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铁血中华(校对)第5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1/655

  情报员最近到了不少地方,整个美国东北部的民众的反应普遍如此。那些生性冲动的人早就走了,从码头传来的消息中,好多这样的家伙在几个月前塞满了南下的轮船,英国人对那些热情洋溢生龙活虎的美国人离开抱着非常积极协助的态度。现在还继续留在北美的人,性格可就没有激动啦。
  情报一条条传回东京,北美军区确定英国希望通过战争来解决加拿大问题。祁睿不得不承认姜还是老的辣,英国佬在搞谋略上很有一套。
  在几千里外阳光明媚的加勒比海地区,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们并不认为自己被英国佬给暗算了。五月的加勒比海已经很热,美国的军舰护送着几艘运兵船从多米尼加省的圣多明各出发,前往“委内瑞拉省”。
  船上的行程比较枯燥,而那些逃出来的美国人充分利用了这段时间。牧师们先是开始布道,念几段圣经,领着船上的人一起念。然后这帮神职人员开始围绕这些话开始做他们解释。
  “圣经上讲,世界终将归主所有。所有国家都将变成唯一一个主的地上王国。同胞们,我们美国一开始却并非如此。我们是很多国家,然后以各自的意志追随美国的旗帜。所以在面对危险的时候,我们并没有能够团结一致,甚至很多地方根本不知道我们面对的是什么样的敌人!”军队的牧师早就做好了文案,经过深厚推敲试演讲之后,他很清楚自己要讲什么,要怎么利用圣经里面的文字。
  美国方面痛定思痛,上层做出了一个决定。就如罗马共和国遭受了一系列的打击后不再采取以前单纯的城邦联合制,而转为帝国一样。现在的这帮拼命求存的美利坚合众国已经决定废除联邦制,采取中国那种单一制国家。牧师们的工作就是告诉这些继续追随美国星条旗的士兵,“单一制好,联邦制坏”!一遍遍的告诉他们,直到他们被完全洗脑为止。
第486章
生命的出路(一)
  赛勒斯·史密斯工程师四十岁左右,和这时代真正奋战在一线的探矿工程师一样,他要携带大量设备和行李,要在探矿地区挥汗如雨的劳作,手臂和身躯非常结实。士兵们接受牧师的教育,工程师笃信存在上帝,但是并不信牧师们瞎咧咧。作为少校,赛勒斯·史密斯利用了他的职权,坐在船舱外面的椅子上看着每个人都发给的《步兵手册》小册子。
  对于那帮年轻的军人,这玩意意义非常非常有限。对于赛勒斯·史密斯工程师,这本小册子则是展开了一个世界,军人的世界。一页页的翻看,并且把小册子里面的内容与军事训练对应,让赛勒斯·史密斯感觉非常有意思。
  揉了揉鼻梁,赛勒斯·史密斯觉得自己的视力已经不如年轻时候。但是他还是对这本小册子非常感兴趣。翻到内页的第一页,下面的印刷日期是1891年12月,也就是半年前。赛勒斯·史密斯的脸色郑重起来,他原本在想这样深入浅出介绍作战技术的手册为什么会导致美国的战败,从日期上可以确定,汇聚这本小册子的是美国战败经验。
  想到不久前的失败,赛勒斯·史密斯再也无心看下去。他站起身走到了船舷旁边,眺望着前方的海平线。战火并没有烧进马萨诸塞州,作为马萨诸塞州的人民,赛勒斯·史密斯看到的是无穷无尽的逃难难民。他们讲述着中国军队的可怕,讲述着中国军队的恐怖,讲述着中国军队的杀戮。但是马萨诸塞州投奔英国后,战火就戛然而止,仿佛从来没有燃起过。
  意识到了自己的家乡再次变成了英国的一部分,意识到了自己只是马萨诸塞人而不是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赛勒斯·史密斯的爱国心爆发了。他告别了家人,自己和一众有着同样想法的老乡踏上了前往南方美利坚合众国的道路。
  抵达古巴之后,赛勒斯·史密斯看到的不是一个悲壮面对末日的美国,而是一个焕然一新的美国。在局面已经开始进入不可谓阶段的时候,前总统加菲尔德与战争部长小林肯就把一些挑选出来的人才送到了古巴。这些人没有自怨自艾,也没有万念俱灰,他们开始为美国续存殚精竭智。
  变化是全面的,虽然美国都在仇视与痛骂中国人,但是在古巴的美国政府放弃了美国的传统,几乎全盘照抄中国的政策。联邦制被废除,州仅仅是名称还在。原本的联邦政府是由各州选出来的,现在各州只是个行政单位,各州的州长不是选举出来的,而是由中央任命。各个行政部门要么是中央部委的下属单位,要么就是中央部委的派出机构。总之,原本的美国不见了,一个全新的美国诞生。
  美国夺取古巴的时候非常轻松,一条窄窄的海峡阻拦不了北美大陆出发的舰队。为了能够让美国活下来,美国必须得有更大的纵深空间。赛勒斯·史密斯工程师就是这批尖兵之一。想到自己和这些军人肩负的使命,赛勒斯·史密斯工程师觉得心里面像是压了一块大石头般的沉重,又觉得仿佛有一团火在心里面燃烧般的焦虑与不安。作为技术人员,作为四十岁的男子,赛勒斯·史密斯并不是一个前线指挥官,他的少校是针对他的技术能力的评估。古巴岛上没有煤铁,只有甘蔗天。多吃点糖可以消除饥饿感,不至于饿死人。可是古巴这么一个地方是没办法活下去的。之前美国在美洲各国探矿的经历让他们获得了很多初步资料。这些资料此时起了巨大的作用。
  对当下局面的思索让赛勒斯·史密斯工程师心情变得很糟,他就和自己年轻求学时代一样,重新坐回到凳子上,看起了手中的小册子。知识就是力量!哪怕是得到些纸面上的东西,也能让人生出得到力量的虚妄感受。
  船队在委内瑞拉省马拉开波附近的海岸上下船,一看到炼焦炉、炼铁炉、炼钢炉喷突出的各种不同颜色的烟雾,赛勒斯·史密斯立刻就来了精神。这才是他熟悉的美国。美国就应该是一个工业发达的强大国家,甘蔗田从来都不代表美国精神。
  接待这支部队的有美国委内瑞拉省的当地冶金局,以前这些生产都是私有企业负责,现在战时,还得白手起家,新的美国中央政府建立起了国有企业体系。冶金部门负责靠双手建立冶金产业,并且营运这些产业。
  部门的人先带着一众军官体系下的技术人员乘船在附近的海域逛了一圈,乘船的时候抓紧时间给这帮技术人员做讲解,“要修一条从矿区到海边的铁路,还有强化这一带的深水港。诸位都是探矿专家,就请诸位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确定这一带的矿藏。”
  官员虽然很客气,但是那种命令式的口吻让一众美国技术人员都很不喜欢。大家也没人反对,到了这种时候再无意义的计较这个……实在是没意思。跑到这里的人所图的是让美国能够存续下去,而不是简单的自己自顾自的生活。
  看完了港口的位置和地形,又简单的带着这帮技术人员参观了钢铁企业。环境恶劣不用讲,因为这些设备都需要自造,所以远没有以前美国工业地区设备的精致。赛勒斯·史密斯虽然不喜欢冶金部门官员的态度,认为他们那种好像谁都欠他们二五八万般的脸很讨厌。可这些实实在在的工厂和设备就是这些官员领着人造出来的,光是这份辛苦就令人佩服。
  介绍了情况。冶金部门的官员就派人护送这帮技术人员去矿山。此时已经有简单的铁路开始铺设,赛勒斯·史密斯工程师他们就先乘坐了小型的火车前行。走了半路上,他见到路边有黑人在劳动。仔细一看,这帮黑人竟然都带着脚镣,旁边的监工拎着鞭子,看到谁干活不卖力就上去鞭挞。
  经过了好几个劳动场所,赛勒斯·史密斯工程师都看到带着脚镣的黑人们在干那些重体力劳动,这下工程师心里面可就不高兴了。他已经四十几岁,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娃娃。如此的大规模劳动背后必然有强大的组织,这个组织很明显在有意识的强迫黑人劳动。北方人在南北战争时期都支持废奴,认为奴隶制本身就是一种罪恶。赛勒斯·史密斯就是其中之一。
  从港口到矿山的铁路已经开始动手,却远没有到修通的时候。很多牲口拉的车子往来于矿山与已经修通的部分。到了煤矿那边,当地煤炭厅的官员迎接了这帮人。虽然部门不同,那种在艰困环境下被逼出来的一脸不爽却是如出一辙。
  官员不客气,上来就拿出矿山现在的完成度,带着不让人待见的表情向赛勒斯·史密斯工程师等人做了讲解。接着就是分配任务,然后解散。
  赛勒斯·史密斯也不想再去怪官员们没有表现出礼贤下士的态度,能在这样艰困的环境下坚持住,并且有进展,这本身就已经很了不起。
  技术人员要去熟悉情况,等赛勒斯·史密斯工程师走上矿区主要矿坑的时候,他就被惊呆了。矿坑边缘有荷枪实弹的美国军人在往来巡逻。沿着斜坡走上高处,就能看到这个露天煤矿开挖区的全景。
  露天煤矿不采用坑道模式,掘开一块的地面后,矿工就在里面刨煤,送到传送带上。在赛勒斯·史密斯眼前,带着脚镣的黑人在矿坑里面工作。最高的边缘有矿区警卫队,在比较低洼的矿区中心建起了好些瞭望塔,上面也有矿区卫队。除了这些执行监视以及在危急状态下实施镇压的力量之外,也有拎着皮鞭在矿工中巡逻的白人。
  每个黑人矿工每送上一筐煤,有人给他们一个扣在他们破烂衣服上的标志,一赛勒斯·史密斯工程师对矿业的了解,这是一种计数工具,用以确定这帮人的工作报酬。但是脚镣都用上了,大概是不用指望这些黑人还能有什么正常对待。
  赛勒斯·史密斯工程师没有看太久就完全看不下去,他调头就离开了这里。不久前在钢铁厂参观的时候,赛勒斯·史密斯记得有钢铁厂正在大量生产铁链。铁链的用处很广,赛勒斯·史密斯也没太注意。现在他回想起来,那些铁链与黑人奴隶的镣铐是一个规格。在美国已经被消灭的奴隶制不仅没再次复活,而且还进入到了更加血腥更加残暴的高度。农业劳动强度比较低,即便是非常苛刻的主人,奴隶好歹能活好几年的时间。工业生产强度大,伤病多。在工业的链条上,一切都只是个螺丝钉。当被定性为消耗品的时候,那种消耗率会更加惊人。
  很长的时间才让赛勒斯·史密斯工程师的情绪平复下来。因为有相当的专业知识,赛勒斯·史密斯觉得自己能理解美国政府为何要这么做。只是把事情办到如此地步,赛勒斯·史密斯工程师觉得自己真的不能接受。
第487章
生命的出路(二)
  安娜是密苏里州堪萨斯城的一位美丽姑娘,中国入侵美国之后,她的父亲上了战场,在明尼苏达州战死了。她的兄弟上了战场,在威斯康星州在芝加哥战死。她的爱人带着安娜和其密苏里州民众一起逃难。但是在大平原上的印第安人投靠了中国,他们袭击美国人的车队,杀死了很多美国人。
  安娜的爱人相应国家号召,参军。参军之后安排安娜到路易斯安那州的亲戚家避难。然而路易斯安那州的黑人与印第安人都投奔了中国人,他们大杀当地的白人居民。男性们为了保卫家人而战死,那些黑人与印第安人则将俘获的白人女性卖给了加勒比海地区的拉丁裔、印第安人、黑人组成的人贩子集团。
  受尽了折磨的安娜决定哪怕死后下地狱,也要通过自尽来摆脱这屈辱以及悲惨生活的关键时刻,新的美国军队冲进那些由拉丁裔、印第安人、黑人组成的邪恶国家,解救了安娜,并且正义的处决了邪恶国家的邪恶人类。
  演员们情绪饱满,剧本里面也大量借用了不久前一些战斗的传闻,看话剧的美国军人们一个个被感动的热泪盈眶。期间还有一位猛的站起,用步枪瞄准上面的“黑人”演员。幸好枪膛里面没有子弹,所以没出现伤亡。当然,必须说明的是,以美国的传统,黑人是由脸上抹了黑色油彩的白人来演。在这个完全由白人组成的美国军队里面,想在内部误伤黑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赛勒斯·史密斯也看得热泪盈眶,每场戏里面都有出场的大牌子,上面写着年月日,那都是重大战役爆发的真实时间。而旁白里面有关伤亡的数字的确让人闻之动容。仅仅是看这么一场戏,就能生出强烈的报复愿望。
  当然,赛勒斯·史密斯也没有完全失去理性,即便是戏里面那些黑人和印第安人组成的叛国集团奴隶贩子集团看着面目可憎,但是赛勒斯·史密斯还是觉得矿场的消耗手段并不那么光彩。赛勒斯·史密斯甚至依旧认为那种行径是罪恶。
  就在赛勒斯·史密斯的良心还在运作的时候,戏剧在一众抽泣声中结束了。因为结尾是美国军队消灭了邪恶国家,建立起新的伟大美国,大兵们对其抱以热烈的掌声予以支持。然后牧师就登上了舞台。
  “美利坚合众国的战士们,你们热爱这个国家么?”牧师拿着话筒,语气低沉有力。
  “爱!”大部分士兵都喊道。方才的电影展示了战败的美国到底是何等的悲惨,而美国从建国起就有着强烈的危机感,他们并不知道英国人会在什么时候冲过来入侵美国。然而不久前的经历告诉美国人,这个世界上强大的不仅仅是大英帝国这一个国家,还有像中国这样的强大而且邪恶国家能够越过万里的距离对美国发动进攻。
  牧师等下面的安静下来,然后用鼓动者特有的洪亮高亢的声音喊道:“我们美国是上帝眷顾的国家,但是我们为什么会遭到这样的命运?就是因为我们美国并没有坚持我们最初的信仰。我们的信仰是什么?那就是遵从上帝的意志,消灭异教徒。如果中国人登上美洲的时候,我们就组成军队前去消灭,以当时中国的力量,他们是没有可能抵挡住我们的军队……”
  赛勒斯·史密斯工程师也是个有件事的人,四十岁的年龄和有足够的知识会让人变成一个值得信赖的成熟男性。赛勒斯·史密斯两者都兼备,所以他很不理解这位牧师的战略判断。以美国的联邦制特点,真的能够组织百万大军杀进中国控制的北美么?把这百万大军送去美洲西北部大概就能够让美国叫苦连天。即便是真的能够运去百万大军,就能解决中国人么?赛勒斯·史密斯工程师也很不乐观。
  但是对那帮年轻的美国士兵来说,这都不是问题。只要是一种能够某种程度自洽的理论,就会有一定的支持者。如果这种自洽让人觉得很简单,能够少出力多收获,那就会有很大一票支持者。牧师可不是自己随心所欲的发言,这些话都是由专门的宣传部门制订的。当美国抛弃了联邦制,采取单一制国家模式之后,宣传口的工作就是中央直属。那么多能人审核的稿件总是有非常明确的理念在里头。
  “……士兵们!如果不是中国人在美国西北部有了强大的据点,他们不可能跨海作战!这是我们的怠惰导致的结果。七罪宗,在很早之前就有前人说过,懒惰是万恶之首!而我们美国怠惰了,怠惰让我们没有看到威胁,怠惰让我们不能用我们最大的力量把威胁消灭在萌芽状态里面。我们现在不再怠惰,我们和以前开疆拓土的前辈一样勇往直前。那么中国人就突然停下了进攻的步伐,英国也在支持我们。这说明,上帝保佑美国!上帝不在眷顾并非是上帝变了,而是我们变了!”牧师情绪饱满,说到后面已经是声嘶力竭。那些美国士兵则听的如醉如痴,当他们的行动与神圣的上帝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当他们的行动被称为是能够得到上帝赞同得行动,没有人会因此而不高兴。
  赛勒斯·史密斯工程师还算是理性,他已经明白了这话的目的。对于美国人来讲,这种煽动绝非恶意,美国想要活下去就必须有自己不可动摇的坚持才行。把美国与上帝紧密联系在一起,把美国的失败解读为美国失去了上帝的眷顾,这是现在美国的最大公约数。如果把战败视为中国人的胜利,对于美国就是绝大的打击。
  “为了美国,为了上帝。我们是受到眷顾的美国人,所以上帝赐予我们胜利。胜利才能让美国延续下去,胜利才是我们献给上帝的祭品。看到我们的胜利,天堂上的上帝也会开颜欢笑。士兵们,为了胜利,为了美国,为了上帝,前进!”牧师声嘶力竭的做了总结。
  下面的士兵们受到感染,万众一心的跟着牧师高喊:“为了胜利,为了美国,为了上帝,前进!”
  这些演讲结束之后,乐队奏乐。那些演员再次登台,演黑人的白人演员已经洗掉了脸上的锅底灰,和其他演员一起站在牧师后面。乐队开始奏乐,在《星条旗永不落》的旋律下,一众人等开口唱道:“啊!在晨曦初现时,你可看见是什么让我们如此骄傲?在黎明的最后一道曙光中欢呼,是谁的旗帜在激战中始终高扬!……”
  赛勒斯·史密斯工程师跟着大家一起唱起国歌,即便没有那些年轻人的激动,甚至对于牧师的一部分发言并不支持,但是赛勒斯·史密斯工程师却发现自己白天积累起来的怀疑与悲伤消失了。在复兴美国的旗帜与理想下,很多东西都变得没那么重要。赛勒斯·史密斯工程师甚至生出了一种让他自己都觉得有些羞愧的想法,“如果赢得了正义的代价是让美国的覆灭,那么……就让正义去死吧……”如果是以前美国安如泰山的时候,赛勒斯·史密斯工程师大概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正义呢。
  美国人为了得到上帝的青睐,摆脱了怠惰,以无比勤勉的状态开始在加勒比海地区对那些拉丁裔、印第安人、黑人实施灭绝的时候,那些由拉丁裔、印第安人和黑人组成的国家就陷入了完全懵B的状态。
  不得不说,对美国人先动手的真的是这些国家。眼瞅曾经欺凌自己国家的美国陷入了灭亡的阶段,这帮国家觉得打打太平拳挺好。然而他们没想到美国佬跑到古巴之后居然还有力量实施反扑,反扑的力度是如此的强烈,甚至能够让美国佬越过加勒比海实施登陆作战。
  更让加勒比海各国感到意外的是,中国居然没有对美国佬赶尽杀绝,而是按照之前与加勒比海各国签署的协议那样,没有派遣舰队到加勒比海来。
  当中国眼瞅着就要把美国佬赶出北美大陆的时候,加勒比海各国与来访的中国外交人员进行了谈判。大家原本也没有互相了解,此时自然不讲什么互信。中国方面只是向这些国家保证,为了不让加勒比海各国感到威胁,中国在未来二十年内不会在加勒比海驻扎舰队,也不会派遣舰队在加勒比海实施军事行动。
  既然中国能够解决凶神恶煞的美国,加勒比海各国都觉得中国这话实在是不可信。他们即便是和中国签署了和平友好条约,却也只能祈祷上帝让中国遵守条约。现在他们意外的发现,中国是非常坚定的遵守了条约。在加勒比海中并无海军,所以美国人就跟疯了一样在加勒比海沿岸肆虐。
  墨西哥总统派遣的使者抵达东京后,以加勒比海各国代表的姿态询问中国为何不出兵。祁睿平静告诉使者,中国遵守协议,并没有在北美部署舰队。而且北美也没有适合中国舰队停泊的港口,如果部署舰队也得在一年后。
  墨西哥人口众多,又与中国接壤,美国并没有选择入侵这个国家。但是墨西哥代表却表现出了强烈的激动态度,“阁下,难道中国就容忍美国在别国的暴行么?”
  祁睿心里面再不解,也没有做出自作主张的决定,他尽力安抚墨西哥特使,“不是我们不允许,我们的陆军总不能游过大海吧。我们当时和各国签署和平协议,就依照当时的和平协议安排我们的兵力。我们的舰队要从太平洋进入加勒比海,需要很长的时间。当然,我们可以支援一些装备给这些国家。帮助他们抵抗美国的入侵。”
  好不容易打发了墨西哥使者,祁睿决定以后自己再也不去见那家伙。虽然不理解中央为何要对美国的扩张坐视不理,祁睿却能理解为何英国能够对美国持纵容的态度。祸水南引对英国是重大利多的选择,在加勒比海有一个仇视中国的美国,而且还能把那些有行动力,忠于美国的人口送出加拿大,这对于英国全部都是好处。至于中国最后是否消灭美国,英国根本无所谓。但是中央的态度就让祁睿觉得不太能理解,让美国在加勒比海地区不断扩张对中国的好处在哪里呢?
  韦泽决定对美国扩张坐视不理,所以军委里面对韦泽的态度也很有意见。因为韦泽的看法很明确,一个没有敌人的中国很容易就会堕落下去。允许敌国的存在,就是为民朝提供了活力的来源。即便这个说法理论上很通俗易懂,但是真的能够接受与民朝有着不共戴天之仇的美国继续存在,这需要的不仅仅是极大的心胸,更需要的是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愚蠢态度。只要稍微想一想世仇的可怕,就很难接受这样的发展。
  但是没有人愿意公然反对此事,虽然美国看着搞的风生水起,其实受到伤害的根本不是民朝。而且美国人想真的建立起一个加勒比海大帝国,至少需要十几年二十年。那时候美国只是初定,国力其实很弱。经过休养生息二十年的民朝绝不可能会怕这样的一个国家。军委的同志感觉到了不安,却没发现任何能够推翻韦泽选择的理由。
  韦泽并没有太在意美国佬怎么折腾,他的想法其实非常阴暗也非常直白,英国人吞并了美国东北地区,等于是替中国擦了很大一块屁股。不管英国怎么解释,他从战争中捞取好处的行为明明白白。欧洲各国都会认为英国已经与中国勾结起来。如果有别的国家因为这样的诱因而选择通过消灭美国来称霸加勒比海地区,韦泽也根本不在乎。
  与美国的战争并没有让民朝实施总体战,第五个五年计划的核心是推行科学管理,提高工业管理水平。韦泽让沈心放手去干,他自己已经把注意力重点放到了金融上。他给王明山发了封电报,询问了一下塞浦路斯的问题。
  没等王明山回电,恩叔就找韦泽,“阁下,不知道您对于奥斯曼帝国有什么看法。”
  韦泽一愣,他没想到恩叔居然会突然关心这样的问题。想了想之后,韦泽答道:“奥斯曼帝国的皇帝还在,在中东地区的绿教就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极端性。”
  恩叔对韦泽的说法很是不解,他皱眉思忖了一下,就问了一个要点,“阁下,我看您的宗教政策很残忍。我不反对您对封建会道门的打击,但是有必要这样激烈么?”
  韦泽微微一笑,“那是因为我怕了他们。说了您大概不信,闪米特三邪教对待不信他们邪教的态度都一样,你们不肯新教也不肯去死,这让我们信教的很为难。对这些人,我无能为力,除了剿灭之外别无他法。我在当耶和华的兄弟,当耶稣干爹的时候,亲眼看到了很多很多的未来。我只能以我现有的能力替未来更和平更宽容的时代减少些麻烦。”
  “靠肉体消灭?”看得出恩叔对这做法非常不能接受。
  恩叔不高兴,韦泽也不高兴地答道:“恩先生,您这样的人怎么站到了加害者而不是被害者的角度看问题了?”
  “你认为你是被害者?”恩叔真的讶异起来。
  这个问题让韦泽想起很多讨厌的事情,他的语气很不爽,“我们民朝的核心是人民接受自己首先是民朝公民,承认自己首先是中国人。然而闪米特三邪教都是鼓动教徒首先认为自己是教徒,而且认为他们的宗教认同天然就凌驾在国家认同之上。对于这种人,您觉得我要无条件的去接受和支持他们不成?每个人都会因为痛苦而挫折去归咎于别人,而那些信了三邪教的教众更是认为错的不是他们,错的是世界。在我看来,他们是加害者,我们可不是。”
  恩叔一时没办法再说什么,他有很高的资料阅读权,所以他对韦泽的印象是“敢作敢当,光明磊落”。不过韦泽的很多命令非常残暴,特别是对比较特定的对象,韦泽仿佛是一个杀戮狂魔,这让恩叔很不解。一个如此理性的唯物主义者如此嗜血,这不太符合规律。现在听了韦泽的解释,恩叔才发现事情比他想象的更复杂。
  “恩先生。现在的生产力水平很低,阶级矛盾非常激烈,所以很多问题都可以用阶级矛盾来解决。但是如果您有能力去设想一下,在一个生产力发达到大家都饿不死的时代,如果有那么一票人还不能加入工业化时代,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时候,你认为他们会认为是谁的错?我个人不认为他们会觉得这是自己的问题。”韦泽的语气并不轻松。
  “所以您的责任感让您做出了消灭劣等人类的选择么?”恩叔的声音是如此的低沉,以至于韦泽听不出恩叔到底是想嘲讽,还是有种怜悯的悲哀。但不管恩叔是何等情绪,这都不是韦泽喜欢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1/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