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铁血中华(校对)第93部分在线阅读
“你们两个再说一下,张应宸到底说了什么?”杨秀清说道。
警卫也不看张应宸,就把张应宸对东王杨秀清的抱怨给说了一番。
没等两人说完,张应宸扑通就跪下了,他急切的辩解道:“东王!东王!您让我去试探一下韦泽是不是心有怨怼,韦泽从来不爱抱怨,属下只能先装着说几句抱怨,不然的话属下怎么能知道韦泽是不是真的对东王心有抱怨呢!”
“呵呵!”杨秀清冷笑起来,“张应宸,你说这话的意思是你想诬陷齐王不成?”
张应宸彻底懵了,他原本是奉了杨秀清的命令去调查韦泽,没想到竟然会被杨秀清这么倒打一耙。成了想诬陷齐王韦泽。
没等张应宸再解释,杨秀清挥了挥手,命令道:“把张应宸拖下去打三百杖!”
第100章
麻烦(三)
东王经常命令杖责下属,动辄是一百、二百、三百,不久前还有过一千杖,所以负责杖责的行刑官颇有技巧。杖责肯定不能往死里打,三百杖打完,肯定不能打得骨断筋折。即便如此,也不能如同过家家般走形式。三百杖打完,张应宸已经疼的差点昏过去。
负责行刑的也累的不轻,旁边立刻上来两个人架起张应宸。张应宸的屁股与大腿已经痛到麻木了,基本感觉不到自己的双腿还存在。昏昏沉沉的被人架着走,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张应宸终于勉强能够感到一点自己没有挨打的小腿被拖在地上的感觉。他尝试着把小腿正常的撑住地面。却觉得两条腿跟面条般无力。
“这边的兄弟,稍停一下,让我自己动动!”张应宸费劲力气,才挤出这一句。
架着他走路的行刑官停下来,张应宸用尽自己的控制力,好不容易才让自己的小腿拖着脚撑住了地面。刚一用力,他就忍不住惨叫起来。大腿上的肉早就没感觉了,张应宸只觉得腿上的骨头中,仿佛被插进了火棍般,剧烈的疼痛让他所有的力气都消失的干干净净。若不是行刑官手脚利落,张应宸整个人都要瘫软在地。
强烈的痛感在骨头里头乱窜,很快,痛楚引发的高热让张应宸觉得浑身发冷。冷汗与热汗很快把不停哆嗦的张应宸的衣服都给打湿了。完全不知道别人对他说了什么,对他做了什么,张应宸被痛楚的感觉淹没了。
受完了杖责之后,张应宸被送回了军营的住处。这下可把值守的军官与参谋给吓得不轻,负责值班的参谋立刻把军医叫来,军医一看这伤势也被惊呆了。三百杖下来,造成了大面积的软组织受伤,张应宸的屁股与两条腿都变得紫黑,虽然也没办法测试骨头是否受伤,不过看着模样只怕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韦泽的部队里头也打军棍,不过那是为了惩戒,而不是真的要肉体折磨。挨个十军棍二十军棍的,打的声音响,可是挨完打之后走起来几步,很快就没事了。就是挨打的屁股有点发麻而已。而且打军棍也是最后的手段,能不打的时候还是不许打。
到现在为止,大伙从未见过被打成这模样的。而负责送张应宸回来的东王府官员立刻召集张应宸部队的军官。这帮军官都在营中,他们被从被窝里拽出来,很快就睡眼惺忪的聚集起来。
官员先让跟着张应宸的警卫把今天发生的事情给讲述一遍,警卫支支吾吾的说,张应宸在齐王韦泽那里说了东王杨秀清的坏话,又在东王杨秀清那里说了齐王韦泽的坏话。所以东王杨秀清就把张应宸打了三百杖。
众人对这话很是不解,张应宸这是吃了熊心豹子胆,竟然敢同时在东王杨秀清与齐王韦泽那里说坏话。但是东王既然派人来公开指责张应宸的罪责,想来也不会是空穴来风。
最后东王府官员告诉众人,东王念在张应宸乃是初犯,所以饶了他性命。打了三百杖之后,张应宸暂时不能理事,东王将派遣新的指挥官过来暂时接掌指挥权。说完之后,东王府的官员拿出花名册,命令部队所有部队指挥官都集合,准备接受新指挥官的安排。
此时,等在张应宸营地外的东王部队立刻开进了军营。虽然他们并没有如临大敌的态度,不过准备随时弹压反抗的准备看来也是做了不少。
韦泽的部队中是总参谋部制度,张应宸的部队尽管调到了东王麾下,依旧维持着韦泽的体制。参谋部人员虽然不直接指挥部队,但是他们却是部队中的中坚所在。军官被管起来,参谋长、副参谋长也被叫去管起来。不过韦泽的参谋部是个会议制度,很有军事委员会的雏形。在条例中,如果参谋长、副参谋长出了事情,自然由军作战科科长接替参谋长职务。
而东王府明显没吃透这方面的组织形态,所以作战科、作战训练科、人事科、后勤科,还有兼任日志记录总结的军史科,这帮科长副科长们反倒不用参与集结。
军参谋长被带走前已经下了命令,让这帮科长暂时承担参谋部营运,把事情搞清楚。
兵营的校场上灯火通明,张应宸部队的所有军官们都被带去。大帐、后勤仓库,武器库也都被东王的兵马封锁。但是这些根本难不住各部门的参谋科长,整个兵营就是他们布置的,东王的部队看似把守住了要害。可绕开这些“要害”的办法可是多得很。
参谋们立刻召开秘密紧急会议,第一件事就是要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去东王府求证,或者去齐王府求证,这都不现实。且不说没有上头命令的话,官兵都不得出营。即便是偷偷溜出军营,把守天京城的都是杨秀清的亲信与亲戚。这些杨秀清的亲戚与亲信打仗能耐没有经过证明,不过他们作为把守各门的统领的确是极为负责。这帮人跟看家护院般卖力,没有东王府的命令,任何人都不得在天京城中随便行走。甚至有了东王府的命令,只要这些人觉得调动可疑,同样会把人挡下。得弄到杨秀清的命令才能让可疑的家伙通行。
不能见到当事人东王杨秀清与齐王韦泽,张应宸此时又发起了高烧,人事不省。找他也没办法求证。能选择的就只有警卫了。参谋部立刻派人偷偷把警卫弄来。在这几个人逼问之下,警卫终于吞吞吐吐的把张应宸在两边说的话给众人讲了一边。
指挥官里头也有一部分特别直率,或者说缺心眼但是能打仗的人。能混参谋部各个科当科长的哪个都不是傻瓜,一开始大伙还有些不太敢说,不过你一言我一语的问着,哪怕是有些言不由心的说着,大家也逐渐明白了到底发生了什么。
东王杨秀清让张应宸看看韦泽是不是有怨气,这是完全能理解的事情。把韦泽从安徽撵走,换谁都不会高兴。杨秀清让张应宸去问问,这并不是什么不能理解的做法。可张应宸就真的把找到韦泽的怨气当了一定要完成的任务来办。
可韦泽根本没有任何怨气,至少他与张应宸说的话里头可没有丝毫怨气。张应宸却以为韦泽不想提建议是因为对张应宸不高兴。所以他在韦泽面前说东王杨秀清的坏话,试图让韦泽引发对东王杨秀清不满的共鸣。
看韦泽根本没有表露出这样的想法,张应宸觉得不能空手而归,就顺势套了韦泽制定的安徽战略,想在杨秀清面前顺势请功。
当然,碍于面子,没人敢说出杨秀清完全看透了张应宸的想法,反过手来就把张应宸给收拾了的结果。这样干净利落的处置方式,让张应宸的部下们都感到了很大的压力。东王杨秀清对张应宸那点小心思的洞悉,处置的果断程度。不管是不是完全理解了这点,参加讨论的这帮参谋都有着或强或弱的震撼。
事情大概弄明白了之后,参加临时参谋部会议的参谋部们你看我我看你,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从大家掌握的情况来看,东王杨秀清的处置虽然手段狠辣,却也不能算是全错。而且无论如何,大家都是韦泽一手培训与提拔起来的,总参谋部制度本身向这帮参谋提供了广大的提升空间。就这一个理由,大家对韦泽就有着发自内心的认同感。
张应宸奉了东王杨秀清的命令去试探韦泽是否有怨言,这本身就让参谋们非常不高兴。而张应宸试图两头讨好的做法,让大伙更加对他不高兴起来。
先把张应宸的警卫带出去,作战科长终于嘀咕了一声:“东王这么干,是不是太狠了点?”
其他人都没说话。从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杨秀清这么处置的确比较狠,也有卸磨杀驴的意思,但是大家也不能说东王杨秀清这么干完全没道理。
后勤科长沉默了一阵后开口了,“我们以后怎么办?也不知道东王会把咱们如何。”
这个问题引发了大家真正的忧虑,到了天京城之后,大家对与太平军其他部队的制度了解的多起来。其他部队都没有参谋部制度,即便有幕僚,幕僚也不等于参谋。总参谋部乃是部队的真正核心,自打韦泽建立总参谋部到现在,军官们是总参谋部一手培训、选拔出来的,对军官的任命是由总参谋部以及各军参谋部做主。总参谋部这个制度几乎是全权做主。而在太平军其他部队里头,幕僚是从属于各部队指挥官的咨议人员,做主的乃是太平军的将领。
现在东王接掌了张应宸的部队,对于参谋部的态度会是如何呢?这帮一度大权在握的参谋部人员都完全没有底气。
“那咱们还是先把事情告诉军参谋长吧。”作战训练科科长答道。说完之后他长叹一口气,“要是咱们还在总参谋长的手下就好了!”
韦泽是第三天准备出发的时候才知道张应宸那边发生了这种事情。告诉韦泽这件事的并非是张应宸的部下,而是韦泽的老丈人祁玉昌。祁玉昌也不知道事情的全貌,在他的陈述中,东王杨秀清不知为什么原因杖责了张应宸,又夺了张应宸的兵权。所以祁玉昌比较担心这是不是东王要向韦泽动手的先兆。
看了祁玉昌提供的消息,韦泽只能苦笑一声。事情看来已经越来越激烈起来,既然东王已经这么行动起来,韦泽反倒不担心了。如果是想清洗韦泽,杨秀清有的是别的办法。既然杨秀清这么做,那么其目标肯定不是韦泽,而是别的重量级人物。
韦泽已经大概能猜到,杨秀清要对付的那个人,到底是谁了。
第101章
麻烦(四)
韦泽的部队是与翼王石达开等人一起离开天京城的。翼王石达开与豫王胡以晃同行,负责水军的冬官正丞相罗大纲帮着韦泽携带火炮等重装备,所以韦泽与罗大纲一起乘船前进。
将近两年前,罗大纲和韦泽一起乘船顺江而下,从武昌直奔南京城。现在两人又一起乘船逆江而上,想起这两年的种种,大家都颇为唏嘘。
等船队离开了码头,天京城终于消失在视野之外。罗大纲整个人看着都轻松起来,他笑道:“韦兄弟,哥哥我早就知道你是个豪杰,却没想到韦兄弟你比哥哥我想的还要厉害!”
韦泽对这些吹捧的话从来就很有免疫力,他笑道:“我也就是运气好罢了。东王命我守安庆,而大伙在天京城一带搞的天翻地覆,清妖根本就没空对付我。让我趁虚而入,才能有今天的看着威风的模样。”
罗大纲比韦泽大出去好多,对韦泽这种场面话听的多了,他笑道:“韦兄弟什么时候都是这么谨慎,怪不得东王那么喜欢韦兄弟。”
韦泽笑道:“我觉得东王也很器重罗大哥呢!”
“不一样,不一样!”罗大纲连连摇头。“东王或许是重用哥哥我,不过却是对韦兄弟非常放心。”
见韦泽正在考虑怎么回答,罗大纲冲韦泽摆摆手,“韦兄弟,你可别说不是。韦兄弟你是聪明人,哥哥我却也不是傻瓜。东王对翼王都不是很放心,可总是让韦兄弟你在一方独自领军。这份器重,可不是哥哥我能比得了的。”
韦泽微微皱眉,“看来罗大哥对翼王可是有点打抱不平啊!”
罗大纲看着韦泽的神色并非作伪,他突然笑出声来,“咱们太平军里头也就韦兄弟你敢这么说。韦兄弟,你和翼王一起去见东王,翼王回禀东王话的时候经常跪下,你可是只有见礼和受命的时候才跪下。其他时候东王和你谈军务,你就和东王谈军务。韦兄弟,在整个天京城里头,东王只怕对你一个人才如此。其他人,哼哼!”
“罗大哥,你这话我就不明白了。东王和我谈军务,我不和东王谈军务,那我和东王谈什么?”韦泽故意这么问道。
听韦泽说的理直气壮,罗大纲还是没忍住,直接说道:“韦兄弟,我也不瞒你。现在整个天京城里头谁不怕东王。翼王每次见到东王,东王虽然对翼王的策划都是很满意,可翼王却是怕死了东王。翼王和我说过,他很是担心东王突然天父降临,下令把他杀了。可韦兄弟你是从来不怕东王。你让哥哥我怎么夸你才行呢?”
韦泽跟没听出罗大纲所说的话到底讲出了多严重的事实一样,他笑道:“罗大哥,东王命兄弟办事,兄弟就把事情给办了。以东王的聪明,兄弟为什么这么办,办事时候遇到什么难处,他自然是清楚的很。我怕不怕,这事情都这样。我生出这害怕的心,还不如什么都不想,把事情办了再说。而且东王也不是不近情理的人,我有什么好怕的?”
听韦泽这么一说,罗大纲再也不嬉笑,他认真的盯着韦泽看了一阵,终于说道:“韦兄弟,你对东王如此忠心,可你可否知道,东王却是要对你下手呢?”
韦泽听了之后压低声音,用罗大纲才能听到的声音说道:“值得东王下手的人多了去了,还轮不到我呢。翼王北王都在,我跳出来充什么英雄?”
听了这话,罗大纲可是被吓住了。他忍不住后退了一步,满脸震惊,瞪大了眼睛看着韦泽,“你……你是知道的!”
韦泽向罗大纲靠近了一步,继续低声说道:“罗大哥,东王看不顺眼的人多了去。往下算多少人才能轮到我。我只要老老实实的干活就行,我没事自己跳出来找什么不痛快呢?你说我不怕东王,现在东王正在用我,我有什么好怕的?再说了,我怕给谁看?让东王觉得我怕他,我吃饱了撑的才会这么干!”
罗大纲已经完全没有了言语,他盯着韦泽,仿佛从来不认识韦泽一样。过了好一阵,罗大纲突然冷笑一声,然后对韦泽挑起了大拇指,“韦兄弟,我原本觉得你年轻,只是个能打仗的毛头小子。现在我才知道,哥哥我比你多吃了这么久的饭,竟然还不如你!行了,兄弟,哥哥我服了!”
“罗大哥,你不要这样说。我一直很佩服罗大哥你,所以才对罗大哥说说心里话。现在天京城里头各位王爷互相争得就是个权势。兄弟我一个毛头小子,又不是金田老兄弟,我凭什么要掺乎到那些事情里头去?掺乎进去对我有什么好处?倒是罗大哥你,你是真心要推翻清妖,打下一个天下的人。兄弟我是真心亲近罗大哥你,所以才对大哥说些心里话。还望罗大哥不要误会兄弟才好!”韦泽继续低声说道。
“哼!”罗大纲见韦泽说的诚恳,他只是哼了一声,转身离开了韦泽身边。直到一天后韦泽带兵下船,罗大纲也没有再和韦泽说话。
韦泽的目的地是芜湖,炮兵部队先到芜湖下船。总参谋部绘图科立刻前往东西梁山做测绘。
东西梁山也叫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江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东梁山,总谓之天门山。”
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望天门山》作为纪念。诗中写道: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韦泽小学时候学过这首诗,他觉得天门山应该是巍峨高耸,直入云间的大山。可实际上经过测绘部队测量,天门山不过是三十丈高而已,也就是90米左右。距离巍峨高耸,直入云间差的太远。
然而两山脚下有大片的滩涂,之间的长江河道不足千米,架设起炮兵阵地就能有效封锁长江。若是在这里做拦江铁锁也是容易的很。在天门山的上游江心,也有露出来的江心滩涂。
杨秀清让韦泽在这里设防,也算是非常合适的地方。
第102章
麻烦(五)
“曾国藩真的能打到东西梁山么?就清妖的那训练,那装备,和我们打起来必输无疑!”
“那是陆军,不是水军。想解决清妖的水军,只能用水军来打仗……”
“即便是我军击沉了大量清妖的船只,只要有少量船只突破了东西梁山,我们也没办法向东王交代……”
“你这么说的话,我们最大的敌人反倒是东王,而不是清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