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铁血中华(校对)第416部分在线阅读
中国的大皇帝韦泽大元帅陛下将那些大头兵称呼为“同志”,中国武装到牙齿的强大军队在大皇帝韦泽大元帅陛下带领下,要为更加无力的“人民”提供服务。仅仅是口号带来的思想冲击就已经让整个欧洲感到颤抖,给很多欧洲人带来了目眩神迷的震撼。
当然,欧洲人不是中国人。高喊着为人民服务的光复军军人们面对着光复军缔造者韦泽的检阅,心中洋溢的自豪感与强烈的效忠感所针对的对象是主席台上的韦泽都督。
韦泽完全能理解这些,就如他心中最尊敬的中国革命者是祖龙与本朝太祖一样。祖龙开创了中央集权的郡县制,从此革命性的把中国带进了一个全新的文明时代,奠定中国之后两千年的政治根基。本朝太祖更是以思想体系与革命实践一扫笼罩在中国百姓头上盘踞了几千年的阴云。红太阳终于照耀在中国的大地上。不仅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连世界人民都看到了一条有可能通过人民革命来实现人民与国家获得解放的道路。
论革命性以及缔造出来的功业,这两个人在中国的历史上无人能及。韦泽在这个时空中的功绩也仅仅是对前辈的模仿与继承而已。既然很清楚身为追随者对前辈们的敬仰,韦泽自然能够理解他这个“抄袭”出来的革命者在人民心中的模样大概能达到什么程度。
韦泽有时候反思自己,他认为自己之所以没有走上狂妄自大的道路,就是因为他有真正敬畏的对象。那个人是个人类,而不是神。所以他有历史局限性,所以他有自己的不足。然而那个人正因为是一个人类,他的一生所展现出来的是人类到底能伟大到何种程度。
中国历史的生命力就是记录下人类一个个伟大的上限,也记录下了人类又能把下限突破到何种程度。韦泽相信,中华文明是地球上唯一一个几千年没有断绝的文明,就是因为在最危急的时刻,中国人就能从历史中得到感召,让中华优秀儿女们挺身而出,一次次挽救了中华的危机。
现在以整齐的方阵经过韦泽面前的就是代表着希望的年轻一辈,他们就是工业化时代的中国创造的一代,他们成长在工业化阶段。韦泽并不怀疑这里面肯定有人根本不认为“为人民服务”有什么意义,甚至身上还有很多封建制度的思想。但是这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21世纪的时候封建制度在中国还有沉渣泛起的迹象,“民国范”“乡绅”不照样有人鼓吹么。
历史自有其惯性,韦泽在实践中早就深刻体会到了这些。面前的这群年轻人即便有这样那样的情况,韦泽却相信一件事,如果真的有人要把民朝推回到封建制度,这些年轻人中的大部分只怕都是心里反对,甚至很多人会蹦出来公开反对。因为封建制度的权力是封闭的,民朝有种种不足,但是民朝至少已经建成了一个工业化的选拔体系,某一撮人在权力体系中固然占据了巨大优势,但是整个国家的权力已经不再被某一撮人垄断了。
韦泽看过统计数据,南京中级培训班培训的360人中有209人是普通家庭出身。151人出身有背景。整个这一期中级军官的名单里面,1184名军官里面有798人出身普通,386人有出身背景。单纯以人口比例而言,当下权力者们的优势依旧庞大。可从绝对数量来看,民间的力量已经开始压倒权力者。要知道,15年前的统计数据显示,这些靠军校体系选拔的中级军官中,有背景出身的中级军官占据了90%的比例。不过是15年时间就能扭转乾坤,韦泽自己还觉得自己挺能干的。得给自己点个赞。
只要退休体系能够良好运行,权力结构发生根本性的扭转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李延年根本没想到主席台上的韦泽都督脑子里想的是这样的问题,他的想法很简单,如果能够在阅兵之后和韦泽陛下握一次手就好了。至于握手的意义他也没什么想法,长久以来的积累的情绪让他只想能够更接近韦泽都督一些。
军事演习的过程中,稍微出了点岔子。大家的注意力太放在韦泽身上,又害怕自己的动作有问题。分心加上失去了平常心,从主席台上看上去,细小的问题人人都有。军校校长柯贡禹的面子有些挂不住了,坐在韦泽身边的柯贡禹尴尬咳嗽了一声,想解释又不敢解释。
韦泽轻轻拍了拍柯贡禹的手臂,微笑着说道:“年轻人么,情绪容易激动,可以理解。”
都督总是这么体贴,这让柯贡禹心里面一暖。若是韦泽装作给面子的不说话,或者明显不好,他故意装作没看到。那柯贡禹接下来就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对他的嘲笑,甚至是故意的偏见性攻击就有了充分的机会。韦泽都督面对不好的事情从来不会文过饰非的故意说好,面对不好的事情,他也会尽量用接近事实的评论给大家下台的台阶。若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还给脸不要脸的人不是没有,然后这些人的职务也就走到头啦。人人心里都有杆秤,这等货色若是踢掉,那真的不合适。
等这边操演结束之后,柯贡禹腾的站起身,对着下面高声喝道:“你们……注意力够集中吗?!”
如果是被怒骂“你们都在练的什么玩意!”李延年只怕心里就算是知道错,也会本能的感觉抵触。然而柯贡禹校长直接指出问题来,李延年立刻觉得心里面大为羞愧。他这种级别的军官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注意力是不是集中。
“现在,开始跑步!”柯贡禹喝道。
“全部都有……向左向右看齐!”
“集合!”
“报数!”
“1、2、3、4”
口号声混合着随着命令移动时的脚步声,操场上立刻人声鼎峰。接着每个班都拍成了5*6的方阵,一个接一个开始奔跑起来。
随着最后一个班加入了奔跑的行列,步伐声很快就整齐划一。被当头棒喝的姑娘和小子们精神抖擞,以一雪前耻的态度集中起了注意力。
“1……2……3……4……1234!”在老军人的耳朵里,呼喊声逐渐进入了状态。围着操场跑了三圈。柯贡禹命令再次开始演练。
这次就没了上次的问题,情绪平稳,注意力集中之后,演练展现出了这些军中精英的真实水平。韦泽很满意,军中陪同前来的一众老兄弟也连连点头。
“比咱们那时候强。”再过三个月就要退休的林阿生赞道。如果这批退休的人中间有谁是韦泽不想让退休的,林阿生绝对能排到第一。出了人品之外,林阿生的威望绝对能够压住众人。政法委执掌公权,代表的是国家法律的威力与公正。有这位铁面包公在,大家对这种强大的权力自有一份信心。下一任的政法委主任是个四十八岁左右的“年轻同志”,韦泽不担心他的工作能力,担心的是他能否抗住巨大的压力。
但是韦泽必须接受取舍带来的危机和阵痛,就如他早已经明白的事情,年轻人上来未必就比退休的老同志干的好。退休制度不能保证一代更比一代强,退休制度能保证的只是那些年富力强的年轻人可以承担起责任,新鲜的血液不断在民朝的血管中奔腾。
胡成何比林阿生要晚退休两个月,而且大家都知道他有子弟在这些军人之中,贸然赞扬不太方便。
其他老兄弟们对这群年轻人的评价比较有意思,“都不知道这些年轻人都是那些部队的,都是哪家的。他们就起来了。”阮希浩感叹着。
这话的确说出了老兄弟的心里话,他们距离中低层太远了。到了退休在即的日子,他们才发现组成光复军的可不仅是他们直接命令的军长师长,不知不觉之间大批年轻人已经崛起。对这群不知根知底的年轻人,老兄弟们更多的是感觉到不知该怎么应对。他们都是谁家的孩子?他们都是那些老部队中选出的精英?老兄弟们知道其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人对他们来说完全陌生。
“以后的光复军就靠这些孩子们。让我们相信他们吧。”韦泽对着老兄弟们笑道。
演习结束之后,韦泽亲自走进操场,并且不辞辛苦的与参与操演的人员一一握手。再没人注意到跟在韦泽身后的那些人,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韦泽身上。
李延年第一次握住韦泽的手时除了感动之外,还本能的感受到一件事。对面的韦泽都督手掌的力度还有对力量的使用都能证明他是一位了不起的高手。大家都听说过韦泽都督年轻时候无与伦比的悍勇,哪怕是到了五十多岁的时候,韦泽都督竟有如此可观的力量。面对这样的强者,除了衷心佩服之外,李延年再也没有别的想法。
检阅让所有年轻军人都对韦泽陛下的感觉更亲近与佩服许多。
第170章
危机扩散(十二)
胡成何坐在书房的靠椅中,点上一根烟。书房是中国人都认同的家的一部分,所以每个老兄弟都有书房。不过和相当的老兄弟一样,书房是考试前努力学习的场所。大部分时候只是他们一个想事情的房间。那些打扫勤快的,书房的书架上没什么灰尘。打扫不勤快的,书架上不好打扫的地方总是有灰尘。
韦泽都督回到南京之后并没有表现出对美国开战的意思,他命令外交部负责解决这起外交事件。外交部其实早就开始行动,殴打外交使节是大事。若是在欧洲,这足以引发非常强烈的反应。美国佬在欧洲人眼中从来都是野蛮人,现实中美国人的反应也不亏承受着如此评价。面对中国的严厉询问和指责,美国佬一句轻飘飘的“我们会调查”,就再没动静。
面对老兄弟们的愤慨,韦泽笑道:“这本来就是外交部的工作。若是你们还觉得不出气,来,咱们找人把美国大使打一顿再说。”
很多国际惯例的知识还是韦泽教给大家的,例如外国大使馆代表着其他国家在民朝的领土,民朝在外国的大使馆同样代表着中国在其他国家上的领土。这种知识在最初的时候还被老兄弟们嘲笑为“荒谬”。现在中国大使被打,韦泽却不谈外交人员的外交豁免权,反倒用和稀泥的方式把这件事压下去。
要是老兄弟们想要的真的是对等的出气,他们自然早就安排人把美国大使馆给砸了。而且美国大使倒也机灵,除了正式向中国外交部表示遗憾之外,就一直缩在大使馆里头门都不出。冲进大使馆打人,这就未免有些过份了。最关键的是,大家不知道砸了美国大使馆之后没过会不会继续当缩头乌龟。
这种事情大家私下谈谈可以,却不能公开谈。若是正式召开会议谈,有外交部的支持,或许能有一个明确的结果。不过老兄弟们怎么可能这么干?
想到这里,胡成何迁怒的狠狠掐灭烟头。他本以为自己能够老老实实接受退休的命运,没想到到了这最后的时刻他又大大动摇起来。胡成何甚至有些怀疑自己半年多前对省里和国务院之间的冲突置之不理是否错误了。如果矛盾继续闹下来,老兄弟们退休的事情怎么都排不上优先位置。
韦泽都督想解决矛盾,需要的是老兄弟们的全力支持。以都督的聪明,问题解决之前不可能让老兄弟们退休。而且事情解决的过程中,老兄弟们总有办法来向都督说说软化,做些政治上的交易。现在国家承平,所有的机会都开始缩小。
“总得出点什么事情才好。”胡成何自言自语。
说话间,电话铃响起来了。接起电话,胡成何听到是军情处的老部下,“胡司令,英国人在东非和咱们有冲突。”
“哦!”胡成何眼睛一亮。出事啦,太好啦!他第一反应就是高兴。胡成何追问道:“有多大冲突?”
“只是说海上有些冲突,我不是很清楚。有什么新情况我会立刻告诉司令。”老部下保证道。
放下电话,胡成何想了想,立刻前往海军司令部。
进了海军司令部,胡成何并没见到司令部里面有什么特别的震动,大家还是按部就班的工作。胡成何到了海军司令办公室,却见门开着,几个年轻军人拿了签署之后的命令从司令办公室里面出来。
走进去,只见海军司令丁汝昌神定气闲的看着文件。丁汝昌抬头看到胡成何出现在面前,他连忙起身笑着迎接,“胡司令,有啥指示?”
“我就是听说在东非和英国人干上了?”胡成何坦然说道。
丁汝昌觉得这里说话不方便,他拉着胡成何到了旁边的休息间。关上门,给两人都点上烟,丁汝昌说道:“我们除了在德兰士瓦共和国有金矿,在更靠北的地区也发现了金矿。海军觉得迟早是个打,那干脆咱们自己先动手。如果能够在南非施压,正好让英国佬紧急调动海军南下。等他们来了,那就有的谈。英国佬若是肯老实,那就把协议签了。若是英国佬不老实,咱们就动手。打掉了英国佬的舰队,他们就没了任何办法。”
简单介绍了局面,丁汝昌继续说道:“胡司令,我知道你女婿在印度洋舰队,我得先把话说头里。不是我不照顾他,我们已经下令,所有干部子弟不能有任何人脱离战斗部队。我想你能理解吧。”
前面的一段话让胡成何有些觉得失望,原来不是英国佬主动挑起的纷争,而是中国海军考虑对英国佬动手。这等情况下海军当然有能力独立解决英国佬,根本谈不上是什么大事。
后面的一段话让胡成何生气了,他胡成何即便不是都督那样武艺高强的悍将,在战争中的胡成何可从来没有害怕过。虽然女婿打仗要面临危险,可胡成何并不认为该让自己的女婿这么回来。光复军里面有功则赏,无功不受禄。他女婿不在前线,就没有前线战功的升迁。难道在丁汝昌眼中胡成何已经成了怕死之徒?
更何况胡成何对于经营人脉自有其想法,就胡成何对他女婿的了解,那是个勇于建功的出色年轻人。即便是胡成何要求他女婿回来,他女婿也不会放过打仗的机会。
不过胡成何这种老家伙见多识广,丁汝昌不是个爱小看人的同志,他这么说,只怕真的有什么苦衷。
“怎么?有人想让自己孩子不去打仗?”胡成何挑了最直白的问题。虽然他觉得这个问题很傻。
出乎胡成何的意料之外,丁汝昌大大点点头,叹口气,“现在有些老兄弟啊,没法说。打起仗来,他们觉得自己给国家卖命一辈子,功劳够了。所以他们的子弟在前线,他们就觉得……唉!”丁汝昌用一声长叹表达了充分的含义。
胡成何脸色大变,“是什么人?”他语气严厉的问道。
丁汝昌摆摆手,“我就是和胡司令你抱怨一下,是什么人你就别管了。”
从海军司令部出来,胡成何既感到失望,又觉得颇为震惊。
第171章
危机扩散(十三)
韦泽能够去军校视察,意味着他已经回到了南京。祁睿就趁着休息的时候回家见见老爹。在电话里从老娘祁红意那里得到了老爹准确在家的消息,祁睿就立刻跑到公交站,上了汽车。
立交桥修好之后,公交的速度令祁睿觉得讶异。道路再宽阔,对于几百万人口的南京城也是有限的。红绿灯要面对的是上下班高峰期时每个路口成百上千的自行车与步行者,机动车更是有点争分夺秒的意思。
堵车成了南京最常见的都市风景,交警们扯着嗓子喊,可人民群众带着不快的表情看着交警,或者干脆视若无睹的选择了他们认为可以尽快过街的方式。有些得逞了,有些则制造出了更多的拥堵。祁睿在半年多前充分领教了大堵车的都市生活。
而立交桥修好之后,这局面就变了。公交车和机动车尽量走高架桥通过路口,不再和自行车与步行者们争夺路口的优先通过权。行人与自行车体较小,行动灵便,通过空间增加之后,整个交通效率疯狂提高。本以为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只花了40分钟就到了。
祁睿突发奇想,很想去交通部门实习。他已经确定了卡车为主的快速行动的论文方向,若是连交通都管不好,这种设想就做不到。一进家门,祁睿就见他老爹正在对秘书说道:“我没空去见那帮共产国际的,我们政策和以前一样。可以好吃好喝好招待,可以带着他们在中国看。但是我们不会掏钱支持共产国际的行动。靠山山倒,靠河河干。咱们当年闹革命的时候,谁又掏钱支持我们了呢?既然我们能够成功,那就说明不依靠外来帮助的革命并非没有成功的可能。”
听着老爹的话,祁睿心里面突然生出一种滑稽感。这话听在别人耳朵里,最大感受大概是敷衍吧。可这话听在受了韦泽二十多年教育的祁睿耳朵里,他只觉得无比熟悉。虽然不是这样的原词,韦泽教育祁睿的时候也总是这样的思想。
只要祁睿的目的是通过做什么来达成目的,因为没经验而到老爹这里寻求帮助。不管祁睿的解决思路多幼稚,韦泽都会很认真的和祁睿讨论。顶多是韦泽有时候嗓门大点,态度不那么温和。甚至看到祁睿完全不能理解的时候,韦泽手把手的带着祁睿干。但是韦泽始终坚持提供给祁睿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如果祁睿说,“老爹,我想要啥啥啥!”或者是“我想要啥啥啥结果!”那95%以上的几率是被毫不留情的拒绝。经过二十几年思想和行动上的训练,祁睿随着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逐渐能理解自家老爹的理念了。
那个共产国际一听就是打着马叔旗号的一群人,从韦泽的话里面听得出,这帮人大概说了“给我革命资金,我就能做到啥啥啥”。这种要求在韦泽这边基本没有得到通过的可能。在起点和终点之间划出一条明确的线,在韦泽的哲学观中,这属于很荒谬的事情。祁睿也逐渐理解了这种做法的可笑,世界上难道存在两片一样的树叶么?
秘书走了之后,一家人吃了晚饭。祁睿就把自己的军事论文给自家老爹简单的讲述了一番。之所以简单,也是经验的积累。不管祁睿觉得多么复杂的内容,韦泽都能从理论上轻而易举的弄明白。如果叙述很冗长,韦泽就会说:“我时间不多,再给你X分钟。讲完讲不完都得结束。”所以祁睿已经能做到以非常简略的方式向老爹做报告。
五分钟听完了祁睿的叙述之后,韦泽在书桌上放了两张纸,纸中间立起一本书。“战场都有战场迷雾,你只能存在于你的纸上,敌人也是如此。隔着诸多难以克服的高墙,你不知道对方纸上是什么内容,对方也不知道你的纸上是什么内容。大家就得靠经验去猜。靠实际积累起来的能力去推演。你希望这种摩托化运输能够在高纵深上施行,理论上讲,卡车的确可以达成这样的功能。可一旦被敌人给发现,这种实践层面上不得不采取一字长蛇阵的运输模式是很脆弱的。这种运输的机动优势又缺乏能够跟上的侦查网。我归纳起来,你希望这能够用在野战上,又觉得里面存在好些难以克服的困难。你对我的看法有什么意见?”
祁睿连忙点头,“卡车运输问题很多,可我并不希望这种运输只作为一种固定线路的运输模式。我并不指望卡车能够冲锋陷阵,卡车能在高速进军,转头包抄等行动上发挥威力,那就是非常不得了的功用。”
“这个想法很好,你现在要考虑的是怎么越过这个屏障。”韦泽的手指点了点纸,又向斜上方运动,超过了立起的书本高度后又点在另外一张纸上,“如果能够达到这个高度,就能超越屏障,敌人的行动在你眼前就大大透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