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宋(校对)第1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3/692

  到共和三年五月,临安人口已经恢复到四十万左右,四十万人里面抓出两百多名蒙古间谍,也不知道该说是多还是少。
  李庭芝自己杀宋奸并不手软,然而当朱焕的夫人跑到李庭芝家向李庭芝的夫人哀求之时,他在愤怒之余也发现自己内心竟然有些软化的迹象。此次枢密院是重灾区,一共抓走了快四十人。虽然有其中有二十号人是因为贪污枢密院的公款而被抓走,那也说明还有将近二十名宋奸。这些宋奸基本都是和李庭芝一起守扬州的军官。
  等李庭芝的夫人好不容易把朱焕的夫人送走之后,她叹道:“官人,却不知太尉对朱焕家会有什么处置么?”
  李庭芝哼了一声却没有说话。看到朱焕的夫人就想起朱焕这么一个恶心的宋奸,李庭芝当然觉得得狠狠处置才行。还有些事情李庭芝不想说,枢密院里面李庭芝为首的‘扬州系’曾经有极大发言权,转瞬间就只剩下李庭芝这么一个枢密副使和来自扬州的小猫三两只。这两三个家伙见到局面如此危急,更是噤若寒蝉一言不发,生怕自己说错了话之后引来祸端。
  见李庭芝这样,他夫人也不敢再说什么。即便是女流之辈也知道现在处于激烈的战争时代,对于内鬼不可能有丝毫容情。就在此时,李庭芝开口了,“上次太后讲,想十天和你们聚聚?”
  “哦……”李夫人想了片刻才想起来,她笑道:“最近突然出了这事,弄到我把这个也忘记了。官人,你说带些什么礼物才好。”
  “送礼物自然是宫里现在没有的。你上次说的宫里局面不是很差么。”李庭芝答道。
  “可送些绫罗绸缎与香料器皿之类,便宜的太后看不上,贵的咱们买不起。”李夫人答道。她嘴上这么说,心里面更想说的是这种单方面的送礼实在是肉痛。见识了太后的情况,李夫人觉得这样弱势的存在其实没啥价值可言。
  “那就送些书画之类的吧。就算不是名品,至少也得装饰一下么。”李庭芝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个建议也是出于省钱的目的,在那样家徒四壁的皇城里面,即便是不出名的字画,只要看着过得去,也算是一个很有用的装饰。
  李夫人觉得有理,便说准备再去组织命妇们见太后。让女性组织战争,对她们的确比较困难。在这种串门的事情上,女性们的组织力其实很强。
  当太后与命妇们见面的时候,刘猛就得到了这个消息。他心中就不得不承认推动此事的人的确触动了比较敏感的问题。要是杨太后一直不出现在的话,没有存在感的她只是个女人而已。然而太后毕竟是某种程度上的国家象征,一旦开始有存在感,就会有人有意或者无意的到了这个拥有理论权力的女人身边。
  且不说当年北宋高太后与司马光勾结,将党政从常态激化到彻底对立。光从韩侂胄的例子就可以看出,太后是有很大权力的。假如有人勾结杨太后杀了赵嘉仁,那厮就有可能成为新的丞相。
  当然,这只是想象而已。杀赵嘉仁并不容易,而且即便得手,赵嘉仁那些掌握着大宋现在大部分军队的部下们又会如何选择呢?至少杨太后与主谋是要满门覆灭。可只要一想到赵嘉仁死于非命的可能,刘猛就觉得心神动摇,陷入恐慌的感觉。
  光恐慌没用,想完全软禁杨太后的理由不是很多。刘猛思前想后,突然有了主意。他命人把两次拜见太后的官员夫人的名单拿来。拿到之后,刘猛见上面没有标注她们都是哪家的人,就让办公人员将这个给补上。经过一番小忙碌,情报终于到位。刘猛一看就看到上面重点标志的朱焕的老婆。
  刘猛松了口气,他命人去和张世杰联系,以现在局面复杂,要以太后安危为主的理由让张世杰暂时中断这种拜见活动。除了这个手段之外,刘猛还给赵嘉仁写了封信,将此事给赵嘉仁讲清楚,刘猛在信中认为现在临安的局面已经稳定,这种彰显太平的事情真的很难阻止。
  赵嘉仁知道这等事很难阻止,如果太后不是要增加宫里的收入,他其实一点都不在意让太后通过见人来散散心。如果按照旧制,光是宫里每年的用度就能够养活上万的军队,有这些军队,当然是要在一线作战,而不是给皇城站岗。
  但是在现阶段,赵嘉仁还觉得没办法对外进行宣传,因为人民倾向于认为太后就是应该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
  先把这个问题放到一边,赵嘉仁决定先完成他能干的。刘猛的信中告知,宋奸都给抓了,枢密院的那份作战计划也已经被间谍带走。看得出,他们对这份作战计划还挺重视。这是个好消息。让敌人拿到一份其实根本没用的作战计划是好事。
  另外一个消息就是如何处置宋奸的问题。被抓的间谍里面没有蒙古人,都是宋人。这就不仅牵扯两百多家庭,很多人开始怀疑会不会株连这两百多个家族。赵嘉仁就批示,‘这两百多家庭的直系亲属,如果有人在国家体系中工作的,暂时停职。如果没有,就不需要停职。至于他们的家庭,暂时不要进行打击。等待命令。’
  提起宋奸,愤恨之时要杀了宋奸三族甚至九族,这是很容易产生的心态。然而实施起来就并非这样,大宋奸范文虎的侄子范天顺作为樊城守将奋勇作战,城破之时自杀殉国。都不用说九族,光是株连三族就能株连到范天顺。可这合适么?
  随着赵嘉仁自己执政,他就发现很多正义的冲动若是真的付诸行动,导致的就是与本意无关的结果。现代法律里面只惩处犯案人而不搞株连的手段果然是比较合理的。当然了,赵嘉仁认为贪官的家属们也从中捞取大量好处,对这种利益共享的问题还是不能因为没有直接参与而放过。
  考虑着这些,赵嘉仁决定拿到学社的会议上和大家一起商量一番。赵嘉仁毕竟是少数,只有得到学社成员的支持,才能真正解决问题。现在就有一个很好的机会,松江府的土地国有制度基本进入实际运营阶段。大量学社成员都集结在松江府参加工作,他们很快就要带着实际工作经验到其他地区推广土地国有。
  会议此时也算进入最后的阶段,文天祥作为松江府知府,之后的营运都要交给他来做,所以文天祥得发言。
  “我等牧守各方……”文天祥一开口,赵嘉仁就忍不住皱眉。也许是看到赵嘉仁的表情,又或者是真的有想法。现在的棉务副手陆秀夫就打断文天祥的发言,“文知府,咱们学社可不讲这种牧守。咱们吃百姓的,用百姓的,结果咱们还牧守,百姓听了这话不会高兴。”
  这话就很合赵嘉仁的胃口,松江府不算大,学社成员本就是赵嘉仁比较认同的干事的人,集结这帮人亲自来干,工作虽然艰苦,却真的执行下来了。而且在这些实践里面,赵嘉仁明白以前很多不明白的事情。
  而文天祥性格还算豁达,虽然被这么讲,张世杰却讲的对路。他只是笑笑,换了用词,“我等为官……”
  赵嘉仁的脸色又不怎么好看。只要特么以为官的心态来办事,就一定要按照为官的规矩。至于这个规矩,赵嘉仁只能表示‘呵呵’。倒不是说官僚制度是什么邪恶的制度,而是赵嘉仁见识过更有效的制度和模式。
  文天祥一看赵嘉仁的表情,他索性自己停下发言,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看了两眼,这才继续说道:“我等在这里工作……”
  这个词就符合了赵太尉的心思。也让赵太尉心中突然有了新的想法。要是在临安的杨太后真正理解她这个太后是个工作,是要为大家服务的就好了。但是赵嘉仁认为杨太后大概会认为因为她有生育能力,并且和宋度宗生下了孩子,于是她就可以大大咧咧的以太后自居,并且认为全天下都要供养她。反正赵嘉仁不认同这么一个道理。
  正在考虑这么一个问题,就听文天祥继续很顺畅的讲了下去。‘土地国有制不是均分土地,而是要在农业上有效的投入更多劳动力,从而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这个话题让赵嘉仁的注意力重回到会议上。文天祥所说的,正是赵嘉仁的新认知。
  ‘土地想更有效的耕耘,需要水利,需要良种,需要管理。这些得投入大量劳动力。如果是土地私有,就没有理由进行大规模投入。这从基本道理上就有问题,凭什么要大家在这种事情上投入?受益的还是少数人。土地国有制首先就从道德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听得出,文天祥的情绪饱满。士大夫们就是喜欢和道德有关的问题。以前士大夫讲述的道德还很容易就是各说各话的道德。土地国有制的道德优势是非常普世,非常现实。所以他格外的有激情。
  赵嘉仁的思路忍不住又回到之前的问题,如果临安那些渣渣们也能理解并且接受这种道德就好了。至少杨太后就不会那么折腾……
  然后赵嘉仁眉头一皱,心里有了点新想法。
第066章
不大的变革
  “我觉得牧守四方与工作比较起来更雅致。”
  “太尉不喜欢牧守这个词,就算是要用四方,也是驻守四方。太尉不喜欢,咱们就别讲。”
  “文知州讲起话来慷慨激昂,说的天花乱坠,还不就是种地。”
  “你种过地么?”
  “没有。我家是做生意的。”
  “没有种过地就别乱讲,别看一年多来只是修了整个松江府的浇地和排水的水渠。你可知若是按好地与普通地的地价,松江府现在的地价是原先的多少?”
  “一倍?”
  “一倍……最少是五倍!”
  “……”
  学社的会议是基础,基于学社会议的私人讨论更加细腻。咱大宋不禁兼并,只有那些拥有几万甚至几十万亩的大户人家才有能力和意愿在他们广袤的土地上进行水利建设。除非是特别的自然资源或者极出色的地方水利系统,譬如有都江堰调节灌溉的成都平原。否则的话,便是有万亩田地,旱天有渠灌溉,雨天有沟排水的土地都上等良田也不过几百亩。
  现在覆盖整个松江府的灌溉系统已经完成,只要每年都进行维护,每家也对自家的土地进行调整,家家户户都能有五十亩上等良田。
  总结会议的目的就是要在嘉兴府、苏州府、庆元府推行土地国有制。这三个府要花大力气进行改造,不仅是社会制度的改造,更有大量基础建设投入的改则。
  在进行最后人事安排之前,赵太尉作了一番杀气腾腾的讲话,“有些人当官是做事,有些人当官是做官。做官么,无外乎欺上瞒下,自己在混。咱大宋从来不缺乏这种混子官员,所以混到大宋就要亡国了。既然是学社的同志,我认为大家都也许没忘记自己的誓言吧。”
  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这帮人都表示自己不会忘记。赵太尉对人类的记性其实没啥信心,便要求众人跟着他一句一句把誓言再朗诵一遍。
  念完,学社成员倒也是精神一振。临安总投降带给他们的震动尚在,大家都是抱着反抗侵略复兴大宋的目标集结在赵太尉的旗下。不管现在怎么想,重读誓言之时,大家的确回想起之前慷慨的情绪。
  “人人都希望自己能成功,能独占所有功劳。有这想法不奇怪,但是基于这种想法做事的话,我们定然不饶。本该四年完成的工作,因为任期只有三年,所以压缩再压缩。非得两年多在任内完成,以求个人全功。这就是拔苗助长,这就是不讲科学。我希望大家不要觉得负责人都是傻子,都是瞎子。科学对谁都一样,张三在这里也好,李四在这里也罢,最后定出来的都一样。所以,我们要严格责任制,别说话的时候谁都的意见都得听,到了担责任的时候发现谁其实都不管。”
  赵太尉情绪饱满的发出了告诫,或者威胁。这种货色一定会存在,所以一定要率先讲清楚。淘汰当从此类开始。
  讲完之后就开始分工。松江府的队伍中加上一部分新人,分成嘉兴府、苏州府、庆元府的三支建设队伍。赵太尉就可以返回临安,这帮家伙们在互相串联,寻求自己喜欢的队伍之时,赵嘉仁就找到文天祥。
  “宋瑞,你可知我为何要你来做松江府知府?”赵嘉仁开始说些交心的话。
  “不知道。”文天祥回答的非常干脆。和赵嘉仁相处久了,文天祥觉得赵嘉仁是个非常正常又极为奇怪的家伙。别人看表面,赵太尉看内在。这就导致只有事情办完了,才能明白赵太尉是何种初心。文天祥很长一段时间都以为土地国有是均贫富,现在他才明白土地国有是为了更好的经营土地。
  “你家是江西大地主。据说有良田千顷,所以即便你不懂得农业经营,至少见识过大规模农业经营是何等模样。”赵嘉仁交心的话也只能这么私下说,若是公开讲,必然遭受些道德指责。
  文天祥对这种事情当然清楚,所以他根本不提他家出身。江西大地主很多,文家在江西大地主里面也是豪门,因为家里特别有钱,自己又才气纵横,考上了状元,文天祥对于左丞相贾似道也没有丝毫的敬畏,对于宋理宗的宠臣董宋臣敢直接上表言杀。
  此时听赵太尉把说出了这个理由,文天祥并没有负面感受。在中国的面积单位中,一顷可不是一公顷,一公顷十五亩,一顷地一百亩。文家一族拥有数万顷土地。虽然不至于有整个松江府这么大,也得有松江府的几分之一。所以文知府对治理好松江府颇有信心。
  “太尉。我家在江西种粮,松江府主要产棉花。好像还是不太一样。”文天祥提出自己的看法。松江本来就已经因为棉务开始摆脱穷困,文天祥也不想把事情搞砸,所以问的很仔细。
  “没啥不一样。你们家种出来粮食是为了卖。松江府的百姓种出来棉花也是为了卖。你家积累这么多年的经验,种地上总是得有些技术。现在松江的百姓也是如此,他们需要的就是学会农业技术,还要懂得农业和环境知识。一定要搞好水土问题,谁都不许填河造田。若是有,一定要严惩。”赵嘉仁见识过大宋人民摧残自然环境的能力,特别是破坏河道的努力,对此格外的在乎。
  “真的要靠普及教育……”文天祥对松江府的义务教育很有感触,赵太尉不仅教孩子读书,还要为成年人扫盲。
  “对。地方上有武舍,当然能办农社,还要办饲养业的社区。让各家都要学习知识。”说到这里,赵嘉仁干脆起身挥毫写下‘知识就是力量’的墨宝赠给文天祥,同时吩咐“各个学校门口都要挂这个!”
  虽然讲的很多,赵太尉回临安的时候还是走的不拖泥带水。很多东西都得让这帮人自己摸爬滚打,要是光靠讲述就能解决问题的话,大概地球上早就能实现共产主义了。
  赵太尉回到临安,这消息很快就在临安传开。如果是以前,要不了多久,安庆的宋奸们就该知道这个消息。这次他们完全失去了对临安的情报掌握。前任两淮大都督范文虎跑去大都,忽必烈看他不肯回去,就让夏贵充当了两淮大都督。
  在宋奸里面,夏贵大都督大概是和解赵嘉仁打交道最久的一位。早在赵嘉仁在鄂州成名之前,两人的部下就在海州那边发生过冲突。夏贵的部下夺走了赵嘉仁部下斩获的首级。
  那都是快二十年前的事情,夏贵早已经忘记了。他现在对赵嘉仁最清楚的印象就是几年前赵嘉仁击破襄阳的蒙古军防线,将大量物资运入襄阳的事情。大宋数次大规模援助襄阳,只有夏贵和赵嘉仁两次援助成功。
  夏贵是靠春季涨水,河边突然变宽,这才趁蒙古人的空档运输成功。赵嘉仁可是靠力量硬生生打开通道。一想到赵太尉的力量,夏贵心里面就觉得十分不安。结果到了五月初十,夏贵得到了消息,有一支打着大宋旗号的军队已经攻克池州,瞅那意思目标是安庆。
  “他们有多少人马?”夏贵紧张的问道。
  “大概有五六千人马。”探马答道。
  “五六千人?”夏贵眉头继续紧皱。因为范文虎投降,安庆完整无缺的落入蒙古人手中,现在城内有一万多人马,若是再收拢附近的兵马,能集结起两万人。对面四五千人就发动对安庆的进攻,这个未免有些太离谱。
  “再仔细打探!”夏贵命道。接连两天,夏贵调动人马,安排守城战具,一直睡得很晚。
  老年人瞌睡少,夏都督被人唤醒之时觉得整个人还有些昏昏沉沉的。直到小校喊出:“大都督,宋军在江面挑战!”夏贵才觉得自己清醒不少。
  “这么早?”夏贵觉得对面的宋军真是疯了,哪里有这么早就扰人清梦的。
  不过转瞬之后,夏贵大都督想起一件事。两三天前,宋军不还在池州么,怎么突然就跑到安庆江面上挑战了?
  不仅夏都督感到讶异,其实就连指挥这支军队的完毕归也觉得很讶异。如果是赵太尉的军队,在攻下池州的时候就会有很猛烈的反应。对于夏贵来讲,池州到安庆之间应该是绝对的内线作战,从情报到地利都有很大优势才对。结果宋军沿江发动进攻,竟然根本没遇到任何阻碍。
  夏贵大都督反应如此迟钝,完毕归也只能大清早就派水军挑战。他担心安庆的敌军会派遣水军发动猛攻,就按照现在宋军的标准模式,对敌人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
  果然,一千水军在江面果断列阵之时,安庆里面根本没人出头。完毕归得以从容指挥四个营的陆军在安庆对面下船,安庆对面有个隔着长江的镇子。在极短时间内,宋军就收复了这个镇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3/6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