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铁血中华(校对)第4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2/655

  “司令官。”亨得利师长敬礼之后立刻说道,“我们的部队想坐火车南下。这样快。”
  你妹……司令官心里面立刻滑过一阵怒意。两个小时了,骑兵跑的快点,现在就能跑出去十几里吧。用火车快?调拨能够容纳一个骑兵团的火车需要至少半天,弄好之后大概天都黑了。部队上火车还需要时间,等部队真正出发的话只怕得到明天。
  想到这里,司令怒道:“你们现在就给我出发,马上去圣保罗!最晚明天上午就要到!”
  “阁下,如果圣保罗真的发生了战争,我们的骑兵跑这么远,到了圣保罗也没有了战斗力。”亨得利师长立刻提出了反对意见。
  “哪里那么多废话,你们马上就出发。现在是时间要紧!”司令官阁下并没有听亨得利师长废话的打算。
  不得已,亨得利师长只能回到师部命令骑兵团南下。骑兵团团长很是失望,骑兵一天跑50公里不算少了。从这里出发到圣保罗得有一百公里的路。若是乘坐火车的话,部队明天晚上倒是有很大机会抵达圣保罗附近。
  但是司令官下了命令,他们也没办法反抗。部队在不爽中终于开始出发。
  沿途上也没什么好说的,骑兵浩浩荡荡的南下很有威势,即便只有一个团的骑兵,也是老长的一路纵队。一夜无话,第二天起床后继续前进。
  到了晚上的时候,部队距离圣保罗只有二十几公里。团长不高兴,却不至于犯傻。前去圣保罗的联络部队已经派出去了。看着圣保罗的方向并没有什么建筑物燃烧的黑烟,团长也放心不少。
  他也参加过南北战争,那时候北方军队经过南方城镇,必然烧起大火。大火几天不熄,即便是几天后也看到烟雾。圣保罗方向的春日天空在傍晚的阳光下明媚的很,根本看不出战争的迹象。
  下了部队收拢的命令之后,团长准备扎营。然而部队刚开始收拢起来,就传来了炮弹呼啸的声音。“敌袭!”团长脑海中刚闪过这个念头,炮弹就在一众骑兵中爆炸开来。
  骑兵们有些下了马,有些根本就没下马。在一片慌乱中,团长立刻命令部队往来路返回。这一路上他也颇为谨慎,至少在已经通过的道路上很是注意。
  骑兵团的美国联邦军队立刻调转马头沿着来路逃回去,炮弹从两边不停飞来,每一发炮弹几乎都造成了美国骑兵团的损失。
  团长的心中又是恐惧又是痛心。美国在南北战争之后来了一次大退役,几乎整个联邦军队都解散了,只剩下不到十万的联邦军队。在藏兵于民军事政策下,各州倒是都有自己的部队。例如这个骑兵团就是北卡罗来纳州的部队,包括亨得利师长指挥的那个师其实就是北卡的国民警卫队。
  这支军队平日里也是很零散的,只有在战争期间才会集结起来归于联邦战争部指挥安排。落马的官兵和团长一样都是北卡罗来纳的子弟。身为老乡,团长不可能没有一些乡土之情。
  不过中国军队炮兵的炮打的太邪乎了,他们到底是运来了多少大炮啊。那炮弹就跟雨点般飞来并且在地上爆炸,几乎每一分钟都要有几发炮弹落地。团长觉得天要塌了,恐惧紧紧攥住他的心脏,让他几乎呼吸不能。
  前面是两个小坡间的一条路,只要从里跑出去,就是一片平地。中国军队再能打埋伏,在那里也没有施展的空间。当人马汇成的洪流从这条路中冲过的时候,山坡上突然响起了猛烈的机枪声。人马被一片片的打倒。
第290章
解牛(三)
  4月20日中午,光复军的厨房车开始准备马肉为基础的食物。光复军里面非常重视技术培训,炊事员们每年都要接受厨师培训。广西、云贵一带有比较多和马有关的菜色,光复军对广西云贵的认知程度相当相当的深厚,所以马肉没有立刻烹调,而是先挂起来风干一下。和兔子一样,马以草料为主要食物,若是不加风干就直接烹调,肉里面那股草腥气会变成一股苦味。
  单纯以伙食而言,光复军指战员们都没有任何不满。罐头里鸡鸭鱼肉水果都很齐全,味道也不错,无论是补充影响消除饥饿还是提供进食带来的幸福感,这些伙食都能满足。即便如此,战场带给大家的压力还是太大,偶尔增加点很少能吃到的食物对情绪也是个不错的舒缓。
  这是司令部的小看法,昨天歼灭的美国骑兵团提供了这些食材,司令部的主要精力都放到对此战的反思之上。当空军发现一支骑兵部队直奔圣保罗而来的时候,战斗的结果也就差不多定下。美国骑兵沿着大路走,光复军沿着地图上的小路完成了包围圈。
  狙击手消灭敌人的哨探,炮击奇袭,机枪在摩托的拖曳下迅速抵达伏击位置。在知己知彼的单方向战场透明之下,所有战术完成的干净利落。当那帮被打昏了头的美国佬自以为是的想逃进树林的时候,光复军卡车后发先至,沿着一条小路率先进了树林,把美国佬的残部在这里尽情歼灭。
  驾驶三轮摩托车的是原先的骑兵部队,他们本就熟知骑兵的心态和战法,对于那帮零散逃走的美国骑兵实施的追击中效率极高。最后美国骑兵团被全歼,即便有那么点漏网之鱼,也是原本掉队的骑兵。
  和敌人的正规军作战而不是与美国百姓作战,部队士气高昂,对战果自然是极为满意。讨论的过程里面大家普遍认为有了侦察机配合,摩托化步兵的机动能力,反应速度,情报准确度凌驾在传统陆军之上。在战场上的摩托化步兵最适合用来与敌人展开野战。也就是说传统步兵们和敌人进行传动的对峙,摩托化步兵们扫荡掉敌人野外的据点,并且用来解决敌人在野外行军的机动部队。实现彻底围困敌人重兵集团的战役目的。
  同志们志得意满,对自己非常有信心。直到祁睿撂出一句“那是天气好的时候,若是天气不好的时候呢?”
  这瓢冷水稍微起了点作用,不过参加了西海岸扫荡的军官们很快就表露出自信。“只要不是遭到洪水冲击,就算是下大雨也没什么了不起。我们的卡车在野地里随时能充当很好的移动帐篷,那些传统陆军有什么?同样是行军,我们的部队始终能够保持更好的战斗状态。”
  祁睿其实也是这么想的,他只是担心大家过度乐观而已。所以他继续说道:“我们摩托化步兵对道路的依赖程度其实起步兵更多。”
  “只要不指望卡车去爬高山,哪怕是在丘陵地带,卡车的越野能力都比人高。若是敌人愿意缩在深山老林,我们也不妨成全他们么。”马晓明属于格外有信心的一位,而且这话也真的说出了相当的关键。平原地区才是最重要的地区,摩托化步兵们最擅长的就是在平原驰骋。美国佬要是愿意缩在山里,那就让他们在山里头缩着好了。没有武器弹药的补给,甚至没有足够的粮食补给。把部队扔进山区,就等于让光复军尽情的占领平原。
  战斗打的太爽,想从里头挑出毛病难度不小。最后祁睿也放弃了做这中无用功,他身为参谋长,还有一个重要任务,那就是催促后续部队赶紧赶上来。
  24军在4月16日清晨正式开始进攻圣保罗,现在是4月20日,到21日清晨,就正好五个整天。大家本以为美国佬的大部队会疯狗般扑来试图夺回圣保罗与明尼阿波利斯。没想到马上就五天了,美国佬的反应如此迟钝。除了派遣一个骑兵团来送死之外,别的地区根本就没出现任何敌人的动静。
  若是光复军面对这样的情况,即便没有全面交战,至少四面八方都会有部队过来对敌人实施牵制。或者更准确的说,以光复军现在的侦查手段,敌人根本别想深入中国边境内上百公里而不被发现。根据李少康所说,现在空军每天都有侦查飞机沿着边界线巡逻,当然,也经常有掉飞机的事故发生。
  和前线司令部联络后,前线司令部告诉24军,南下部队已经出动,他们在20日终于攻下明尼苏达北方城市法戈。法戈在明尼苏达州西北州界上,圣保罗和明尼阿波利斯在明尼苏达州东南州界附近,两者之间有铁路相连。看前线司令部的意思,他们很希望能够打通这条铁路交通线。当然,这条铁路线如果能打通,也意味着光复军在明尼苏达州畅行无阻。
  “他们这是什么意思?说是五天多能到,现在要再向后拖几天?”副参谋长朱继云看来有些不安。
  军长郑明伦倒是从容不迫,“看现在这意思,早来两天晚来两天也没什么分别。能利用铁路的话反倒更好些。至少他们能够靠铁路运油料给我们。”
  这一句话就让有反对意见的家伙们闭嘴了。摩托化步兵的效果的确很好,不过油料消耗也挺吓人,一辆卡车跑一百公里就要用掉六七十升油料,那可是将一百多斤的量。铁路运输用煤,若是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早两天晚两天还真不是个事情。
  既然不愿再评价后续部队的速度,祁睿提了个建议,“咱们要不要打个电报问问后续部队是否需要接应?”
  这个建议立刻得到了赞同,电报发出去之后很快得到回应。前线司令部觉得如果24军愿意接应,那就再好不过。
  到了22日,沿着铁路去接应的部队发来电报,在路上已经接应到了支援部队的前锋。估计23日,支援部队就能抵达一部分。果然,23日中午,一列火车就运了一车人抵达了圣保罗。
  然而祁睿等人并没有来迎接,倒不是24军的人摆谱,而是美国北边的战线上没东京,倒是从芝加哥方向来了一支部队。这支由传统陆军部队在距离圣保罗四十几公里的南边下了火车,那里不是啥车站,而是被光复军破坏了铁轨的荒山野岭。
  下车没多久,光复军就发动了猛攻。骑兵部队还能靠马匹逃命,步兵们晕头晕脑的根本没办法跑得快。经过半天的战斗,这一个旅弗吉尼亚州的联邦军队三成被打死,七成被俘虏。来自圣保罗方向的火车在摧毁的铁轨另一头停下,这帮俘虏绳捆索绑的送上火车,和之前被俘的骑兵部队汇合去了。
  祁睿跟着部队一起返回圣保罗,终于见到了增援的先头部队。这次部队来了一个团,从军服上看,一个营的部队是光复军,两个营的部队则是穿着别样制服的仆从军。祁睿在日本待过几个月,看那些人的外貌听他们说的话,这明显是日本军人。
  这两个营日军领头的居然是熟人袁慰亭。到了司令部,祁睿先简单的介绍了情况。袁慰亭就起身说道:“我这次带的都是日本人。接到的任务是帮助部队搞些清理工作。如果有什么要做的,请诸位首长命令。”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个清理工作是啥大家都心知肚明知道。军长不能发话,政委也不方便说啥。于是众人目光就落到了祁睿身上。祁睿揉揉鼻子,他也不想发话。可几千号俘虏现在就在那里摆着,不处理掉就是不方便。
  更何况此次战役的目的就是要消灭尽可能多的联邦军队,战场上打死的人其实比例比较低。被俘的人总不能好吃好喝的供着,花了以亿为单位计算的钱请了日本人的目的就是要他们来处理掉这些人。一个国家的青壮比例并不高,一个联邦制国家能够调动的男性青壮比例更低。虽然令人不快,这等不快也是必须面对的。
  看着祁睿的表情,袁世凯爽朗的一笑,“诸位领导,这一路上日本人表现的很不错,你们先给我大半天时间,让我们先准备一下。到时候你们分小批次把人交给我们就行了。”
  “你们路上就动手了?”祁睿颇为讶异。
  袁世凯淡然一笑,“铁路运输来不得差池,美国佬又都那么野蛮。我们沿途其实是边打仗边推进。这次跟着部队过来的是两个师的日本人,主力部队都在后面确保铁路安全。我们两个营先过来就是担心咱们这边压力大。给我们找片树立比较密的地方,我们大半天时间就能准备好。”
  祁睿听完之后看了看军长和政委,只见两人微微点头。于是祁睿对管地图的参谋说道:“给他们找片附近没什么人去的树林。”
第291章
解牛(四)
  嚓!嚓!工兵铲铲开树林中的土地时发出舒爽的声音,不过北美毕竟到处都是生地,锋利的铲刃碰到石块时发出的声音也连续不断。
  山下总一郎终于把自己分到的那部分内容挖完,他直起身揉了揉发酸的腰,如围在脖子上的毛巾擦擦汗。思忖了片刻,他脱下军用大衣,仔细叠好,搭在了后面树之间绑的绳子上。那上面已经搭了不少军用大衣。每一件都叠的整整齐齐。
  四顾周围的密林,山下总一郎还是没办法完全适应。日本也有山林,却没有这等一望无际的林木。乘船花了不到十天抵达北美,山下总一郎还觉得能接受。反正海上风景差不多,只是个单调的时间问题。
  上了岸,面对有所变化的陆地风景,山下总一郎懵B了。懵B的不是他一个人,同行的成千上万的日本人都懵B了。他们哪里见过火车跑了五六天都不带停的。和山下划归同一编队的同乡第二天硬是在火车上被吓哭了,一直嚷嚷着中国人在搞阴谋。
  是不是阴谋其实挺好判断,看看天空的太阳、月亮和星星,就知道大概方向。同队的里头有这方面的人才,他们判断出火车的确在不停歇的直奔东方而来。等日本人下了火车之后,他们终于承认这就是中国,一个幅员辽阔的超巨大国家。日本和中国相比仅仅是个小国。回想起沿途几天所看到的那壮丽的平原、山脉,连绵不绝的湖泊河流。眼前这根本看不到尽头的树林在山下总一郎眼中也变得没那么巨大了。
  日本人干活,作为管理联络者的袁世凯骑着马,在十几个坑边来回走。自打与王士珍搭班之后,袁世凯就见识到那种干任何事情都脑子的人才。别看搞枪毙这么简单粗暴的事情,真的想搞的很顺畅也不容易。例如,人听到周围不停的传来枪声,第一想法就是危险。那时候这帮人会有啥反应?很大可能就是奋起反抗。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尽可能在同一时间进行枪击。挖坑的时候就得注意从拉人的地方到坑边的距离能否基本一致。如果在以前,骑着高头大马在不同工地上来回走,袁世凯更多感觉到的是居高临下带来的威风八面。现在他骑着马不停走,更多的是在测量时间。不仅他自己要测量,还要派下属们测量。大家把表调到相同时间,再模拟着走几趟。确定在路程上所用的时间基本一致才好。
  以前袁慰亭在下决定方面颇为果决,这些事情都是交给王士珍来办。此时王士珍不在,袁慰亭就只能自己亲自上阵完成这种繁琐的工作,一种想念之情油然而生。
  当天晚上忙到很晚才算是解决了土方工作,第二天一早那帮俘虏们先吃了早饭,又休息了一阵。接着就一车车往这边拉。下车的地方有五个,袁慰亭已经先对了表。俘虏们下车之后就把手弄到后面带上手铐。接着根据时间,分队带走。
  到了坑附近,接应人员两个夹一个带到坑边。因为距离远,所以也听不到什么吆喝声。到了约定的时间,让俘虏跪在坑边。由特别执行人员用大口径左轮对着后脑勺开一枪。若是美国佬跌进坑里没死透,就抵近再补一枪。
  若是以袁慰亭的个性,他在安排自然是极尽努力,执行起来之后就懒得去看了。而王士珍做事无疑属于那种深知“魔鬼藏在细节之中”的类型,他在执行中格外重视。现在王士珍不在,袁慰亭就骑着马开始出去视察。
  这一看,袁慰亭登时就看出了问题。有些美国佬被吓破了胆,他们面对已经有了尸体的大坑,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嘴里念念有词。虽然不太懂英语,不过袁慰亭大概知道这帮人在念欧洲人的经。期待死后能够得到超度,进了天堂。
  有些美国佬则激烈反抗,即便双手被拷在背后,即便有两个日本人按着,他们也试图利用自己更强壮些的身体挣脱出来,以求逃命。袁慰亭对对这些人的反应早有安排,日本人就嘴里骂骂咧咧,同时用枪托将美国佬砸的晕头转向之。把美国佬砸晕之后,就好处置了。
  然而经过一个坑边的时候,就见一个日本人神色平淡,对反抗者不打不骂。只是用左手从从背后捂住美国佬的嘴,把他的脑袋网上拉。右手的锋利匕首直接割断了美国佬的气管。然后把美国佬揣进了坑里,鲜血从气管和动脉中汩汩而出,美国佬就跟割断脖子的公鸡般弹腾着,其他试图反抗的家伙都吓傻了眼。秩序得到了维护后,后续工作就变得容易的多。
  袁慰亭立刻叫过负责的队长,把这家伙的名字记录下来。虽然不知道该现在怎么进一步利用这等人物,可记录下来之后就能与王士珍商量,袁慰亭对老伙计王士珍的智慧非常赞赏。他一定知道该怎么使用这些人。
  一批处理二百号人,用时25分钟。每一批中间休息五分钟。从早上7点多开始处理第一批,花了十二个小时处理了24批。重伤员倒是简单,直接运过来抬进去一次性解决。到了晚上八点总算把圣保罗的事情解决干净。
  袁世凯回去之后就打了一个报告,“战俘营问题已经全部解决。搜索尸体得来的钱物该怎么处理?”看完这个敢直面问题的报告之后,祁睿心里生出一阵强烈的厌恶感。
  祁睿知道自家老爹现在是人民心中犹如神仙般的人,因为十几年间,中国人民就从饿肚子变成了能吃饱。面对着只在不靠谱的评书中听说过,但是从未真正享受过的新生活。人民真的是无比支持。
  但是在这圣人般的光环之下,祁睿知道自家老爹的残暴到了理性的高度。光复军也杀过俘虏,祁睿的老爹韦泽还曾经在赣州搞过剥皮揎草。但是那目的是为了震慑赣州当地的满清官吏,让他们在当地老老实实的,别对光复军的行动有什么阻止。效果还真不错,在赣州的满清官吏知道在这地方谁是真正说了算的。再也不敢公开对光复军做什么。
  除此之外,光复军也枪决过几千湘军。双方互相厮杀了许久,结下血海深仇。光复军杀起湘军来丝毫没有心理压力。至于消灭淮军,那就是公审之后杀死。无数曾经对光复军心里面颇有抵触的捻军和淮北人民从此对光复军低头服气。
  但是做事也不能刻舟求剑,祁睿真的不指望在战场上杀掉200万美国联邦陆军。任何战斗都不可能发生一个不剩的事情,如果发生了必然是战斗结束后的进一步解决。中国军队和美国联邦军队虽然敌对,却没什么特别的仇恨。更何况到现在为止,光复军都是胜利的一方,以中国人的个性,这样的杀法的确超出了道德标准。这种杀戮对于军人的精神折磨比较大,是非常不可取的事情。
  士兵们可以摆脱这等折磨,军官们就没办法置身事外。从死者身上搜罗财物令祁睿感到恶心。互相杀戮好歹还能托庇在国家的正义之下,这战场搜索又算是啥呢?但是抛开感性,从理性判断,这也属于战利品范畴的内容。祁睿就把这挑子撂给了军长和政委。
  军长和政委的神色倒还好些,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沉默对视一阵,最后政委说:“按以前的规矩,与咱们打仗的满清各路军队都是发银子和铜钱,搜索得来的财物自然是归公,的确很有效的解决了怎们财政问题。咱们给前线司令部打个报告吧。”
  军长听了之后摇摇头,“这件事还是直接给沈政委打个报告吧。给前线司令部打报告,他们也不会真的想处理此事。”
  祁睿嘴一闭,完全听军长和政委的。他心里面倒是颇为恶意的想:也不能光是我们承担这样的压力,北美战区政委沈心同志作为战区最高负责人,当然得出来作出表态。若不能如此,也太便宜他们了。
  想归想,祁睿倒没想到北美战区政委沈心很快就回了个电报过来,“每隔一段时间,我们会派后勤人员和他们讨论收购问题。”
  “这想法……还挺靠谱么。”军长郑明伦的语气听不出是赞赏还是嘲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2/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