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宋(校对)第1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5/692

  宋军追击阿里海牙的时候只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破了阿里海牙的大营,带着大量战利品返回归德府。就自己的伤亡以及装备消耗情况,归德府的两个师认为他们完全能够坚持到五月。
  赵嘉仁读完了内容不长的战报,就把报告放在了桌面上。枢密院的众位军方人员本来都满脸喜色,看赵嘉仁一副根本不为所动的表情,大家眼中都是讶异。
  “我要先说明,我其实很高兴。”赵嘉仁不得不用这样的开场白表达自己的态度。看到大家表情有些释然,他才继续说下去,“蒙古军遭到这样的打击,收拢部队就需要时间。他们调集阿里海牙的部队前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击败我们,现在江南的伯颜就要面临一个很为难的局面,如果不撤军的话,我们的力量继续增加,就有可能去包抄他们的后路。短期内伯颜想和我们决战,就要在建康一带和我们进行战斗。大家都知道,我们在建康准备了足够的水军。”
  有些枢密院的官员能够理解,有些不能够理解。不管他们的水平如何,所有人都知道赵太尉现在成竹在胸,宋军大概是胜券在握。于是大家的笑容就更多起来。有一位甚至大声说道:“为太尉贺!为大宋贺!”
  枢密院的成员都是赵嘉仁的人,有人向老大表忠心,其他人纷纷跟进。“为太尉贺!为大宋贺!”的声音此起彼伏。
  赵嘉仁可一点都没感觉到有什么好道贺的。他并不仅仅是枢密院的枢密使,更是大宋左丞相。在战争压力降低的现在,他考虑的就是政事堂的难题。果然如同赵嘉仁所料,在他提出在松江府、嘉兴府、庆元府、苏州府搞土地国有之时,立刻就有人表示反对。
  反对者是当地出身的福州官员,在福州的官员并不都是福州人,也有庆元府地主家庭出身的官员。在这个时候,官员沉痛的表示国家不能趁火打劫。反对者其实没什么力量,而且司马考这个苏州府出身的刑部尚书兼大理寺寺卿倒是公开表示支持赵嘉仁。
  即便知道一定会遇到反抗,赵嘉仁还是没想到有官员这么公开的跳出来反对。对于战胜蒙古,赵嘉仁非常有信心,此次胜利也证明他的信心不是空想。所以赵嘉仁只想回到治理国家的领域,那才是现在最困难的问题。
  等手下表完态,赵嘉仁就告诉他们,按照之间的计划行事。千万不要为了立功而去调整计划,如果对部队下达他们做不到的命令,对大家都是种伤害。先教育完了大家,赵嘉仁就匆匆表示散会,战争由枢密副使来负责。
  回到政事堂,赵嘉仁就开始召集会议。一众人等都表情凝重,目光锐利。看得出,他们都准备在会议上发言。等众人坐定,赵嘉仁说道:“朝廷虽然回到临安,然而我们人手缺乏,官员不足。所以要进行今年的科考。此事不能放松。”
  这话一出,官员们都被突如其来的话题弄到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从道理上讲,朝廷恢复科举是正确的选择。这次科举不仅要解决官员不足的问题,更是彰显朝廷已经掌握了局面,有能力恢复科举制的营运。
  即便能理解,众人还是被突然打断思路而感到不舒服。科举的话就得有考官,以及相应的一系列问题。而且科举本身也不仅仅是单纯的考试。其实谁能考上,很大程度也得看背后的势力怎么安排。没有能耐的人是没办法进入最后的殿试阶段,既然参加殿试的都是有能之辈,那么谁更有能,就未必是一张考卷能够决定的。在考卷之外的因素也存在很大的影响。
  有过这类经验的官员面色凝重,这可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科举结束之后,就开始制科考试。”赵嘉仁看着很轻松的讲出这番话,但是他的内心可一点都不轻松。
  没人反对举办制科,赵嘉仁就继续讲了下去,“诸位就推荐主考官吧。”
  制科考试是唐朝宋朝都有的一种特殊的考试制度。科举考试每三年一次,而制科考试是不定期的。制科考试的程序比科举考试要繁琐。参加制科考试的人员由朝廷中的大臣进行推荐,然后参加一次预试。最后,由皇帝亲自出考题。制科考试的选拔非常严格。宋朝总共三百多年的历史,科举考试选了4万多进士,而制科考试只进行过22次,成功通过的人只有41人。
  科举的主考官很快就敲定,由七十多岁依旧前来投奔朝廷,险些因为劳顿而死在路上的吴潜担任。老头子得到这个职务,更多的是一种荣誉。给他派的两个副手人选就非常重要,官员们都希望和自己近亲的人入选,所以还难以得出结论。
  此事可以多讨论几天,至于制科的人选很快就敲定。现在的小皇帝话都说不囫囵,杨太后能写自己的姓名,但是没人对她的学识有丝毫信心。剩下能够选择的对象当然就是赵太尉赵嘉仁。此时没人谈任何逾越的问题,官员们很清楚大宋真的受不了这样的折腾。
  确定自己得到了制科的控制权,赵嘉仁这才松了口气。他要把制科搞成高考,至于科举每年那百十号人,赵嘉仁根本就没放在眼里。大宋自有大宋国情,进士也得到一线去工作,根本不怕他们真的就能搞出什么风浪来。
  此事讲完,吏部次郎温良荣就操着庆元府的口音开口了,“我想问太尉可否还是要在四府搞土地国有?”
  官员们本来心思还被科举与制科给吸引走了,现在听了这位温良荣的话,不少人很快恢复了会议最初的心态。
  “当然。”赵嘉仁毫不迟疑地答道,他不准备在此事做任何退让。
  见赵嘉仁态度如此坚持,温良荣脸色惨淡,声音里面满是痛苦,“太尉。此次蒙古入侵,为何各地官员望风而降,那些人说是贾似道跋扈。贾似道在鄂州之战后威名极高,他被人唾弃,全都是公田法所致。地方上士绅受损,国家有难之时哪里还肯出力。太尉,殷鉴不远。你若是趁着江南凋敝之时再搞土地国有,岂不是逼着地方的人无法过活么?”
  这话已经近似威胁,更有为宋奸开脱的嫌疑。很多官员都皱起眉头,觉得这位温良荣实在是不知进退。他家就有人投降了蒙古,而赵嘉仁对于宋奸的态度极为强硬。这么讲完全不合适。
  不等赵嘉仁说话,户部次郎刘猛已经忍不住怒道:“我就不知道当宋奸还当能当出道理来。合着什么都是别人的错,就是当宋奸没错!温良荣,你可是让我大开眼界呢!”
  温良荣本来是福州的官,论能力也就是大宋官员的平均水平。若不是他运气好在福州,根本就没有爬这么快的理由。所以刘猛最初是想痛骂这厮根本不识好歹。不过刘猛转念一想,就明白此时不能把问题搞成这样没水准的程度。于是就拽住宋奸来做文章。
  有刘猛的发言,其他官员反倒不着急了。宋奸在现在的大宋归于叛国罪,是死刑。听刘猛的意思,他大有给温良荣扣上个宋奸同路人的企图。若是如此,这斗争就不是赤裸裸,而是血淋淋。没人想在最初就搅和进这么一个局面里头。
  赵嘉仁觉得给温良荣扣个宋奸同路人的罪名挺过瘾,不过他好歹有更多的见识,用这种手段必须在没有其他手段可用的情况,此时在土地国有还没辩论的情况就这么干,就是不教而诛。
  赵嘉仁摆摆手,让刘猛先别说话。他自己说道:“土地国有不是不让百姓种地,不是要把土地变成朝廷的,然后再让朝廷卖地来赚钱。土地国有是要让那些种地的人都有土地可种,而且不受任何盘剥。若是靠自己的能耐种出粮食,粮食当然归种出土地的人所有。可那些自己根本不劳动的人,凭什么就靠那么多地作威作福?”
  听赵嘉仁并没有准备用扣帽子的方式解决问题,温良荣也有些意外,在反对赵嘉仁的时候,这位心怀悲壮的官员就已经做出了自己遭到各种打击的准备。既然赵嘉仁没有这么弄,温良荣也准备正面讲道理:“太尉,公田法弄到大家离心离德。你看起来抵抗蒙古的都是公田法之外各路义勇。前车之鉴,前车之鉴!”
  “放你的屁!”苏州府出身的司马考再也忍耐不住,直接爆了粗口。
第030章
土地国有的公开讨论
  “临安可降,我大宋不降。大宋可亡,我华夏不亡。贾似道不代表大宋,更不代表华夏。因为对贾似道离心离德,就可以背叛祖国,就可以投降敌人了么?这些士大夫自己要投降,还能说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到了现在再为那些这些人辩解,做人难倒可以连点羞耻都没有么!”因为愤怒,司马考声音尖利,情绪大概比咆哮低了不太多。
  赵嘉仁觉得这话算是达到一直贯彻的爱国教育水平,却未免太教条化,缺乏唯物主义辩证法。但他并没有鸡蛋里挑骨头,若是讲唯物主义辩证法,现在要批判的大概就是大宋的地主阶级的立场与利益所在。要是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地主阶级大概脑后天生就有反骨。
  不管赵嘉仁怎么想,司马考以一句粗口开始的怒斥被说完之后,温良荣的精神状态没有被司马考压倒。他果断的反驳,“大宋养士三百年,士人遇到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贾似道威福自用,逼迫武将,打压士人,才弄到今天的局面。今日这么多人跟着赵太尉,还不是赵太尉十几年来殚精竭智为众人谋利……”
  听到有人这么明白的讲述道理,特别是自己崛起的道理,赵嘉仁忍不住感受到些悚然。群众的眼睛果然是雪亮的,没有人公开说,并不等于没有人看得懂。看似挥挥手就结集起来的军队可不是一天两天就建立起来的。感觉到大宋进士的眼光并不差,赵嘉仁心中的悚然很快就变成了欣然。如果大宋的水平能到如此地步,想来和人民的沟通就会更容易。
  “你这个奸贼!”司马考被气得怒喝起来。
  这情绪如此激动,让赵嘉仁感觉有些不解。然而看着司马考恼羞成怒的模样,赵嘉仁心念一动。难倒司马考是因为被戳穿了事实真相,所以气急败坏不成?要是的猜测属实,那就说明司马考也早早看清了赵嘉仁崛起的路数。而且!司马考觉得这玩意有些不那么合理。
  赵嘉仁对于自己的崛起之路并没有羞愧感,他甚至觉得自己的崛起是如此的艰苦卓绝,甚至值得歌颂。不过要是从官家的视角来看,赵嘉仁的所作所为即便谈不上不忠,至少也证明赵嘉仁并非纯臣。
  争执一旦到了扣帽子的地步,那就没办法讲道理了。被称为奸贼,温良荣也半真半假的勃然大怒,他立刻反驳道:“我乃朝廷命官。在福州为官期间殚精竭智,从未有丝毫懈怠。蒙古南下,朝廷危急之时,我更是尽心竭力。在我为官之时,司马考你在做什么?你是到了官家抵达福州之后才重新为官。论苦劳,我可在你之上。”
  司马考到现在为止的人生中,最痛苦的经历就是遭到贾似道打击,不得不提前退休的那段灰暗时间。即便是借着赵嘉仁的力量再次崛起,司马考也觉得有那么几年宝贵的时光完全被荒废了。这对一名学霸可是非常难以接受的事情。
  温良荣在口舌之利上展现出进士该有的水准,直戳司马考的心病。在勃然大怒的司马考被完全带到沟里之前,赵嘉仁开口了,“司马考。既然在口舌上争不过人家,你就认个输,服个软吧。”
  司马考听了这话完全无法理解,他愤怒的扭头看向赵嘉仁,入眼的就是赵嘉仁冷静稳健的表情。这表情中没有责怪,倒是有些同情。这让司马考感觉心念一动。
  赵嘉仁心中叹气。这就是人类的弱点,却也是没办法克服的弱点。想通过扭转电信号的方式改变自己的看法太困难。同样是不管朝廷而选择自己道路的内容,赵嘉仁的神经元里面将这个内容标注为值得骄傲的正面情绪。而在司马考的神经元回路里面就被标注为痛苦回忆这种负面情绪。
  只要触及这个回忆,就会给司马考带来痛苦。如果是使用话术点中痛苦的根源,就可以对司马考造成巨大影响。平日里的司马考可不是这么一个失去理性,被人用言语轻易调动的家伙。
  虽然很想帮到司马考,赵嘉仁此时却没有办法,他没有时间让司马考理解这些问题。在当下的时间里面,赵嘉仁能做的就是终结此事,并且希望司马考的脑神经回路当中能够有‘果断认输’‘果断放弃沉没成本’的部分。
  也不知道司马考的精神里面是不是真的有赵嘉仁希望的部分,反正司马考最后举起手指威胁性的对温良荣隔空点了点,然后闭嘴不言。
  败下阵的司马考暂时退出战团,赵嘉仁自己选择亲自上阵,在土地国有的事情上,他没有任何放弃的打算。
  “我们能够打跑蒙古侵略者,吃的是从交趾、占城、暹罗运来的大米。吃的是从济州岛运来的牛肉,吃的是从南海、天竺、僧伽罗国的辛香料。交趾、占城、暹罗、济州岛,这些地方都用的是土地国有制度。大宋百姓在那边耕种经营,不用付地租。他们要做的只是把自己生产出来的各种物资卖给朝廷。再从朝廷经营的供销社里面购买到他们需要的商品……”
  现在朝廷里面赵嘉仁手下的干部们数量超过一半,剩下的一半里面也多数是选择支持赵家人呢的官员。不过到现在为止,很多人对于赵嘉仁如何经营‘域外’并无了解。此时赵嘉仁开始讲述经营模式,大家都听的非常认真。那些有过相应训练的家伙们甚至拿出随身的小本本,用铅笔在上面刷刷点点的快速记录。
  讲了一些土地国有制度营运地区的情况之后,赵嘉仁总结性地说道:“不少人都知道,在公田改革的时候,我是反对公田改革的。那并不是说我当时没坐到左丞相的位置上,所以就要反对公田改革,现在我大权在握,我就要搞的比公田改革更激进。不是这样的。在我看来,如果向东不对,向西也肯定不对。我反对公田改革,是因为当时贾似道的公田改革,是在我大宋当下的生产方式的基础上简单的改变一下某部分土地的所有制。这种换汤不换药的方式注定解决不了问题。想解决问题,就得有适合这种土地国有制的新模式。我在三府就做了一定的调整,我在当时的域外之地就直接采用了新模式,从结果上看,效果很不错。我现在要搞土地国有,不是为了打击有土地的人,而是要解决我大宋几百年来的问题。”
  说完这些,赵嘉仁锐利的目光扫过众人,几乎是一字一句地说道:“我现在要问诸位,你们若是反对土地国有,是因为觉得土地国有的制度本身有问题,所以要反对。还是你们不管这个制度是不是对大宋好,只是因为你们家里有土地,所以坚决要反对土地国有。”
  赵嘉仁说完之后,他端起水杯喝了起来。这番讲话让他口干舌燥,需要水份来滋润。旁边的小吏看赵嘉仁几口就把水喝完,连忙提着热水壶过来给赵嘉仁的杯中加满。赵嘉仁转头对服务员说道:“谢谢。”
  虽然被赵嘉仁称谢已经是常态,小吏脸上还是忍不住露出笑容,他用最近政事堂开始进行的标准化模式答道:“不用谢。”然后他就沿着与会各位的座位走了一趟,看看是否还有别人也需要添水。
  到了此时,屋里才开始有了些说话的声音。那也是‘谢谢’和‘不用谢’的简单对答。除此之外,没一个人敢对赵嘉仁之前提出的问题谈及一个字。包括和司马考斗的很凶猛的温良荣也没敢吭声。
  到底是为了反对土地国有制,还是为了保住自家的私有土地。这是很容易就能理解的问题。想回答更容易,说个‘同意’或者‘反对即可’。
  大家其实都知道自己心里的念头。同样,大家很清楚自己与赵嘉仁力量的对比,很清楚赵嘉仁要搞土地国有制还真的不是因为赵嘉仁要把土地变成他的。贾似道搞公田改革之前,就将自家两万亩良田献给国家。赵嘉仁献上的可就不是两万亩,他通过开疆拓土得到的交趾、占城、暹罗不计算在内,光是在之前大宋的境地,赵嘉仁就将他名下以及航海行会名下数百万亩的土地变成了国有土地。温良荣敢指责司马考,包括温良荣在内的所有官员都不敢去指责赵嘉仁的道德。
  更重要的是,通过在交趾、占城、暹罗的成功,赵嘉仁正式让这帮官员们理解到,他提出土地国有制不是一个经济利益问题,而是一个国家大政方针的问题。大宋是一个官员统治的国家,所以官员们很清楚,他们可以是无能之辈,可以在执行政策的时候中饱私囊,但是他们不能用私利为理由去反对国家政策。这个是个基本道德问题。
  那些家里有土地的官员们各个紧闭双唇,他们知道,自己若是开始参与讨论,就等于在某种程度上同意‘土地是可以国有的’。
  看着这帮官员,赵嘉仁没立刻说话。他的目光扫视过自己人。从表情上看,这帮家伙们的态度还算是镇定,并没有露出明显的反对意思。收回目光,赵嘉仁再次开口了。因为有茶水的滋润,他的声音显得很清亮。赵嘉仁一开口,众人都屏息凝神,生怕错过了一个字。
  “之前江南四路搞了公田改革,所以这次也就这四路搞土地国有吧。其他各路可以不搞。”
  倒吸一口凉气的声音,从胸中吐出一口气的声音响起,在政事堂的会议厅里面造成了某种类似风暴的动静。
  无视这些人的反应,赵嘉仁继续说道:“不过,现在我等还在与蒙古打仗,所以粮饷必须得交齐。那些世家大族若是在此时还推三阻四,我就只能怀疑他们是何居心!”
第031章
进三步退一步
  会议进行了好几天,最后在土地国有制的问题上,朝廷达成了在江南四路、广南东西两路、福建路先尝试实施的决议。除此之外,朝廷另外达成了重建税收体系的决议。
  司马考的脸色在这几天内非常难看,等决议达成,赵嘉仁在人员分配上让众人都大吃一惊。身为左丞相的赵嘉仁亲自带队前往松江府主持土地国有制的实施。左丞相下去工作,临安自然而然的就由已经赶到临安的右丞相兼户部尚书徐远志来负责。
  赵嘉仁当然不会让徐远志一个人执掌权力,他召集了临安城内的学社成员,要求大事必须由学社成员进行商议。而且赵嘉仁距离临安也不远,万一真的有事情解决不了,他也能够赶回来。
  就在大家觉得安排的还算妥帖之时,赵嘉仁公开对司马考说道:“司马尚书,我要求你不能用打击宋奸的机会去泄愤。”
  这个词用的如此准确,司马考愣了愣,而其他与会人员都装作没听见。
  赵嘉仁看着司马考受委屈的表情,从容答道:“我知道你对温良荣很不满,他只怕有不少亲戚当了宋奸。你想在这件事上抓他痛脚,那是容易的很。我认为你是个非常公正,很能干的人,所以我要求你不能用这机会来泄愤。”
  得到了赵嘉仁某种程度上的安抚,司马考神色变化不大。他先是低下头沉默,然后抬起头问道:“太尉是担心朝臣觉得我们是因为那厮反对土地国有制而收拾他么?”
  见到一众学社成员竖着耳朵听,赵嘉仁坦然答道:“土地国有制的事情已经有了成果。我们进三步,退一步。整体而言进了两步。我现在甚至觉得步子都有些大。所以这才要亲自到地方上主持这些事情。那个温良荣的反对根本没意义。”
  那帮老油条们已经看清这点,所以表情上只是‘果然如此’。那些在政治斗争上比较嫩的家伙则是一副‘竟然如此’的模样。司马考根本没考虑这些,他只是带这种受伤害的表情说道:“既然如此,我等以后再动手就好。”
  “司马尚书,我觉得你比贾似道强。不知道你是不是也这么认为。”赵嘉仁说道。
  即便知道这个话题是为了坚持赵嘉仁的理念,司马考还是觉得自己没办法去否定这个说法。他非常痛恨贾似道,按照人类的正常思维,不管是不是实情,司马考当然觉得自己比贾似道强很多。
  看着司马考,赵嘉仁严肃的讲道:“贾似道以出自他个人愿望的理由对你动手,让你背负不明之冤,让你耽误了大好光阴。若是你挟私报复温良荣,那就说明你认为贾似道这种做法没错,错的是贾似道不该用这种手段来对付你。我们都觉得贾似道对向士壁的手段完全不合适,向士壁作为有功之臣,不该瘐死狱中。可我想问个问题,难倒向士壁在使用军费的时候就全然没有问题,他没有把一部分军费挪走私用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5/6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