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宋(校对)第3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2/692

  呯!这人后背中了一枪,踉踉跄跄冲了两步,就跌倒在地。李芳芳脚步不急不慌的走过去,对着地面上的那人开口说道:“这地道在外面的出口在哪里。”
  那人不知道是吃痛,还是有什么别的想法。只是呻吟,却说不出话来。呯的一枪,这人也被击毙。
  秦莫欢也不是没杀过俘虏,但是面对李芳芳这等冷静的杀发,他也觉得脊背上一阵阵发冷。万一李芳芳是营长……这个念头冒了出来,让秦莫欢打了个大大的寒颤。虽然此时是夏天,虽然因为着火,庄园里面的温度上升一些,秦莫欢还是觉得从心而发的寒气让他整个人都如在三九天气。
  “别杀我,我说,我说!”一声哀嚎传来,听声音,这位被吓得够呛。秦莫欢心里面大大的松了口气,可是有投降的,这就意味着冷血处决可以结束。
  既然有人招供,秦莫欢就带着部队开始搜索朱家大院。大院里面道这不少尸体,都是男人。走过后院,看得到一些丫鬟婆子蹲在墙边瑟瑟发抖。李芳芳虽然对男性敌人毫不留情,对于女性倒也颇为宽容。走了一圈,看到没什么敌人的迹象。那些洞口都被仔细看守起来,朱家人逃进地道,看样子不容易再次杀出来。
  刚走回内院,就见到营长进来。秦莫欢忍不住说道:“营长,这李连长在外面杀完了么?”
  营长看了看秦莫欢那有些不忍的表情,叹道:“秦连长。李连长家里遭过不幸。你可不要乱说话。”
  秦莫欢看看周围没什么别人,压低点声音说道:“李连长真的是李璮家的人。”
  营长点点头,“这能有错么。当年她母亲也算是山东的豪门,李璮造反之后没多久,李连长的母亲就带着还在襁褓里的李连长回了娘家,隐姓埋名。这才算是逃出条性命。”
  秦莫欢的年纪是听说过李璮之乱,那时候河北的汉军世侯们被集结起来组建起了讨伐李璮的部队,秦莫欢家也有人参加了讨伐李璮的战役。杀光了李璮全家之后,蒙古军还对李璮的部下进行了一番杀戮。据秦家的长辈回来所讲,真是杀的人头滚滚。
  看着秦莫欢不吭声了,营长说道:“秦连长,李连长也不爱滥杀,她只是发过誓绝不放过那些汉奸。河北的汉军世侯与她家都有灭门之恨,这个朱家也是当年的汉军世侯。咱们就少说点。”
  “上头不会责怪么?”秦莫欢问起了他最担心的话题。
  “上头?我大宋不杀汉人,却不会放过汉奸。李连长手段虽然狠辣些,当年黄河战役之时,宋军清洗汉奸的时候也差不太多。而且李连长是赵官家当年曾经问过的李璮家后人,咱们也别说太多。”
  听了营长的解释,秦莫欢终于有了点概念。原来这位李连长能够与众不同,可不仅是因为她身为女流。能被赵官家亲自过问的人,谁愿意得罪。而且宋军对河北本地人也不是那种宽大无边的政策,汉奸的家人大概就只能认命。
  明白了一些关键,秦莫欢这就带着自己的部队出了内院。他觉得也能理解以李芳芳的武功,为何现在还只是个一个连长。有这么一个连进行杀戮就够了,若是李芳芳当了营长,这部队还不知道怎么待下去。秦莫欢觉得自己未必能够如李芳芳这么残酷的杀人,当他违逆了李芳芳连长的杀戮命令,天知道会出什么事。
  部队也开始调动。有人招供出口,部队就前去查询。根据之前了解到的情况,这朱家庄地下坑道纵横,也不知道有多少里。部队也不愿意冒险,大概只能先这么守着。并且赶紧派遣人员送消息给师部,希望师部派遣人员前来帮助剿灭。
  消息很快就送到直沽寨,又从直沽寨送到了宋军在河北的新中心大都。得知敌人竟然挖了这么多坑道的消息,李云忍不住对朱重八师长开了个玩笑,“老朱,你本家挺能干。”
  朱重八根本不以为意,这年头姓朱的人多的很,加上南北之间隔绝了一百多年,一个河北朱家庄与高邮朱家到底是什么关系,谁能搞得清。而且也没有任何理由去攀附这门亲戚。所以朱重八笑道:“河北和陕西的李家也不少。”
  李云听了之后越是哈哈一笑。朱重八说的没错,陕西的李家可不少,在攻略陕西的时候李云可没少杀追随了蒙古人的李姓家族。而且李云吃了几次与蒙古联姻的地主的诓骗后,下令宋军不放过那些与蒙古人结亲的地主。杀戮之后还要在乱葬的土坡上立个木牌,写上‘汉奸狗贼葬身之处’。
  玩笑也开过了,李云上将大声说道:“河北汉军世侯从金国末年就在河北肆虐,想来他们也不会迷途知返。这次我们不要怕累,一个个的剿灭。彻底解决了这些人,才能有我华夏的朗朗乾坤。”
  听了这个看法,一种将领们纷纷点头。彻底剿灭河北各路地方豪强的命令就这么轻松的通过。
第040章
南北两路西进(一)
  赵嘉仁暂停会议,看了来自河北的电报。等赵嘉仁看完之后,礼部尚书熊裳叹道:“官家,若是我们的电报能拉到东罗马……不!能拉到我们所到的地方就好了。”
  “嗯。我们一定能做到。”赵嘉仁答道。
  文天祥也忍不住点头,“电报实在国之重器。若是以前就能有电报,哪里还会有那么多败仗。”
  赵嘉仁对文天祥这逻辑不清的感叹只是呵呵两声,就算是大宋以前有了电报,只要那个制度不改,只怕很多失败也未必就能避免。他对熊裳说道:“此次前往东罗马的团队目的乃是弄清楚东罗马的局面,为我们以后西进打基础。我已经对他们讲过,他们的功劳就在于提供了真实的情报。你们礼部也需要给大家解释清楚怎么收集情报才是真实的。”
  “是。”熊裳答道。此时熊裳心里面充满了对赵官家的感情,熊裳派在农学院学养马的堂弟回家亲自召开会议,认清了局面的熊家总算是摆脱了土财主的侥幸心态,把丝绸给出光了。加上了运输费,稍微亏了那么一点点,却也完全在熊家能承受的范围之内。此时赵官家别说让熊裳加强本职工作,就是让他投身激烈的战争,熊裳都不会觉得有啥问题。
  “这件事抓紧。我会调派蒸汽车船给大家乘坐。想来蒙古人大概也会向西。”赵嘉仁说道。
  在蒙古首都和林,忽必烈跨上身材高大的阿拉伯战马,对着部下说道:“向西。”
  说完之后,忽必烈看了看跟在他身边的伯颜。知道此时大宋在西边天竺洋领域扩张的蒙古贵人很少,但是在忽必烈大汉的目的地伊尔汗国则深刻的体会到大宋的船队到底有多生猛。伊尔汗国的领地包括以前的波斯,波斯少量产丝绸,宋国船队带来大量便宜丝绸,把波斯丝绸生产者冲击的摇摇欲坠。
  忽必烈大汗收回目光,催动高大的阿拉伯马出发。现在的忽必烈大汗已经是个胖大的老年人,蒙古马大概不太容易轻松驮着大汗赶路。
  大宋礼部的派遣人员乘坐的船只走海路。先乘船抵达宁波,蒸汽车船逆风而行,在福州、泉州、广州等港口补给。再绕过琼州,在交趾大大补给一番,抵达暹罗。如果只有人员的话,这些人就会下船,经过百十里的陆路抵达天竺洋,在天竺洋那边乘坐船只出发。
  现在礼部的船队上装满了送给东罗马的物资,不方便搬运,就继续乘船南下。沿着中南半岛抵达进入马六甲的瑞宋海峡。
  这一路上,大家闲聊的时候,海事局的人员就感叹,若是能在暹罗南边的太平洋与天竺洋之间开辟一条运河,就不用向南跑,绕几千里的远路。使团的首领杨从容就问开辟运河的难处在哪里。海事局的人员回答:“没劳力。”
  杨从容对此倒也能理解。大宋现在正在修建两条运河,一条是山东运河,一条是恢复通济渠。朝廷就有不少讨论,认为这两条运河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赵官家若是强行开凿,只怕就会重蹈隋炀帝覆辙。在国内开凿运河尚且如此艰难,在这遥远的新南疆,实在是没那样的财力物力搞开辟。
  过了瑞宋海峡,杨从容发现一直没有扬帆的蒸汽车船终于挂起了帆,就见每一片船帆都吃饱了热风,前部鼓鼓的仿佛塞进去了硕大的拳头。连船头上的斜桅杆上都挂起了帆。即便没什么航海经验,杨从容依旧能感觉到船只顺风顺水,在天竺洋的海面上如同烈马般奔行。
  稍一请教才知道,在大宋船队抵达的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中,唯独北印度洋与众不同,在冬、夏季风作用下形成季风环流。从10月至来年3月~4月,亚洲大陆被强大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所笼罩,在北印度洋海面,盛行东北季风,这时,海水主要向西南流动。南赤道暖流的北分支和沿非洲海岸南下的东北季风海流汇合东转,形成赤道逆流,形成北印度洋的逆时针环流。
  从5月至9月,由于西南季风的作用,形成相当强大的上升流,形成北印度洋地区的顺时针环流。
  以前大宋的夏天也是南风,碰上印度洋的南风,往来贸易大概是一年多一次。现在有了蒸汽车船与沿海的港口与灯塔,大宋终于可以摆脱这些限制,选择最有利的航海时间。
  不过是一个月时间,船只就抵达了红海入口处。大宋这边红海南入口处停下。红海西边叫做南瞻部洲的大陆海角上有一个大宋的据点,在这个据点附近的海岛上也有大宋的据点。稍加补充修整,船只继续北上,没多久就抵达红海北岸。
  在一路上,杨从容发现这些航线上的船只好像都很畏惧大宋的船只。据说大宋的船队在这里坚持‘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应对。任何对大宋船队表现出敌意的船只都必须击沉。现在弄到大宋船只在海上没朋友,只要看到海船硬帆上那巨大的‘宋’字,其他国家的船只就要尽可能避开。
  海事局的人说,大宋船队并没有去主动袭击别国船只的兴趣。杨从容自己是不太相信这种话,就礼部得到的消息,海事局是很认真讨论过在天竺洋实施‘航线管制法’。‘航线管制法’本是针对太平洋的大宋法律,法律规定凡是没有向大宋申请并且核准的船队,不允许在大宋的港口停泊补给。大宋海军有权在大宋航道上逮捕乃至击沉一切非大宋海事局核准的船只。
  若是这个法律在天竺洋实施,大宋船队可能要先将天竺洋里面所有非大宋船只全部逮捕或者击沉为止。
  礼部当然没资格对海事局说三道四。杨从容的腹诽也仅仅存在于杨从容的肚子里。而且大宋在天竺洋耀武扬威,一旦登上陆地就没那么牛了。礼部代表团人数有五十人,其中有三千套钢甲,十五万匹丝绸。靠着五十人来运输,大概他们可以把人生中的好几年花在运输上。
  既然自己运不完,就得和当地人合作。统治埃及的马木留克王朝的官员带着一种傲然的表情接待了大宋的使者。双方最初的时候先是一番讨价还价,马木留克王朝的官员表示,必须得收四成过路费。
  大宋取消长江上的过路费以及海上的费用不过几年时间,杨家当年红火的时候,因为杨淑妃的关系被官家给集体安排工作,其中不少工作都是收税之类的肥差。杨从容从小就听说过一些与此有关的内容,四成的过路税到底是高还是不高,杨从容的看法比较保留。
  但是在此时,杨从容的人都没怎么说话。此时的核心关键与四成过路费无关。众人觉得最大的问题是马木留克王朝有没有资格向大宋收税。轻轻转过头,杨从容看着负责引领红海航线的海事局年轻干部,就回想起这位不久前那发自内心的话,“杨团长,我们一定会配合你们把马木留克王朝的底细弄清楚,尽早请我大宋天兵前来剿灭。这帮鸟人还敢向我们收这么重的税,大家早就恨得牙痒痒了。”
  杨从容觉得向大宋收税就是死罪,未免有点激烈。便是三佛齐,大宋也没过彻底屠灭。但是这种感觉,貌似也挺不错。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确定收三成。等官方的事情讲完,气氛就轻松起来。杨从容等人拿出早已经准备好的美酒、布匹、钢质刀剑等礼物送给负责官员。官员的表情与公务场合那种傲居就完全不同,贪婪再也不用压制,这位直接就提出了诸多要求。还是三成,但是可以多运。其中的一成要归这位贵族官员所有。
  到了运输的时候,这位官员指派了大量民夫前来帮忙。负责的几个家伙一开始颐指气使,各种想多算。知道怎么应付这些人的官员直接塞给他们一些好处,才算是让这帮能把一数成十的家伙恢复了正常的数数能力。
  好不容易押运着货物上路,杨从容忍不住怀疑自家亲人是不是在大宋国内也干过这样的事情。如此不要脸的勒索行动在杨从容看来真的是令人羞耻,他只能希望自家亲人没干过这样的事情才好。
  刨除掉这些被勒索的东西,大宋的人员总算是把物资搬上了船。这些船上一看竟然是些倭国人,也有些宋人。大宋已经在地中海有了自己的势力,若是在地中海再请当地水手,大概也就不剩啥利润了,甚至连自己的小命都保不住。地中海这边的海盗盛行,很多船只上的人员是不是海盗,仅仅看运货者的实力有多强,能否成功追杀那些私吞他们货物的人。
  见到这些面孔,杨从容总算是放下心。不管大宋有多么跋扈,至少跋扈的大宋讲信用。说灭满门就会灭满门,说送货就会送货。
  经过两天航行,大宋的船只终于抵达了东罗马首都君士坦丁堡。
第041章
南北两路西进(二)
  1282年,凡是到过大宋泉州的欧罗巴人都称其为光明之城。到过杭州的欧罗巴人都目眩神迷的称其为上帝之城。
  便是从上帝之城到了君士坦丁堡,大宋礼部赴君士坦丁堡的使者团也被君士坦丁堡所震动。这座城市的核心并非是一片平原,而是好些山丘。君士坦丁堡别名“七座山丘的城市”,因为该市的老城是由东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建于七座山丘上,以与罗马的七座山丘相映衬。由于伊斯坦布尔在被十字军掠夺之前有着极高的重要性和丰厚的财富,所以君士坦丁堡的另一个别名是Vasileousa
Polis(“众城市的女王”)。
  那些精美的城防建筑多用石头修筑,虽然看着没有大宋的城墙宏伟,却有着另外的感受。走近观看,那些石头上还雕刻了许多雕塑与图案,足以证明这座古城的悠久历史。
  在城门口前来迎接的是东罗马帝国皇帝的重臣,带领的自然是亲卫。看着亲卫们身上的熟悉钢甲,杨从容心里面感觉好了不少。光是这些就证明之前的情报没错,东罗马帝国需要大宋的援助。
  使者先请杨从容前往皇宫,那位皇帝在皇宫里面高居宝座之上。杨从容不得不违心的跪下,在大宋可没有这样的无聊事情。据说只有蒙古蛮族才逼迫人采取这样的礼节。
  东罗马皇帝身穿紫袍,还有诸多精美的花纹。杨从容一看就知道那是大宋生产的,虽然花纹是东罗马的特色,可那种刺绣的手段明显是苏杭的技法。根据收集的情报,杨从容没开口。这时候高居皇位的那位皇帝对侍从说了句什么,侍从高声说道:“大宋的使者,你带来了大宋皇帝的什么信息。”
  侍从声音高亢,一听就是宦官。杨从容学过拉丁语,只是还不熟练。旁边有翻译讲述,杨从容判断自己的听力水平只能听懂五成左右,然后他用汉语答道:“尊贵的皇帝陛下,我大宋皇帝让我带来大宋与东罗马之间的友谊。”
  之后的对话就比较仪式化。整体要表现的完全是套话。只有送上礼单的时候,这位皇帝才非常认真的看了一番。等杨从容觐见完毕,他领受皇帝旨意,倒退着走出大殿时,礼仪大臣和宫廷仪卫用拉丁语高唱“诚如是!诚如是!诚如是!”
  等杨从容刚出来,就有人在外面等着。一看那没有胡须的脸,听了那嗓门,又是宦官。宦官领着杨从容绕过正殿,向后面走去。没多久,就到了一处花园。在这里没等太久,那位东罗马皇帝终于出现了。
  现在的情况就属于私人会面,大家的礼节就削减到最简单。单膝跪地敬礼之后,杨从容就坐到了东罗马皇帝身边。现在东罗马的皇帝安德罗尼库斯二世是之前复国的皇帝迈克尔八世的儿子。
  这位年轻的皇帝看着来自东方的使者,眼中都是好奇。而杨从容则赶紧送上了礼物,这位皇帝看着这件紫色长袍,最初有些不解。不过看了片刻,就看出了一些端倪。之前的紫袍使用了刺绣工艺,这件紫袍上没有任何刺绣。拿起来仔细抚摸,安德罗尼库斯二世确定自己没有搞错。入手处平滑细腻,而那些花纹又那些精致,根本不像是在一块布上染出来的。
  此时周围的贵人和贵妇才看出端倪来,这件紫袍在许多人手中传递,他们一个个啧啧称奇,这个局面登时就看着融洽起来。
  杨从容心里面有点失望,若是在大宋,赵官家对这些玩意根本不会在意。大概就是说一声,“好精致的东西,谢谢。”然后就会讨论其他事情。
  就在杨从容对比的时候,却听年轻的东罗马皇帝说道:“我看礼单,上面写着有两千套铠甲。”
  “是。”杨从容答道,心里面倒也松了口气,这种关心至少证明东罗马的年轻皇帝对军队有兴趣。
  “可否现在就送进来。”东罗马皇帝说道。
  “如果是皇帝陛下所愿的话。”杨从容答道。这本就是送给东罗马皇帝的军事援助,给了这位皇帝也是应该的。
  这话一出,立刻就有人反对。杨从容一直是通过翻译来交谈,他虽然能听懂一些交谈内容,但是对方貌似并不这么认为。就听反对的将军说道:“陛下,何必如此着急。”
  那位皇帝则带着年少气盛的态度说了些什么,好像是说‘朕愿意,就要做’之类的话。杨从容装作没听懂,心里面则是不明白这交谈是啥意思。最后皇帝貌似压制住了重臣的反对,杨从容也就写了受领,让皇帝的使者与杨从容的部下一起前去搬铠甲。
  留在花园里面的人继续说话,大家请杨从容讲述着从大宋到东罗马之间的漫长旅途,还有旅途中遇到了什么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对杨从容印象最深的事情自然是马木留克王朝的刁难,包括杨从容在内都觉得大宋不该受到如此刁难。
  谈及到这件事,就见东罗马帝国皇帝和重臣的表情都变得难看起来。想来一直遭受马木留克王朝侵袭的东罗马帝国对于这个生死大敌非常忌惮。又过了一阵,这位皇帝就起身说自己要先去换上那件珍贵的丝绸长袍,接着就在内侍的服侍下离开了花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2/6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