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铁血中华(校对)第6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2/655

  “排长,再吹一首。”战士们请求着。
  “再吹一首,大家都眯一会儿!”班伦答道。音乐能让他放松下来,但是这点放松在战争里面是何其微不足道。班伦突然想,要是以后能不打仗就好了。
  部队睡了半个小时,然后就开始出发。年轻人恢复的很快,又经过一下午的努力,班伦中尉确定自己已经带领部队沿着参谋部提供的地图绕到了阿斯马拉西北。这一路上部队竟然没遇到一个意大利人,班伦中尉觉得大惑不解。难道地图上提供的小道是意大利人都不知道的么?
第563章
螺旋(六)
  “先头部队已经在侦察部队的引导下封锁了意大利人的后路……”
  “主力部队已经进入驻扎地区……”
  “火炮已经到位……”
  “进攻营地安排完毕……”
  ……
  联军的进攻按部就班,意大利人还不知道大难临头。韦坤即便不在前线也没有感到意外,现在欧洲也开始有了飞机,那种玩具和民朝越飞越高的侦察机相比完全没有可比性。即便如此,民朝最新的飞机也是好不容易才超过了3500米升限,勉强在埃塞俄比亚高原飞行。
  远在几千里外的战争不是韦坤能控制的,制度也要求韦坤不能干涉。韦坤冷静的问:“大家认为未来埃塞俄比亚的代理人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未来的代理人?”一众年轻人都露出讶异的表情,军区司令讶异的问,“现在的老皇帝有什么问题么?”
  “老皇帝的问题在于他会死。”韦坤冷静的回答。从大家的表情上就能看出,所有人都呆住了。韦坤继续冷静地说道:“现在的老皇帝坚定地反对外来侵略,现阶段的战争非常需要他的领导。不过我们的医生认为这位老皇帝寿命最多还有十来年,大家不会认为这场战争会打10年吧。”
  不管韦坤所说的事情多么的不合感受,但是韦坤直接指出了问题的关键,同志们除了接受之外也没有别的办法,年轻人一个接一个的参与到讨论之中。
  每个人都知道埃塞俄比亚要是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东非行政区最为有利。然而韦坤不得不承认,那些坚持认为埃塞俄比亚有可能在短期内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同志要么是理想主义,要么就是唯心主义,总的来讲大概可以归于左派幼稚病的范畴。同样也有稍微年轻同志跟大叔一样讲出对埃塞俄比亚进行隐形殖民的傻话。
  就在韦坤觉得自己逐渐失去耐心的时候,民政部的同志开口说道:“我们为什么非得要用怎么控制埃塞俄比亚为目的?就算是控制,就算是掠夺,我们也只是想要埃塞俄比亚的劳动力而已。我们不需要他们的领土,我们也不需要他们的虚假劳动力,我们只是需要埃塞俄比亚的劳动力。能够满足这点的,我们就不妨考虑支持他。”
  韦坤眼睛一亮,年轻同志的观点非常精准,韦坤决定由这名同志来负责对埃塞俄比亚的交流工作。当然,制度的流程还得走,韦坤也不能说什么就是什么。更何况此时的讨论还在进行中,总得把这个问题讨论完才行。
  讨论过程中收到电报,联军已经开始对厄立特里亚首府阿斯马拉发动猛攻。同志们只是听了听,就继续讨论关于下一个埃塞俄比亚领导人需要的条件,这个问题讨论了一天还没全完,第二天继续讨论。等到穷举法几乎用尽,大家不得不承认榨取劳动力才是最根本最正确的榨取时,新电报传来。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五万联军歼灭了一万意大利军队。电报里面稍微提及战斗中意大利军队表现出坚定的战斗意志,但是兵力和装备上的劣势让意大利人从一开始就不存在获胜的可能。
  战争的胜利让东非行政区的同志们很高兴,却也仅限于高兴。在民朝看来,意大利就是一弱鸡。实际上在解决了美国之后,民朝认为欧洲没谁不是弱鸡。至于欧洲到底有多弱,民朝懒得一个一个的测试他们的成色。另外东非的同志们比较怀疑这只是第一阶段,法国与意大利接下来会怎么选择,会不会恼羞成怒不顾一切,大家心里面也没有底。
  此时的阿斯马拉则是欢声雷动,七万埃塞俄比亚联军中,横条的绿黄红三色旗被军人们发疯一样奋力挥动。由东非行政区用丝绸印制的埃塞俄比亚旗帜以飘逸的姿态与鲜明的色彩显得格外抢眼。
  一天前还有万人的意大利军团此时只剩下了几百号人,每个人都被吓得瑟瑟发抖。最初的黑人部队和他们进行火力战,经过一系列的战斗后撕开意大利的防御体系,拿着长矛、长剑、梭镖的肉搏部队从缺口中一拥而入,把意大利军队杀的哭爹叫娘。大部分意大利部队都被这帮凶猛的肉搏部队杀掉,只剩下这几百号幸运儿活了下来。
  而埃塞俄比亚军队让这帮人拿起意大利军队的军旗和旗帜,在一个临时搭起来的台子前向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投降。有好几个黑人扛着好几个摄影机在拍摄,有好些黑人拎着照相机在拍摄。
  意大利战俘们忍耐着强烈的恐惧和屈辱,排队经过台子前面,将意大利竖条的红白绿三色旗帜贡献于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矗立的台下。在队伍最后的意大利军人抬着几具担架,担架上面覆盖着白布。到了台前,担架停下。揭开白布,下面是这支意大利军团的指挥官们。他们都被热血沸腾的埃塞俄比亚军人给杀了。
  受降仪式结束,埃塞俄比亚皇帝就在台子上对列阵的七万部队发表了一番演说。整个受降过程一个多小时,珍贵的照片与电影信息很快就被冲印整理出来。对阿斯马拉战役结束之后的拍摄,加上之前已经拍摄完毕的部分,一部埃塞俄比亚视角,围绕阿斯马拉战役的纪录片《高原帝国》在一个月内制作完毕。十几份拷贝和英语、法语、德语发音的宣传资料一起送到了欧洲。
  正如民朝所料,阿斯马拉战败的消息传到罗马,意大利总理和内阁立刻宣布总辞职。风云突变之下,法国人也懵了。德国与奥地利都宣布将派遣官方使者和埃塞俄比亚商讨建立正式大使级外交关系,匈牙利则发了电报,赞美埃塞俄比亚在反侵略战争中获得正义的胜利。
  无聊的欧洲很快就出现了埃塞俄比亚热潮,《高原帝国》这部片子正好让充满猎奇心态的欧洲民众看到了一个埃塞俄比亚。得知埃塞俄比亚不是非洲酋长国,而是《圣经》里面都有记载的三千年文明历史的基督教国家,欧洲民众对埃塞俄比亚的心情就变得完全不同。
  民朝的研究人员功课到位,电影里面专门讲述了教廷几次对宗教教派的划分。埃塞俄比亚本国的东方教派历史悠久,虽然东方教派并没有被教廷认为是正朔,却是货真价实比教廷更古老的基督教教派。连教廷也不认为古老的东方教派是异端。
  对欧洲上层来讲,基督教各派之间的屠杀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对欧洲民众来讲,第一次知道埃塞俄比亚是个货真价实的基督教国家,让埃塞俄比亚立刻变成了这帮欧洲人眼中的“自己人”,至少也是个超远超远的亲戚。
  在接下来的日子,有人故意引导,有人单纯是为了跟风,有人则是为了发稿子赚稿费,对于埃塞俄比亚这个基督教国家的讨论占据了好些版面。更有各国使者以及一票旅行家探险者们前往埃塞俄比亚。
  欧洲普通人发现了一个遥远的宗教堂兄弟埃塞俄比亚,并且为之激动。匈牙利人民经过几年时间也发现自己竟然在遥远的亚洲有个远亲叫中国,同样为之感动。当然,未来民朝正式驻扎新国土克里特岛,与匈牙利的直线距离未必就比欧洲和基督教远亲埃塞俄比亚的距离更远。
  就在这个纷乱的时间,德国中二皇帝召开了一次御前会议。与会的不仅有一众高官,包括马克思·韦伯在内的数名专家也被召集到御前。威廉二世直入主题,“诸卿,我们的情报系统能确定战胜意大利人的是黑人么?”
  在这位中二皇帝看来,非洲只有黑人。哪怕是埃塞俄比亚已经被证明其实是几千年前阿拉伯南部的人,也没能让这位皇帝有所改变。群臣目光都放到外交大臣身上。外交大臣虽然对威廉二世的说法不认同,心中还算安定。他一接到意大利战败的消息,立刻派遣驻奥斯曼帝国的外交人员出发,结果硬是在埃塞俄比亚皇帝撤军之前赶到了阿斯马拉,见到了皇帝孟尼利克二世,更见到了黑黝黝的七万军队。甚至在埃塞俄比亚人驱赶战俘挖坑埋葬近万意大利战死者的时候给这帮意大利人上了束随便摘采的花。并且拍了照片留念。
  “那些黑人的确在攻城战中消灭了意大利军队。”外交大臣用客观的说法阐述事实。
  威廉二世从外交大臣身上收回目光,转而看向御前会议的一众人等,“我看了报告,埃塞俄比亚军队的训练、装备都不如我们在非洲殖民地的黑人部队。未来几年,我们有可能聚集超过二十万的黑人部队,我们在非洲的人口也会超过五十万,甚至更多。如果在非洲爆发战争,让法国无法顾及非洲并无问题。如果这支黑人军队能够打到北非的地中海沿岸,难道法国人会坐视不理么?他们一定会被迫分兵……”
  一众大臣和专家坐听皇帝的观点,也有人试图反对一下,然而反对并没有被皇帝威廉二世接受。这位皇帝用中二病特有的坚持讲述着自己对未来的判断是多么的正确。根本没考虑到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距离北非地中海地区到底有多远。
  经过了一番争执和争论,当威廉二世明确表示不会对非洲殖民地投入更多资源之后,宫廷内的人员就把目光放到负责制定非洲殖民地制度的马克思·韦伯教授等人身上。其他教授们听了威廉二世的要求之后都低下头,指望非洲人打败非洲人还在能接受的范围内,但是这位中二皇帝只是知道了一场战争,立刻就生出让非洲人打败欧洲人的想法,并且如此坚持。皇帝可以坚持这样天马行空的念头,教授们可不会。
  无视同僚们的表情,马克思·韦伯教授大声说道:“陛下,我认为如果对制度进行调整,有机会凑起三十万军队,对周边的法国殖民地甚至英国殖民地发动进攻。”
  即便没有达到威廉二世的期待,然而中二皇帝还是眼前一亮,这样率直支持他建议的学界人员实在是太少了。
第564章
螺旋(七)
  “都督,咱们和平了啊。”军委会议上,海军政委笑嘻嘻地说道。
  韦泽仿佛完全没听出这话里面的意思,他笑道:“北美和平了,东非即将和平,印度洋也会随着东非的和平而和平,形势好,不是小好,是大好。”
  大家都知道都督的脸皮厚度已经有从厚到无的境界,从结果来看都督也没说瞎话。只是实现和平的手段未免令人感到意外,韦泽都督把冲突给推回到冲突策源地去了。
  韦泽接着说道:“一万多吨和两万多吨的战列舰现在有十六艘,幸好英国人不知道。”
  十六艘一万多吨到两万多吨的战列舰在这个世界上的确是一支令人生畏的海军力量,不过还不至于让英国人恐惧到不敢挑战的地步。英国皇家海军中能称为战列舰的数量数倍于民朝海军。英国不敢对民朝动手理由是英国人没有挑战光复军陆军的勇气。
  海军司令与政委登时就精神起来,他们目光里面闪动着激动的光芒,声音有些颤抖的问:“都督,您是准备造舰了么?”
  带着一种“我放弃治疗”后特有的轻松表情,韦泽爽快的点头表示,“我准备建造十八艘新战列舰,排水量三万两千吨。”
  一听这吨位,海军就眼前发亮。开发北美以及北美战争让所有船坞都满负荷运转,过去的十来年船坞越造越大,龙门吊越造越大,海军只能眼巴巴看着从船坞上下来的都是民用船只。韦泽都督一副吃老本的姿态,把旧军舰可劲使用,几年前才下水了一艘实验型的新锐军舰。之前下台的主席姚浜就是因为让德国人去那艘军舰上观看,直接与海军起了冲突。
  “新军舰证明了我的几个猜想,如果计算量足够的话,三炮塔与四炮塔的区别非常有限。”韦泽平淡的语气中有一丝后悔,他其实已经想到了结果,但是没有计算机的现在,造了一艘战列舰出来才验证了韦泽的设想。
  海军政委和司令都是大惊,政委试探着说道:“都督,您准备让我们用三炮塔对付五炮塔不成?”
  “没错。”韦泽应道。
  海军司令声音都有些走调,“两万八千吨,就已经上了四门双联380炮。三万两千吨,上三门双联380么?”
  “减掉一门双联380炮塔,附带设备以及相关人员也会减少。和两万八的相比,省下来的几千吨吨位把舰体再拉长些,适航性上做些提升,动力设备强化一下,跑到26.5节就可以。”韦泽非常有信心地说道。两万八千吨的军舰其实抄袭了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三万两千吨是一个强化版。
  英国的声望级战列巡洋舰也是三万两千吨,三炮塔,能跑到28节。不过历史上声望级的两艘战列舰长期维修调整,在英国水兵中落得“改装”号和“修理”号的诨名,韦泽一直很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么娇气的玩意还是别碰为妙。
  “我觉得还行吧。”负责装备的同志倒是表示了一定的支持,这位同志是韦泽选出来的人,从来不干拍马溜须的事情。他这么一说,其他支持的同志也纷纷表态。反对的同志听完说法,开始反驳起来,“这艘军舰得重新设计,需要大量时间。从设计到建造,得1910年了吧!”
  原本韦泽以为只要自己能活到20世纪,民朝大概航母也有了,计算机也有了,轻松吊打世界就好。现实里面民朝刚有了实验型晶体管计算机,与之配套的计算机理论和实践在韦泽指导下刚刚有了个雏形,距离成体系还远的很。韦泽觉得自己死前看到海军装备能上舰的炮击计算器和雷达,那就阿弥陀佛上帝保佑。
  海军讨论了一番之后,海军司令问:“都督,如果我们进入地中海,要走大西洋么?”
  “我已经让拓宽新苏伊士运河,保证五万吨吃水15米的军舰通过。苏伊士运河管理部门的同志大概会不高兴吧,好不容易赚到的钱又投进去啦。”韦泽笑道。
  军委的同志也跟着笑起来,靠想也能知道,那么一个日进斗金夜进斗银的地方突然要维修,那边的同志肯定是非常不爽滴。
  军情处的同志看这些重要的事情差不多谈完,他插话进来,“我们得到的消息,秘鲁和巴西都在接收日本移民,据说接收的理由是因为日本人能够打败美国人。日本官方在吹嘘此事,秘鲁以及巴西两国好像也相信的模样。据说两国许诺日本,若是能把美国从加勒比海南岸赶下海,他们就给日本分一块土地。”
  这消息冲击力十足,军委的一众人直到听完这段都没来的及做出反应。而情报处的同志喘了口气继续汇报道:“最新消息里面,秘鲁甚至在边界给日本人划出了一个小基地,许诺日本人进攻美国的话,得尺有尺,得寸有寸。”
  会场里面继续安静了一阵,然后有人低声说道:“难道秘鲁人不担心日本人转过身进攻秘鲁么?”
  这话引发了一些轻笑,接着就听到海军副司令邓世昌严肃地答道:“那倒不会,如果日本和秘鲁打到不可开交,美国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同时解决日本移民和秘鲁。”
  邓世昌的反应太正经,反倒让大家没办法轻松参与。在这些中央军委的成员看来,不管日本、美国、南美诸国如何的互相厮杀,民朝都不放在心上。如果有什么要担心的,大概只有签署协议后即将开工的厄瓜多尔运河。
  韦泽的心情比较复杂,一种世事难料的感觉萦绕在他心中。北美战争开打之前,韦泽没想到英国最后还是出来吞下新英格兰,也没想到美国人居然勇敢的以古巴为基地延续星条旗的存在。就当下的世界局面,也许欧洲战争爆发后,南美也会被卷入战火。韦泽本以为民朝可以悠哉悠哉坐山观虎斗,然而……
  “……
  受阅舰队有好几英里长,舰上飘扬的旗帜一直延伸至天际。165艘皇家海军的军舰于1897年6月26日集结在斯皮特海德,庆祝维多利亚女王成为大不列颠、爱尔兰以及海外领土殖民地女王60周年,以及印度女皇23年。
  共有21艘战列舰和44艘巡洋舰受阅,他们的名字就显示出一个世界帝国的自信:胜利号,声望号,强盛号,可畏号,尊严号和战神号。这场壮观且带有威慑力的阅舰式既是给盟国也是给敌国看的,让他们了解大英帝国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如此庞大舰队的集结并不需要从保卫地中海以及帝国其他海运线的分舰队中抽调一艘船只……”
  这段对英国海军大阅兵的描述以及大量照片还威慑不了光复军海军,然而震动少不了。到了现在,德国和英国的造舰大赛让民朝和韦泽都觉得不安,不得不启动大造舰工程。
  对于两万吨的重型巡洋舰和三千五百吨的驱逐舰,军委没什么意见。韦泽也没意见,重型巡洋舰抄袭了得梅因级重型巡洋舰,驱逐舰自然是基林级驱逐舰。基林级驱逐舰能改装成导弹驱逐舰,在美国都能用到1980年后才退役。而韦泽穿越的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由基林级驱逐舰改装后的军舰还有几艘活跃在其他国家现役海军里。已经算是一款神器。
  一万两千吨的轻型巡洋舰最后也得到了通过,这是韦泽“借鉴”法戈级的参数。军委讨论的焦点不是参数,而是设计的时候设计进去防空,但是设计完不安装防空武器的思路。最后大家居然就认了,让韦泽也很没办法。他明白说服大家的不是道理,而是韦泽的声望。
  十八艘战列舰,二十四艘重型巡洋舰,二十四艘轻型巡洋舰,四十八艘驱逐舰,六艘侦察机航母。大造舰计划方案初步出炉。就在韦泽准备结束会议的时候,海军司令赶紧拦住,“都督,我们不造些战列巡洋舰么?”
  此言一出,海军同志都用紧张的目光盯着韦泽看。英国和德国都有建造战列巡洋舰的计划,这种跑得快,火力猛的军舰对民朝海军也很有吸引力。韦泽沉吟了片刻,在笔记薄上写了几句后扯下那页递给海军司令,然后起身宣布“散会”!
  纸折了起来,等韦泽都督离开会议室后,一众起立的海军成员立刻围到海军司令员身边,伸着脖子想看看都督最终的决定是什么。
  纸被打开,之间里面写着“二万八千吨的战列舰再造两艘,三万两千吨的战列舰再造三艘”。能够把战列舰数量增加到二十四艘,海军当然无比高兴。按照全新战舰四十年理论服役期来计算,这些大概1920年前服役的新锐舰艇能用到1960年。但是都督对于战列巡洋舰的态度如此消极,让民朝海军很是讶异。
  造舰需要钱,大造舰更是需要大投入。战列舰、重型巡洋舰、轻型巡洋舰各二十四艘。加上四十八艘驱逐舰,这一支炮击型大舰队数量就高达一百二十艘。再把航母、登陆舰、运输补给舰、以前建造的诸多军舰加起来,民朝军舰总数直逼二百,与英国大舰队相比毫不逊色。
  面对如此巨大的费用,国家主席梓炀和总理王鹏两人眉头都没皱一下,直接通过了批示。而这票钱的来源很简单,直接增发钞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2/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