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宋(校对)第2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8/692

  等伯颜离开,忽必烈给自己点上了一支吕宋雪茄。从嘴里喷出一口香甜的烟气,忽必烈觉得精神一振。现在吕宋雪茄已经成为了大元最火热的几种流行奢侈品之一。每次抽了之后,忽必烈大汗就觉得自己精神一振。
  和以前一样,大汗觉得自己此时的精神也自然而然的兴奋起来。带着这股子尽头,大汗想着郝仁的事情。其实在郝仁反对把府兵变成探马赤军的第二天,忽必烈已经想通了这里面的关节。整体上,忽必烈对郝仁的全部表现很满意,在忽必烈的手下当中,如同郝仁这样能够坚持理念,毫不动摇,甚至为了正确的理念敢于和忽必烈对抗的人不多。或者说数量很稀少。
  若郝仁不是孛儿只斤家的人,忽必烈马上就会重用。然而郝仁却是孛儿只斤家的万户,这就让忽必烈的重用冲动冷淡下来。
  孛儿只斤家的万户若是在草原上,忽必烈也不会特别的提防,然而郝仁却是一位廷臣。也就是说,忽必烈若是重用郝仁,郝仁就很可能笼络起很大一批廷臣,形成巨大的派系。
  另外,忽必烈觉得郝仁缺乏危机感。府兵制度从理论上可以千秋万代,可是南边的宋国再过两三年就会继续和大元作战。这时候府兵制度就远没有直接归大汗指挥的探马赤军更可靠。
  不管是哪个理由,都让忽必烈觉得得好好的磨砺一下郝仁。磨掉让这匹小马的傲慢,这才能更好的使用。
第069章
大宋和大元的敌人们(一)
  元旦啥时候结束有很多说法,一个比较约定俗成的看法是,过了正月十五,年就彻底过完。在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五之间,郝仁万户在小汤山别墅渡过。在朝廷受了这么大的气,他当然要跑到老婆这里寻求安慰。正月十五日,郝仁万户就带着老婆孩子一起返回大都。
  回到大都,就有人送上信。伯颜大帅要郝仁万户在正月十六日前往火器局。光是看到伯颜大帅的签名,郝仁就觉得一阵阵的无名火。然而气过之后,郝仁也只能听命。
  第二天一大早,郝仁就到了火器局,伯颜大帅的马车几乎是同时到的。伯颜大帅平日里本就冷淡,郝仁更是没有说话的打算,两人沉默的走进火器局。火器局的管事给两人跪下行礼,爬起来之后一溜小跑的在前面引路。
  到了试验场,郝仁就见到试验场的靶子前六十步的地方插了许多木杆。这些木杆下端包铁,插进土里,上端有个铁质的丫字型分叉。等伯颜与郝仁坐下,管事立刻下令。几名壮汉马上跑了过来,人人肩头扛着粗大的火枪。
  郝仁看得目瞪口呆,这玩意的外形与大宋的火绳枪别无二致。区别就在于这个体积,稍稍一看,就觉得这种火枪的枪管粗大许多。到了木杆旁边,壮汉把肩头的火枪架在木杆上端的丫字型里面。沉重的火枪与铁质丫字型铁叉间碰撞出沉闷的声音。
  除了体积与份量之外,火枪从装药要射击之间与宋国火枪并没有不同。壮汉们连着发射了三轮火枪,试验场已经弥漫着浓烈的硝烟味道。等他们停下来,郝仁与伯颜大帅几乎是同时站起身,向前走去。
  管事连忙在前面引着,郝仁对火器非常熟悉。他拿出一块棉布手帕裹在指头上,轻轻按住枪管,很快就从指尖上感受到高热。郝仁暗自数着数,手指坚持到有些忍耐不住,才移开火烫的手指。他用高热的手指捏住耳垂,不久之后才放下来。
  伯颜大帅没有郝仁这些经验,便是见到了郝仁的做法,大帅还是忍不住用手指直接接触枪管。被烫的手一哆嗦,连忙收手回来。
  “大帅,这个的确比较烫。”管事连忙抱歉地说道。
  看到伯颜受了这么点小罪,郝仁心里面倒是有些轻松。在火枪枪管冷却到比较合适的温度之前,郝仁前后来回走,同时吩咐道:“拿一支宋国火枪过来!”
  便是没有拿到宋国火枪,郝仁也大概能看出差距。面前的火枪口径有宋国火枪的两倍还多点。所以装药多,声音大,喷出的白烟更浓。子弹打到靶子上或者靶子后面的墙上,有更大的动静。
  拿来宋国火枪之后,郝仁一比较,数据果然如此。宋国的火枪枪口大概是10毫米,眼前的蒙古火枪的枪口得有25毫米左右。宋朝火枪的铁质枪管差不多都是整个塞进去。再看两种火枪的子弹,宋国的子弹比鸽子蛋小许多,蒙古的不仅比鸽子蛋大,甚至都有小个鸡蛋大小,体积大概是宋国子弹的两倍。对这样巨大的玩意,郝仁忍不住咋舌。
  伯颜大帅比较之后开口问道:“造这么大的东西,会不会更贵?”
  “若是说用铁,那定然是多了些。可以前我们一个老手,一个月就是做一两根枪管。我们学宋国的双层套管。现在便是刚招收的匠户,只要有气力,一个人一个月也能做出四五根内枪管。外面的管子用铁条绕,一个人一个月造出几十根。”
  “哦?”“真的?”
  伯颜与郝仁同声说道。看着面露自豪笑容的管事,郝仁心中非常惊喜。21年前,蒙古军是在鄂州接触到赵嘉仁使用的火器。当然,在此之前,蒙古人已经开始学习使用从金国以及宋国学来的火器。在西征中,这些火器开始比较大规模的使用。然而真正进入管状火器,则是从鄂州之战开始的。
  之后蒙古这边一刻不落后的努力紧追宋军火器的发展,令蒙古最痛苦的不是宋军那些精巧的火器,而是双方天差地别的生产效率。宋军有能力给十万人装备上火枪,蒙古这么多年下来,也就能给几千人装备火枪。
  “你们真的能造的如此之快?”郝仁连忙追认。
  “回禀万户,真的可以。”管事连忙答道。
  郝仁知道管事也许敢吹牛,却不敢诓骗。这等事情要是真的如管事所讲,忽必烈大汗知道之后必然重赏。然而忽必烈大汗若是知道管事是在编瞎话,这厮不仅自己会被五马分尸,他全家也得死光光。
  “大帅,我们要不要去看看他们的作坊?”郝仁问伯颜大帅。
  “同去。”伯颜大帅答道。
  直到下午,两人这才出了火器局。一直陪同的管事虽然疲惫,恭送的时候依旧能发自内心的笑的见牙不见眼。
  两位大人物也不管此时已经是下午,他们直奔皇宫。等他们见到忽必烈大汗之时已经是傍晚,大汗赐宴招待。大汗闻讯之后大喜,当时就想去火器局看看。郝仁连忙劝阻,这大半夜虽然也能看到东西,却也不至于这么着急。
  等这件事谈完,忽必烈大汗突然问道:“若是如此,我们要不要建立和宋国一样的步军?”
  “是签军还是府兵?”郝仁连忙问。
  签军就是拉丁。金元间凡遇战事,签发所有汉人丁壮当兵。签军就是强行抽调的汉人丁壮组成的军队。这种军队在黄河战役的时候面对宋军,完全是被宋军砍瓜切菜般打得大败。当然,也不能怪签军不给力,便是蒙古军中最精锐的披甲重骑兵,也在宋军薄薄的步军阵列前被打得全军覆没。
  元军战后总结,认为需要模仿宋军建立起一支强大的步军。
  “伯颜。你是支持府兵么?”忽必烈问伯颜大帅。
  伯颜立刻答道:“陛下。臣听闻宋军的步军服役三年,与府兵大不相同。而且步军若是装备火枪,让他们把火枪带回家么?不如我们也学宋军好了。现在裁撤水军,水军也有数万兵马。选精壮的组成步军也不错。”
  郝仁虽然还是对伯颜有意见,却对伯颜的判断非常认同。府兵是骑兵的话,完全可以在乡里训练。若是如宋军那种以万计算的步军,还是击中起来使用比较好。
  也不用大汗开口,看到忽必烈大汗转头看向自己,郝仁就主动说道:“陛下,臣认为伯颜说的对。”
  见到两人都这么讲,忽必烈点头答道:“既然如此,等我明日去看了火器,便做准备建立步军。”
  火器局的管事很在乎自己小命,忽必烈大汗视察的时候所见到的与伯颜与郝仁禀报的内容完全一样。于是大汗心花怒放,当天就下令郝仁处置水军的最新思路,老弱就让他们回家。精壮优先供应新的步军,另外征集额外的兵力补充蒙古水军。
  就在郝仁觉得自己可以去办事的时候,忽必烈大汗又补充道:“便让大理国进贡一万精壮,将这些人里面可用的补充道水军里面。既然水军主力设在高丽,便让高丽也出些人。”
  这下郝仁觉得心花怒放,大汗对于人力利用办法太好了。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充分利用各地的人力,水军虽然对大元用处不大,但是水军建立太消耗时间。完全裁撤掉水军,等真有需求的时候,那就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遵命!”郝仁回答的时候中气十足。
  听了这回应。忽必烈看着自己的这位侄子,心中倒是有些高兴。郝仁这么快就能从失落中振作起来,对忽必烈和郝仁都是好事。
  火器局的管事得到大汗的命令,调拨给他一批工匠户口,让他加速生产。他心中的高兴难以形容。按照之前的规矩,大汗直接赐给他一大笔赏钱。蒙古大汗虽然对于别的国家人民十分残酷,对于统治下的下层人也很残酷,对于管理某个工匠局的管事却是非常慷慨的。
  之前几任火器局的管事都挨过许多鞭子,现任管事听说忽必烈大汗甚至下令,给那些人也送了些赏钱。这种赏赐很合理,现在的管事也是在之前那些管事的基础之上积累起来的。
  单纯从技术角度来讲,这位管事唯一的成果大概就是完全放弃了其他管事那种单纯模仿的道路,完全以大元工匠能够加工的最小尺寸入手。把枪口放大到宋军的2.5倍之后,蒙古工匠终于能够熟练处理这种尺寸的铁器。
  于是管事立刻就召集新的人手。新一波的工匠编入营地,当天晚上一户家就来了一个人。那个人静静的听着工匠描述了白天见到的火器。听完之后,他只是要工匠将口径尺寸讲出来。听完之后,他就给了工匠一个信封。工匠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叠大元中统元宝交钞,面额全部都是二十文的。
  趁着夜色,那人就快步离开了工匠的家。
  几天后,大宋在大都的情报站就接到了好几份情报。情报里面对于大元最新的火枪有了一个描述,特别是火枪的枪口等尺寸。这个消息以最快的速度向着大宋传递。
第070章
大宋和大元的敌人们(二)
  “官家,蒙古的新式火枪好像能够量产了。”负责情报工作的兵部情报局局长在汇报最后总结性发言。
  与会的兵部人等都紧张的看着赵嘉仁,蒙古火枪的进步令他们感到了沉重的压力。大家都是识货的,这种火枪绝对能够在战场上投入实战。
  “不过是重火枪而已。”赵嘉仁平淡地答道。就他所知道的历史,这种重火枪曾经是西班牙大方阵最初时代的主要火器。对这种玩意,宋军根本没有害怕的理由。
  看到赵嘉仁拿颇为不屑的表情,参谋长郑捷连忙说道:“官家,我们兵部觉得若是野战,当然不用怕这些。可蒙古军要是用这种东西守城呢?”
  赵嘉仁笑道:“蒙古军最强盛的时候,就是他们最能野战的时候。一个守城兵器能够改变蒙古的颓势么?”
  说完之后,赵嘉仁突然有点明白了什么,他质疑道:“你等不会是想让我找出克制蒙古军的兵器吧?”
  郑捷本想老实的回答,就是如此。结果腿上感觉被部队里面的学社负责人陈再兴给踢了两脚。便是不知道为啥,郑捷也暂时把几乎脱口而出的话咽回肚子里。就在这片刻之间,郑捷突然就想明白了陈再兴的意思。现在赵官家哪里还会处置这些小事。而且蒙古军的新式火枪根本没有办法改变现在宋军步军强,蒙古军步军弱的局面。
  兵部接到新消息之后已经做过应对分析,在野战中,这种火枪的移动基本为零。对付蒙古军的阵型手段非常简单,拉出大炮对蒙古军的密集方阵实施猛烈轰击就好。根据宋军的情报,蒙古军的火炮技术始终没有得到突破,他们能生产的火炮射程只有80步(120米)。作为宋军主力的五斤炮射程已经轻松超过160步(240米)。刚定型的十斤青铜炮(12磅炮),能够很准确的把炮弹发射到300步(450米)。
  唯一的难点就是蒙古军在守城的时候大量使用这种火枪,以宋军现在的攻城手段。宋军的全部行动都在蒙古军的火枪射程之内。
  确定自己露怯,郑捷脑子里面紧急运转,最后憋出一句话,“官家,我们一定会找出克制蒙古火枪的办法。”
  然后郑捷就看到赵官家盯着自己看了好一阵,然后赵官家冷冷地说道:“你们就没有考虑过,蒙古军制造出火枪只是早晚的事情么?”
  “这个……我们以为蒙古军很笨,造不出来。”郑捷倒是实话实说。
  这话让赵嘉仁感到很无语。他年轻的时候也一度认为蒙古和满清是单纯靠残暴与野蛮打败了宋和明。现在到了大宋,赵嘉仁才发现蒙古军队的装备和训练水平都超过宋军。和蒙古军一比,宋军算是比较穷的那方。
  至于两边人民的人均生活水平,也是蒙古治下的汉人超过宋人的水平。北方汉人被杀的剩下了千万而已,整个北方养活这千万人口,完全可以用地广人稀来形容。而且当时郭守敬这个水利大师也拼命的修建各种水利设施,让北方灌溉水平大大提升,提高了忽必烈建立的大元的农业产量。
  为了纠正大家的错误想法,赵嘉仁说道:“蒙古人没有你们想的那么蠢。哪怕是他们自己蠢,他们可是很懂得用工匠,那班工匠里面一半以上都是汉人。除了汉人之外,那里面还有来自各国的能工巧匠。所以不要把那些工匠想成是蒙古人……”
  兵部的人们对于这种基本知识相当缺乏,虽然该有的知识他们也有,但是基本理念却根本没办法和赵嘉仁相比。听了赵嘉仁的话之后,情报局的连忙补充道:“官家说的没错。我们之所以能够这么快的拿到情报,靠的都是汉人工匠。这些工匠的亲属都是被我们俘虏的汉军,他们见识过我们宋军的威武,愿意弃暗投明。”
  听了权威者与实际经验者的说明,兵部里面的情绪登时就轻松了许多。大家也开始纷纷发言。
  看着部下,赵嘉仁忍不住在心里面叹口气。他认识的朋友里面有各种历史黑,厌恶蒙古与满清的自然是绝大多数。另外也不缺乏唐黑、宋黑、明黑。
  回到这个时代,赵嘉仁也算是某种程度的宋黑了。而那帮明黑的朋友讲述过,满清非常重视军事建设。除了对肉搏战的重视,满清对于火器的学习与利用非常敏锐。同样的一票火器,明军使用的时候,基本跟废物一样。到了满清使用的时候,就把明军打得落花流水。
  除了这些,满清还非常重视装备。双方作战的时候,满清这边都是一色的棉布里面夹熟铁片的棉甲,这种棉甲对于早期火枪的防御能力极强。清军而明军的装备比起清军就跟叫花子一样。
  所以明黑讨论大明覆灭的时候,基本论调就是咎由自取。那时候的明军并非是简单的输在肉搏战,或者输在英勇精神上。与清军相比,明军其实有全面的劣势。
  现在看宋军,赵嘉仁觉得宋军便是在他手里进行了大规模的整顿,然而那股子弱军的感觉还是存在。最明显的标志之一就是方才郑捷话里面那种‘目的导向’的价值选择。
  对郑捷来讲,他追求的乃是胜利。若是不客气的说,郑捷追求的只有胜利。如果可能的话,郑捷希望每一场战斗都能够零伤亡。这态度一看就是标准的弱军心态。至少赵嘉仁看到所有关于解放军、德军、苏军、美军的记载,这些伟大的军队都不会有这样愚蠢的念头。那些残酷的战役以及伟大的胜利,让这些军队的指挥官都明白了战争规律。
  正在想,赵嘉仁就听到郑捷有点不安地问道:“官家,我们今年的安排是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8/6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