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宋(校对)第3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7/692

  “你让那人回去告诉天童禅寺的方丈,不要这么不知进退!”秦玉贞愠怒的命道。
  等侍女离开,秦玉贞站起身,心里面更感觉到不快。她的丈夫既然靠自己坐上了至尊的宝座,这个宝座一定会传给她的儿子。打江山已经不容易,守江山更难。亲眼看着丈夫这二十年来东奔西走,殚精竭智。秦玉贞也能理解丈夫赵嘉仁为何对长子赵谦有些失望。
  想到这里,秦玉贞干脆就去里屋换了衣服,前去厨房做饭。也许是因为不需要再为做饭之类的事情烦心,做饭反倒成了秦玉贞平日里用来调节心情的手段。
  赵嘉仁中午按时回到了家中。等饭菜上来,他就笑道:“这鱼是你做的吧?”
  “嗯。我也想给你做点吃的。”秦玉贞应道。
  “辛苦了。”赵嘉仁答道,接着先给妻子夹了一筷子鱼,自己才夹了鱼肉吃起来。
  吃了两口,赵嘉仁笑道:“你做菜的水平见长啊。”
  “都是从报纸上学的。还有在妇联,也有各种烹调课。那些大师傅们手艺才叫高明。”秦玉贞笑道。
  看着妻子那种欲言又止的表情,赵嘉仁笑道:“你不用担心大郎的事情。”
  “你……怎么知道我想讲大郎的事情?”秦玉贞有些讶异。
  “因为我也在考虑他的事情。我当然是期待大郎能文武双全,不过这也是我心太急。以前的时候就没有教过他军事方面的事情,怎么能现在就要求他比那些有天份的人做的更好。幸亏我没有把他带在身边,不然就是揠苗助长。”
  对于自己的错误,赵嘉仁说的很爽快。看到了报告之后,赵嘉仁心里面当然不高兴。和那些父母一样,赵嘉仁当然希望孩子能够比自己更强,期待和现实之间有这么大的落差,赵嘉仁当然觉得难以接受。然而想了两天,赵嘉仁也只能实事求是的承认,这个世界并不围绕着他来旋转。
  秦玉贞与赵嘉仁当了二十年夫妻,两人之间也颇为相爱。自然能看出赵嘉仁这话发自真心,这下秦玉贞心里面不爽,她忍不住就想给赵嘉仁添堵,“今天天童禅寺的方丈又要给我送礼,我本想着大郎的事情,被他这么打扰,心情很是不快。”
  赵嘉仁笑道:“别看现在闹得欢,小心秋后拉清单。”
  “什么?”秦玉贞没想到赵嘉仁居然给出了这样的回答。这套顺口溜一样的说法竟然让秦玉贞没听明白。
  此时赵嘉仁已经吃完了饭,他唱着:“我不告诉你。就不告诉你。”起身离开餐厅。
  当天下午,赵嘉仁召开了学社会议。到了年末,各种会议很多。学社总社的成员们都身负要职,看着注意力都不是特么集中。
  赵嘉仁敲了敲桌子,引起了众人的注意,接着说道:“诸位同志,今天我要讲的很简单。学社中凡是有信鬼神拜寺庙的,统统开除学社资格。”
  学社成员们有些还在写东西,有些则是注意力不够集中。听了这么简短的话之后,一时也没有反应。赵嘉仁接着说道:“我讲完了。”
  当然,也有人听的认真。想加入学社并不容易,被开除出学社资格对于这帮有心上进的人,可是沉重的打击。赵官家突然告知他要毫不留情的开除人,认真听话的人都呆住了。
  熊裳属于只听清楚‘开除学社资格’这几个人的人,他连忙问道:“官家,能再说一遍么?”
  “学社中凡是有信鬼神拜寺庙的,统统开除学社资格。”赵嘉仁流利的把话重复了一遍。
  这次所有与会的人都打起了精神,听了这话,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看着沉默的众人,赵嘉仁继续流利地说道:“关于学社成员是否去了去寺庙,我准备接受举报。在这些方面,风闻奏事也不坏。另外,官员们也得整顿。凡是官员前去寺庙,要降低评级。当然,我觉得咱们也应该组织人去寺庙参观。省的大家没见过寺庙,感到好奇。”
  等赵嘉仁简短的讲完了内容,下头又是一片沉默。赵嘉仁看了看众人,接着说道:“若是你们没有意见,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这帮学社成员都知道如果让赵嘉仁这么轻松的通过如此条例,事情可就大了。开除学社资格绝非轻松的事情。同样是尚书,是不是学社成员,就有巨大差距。所以熊裳忍不住开口了,“官家,为何要如此?”
  “因为,这世界上没有宗教场所宣传的鬼神。至于死后世界,你们谁给我拿出一个实实在在的案例出来,证明死后世界存在。几千年来,这些说法虚无缥缈。若是一样东西几千年都拿不出实证,那就说明不存在。而有人却利用这些牟利,这是我们决不能答应的。所以,学社自己首先要自清。”
  赵嘉仁早就有了准备,所以讲述的非常流利。
  熊裳觉得跟不上赵嘉仁的思路。虽然鬼神之说并没有办法被证实,孔子也不语怪力乱神。但是真的让大家一举否定鬼神的存在,便是有之前学社唯物主义的课程,熊裳也觉得难以接受。皇帝是天子,若是天子否定鬼神存在,他还能叫做天子么?
  “官家,这等事只怕百姓听了会觉得不合情合理。”有人说道。
  “我们是学社,又不是普通百姓。学社自有学社的规矩,当然不能和百姓相提并论。”赵嘉仁讲述着。
  对于真正的无神论,便是在21世纪的中国也不是绝对主流。在中国的主流人群里面,大概是不相信宗教所讲的那些神神鬼鬼的存在。而且年轻一代基本都有现代民族主义的态度,对于宗教并无好感。
  但是,这些人不信那些被宗教宣传出来的神神鬼鬼,却不等于他们自己没有神秘主义念头。人类不是全知全能的,未知的世界那么多,最初创造出鬼神理念的时候,也是把这些说法当做对于未知的解释。
  所以赵嘉仁态度从容,准备和大家好好的谈谈。
  “官家,这祖宗在天有灵。难倒就能否定么?”
  “祖宗在天有灵,是我们后天学习到的理念。是我们自己对于变动世界不能接受的时候,所以需要一个不变的定锚。用来方便给我们自己定位。所以我不是要大家变得不是人类,而是要求学社成员通过学习,确定不信鬼神的无神论理念。在这方面,我要求学社成员能够独善其身。”
  有人提问,赵嘉仁回答。记录员则刷刷点点的做着记录。最初的时候,说话的都是那些对这个反弹明确的学社成员,等到这帮人说完,那些没啥反弹的也慢慢的不吭声了。
  这时候,一个人站起身说道:“官家,我信元始天尊。”
  “不能改了么?”赵嘉仁问。
  众人目光都落在说话的那人身上,这位是户部的一位官员。此时他的脸几乎抽搐起来。最后,就听这位声音枯涩地说道:“官家,我素来敬仰官家,所以不能对官家说谎。”
  “你也不用着急。我这次准备在总社先进性一次培训和辩论。你和总社的人一起来学着,等到我们学完,再说之后的事情。”赵嘉仁答道。
  很多以为赵嘉仁会立刻处置这位的官员们都明着或者在心里长长的舒口气。然而他们接着就听赵嘉仁说道:“若是学习之后,还是不能明确表态,不能明确保证的,到时候统统取消学社成员资格。”
  众人都知道赵嘉仁不打诳语,他既然这么讲,那就是真的要做到这个程度,于是所有人的表情都变得难看。
  赵嘉仁并没有说大话。之后他立刻就在总社召开了学习。第一件事就是宗教史。
  不管是闪米特三邪教,或者是佛教、道教。这些都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都具有其历史。赵嘉仁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发现,那帮真正信教的,都只相信宗教里面讲述的那些历史。譬如闪米特三邪教,都是如此。
  到了二十一世纪,还有新三邪教的博士,写了证明大地是平的论文。因为这样的论文才符合经文里面所讲。
  在美国,宗教势力强大,无神论们是不敢公开表达其世界观的。所以不少美国佬是认为地球的历史只有七千年,一切都是七千年前,某个人在六天里面创造了世界,第七天休息了。
  但是无神论,或者不认同宗教的人,他们学习的都是基于事实的宗教史。譬如,某某年,某某干了啥,宣讲了啥。
  正是基于这样的宗教史,所以反倒不会去信教。这是一个看似笑话的事实,‘真正研究宗教史的都是无神论者’。
  但是这么搞,首先得有对宗教的研究成果才行。如果赵嘉仁只是自己胡咧咧,起到的完全是反效果。好在中国人文丰富,资料很多。有赵嘉仁提出基本立论和理念,后面的事情倒是可以继续做。
  作为资料员的刘景文,也在好几年后终于见到了一些他以前的同僚,譬如熊裳。但是刘景文什么都没说,他没想到有朝一日他竟然会走到这样的地步。不仅地位发生巨变,更是为宣传无神论而效力。
  熊裳也没和刘景文说什么,然而再见到的刘景文的当天晚上,熊裳就出现在刘景文家门口。看着面露讶异的刘景文,熊裳笑道:“刘兄,可否一起喝一杯?”
  说完,熊裳抬起手,向刘景文晃了晃他带的两瓶好酒。
第184章
短暂和平的终止(十六)
  自从赵官家能够用离心法将糖蜜从甘蔗汁中分离出来,朗姆酒就开始大行其道。熊裳尚书给刘景文带来的乃是上等朗姆酒,入口甘甜,带着柑橘的芳香。这两位进士浅酌慢饮,对这种最新口味的朗姆酒有很高评价。
  当然,两人也说些互相关心的事情。刘景文虽然知道熊裳是来套话的,而且也不想对熊裳说太多,所以刘景文只是把课程上会讲的内容告诉了熊裳。
  熊裳并没有说太多,等半瓶酒下肚,熊裳笑道:“没想到刘兄已经是宗教史的大行家。”
  刘景文一愣,他这几年主要干的并不是宗教史,而是对于汉代制度的整理。大宋文人都有自己的文化专攻方向,或者说主要搜集方向。这次从事宗教史也是突然赶鸭子上架的结果。
  然而对于进士而言,大多数时候都得靠感觉。听了熊裳的话,刘景文觉得熊裳大概是想通了什么。不然的话熊裳不会露出这种恬淡的表情。刘景文忍不住问道:“却不知熊尚书想通了什么。”
  “嗯,至少在官家当政期间,不会有祠禄官。”熊裳讲出了他的想法。
  宋初,大臣年老不能任事者,亦常命为祠禄官,不理政事而予俸禄,以示优礼。神宗熙宁后,整顿吏治,凡疲老不任事者,皆使任祠禄官,王安石亦欲以此安置反对派,祠禄官人数渐增。
  现在赵嘉仁赵官家要求在学社里面清洗信教份子,自然不会再任命祠禄官。熊裳虽然稍有卖弄,有些话他还是不想说。他本以为赵官家是现在才想起要对宗教场所动手,但是回头看,自从福州小朝廷建立以来,赵官家就已经取消了祠禄官。那时候熊裳只是以为赵官家对于宋奸和不坚定份子非常不满,不想再给他们发放退休俸禄。
  当然,熊裳并不想说这么多深刻的东西。而且当着不坚定份子刘景文的面说官家对不坚定份子的处置,也太不合时宜。
  刘景文并不是学社成员,当然不知道学社内部讨论。听了熊裳所讲,他也只能就事论事的接着说道:“若是没有祠禄官……就只能靠退休金了。”
  这么一说,熊裳心里面更是确定了赵嘉仁的心思。之前大宋朝廷已经制订了退休制度,把这个因素也考虑进去的话,就没什么好怀疑赵嘉仁此次决定的核心想法。
  看着熊裳深以为然的表情,刘景文忍不住对朝廷的政策指摘一下,“官家这次是铁了心要清理信教的人,会不会被那些和尚道士趁势乱来?”
  “乱来?怎么乱来?煽动信众和官府对抗?”熊裳开始装傻。身为尚书,他当然知道赵官家要求宗教场所的土地纳税。那些和尚道士们若是真的能咽下这口气才怪。很多宗教场所不仅拥有上万亩的田亩,有几座山的土地也不少见。按照这个面积纳税,熊裳就只能呵呵了。
  刘景文毕竟离开官场这么久,他以为刘景文只是觉得朝廷现在手中军队力量强大,而且赵官家身为马上皇帝,在使用武力的时候不会有丝毫迟疑。刘景文就说道:“熊尚书,若是官家一味的无视百姓看法,我觉得不妥吧。那些和尚道士在百姓中声望很高,官家能对他们动手,难道还能对百姓动手不成?”
  熊裳微微一笑,先端起酒杯给刘景文敬了一个,喝下之后才说道:“若是百姓,自然会守法。若是一被煽动就和朝廷刀枪相向,这就不是百姓,而是逆贼。我大宋为何要对逆贼和颜悦色?”
  刘景文听了之后觉得自己对熊裳这种洋洋得意的态度很不满意,于是说道:“难倒熊尚书就不信鬼神么?”
  “哈。”熊裳被刘景文的这种态度给逗乐。笑了一声之后,他却忍住了解释的冲动。原本的时候,熊裳也以为赵官家要大家绝不相信有鬼神。经过学社培训之后,他才明白赵官家反对的是宗教宣传的鬼神。更直白的讲,赵官家绝不接受宗教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如果要熊裳完全否定祖宗的在天之灵,他当然会反对赵官家。然而只是让熊裳不去相信别人编造出来的神神鬼鬼,就完全在他能接受的范围之内。但是熊裳并不想对体制外的刘景文说这些。
  喝完之后,熊裳就告辞了。第二天他继续去参加学社总社会议,有过几天,学社总社的培训结束。到了人人过关的时候。
  第一个上台过关表态的乃是户部尚书孙青。到底是吏部乃是天下一部,还是户部作为第一部,以前就有不少看法。不过在赵嘉仁赵官家自揽相权的当下,户部的独立性就比吏部要强。孙青孙尚书第一个发言,他神色有点紧张,在众人目光集火下,声音稍显颤抖,“鬼神不可信,祖宗不能忘!”
  听了这话之后,熊裳眼睛一亮,忍不住就为孙青尚书鼓掌。有人带头,一众高级官员也纷纷鼓掌。在大宋,官家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所以士大夫们反对官家的决定很常见。现在这种赵官家一声令下,大家都得服从的局面是绝对另类。此次终于有人敢表达个人理念,还是大家能够接受的理念,自然会得到支持。
  孙青看到这么多人表达支持,脸上透出些红润。扭头看向赵官家,就见赵嘉仁神色毫无波动,静静的看着孙青,等着他后面的言辞。那种冷静让孙青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孙青很清楚自己和赵嘉仁之间的实力差距,更清楚这帮尚书们有多实际。在他们认同的地方,当然就支持孙青。一旦离场或者利益不同,这种支持建立的情谊顷刻就会土崩瓦解。
  打起精神,孙青继续做自己的过关报告。接下来的报告就很无趣,孙尚书对于宗教进行了一场抨击。连‘宗教是精神上的麻药’这种话都给抄袭了,整个就是对培训的读书笔记。那帮被第一句经典言论吊起胃口的尚书和重臣们很快就索然无趣的听着,甚至有人开始忍不住打起了哈欠。
  但是自己听别人的过关报告之时打哈欠,不等于自己写的时候就有什么新意。除了孙青之外,其他人连第一句‘鬼神不可信,祖宗不能忘’都没写。和鬼神相比,官位明显重要的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7/6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