,他原本和家人在大都城安分的居住,倒是宋国军队一路向北,他们攻陷城市,他们杀人放火。每一天都有大量的‘胡人’被杀,每一天都有大量的‘非汉人’被清洗处决。汉人会觉得胡人可怕,郝康觉得汉人比胡人可怕的多。
  防疫所里面的日子很枯燥无聊,对年轻人更是如此。好在郝康他们都身负重任,大伙都在准备自己如何禀报自己的学业,日子也很快就熬过去了。
  出了检疫所,元国朝廷派遣的人已经在外面等候。郝康等人上了船,沿着第聂伯河逆流而上。如此近距离的看着自己的母国,郝康心中一阵的感慨。河边是密林,不是宋国那种人工栽培的树林,而是真正土生土长的森林。有时候除了密林之外,能看到的就是白雪。只有在那些停船的地方能看到城镇。这一切都与人口密集的大宋完全不同,在大宋主要交通通道附近总能看到一个又一个的村镇,一片又一片的农田。那个超过九千万人口的国家有着仿佛无尽的人。
  几天的风景看完,郝康他们所在的船只抵达目的地基辅。眼瞅着这座元国国都,郝康心中有些遗憾。当年他离开这里的时候,能记得的只有父母和弟弟妹妹。这样的记忆中充满了温暖,在大宋的时候,郝康有时候回想起故乡,想起的是那个有温泉的大宅子。
  现在回到基辅,郝康只觉得一阵陌生。这里既不是大宋,也不是大都,而是一个让郝康印象单薄的地方。他甚至在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从这里出发前往大宋。难道他的家不该是大都么?
  没多久,郝康就看到了熟悉的身影。那是母亲包惜弱。这下周围的一切都变得不再重要,郝康快步上前,和张开双臂的母亲拥抱在一起。这时候郝康终于觉得自己回到了家。
  元国国主郝仁是在王宫见到的儿子,对于儿子能够归来,郝仁也非常激动。他正在和儿子说话,就有人前来禀报,“大王,有钦察汗国的使者前来。”
  “让他们等着!”郝仁愠怒地说道。
  这边刚赶走一个,很快又来了一个,“大王,农业部尚书求见。”
  “爹,你先忙你的。”郝康赶紧说道。
  “好!你先去和你娘说话,这几年她可是想念你的很。”郝仁答道。
  看着长子离开,郝仁微微叹口气,然后叫进了农业部尚书。进入三月,春耕马上就要开始。既然元国在制度上以大宋为师,春耕就不是把几个人随便派去地里。这得大规模的调动牲口,准备农具和人手。一声令下,就得有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到田里。其规模比军事行动要大的多。军事行动最多能够动员起元国不到10%的人口,春耕则要投入元国50%以上的人力。
  在这样的大规模生产之前,当然需要仔细的调查评估。农业部长没有拿出各种巨细靡遗的数据,而是拿出统计之后的数据。便是如此,不同地区的情况也用了厚厚一叠饼状图以及图表下长长的表格列出。
  虽然数据多,农业部尚书倒是意气风发,讲完了安排之后,他得意地说道:“大王,此次春耕一定能够种完这三千万亩地。加上已经种了过冬作物的三千万亩,六千万亩的耕地和牧地,咱们元国五百人口今年一定能吃饱吃好。”
  郝仁听了之后忍不住苦笑。六千万亩地的数目看着很大,但是根据大宋的度量单位,一公顷十五亩。六千万亩地就是四百万公顷。四百万公顷是四万平方公里。郝仁现在治下的领地大概有一百万平方公里以上,看似夸张的数字其实非常有限。
  反观大宋,最新的情报里面,赵官家提出要保住二十四亿亩农田红线。光是这一点就让郝仁知道了两国之间的巨大差别。元国也不敢吹牛自己能开垦出二十四亿亩农田,只要有两亿四千万亩,元国就已经是整个欧罗巴乃至蒙古最强大的国家。
  鼓励了农业部尚书好好干,郝仁就听农业部尚书说道:“大王,此次到底会来多少新的蒙古人?”
  “这个……不知道。”郝仁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他本以为蒙古人来不了太多,百十万大概就到了尽头。元国毕竟只是一个寒冷的北方国家,与温暖的大汗直属领地相比相差很多。没想到的是,自从忽必烈大汗去世之前,就有不少穷困的蒙古人跑来元国。现在这股浪潮是越来越大。短短两年时间,已经有超过两百万的穷困蒙古人跑来。令郝仁讶异的是,他原以为这里面顶多有八十万人是从大汗领地跑来的,实际上也是如此。其他一百多万蒙古人是从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以及钦察汗国跑来的蒙古部落。
  “大王,你觉得到底会来多少人?”农业部尚书带着不安与期待问。
  “谁知道呢。”郝仁只能这么回答。
  打发走了农业部尚书,郝仁让钦察汗国的使者前来觐见。使者跪地行礼,起身之后说道:“王爷,我家汗王派我来,是想请王爷交还我们钦察汗国的逃奴。还请王爷放人回去。”
  郝仁没有立刻回答。他曾经奉忽必烈大汗的命令,带兵平定了钦察汗国与窝阔台汗国的叛乱。这两国当时的汗王与贵族被他抓去献给忽必烈大汗,其中有不少被大汗下令处决。所以郝仁也担心这里面别混有些仇家。
  派人调查过那帮前来投奔的蒙古人,也亲自走访过不少部落,郝仁不知道这里面有没有仇家,却知道趋势这些部落的人前来元国的理由是穷困。如果把元国普通人当成标准,整个蒙古帝国九成五以上的人口都比元国普通人穷困。不仅很多中低级官员的收入比元国普通百姓低,便是中等以上的部落首领每年的收入只怕也不比元国普通家庭收入高。
  想到这里,郝仁说道:“我们已经把一些人送了回去,你们还要怎么样?”
  使者严肃地答道:“王爷,你才送回来了几百人,光我们汗王手下就逃到你这边几万牧奴驱口,其他贵人手下逃脱的更多。还有许多本来给我们汗王和贵人养马放牧的部落,也整个部落的逃到你这边。王爷总得给我们一个交代。”
  郝仁忍不住翻了翻白眼,很想直接对钦察汗国的使者说:“你们的手下逃亡,干我鸟事!”
  而且郝仁也觉得自己这么说完全合乎道理。从大汗领地上来蒙古穷人,是大汗主动要丢包袱过来。郝仁更没有跑去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的领地上招降纳叛。现在钦察汗国的使者一副兴师问罪的表情,其实他应该先跪地向郝仁表示,他们钦察汗国没有管理好国家,给元国惹了麻烦!
  想到这里,郝仁冷冷地说道:“若是让我们帮你们抓捕逃奴,你们准备一个逃奴给我们元国多少辛苦钱?用几头牲口换取一个逃奴?再说,我们也不知道那些人都是哪里来的,凭什么确定那是你们的逃奴?”
  使者听了这话之后却诡异的露出一丝微笑,这表情看在郝仁眼中,让他忍不住警觉起来。然后他就听到钦察汗国的使者说道:“王爷,草原上谁不知道王爷治下的元国富庶。我们哪里有东西赎回逃奴。我觉得不如这样,两只羊换一个人,我们这里逃到王爷治下的人,王爷每个人只用给我们两只羊,这人的事情就此了结。”
  “你想的倒美!”一直坐在旁边的外交部尚书忍不住怒喝起来。按照大宋的制度,国家的外交和军队由官家执掌。以元国的那种水平,他们除了照抄之外也没有别的选择。既然郝仁国主亲自接待,外交部长就是个陪坐。其实外交部长家里也得安排春耕,原本不太想来。之所以到这里的原因是元国国主郝仁的蒙古话说的很不怎么样,而钦察汗国的蒙古话口音又和大都那边的蒙古话口音相差许多。外交部长本想做个翻译的工作。
  现在听钦察汗国的使者提出如此过份的要求,外交部尚书当然不能接受。
  郝仁觉得外交部尚书的反应让他非常满意,看着钦察汗国的使者露出受侮辱的表情,郝仁心情爽快。抬手阻止外交部尚书继续骂人,郝仁自己问道:“你们知道有多少人到了元国么?”
第016章
太子归国(四)
  “元国太子归国?”伯颜仿佛是自然自语般地说道。
  “是的。陛下。”礼部尚书向面前的西罗马帝国皇帝应道,说完之后他又问道:“要不要给元国国主送一份礼物?”
  伯颜没有立刻回答。伯颜的女儿与郝仁的小儿子定下了娃娃亲,自己亲家的长子归国,送份礼物一点都稀奇。伯颜能够坐上现在的位置,郝仁派遣大量兵力,也算尽到了身为亲家的利益。思前想后,伯颜答道:“等郝仁那边正式告诉我们此事,我们再送贺礼。”
  西罗马帝国的礼部尚书对皇帝伯颜的决定很是不解,却也没有多问。伯颜陛下从来不是一个喜欢说话的人,他既然这么命令,下头就得服从。之后礼部尚书汇报了另外的局面,西罗马帝国重建之后向欧罗巴各国发出外交文件,要求得到各国的承认。到现在为止,只有在西班牙南部真神教国家格拉纳达埃米尔国承认了西罗马帝国的建立,并且希望能够与西罗马帝国建立良好的关系。
  伯颜依旧沉默着,并没有对此作出任何评价。作为一个熟知欧罗巴历史的读书人,伯颜心中只觉得有些滑稽。伯颜的西罗马帝国对外宣布不是‘建立’而是‘重建’。按照所谓的法统,现在的西罗马帝国可以主张对前西罗马帝国所有领土的所有权。欧罗巴各国,特别是前罗马行省的地区,譬如前高卢地区的法兰西,譬如拥有了英伦三岛上前罗马帝国哈德良长城南部领土的英格兰。这些地区对于重建的西罗马帝国都充满了戒心。
  历史上,整个西班牙都是罗马的西班牙行省。这个真神教格拉纳达埃米尔国对西罗马帝国重建的庆贺也不知道是缺乏历史知识,还是在北方十字教强大压力下的病急乱投医。
  西罗马帝国礼部尚书讲述着最新局面,“根据最新消息,神圣罗马帝国很快就会决定到底是进攻我们,还是进攻元国。东罗马帝国的皇帝向我们表示,希望能够将东罗马帝国的公主嫁给陛下的皇子。”
  “嗯。”伯颜应了一声。担心礼部尚书没有弄清楚,伯颜补充说道:“告诉东罗马帝国的皇帝,我同意结亲。”
  礼部尚书退下之后,伯颜陛下让等待接见的罗马帝国议会议长与户部尚书叫进来。看着侍从的背影,伯颜陛下盘算着最近的对外局面。原本伯颜担心自己和郝仁会遭到欧罗巴各国的围剿。结果事情比他当时最好的设想都要好。面对北方的元国和南边的西罗马帝国,欧罗巴各国貌似暂时没办法决定先后顺序。如果欧罗巴各国同时进攻南北两个方向,他们的力量就大大分散,并没有办法对伯颜构成威胁。外部问题暂时没有爆发,当务之急就是内部问题。
  很快,身为意大利人的帝国议会议长和身为一赐乐业人的帝国户部尚书联袂进入了宫殿。向着伯颜陛下行礼之后,两人就分坐两边。
  “你们读完了罗马史里面格拉古兄弟改革,还有宋国的《社会契约论》没有?”
  “陛下,已经读完了。”
  “那么帝国议会同意新的议会方案了么?”伯颜淡然问。
  身为意大利人的议长有自己的看法,他试探着说道:“陛下,那是宋国人的著作。陛下要按照那里面的描述来建立罗马制度么?”
  伯颜心里面对这位议长的反应非常不满意。《社会契约论》是大宋皇帝赵嘉仁的著作,由元国的国主郝仁推荐给伯颜。虽然这两个人分别是宋人和蒙古人,但是面前这位意大利人也不是罗马帝国的人。在整个意大利半岛上,制度上比较像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只有被消灭没几天的威尼斯共和国。
  但是伯颜从年轻的时候起表情就不丰富,仿佛是面具一样的淡定表情并没有让这位议长看出皇帝陛下此时并不高兴。议长继续说道:“陛下,元老院的议员应该从现在的意大利贵族中选出。这才能彰显出元老院的尊贵……”
  伯颜转过头,对着侍童做了个手势。侍童马上去给伯颜端来了柠檬水。伯颜又做了个手势,侍童在两位大臣面前放上玻璃杯,给他们先倒上柠檬水,然后再给伯颜陛下面前的玻璃杯里倾倒了散发着蜂蜜和柠檬香气的柠檬水。
  议长连忙停下发言,向拉丁语中‘尊贵的第一公民’表示了感谢。伯颜没吭声,只是拿起柠檬水啜饮了一口。他此时心中满是嘲讽,不管是宋国皇帝或者是元国国主,都比面前这位议长尊贵了不知道多少。但是他们两人都有共同的看法,要和劳动者站在一起。
  现在这位议长看到的《国家契约论》是翻译过来的,伯颜手里那套七本的册子是郝仁赠送给伯颜的,前面两本是书,后面五本都是册子,里面写的密密麻麻全是汉字。在伯颜询问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这本书其实是郝仁写的。郝仁郑重说道:“这书若是我写的就好啦。这是赵嘉仁写的,方才我所讲的东西是书里面讲述的文明分类。我身为蒙古人,读完之后才明白何为蒙古。以大帅的聪明,加上我那点注释,一定能够读懂这本书。”
  一个金发意大利蛮族竟然反对黑发贵人认同的制度,实在是莫名可笑。
  等大家都用蜂蜜柠檬水润了喉咙,气氛显得融洽一切,伯颜开口说道:“就按照之前罗马的制度来走。议员按照罗马帝国公民人口选拔,地方议会是当地一百个公民中选一个人的比例选出,帝国议会按照一万人选一个人的比例选出。帝国元老院从必须从官员中选拔出来,元老数量102人,投票时候若是数量相同,议长的一票作为决定性一票。西罗马帝国的核心是从102名元老中选出的六部尚书与皇帝组成。”
  户部尚书听了这话,嘴角忍不住露出微笑。看着议长那吃瘪的表情,户部尚书心中很是鄙视这个渴望权力的家伙。他只希望议长赶紧服软然后滚蛋,接下来就该六名核心元老之一的户部尚书和皇帝陛下赶紧谈今年的春耕问题。不管西罗马帝国有没有这位议长,所有的人都得靠地里生长出来的庄稼才能填饱肚子。
  议长对这个充满古意的方案很不满意,他的舅舅是前威尼斯共和国的议员,在威尼斯共和国跪倒臣服在西罗马帝国的蒙古军面前时,他们内部正在商讨新的改革,议员只能从威尼斯的600贵族家族中选出。然而尊贵的西罗马帝国第一公民伯颜陛下,却要把罗马帝国的制度推回到一千多年前的罗马共和国时代,这让他非常失落。
  但是罗马第一公民天然就拥有巨大的权力,议长必须服从这个权力。干坐了一阵,看着伯颜陛下并没有改变主意,议长最后只能悻悻的离开。
  等议长走后,户部尚书立刻说道:“陛下,这次春耕需要很多牲口,咱们的战马并不适合拉犁。”
  “先将就一下。我会和元国联络,从他们那里赊一批铁农具。”
  户部尚书眼睛一亮,片刻后又不安地问道:“有铁农具自然好,可咱们怎么还?”
  “蒙古马不太适合拉犁,却还能运点东西。平原上种粮食,山区就多种橄榄。把橄榄卖给宋国换钱。蒙古人善于饲养牛马,牛拉犁,马搞运输。虽然没办法立刻还清,总能给他们一个想念。”
  户部尚书听了之后很想提出些意见,最后却没有反对伯颜的计划。就在他准备听从命令的时候,又听伯颜说道:“另外,开硫磺矿,这也是个财路。咱们罗马人口很多,我会请宋国转让生产硝石的法子,有人说君士坦丁堡的水养人,嘘嘘出来的东西都能沤出好几倍的硝石,我才不信这鬼扯淡。”
  派遣使者是礼部尚书负责,伯颜陛下和户部尚书谈完,又把工部尚书叫来谈了有关硫磺和硝石的买卖,同时询问臣服的威尼斯地区的金属加工业保留水平。工部尚书几乎要拍着胸脯保证,蒙古军只是清洗了威尼斯的上层,曾经为十字军提供大量的武器装备的金属加工业依旧能够正常营运。
  安排了春耕之后,伯颜陛下就回到了寝宫。便是这么一阵讨论,就已经让伯颜感到了疲惫。他已经快60岁了,不管是精力和体力都远不如年轻时代。治理国政不需要上阵拼杀,可大量思考也让伯颜大帅感觉到了疲惫。甚至比打仗都累。
  躺在床上,伯颜睡不着。这让伯颜心中更是不安,以前的时候他不管到哪里,只要有时间就可以倒头便睡。随着年龄增加,疲惫来的快,却没办法很快入睡。这就让伯颜更疲惫。这时候玛利亚皇后走了进来,她脱下外衣,靠在伯颜身边。皇后也已经要六十岁了,加上前些年生了几个孩子,身材更没有年轻时候的吸引力。但是当皇后把伯颜的头放在她的腿上,感受到皇后身上的温暖,伯颜却觉得心中一阵安宁。没多久,他就在这样的温暖中睡着了。
第017章
太子归国(五)
  与伯颜想的一样,元国郝仁根本没期待过伯颜发信庆贺他的长子郝康归国。至于伯颜提出赊账要铁农具的要求,郝仁眼皮都不眨的答应下来。元国有个地区蕴藏着大量铁矿,那里距离煤矿和石灰矿的距离不远,相互之间还有河流连接。西罗马帝国需要的那点铁,根本不在话下。
  答应了伯颜的要求后,郝仁继续把精力放在春耕上。除了忙碌春耕,郝仁还密切关注东欧罗巴平原西边的动向。至少到现在,那边的色目人也在忙着春耕,并没有派遣军队前来。但是这和平脆弱的如同一根丝线,根据判断,战争很有可能在今年下半年,也就是西历1294年爆发。
  西罗马帝国现在有能征惯战的二十万军队,一旦元国与条顿骑士团国开战,郝仁还指望自己的亲家伯颜派遣部队进攻神圣罗马帝国,甚至是法兰西地区,帮助元国减轻压力。
  然而郝仁却没想到,距离他一千多里外的钦察汗国首府,之前被郝仁打发走的钦察汗国使者站在一众钦察汗国贵人面前,添油加醋的讲述着基辅之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4/6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