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铁血中华(校对)第323部分在线阅读
李新一度认为韦泽都督的心态比较着急,英国人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服软了。没想到外交这么快就出现了转机,甚至不用韦泽提醒,李新自己就能想到中国的手段。向欧洲乃至美国提供提供中国的海军技术,帮助各国迅速提升海军实力。当欧洲各国海军实力飞速发展的时候,英国哪里还抽得出兵力到亚洲来。出现欧洲联军的可能性并非不存在,能确定的是,欧洲联军出现德国与法国亲密合作的可能基本不存在。
方才那句“我要是说什么洋鬼子就听什么,这就好了”,是李新面对对派遣使者与英国和谈的感慨。英国佬真的识相就好了。
韦泽此时正翻阅着情报部门提交的有关明治政府与虾夷共和国的资料,明治政府正在向国内的士族们颁发着授田证。更准确的说,明治政府正在颁发夺取虾夷共和国之后瓜分虾夷当地土地的授田证。
看完了这份报告,韦泽心中的念头是“以地主为权力基础的国家还真TM是一脉相承啊!”法国波旁王朝复辟之后贵族开始重新夺回土地,光头在反攻大陆之前就搞过授田证这种玩意,最后无疾而终。却不知道明治政府又能做到什么地步呢?
现在决定明治政府与虾夷共和国命运的不是即将进行交战的两国,而是两国背后的中国与英国两个大国。英国海军的优势是毋庸置疑的,12艘巡洋舰并不足以歼灭英国大舰队。事实上,6艘巡洋舰已经开往上海的船坞,军舰需要进行整备,特别是要更换装甲。英国的炮击水平还是在中国之上,一个月之内,海军可以依靠的只有另外6艘巡洋舰。不管中国海军多善战,数量就决定了战争能力。虾夷共和国只能靠自己去抵挡明治政府军的攻击了。
轻轻吁了口气,韦泽以军委主席的身份签署了对法属印度支那的进军文件。中英已经开战,那就没有让法属印度支那继续存在的理由。
第317章
狼来了(七)
1874年10月15日。函馆。
“肃清北海道逆贼,便可在北海道分到土地。天皇陛下亲口允诺,三年不收税。二十年内只收取三成租税。诸君,为了陛下,前进!”宫城凉太对着他的部下们高声喊着。此时英国海军与日本海军的舰炮正在向岸边更远处猛烈开火。隆隆的炮声让宫城凉太的声音更充满了激动人心的魅力。在炮声中已经热血沸腾的明治政府军部队齐声应和着,“杀!”
登陆的场地可以根据需求来选定,登陆之后要攻克的目标则一早就选定。函馆是日本明治政府军的目标。岸边的防御阵地早就被海军舰炮蹂躏了一番,虽然还有零星的部队在防御阵地上继续抵抗,不过这种抵抗要面对几十上百倍的敌人,坚守者们仅仅是在贯彻自己的战斗意志而已。
宫城凉太中尉带领着他的中队向着前方开始进发,经过敌人阵地的时候,部队稍微停顿了一下。士兵们在分队长小队长带领下对阵地以及地上的尸体进行了搜索。必须说明,这种搜索的最核心目的并非是贪财。而是要搜索可用的枪支、弹药以及装备。
十几名虾夷共和国的军人是被一发7寸炮击中阵地而死,尸体已经不怎么完整。他们脚上的橡胶鞋被日军脱下来,几双完整的被军官分掉。他们脱下在登陆时已经浸湿的草鞋,把这些在日本市场上价格昂贵的鞋穿在脚上。步枪大部分破损,也被收集起来由负责扛辎重的士兵背着。士兵们搜索出的财物被宫城凉太的亲信负责统一管理,这是日军的规矩,“战后统一分发”。只有找到的子弹很平均的分给了士兵。
打扫完了战场,部队就继续前进。虾夷共和国在岸边只设下了两层薄薄的阵地,明治政府军可以搜罗的机会不多。宫城中队属于先头部队,他们的任务是绕到函馆后方,彻底包围函馆。在宫城中队背后的海岸,大量的小船往来于运输船与登陆场之间。更多的明治政府军正在登陆,那些急切整队前进的日军希望能尽早赶上战场,获得战利品。
中国派遣军司令周新华上校大踏步走进了虾夷共和国首都札幌的国防部所在。钢筋水泥骨架,砖头墙壁,预制板地面。这些工业化的产品与日本的精致风格不同。然而日本人毕竟是日本人,在这样刚直简单的基础上也能弄出花样。楼里面铺设了木地板,走在上面登时就感觉与外面不同。细致的木纹与纯白色的墙壁也有点相映成趣的味道。白墙也不是简单的白墙,每隔一段就会挂着一个画框,画框里面或者是大人物的手书,或者是军官的画作。本该森严肃杀的军部立刻就显得有了文化气息。
每次看到这些,周新华往往会想起南京国防部大楼,高大楼层空间,水磨石的地面,素白的墙壁上只有各种公告牌。房门上则是由完全统一字体以及图标的组成的标志牌。那种整齐划一,那种井然有序,那种以效率第一的冷静严肃。周新华感到了其中蕴含的强大力量,以及一种令人凛然的感觉。
年轻的日本军人们见到周新华,纷纷向他敬礼。一些低阶的女军官向周新华敬礼之后往往微红着脸用日本礼节向他鞠躬问好。等周新华礼貌的回应之后,女兵们还是微红着脸站在一边让周新华先过。
周新华直接进了三楼会议室,即便是窗户大开,会议室里面依然烟雾缭绕。虾夷共和国国防军的军官们几乎人手一根烟,大家正激烈的争论着以后的战略。
“……函馆绝不容失守!”第一军军长土方岁三大声说道。
不等其他人回答,周新华也大声说道:“函馆是守不住的!我们在后面的山区和他们作战,主要防线设在小樽到室兰一线,等到大雪封路之后,我们就可以准备明年的反击了。”
此时大家已经注意到中国派遣军司令周新华进来,土方岁三并没有因为周新华的反对而生气,他讶异地说道:“周君,你从函馆回来了?”
周新华对土方岁三点点头,然后向会议室里面的众人招招手,他也没坐,直接就指着地图开始说起来,“英国人的舰队集中在函馆外的海上,有英国人舰炮支持,函馆撑不了太久的。”
日本列岛形状很像是一条蚕,北海道无疑是蚕的脑袋,北海道南部就是蚕的脖子。这个脖子是很细的脖子,从整个北海道地区来看是个突出部。这里地形狭小,如果明治政府军从背后登陆,防御部队有被拦腰截断的可能。周新华所说的小樽到室兰一线就是蚕的整个脑袋与脖子的分割部位。在这里设下主要防线,就不用担心敌人在海上运兵,从背后杀入的可能。
小樽与室兰都是港口,室兰还是北海道的钢铁中心,其重要性决定了两地不容有失。
土方岁三说道:“如果不在函馆设下部队,我们怎么可能拖到大雪封路。毕竟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呢!”
周新华从容地答道:“让部队在函馆坚守只是死路一条。在函馆后面的山区与沿海层层设防,战士们才知道他们不是没有退路,他们并没有像弃子一样扔在函馆等死。这对于战斗大有好处。”
土方岁三被周新华的话给气乐了,“呵呵!有退路?哪里有什么退路可言?周君,再退下去我们只有死路一条而已。”
这话明显得到了其他人的支持,小小的一个北海道有什么退路可言,再退就只能去海里了。然而周新华身份特殊,虾夷共和国的国防军上层并不愿意群起攻之。
周新华严肃地说道:“我所指的有退路,是指战术上的有退路。土方君说的没退路是战略上的没退路。大家不要把这两件事混为一谈。我们都是上过战场的人,上了战场的谁都怕死。我们为什么没有因为怕死而逃跑,因为我们知道怕死是没用的,而且我们没有退路可言。但是这不等于就有理由把战士们给逼到战术上没有退路,只能战死的局面上。这样的局面一成,战士们会觉得是谁想要他们的命。是敌人?还是国防部?或者这两边沆瀣一气,一起联手想要他们的命?”
这话说的实在,而实话从来是最找人厌恶的。土方岁三原本的表情只是争执,现在他的表情就变成了近乎敌对。其他与会者的脸色也没好看到哪里去。
周新华接着说道:“我可以告诉大家一个情报,我想有一部分人也知道。对面的倒幕军给进攻虾夷共和国的部队颁发了授田证。也就是说等他们占领了虾夷共和国,这里的所有田地都归他们所有。大家觉得这些人占领了虾夷共和国之后,会给我们活路么?”
有些人知道这件事,有些人不知道。知道的人都是上层,他们其实觉得这不过是一种鼓动手段。而那些不知道这个情况的中级军官听说了这个消息,脸色都变得铁青。这些人可没有从鼓动士气的手段来考虑问题。土地是最宝贵的财富,大家在虾夷共和国分到了安家立命的土地,得以生活在远比日本三岛更好的生活。一旦土地被夺走,他们根本不用考虑能活着回到故乡的可能。而且即便能够回到故乡,再去过那种朝不保夕生不死的日子么?
“杀光倒幕军!”有中级军官气站起来来高声喊道。
不用特别的鼓动,中级军官们纷纷起身高喊:“杀光倒幕军!”
10月17日天黑时分,驻守在函馆的部队已经龟缩到内圈堡垒进行抵抗。明治政府军采取的是独树一帜的分队、小队、中队、大队、联队、师团的军制。虾夷共和国的国防军则是采取了模仿中国的班、排、连、营、团、师、军的编制体系。
防守函馆的两个师一万人的部队现在打得只剩了四千多,经过缩编之后重整成三个团。对面的明知政府军极为残暴,每攻破一处虾夷国防军的阵地,都会把抓获的俘虏剥得精光,推到尚未攻破的阵地前斩首示众。
这种残暴的行动固然激起了虾夷国防军的强敌敌意,但是这种震撼也是难以避免。当对面再次喊话,要求虾夷国防军投降,并且宣称不会有救兵赶来的时候,一众团长营长聚集到师部,询问救兵什么时候会抵达。
两位师长脸色难看。他们两人都是新选组出身,土方岁三在战前就告诉他们,此战只能站到最后一兵一卒。这背后的意思就是不可能给他们什么援军了。原本两位师长想着一万人加上坚固的炮台,好歹也能坚守一个月。
现实却完全不是那回事。在英国舰炮猛烈的火力掩护下,明治政府军先把大炮运上岸。那些大炮用来对付要塞,英国海军的舰炮用来摧毁外围防线。明治政府军作战极为凶猛,理论上虾夷共和国有百万大军,且不说其中的女性士兵,光这百万大军中大部分几年前都是只摸过锄头的农民。与颇有战斗技能的敌人一比,虾夷共和国的部队就落了下风。计划中能坚守一个月的要塞只怕守不了多久。
看着团长营长眼中的焦虑、不安、恐惧,师长也觉得心里难受。他们也不想再欺瞒部下,其中一位微微吸口气,准备说出“为国尽忠”的话。
就在此时,中国派遣军的教官伸手按住了师长的肩头,师长一愣,话就没能说出口。中国教官大声说道:“只要我们的派遣军还在,任何一支军队遭到围攻的时候都会有其他部队来救援!”
中国教官从师一直安排到连,虾夷国防军的确是虾夷共和国的军队,而真正打造这支军队的是中国光复军。在战斗中,各个部队的中国教官们并没有平日里高高在上,遇到危险拍屁股先跑。这些亲自带出部队来的中国教官一直与部队在一起,再残酷的战斗中伤亡了不少。
虾夷国防军也知道中国教官的地位在同级军官之上,既然中国教官发话了,大家登时就有了信心。
第318章
狼来了(八)
1875年10月17日晚上20点,安抚完函馆防御部队的军官,函馆防御部队的总教官高玉宝对恢复了起码平静的日本军们说道:“准备突围!”
两位师长愣了,一众团长营长却都露出了喜色。英国人凶猛的舰炮轰击下,白天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师长有自己的考虑,而团长营长们已经不想在海边挨炮。
“从西北方向突围,会有接应部队。”高玉宝指着地图讲述着突围路线。
“为什么要从这里突围?”师长清水忍不住问。
高玉宝答道:“我们的要塞有几门炮可以向这个方向射击,先用火炮猛打这个地方。外面的救援部队会根据我们的炮击位置发动进攻。从这里冲出去的可能很大!”
清水师长不反对这个作战计划,他迟疑了一下才提出了自己最担心的问题,“那要塞怎么办?”
“炮炸掉!要塞烧了!”高玉宝回答的斩钉截铁。
清水师长被这个命令吓了一跳,他连忙喊道:“有很多东西还是能带走的。”
“大家只携带步枪,子弹,加特林机枪,其他的东西一概不要。等咱们开始撤退的时候,炮炸掉,其他东西浇上汽油烧掉。什么东西都不留给倒幕军!”高玉宝下达了明确的指示,说完之后他又说道:“伤员都带走!现在就赶紧做担架!”
听了高玉宝用恶狠狠的语气下达的命令,这帮团长营长都闭嘴不言。他们其实比较支持这种决断,携带着沉重的辎重根本跑不快,突围需要的是最快的速度。
“可是……”高桥师长被吓坏了。若是要塞被夺全员战死,那也就算了。高玉宝的命令是要部队突围前亲手摧毁虾夷国防军的宝贵装备。在物资与装备都很匮乏的现在,为了逃生而抛弃了这么多东西,回去之后会遇到什么样的结果?
高玉宝原本只是个副团长,到了派遣军服役之后指挥了两个师的部队。在光复军的时候,好多道理军校总是要讲,他和大部分指挥官一样就是听听,这种原本就该如此的道理多听两遍也没什么损失。到了虾夷共和国指挥军队之后,高玉宝才发现道理这东西并非在世界各国都通用。越是简单越是基础的道理,反倒越不通用。
“我们是来打仗的,打仗的目的就要赢得战争。按照现在的局面继续打下去,结果就是一定会失败。武器没有了可以再造,人没有了剩一堆武器有个屁用!撤退不是逃跑,撤退是为了能够下一次继续进行战斗。现在我命令你们立刻做突围准备。立刻执行!”高玉宝阐述着在光复军会被认为是废话的道理,他越说越生气,说到最后几乎是吼叫起来。
这吼叫挺管用,日本团长营长立刻服从命令,回去做准备。两名师长清水和高桥一声不吭的看着部下去执行命令,没阻止,也没跟进。
高玉宝心里面颇为失望,在光复军打仗也有众多争吵,争吵的目的是怎么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务。像现在这样的争吵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光复军不可能把部队扔在海滩上任由舰炮轰,任由敌人包围。这不符合战争的基本规律。
函馆后面就是山区,让敌人占据了函馆,虾夷国防军利用山区的地形层层抵御,以空间换时间。并且利用山区的地形派遣小部队渗透到进攻山区的敌人后方实施运动战。能不能执行好这种战术,那是指挥官的能力以及部队的作战训练问题。根本不采取适合战场的战术,那就是这支军队的战争理念太过于低下。
大家都是当军官的,高玉宝也知道清水与高桥两位师长此时的担心。他缓和了语气,对两位师长说道:“此次撤退我会承担起一切责任,而且两位在战斗中的表现非常尽职,我决不会把此次战斗失败的责任推到你们头上。”
清水与高桥两位师长想听的就是这话,高玉宝等人不过是教官,如果他们真的把责任都推给日本指挥官,日本指挥官是没有办法。从过去的经验来看,中国教官们都是极有责任心的人,他们还没有干出这样的事情来。清水与高桥两位师长心里面也只能祈求中国教官们做人能始终如一了。
准备进行了一个多小时,除了重要文件之外,其他文件统统烧掉。部队则做了弹夹,其他被褥之类的东西统统堆在堡垒里面。五十几桶作为引燃物的汽油也随时可以泼洒。炊事班加紧做饭,让大家出发前能吃上热乎的食物。
虾夷共和国的部队经过这几年的训练,基本该有的军事训练都有,此时只是要求大家按照和平日执行的东西继续干下去。
有线电报机被拆散扔到准备爆破的地方,这些东西带不走,也没任何必要便宜了明治政府军。光复军虽然心疼也把在函馆的无线电报做了同样处理。零件完全拆开,用铁锤砸的粉碎,碎块扔在好大一片的地上。这种机密绝不能让外国得到。
到了晚上22点,部队开始吃饭。饭后半小时内尽量不要做剧烈运动,这也是起码的作战知识。
23点整,部队继续做最后的准备,炮台上的炮兵们开始了猛烈射击。不仅仅是突围的方向,包括面对黑黢黢海面上的火炮也猛烈开火。这目的就是为了让敌人不知道虾夷国防军的动向。
炮声响起没多久,包围了函馆的明治政府军突然遭到来自东边的进攻,一支部队沿着海岸杀过来实施了夜袭。
最初的时候函馆守军并没有意识到友军出现了,理由很现实,也很扯淡。不管是明治政府控制的日本三岛,或者是虾夷共和国控制的北海道,双方的主力武器都是中国步枪,更准确的说,是中国旧步枪。光听步枪的声音,是没办法判断到底是那边在作战。
旧军火买卖一直是世界上很大宗的交易。普法战争带来了世界军事的大进步,德国步枪以及作为德国仿造对象的中国步枪作为胜利者使用的武器,得到了广泛赞誉。德国的步枪生产时间短,远没到淘汰的时候。见识了新式步枪之后,其他各国的老式步枪也没了市场。于是中国旧军火在那些希望能够改善自己装备的国家中流行起来。
1873年中旬,中国首先与土耳其达成了协议。以绝对的良心价向土耳其出售了四十万支翻新步枪。日本明治政府也看中了中国的二手步枪,中国拒绝卖这种步枪给日本政府。英国就当了一次三道贩子。它让土耳其进货,英国付钱,然后英国把这批步枪卖给了日本政府。
直到两红一绿的信号弹连续从东边升起的时候,函馆守卫部队才知道虾夷国防军并没有抛弃他们。清水与高桥两位师长再次有了活力,他们立刻建议守卫部队向东边突围,与打过来的部队汇合一处,突出包围网。
高玉宝当然不能告诉清水与高桥两位师长,电报里面说的可不是这样。他态度坚定地说道:“我们还维持原本的计划,现在已经打起来了,你觉得倒幕军不会在东边集结兵力么?打仗就要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凌晨24点,东边的战斗越来越激烈的时候,函馆要塞上连续发射起了两红一绿的信号弹。驻守函馆的虾夷国防军随即向着西北方向开始突围,就在他们扑上被炮弹犁过的明治政府军的阵地,在距离他们两公里的地方同样升起了两红一绿的信号弹。这下突围的虾夷国防军大喜过望,他们万万没想到竟然有部队在前面准备进攻敌人。
前后夹击之下,明治政府军的防线顷刻就被打穿。函馆防御部队从突破口里面一涌而出。后队出发前,工兵们引燃了导火索,过了好一阵,先是要塞的炮台发出了巨大的爆炸声,接着要塞的围墙处也接连爆炸。堆积的易燃物随即被引燃,整个要塞地区很快熊熊燃烧起来。
在要塞开始大爆炸的时候,两位率先出发的师长已经冲出了包围圈。听到沉闷的爆炸声,两人忍不住停住脚步回头观望。巨大的火光映射着拼命撤退的函馆防御部队,位于队伍中间的人员抬着担架,轻伤员由战友搀扶着,以最快速度穿过激烈交战的场所。在通道两侧的阵地上,虾夷国防军架起了加特林机枪,用凶猛的火力向黑暗中的明治政府军猛烈扫射。
为了拯救被围困的部队,虾夷国防军也是下了血本。加特林机枪本身已经很不便宜,加特林机枪的子弹更不便宜。泼水般打出去的不是子弹,而是钱。被放弃的要塞更是耗资巨大,要塞内部的辎重与火炮更是金贵。而这一切说放弃就放弃,只是要拯救出被围的部队。如果不是亲眼见到这些,两位师长绝不相信这是真的。