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铁血中华(校对)第6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5/655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祁睿想起老爹有次很无奈的说道“生理正常的人男女都可以成为父母,因为这个门槛非常低。但是想成为把孩子教育成人的父母,这个难度就无与伦比的高”。祁睿对这话的印象很深,他当时觉得老爹难得的无病呻吟了一次,把爹妈知道的正确的东西按部就班的教给孩子不就好了么?
  现在祁睿觉得自己那时候太年轻了。且不说爹妈本人对于世界的认知是不是正确,就算爹妈本人的认识是正确的,把正确的东西让孩子正确的理解是无比困难的事情。不用说别人,祁睿觉得自己自小就没能正确理解过老爹韦泽说的话。
  想到这里,祁睿对一众年轻政委们说道:“同志们,军队内部的思想教育不是教育出一模一样的机器,而是让大家理解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让大家对价值能有我们所期待的判断模式。这是一个非常有巨大技术含量的课题,我希望大家不要妄自菲薄。觉得自己面对困难。想跨过一条小河沟就会遇到困难,想越过长江黄河同样会遇到困难。承认自己面对困难,弄清自己在面对什么困难,这是解决困难的头两个步骤。今天就说到这里,你们先去休息。”
  快速结束了思想工作的会议,祁睿又快速开了具体工作的会议。主管侦察部队的周政委坐在祁睿对面的时候露出了些懊恼的表情,不等祁睿说话,政委就开口了,“祁政委,打那小子的话,会破坏纪律。所以先把他训了一通。”
  周政委在最初的摩托化步兵团里面是摩托车驾驶员,也是祁睿二十年的老战友。祁睿听了这话哈哈一笑,“我就算是生气了,训他也不可能让我消气。因为我这次生气绝不是因为他,甚至不是因为他某些话说错了。”
  一起出生入死的老战友们的好处在于不会乱猜,听了祁睿的话,侦察部队的周政委思忖了一下,尝试着问道:“祁政委,你想放过一切犯错的同志么?”
  祁睿叹口气,点点头。
  见到这个明确的表态,周政委怒道:“那小子就是瞎XX添乱!他就不知道有多少坏人想方设法的给他们自己找借口。他出心也许不坏,却只会坏事。我回去要揍他!”
  军人对于不顺眼的事情容忍度很低,所以祁睿苦笑起来,“呵呵,我对他讲我们光复军不是水泊梁山的聚义厅,在我们这里讲纪律讲制度。纪律和制度的基础是讲政治,我们光复党所讲的政治不是兄弟义气。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这可不是兄弟义气。”
  周政委也四十岁了,能被选入摩托化步兵团的战士都是很出色的战士,他们普遍有两年入伍经历,最小的也有十九岁。周政委眉头微皱,他有些困惑的问祁睿,“祁政委,我能理解你说的这些。可是我要问,咱们讲这样的大道理,到底要为什么呢?不对自己的子弟亲戚好,我们对谁好去?”
  “小周,我记得你家是县城的吧。”祁睿问。
  “什么县城的。我家离县城还有十里地呢。”周政委答道。
  “你习惯城市的生活了么?”祁睿接着问。
  这次轮到周政委叹口气,“我啊,现在就觉得我是个城里人了。老婆是城里的,孩子们就在城里出生,城里上学。我不当个城里人也不行啊。”
  祁睿扔给周政委根烟,自己也点了一根,这才继续说道:“你在军队里面干了这么久,肯定选过你未必喜欢的人。”
  周政委吸口烟,然后叹口气,“那也是没办法。”
  “我们有很多不喜欢的人,但是在城市里面生活,你就得有单位,有组织。比起那些让我们不喜欢的人,我们更不能接受的是坏我们事情的人。”祁睿慢悠悠地说道。
  周政委眼睛中精芒一闪,却很快又叹口气,眼神黯淡下来。他叹道:“可是现在干什么都越来越不讲情面了。每天不说提心吊胆,至少也是总得加几个小心,生怕做错了什么。我一点都不喜欢这些。”
  “你回家的时候看过家里的变化么?”祁睿问。
  “我把全家,还有我老丈人全家都接到了北美。”周政委答道。
  “你现在吃的用的,和你当兵前相比如何?”祁睿说话的声音很温和。
  倒是周政委对这个问题有些烦躁起来,“祁政委,咱能不能别搞忆苦思甜这个。我知道这些年日子好过,换成以前我真的想都没想过。但是我还是不喜……”
  祁睿打断了周政委的话,“是喜欢的那种社会模式创造出今天的一切,还是你不喜欢的这种只管做事不管人情的社会创造出今天的一切?”
  周政委为之语塞,忆苦思甜会只是讲旧社会全部是坏,新社会全部是好。祁睿这种“忆苦思甜”倒是第一次。更重要的是,祁睿的确指出了问题所在。周政委好歹是个少将,他觉得自己真的没办法昧着良心说话。至少他不敢昧着良心在祁睿上将面前说旧时代创造出辉煌的现在。
  祁睿微微一笑,“小周,为什么中国越来越强,就是因为冷酷无情的专业模式不断推动社会进步。你我都经历过北美战争,如果没有卡车,摩托车,没有天上的飞机。只靠两条腿走路,靠骑马行军,靠夺取美国人的铁路进行火车运输,我们也许到现在也没能打下北美。”
  “没错。”周政委点点头,“可是我总觉得这时代……唉,我现在只想着好好工作,到了退休的年龄就赶紧退休。”
  “哈哈!想跟以前的地主一样,自己努力奋斗,积攒下让后辈无忧的土地,金银,留下些人脉,然后自己就可以缩在家里吃自己。这想法倒是真的挺符合农业时代的特色么。”祁睿笑道。
  “这有什么不对?”周政委翻翻眼,他听得出祁睿的语气里面可是一点都不赞同这种态度。
  祁睿又给周政委扔了跟烟,点着之后抽了口,他从容地答道:“新制度为什么强大,就是因为同样的生产资料,新制度能生产出更多的产品。生产的越多,就越能更快积累财富。新制度会把这些财富再次投入市场,以更快的速度把周围的生产资料卷入其中。而你这种希望把生产资料控制住,流传给后代的做法就会挡了新制度的道路。新制度会无视你的个人愿望,按照新制度的模式运作。”
  周政委登时坐直,他怒道:“惹不起,连躲也躲不起了么?”
  “这个问题问的好。这恰恰是你最初的那个问题。你问我,咱们讲这样的大道理,到底要为什么呢?光复党的政治理念的根本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几个基本理念之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所以光复党自己就要不断推动生产力发展,进而推动社会发展。从这样的政治理念来看,旧制度给人的感觉是好是坏其实毫无意义,决定是否支持的理由只看这种制度能否有效推动生产力发展。我们讲政治,讲大道理。就是要理解这些,并且努力接受这些。”祁睿说话的时候面带微笑,而对面的周政委目瞪口呆。
  看周政委的表情实在是可怜,祁睿起身走过去拍了拍周政委的肩膀,“小周,你不习惯,是因为你出生在农业社会,价值观就是农业社会的体系。你的孩子们出生在工业社会的城市里面,我所说的这些对他们来讲就是生存的土壤。他们远比你更能接受这些。所以你不用为孩子们操些没必要的心思。”
第610章
被操控的乱战(十二)
  时间不紧不慢,匈牙利红军在1911年元旦抵达北美,转眼就到了2月1日。他们也完成了前置的训练科目,开始进入装甲作战训练。忙碌的并非只有战斗部门的人员,装备生产部门更是紧锣密鼓。马晓明参加完了三会后,以最快速度赶回北美。到了东京市之后,他就拉着祁睿一起前去东远市的装甲车辆生产单位。
  车间的流水线上,零件被一个个组装起来,逐渐变成了装甲车辆。马晓明看了一阵之后觉得看不出所以然,也就不再留在这里看稀罕。从充满各种金属加工时发出响声的车间出来,马晓明叹道:“咱们当年要是有装甲部队的话,你觉得我们打北美会不会更轻松些?”
  祁睿稍微一思忖,就摇摇头,“这些装甲部队的油料消耗比卡车大。我觉得在当时的条件下,现在的装甲部队对咱们不会有什么特别的帮助。军事装备并不是越复杂越好。”
  “当时的条件……现在的装甲部队……”马晓明重复了他认为的两个要点,然后饶有兴趣地问道:“那什么时候能够生产出在当时的条件下也能对我们有特别帮助的装备?”
  祁睿爽快地答道:“以现在的技术水平看,怎么也得七八年才行。”
  这个回答让马晓明一时无言以对,过了十好几秒,他忍不住叹道:“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以后穷国能不能打得起仗。”
  祁睿冷哼一声,“穷国顶多是没能力对外发动战争,遭到外敌入侵的时候,他们在本国国内有什么打不起仗的。当年咱们也就是在地广人稀的美国远西和美国中西部以多打少。讨论了可能遇到的损失后,咱们也没敢杀进美国东北的龙兴之地。”
  即便遭到了祁睿的嘲笑,马晓明倒也没有生气。这自然是因为他本人的休养到了这个水准,对于旧日战争的回忆同样冲淡了对祁睿嘲讽的不快。因为在那个时候,整个北美战区会议上都满溢着失望,马晓明还能清楚的回忆起那次会议的细节。
  在纽约,在新奥尔良。在美国东海岸各州,上千万美国佬在恐惧的驱使下对光复军发动了一轮轮的袭击。几个月间,光复军每个月受伤人员和战死人员总数暴增到十万,战区司令部和前线司令部全都蒙了。在强烈的恐惧下,甚至有人提出是不是让光复军也加入三光扫荡。
  “现代民族国家都是工业国或者半工业国,这些国家都有能力进行国土防御战。所以我支持和平政策,北美战争是一场凑齐了各种天时地利人和的战争,不存在重现的可能。”祁睿的声音里面有真正的情绪,北美战争结束了十几年,然而祁睿回头再看,才发觉他曾经以为理解了这场战争,实际上没有。
  从头到尾参加了北美战争的马晓明长长叹口气,“我听好些人说过,也看过资料。陛下在北美战争前说,无论战争是赢是输,这都是他能发动的最后一场战争。现在我终于能明白,陛下真的是个明白人。和他一比,我们都是糊涂蛋。”
  祁睿冷笑一声,“呵呵!我们只是当时糊涂,不少人到现在还糊涂着呢。我听说有人觉得我们建立起装甲兵,现在就有了再发动一场战争的能力了。这是真的么?”
  “放心,我还在军委呢。”马晓明的声音里面透出些冷酷的味道。
  对于这样言简意赅的回答,祁睿也没有继续问下去。马晓明是中央军委委员,祁睿也是。等到那帮六十岁的委员们开始退下去,祁睿就有可能成为执掌军政的副主席。除非有人撤换祁睿,祁睿有信心把和平政策延续下去。
  然而军人毕竟是军人,两位坚持民朝和平政策的军人话题一变,立刻就露出了军人的另外一面。中央军委最终决定向匈牙利提供三个装甲军共十万人的装甲车辆,六个摩托化军共二十万人的装甲装备。这三十万正规军的轻重武器全部由民朝提供,另外还有二十万步兵的轻武器也由民朝一并提供。之前匈牙利的各种武器则交给匈牙利地方民兵部队,光复军不管匈牙利如何武装这部分民兵。
  “军委真的认为俄国会进攻匈牙利么?”祁睿对此很是感兴趣。
  马晓明高兴地答道:“奥地利已经正式宣布解散奥匈帝国,重建德意志邦联。德意志对于非德意志人口毫无兴趣。所以派人与俄国谈判,放弃争夺巴尔干地区。德国和奥地利要求俄国保证不会对奥匈帝国进行威胁。到了这个地步之后,你觉得俄国会停手么?”
  祁睿倒是没有如此乐观,他微微皱着眉头问:“法国与英国会允许俄国在黑海扩张么?德国与奥地利也许无所谓,法国应该有各种手段来操纵俄国吧。”
  马晓明摇摇头表示不认同,“俄国的确从法国借了很多钱,这不等于说俄国就是法国的附庸或者殖民地。俄国也是个现代民族国家,俄国国内官员不可能以法国马首是瞻。就算是欠钱不还又能如何,法国还敢打进俄国不成?英国与法国真正能够卡俄国脖子的是机床。但是这个世界上并非只有英法两国才能向俄国提供民用机床。”
  最后一句话让祁睿有恍然大悟的感觉,他此时已经完全承认生产力的作用,所以祁睿接受民朝成为俄国民用机床供应者的可能。
  “这么讲的话,匈牙利就得靠自己打出自己的中立地位喽?”祁睿问马晓明。
  “有些同志总是喜欢讲特例论,我是不信所谓特例。所以我相信陛下讲的,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有些人觉得我们在利用匈牙利耍阴谋诡计,我怎么反驳他们都不听。偏偏这些人数量还不少。光复军想继续进步,就得提高大家的认识水平。”马晓明说到最后,斗争的意味强化起来。
  祁睿没有说话,这不是因为祁睿不认同马晓明的看法,而是祁睿觉得这等事情必须干起来。那些持阴谋论的家伙们当然不能理解必然性,或者说他们认为自己可以操纵战争,并且从中受益。马晓明则是知道自己根本无法操纵世界,所以愿意承担军人必须面对的艰难困苦的人。于是马晓明认同和平政策,另外不少人则是不认同。战争对那些人来讲只是一场图利的买卖。
  刚从东远市回到东京市,军委就发了个紧急消息。几天前,俄国首相斯托雷平在2月5日被刺杀身亡。“有趣。”祁睿笑道。
  斯托雷平对内搞改革,对外则是执行和平政策。斯托雷平甚至在欧洲提出建立一个欧洲各国家参与的和平组织,通过开会解决欧洲安全问题。每年在各个欧洲小国的首府开会,以证明欧洲各国都能被这个和平体系保护。祁睿虽然未必能第一时间参加军委的会议,该有的资料也是一份不少的交给祁睿。这些基本的情报自然不会不知道。
  马晓明听了祁睿的话之后笑道:“这位首相已经到了被公开处决的程度,继任者大概不会是他这条路线上的。这位继任者到底有没有能力向国外转移矛盾?”
  和聪明人打交道就好在这里,大家对于未来发展的判断非常一致。马晓明明显不认为斯托雷平的继任者是个和平主义者,祁睿的看法完全一致。如果斯托雷平的继任者的政治理念与斯托雷平相同,斯托雷平就不会被在公开场合被处决。
  祁睿点点头,“我倒是希望俄国给我们留下一年时间。一年后就不用担心匈牙利。90%军人都是文盲的俄国根本不是匈牙利的对手。即便他们的兵力是匈牙利的五倍也没用。”
  马晓明的看法也一样,匈牙利革命十一年,1900年入学的小学生们都有人上大学啦。革命之后的匈牙利在教育上投入巨大,适龄学童100%入学。之前没上过学的匈牙利民众也接受了普遍的扫盲教育。光复军在北美战争中发现,文化程度较高的州来的美国军队比文化较低的州来的美国军队更有战斗力。
  文盲能比较好的使用步枪,文盲不可能良好的操作卡车。原因很简单,没文化就读不懂仪表上的数据。马晓明点头称是,“那么我们就期待俄国留给我们足够的时间吧。”
  奥斯曼帝国向匈牙利提供重要的对外通道,1911年的2月中旬,大量的中国军舰把大量军用物资运到了奥斯曼帝国的港口。自打民朝攻克北美之后,民朝逐渐变成奥斯曼帝国最打的机械设备供应商。那些发动机和拖拉机用的零件奥斯曼帝国也见过,大票的钢板令奥斯曼帝国的海关人员比较不解。中国出口的钢板基本都是大块钢板,这种小块的也不是没有,如此大量的倒是第一次见到。
  “请问这些钢板是干什么用的?”奥斯曼帝国的海关人员询问中国运输船队的报关员。
  报关人员从容不迫地答道:“这些钢板是焊接水柜用的,水柜尺寸不同,需要这种小块的拼接那些缺口。”
  奥斯曼帝国本身工业实力很弱,这些年虽然也有进步,但是大部分工业品都是外购。对这么一个理由,他们倒是很能理解。于是报关单据填好就通过。
  又过了两个多月,英国情报机构递交了一份情报。“中国向匈牙利出口了大量武器和装备,其中有很多水柜用钢。这个非常不合理。所以请求针对这个进行调查”。
  情报机构的申请很快得到了批准,英国情报部门就制定了一个名为“水柜计划”的方案。水柜的英文是“Tank”。这个计划也被称为“坦克计划”。
第611章
被操控的乱战(十三)
  3月中旬的圣彼得堡已经是春天,也就是说平均气温终于接近零度。再过一个月,市区内的冰雪就会全部融化。
  在这么一个寒冷的天气中,法国驻俄国大使请英国驻俄国大使吃饭。依照法国人的特点,法国大使先询问英国大使北美的风景可好,身为美洲人的感觉如何的话。英国大使知道英国变成一个美洲国家的事情被欧洲各国嘲笑,毕竟欧洲人总是觉得欧洲比别的地区更高贵。
  “魁北克省的风景很美。”英国大使从容不迫的回答道。
  法国大使脸色变了变,英国大使的还击的确击中了法国人心中的痛处。魁北克可是英国人靠武力从法国人手中夺走的。但是逞口舌之快本身就要做好被还击的准备,法国大使并没有尴尬,他拿起一根缠了生火腿片的细面包棍塞进嘴里。浓郁的咸鲜肉香,迷人的榛子坚果味道,满口芝士感觉的陈年油气,油滑圆肥的生火腿却柔嫩的在口里融化。再配合一口红酒,实在是令人觉得心怀大畅。
  英国大使对火腿和红酒同样满意,然而英国大使有些意外。匈牙利一直是欧洲出口红酒的大国,各国王室都在匈牙利葡萄酒产地有专门的酒点。然而这种匈牙利火腿明显是学习西班牙火腿的味道,然而就这么轻松的在俄国的高级酒店登堂入室。这种变化很不寻常。
  前菜过去之后,法国大使又开口说道:“俄国已经向奥斯曼帝国提出要求,要让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地区独立。如果奥斯曼帝国不接受的话,俄国就要动手。我国政府已经告知俄国,不要这么做。但是俄国外交大臣告诉我们,德国和奥地利已经表示不干涉俄国在巴尔干的行动。不知道英国的态度如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5/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