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宋(校对)第3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0/692

  虽然不知道伯颜是怎么做的判断,忽必烈还是应道:“就靠你了。另外,你怎么看郝仁。”
  “便让他留在当地弹压。郝仁从来不爱当蒙古王爷。”伯颜回答的非常简单。
  虽然此时心情低落,忽必烈还是被这话给逗乐,忍不住‘呵呵’笑了两声。伯颜在经常让人感受表现到幽默,虽然他本人未必就是要逗人开心。就如这话,很多人都会担心郝仁会在草原自立,而这帮人也会认为郝仁差不多就是个汉人。
  很明显,伯颜就没有这样前后矛盾的观点。他也认为郝仁是个汉人,正因为有这样的看法,伯颜就觉得郝仁对于在草原自立毫无兴趣。在草原称王是蒙古人的爱好,可不是汉人的爱好。
  如果没有真金方才的那番话,伯颜的话就是简单的陈述。有了真金方才的话,伯颜的话让忽必烈不得不发笑。
  此时马队已经驰出圈外,只留下几个重茧般的东西在校场中央。忽必烈看下去,就见真金带人前往查看几个孛儿只斤家的贵人是否已经死掉。看着儿子有点紧张的身影,忽必烈心中又是一阵恼怒。
  二十几年前,赵嘉仁不过十九岁。那时候忽必烈与赵嘉仁在鄂州大战,蒙古伤亡过万。赵嘉仁年纪轻轻就已经杀人如麻,自己的儿子查看个死人竟然还会紧张。真的是滑稽!
  就在此时,侍卫长王东陆引了人过来。那人见到忽必烈之后立刻跪倒,将文书双手托上。忽必烈接过来一看,原本细细的眼睛更是咪成一条细线。他转头看向伯颜,板着脸说道:“宋军正在猛攻直沽寨。”
  伯颜听了之后没说什么。他早就估算过宋军何时会进攻,估计着应该是四月份,没想到宋军居然这么早就动手。
  此时宋军的前兵部参谋长,现在的山东战区司令郑捷坐在城内的司令部中。部队是昨天凌晨开始登陆,到了傍晚就结束了所有战斗。现在宋军的攻城战早就有了好些套路,直沽寨也不是什么不得了的大城。在城外修筑起些高台,火枪手上高台压制,步兵们同时长梯攻城。整个下来就这么简单。
  唯一的问题只是如何处置城内俘虏。直沽寨作为和蒙古大汗指定的与大宋贸易口岸,城内有好多人口。宋军迅雷不及掩耳之的攻击也没给他们留下逃跑的机会。
  郑捷虽然很想立刻进行甄别与清洗,但此时更重要的是发动对大都的进攻。宋军又不是蒙古军,让宋军搞无差别屠杀,那会大伤士气。
  “部队还没下来完?”郑捷问参谋长。参谋长无奈的摇摇头,此次一共来了五个师。第一批的是两个师,两万人。结果第一批登陆的三千人都已经攻克直沽寨一整天,两万人还没能全部下船。
  “怎么会这么慢!”郑捷忍不住抱怨起来。其实他也知道不该抱怨,但是他忍不住。大宋这些年海上的理念正在出现变化,其中之一就是对港口的看法大不相同了。以前的港口都是在浅滩,登陆的小船很容易在落潮的时候停在浅滩上。等涨潮的时候,登陆的小船就可以回到海上,回到远洋的大船旁边。
  直沽寨就是这么一个地方。然而在当下的大宋,港口的概念变了,港口设在深水地区,要修建远远探入水中的码头。这样的话,大船就可以直接停在码头旁边,人员通过跳板上下船只,货物则利用码头上的吊车来装卸。整个效率提高了好些倍。
  跟着郑捷攻打直沽寨的两个师都是在海州登船,采用这种模式,两个师只花了一上午就登船完毕。现在两天了,两个师硬是没能全部下船。
  参谋长知道有些事情也记不得,大船是不能和小船一样在落潮的时候搁浅在海岸上。因为大船的重量大,一旦搁浅,自身重量就会把船只压坏。现在除了按照旧模式登陆等待之外,大家也没别的办法。
  “司令,我们是不是让红巾军抓紧北上?不要管那么多了,猛扑沧州。我们也派人去接应他们。”参谋长拿出了之前的一套计划。
  “没有电报,无法有效指挥。”前兵部参谋长郑捷叹道。在大宋境内的时候,宋军的调度非常方便,相隔万里,情报通讯也不过是两三天时间。相隔千里,熟练的电报员甚至能让通讯时间在一小时内完成。
  在战场上,一小时往往只是一个营级单位完成一次调动的时间。
  但那得是大宋这样基础建设非常完善的国家,在河北,千里之外就是另外一个世界了。
  不等参谋长说话,前总参谋长郑捷说道:“我等就好好的准备猛攻大都。一旦攻到大都城下,我军三万人定然能够攻破城墙。”
  参谋长对这话很赞同。大宋就是有击破任何城墙的能力。别说三万人,哪怕只有两万人,甚至只有一万人,宋军也有把握击破任何城墙。所以参谋长问道:“司令,接下来怎么做?”
  “让他们先把草绳卸下来,部队开始修建兵站。”郑捷答道。说到这里,郑捷突然眉头一展,他笑道:“那些俘虏也不能让他们闲着。让俘虏也帮着修兵站。正好省了我们不少兵力。”
  得知宋军攻打直沽寨,蒙古大汗忽必烈立刻就把防御工作交给伯颜大帅,他自己开始准备西迁的工作。派遣郝仁西征,本就是西迁的前奏。只是忽必烈没想到郝仁居然这么能打,用了一年时间就解决了西迁路上的重大敌人。现在正好可以专心考虑西迁事宜。
  伯颜大帅也乐得摆脱了麻烦事。他接过防御重任之后,并没有立刻派遣救兵,而是派遣大量侦查骑兵。这个决定很正确,直沽寨没有守住的消息很快就传来。如果急急忙忙派遣援军,就如同肉投馁虎。
  接下来,有关直沽寨那边的消息连续传来。宋军如同黄河战役一样,开始修建兵站。
  在黄河战役中,宋军每隔三十里,就修建一个兵站。这种兵站呈现方格形状,让宋军可以任意在兵站间往来。确定宋军继续采取旧模式,伯颜大帅下令严密监视,同时命令将直沽寨与大都之间的百姓迁移到大都来。
  这个命令是用蒙古语下达的,蒙古就是蒙古包,好移动。大汗或者部落首领下令集中,大家拆了蒙古包,放上蒙古大车就走。原本看着蒙古包云集的地方,转眼间就变成了空空荡荡的无人区。
  蒙古骑兵执行这样的命令之时,发现汉人村落并不会这么轻易就迁移。对于不愿意迁移的汉人村落,蒙古骑兵只能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砍杀,杀完之后把尸体投入水井与河流,全力污染水源。然后撤离村落。
  看到那些从上游而下的尸体,本来想从河里取水的宋军可是恶心坏了。消息很快就送到了郑捷这边,司令部里面的众人也都是第一次遇到这等情况,除了放声怒骂之外,貌似也没别的办法。
  宋军之前要么是被蒙古军打,或者是和蒙古军野战。这种深入蒙古核心统治区的经验基本为零。除了放声大骂之外,他们也真的没有别的办法。大家从来没想到战争居然能到这么令人恶心的地步。
第002章
河北开战(二)
  春日的田野上,一支支纵队向着南皮前进。有些纵队服饰比较统一,有些纵队服色驳杂。秦莫欢带领的纵队三人之一穿着钢甲,三分之一穿着瘊子甲,还有三分之一则是驳杂的服色。虽然比不了宋军直属部队清一色钢甲,比起其他红巾军纵队,已经全面超过他们。
  秦莫欢很想快点赶到南皮去,然而部队因为穿甲的缘故,速度没办法提起来。看着那些杂兵们牵着驮着装备的毛驴和骡子奋力赶路,秦莫欢就把埋怨的话咽回肚子里。
  蒙古人的无人区并不是真的啥人都没有。蒙古军还占有了不少据点,譬如南皮这样的城池。现在秦莫欢的部队数量有一百二十人人,和一年前差不多。然而以前的一百二十人中,能留到现在的不足六十。新加入的六十人则是一年内加入的两百人中剩下来的。
  之所以穿着铠甲行军,就是因为有过好几次的经历,秦莫欢认为接下来的战斗胜券在握,就将甲胄由负责运输的杂兵承担。虽然秦莫欢的部队行军速度提高一些,但是遭到突袭的时候就没办法更有效迎敌。比机动能力,蒙古骑兵比步兵强了不少。那些蒙古骑兵依托据点作战,让红巾军遭受了不少损失。秦莫欢用鲜血换到的经验之一,红巾军的友军靠不住。指望他们进行预警,还不如靠自己。
  部队赶到了南皮城下之时,已经在军队建立起战部队与辅助部队的秦莫欢部是最早抵达的几支部队之一。这几支部队的都有自己的共同点,装备普遍比较好。部队里面牲口较多。另外,人人脖子上都带了红巾军标志性的红领巾。
  到了南皮城下,秦莫欢指挥部队在联络员引领下进入阵地,自己带了副手公孙复前往中军。宋军的直属部队人人都是钢甲,走在宋军中军里,秦莫欢发现自己的钢甲并不显得特别独特。值得秦莫欢自诩的则是他的钢甲胸前以及左右臂上的三道红杠。
  军队如果有标准铠甲,怎么区分就是问题。红巾军采用明显的标志来区分。所有红巾军成员都带着红领巾。伍长是小队长,一道杠。两道杠的中队长指挥二到五个小队。能指挥上百人队伍的则是三道杠的大队长。
  进了中军大帐之后,就看到好几位带着四道杠的总队长。他们都是红巾军中能够指挥多支红巾军部队的将军行列。带着四道杠标志的刘宠将军向秦莫欢点头示意,秦莫欢点头回礼之后,目光落在新的林登万将军身上。红巾军有个小规矩,红巾军本地最高指挥官佩戴四道杠,都以林登万将军自称。虽然在战争中,四道杠会发生折损,却因为这个制度而出现了‘不死林登万’的传说。
  此时大帐里头已经排好了座位,秦莫欢坐在交椅上,看着那几位四道杠,心里面就很憧憬。虽然刘宠将军告诉秦莫欢,只要他好好干,很快也能成为四道杠。可这等事情说着容易做着难。
  很快,会场里一半以上的位置已经满了。时钟的指针也走到了上午十点的位置。随着钟鸣声响起,张世杰将军快步走进大帐。他身上铠甲的前胸和两臂上装饰着五道杠的标志,也是所有红巾军里头唯一的五道杠。
  往主位上一坐,张世杰就用纯正的河北话说道:“诸位,今日我们攻打南皮。不过南皮里面的一部分汉人守军准备起义,虽然不能信他们,却也姑且听听。”
  听到可以拿下南皮,众人脸上多数露出了兴奋的神色。张世杰继续说道:“朝廷此时已经派兵跨海进攻直沽寨,然后从直沽寨进军大都。我等接到消息,要我们北上攻打沧州。却不知道哪位首领愿意一起北上?”
  “某愿前往!”秦莫欢与另外三名首领同时答道。他们互相看了几眼,都确定大家是跟着宋军最紧的几支队伍。
  此时其他人才纷纷应声,到场的首领中大概有六成都表示愿意北上。宋军对于时间要求的很严,说什么时候开会就会什么时候开会。来迟到的就不能入场,等会议结束之后得到会议结果。因为这样,有些部队气不过,干脆脱离了红巾军的队伍。但是宋军并没有因此有什么放任,依旧我行我素。
  看这帮人的态度,张世杰笑道:“既然如此,愿意随我军北上的,打下南皮,分了战利品之后,就先不要回去。”
  “遵命!”秦莫欢等人大声应道。
  谈完这些事情,张世杰就讲述起攻打南皮的手段。虽然有汉军号称要当内应,却没必要完全信他们。此次部队还是先建起回回炮来轰破城墙,接着前去参加战斗。
  分配完任务,秦莫欢就与公孙复两人离开。回去的路上,秦莫欢正在憧憬未来北上的战斗,却听公孙复说道:“秦兄弟,你觉得为何朝廷一直没有攻下南皮这样的城市,反倒是一直领着咱们破那些蒙古贵人的庄子?”
  “刘宠将军不是讲过么。那是为了能够拯救汉人。若是把城池破了,蒙古只怕就会杀人之后逃到北边。与其这样,还不如留着蒙古人的城池。而且咱们这一年来参与了这么多行动,也救出来了十几万人。”秦莫欢答道。
  听了这个完全按照宋军看法表达的内容,公孙复微微摇头,“秦首领,我总觉得这里面有点啥事情。你想,蒙古人搞无人区,我们要在无人区里面开辟通道,设置交通点。蒙古骑兵则搜杀咱们的交通点,这又死了多少人。若是直接挥军北上,岂不是早就赢了么。却偏偏将咱们放在前头厮杀。”
  听到这话,秦莫欢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他声音不爽地问道:“公孙复,你这是什么意思?”
  见秦莫欢如此认真,公孙复连忙笑道:“我没别的意思,只是觉得咱们死了这么多人,却只是换来这些铠甲。秦首领,咱们兄弟的确是要打蒙古人,可是打完蒙古人之后呢。现在大家已经觉得这大宋的朝廷只领着咱们打仗,却不给许下封赏。兄弟们心里头可是觉得他们做事不地道。这总得给咱们兄弟们许下些好处才对。”
  这么一讲,秦莫欢也觉得有点心虚。公孙复说的没错,外来作战的大宋总要给跟着大宋作战的这些人们许点啥才对。蒙古人南下之时,许给了汉军世侯诸多好处。虽然后来逐渐收回,至少汉军世侯们真的在地方上风光了几十年。
  现在的宋军虽然打仗很猛,也从来不逼着秦莫欢这样的军队去填坑,宋军也从来不对秦莫欢等人许下什么。大宋乃是朝廷,打跑了蒙古人之后,他们当然就拥有了河北。可原本就是河北人的秦莫欢他们又能得到什么?
  不过这些念头只是闪了一下,秦莫欢就大声对公孙复说道:“我们乃是为汉人打仗,虽然现在我们没得到什么许诺,但是宋军仁义。我等以后绝不会被亏待。你看河北那几十万被救出的百姓,现在一个个安居乐业。光是这份阴德,我等子孙就享用不尽。”
  公孙复被秦莫欢的声量给镇住了,暂时不再说什么。不过秦莫欢自家知道自家心事,若是声音不这么大,秦莫欢的内心也会有动摇。
  红巾军各部此时刚排好阵列,就见到南皮城内竟然升起了黑烟。没多久,就有传令兵下令各部缓缓向着南皮城进发。直到众军逼到城下,城墙上依旧没有任何动静。秦莫欢参加过进攻德州的战斗,他心中一惊,立刻下令部下攀爬上城。部下还有点担心,秦莫欢就亲自上梯子。
  好多人都看着三道杠的秦莫欢在毫无保护的情况下顺着梯子爬上城墙,翻过城墙。自始至终都没遇到城上敌人的袭击。秦莫欢的属下也跟着上城,又过了一阵子,城门处发出声响,没过多久,拿着武器对着城门的红巾军众人看到,城门缓缓打开。
  秦莫欢并没有任何欢喜,他继续打开城门之后,先出城叫上了自己的部队。等其他人欢呼着冲进去之后,才带着大家进城。城内局面果然如秦莫欢所料,在城内的宽广出堆满了尸体。这些都是城内百姓,均被绳索捆绑后集中屠杀。街上的惨状与一年多前的德州城别无二致。蒙古人从来没有真正经营河北的打算,当他们丢弃这里的时候,就要进行最无情的屠戮。
  看着这悲惨的局面,秦莫欢只觉得浑身仿佛堕入火窟,浑身上下火烧火燎的难受,他转头对紧跟在他身边的公孙复森然说道:“只要能杀光这帮畜生,我就觉得很值!”
  公孙复这些年也见过不少蒙古人制造无人区时候的暴行,但是这样的大屠杀却只见到了两次,这两次都是蒙古人在撤退前对他们曾经占有的城市实施的屠杀。此时公孙复见到秦莫欢那要吃人般的表情,突然回想起之前秦莫欢说的话,“刘宠将军不是讲过么。那是为了能够拯救汉人。若是把城池破了,蒙古只怕就会杀人之后逃到北边。与其这样,还不如留着蒙古人的城池。”
  在这血淋淋的事实面前,公孙复不得不承认,秦莫欢说的是对的。蒙古人绝不会给汉人留下任何东西。
  很快,秦莫欢等首领又被叫到张世杰这里。此时张世杰神色无比难看,他哑着嗓子说道:“我受骗了。那些说要投奔我们的所谓汉军都是汉奸!他们先约定了投靠我们的地点,接着蒙古骑兵突然就往那边逃走。我们没能拦得住。”
  秦莫欢原本以为城内的汉军是反水之前被蒙古人发现,没想到所谓的汉军本身就是一个大大的骗局。
  没等秦莫欢等人说话,张世杰声音沉痛地说道:“咱们接下来打沧州,我把话说在前头,此次不管有什么人出来说了什么。咱们都要死死围住沧州,绝不让任何人逃窜。你们听到了么!”
  “听到了!”众人都大声回答。此时脸色难看可不止张世杰或者秦莫欢,见到了蒙古人屠杀的所有将领脸色都一样的难看,也都一样充满了愤怒。秦莫欢心中不仅有愤怒还有羞愧,他为自己之前心中质疑大宋军队没有强攻的战略安排感到羞愧。
  张世杰重重点头,“好。那么明日我等就进军沧州。拿下沧州,我们距离直沽寨就只剩下两百多里地。到时候与朝廷兵马联络起来,定然不会放过这些蒙古人!”
  当天晚上,宋军和秦莫欢等部队根本就没有进城搜索战利品。面对那样如山的尸体,只有很少数人才有心情去寻找值钱的东西。
  第二天一早,部队就再次出发。大家都脚步急促,对秦莫欢来讲,早点离开这样的地方是某种解脱。若是一直留在这样的地方,秦莫欢害怕自己会做噩梦。
  部队出发之前自然要派人联络。此时德州已经是大宋在黄河以北的坚定据点,已经铺设了有线电报。骑兵赶回德州,没多久,电报就将消息送到了济南,再从济南发向其他地方。其中一路是先把消息送到东营,再从东营派遣送到直沽寨。
  就在张世杰的部队走出去一百里地,还有一百里地才能抵达沧州城之前,直沽寨的郑捷司令就得到了消息。这下司令部里面就最新局面展开了讨论。
  “我们还是派一支部队去接应一下吧?毕竟红巾军可没什么攻城手段,靠那回回炮,啥时候能够攻破城墙。”
  “可蒙古军的骑兵已经阻挡住了我军的侦查骑兵,没有情报,怎么打仗。”
  两派人针锋相对,很明显是不前去接应的一派占据了上风。
  郑捷听的心中不爽。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不懂行的什么都不知道。新的宋军到现在为止,也算出现了不少自认或者公认能打仗的将领。大家也经常讨论最高统帅赵嘉仁的战争理念,私下甚至会讨论最高统帅赵嘉仁的战争天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0/6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