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宋(校对)第2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3/692

  在沈括的年代,一领纯正的瘊子甲的确可以当做传家宝。现在的大宋,有了搅拌炉炼钢。有水力机械轧钢,合格的甲片只是大量生产的零件。这次给红巾军送去的甲片就是瘊子甲甲片,皮革也处理的非常好。至少刘宠觉得已经没有能比那个更好的护甲。
  “让你去你就去。咱们情报局里面也没人懂甲胄。”负责人淡然说道。
  刘宠能够接受这样的解释。宋军现在顶多是战场上在胸口位置装个胸甲。而且行军的时候,不少火枪手甚至把这玩意给丢掉了。真的是远路无轻重,哪怕是三五斤的东西,背着走百十里路之后,都会看着就生气。若是担心蒙古人的弓箭,就不妨好好练习提高射速,这才是解决蒙古人的最好手段。
  见识了兵部提供的瘊子甲之后,刘宠才知道原来甲胄可以制作的这么复杂。宋军胸部垫的钢片和甲胄一比,根本不是一回事。
  中午在食堂吃饭。刘宠这次终于习惯了新的吃饭办法。大家不用锅蒸,而是把竹筒竖着切开,里面放进去淘洗好的大米。把切掉的那部分盖上,放进做好的架子里。
  这些竹筒都被放进靠近锅炉房的一个箱子里,从锅炉房里面引出的管子往箱子里通蒸汽。蒸出来的米饭不糊,不焦,软嫩可口。刘宠家的社区就提供这样的服务,一锅下来也就是十来分钟。买蒸饭的票核算下来,比自家烧煤蒸饭便宜。更是节省大量时间,刘家已经有段时间不再自己蒸米饭了。刘夫人的评价是“省了我好多事。”
  没想到情报总局也已经有了这样的东西。刘宠一问才知道,最先使用这些的并不是民间,而是从朝廷开始实施,之后才推广出去。
  “却是为何?”刘宠问和他一起吃饭的一位副处长。
  副处长毕竟是情报总局的人,对这些内幕有了解。他答道:“官家讲,若是我们直接推广到民间,民间当然将信将疑。然而官府只要先用了,民间就不再担心。他们知道,官府总不会坑自己。”
  噗哧!刘宠笑出声来。这话说的如此坦荡直白,而且具有如此的说服力,真的是令人不得不佩服。更重要的是,官家的话里面隐隐暗示着官府以前对百姓的哄骗,这样的小小恶意很容易就让刘宠感觉认同。
  饭菜美味,还很便宜。若不是因为下午要去兵部看铠甲,刘宠其实很想吃撑。但是他在外面奔波这么久,知道吃撑之后会带来太多问题。现在的他可不能闹出事端来。
  下午和情报总局的人一起到了兵部,在小操场上见到了新式铠甲。这一看,刘宠就懵了。这种甲竟然是完全由钢板制成,而不是那种用皮条串起来的瘊子甲。
  甲胄摆了不少,大家上去实验了一下,发现这种铠甲其实是个组合型的。前胸三个部件,肩甲六个部件,肋下五个部件,背后两个部件。各个部件可以拼起来,根据不同的身体结构组合成一件合身的铠甲。
  刘宠越尝试越来劲,在他的印象里面,铠甲是落后冷兵器时代的产物。自然是比较轻视。现在虽然还觉得冷兵器时代落后,却觉得铠甲本身也有技术含量。正组装间,突然有人跑过来把头头们集结起来。就见头头们兴奋的问答片刻,兵部的把兵部的人都给召集起来。情报总局的就来了两个人,副处长激动地说道:“官家可能要来,你身上可带了什么利器?”
  “利器?”刘宠懵了。他在黄河战役的时候曾经亲眼见到过赵嘉仁好多次,此时能够再见到官家,心中激动,完全没想明白利器和见官家有啥关系。
  强行收回思路,他心里面隐隐的不高兴起来。在黄河战役的时候,在赵官家身边的人各个都有能够行凶的‘利器’。还有不少人干脆就荷枪实弹,随时能够投入战斗。然而大家心中除了洋溢着对赵太尉的敬爱之外,什么别的想法都没有。
  不过刘宠还是说道:“没有利器。我倒咱们总局,带什么利器。”
  “嗯嗯。也是。”副处长应道。
  话刚说话,就见有人开始接掌各个门口,没多久,赵官家在一众人等簇拥下进到了小操场。
  再次看到赵太尉,刘宠的激动之情难以形容。这位大宋的统帅带领着大宋在几年时间里面就让蒙古的虚弱完全展现在刘宠这样的一线人员面前,刘宠之所以如此勇敢的到河北去,就是因为他明白蒙古的失败已经是必然。
  对于带着大家走向胜利的统帅,刘宠心中只有敬爱。
  带着这种敬爱之心的人并非只有刘宠一个,在场的基本都是军人,他们对赵官家的感情相差不多。赵嘉仁也已经非常习惯这样的目光,他此次前来主要是想表达一下对张世杰的器重。而且这个铠甲的设计本身,赵嘉仁也出了力气。
  赵官家在21世纪的美国,主要爱好是游艇、骑马等上层娱乐活动。他对于铠甲的了解基本都来自于游戏‘暗黑破坏神2’。因为喜欢使用法师类人物,赵官家在制作符文装备的时候,特别熟悉‘法师铠甲’。赵嘉仁当时就觉得法师铠甲很具有实用性。
  现在得知要制造铠甲,赵官家就大概画了一个草图给设计部门,并且附带了他个人的想法。当设计部门把整套东西拿出来的时候,赵嘉仁自己都很惊讶。忍不住过来瞅瞅实物到底如何。
  见到了众人,赵嘉仁先是向大家打了招呼,接着就和张世杰一起到了放置铠甲的桌子和架子旁边。一看铠甲的部件,赵嘉仁登时就明白欧美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的大游戏公司,在制作的时候一定参考过很多原型。赵嘉仁这等三道贩子的图纸只剩下大概外型,有经验的人员还是能做出实用性这么高的装备。
  张世杰跟在赵嘉仁身边,他并不知道赵官家的想法,然而作为冷兵器时代的战斗专家,张世杰少将一眼就看出这甲胄非常实用。于是张将军立刻就要求自己穿上看看。
  选好了适合张世杰体型的甲片,拼装起来。先给张将军套上一件柞蚕丝的衬甲,接着把拼装好的甲胄穿上。游戏里的法师铠甲只是上半身甲,最下面只勉强到了裆部。这边的设计人员又设计出来单独的腿部护甲。也找了适合的部件拼装起来。
  手上则是柞蚕丝内衬,牛里层皮的皮手套。一身钢甲的张世杰又是蹲下,又是站起,接着拿起长枪还练了一套枪术。看着生龙活虎的张世杰,赵嘉仁忍不住问技术人员,“张将军身上这套下来有多重?”
  “二十多斤吧。”技术人员答道。
  “他穿着这身能走多远?”赵嘉仁对铠甲完全没概念。
  “官家。我们的步兵行军时候基本都带二三十斤的行军包。铠甲穿起来之后,感觉重量更轻。长途行军的时候,铠甲当然就卸下来。在战场上穿这个,步行以及奔跑十几里二十里没问题。”
  “原来如此。”赵嘉仁只能这么应了一声。他知道自己对铠甲了解不多,而且这次制作铠甲也只是大宋铠甲的一次小涟漪,根本谈不上任何复辟的可能。已经热武器化的宋军再使用铠甲,那都是防弹类型的全新模式。和这种冷兵器时代的铠甲不是一个设计思路。
  此时在一众喝彩声中,张世杰已经练完了一套枪术。必须得说,在大宋的现役军人里头,懂得套路型枪术的人真的不多了。大宋枪术剩下的都是基于刺刀的‘刺杀术’。这和那种颇具美感的枪术也不是一个设计思路。
  张世杰满意,赵嘉仁就觉得可以。走之前他和众人握手道别。交谈间听到一个年轻人自称叫刘宠。这个名字就让赵嘉仁觉得很熟悉。
第146章
探亲假(五)
  刘宠认真的看着半身镜子里的自己,因为镜子够大,大概是能够完整看到上半身或者下半身的装束。一身类似军装的制服,左臂上有三条丝绸制作的精美标志。昨天赵官家只是扫了一眼,就认出这两条标志。
  从标志上收回目光,赵嘉仁笑道:“黄河北归劳动纪念标志。滑县战之战纪念标志。黄河战役纪念标志。看来你是从头打到尾。”
  赵官家的声音比刘宠想象的更年轻,刘宠到现在都难以想象自己竟然能够这么近距离的听到赵官家的声音。他只记得自己立刻大声应道:“是。太尉,我当时就在河南跟着你打仗。”这话现在想起来真的是无比粗鄙,刘宠是在没办法理解自己当时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
  很明显,赵官家并没有被刘宠这番话打动,他扭头对情报局的那位说道:“既然他参加过黄河战役,又懂铠甲,这几天就借调给我当几天警卫。明天让他来见我。”
  听了这话之后,刘宠完全懵了。之后发生了什么,在他记忆混乱的脑海里没了印象。能记住的就是赵官家走后,情报总局的副处长立刻把刘宠带回情报总局,先是给他在情报总局的招待所安排住处,要求刘宠必须留在这里,不能回家。接着就是好些手续和训话。
  经过了这么混乱的一阵之后,第二天一大早,刘宠就被自己定好的闹钟叫醒。他快速整理完毕,准备给赵官家当警卫去。
  门声响动,外面有人进来。那位只说了一句,“跟我来。”接着转身就走。刘宠跟着他到招待所大门外,那边已经有马车等着。天色依旧昏暗,刘宠跟着来人上了车。他本以为对方会说点啥,结果大家默默的坐在车里。直到在西湖边的后乐园门口停下。
  穿着漂亮黑色军服的军人在门口与情报总局的人交接,“这个就是刘宠?”
  “是。这就是我们情报总局的刘宠。”
  “在这里签字。”
  简单的手续完成之后,刘宠跟着穿着黑色军服的御林军进了后乐园。原本刘宠以为自己要和警卫在一起,没想到那边的人直接把他带进了赵官家的行宫。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刘宠连大气都不敢出,默默的跟着御林军往里面走。
  进了一间屋子,就见赵官家正坐在里面看着什么。刘宠登时打了个激灵,他没想到竟然这么简单就见到了赵官家。接着见赵官家抬起头问道:“吃饭了么?”
  “启禀官家,吃了!”刘宠忍不住就撒了个谎。
  “哈哈。”赵官家笑了,“我给你讲,没吃就说没吃。现在不吃,一上午都要饿肚子。”
  刘宠只觉得心中一暖,他说瞎话绝非恶意。家里人从小就教育他,不要给别人添麻烦,被麻烦的一方会不高兴的。赵官家这么讲,刘宠立刻羞愧地答道:“早上出门确实忘记吃饭。”
  “拿两份饭。”赵嘉仁命道。
  两人的饭一模一样,吃惯了食堂的刘宠在这两份饭菜上看到部队食堂的明显特征。赵官家吃饭和平常人也没啥区别,只是他好像更喜欢多喝两口玉米粥的样子。
  吃完饭,两人坐在桌边,刘宠就听赵官家问道:“我看到了济南缫丝厂的报告。上面那个人应该是你吧?”
  刘宠登时就惊了,他没想到赵官家叫他来的目的不是河北,而是刘宠自己都已经完全抛在一边的缫丝车间。虽然惊讶,刘宠立刻答道:“是。我在缫丝车间干了一段。”
  “还帮他们改进了一下车间的装备?”赵嘉仁继续问。
  “是。”刘宠心虚地答道。
  赵官家说道:“这几天我要去杭州的缫丝厂,你跟着我一起去。”
  等赵官家离开之后,刘宠傻愣愣的坐在桌边。他仔细回想,却发现自己已经完全想不起自己在缫丝车间到底干了啥。当时的回忆只剩下零星的碎片,想把这碎片拼起来太难了。这让刘宠突然怀疑自己有没有在那个车间待过。也许那只是一场刘宠做过的一场梦,就如刘宠曾经做过的那些光怪陆离的其他梦境一般。
  又过了一阵,刘宠就被叫去出发。一行人直奔位于杭州水源下游的城区。进了工厂厂门,仅仅是闻到了空气中的味道,刘宠就觉得自己的记忆开始恢复了。
  进了湿热的车间,闻着那种难以形容的味道,刘宠又生出一种诧异,自己怎么能够把这样的东西给忘掉。虽然,整个感受明显好了许多。至少那种味道已经单薄了许多,而且蒸汽也没有之前的炙热。至少已经到了能够接受的地步。
  工人们的衣服的领口,袖口,裤管,下摆已经束紧。对襟衣服的衣襟好像也大大不同。
  这里的厂长一看就是军人出身,那自然而然挺直的脊背,还有那种感觉。虽然有些焦虑,却一心一意想完成他的工作。经历过战场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前面就是死亡,却没人肯后退。战胜敌人,赢得胜利,会让人无比焦虑。
  走在赵嘉仁身边的厂长介绍着情况,“官家,这边已经是今年最后一批蚕茧。你说的那种冷库我们试过了。倒是没有蛾子出来。可是那样的弄法会不会太花钱了。”
  赵嘉仁答道:“不妨事。这也都是实验而已。真是太贵的话我们不用就好。而且冷库存储当然有好处,蚕蛹不会变质。若是用毒药把蚕蛹毒死,可挡不住蚕蛹腐烂。”
  “也是。”厂长连连点头。
  刘宠也听不明白这两人到底在谈些什么,他就是跟着走。在济南的缫丝车间只有一个厂房,这里的缫丝车间厂房要多的多。刘宠跟着赵官家走了一个又一个,最初的时候他还努力记忆。穿过几个车间之后就记不清楚了。每个车间都有车间主任暂时加入这个团体,说着刘宠似懂非懂的话。
  赵官家仿佛不知道疲惫,就这么一个一个的走。刘宠都觉得有些体力吃不消。到了中午时分,大家就在缫丝厂的食堂里面吃饭。刘宠只觉得饥肠辘辘,就着一条酸汤稻花鱼吃下半份米饭,刘宠突然想起早上要是没有在赵官家这里吃早饭,他只怕都顶不到现在。
  扭头看向赵官家,就见他很自然的吃着和大家没什么分别的食物,刘宠只觉得心中无比感动。种种念头都化作一个想法,为了赵官家,刘宠不在乎赴汤蹈火。
  下午没有继续参观,而是在厂里会议室开会。得知前来的乃是赵官家,所有人都一个劲的看,却没人说话。在天子面前,这些干活的人哪里敢吭声。
  刘宠就见到赵官家站起身来,那是要发表讲话的样子。在黄河战役中,刘宠不止一次听过赵官家当众讲话,只是赵官家所的讲话都是由传声的人喊出来的。距离赵官家这么近,对刘宠来讲是第一次。
  “诸位,我是当今官家赵嘉仁。我和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见到,大家好。”
  这么简单的开场白,引起了下面一阵低语。刘宠觉得这话貌似和官家的身份有点莫名的不合拍。可不这么讲又该怎么讲,刘宠也不知道。如果从正常的见面角度,这话已经是最合适的说法。
  “我到这里不是谈丝绸厂能给我上缴多少钱,我不是来谈这个的。我这次来谈的,是如何让丝绸厂做的更好。让诸位能够通过自己双手,如何在这里挣的更多。而且还能比以前更舒服一些。现在大家就互相介绍一下自己。我们就开始讨论。”
  与会的都是车间主任,或者干活表现出色的人。令刘宠惊讶的是,这些人里头竟然还有学社的成员。刘宠也是学社成员,在他的感觉里面,学社本身和挥汗如雨的工人貌似没什么关系才对……
  “这位叫刘宠。是在山东的缫丝厂干过。我给厂里转发的那份建议书,就是刘宠和山东缫丝车间的主任一起写的。”赵嘉仁介绍道。
  听了这个介绍,众人投向刘宠的目光登时就热情起来。这把刘宠搞的有些心虚,他的专业并不是搞丝绸生产,而是分析情报,或者在战场上杀敌。
  “刘主任,那个衣服和换水的建议真的好。”这边的厂长率直地赞道。
  在他的介绍下,刘宠才明白发生了什么。当时他解决不了的衣服防蒸汽进入的问题,在这么大的丝绸厂解决了。而且刘宠当时提出了要降低车间温度的建议,只是感觉在车间里面直接煮茧子实在是太热。这边的丝绸厂也系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采取的是在外面煮茧子,把煮好茧子的大锅运进来。这样的话只用在大锅下面放几块蜂窝煤维持总的温度。车间里面的温度也大大降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3/6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