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宋(校对)第1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7/692

  “我等……”万户还是开口,此时束手无措定然是不对的。
  见万户说不出啥来,旁边的部下连忙给出了主意,“万户,我们先派人去那土台上面看看吧。”
  “现在就派人去!马上去!”猛力花赤万户立刻下达了具备可操作性的命令。
  在汴梁城头,宋军此次战役的总指挥李云师长看着城外惶惶然的蒙古军,忍不住哈哈笑出声来,“哈哈,看他们的模样,真像是丧家犬。”
  “却不知道他们接下来会怎么做?”旁边的参谋长满脸疲惫,边说边打了个大大的哈欠。
  在汴梁城攻城战中反客为主的战术是一起作战的十三师参谋长提出来的。最初的时候大家是担心在城外的部队遭到蒙古骑兵的袭击,提出的时候也不是人人支持。昨天下午终于攻上城墙,宋军就一直发动进攻。眼看就要能占领城墙,李云才最终同意了这个战术。
  现在一看实际效果,即便是整宿没睡的李云也依旧能笑出来。然而疲惫让李云只能笑出来而无法笑下去。笑容一闪而逝,李云问道:“参谋长,我们这边换班睡。是你先去,还是我先去?”
  “你先去吧。反正城外的蒙古人这会儿也干不出什么来。”参谋长疲惫地答道。宋军昨晚并没有全军投入激战,负责进攻的是第四师。到了天亮,进攻就交给了十三师。第四师就负责把守城墙。
  “也好。我这就去睡啦。”李云毫不客气的就顺着甬道下城去了。
  睡醒之后李云第一件事就是问:“我睡了多久?”
  “四个多小时。”旁边的警卫员答道。
  打了个大大的哈欠,李云爬起身。就算是这四个小时,他已经觉得缓过劲来。出了门,李云上了城墙,就见城下出现了少量尸体。那些人应该是蒙古军试探着发动的进攻中被打死的。
  见到李云上来,看着神色更疲惫的参谋长打了个大大的哈欠,对李云说道:“十三师传来消息,他们已经把蒙古军给撵到了旧皇城。不过他们要挨家挨户的防止蒙古军有埋伏。今天大概是打不完啦。”
  手扶垛口看着远处的蒙古军,李云叹道:“太尉说以少击多是邪道。我最初觉得太尉说得对,后来觉得未必对,现在才觉得太尉所说的都是持平之论。”
  “嗯。”参谋长也大大点头,负责制作作战计划,参谋长对赵太尉所讲的‘战略因为正确而胜利,战术因胜利而正确’深以为然。他也叹道:“如果我们这次来的是四个师,早就打完了城内的敌人,开始打城外的敌人啦。至少也不用担心蒙古军晚上玩出什么把戏。”
  参谋长并没有一直沉浸于感叹之中,他带着换班的部队下去休息了。既然战斗打不完,白天打了一天的十三师就要撤下来,已经休息过的第四师那部分部队就要承担起至少到深夜的防御警戒工作。
  在参谋长沉沉睡去的时候,汴梁城内的蒙古军是更加疲惫的。宋军有近现代的军制,有分工明确的组织,有长期有效的训练。刘埏万户带领的蒙古军则没有这些。如果让他们与老宋军进行战争的话,双方拼的是一时悍勇,拼的是运气。蒙古军在这方面根本不虚老宋军。
  从昨天开始的战斗,蒙古军一直面对宋军一波波的进攻。刘埏万户知道,如果不是宋军兵力不多,他早就崩溃了。即便如此,之后的战斗中,宋军每一波进攻,哪怕是千人规模的进攻,他竭尽全力调动三千、四千甚至五千的兵马都应付不了。虽然他手里有一万五千人,却被同等数量的宋军四面包围,被打得落荒而逃,退入旧皇城固守。
  眼瞅夕阳西下,皇城内的蒙古军们一个个东倒西歪的就地而坐,连刘埏万户也只想先睡会儿。但是刘埏万户还是强忍住了,他必须准备明天的作战。从响箭与烟火来看,蒙古骑兵已经赶回到汴梁城外。所以万户还有期待。
  先叫来精锐部队,要他们换了衣服准备晚上溜出皇城到城外求救。刘埏万户就出外巡视,然后外面就传来炮弹划破空气的声音。宋军开始想着皇城里面开炮了。刘埏突然觉得胸口被什么重物击中,然后就天旋地转,什么都不知道了。
  在刘埏万户身边的侍卫看到万户被宋军的炮弹击中,整个人被打得飞了起来。等侍卫跑到血肉模糊的刘埏万户身边,发现万户已经死了。
  “啊~~~~”侍卫发出一声惨叫。在这个近乎绝望的局面下,万户的死亡让侍卫陷入了彻底的绝望。
  到了半夜,李云师长走到了旧皇城的台阶前。踏上青石台阶,就感觉脚下又粘又滑。一股血腥气萦绕在周围,让李云师长都有些恶心的想吐。
  蒙古军在傍晚时分突然崩溃了。他们之前好歹打得还有章法,放弃城内所有据点而去固守旧皇城是一招死棋,却也是必死命运下最好的应对手段。若是他们敢分散在诸多据点,宋军当晚就只能对那些据点实施火攻。
  傍晚时分,十三师的炮兵对皇城内进行一通猛烈炮击,准备先尽可能削弱蒙古军兵力,减少蒙古军夜间可能发动的突袭。没想到炮击没多久之后,蒙古军开门就往外冲。一副要冲开道路逃命的意思。
  突围的蒙古军在密集的枪击炮击下尸横遍地,十三师不仅击溃了这些蒙古军,还撵着他们杀进皇城。经过几个时辰的激战,皇城内的蒙古军遭到了歼灭。
  踏进皇城,血腥味更大了。宋军实在是没有在黑夜中收容俘虏的从容,打到这时候十三师也已经精疲力竭,下手就特别重。在火把的照耀下,李云影绰绰的看到满地都是尸体。
  “守好大门。”李云下了命令,随即就走出了皇城。此时他心中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终于可以睡觉啦。
  可李云并没有能够如愿的去睡觉,城外的蒙古军以惊人的勇气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派遣了一小队人马试图爬上城墙。这种勇敢的行为并没有成功,城头上的宋军神经绷紧,哪里会给蒙古军偷袭成功的例子。很快就让这支小分队伤亡惨重的撤退下去。
  得知消息的李云就赶往城墙处。最初的时候他还觉得蒙古人的做法太过于冒险,走到半路的时候李云又发现白天他的感叹是正确的。如果宋军的兵力有四个师,他甚至可以利用蒙古军的这种行动佯装被蒙古军偷袭得手,等蒙古军杀进城内,宋军就可以轻松夺回城门,对冲进城内的蒙古骑兵采取瓮中捉鳖的战术。
  登上城墙看着外面黑黢黢的野地,李云只能感叹所有都只能是自己的想象。当他带领两个师出击的时候,他就已经有了完全确定的战场,不管想的再好。所有一切都只限于想象而已。
  在漆黑的夜空下巡视了城头上的守卫。在准备下城的时候,李云觉得天色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那是黎明降临的感觉,最深的黑暗散去了,整个天都开始变得有了光亮。抬头看着天空,李云突然明白第二天已经来临。
  “来人,准备信鸽!”李云说道。
  “什么?”警卫员跟着李云奔波了整晚,困倦的听不太清楚。
  李云用了自己最大的力气喊道:“来人,准备信鸽。把我们攻克汴梁的消息告诉太尉!”
  这下周围的人才听明白了内容,马上就有人前去办此事。
  等到第一缕阳光照亮汴梁城头的时候,李云在城头看到已经喂过的信鸽们从鸽笼中取出,套上信桶,抛向天空。鸽子们展开翅膀,先是绕着这个陌生的地方盘旋了几圈,每一圈都飞的更高,盘旋的直径越大。最后向着南方飞去。
  也不知道是不是太过于疲惫,李云突然觉得自己已经没了睡意。他又叫过人来下了命令。
  一个时辰之后,吃过了早饭的蒙古军再次靠近了汴梁城。然后他们看到汴梁城头上升起了一串仿佛灯笼般的东西,仔细看去,竟然是大串的人头。有视力很好的蒙古兵仔细辨认,接着惊叫起来,“最上面那个是刘万户。”
  不等其他蒙古兵仔细辨认,从城内突然被抛出来大量的东西。定睛一看,竟然都是人头。那是用城内的投石器抛出来的东西。宋军进攻的时候速度太快,蒙古军根本没来得及使用这些玩意,城头就被攻破。
  宋军接连投掷了三次。李云之前下令把战斗中被打死的蒙古军士卒砍掉脑袋,这帮脑袋就用在这里。看着雨点般飞来的人头,蒙古军彻底失去了战斗意志。那些蒙古人脸色难看,而汉地出身的蒙古军则是被吓得惨叫起来。
  不到中午,蒙古骑兵全部撤离汴梁城,向着西边撤退了。
第115章
大河向东流(一)
  大元与大宋宣战之后,大宋并没有驱逐大元大使,然而大元大使也很自觉的做离开临安的准备。留在交战国有什么意义呢,难倒去指责大宋不该杀害大元将士么?
  所以大元大使乌里不花赤意外的享受到很惬意的日子。不用每天都紧张工作,只是准备行囊,焚烧不带走的文件。大元使馆认为按照计划,他们会在大宋共和四年四月十三日踏上贵国的路程。
  在四月十一一大早,乌里不花赤大使正在梦里和美人做着不可告人之事,却听到外面有阴森的狼嚎,周围温香玉软的粉红色世界突然就变成了青蓝色的肃杀景色。梦中的大使正在心惊之时又听到一阵狼嚎,于是他直接从梦中被吓醒。
  睁眼一看,就见窗外天色明亮。什么粉红色的世界,又或者是狼嚎的世界都只是一场春梦。乌里不花赤大使硬挺着坐起身,他觉得下次不管是自己来大宋,或者是别人来,都要让大使带着妻妾。赵太尉治下的大宋真的和原来不同啦,连妓女都不接大元……
  “啊~~~~~”外面传来惨烈的喊声。这喊声打断了乌里不花赤的思考,也让大使感觉原来狼嚎不是他的幻觉。
  起身去厕所,顺带去看谁一大早不睡觉学狼嚎。就看到大元使者刘均正在仰望天空,突然对着天空“啊~~~~~”的大喊起来。
  身为成年人,都遇到过情绪难以纾解的事情,仰天长啸几声太正常啦。先上了个厕所,乌里不花赤出来之后才问道:“刘兄弟,你这是做什么呢?”
  刘均没有回答,只是目光惶恐的递了一份《大宋日报》给乌里不花赤。乌里不花赤接过一看头版头条的大标题,整个人就呆住了。蒙古对大宋宣战后,大宋攻克汴梁。《大宋日报》的白话标题简单易懂,新闻内容倒是不多。只是说,根据简讯,大宋已经在四月初十攻克汴梁,斩杀了汴梁蒙古军万户刘埏。此刘埏乃是宋奸刘整的儿子,此人的脑袋将在不久之后与其他宋奸一起送到临安等地悬挂示众。以此证明,不管宋奸逃的多远,不管宋奸投奔了什么国家,大宋都会将他们处决,以证国法。
  “……这是宋国的瞎话!”乌里不花赤大使对最新消息做了评价。
  “汴梁距离临安几千里,怎么可能消息传递的这么快。再说,宋国人难道是搞了奇袭不成?”之前先确定了反对的立场,接着就开始说出自己想象出来的理由,乌里不花赤大使拿出了好些证明这消息并非真实的说法。
  刘均脸色阴晴不定。这些理由中有些他已经想到了,有些他还没想到,但是他哥哥刘埏的确是汴梁守将。到了临安这么一段,刘均也知道《大宋日报》在宋国的地位。这份报纸并不会说出所有真实消息,但是能出现在这份报纸上出现的大概都是真实消息。
  “我想在这里多待几天。”刘均提出请求。
  “不行!”乌里不花赤裸断的拒绝了,“刘兄弟,我们已经订好了归程。你若是一个人留在宋国,大概连门都出不去。若是想知道你哥哥的消息,你还是要和我们一起回去。”
  听到自己竟然要正式去直面自己哥哥有可能被杀的消息,刘均突然抬起头对着天空又是一声长嚎,“啊~~~~~~”
  能看到《大宋日报》的并非只有蒙古使团,绝大多数《大宋日报》的读者都是大宋人。
  李鸿钧看了之后连连点头,报纸上虽然没讲,他却知道指挥这场战斗的是他儿子李云。
  司马考看到之后哈哈大笑,整个人看着精神了许多。
  文天祥先是面露喜色,接着面露忧色。
  赵知拙和赵夫人两人本来准备到温室里面种菜,看了消息之后都没了种菜的心思。夫妻两人对坐桌边,赵知拙甚至忍不住长吁短叹起来。以往赵夫人看到赵知拙这般模样,就要忍不住出言讽刺几句,这次连赵夫人都没了讽刺的兴趣。
  攻克汴梁在军事上的意义尚未可知,在政治上的意义极为巨大。赵知拙虽然没见过韩侂胄北伐时候的姿态,可他见识过鄂州之战后的贾似道到底是如何的威风八面,更是见识到了自家儿子挽救大宋之后掌握到的权力。现在赵嘉仁派兵夺回汴梁,他大概就要再上层楼。然而赵嘉仁此时已经是万人之上,一人之下的地位。
  “老头子,儿孙自有儿孙福,咱们就别瞎想啦。”赵夫人也不知道是在给丈夫开释,还是给自己开释。
  赵嘉仁的夫人秦玉贞则拿着报纸看,脸上并没有什么表情。而距离秦玉贞几里外的皇宫里面,并不沉重的报纸在禁军统领张世杰手中仿佛有千钧重量,压得这位禁军统领把报纸放到桌上。
  熊裳摇摇头,无奈的把报纸向脑后扔去。和许多大宋进士一样,熊裳并不支持赵嘉仁篡位。然而熊裳发现他已经开始没有反对的力量。如果赵嘉仁能够立下超越宋太祖赵匡胤的功劳,到底谁来当这个官家就不是外臣能够插嘴的话题。
  今天是十一日,是赵太尉十日一朝的日子。熊裳其实很希望今天的朝堂能够与往常相同,赵太尉上朝,杨太后不上朝。然后君臣不见面,大家跟着赵太尉去办公。这是熊裳能够想到的最好的局面。
  众臣到了朝堂之上,熊裳看到赵太尉出现在队列里面。没多久,在宫女、内侍的簇拥下,杨太后也一脸紧张的出现在朝堂之上。熊裳心中叹气,他对于杨太后的选择非常失望。这种时候就该含蓄点才对,这么急匆匆的出来是要干什么呢?
  朝会开始,杨太后率先发言,“太尉,哀家今日早间见到说我们已经夺回汴梁,却不知是怎么回事?”
  熊裳心中叹气,不过他发现不这么问也不合适。要是杨太后不吭声,反倒显得她居心叵测的样子。
  赵嘉仁从来不是个玩弄阴谋诡计的性子,杨太后发话,赵嘉仁立刻据实以告,“太后,我等有飞鸽传书,蒙古要威逼我国之事很早就传回消息,所以我们在大概一个月前就已经准备了战争。等蒙古正式与我大宋宣战,我们在许昌的军队就北上作战。此次战争,我军的目标就是与蒙古签下以黄河为界的协议……”
  听着赵太尉的讲述,熊裳竟然听进去了。等到他发现自己这种反应超出他自己想象之外时,赵太尉已经讲述道了很关键的部分,“太后,臣准备亲自前往河南领军,一定达成与蒙古以黄河为界的目标。”
  熊裳觉得自己心跳加速,同时有种超级想笑的冲动。周世宗柴荣崩,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掌握了军权。
  柴世宗死后第二年大年初一,传闻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城迎接赵匡胤入城,胁迫周恭帝禅位。
  赵嘉仁乃是赵匡胤的十世孙,是当今官家的爷爷辈。二十年前就以修建木兰陂北洋而声名鹊起,之后更是立下许多功劳。今年赵嘉仁36岁,正乃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即便赵太尉没有离开临安就黄袍加身,而是如赵太尉所言,经过一番战争之后与蒙古签订新的协议。然后呢?
  然后赵太尉拜祭了赵匡胤的陵墓之后,某些人给‘熟睡’的赵太尉黄袍加身,接着赵太尉领着几十万雄兵返回临安么……
  想到这样的未来,熊裳强忍住笑意,扭头看了看周围的官员。刑部……哦,刑部已经改名司法部啦,在司法部部长司马考的脸上露出了嘲讽的表情。熊裳绝对不会把司法部部长司马考的嘲讽误认为是对赵太尉的嘲讽,大家都知道司马考乃是赵太尉的铁杆。要是有机会的话,熊裳认为司马考一定会亲手给赵太尉披上黄袍。
  干部出身的官员们倒是没什么特别的表情,熊裳觉得他们大概不知道黄袍加身的典故。而户部尚书徐远志毫无表情,这态度让熊裳觉得心有戚戚焉。如果赵太尉要黄袍加身,熊裳自己大概也只有认了。熊裳找不到支持赵太尉的理由,同样找不到拼上性命支持小官家或者杨太后的理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7/6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