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宋(校对)第1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692

  热情参与的不仅有福州市舶司,福州官府,连司马考这样的外围教师都美滋滋的参与其中。这是个很复杂的事情,司马考虽然在理论上拥有自己的投资,也就是该有一部分商品。但是司马考自己很清楚,他可没有把这些商品卖出去的能耐。
  所以司马考焦急的等待着开会。投资人会议将向所有投资者提出一个商品销售计划。那时候,包括司马考在内的投资人就可以知道能赚多少钱啦。
第106章
投资人会议前的场外闲谈
  进入六月,福州的梅雨天终于接近尾声。天空基本还维持昏暗的多云天,不过雨并没有以往那么大。风还挺凉爽,然而在福州住过的人都知道,从这时候开始,福州的天气就会一天天变热。
  在航海行会的大礼堂,盛夏已经降临。屋子里面一半人穿绸裹缎,另外一半人则穿棉布衣服。不管是哪一种,都不是穷人穿的起的。除了身穿飞鱼服的工作人员之外,参加投资人会议的与会者每个人都有凳子做,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个小扇子。扇子很精致,上面是仕女图,提款是‘第一届航海行会投资人大会’的文字。
  司马考扇着小扇,同时拿出毛巾擦拭额头上的汗。毛巾和毛料没啥关系,所谓的‘毛’不是动物毛,或者人类毛发。这里的‘毛’是指绒毛。毛巾的大概技术要领就是在编织毛巾的棉线上穿插进棉线,这些露在外面的棉线总量比作为基面的棉布多很多,增加了毛巾的吸水性,透气性,柔软性。
  毛巾的纺织技法与大宋的天鹅绒技术一脉相承。想实现这样的工艺除了要有很不错的编织技术外,毛巾上花掉的劳动力比织布贵得多。所以毛巾在两年前一出现就震动了福建路,这物件甚至没办法出口。不是因为外国没人买,而是福建路有钱人就把毛巾采购一空。
  司马考就是有钱人中的一员,他家在姑苏有生意,司马考当老师也有收入。现在司马考等待着他最新的收入,来自航海业的投资利润。在司马考身边的都是差不多的家伙,他们都在焦急的等待会议正式召开。会议意味着决定这些人的收入。
  在会场里面唯一不穿工人员飞鱼服,又不是投资人的大概是徐远志。整个会场里面也八分之一的人是进士,徐远志作为进士的一员,作为赵嘉仁的客人,他和司马考一起参加了这次投资人会议。
  手里拿着扇子扇风,徐远志手里拿了一份投资人说明书仔细的阅读。大礼堂的上方悬挂着四个插了几十根蜡烛的大吊灯,加上屋顶的木棚刷了白灰,大礼堂内光线还算明亮。看了一遍之后,徐远志又看起了第二遍。这让把说明书看过十几遍的司马考有些不耐烦起来。
  “师叔,你有什么不明白的么?”司马考有些没话找话。能给人做些讲解,也可以消磨点时间。
  徐远志头也没抬,就开口说道:“司马考,稍安勿躁。急也没用,到了该开会的时候自然就要开会。你若是觉得心里不安,就去上个厕所,或者洗洗手,洗洗脸。到了开会之时,你只怕没时间去做这些。”
  司马考没想到师叔竟然教训起自己来,心中当时就觉得很不爽。不高兴归不高兴,司马考也知道师叔说的没错。反正心里面如同插了干花般难受,司马考索性起身去了厕所。大礼堂外的走廊上也有不少人,这帮人低声聊天,偶尔探头看看大礼堂里面有没有开始召开会议,大概与司马考都一样。
  见到和自己有同样想法的人,司马考就感觉很舒服。当这帮连感情上也和自己有共同不耐烦情绪的时候,司马考简直是觉得如同见到亲人。他忍不住上前和人搭讪。
  既然都是忍不住跑出来的,外面的这帮兄弟也很容易就接纳了司马考。其中一位被打断了正在进行的说辞,等司马考刚进入圈子,那家伙就急急忙忙的继续说道:“早些年我看那帮大食人个个颐指气使,看着不可一世。现在这帮人个个都蔫了,我这才觉得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话,的确是至理名言。我家以前世代都是种地,哪里想得到自己竟然有一天能从海上赚钱。”
  在得意之时嘲讽之前的强者是非常令人开心的事情,更不用说大食商人此时完全被排除在航海行会之外。更准确的说,曾经被大食商人垄断的海上贸易彻底易主,大宋的海商掌握了全部的航线。现在轮到这帮留在大宋的大食商人们成为旁观者了。
  这样的话题一开,后续就紧跟而来,圈子里面有人问到:“福州和泉州两地有十万大食商人,你说他们这两年基本没有生意,怎么还不走?”
  立刻就有人趾高气扬的解释道:“切。咱们大宋是什么地方。若是大宋比大食还穷,他们万里迢迢跑到大宋来受罪么?”
  司马考觉得这话很对,正在微微点头之时,却见一位兄弟领着一个服务人员过来,那服务员手里托了一个大大的木盘。只是靠近过来,司马考就闻到一股香甜的感觉。转头看过去,那个木盘上放了不少小托盘,每个托盘上面都放了奶油蛋糕。
  这是赵嘉仁推出的新式甜品,价格并不便宜。那个令人过来的兄弟一眼就看到司马考,他连忙说道:“少算了一个人,不过幸好我多要了几个。”
  司马考连忙站起来解释自己也不过是受不了屋里面,所以出来和大家一起透透气。他边说边问奶油蛋糕的价钱,那位买蛋糕的倒也豪气,他笑道:“一个蛋糕,今天我请得起!见面就是客,这位兄台也不用客气,吃了就是。”
  这话也不全是场面话,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一快奶油蛋糕不算便宜。对于参加这个会议的人来讲,一块蛋糕不过是令人开心的甜点而已。而且奶油蛋糕真的挺好吃,大家觉得这个钱花的并不算冤枉。
  吃了人家东西,司马考就做了个自我介绍。听说司马考是赵嘉仁学校里面的老师,一众投资人马上就露出了羡慕的表情。稍加交流,得知司马考还是正牌进士,这些人的目光中顷刻就变成了仰慕。
  于是这帮人开始自我介绍,他们都是福建人,还是福建沿海人士。要是非得说有什么共同点,他们都在赵嘉仁建立福建沿海灯塔群的时候与赵嘉仁有往来,进而与赵嘉仁进行商业合作的一群。因为这层关系,他们才当上了最低级的投资人,也就是说他们只能对整体货物进行投资,分红比例最低。而且这帮人投资的钱财数量平均下来每个人也就是三百多贯铜钱。不算穷人,却也没办法与赵嘉仁统领的航海行会内部投资人相比。
  这番简单的介绍结束之后,立刻有人试图继续之前的话题,“司马官人。你说咱们会不会把那些大食商人都撵走?”
  司马考对大食商人没啥兴趣,对于大食商人的去留更无概念。所以他的回答中全部是疑惑,“撵走他们?”
  其他人听完之后忍不住笑出声来,“哈哈,司马官人,你不要和他一般见识。这家伙想在福州买个商铺,他都快想疯了。可现在福州哪里还有土地给他买商铺。想来想去,能卖房子的大概就只剩下大食商人啦。”
  即便司马考的脑子灵光,也是花了好一阵思考才算是勉强把里面的逻辑关系给理顺。赵嘉仁建立的航海行会大发展,大票人涌入福州,造成了福州地方上的房产紧俏。而兴旺的大宋海上贸易又催生了福州当地商业的兴旺。想搞商业就需要商业用地,那不是随便弄个小房子就可以顶用的。
  司马考在赵嘉仁那边当教师,参观过已经被赵嘉仁整个买下来的马尾地区。马尾地区最大的建筑其实并非是什么学校或者造船厂,而是那些仓库。木料,铁器,各种物件都需要仓库。而且仓库想有效管理还需要很大的空间,见识过这些之后,司马考终于能理解为何这帮想在福州开铺子的家伙想购买土地与房产。
  “这个,我其实也不太清楚。不过就算是我们相对大食商人动手,也总得有个理由吧。”司马考顺着那些人的话去讲。讲完之后,司马考发现自己的说辞在逻辑上好像有什么不对的感觉。啥叫做‘总得有个理由’?难倒只要找到一个能说得过去的理由,就可以对大食商人为所欲为不成?
  没等司马考把自己的话进行调整,那帮参与讨论的兄弟们脸上看着都有了光彩。那个最急的人连连点头,“没错!没错!就是得有个理由才好,若是胡乱动手,官府只怕也不会答应。”
  司马考觉得自己也许开了个很坏的开头。心中正为难间,突然一个给他自我解释的念头冒了出来。那是赵嘉仁的话,‘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也就是说,这帮人为了能够实现自己能够在福州开店铺的目的,他们不在乎做出很多事情。现在司马考的话顶多是外部因素,甚至连诱因都算不上。如果这帮人做出什么来,只能说明他们原本就有这么做的冲动。
  就在司马考为自己的愧疚感寻求解释的时候,就听这帮人继续讨论下去,“大食商人与蒲家一贯很亲近,我记得赵知州就是因为蒲家下令大食商人不向我们卖货开始的!”
  “对啊!蒲家勾结蒙古人,因为蒙古人那边有不少大食人。”
  “我听过赵知州让人在城里讲的课,课上说,我们老祖宗早就说过,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那些大食人心里面亲近的必然是大食,我们华夏只是他们赚钱的地方,可不是他们要拼死效力的祖国!”
  “那些大食商人连他们自己的祖国都不热爱,咱们的船队虽然出去,可目的是回到咱们大宋来。可那些大食商人们根本不会大食,他们就是留在大宋。人家说大难来时各自飞。他们连自己的祖国都不去热爱,他们更不会热爱咱们大宋!”
  司马考听着这帮投资人的话,他整个人都陷入了蒙圈的状态。就在此时,接近大礼堂门的那边有了些骚动,在那边聊天的一群人急急忙忙进了大礼堂内。还有认识的人向这边招手,示意会议召开了。这边的人们立刻起身,急匆匆向大礼堂里面赶去。
  看着这帮人的背影,司马考觉得脑子还有些不利落。从方才的互相介绍中看,这帮人其实没怎么读过书,但是这帮人方才所说的话只是用词没有朝廷里面文人们那么优雅,实质上并无不同。总结起来的话,这帮人的都是在‘用道理去证明某些人是邪恶的’,至于那些人被定性为坏人的货色是好人或者是坏人,这根本不重要。
  在官场上,干掉政敌夺取政敌手中的政治资源和政治地位,就能够开始推行自己的政治理念,尝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看得出,这帮人试图解决大食商人的目的只是为了大食商人手中掌握的那些商业资源。或者说,这些人看上了大食商人手中的商用土地和商用建筑。
  也许是司马考自己就是被政治打击的对象,所以司马考心中忍不住生出‘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想法。
  带着这样的情绪,司马考进了大礼堂。在位置上稳稳当当坐着的徐远志看到司马考竟然毫无激动的坐到了位置上,沉稳的等待着上面的人开始讲话。徐远志率先开始问道:“你在外面见了什么人么?”
  司马考点点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徐远志并没有继续询问司马考到底遇到了什么,他语气轻松地说道:“本来就是如此。我等不肯学,只是因为我等不虚心。”对师侄做了这般教育之后,徐远志就沉默下来,轻轻扇着扇子,等待主席台上的人发话。
  然而说话的并不是主席台上的一众负责人,这帮人坐定,一位司仪大步走上前台,用有些浮夸的风气对台下的众人大声说道:“诸位投资人,我们期待的投资人大会终于开始了!现在大家能够看到,咱们航海行会的干事们在干事长袁弘杰先生的带领下就位,现在,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袁弘杰干事长发言!来诸位,掌声响起来!”
  在这样的引导之下,热烈的掌声瞬间响起,大礼堂里面顷刻显得无比热闹。在这样的气氛中,袁弘杰站起身。看到自己要分到的红利马上就要揭晓,掌声自然而然的更加激烈起来。
第107章
不外流的大宋货币
  “三成……”徐远志若有所思地说道。
  走在徐远志旁边的司马考沉默不语,脸上有些失落的表情。投资人大会准备的很久,真正宣布的时候也就那么几句话。航海行会干事长袁弘杰宣布,此次投资人会议分成是三成,接着就宣布分组开会。司马考所属的投资人类别是全包,投资人只管出钱,拿钱。其他统统不用管。
  因为在学校里面很容易得到一些内部信息,司马考得知的出海普通水手的获益比都比这个三成高很多。所以离开的时候司马考满脸的失落,堂堂进士只有最低分红比例,司马考很失落。
  “三成全部是给现钱。有趣。”徐远志对司马考说道。
  “何意?”司马考对徐远志的着力点不太理解。
  当过知州的徐远志有些讶异的看了司马考一眼,这才说道:“三成比放债的利息低一些,可放债只怕是拿不到多少现钱。”
  司马考是判官,听了这话之后马上明白过来。大宋缺钱,放债之后收回来的很可能是田地、店铺,又或者啥也收不到。因为大宋官府不许因为欠钱而掳人,这时代的黄世仁发动‘穆仁智催债’技能,大概也是弄不回来喜儿的。因为喜儿若是去告官,掳人的黄世仁大概就得人财两空了。
  航海行会给现钱,投入交钞的就给交钞,投入铜钱的就给铜钱。若是只是给关键投资人也就罢了,这可是对所有投资人返还本金与利润。这是牵扯几百万贯纯粹的钱财往来,如此规模,在整个大宋大概也没人能有如此手笔。
  想通了这个关节,司马考马上就不想抱怨。他此次投了一万贯交钞,能拿回来一万三千贯交钞,这笔钱不用纳税。其实司马考已经准备再从家里弄些钱,凑够两万贯,明年这时候他大概就能收入到两万六千贯。
  就在司马考勾勒着美好想象的时候,就听徐远志再次开口,“这样的回报能持久么?”
  真的是一言上天堂,一言入地狱。司马考觉得自家师叔的话真的是莫名其妙,从前面的讲述来看,徐远志很佩服航海行会的能力。怎么突然间就开始给航海行会敲丧钟了呢?想到这里,司马考问道:“师叔,你之前不是还想投些钱到航海行会么?”
  “现在我也想继续投钱进来。”徐远志答道。
  司马考用不解的神色看着徐远志,对自家师叔的判断大惑不解。若是怀疑航海行会的回报无法持久,那为何要坚持投钱。不过司马考也不敢问太多,毕竟他的官只是做到判官,他师叔徐远志做过福州知州与广州知州。论见识,徐远志总是比司马考要高那么一点点的。
  徐远志看了看一脸不解的司马考,他觉得自己完全没办法向这个鄂州判官做解释。赵嘉仁的能力毋庸置疑,但是赵嘉仁现在弄出来的兴旺局面也并非前无古人。其实徐远志自己也没办法做出详细的解释,不过历史书上早就讲过很多次,一个地方只要有大量的钱汇集,就一定会出现各种问题。哪怕是汴梁或者临安这种京城,也会承受不了如此冲击。历史上其他朝代都是采取重农抑商的方式强行打击商人,而大宋不禁兼并,不歧视商人,所以很多问题爆发的时候更加激烈。
  在看到了这次投资人会议之前,徐远志只是挺好奇。见识了投资人会议之后,徐远志觉得好奇心更是无法按捺,既然没办法和司马考谈论,徐远志说道:“我们一起去见见赵知州。”
  两位进士联袂而来,即便赵嘉仁很忙,他还是接见了两位。赵嘉仁重视进士,是因为进士有很大影响力。当年向士壁马光祖身为进士,在本地振臂一呼,就能募集到几千民团去和蒙古人打仗。
  如果徐远志与司马考真的肯加入赵嘉仁的队伍,他们就可以在他们家乡召集富人给赵嘉仁投资,召集穷人来为赵嘉仁的体系注入劳动力。可以说好处多多。若是极端情况下,譬如临安朝廷灭亡。那时候本地进士的号召力就更显得珍贵。
  徐远志不爱打官腔,他直截了当的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司马考听了师叔的话,整个人都懵了。这位鄂州判官并没有想到师叔竟然是以天下的角度,以历史的角度来提出问题。这题目已经不是个知州的范畴,而是朝堂上相公们的领域。
  赵嘉仁听了之后倒是没有觉得奇怪。要是用21世纪的话,徐远志质疑赵嘉仁的船队某种意义上有些类似庞氏骗局,或者是老鼠会。因为赵嘉仁支付给投资人货币,而不是支付实物。徐远志认为这么做就会无法维持可持续发展。
  当然了,徐远志用词中牵扯了不少与货币有关的内容,听着很是有些唬人。听的旁边的司马考一愣一愣的。
  既然两人如此,赵嘉仁也矫情,他答道:“想给徐先生解释这个问题,就得先把货币的概念弄清楚。我觉得给徐先生和司马兄两个人讲没效率,所以我准备开个班,讲大课。两位先回去等消息,大概明后天课程表就能排出来。”
  赵嘉仁从来不说废话,果然到了后天,课程表就排了出来。第四天,赵嘉仁先到衙门,行了官文给左翼军统领夏曦,让离开福州半个多月的夏曦赶紧回答迁移是否开始。把这件事弄完,赵嘉仁才赶往学校。
  此时航海行会的干部们都已经返回,加上两位进士,三十号人都等着。
  “货币就是一般等价物。”赵嘉仁上来就将大学课上的内容撂出来。看着干部们愕然的脸,赵嘉仁板着脸说道:“这次的课我要考试,所有讲到的基本理论全部要考试,而且必须条条过关!”
  这么强硬的命令下来,学员都傻了眼。不等他们继续浪费时间,赵嘉仁对司马考说道:“司马考学员,你来当学习委员,所有学员笔记的事情必须检查。”
  赵嘉仁态度虽然坚定,不过内容倒很灵活。中国历史上的货币是制钱,金银一直不是中国最主要的货币。这点上就不怎么符合马克思资本论那句‘金银天然就是货币’。不过赵嘉仁也不在乎这些,他在大宋好些年,终于能理解到大宋的很多问题。
  首先就是大宋货币外流问题,所谓良币驱逐不等于货币外流。大宋和外国海商做生意,支付给外国海商的是铜钱。在这帮外国海商眼里,铜钱可不是货币,而是一种货物。每次出海的时候带走几千斤铜钱,一来这玩意是价值很高的商品,二来还能当做压舱物。何乐不为,不知不觉之间,大宋本土的货币就大大匮乏起来。这也不能说是海商恶意这么做,而是因为他们的国家就没有货币概念,更没有一般等价物概念。
  现在赵嘉仁领导的航海行会就彻底改变了这样的问题,大宋船队出航的时候不携带大宋货币,而是携带大量商品,以商品换商品,在扩大了大宋海上贸易的同时,还杜绝了大宋货币外流问题。
  将自己的功业大大讲述一番,赵嘉仁高声说道:“而且这些商品还换取到很多金银!诸位,这些商品还换到了很多金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6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