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宋(校对)第4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5/692

  “我觉得江宁那边大概接下来就会问朝廷要钱。若是江宁成功,大概其他地方也会如此炮制,然后向朝廷要钱。”赵嘉仁给了答案。
  任何基础建设都需要投资,这些投资都要真金白银的砸进去。越是基础建设投资,成本回收速度就越慢。水利投资格外如此,别说没办法直接获得回收,每年还得再投入维护。农部部长也不知道赵嘉仁这是什么意思,就沉默不语。
  赵嘉仁也只是个简单的抱怨,他接着说道:“先把农地税搞好,看看能不能靠农地税赚出来这些钱。”
  农部部长觉得赵嘉仁也许是担心大农场不赚钱,他立刻答道:“官家,江宁的规划的确不错。却不知道江宁地方上的百姓能否干得了大农场的活。”
  赵嘉仁微微一笑,心里面感叹这位农部部长实在是太会做官了。直接就把面对的难题讲出来,省的以后出事找不到自辩的由头。所以赵嘉仁问农部部长,“你觉得百姓为什么要去集体农场谋生?”
  “因为……能多挣点钱?”
  “对。大家就是为了多挣点钱,而效率高不就是大农场的优势么。至于能否干得了,那就看钱是不是够多。我只担心培养不出优秀的管理者,只要有人,就没什么好怕的。”
  农部部长从赵嘉仁这里出来的时候心中满是疑惑,然后他突然觉得很不安。那句‘我只担心培养不出优秀的管理者’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指农部部长不够优秀?还是在含蓄的指责农部部长没有能力培育出优秀的管理者呢?带着这样的心思回到农部,部长蒋英坐在座位上之时已经有了决定,如果这次江宁农业局没把事情办好,直接就下令换人。农业局的工作人员很多都是干部,轮不到农部部长管,农业局局长则是官员,农部就可以解决。确定了自己的解决办法,蒋英终于恢复了镇定。他把农部侍郎叫进来,“西北的部队已经运来了上千吨的胡杨碱,咱们须得加快在那些地方设置机构。胡杨林该归农部管。”
  蒋英关心胡杨碱的事情,赵嘉仁也很关心。军队的效率让赵嘉仁非常讶异,不过一个月就送来上千吨的胡杨碱。然而军队也非常诚实,部队给的报告上讲,胡杨碱很容易取得,一个人拎个口袋一天就能弄到上百斤。对部队来讲,最困难的只是如何把这些胡杨碱送出去。如果黄河能够更好通航,或者恢复了通济渠,就可以从洛阳那边沿着运河直接送到长江。
  基础建设如果能够建成,谁都喜欢。赵嘉仁对此非常明白,这就如那些卖国公知们不管如何吆喝‘高铁,请等等你的国民’。但是人民却不在乎公知们说什么,他们会拼命去12306上抢票。所以赵嘉仁就装作没看到一样,只是询问分析部门,这些胡杨碱成份怎么样。
  分析部门效率很高,他们表示这种胡杨碱中有超过一半是碳酸氢钠。也就是小苏打。其他的是盐分,以及一些可溶性的树木汁液类的东西。这让赵嘉仁非常高兴,碳酸氢钠可以直接用在食用领域。碳酸氢钠用加热法就可以得到碳酸钠以及二氧化碳,碳酸氢钠是两碱中的一种。赵嘉仁再也不用担心大宋的工业用碱。这让他心中再次诚恳感谢伟大祖国的珍贵物产。
  然后赵嘉仁就下令,“先造五百吨肥皂,给江宁送去。”
  负责执行这个命令的工部侍郎梅右乾听到了这个消息,只是微微一笑,接着就执行了命令。与执行者的淡定不同,整个朝廷都有些震动。以江宁为中心的商业体系可以消化掉这五百吨肥皂,五百吨肥皂可以赚到很大一笔钱。这笔钱意味着赵嘉仁对于文璋的态度。朝廷是如此在意此事,却忽略了赵嘉仁另外一个命令,在松江府、福州、广州建立三个肥皂厂。
第155章
龙蛇舞(六)
  兵部每天都会派人去参加晨会,但是这么一个人往往不是兵部的重要人物。因为大宋军队的统帅赵官家是晨会召集人,再去高阶地区没什么价值。所以总参谋长李云只是在刚回京的那两天出席了晨会,之后他基本都在兵部忙活。
  听闻军队的新发现得到官家的重视,李云虽然高兴,也就仅仅是高兴。他感觉到这种功劳就算是再多,对自己也没有丝毫用处。看着李云行若无事的反应,后勤局长不高兴地说道:“参谋长,咱们总不能让别人夺走了咱们的功劳。”
  “功劳?我会请官家给部队表扬一下。”
  “表扬一下也没什么用吧。是不是增加一些津贴?”
  “你这是要让军队经商么?”李云问后勤局长。
  “……这个当然没有。”后勤局长连忙说道。只是说完没多久,后勤局长又试探着问道:“这毕竟是咱们部队打下来的……”
  “部队打下来的什么?”李云盯着后勤局长问。
  可能后勤局长也觉得不太对,迟疑了一下才继续说道:“派兵取碱块,若是咱们自己用就罢了,却是给工部用了。总是觉得咱们吃了亏。”
  “之所以这么做,乃是官家下令。你若是觉得不妥,就给官家打个报告。”
  “打报告总得参谋长你来打。”
  “我不许有这种报告。咱们是军队,又不是生意人。”
  话说到这个地步,后勤局长讪讪的离开了。
  当天晚上,李云到了丁飞家里。两人都算是福州的大院子弟,丁飞也早就约李云坐坐。两人吃上之后就聊起了现在的局势,李云忍不住就不点名的说起了后勤局长的事情。丁飞听完呵呵一笑,“别这位是有什么亏空吧?”
  “什么?”李云一愣。他不点名,也不提具体工作内容,可丁飞这话却让人不得不在意。
  “官家已经出了接任的官员审核上一任官员的制度,若是账目对不上,下任签了字。东窗事发之后,下任和上一任有同样责任。凡是突然间在公事上要弄点啥的,只怕干了点啥。”
  “你这是想当然啦。要么你有什么证据?”李云表示不认同。
  “我已经不做肃奸委员会很久,我知道那是什么单位,出来之后我再也不去联络,也不去问那边的事情。所以我什么证据都没有。只是见多了,忍不住瞎猜一下。”丁飞笑道。
  既然丁飞这么说,李云也就不再说公事。他和丁飞都已经四十岁上下,便是不谈工作,也有许多个人的感悟可以谈。整个饮酒非常畅快。
  第二天李云继续忙活他最新决定的事情,尝试安排更多退役军人能拖家带口的留在河南河北等新收复的地方。突然想起这胡杨碱的事情,李云觉得让退役军人在西北收集这个也不错。他就叫来兵部人事局,让他们做个计划。
  听了李云的政策看法,人事局就应道:“这个最近不行,各地都对退役军人有许多需求,人手不足。”
  “不足到什么程度?”李云很讶异。
  “完全抽不出来人。官家去年开始对于退役军人有命令,人手是一个都抽不出来。”
  这边还没谈出个结果,新任的兵部学社会长苏燕秋又来找李云,要求在军队内部开始‘组建士兵委员会,反对旧藩镇风气’的行动。李云这下有点懵了,这个士兵委员会是赵官家早就提及的一个制度。核心理念就是军官也得接受士兵们的监督,士兵们也得学着自己管理自己。实际上士兵委员会与学社都是要在思想上强调军队忠于大宋,忠于赵官家的理念。如果军队只忠于大宋,忠于赵官家,不管是谁做军官,都不可能让大宋的军队据为己有。
  李云本来有些烦闷,却突然觉得自己已经有了方向。就按照官家命令来做就好。
  反对藩镇,肃清藩镇思想流毒,不仅仅在军队里面在搞,赵嘉仁在报纸上也不断的宣传。与藩镇绑在一起挨批的自然还有画地为牢的地主。只是藩镇乃是硬着批,地主们则被不断的描述他们的种种行径,属于暗着批。
  赵嘉仁本身则让情报局密切注意在江宁发生的进程,最新情报,中元节过去了十五个工作日之后,九十一户地主里面有四十三户地主用各种土地置换的方法解决了四千亩地的罚款问题。剩下的四十八户地主们不仅在为他们手中的九千亩地的罚款在硬抗。他们也没有缴纳今年的土地税,江宁知府文璋已经准备下乡收税。
  然后新消息传来,文璋派去下乡的人员被地主们拒之门外,甚至还有人在冲突中被打伤。在第二天的晨会上,赵嘉仁带着笑容讲述了江宁府征税的最新进展。一众重臣们看着赵嘉仁的笑容,心里面都捏了一把汗。抗税行动对于大宋也不是特么稀奇的事情,但是殴打朝廷干部,那就是直接对抗朝廷。便是在大宋最弱的时候也是要强力解决的事情。
  在沉默中,农部尚书蒋英问道:“官家可否要派兵弹压?”
  赵嘉仁摆摆手,接着让秘书叫了个人进来。只看这位走路的姿势就能确定他是军人出身,赵嘉仁对着众人说道:“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税务总局新任局长朱洪武。这件事会由税务局出面。”
  有些重臣听说过朱洪武,至少并不派来的那位知道朱洪武一年多前是朝鲜军区司令,却没想到这位竟然退役之后去了税务总局。不管知道不知道朱洪武之前身份的重臣都觉得事情不对劲,这帮地主们的反抗力度比当年贾似道搞公田改革还大。当然,也可能是当时大宋局面实在是危急,搞公田改革的几个州府以及两浙路距离临安近,以至于他们反抗的不那么强烈。等距离到了江宁府,地主们的反抗意志可就高昂起来。这些人面对的则是比贾似道更坚定的大宋官家兼丞相。
  “请官家放心,臣家里以前就是地主,断然不会让那些不交税的家伙们胡作非为。”朱洪武回答的干脆利落。
  听了这回答,有些重臣的目光又落到了文天祥身上。这个自称地主出身的朱洪武到底是多大的地主,众人也不清楚。但是众人很清楚文家是江西大地主,在这次行动中,文家可是冲在最前面。
  看着重臣们的表情,赵嘉仁大声说道:“我再强调一次,我对地主个人并无恶意。在我这些年的政策理念中,农田是用来耕种的,房屋是用来居住的,推动社会进步的是生产力,所以任何非推进生产力进步的牟利方式,都不是我会支持的方式。这些抗税的地主对抗的乃是这种基本理念,那些努力搞生产,努力推动生产力进步的人,绝不会引发这样的对抗。地主们有他们的理念,我并不强求这些人都必须信服我的理念,但是在理念导致的冲突中,我不会退让。”
  文天祥听着赵嘉仁的发言,心中颇为感慨。生产力、生产方式、牟利手段都是很容易理解的道理,以前的时候只是没有人如同赵嘉仁这样对官员对干部对军队明确的讲出来。文天祥知道,自己之所以如此坚定的支持赵嘉仁,就是因为他认同土地是用来耕种,通过多打粮食的方式让整个大宋受益,而不该仅仅沦为地主们对佃户实施残酷剥削的工具。这是一个道义问题,也是大宋能否永存的基础问题。
  坚持这种道义就要面对无数反对者。经历了临安总投降之后,文天祥终于明白,便是养士三百年,绝大多数地主们在自己利益和大宋生存与否之间做选择,也会毫不迟疑的选择自己。既然士人靠不住,他们毁灭了之后也许会出现一个更好的世界。
  朱洪武从头到尾都没说话。晨会结束之后,朱洪武就消失在重臣面前。好像他就从来没出现过一样。重臣们只能继续等待江宁府税务斗争的最新阶段。
  段凤鸣对于最新的斗争进展非常苦恼,他们段家本来是认怂了的。缴纳了罚款之后,就赶紧出售粮食,准备将土地税给交了。身为农业局人员,段凤鸣很清楚现在的粮食收购价格,而且也很清楚大宋现在国营粮店的经营,想等着粮食突然涨价的可能性已经不大。趁着现在国家收购粮食,还能节省运费呢。
  然而抗税地主们的联合让段家开始动了心思,他们觉得也许再过一段时间卖粮,能够卖出更好的价格。段凤鸣心里面这叫个无奈,他也不知道为何族里的人就是学不了乖,朝廷能把凶狠的蒙古人打回草原,怎么可能连抗税地主都收拾不了。
  带着这样的心情,段凤鸣对来请他去参加宗族会议的族弟说道:“我今天要加班,实在是回不去。”
  “难道是下乡收税么?那哥哥可得小心,现在下面的人打黑棍的可不少。”也不知道是关心还是嘲讽,族弟提醒着段凤鸣。
  “呵呵,我们这次集体行动,不用担心。”段凤鸣干笑道。
第156章
龙蛇舞(七)
  江宁的秋天很美,天空蔚蓝,林木郁郁葱葱,江宁税务局局长詹启新有些青绿的脸色与现在的风景莫名的搭调以及莫名的搭调。
  站在台子上,詹启新对台下数百人大声喊道:“这次抽掉了各部门的人一起来,大家分成十人一组,每一组里面都有警察局的干部。大家若是再遇到袭击,都要听警察局干部的指挥,千万不要自己瞎跑。”
  官府的人被打,这是多少年都不怎么见到的事情。台下的人们听着詹启新的声音,看着詹启新的脸色,心中也都逐渐生出些斗争的心思。
  “诸位请放心,这次打人的吕家庄,我们已经派了警察大队,以及附近村子的民兵前去抓捕。我可以对大家保证,他们完蛋了!吕家这次若是不交出行凶的凶徒,他们家上下所有人都要来枷号示众。若是还有人敢胡作非为,大家就以自己安全第一,先退回来。我在这里向大家保证,那些人的全家一定会带着木枷在江宁府的街头哀嚎一个月!”
  段凤鸣听了这话,觉得心里面好受许多,最初听到有凶徒袭击税收官员,他都觉得有些人大概是要造反。然而想到自己的家族,段凤鸣却又觉得心里面有些不安。他不喜欢家族长老那种颐指气使的作派,不过段家若是被枷号示众,段凤鸣也觉得难以接受。
  正说话间,有人跑到詹启新面前对詹启新说了些什么。詹启新立刻脸上露出了极大欢喜,他大声喊道:“诸位,我们现在就去北门,吕家庄的人已经压到了!”
  众人没想到这么快就抓到了吕家的人,既然敢袭击官府的税务人员,众人都觉得怎么也得是桀骜不驯,甚至是想当反贼的人。如此简单的便被抓住,好像不太对。立刻有人急匆匆的想去看,但是这里毕竟是有规矩的。在各队队长的吆喝下,官员干部们很快就恢复了秩序,列队前往北门。
  在北门口等了一阵,就见到有人押着一队人过来。那些人手都紧紧绑在背后,脖子上拴着深套,被串成一大溜。只要他们走的慢点,旁边就有人用鞭子抽。段凤鸣看了一阵,心里面就有些忍不住生出怜悯之情。要是没见到那两名被打得头上好几个伤口,差点连命都保不住的税务人员,段凤鸣大概还觉得这些人被官府恶意捕捉的百姓。
  这么一队人走过江宁街头,就引发了许多人前来围观,官员们也就先撤离现场。他们明天就要出发前去乡里。
  晚上一回家,段家的人已经等在段凤鸣家里。这次前来邀请的人姿态比较低,无论如何都要让段凤鸣前去族里会面。见了面,族里的人就仔细询问起有关收税的事情,明显将此事当真。段凤鸣也只想赶紧讲完后赶紧回家,加上这次的事情本来也非常简单。
  “现在虽然开始收缴土地税,却是到元旦之前缴纳就行。这次去就是对那些不交罚款的贴告示,表示他们家的某些土地已经被官府圈走。他们若是在拍卖之前去缴纳了罚款,土地还能拿回去。若是不上缴罚款,土地就不归他们了。所以我们也不是去收税,而是去送信。”
  “凤鸣,我问你,你说个实话。假如说文知府这次根本不管这些,甚至能够帮着地主说话,那税务局还敢收税么?”长老问道。
  段凤鸣以前考虑过这个问题,从现在看,真正推动强力税收行动的的确看着像是江宁知府文璋。想了一阵,段凤鸣说道:“可是文知府可是坚定的要收税,要执行朝廷新制度。想说服他,并不容易。”
  “若是文璋不当这个江宁知府,就不会有这样的事情?”长老继续确认。
  再次思忖,段凤鸣摇摇头。“文知府也只是执行朝廷的制度,若是朝廷制度不改,换了个别人还是得干这些。却别只是别的人有没有文知府干的这么彻底而已。”
  “那制度文璋的哥哥文天祥建议的么?”长老神色认真询问现在段家官位最高的段凤鸣。
  “那是官家定下的制度,和文天祥没什么关系。”
  “你确定?”看得出,长老对于段凤鸣的情报并不是特别信赖。
  “我们每次都搞学习,讲述那些制度都是怎么回事。这次的税收以及农业管理,都是官家的意思,是要让大宋土地都能最大效力的生产出粮食。粮食产量高了,大宋的天下也能稳定。”段凤鸣做着解释。他个人还挺认同这个解释,一个和平富裕的大宋挺好。
  长老们对于大宋的和平富裕貌似没有丝毫兴趣,他们低声谈了几句,接着问道:“这次官府收了地之后,还能有什么圆转余地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5/6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